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
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
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欢迎下载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
本文旨在为数据交换平台的开发和使用提供规范和指导。
引言1.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
1.2引用的规范文件和有关规定本规范引用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数据交换格式规范》等。
1.3术语和定义本规范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定义。
1.4缩略语本规范中使用的缩略语包括但不限于:XML、JSON、API等。
系统总体设计要求2.1平台介绍2.1.1概述数据交换平台是为了实现不同系统之间数据交换而设计的。
它可以帮助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提高系统之间的协作效率。
2.1.2体系架构数据交换平台的体系架构包括数据源、数据目标、数据交换节点和数据交换平台四个部分。
其中,数据源和数据目标是数据交换的双方,数据交换节点负责数据传输和转换,数据交换平台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2.1.3系统结构数据交换平台的系统结构包括应用层、数据交换层和数据存储层三个部分。
应用层负责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数据交换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转换,数据存储层则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2.2功能体系2.2.1数据交换数据交换是数据交换平台的核心功能,它通过数据交换节点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数据交换的格式可以采用XML、JSON等标准格式。
2.2.2交换节点管理交换节点管理是指对数据交换节点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节点的注册、配置、监控和故障处理等。
通过对交换节点的管理,可以保证数据交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3 交换流程管理在该部分,我们将讨论交换流程的管理。
这包括确定数据交换的流程,以及监控和控制数据交换的过程。
通过有效的交换流程管理,可以确保数据交换的顺畅和高效。
2.2.4 系统管理在该部分,我们将讨论系统管理。
这包括系统的配置、安装、维护和更新。
通过有效的系统管理,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2019年版)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采用数据接口规范,规定了平台数据交换范围与格式、交换方式与流程、交换管理等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国家级与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接口设计,以及交换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工作,适用于规范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03-2009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化数据规范WS/T305-2009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WS363-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WS365-201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WS372-2012疾病管理基本数据集WS373-2012医疗服务基本数据集WS37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WS375-2012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WS376-2013儿童保健数据集WS377-2013妇女保健基本数据集WS445-2014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WS/T447-2014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448-2014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482-2016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编制规范WS/T483-2016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WS/T500-2016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WS/T502-2016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WS537-2017居民健康卡数据集WS538-2017医学数字影像通信基本数据集WS539-2017远程医疗信息基本数据集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WS542-2017院前医疗急救基本数据集WS374.1-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一部分:卫生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WS374.2-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二部分:卫生监督行政许可与登记WS374.3-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三部分:卫生监督监测与评价WS374.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四部分:卫生监督机构与人员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WS/T546-2017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与统一通信平台交互规范GB/T22611-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22612-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4761家庭关系代码GB/T4658学历代码GB/T6565职业分类与代码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21062.4-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3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智慧城市信息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交换规范》
智慧城市(园区)系列标准SCSS-14XBS01智慧城市信息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交换规范(评审稿)2014-10-01发布 2015-01-01实施中国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会联合发布目录前言 (4)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3 术语和定义 (8)4 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 (11)4.1技术构成 (11)4.2基础网络 (11)4.3云计算技术 (11)4.4大数据技术 (12)4.5无线通讯技术 (12)4.6地理空间信息技术(GIS) (12)4.7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 (12)4.8信息与系统集成 (12)5 智慧城市平台体系 (13)5.1一般规定 (13)5.2城市级一级平台 (13)5.3业务级二级平台 (13)5.4企业级三级平台 (14)6 智慧城市数据库体系 (15)6.1一般规定 (15)6.2城市级大数据库 (15)6.3业务级主题数据库 (15)6.4应用数据库 (16)7 系统集成通信协议及接口标准 (17)7.1一般规定 (17)7.2门户网站通讯协议及接口 (17)7.3数据库通讯协议及接口 (17)7.4实时监控通信协议及接口 (18)8 数据共享与交换规范 (19)8.1一般规定 (19)8.2数据接口层规范 (20)8.3数据分类编码规范 (20)8.4数据模型规范 (20)8.5数据字典规范 (21)8.6元数据规范 (21)8.