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完整笔记
理解媒介完整笔记媒介理解(Media Literacy)指的是通过学习学习理解,反思,分析,评估, 和使用不同的媒体,有效地使用媒体信息的能力。
这种理解能力对于更好地构建社会文化现实是重要的,以支持知识的分享,传播教育,和探讨复杂的观点。
媒介素养可以用于社会的公民教育和自我有效参与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及主动介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媒介素养不仅涉及重要讯息中民主倡议和权利的看法,还涉及如何有效地传播,理解和评估信息。
媒介理解还可以帮助人们探讨两个信息相关或不相关之处,以及理解他们如何影响和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环境。
由于许多全球当前公共议题都是由各种媒介传播和表达的,因此,媒介理解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
媒介理解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全球议题的独立反思能力上,而且可以帮助人们主动识别和检索有时可能隐藏或中性的信息。
它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不同媒体之间存在的不同信息,从而避免同一信息中的争议和危机。
此外,媒介素养可以帮助人们处理不同的信息源,而不会产生种族主义,宗教偏见或性别歧视的观点。
从这几方面来看,媒介素养对把握当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以及避免可能的危机至关重要。
只要我们拥有媒介的素养,就可以通过更客观,更公平的方式来掌握信息,并以正确的方式使用媒体信息。
这样,我们就能够支持社会文化,公民社会,以及主动和有效地参与全球社会变革和发展进程中。
总之,媒介理解对于我们有效地使用媒体信息,进行公共参与,以及在当今全球秩序中提出更多议题来改变改善社会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它不仅要求我们获得足够的媒体素养,而且要求让更多的人了解媒体素养的重要性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媒介理解(Media Literacy)是指人们需要具备的学习、理解、反思、分析、评价和使用不同。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理解媒介读书笔记媒介是指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的技术、工具和方法,也可以是指这些技术、工具和方法所使用的平台或者系统。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媒介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关于媒介的理解和读书笔记:1. 媒介的历史了解媒介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例如《人类简史》、《信息革命》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媒介的历史和背景。
2. 媒介的类型媒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了解不同类型的媒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如《媒介类型》、《媒介与社会》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媒介。
3. 媒介的功能媒介的功能包括传递信息、促进交流、娱乐和启发等。
了解媒介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决策。
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如《媒介的功能》、《媒介的文化影响力》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媒介的功能。
4. 媒介的道德和伦理媒介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道德和伦理问题。
了解媒介的道德和伦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并更好地评估媒介的影响。
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如《媒介的道德和伦理》、《媒介的责任》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媒介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5. 媒介的技术媒介的技术是指它们的构建和使用方式。
了解媒介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如《媒介的技术》、《媒介的影响力》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媒介的技术。
以上是一些关于媒介的理解和读书笔记,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媒介的本质、功能和伦理,并了解它们的技术特点。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新版.docx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九月初的某天上午,老师把传播学这门课程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大概的布置了,其中一项就是读一本她推荐的一系列传播学著作之一并写一篇读书笔记。
恰巧当天中午我去了图书馆,便顺带找了找推荐书目,记得当时一共找到了五本,在思量了一番老师介绍书目时所说到一些作者生平、研究方向、学术圈声誉以及她个人的看法后,我挑出了这本《理解媒介》。
所谓不自知无畏,正是如此,我选了一本老师称之最难的,想看看有多难。
也就这样,我进入到了麦氏天马行空的思绪天地,开启了此次盲人摸象之旅。
翻开封页,我没有先看目录,直接跳到几位中译者的版序,有何道宽的,有特伦斯-戈登的,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里面提到的地球村、媒介即讯息等一系列媒介理论如何如何超前,如何如何对传播学、对社会有深远影响,而是何道宽说的这么一句话:“奇人怪杰,为人憎恨、为人不解,古今中外皆然。
”我当时不禁十分好奇,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一个奇才,究竟捣鼓出了什么样的想法让世人显示如此姿态。
于是,我就深吸一口气,仔细的从序目开始研读起来。
何为仔细研读,即为一字一词一句的搞清楚。
但事实哪里搞清楚了,单看一字一次一句,就这本而言,感觉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个道理直到传播学课上老师讲到麦克卢汉是提及正确的阅读方法时我才顿悟。
难怪,难怪一直有一种读天书的感觉。
在顿悟之前读这本书就是煎熬,讲真是这样的,那一段时间每天都在读它,但结果却是昨天看的今天忘,今天看的明天忘,现在看来,当时是完全没有找到麦氏的行文思路以及他的逻辑路线,他不像一般的作者,一部著作提出一个观点,就这一个观点进行前后的推理论证。