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 (22)8.8 视频多媒体数据规范 (22)8.9 地理空间(GIS)数据规范 (22)8.10 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规范 (23)8.11共享数据查询规范 (23)8.12 数据交换配置规范 (23)8.13 数据交换存储规范 (23)9 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规范 (25)9.1一般规定 (25)9.2 网络安全设计规范 (25)9.3 互联网络安全规范 (26)9.4 政务外网安全规范 (26)9.5 政务内网安全规范 (26)9.6 监控系统安全规范 (27)9.7 信息系统安全规范 (27)前言为了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打造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与业务级二级平台及应用系统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交换,规范智慧城市网络和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通过智慧城市大平台、大数据建设,提高智慧城市综合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全面提升智慧城市现代化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工作规范 平台接入技术规范规范》编制说明-上海地方标准
《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工作规范平台接入技术规范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地方标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提出,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列入《2018年度第二批上海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为推荐性/制定项目),由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起草。
二、背景和意义为本市公共数据资源整合和利用,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电子政务发展,加快智慧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在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工作领域导入标准化这一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公共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化工作,有利于增强政务信息的整合度,为科学管理政府部门提供保障;有利于提高政府服务透明度,为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政府服务保障;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管理的能力。
按照《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39号)的精神,根据上海市《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上海市电子政务云建设工作方案》(沪府办发〔2016〕47号)关于加快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有关要求,迫切需要制定平台接入技术规范。
本标准提出了上海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各区公共管理部门、市级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数据整合和对接的技术规范,包括适用范围、共享数据资源评估、对接工作、运维工作等内容。
三、编制原则(一)一致性原则标准的编制严格遵守国家和上海关于数据整合共享实施规定的要求,例如遵守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39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上海市电子政务云建设工作方案》(沪府办发〔2016〕47号)以及《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沪府令9号)等文件关于加快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有关要求,确保标准内容与相关文件要求的“一致性”。
(二)整体性原则为有效规范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管理规范的编制,先针对上海市公共数据资源在采集、存储、整合、共享、应用等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标准化需求,从基础类、数据类、平台类、应用服务类、技术类、管控类、安全类七大维度构建了“公共数据标准体系”。
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规范
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规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共享和交换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各行各业,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合作以及推动创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数据共享交换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障碍。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和遵守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规范是指在数据共享和交换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统一规则和标准。
这些规范旨在规范数据共享交换的流程和方式,确保数据能够在不同系统、平台和组织之间进行高效、安全地传输和共享。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首先,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规范涉及到数据格式和结构的统一。
在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不同的系统和平台往往采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结构,这给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结构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当数据的格式和结构得到统一,才能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其次,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规范还涉及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规定。
在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制定和遵守相应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标准,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在共享交换过程中被非法获取、篡改或泄露。
另外,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规范还包括了数据共享交换的流程和接口的规范。
在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流程的规范化和接口的标准化可以帮助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实现更加高效、稳定的数据交换。