麦不是的,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多个观点,麦克卢汉还不能正儿八经地给人解释他的理论,这是可气的,但是最可气的是,他的观点来源完全是由他个人作为一名文学家写作时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多层面跳跃式的思维推理出并用高度抽象的哲学式语言阐述,所以,坦白说,虽然前期读这本书每天都有不少问题,但是现在返回去看就觉得那些问题都没有什么价值,问得非常无厘头,比如对某个词的理解,比如,莎士比亚的某句话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
《理解媒介》读书报告
《理解媒介》读书报告《理解媒介》是麦克卢汉的成名作,今天读了之后,我崇拜万分。
从行文风格上,可以说他真算是文人,更像一个诗人。
在追求解放人类的真理,在创作,而不是在解释,他是在走自己的路,让自己的人生潇洒的时候,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人类的传播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就叫先知,无时无刻的在挖掘自己的天分,而自己的天分便是没有受过社会污染的那一份人的本性。
他在追求自己的本性,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也在身先垂范的把他的价值观融入到他的学术当中。
《理解媒介》书如其名,关注的是媒介,是媒介自古至今的变化,以及这种新旧更替的变化引起的环境的更迭对人类产生的全面性的影响。
所以说,可以将《理解媒介》称之为媒介专门史,如果再宽泛一点说,它还是一部人类文明史。
因为在麦克卢汉的理解里,媒介不仅仅是新闻传播意义上的,而是包容了一切能让人与其他元素发生关系的物质。
《理解媒介》,很难看到麦克卢汉正儿八经地给人解释他的理论,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只探索,不解释”。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使信息”、“冷媒介热媒介”等这些被后人称为奇思妙想的媒介三论。
媒介三论的提出惊世骇俗,意图颠覆以前的所有传播理论,而建立一个新的理论王国,它们贯穿全书,是完成这样一个媒介全景勾画的主要用色;第二部则是是运用这三论来分析麦克卢汉自己能想到的一切文化、政治、社会现象,并将这些重大现象统统划拉到媒介的巨大影响之下。
第一部中,"媒介是人类的延伸",这句话甚是精辟,从本质上把握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但守护了人类的文明,而且为现代的媒介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媒介的作用就像走了一圈,但最后又回到了原点,不同的是,在这一圈过后,媒介更加的成熟,但是媒介也清楚了自己的使命,媒介是人类的延伸,麦克卢汉用自己的思想来宣传自己的理论。
大家都知道,麦克卢汉的著名言论就是“媒介即讯息”,媒介传递的内容根本不在他所关注的行列,或者说他认为内容所起的作用根本就不能和媒介本身对人类产生的影响相比,正如在序言里拉姆潘所提到的,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事情所以然的动因,而不是使人知其然的动因”,他自己也开篇明义,在第一章开始就解释了这个问题,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
《理解媒介》-读麦克卢汉《理解媒介》有感Word版
读麦克卢汉《理解媒介》有感1964年,麦克卢汉所著传播学巨作《理解媒介》横空出世,一经出版,即获得如潮好评,其中许多名句至今仍广为流传:“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既是讯息”“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麦克卢汉的学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机器新娘》和《理解媒介》的出版使其声名大作,也带来了无数的争议。
他声誉沉载,一生颇富戏剧性--在世时毁誉之声别若天壤,直至上世纪末思想才被认同,而网络时代的今天,麦克卢汉的预言已然成为现实,他的思想振聋发聩,他的洞见为当代所推崇,同时代人均不能望其项背。
联系实际,我对《理解媒介》《机器新娘》中,麦克卢汉的思想有如下的理解:1.环球村。
在信息化时代,全球性的交流日趋紧密,经济趋于统一,不断整合,时间空间的差别逐渐削弱,地球由过去以地区为界以国为界转向结为一体。
在信息化时代,讯息传播的迅速和无国界使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突飞猛进,实现贸易、文化、科技的高度自由化,通讯领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空前的接近,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全球3.0时代,跨国公司取代国家成为交流主体,国家发展由早期的武力扩张变为以智慧和人才为核心的竞争与合作。
21世纪初期的全球化过程正是“环球村”概念的真实写照。
2.“媒介即是讯息,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
”这一观点是随着电视称为主流媒体之后提出来的观点,对麦克卢汉来说,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具有强烈的反作用,媒介因为人的需求而产生而改变,而人也因为媒介的形态而产生新的尺度,因此改变着整个社会形态。
用“讯息”一词将其中的联系结合到一起。
它重塑着社会形态,因此,控制媒介的人即可控制社会,是尺度和标准的把关人,即控制媒介就体现着权力,给每个时代创造出了新的环境,使人们在新的信息传递模式下形成新的习惯,新的社会结构,对应着新的信息识别系统,新的符号,即也代表着新的讯息。
3.热媒介和冷媒介。
在书中,麦克卢汉的定义是热媒介是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的。
读《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有感
读《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有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远在人们还没有学会发推特,不会facebook直播,也不会向维基解密发送机密文件之前,有一个人,就变化中的媒体局面提出了一个严肃声明,他叫做马歇尔·麦克卢汉。
你也许听说过他被引用最多的名言:“媒介即是讯息”(Media is message)。
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理论在60年代是一个突破性的理论,如果你现在在当今这时读到这些文字,你会觉得它们宛如预言。
麦克卢汉写的是大众传媒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但是他所说的并不是内容——信息本身,他说的是形式——将内容呈现出来的技术。
麦克卢汉并不是在说内容不重要,他说的是当我们过于关注内容时,我们就会忽略形式塑造经验的力量,所以,如果你不理解媒介,那么你就无法完全了解信息。
不妨思考一下,很久以前书是手写的,但是有人发明了印刷术,使得大众传媒变成了现实,形式改变了我们集体经验,它使我们了解了身份——我们是如何想象自己的。
电子媒介也是一样,电视、电话、电报,它们重新定义了时间和空间,并使我们的经验突破界限,然后出现了万维网——互联网,它改变了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媒介并不是某种中立的东西,它会对人们有所影响,当人们过于关注内容时,往往会忽略媒介本身的属性和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技术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不可辩驳的,至关重要的是我们没理解甚至忽视了当新技术产生时其本身的倾向性。
麦克卢汉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去看杯子里装了什么,也要看这个杯子本身包含了什么。
就像同样的内容,可以用电影表达,可以用小说表达,可以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表达,但我们获得的信息会一样吗,我们从中感知到的认知到的东西会一样吗?当你通过不同的媒介来阅读同一个“内容”的时候,诸如你用微博和新闻联播来阅读新闻的时候,当你要去理解“内容”是就不得不通过另一种媒介,新闻的下级媒介是纸媒,它播报的方式和其行文的形式继承于纸媒的特性——严肃性;微博的下级媒介是话语言论,这使得其更接近于人际传播,使得提升其社会公信力,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微博上的谣言。
《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读后感2000字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后感2000字导读:读书笔记《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后感2000字:1964年,马歇尔·麦克卢汉出版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那个时候传播学的领域虽说不是一片空白,但也算得上是一片荒芜,麦克卢汉本身也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但在这本书里,他首创了“媒介”一词,在书中信手拈来一个又一个精妙的预言和结论。
这本书以艰涩难懂闻名,书中处处充满了类比和比喻,却对自己超前的观点不多加解释。
就连麦克卢汉本身也说:“我只探索,不作解释。
”但就是这样一本书,让全世界都掀起了“麦克卢汉热”。
书中提到的“地球村”、“全球化”早已成为了现实,“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也被广为接受,就连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反复论证强调的“媒介决定信息的传递”也只不过是麦克卢汉书中一个小小的观点罢了。
在这里我想主要谈谈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即理论部分。
麦克卢汉在这个领域的贡献是广阔而深远的。
在这本书中,他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媒介即是讯息”。
他对媒介的理解显然要比一般人深远得多。
刨去一般人能想得到的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等,麦克卢汉指出:服装、住宅等也都是媒介。
万事万物都是媒介,万事万物无一不传递信息。
但同时,媒介的内容又是另一种媒介:电视的内容是电影,报纸的内容是文字,文字的内容是语言......他在书中这么提到:“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
”针对媒介对大众社会的影响,一般人很容易会想到,媒介会影响社会,社会也会反过来影响媒介。
学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我们很容易采取一种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无论什么,大抵都是互相影响的。
然而不论是尼尔波兹曼还是麦克卢汉,似乎都是“技术决定论”的忠实拥护者。
他们提到,媒介会改变整个社会思考的方式,新媒介的产生,将决定内容。
理解媒介读后感
理解媒介读后感《媒介》是一本由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著的著名著作,该书深刻地探讨了媒介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通过对媒介的分析,麦克卢汉揭示了媒介在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社会关系和文化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阅读完《媒介》,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媒介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对媒介的运作和影响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在《媒介》中,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观点,他认为媒介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塑造人们认知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力量。
他指出,不同的媒介对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社会关系有着不同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会深刻地影响到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对不同媒介的分析,麦克卢汉揭示了电报、电话、电视等媒介对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引发了我对媒介的运作和影响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
阅读《媒介》让我认识到,媒介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塑造人们认知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力量。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介层出不穷,它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通过对《媒介》的阅读,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媒介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对媒介的运作和影响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在《媒介》中,麦克卢汉还提出了“全球村庄”的概念,他认为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的出现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村庄,信息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快速传播,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相似。