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流程和接口标准,可以降低数据共享交换的复杂性,提高数据共享交换的效率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规范对于推动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遵守这些规范可以帮助组织和个人更加高效、安全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促进各行各业的合作与创新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推广这些规范,为数据共享交换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2019年版)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2019年版)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采用数据接口规范,规定了平台数据交换范围与格式、交换方式与流程、交换管理等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国家级与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接口设计,以及交换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工作,适用于规范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03-2009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化数据规范WS/T305-2009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WS363-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WS365-201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WS372-2012疾病管理基本数据集WS373-2012医疗服务基本数据集WS37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WS375-2012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WS376-2013儿童保健数据集WS377-2013妇女保健基本数据集WS445-2014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WS/T447-2014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448-2014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482-2016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编制规范WS/T483-2016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WS/T500-2016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WS/T502-2016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WS537-2017居民健康卡数据集WS538-2017医学数字影像通信基本数据集WS539-2017远程医疗信息基本数据集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WS542-2017院前医疗急救基本数据集WS374.1-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一部分:卫生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WS374.2-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二部分:卫生监督行政许可与登记WS374.3-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三部分:卫生监督监测与评价WS374.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四部分:卫生监督机构与人员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WS/T546-2017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与统一通信平台交互规范GB/T22611-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22612-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4761家庭关系代码GB/T4658学历代码GB/T6565职业分类与代码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21062.4-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3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及统一接口规范介绍
目录
•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概述 • 平台架构与技术实现 • 统一接口规范制定 • 数据交换平台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 数据交换平台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数据交换平台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CATALOGUE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是一个集成了数据 交换、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安 全保护等功能的数据处理系统。
跨企业数据共享
促进企业间的数据交互与合作,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案例:多家电商平台通过统一的接口规范,实现了商品信息、用户数据等的共享,提升了用户体验和 交易量。
政府数据开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台
提升政府透明度,促进公民参与和社 会监督。
案例:某市政府建立数据开放平台, 提供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经济发展 等数据,方便公民查询和使用,提高 了政府公信力。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
采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 中的安全。
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
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机制,限制对数据的 访问和操作,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隐私保护与合规性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隐私政策,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 处理,保护用户隐私。
标准化与互操作性问题
该模块采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被窃取或 篡改。
数据安全模块还提供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功能,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 用户才能访问和操作数据。
数据安全模块还提供日志记录功能,记录数据的访问和操作记录,方 便追溯和审计。
03
CATALOGUE
统一接口规范制定
接口规范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5平台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安徽省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接口标准规范安徽省卫生厅信息中心2011年12月目次前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3.1 术语 (2) (2) (3) (3) (3)3.2 定义 (3)4平台数据交换业务规范 (3)背景 (3)目标 (4)交换数据范围 (5)4.3.1 个人/患者注册信息 (5)4.3.2 电子健康档案 (5)4.3.3 电子病历摘要 (6)4.3.4 其它医疗卫生资源 (7)各级平台、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互通互联场景 (7)4.4.1 省级平台与省属医疗卫生机构互通互联 (7)4.4.2 省级平台与市级平台互通互联 (7)4.4.3 市级平台与市属医疗卫生机构互通互联 (8)4.4.4 县级平台(数据中心)与县(乡镇)属医疗卫生机构互通互联 (8)4.4.5 市级平台与县级平台(数据中心)互通互联 (8)5平台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8)基于前置机的数据交换 (8)平台数据交换实现流程 (9)接入系统生成交换数据 (9)前置机程序接收并验证交换数据 (9)前置机程序向平台发送交换数据 (10)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存储交换数据 (10)数据交换接口方式 (10)5.4 前置机数据库交换接口规范 (11)交换流程 (11)接口库结构说明 (11)接口库采集数据约束 (11)5.5 前置机服务交换接口规范 (12)5.5.1服务接口描述 (12)新增注册个人/患者服务 (13)修改注册个人/患者服务 (19)查询交叉索引服务 (24)查询居民人口学统计信息服务 (30)提供和注册文档集服务 (39)注册文档集服务 (48)文档注册信息查询服务 (57)文档查询服务 (70)业务文档交换格式 (72)5.6 交换数据质量规范 (72)5.6.1 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72)5.6.2 交换过程 (72)5.6.3 交换数据质量审计 (74)基础设施规范 (75)前置机设备规范 (75)数据交换网络规范 (75)安全管理规范 (75)6数据交换管理规范 (75)相关机构与职责 (75)数据交换频度规范 (76)定时批量数据交换 (76)实时数据交换 (76)前言本标准由安徽省卫生厅信息中心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卫生厅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省卫生厅信息中心、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安徽省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接口标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项目中相关各方,在围绕卫生信息数据采集与共享接口的工作规范。
浙江政务服务网技术规范
浙江政务服务网技术规范第二部分数据交换技术规范(试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5月目录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数据交换平台组成 (4)5.数据交换网络架构 (6)6.数据交换方式 (6)6.1数据库接入方式 (7)6.1.1横向表模型 (7)6.1.2纵向表模型 (8)6.2大文件接入方式 (11)6.3web接入方式 (12)7.编码规范 (13)7.1行政区划编码 (13)7.2部门编码 (16)8.命名标准规范 (18)8.1部门前置命名规范 (18)8.2软件部署标准规范 (18)8.3网络硬件及安全规范 (18)附录1 数据交换配置工单 (19)附录2前置服务器配置建议 (20)1.范围为加强浙江省政务信息的动态监管,根据国家、相关地区法律法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政务信息的上报和数据支撑,实现对全省政府行政审批等服务管理事项的“一站式”网上“政务超市”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服务。
本部分规定了浙江政务服务网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组成、交换网络架构、交换方式、交换节点基本功能、应用参考模型以及相关命名规范等。
本部分适用于浙江政务服务网交换平台的规划者、开发者、建设者和使用者。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21062.1Y2007_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21062.2Y2007_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分布式系统间信息交换技术要求;GB21062.4Y2007_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GB/T 7408-1994 (EQV ISO 8601:198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19488.1-2004 电子政务数据元素第1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RFC2616-1999 超文本传输协议标准RFC2396-1998 统一资源标识符:通用句法3.术语和定义政务信息资源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由政务部门或者为政务部门采集、加工、使用、处理的信息资源,包括:政务部门依法采集的信息资源、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政务部门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政务部门依法授权管理的信息资源。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及统一接口规范介绍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及统一接口规范介绍一、背景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各部门数据的快速增长,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变得非常重要。
然而,当前存在许多数据交换方式不统一、接口规范不统一的问题,导致数据交换困难、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全面的信息化建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及统一接口规范应运而生。
二、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建设中央数据交换平台是一个集中管理和统一管理各部门数据交换的平台,通过建设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可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1.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的功能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发。
具体来说,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可以将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汇总收集,并根据需要进行存储和分发。
同时,中央数据交换平台还可以提供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的功能,方便各部门快速获取所需数据。
2.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的架构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的架构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分发层和数据查询分析层。
数据采集层负责从各部门的数据源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转换;数据存储层负责将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数据分发层负责将数据按照需求分发给各部门;数据查询分析层负责提供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的接口,方便各部门使用。
三、统一接口规范为了确保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顺利交换,需要制定统一的接口规范。
统一接口规范是指各部门在数据交换时必须遵循的一些规范和标准,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字段、接口协议等。
1. 数据格式规范统一的数据格式规范是保证数据能够准确传递和解析的重要条件。
数据格式规范应包括数据文件格式、数据包格式、数据编码规范等。
通过规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可以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顺利进行。
2. 数据字段规范统一的数据字段规范是保证数据交换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基本要求。
数据字段规范应包括各部门数据字段的命名规范、数据字段的类型及长度规范等。
通过规定统一的数据字段,可以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数据能够正确匹配和解析。
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