这一观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媒介在全球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加速了信息和文化的传播,也对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媒介》的阅读,我对媒介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通过对《媒介》的阅读,我对媒介的运作和影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麦克卢汉的观点和分析让我认识到了媒介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巨大影响,也让我对媒介的作用和影响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理解媒介读后感
理解媒介读后感媒介的发展:媒介的发展历史悠久,与人们对信息传播需求的不断增长息息相关。
从古代的牛皮纸、印刷术到现代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媒介在不断变革和更新。
媒介的发展也带来了信息传播和获取的速度和广度的飞跃,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使人们能够实时获取最新的资讯。
媒介的作用:媒介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个人来说,媒介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媒介,人们可以了解世界的变化和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
另外,媒介也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和表达自我的平台,通过写作、影视作品等方式,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传递给更多的人。
对于社会来说,媒介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媒介是信息传播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将知识和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
媒介还可以塑造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风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另外,媒介也起到监督和宣传的作用,通过报道和报道,媒介可以揭示社会的弊端和问题,呼吁公众关注。
媒介的影响:媒介的发展和应用引发了诸多问题。
首先是信息过载问题,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很多信息又是浅尝辄止,容易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
另外,媒介也会带来信息的不对称和片面,某些信息被渲染和扩大,导致人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出现偏差。
此外,媒介的使用也容易引发信息泄露和隐私泄露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安全带来威胁。
媒介的发展和应用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媒介的普及和使用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信息获取变得迅速和方便。
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变得碎片化和浅薄化,很多人习惯于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但却缺乏对信息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这不仅对个人的思维深度和创新能力产生了影响,也对社会的创新和进步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媒介的发展还带来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信息差距。
随着媒介的发展和普及,有些地区和群体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而落后地区和群体则面临信息获取的困难。
这种信息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加剧社会的分裂和不稳定。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九月初的某天上午,老师把传播学这门课程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大概的布置了,其中一项就是读一本她推荐的一系列传播学著作之一并写一篇读书笔记。
恰巧当天中午我去了图书馆,便顺带找了找推荐书目,记得当时一共找到了五本,在思量了一番老师介绍书目时所说到一些作者生平、研究方向、学术圈声誉以及她个人的看法后,我挑出了这本《理解媒介》。
所谓不自知无畏,正是如此,我选了一本老师称之最难的,想看看有多难。
也就这样,我进入到了麦氏天马行空的思绪天地,开启了此次盲人摸象之旅。
翻开封页,我没有先看目录,直接跳到几位中译者的版序,有何道宽的, 有特伦斯-戈登的,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里面提到的地球村、媒介即讯息等一系列媒介理论如何如何超前,如何如何对传播学、对社会有深远影响,而是何道宽说的这么一句话:“奇人怪杰,为人憎恨、为人不解,古今中外皆然。
”我当时不禁十分好奇,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一个奇才,究竟捣鼓出了什么样的想法让世人显示如此姿态。
于是,我就深吸一口气,仔细的从序目开始研读起来。
何为仔细研读,即为一字一词一句的搞清楚。
但事实哪里搞清楚了,单看一字一次一句,就这本而言,感觉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个道理直到传播学课上老师讲到麦克卢汉是提及正确的阅读方法时我才顿悟。
难怪,难怪一直有一种读天书的感觉。
在顿悟之前读这本书就是煎熬,讲真是这样的,那一段时间每天都在读它,但结果却是昨天看的今天忘,今天看的明天忘,现在看来,当时是完全没有找到麦氏的行文思路以及他的逻辑路线,他不像一般的作者,一部著作提出一个观点,就这一个观点进行前后的推理论证。
麦不是的,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多个观点,麦克卢汉还不能正儿八经地给人解释他的理论,这是可气的,但是最可气的是,他的观点来源完全是由他个人作为一名文学家写作时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多层面跳跃式的思维推理出并用高度抽象的哲学式语言阐述,所以,坦白说,虽然前期读这本书每天都有不少问题,但是现在返回去看就觉得那些问题都没有什么价值,问得非常无厘头,比如对某个词的理解,比如,莎士比亚的某句话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