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目录前言 (4)1.引言 (5)1.1适用范围 (5)1.2引用的规范文件和有关规定 (5)1.3术语和定义 (6)1.4缩略语 (7)2.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7)2.1平台介绍 (7)2.1.1概述 (7)2.1.2体系架构 (7)2.1.3系统结构 (9)2.2功能体系 (9)2.2.1数据交换 (9)2.2.2交换节点管理 (10)2.2.3交换流程管理 (11)2.2.4系统管理 (11)2.3技术要求 (12)2.3.1基本要求 (12)3.系统性能要求 (13)3.1开发环境要求 (13)3.1.1要求描述 (13)3.1.2性能指标 (13)3.2平台部署、运行要求 (14)3.2.1要求描述 (14)3.2.2性能指标 (15)3.3数据共享交换服务要求 (15)3.3.1要求描述 (15)3.3.2性能指标 (17)3.4平台扩展性需求 (17)3.5平台管理模式要求 (18)3.5.1要求描述 (18)3.5.3性能要求 (18)3.6共享交换应用服务要求 (18)3.5.1要求描述 (19)3.7对性能的规定 (19)3.8运行环境适应性要求 (20)前言《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并且在多年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应用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信息资源交换平台的功能技术条件编制而成的。
政府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为本单位的办公业务系统开发软件接口,实现与数据交换平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与全市其他单位的系统联网进行电子公文、业务资料、业务信息等各类信息资源的交换。
本规范只给出交换平台的技术约定,不涉及信息资源的管理规定。
各单位使用本规约的时候,应注意遵守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1.引言数据交换平台是为解决全市各部门内数据交换与共享需求而提出的一种综合性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和实施,将能够解决各部门内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集成问题,为各部门内的应用系统提供全局试图、全局数据权限试图和完善数据交换服务,从而解决各部门内部诸多应用系统在“联邦模型”(一种应用系统间松散耦合的模型)下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让各种数据资源能够在应用系统间实现互联互通,推动政府信息化进程。
数据网路由器和交换机通用技术规范
110kV变电站数据网路由器和交换机通用技术规范110kV变电站调度数据网设备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7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表”、“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8 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目录1 总则 (1)2标准规范 (2)3 路由器技术要求 (2)3.1 系统概述 (2)3.2 网络技术要求 (2)3.3 设备技术要求 (3)4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4)4.1 环境要求 (4)4.2 机箱尺寸 (4)4.3 接地要求 (4)4.4 基本功能 (4)5 验收试验 (5)5.1 概述 (5)5.2 现场验收试验(SAT) (5)6 质量保证及管理 (5)7 技术服务 (6)8 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及专用工具 (6)9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 (6)10 设计联络会及培训 (7)1 总则1.1 本技术规范书为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中数据网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技术规范和说明,包括设备的功能、性能、结构、硬件、软件、验收、质量保证措施、技术服务等要求。
数据交换平台规范
第1章数据交换平台规范§1.1基本技术规范◆数据交换平台服务器采用满足J2EE规范的应用服务器实现◆数据交换平台包含的数据交换服务使用纯Java接口作为统一的抽象接口描述◆数据交换平台包含的数据交换服务可以发布为多种形式,包括:EJB、Servlet、WebService等◆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使用XML格式进行表示◆数据交换平台要求提供安全认证和授权访问机制,确保数据交换的安全§1.2数据交换接口规范数据交换平台中的数据交换接口,统一通过纯Java接口来进行表述,对这类Java接口,要求满足如下规范:◆接口方法的参数和返回值要求实现序列化接口◆接口方法的参数和返回值,如果是数据集合,统一通过Rowset结构来实现,每个数据集合参数,需要标明RowSet结构的名字下面是一个数据交换接口的例子:§1.3RowSet数据集合结构说明数据交换过程中,由于数据格式的混乱,常常带来很多附加的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导致系统出现错误,或降低了系统的效率,所以,应当采用尽量简单、统一的数据格式。
数据集是数据交换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数据结构,例如,查询结果往往包含多行数据。
结果集可以有很多种实现方式,数据交换平台中,统一使用称为RowSet的数据集结构。
通过如下的例子来说明RowSet的结构:如上是RowSet的结构XML表示,可见,这个结构很容易理解,每个rowset节点描述一个数据集,每个row节点描述一个数据行,row节点下,每个子节点,描述一个数据列的值。
这里,需要注意rowset节点的名字属性,每个名字唯一定义一个数据集的元数据结构,这个结构称为RowSetDef,数据交换平台统一提供对这个名字的结构解释,下面是如上数据集的结构描述:数据交换平台提供对RowSet数据集的解析API。
§1.4对MsgInfo数据结构的说明MsgInfo是基于XML的描述接口参数和返回结果的数据结构如下是一个MsgInfo的结构:此结构中,根节点是msginfo,包含一个parameters节点和一个rowsets节点,parameters 节点包含简单的变量参数,而rowsets包含多个RowSet数据集。
数据交换标准
数据交换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是指在不同系统、平台或组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它的制定可以帮助不同系统之间实现无缝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从而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和企业中,数据交换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数据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促进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数据交换标准需要具备的基本特点是统一性和通用性。
统一性是指在数据交换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格式、数据结构、数据元素和数据编码等都要符合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通用性是指数据交换标准应当具备一定的通用性,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行业、领域和应用场景,从而实现跨系统、跨平台和跨组织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其次,数据交换标准还需要具备的特点是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灵活性是指数据交换标准应当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技术环境,从而实现定制化的数据交换方案。
可扩展性是指数据交换标准应当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支持新的数据类型、数据格式和数据交换方式,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交换标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XML、JSON、EDI等。
其中,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一种通用的标记语言,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可扩展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领域。
而JSON(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则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具有简洁的结构和快速的解析速度,适用于移动互联网和Web服务等场景。
总的来说,数据交换标准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数据交换标准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将成为推动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数据交换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标准化建设,推动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慧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特种设备物联网系统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特种设备物联网系统数据交换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概况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定计划(计划编号20152017-T-469),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由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7)提出并归口。
协作单位包括: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山东特检集团、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山东特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业务受理中心等。
本标准由潘健鸿、林强、邱志梅、王会方、李娟、马舜、曾远跃、张楠、张绪鹏、王明凯、郭新鹏、胡静波、孙良艳、贠义虎、黄军威、储昭武等人负责起草。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本标准严格参照标准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编写,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遵循了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和综合实用性的原则。
本标准共7章和2个附录。
1.范围本标准规范了特种设备物联网系统(平台)间数据交换的术语、缩略语、传输网络结构、数据交换及基础数据元。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特种设备目录中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机械式停车设备、承压蒸汽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等十三个类别特种设备物联网系统数据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为规范的统一性、标准性,编写过程中引用了《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1部分:框架》、《物联网术语》、《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交换接口》等国家标准。
编写过程中还参考了《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热水锅炉参数系列》、《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Ⅵ类电梯》、《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等国家标准及《特种设备目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等行政法规。
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技术规范
DB32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DB 32/ XXXXX —XXXX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技术规范Tech ni cal Specificati ons for Data Excha nge and Shar ing of Work Safety In formatio nSystem(报批稿)XXXX XX- XX 发布 ICS 13.200 C65XXXX XX- XX 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及定义 (1)4数据交换与共享体系 (2)5数据接口规范 (10)6交换过程 (20)7文档规范 (21)附录A (资料性附录)关系型数据交换文档规范 (23)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了GB/T 2106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并与其各部分标准相衔接,结合江苏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了细化和规范。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爱信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市玄武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南京集华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国章、吴春虎、朱忠良、郭建军、李坚明、杨健、吴军、赵刚、刘忠祥、惠云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提出了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体系架构、 技术要求、数据接口规范和数据交换共享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信息系统的规划、 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 (即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 设可以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JSON(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适用于简单数据结构和轻量级数据交换。
为数据交换设置合适的通信端口,并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认证数据发送和接收方的身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定义数据格式和协议。
3.设计数据交换的接口和通信通道。
4.实施数据交换系统,并进行测试和验证。
5.监控数据交换的性能和可靠性,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及时更新系统和协议,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和安全标准。
备份和恢复数据以应对潜在风险和灾难。
本文档提供了数据交换技术规范的基本内容,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协议、数据安全、数据交换流程以及监管和维护要点。
遵循这些规范将有助于实现高效和安全的数据交换。
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信息规范
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信息规范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企业管理、政务服务还是科研创新,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需要频繁地进行数据交换,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然而,要确保数据交换的高效、准确和安全,就必须遵循一套严格的信息规范。
本文将详细探讨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信息规范的重要性、主要内容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和管理这些规范。
一、信息系统数据交换的重要性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的关键环节。
通过数据交换,各个系统可以共享彼此的数据资源,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录入和不一致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例如,在企业中,销售系统、库存系统和财务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换,以便及时了解销售业绩、库存状况和财务收支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在政务领域,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可以实现政务服务的一体化和协同办理,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治理能力。
同时,数据交换也是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不同系统中的数据经过整合和分析,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
例如,通过对销售数据和客户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行为特征,为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提供决策依据。
二、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信息规范的主要内容(一)数据格式规范数据格式是数据交换的基础,必须明确规定交换数据的格式和结构。
常见的数据格式包括XML、JSON、CSV 等。
在制定数据格式规范时,需要考虑数据的类型、长度、精度、编码方式等因素,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能够正确地解析和处理。
(二)数据字段规范明确交换数据中每个字段的含义、数据类型、取值范围和约束条件。
例如,对于客户姓名字段,规定其数据类型为字符串,长度不超过 50个字符,不能包含特殊字符等。
数据字段规范的制定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因字段理解不一致而导致的数据错误。
(三)数据传输规范数据传输规范包括传输协议、传输方式、传输频率和数据压缩等方面的规定。
数据互通的标准操作规范
数据互通的标准操作规范1. 引言数据互通是指在不同系统之间传输和共享数据的过程。
为了确保数据互通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制定一套标准操作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数据互通的标准操作规范,以帮助组织和个人在数据互通过程中遵循一致的操作流程。
2. 数据互通的原则在进行数据互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合法合规:确保数据互通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隐私政策。
- 安全保密: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 数据准确性:确保传输和共享的数据准确无误,避免错误和失真的数据影响决策和业务流程。
- 互操作性:确保数据互通的系统和平台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换数据,避免数据格式和结构不兼容的问题。
3. 数据互通的操作流程数据互通的操作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3.1 数据准备在进行数据互通之前,需要进行数据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任务:- 数据清洗: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去除冗余、重复和错误的数据。
- 数据标准化: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确保数据格式和结构的一致性。
- 数据验证:对数据进行验证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从源系统传输到目标系统的过程。
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根据数据量和传输速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如批量传输、实时传输或增量传输。
- 数据加密: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 数据压缩:对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减少传输的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3.3 数据共享数据共享是指在目标系统中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共享和利用的过程。
在进行数据共享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权限控制:对共享的数据进行权限控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和利用数据。
- 数据融合:将共享的数据与目标系统中的其他数据进行融合,提供更全面和有价值的信息。
- 数据更新:定期更新共享的数据,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目录前言 (4)1.引言 (5)1.1适用范围 (5)1.2引用的规范文件和有关规定 (5)1.3术语和定义 (6)1.4缩略语 (7)2.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7)2.1平台介绍 (7)2.1.1概述 (7)2.1.2体系架构 (7)2.1.3系统结构 (9)2.2功能体系 (9)2.2.1数据交换 (9)2.2.2交换节点管理 (10)2.2.3交换流程管理 (11)2.2.4系统管理 (11)2.3技术要求 (12)2.3.1基本要求 (12)3.系统性能要求 (13)3.1开发环境要求 (13)3.1.1要求描述 (13)3.1.2性能指标 (13)3.2平台部署、运行要求 (14)3.2.1要求描述 (14)3.2.2性能指标 (15)3.3数据共享交换服务要求 (15)3.3.1要求描述 (15)3.3.2性能指标 (17)3.4平台扩展性需求 (17)3.5平台管理模式要求 (18)3.5.1要求描述 (18)3.5.3性能要求 (18)3.6共享交换应用服务要求 (18)3.5.1要求描述 (19)3.7对性能的规定 (19)3.8运行环境适应性要求 (20)前言《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并且在多年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应用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信息资源交换平台的功能技术条件编制而成的。
政府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为本单位的办公业务系统开发软件接口,实现与数据交换平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与全市其他单位的系统联网进行电子公文、业务资料、业务信息等各类信息资源的交换。
本规范只给出交换平台的技术约定,不涉及信息资源的管理规定。
各单位使用本规约的时候,应注意遵守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1.引言数据交换平台是为解决全市各部门内数据交换与共享需求而提出的一种综合性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和实施,将能够解决各部门内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集成问题,为各部门内的应用系统提供全局试图、全局数据权限试图和完善数据交换服务,从而解决各部门内部诸多应用系统在“联邦模型”(一种应用系统间松散耦合的模型)下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让各种数据资源能够在应用系统间实现互联互通,推动政府信息化进程。
数据交换平台以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为基础,通过构建覆盖全市各部门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技术总体架构,围绕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以部门业务信息为基础,确定部门间交换信息指标及信息交换流程,实现不同部门间异构应用系统松耦合的信息交换,形成部门间政务信息资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信息交换模式,提供部门间横向按需信息交换服务,提高各部门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各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
1.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数据交换平台的体系架构、功能体系及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建设、规划、设计和实施。
1.2引用的规范文件和有关规定本规范引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和行业管理规定包括: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ISO 8601:2000)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21O62.1-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一部分:总体框架。
GB/T 21062.2-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二部分:技术要求。
GB/T 21062.3-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二部分:数据接口规范。
GB/T 21062.4-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二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2年1月印发。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6年3月印发。
1.3术语和定义⏹数据交换信息资源在互相之间联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发送、传输、接收的过程。
⏹数据交换平台特质专用于为互相之间联网的不同计算机系统集中分发、中转、传输、接收数据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发送方在一次数据交换过程中,交换的初始发起机关或者发送者。
⏹接收方在一次数据交换过程中,交换的最终接收机关或者接收者。
⏹交换节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组成部分,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适配、转换和传输。
⏹交换流程按照特定规则,由组件编排组合并完成特定数据交换任务的工作程序。
⏹交换中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交换管理中枢,管理交换节点和交换流程,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及监控管理。
⏹WebServices基于XML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跨平台的系统通信方式。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定义了用于定义其他与特定领域有关的、语义的、结构化的标记语言的句法语言。
⏹XML Schema用于描述XML的内容结构。
1.4缩略语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S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SOAP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JMS Java 消息服务(Java Message Service)Ftp 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SOA 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ESB 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2.系统总体设计要求2.1平台介绍2.1.1概述数据交换平台是实现信息资源的适配、转换和传输,并对交换过程进行配置、监控和管理的信息系统,主要具有数据交换、交换节点管理、交换流程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
数据交换平台系统支撑交换中心和交换节点的运行,交换节点具有信息资源适配、转换和传输等基本功能,交换中心具有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并具有对交换节点和交换流程进行配置、监控和管理的功能。
2.1.2体系架构数据交换平台系统体系架构见图,包括服务层、功能层和数据层。
2.1.2.1服务层以JMS、Web服务等形式对功能层各项功能进行封装后提供服务,主要包括文件交换服务和数据库交换服务等。
文件交换服务接受文件交换请求,将文件交换到指定位置。
数据库交换服务接受数据库交换请求,将数据库中的数据交换到指定的数据库中。
2.1.2.2功能层主要包括数据交换、交换节点管理、交换流程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
2.1.2.3数据层主要包括文件和数据库等形式的可交换数据。
2.1.3系统结构2.1.3.1概述数据交换平台应包括数据交换、交换节点管理、交换流程管理、系统管理等子系统。
2.1.3.2系统内部组成⏹数据交换子系统应实现数据适配、数据转换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交换节点管理子系统应实现交换节点注册和交换节点监控等功能。
⏹交换流程管理子系统应实现交换流程配置和交换流程监控等功能。
⏹系统管理子系统应实现日志管理、统计分析和备份管理等功能。
⏹各子系统关系a)数据交换子系统按照交换流程管理子系统所配置的交换流程,实现交换节点之间或交换节点与交换中心之间数据的适配、转换和传输;b)系统管理子系统对数据交换、交换流程管理、交换节点管理等子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日志信息进行记录、备份和统计分析。
2.2功能体系2.2.1数据交换2.2.1.1数据适配a)应支持文件或数据库数据的访问、抽取、传输与写入,包括文件适配和数据库适配;b)文件适配应支持二进制和文本等格式文件的适配;c)数据库适配应支持各种主流数据库的适配。
2.2.1.2数据转换a)应支持异构数据之间的格式、代码转换;b)应提供数据转换规则定义接口和常用转换函数,并可自定义转换函数。
2.2.1.3数据传输a)应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并支持断点续传;b)应支持HTTP、HTTPS、TCP、TCPS、JMS、SOAP、FTP等多种协议;c)应支持将数据从一个交换节点同时发送到多个交换节点的数据传输模式;d)应支持文件大小4GB以上单个文件的传输;e)应支持单表记录数2000万条以上数据库数据的传输。
2.2.2交换节点管理2.2.2.1交换节点注册a)应支持交换节点信息在交换中心的注册、更新等工作;b)应包括交换节点信息的登记、修改和删除等操作;c)交换节点信息应包括交换节点IP地址、端口号、交换节点名称等信息。
2.2.2.2交换节点监控a)应支持交换节点运行状态监测和交换节点控制等工作;b)应包括交换节点状态信息记录、交换节点状态信息查看、故障和报警信息提示、交换节点启动、交换节点停止等操作;c)交换节点状态信息应包括交换节点名称、IP地址、端口号、运行状态、故障状况等。
2.2.3交换流程管理2.2.3.1交换流程配置a)应支持交换流程所涉及相关规则的配置工作;b)应包括交换流程的创建、修改和删除等操作;c)交换流程配置所涉及规则主要包括传输协议、时间规则、路由规则、转换规则、日志记录规则等;d)应提供可视化拖放配置方式,支撑数据适配、数据转换、数据传输等功能和相关规则的可视化配置管理;e)应支持交换流程在交换中心或交换节点的热部署和热切换功能。
2.2.3.2交换流程监控a)应支持交换流程运行状态监测和交换流程控制等工作;b)应包括交换流程状态信息记录、交换流程状态信息查看、故障和报警信息提示、交换流程启动、交换流程停止等操作;c)交换流程状态信息应包括交换流程名称、运行状态、故障状况等。
2.2.4系统管理2.2.4.1日志管理a)应支持数据交换、交换节点监控、交换流程监控等过程所产生日志信息的记录与管理等工作;b)应包括日志信息的记录、查询、统计、备份和删除等操作;c)数据交换日志信息主要包括发送节点名称、接收节点名称、资源名称、交换数据量、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等;d)交换节点监控日志信息主要包括交换节点名称、状态变化、状态变化时间等;e)交换流程监控日志信息主要包括交换流程名称、状态变化、状态变化时间等;f)日志记录操作应按照统一的时间标准记录时间。
2.2.4.2统计分析a)应支持系统运行状况、数据交换情况的统计和分析等工作;b)应包括故障与报警统计、资源交换次数统计、资源交换数据量统计、资源交换趋势分析等。
2.2.4.3备份管理a)应支持交换节点信息、交换节点状态信息、交换流程配置信息、交换流程状态信息和日志信息等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b)应包括手动备份、自动备份、手动恢复、自动恢复等操作;c)应支持全量备份、增量备份两种备份策略,备份数据应能准确、完整、快速地恢复。
2.3技术要求2.3.1基本要求a)应支持SOA架构和ESB技术;b)应通过组件方式实现文件适配、数据库适配、数据转换、数据传输等功能;c)应采用由交换中心集中管理的端对端分布式体系结构,使数据能在各交换节点间并行传输;d)应支持跨防火墙的数据传输;e)应根据应用需求,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确定交换中心及交换节点的安全等级,并根据确定的安全等级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f)应具备符合安全等级要求的快速恢复能力;g)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根据交换需求的变化实现系统的扩展部署;h)应保障交换节点、交换中心之间数据的可靠传输;i)应提供7*24小时稳定可靠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