理解媒介读后感
理解媒介读后感媒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了书籍、电影、音乐、社交媒体等各种形式。
通过媒介,我们可以获取信息、娱乐、交流和学习。
媒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和社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媒介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如何理解和应对媒介的作用。
首先,媒介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
通过书籍和文章,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和信息,拓展视野,提升素养。
电影和音乐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和放松,也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和情感。
社交媒体让我们可以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也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动态。
媒介的影响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和价值观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轨迹。
其次,理解媒介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媒介并不是客观中立的,它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政治、商业、文化等。
媒介的内容和形式都是由特定的利益和观念所塑造的,我们需要有批判性地看待媒介所传递的信息。
其次,我们需要意识到媒介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需要有自我意识地选择和应对媒介。
比如,在阅读书籍和文章时,我们需要多角度地思考和辨别信息的真伪;在观看电影和音乐时,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不被情绪所左右;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自律,不被虚假信息和负面情绪所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媒介的作用。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高质量的媒介内容,比如优秀的书籍、有深度的电影和音乐,以及有价值的社交媒体信息。
其次,我们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媒介素养,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保持理性和客观。
再次,我们可以适度地使用媒介,不要沉迷于其中,保持生活的多样性和平衡性。
最后,我们可以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媒介内容,促进理解和共鸣,拓展视野和情感。
综上所述,媒介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需要理解和应对媒介的作用。
通过选择高质量的媒介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媒介素养,适度地使用媒介,以及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媒介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媒介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塑造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提升个人素养和社会价值。
2022读《理解媒介--媒介即人的延伸》有感2100字
读《理解媒介--媒介即人的延伸》有感闲暇时间,我开始阅读《理解媒介--媒介即人的延伸》这本书籍,它是作者马歇尔·麦克卢汉便是通过这本《理解媒介--媒介即人的延伸》而声名鹊起。
麦克卢汉在对传播的研究中进行了独特的探索,他试图从艺术的角度来解释媒体本身,而不是用实证的方式来得出结论。
在这种艺术的探索中,麦克卢汉得出了那个后来震惊世人的结论:“媒介就是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这本书中马歇尔·麦克卢汉用了七章的内容,来向我们提出了著名的三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冷热媒介”,这三论贯穿全书,意图颠覆以前的所有传播理论,而建立一个新的理论王国;在他眼里,媒介作为人体的延伸在强化人体感官功能的同时,也同样意味着截除。
尽管媒介强化了我们某个感官的能力,成为代替性的工具,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身体原来那部分的功能会随之退化而感到麻痹。
在作者看来把“截除”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用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用来缓解媒介对人体造成的压力。
当它发生时,中枢神经系统会对受影响的区域进行隔离或麻醉,通过这种自我保护式的麻痹使人意识不到所发生的事情和媒介对于我们的影响。
“自我截除是中枢神经系统解压的直接手段。
很容易用它来说明传播媒介的起源,从言语到电脑的起源都可以用它来说明。
”如果用麦克卢汉的观点,看待当今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行为习惯,人们对新兴的媒介技术的依赖,也正是自我截除的后果。
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中,生长着各式各样的应用,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欲望,可以说,每个服务的背后都是欲望的延伸,这些延伸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环境,“美团”是惰性的延伸,代替双手双腿完成日常生活;“抖音”是好奇的延伸,不断提升着我们对于新奇体验的阈值;我们常在朋友圈发表评论,朋友圈何尝不是表达的延伸。
延伸又使我们麻木,当媒介技术对我们产生超强的刺激时,我们为了远离这种刺激带来的不舒适感会采取自我截除的措施,从而导致了自我的麻木与无意识。
理解媒介读后感
理解媒介读后感理解媒介读后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理解媒介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理论的新颖、对学界与业界的震撼程度不言而喻,但将媒介产生原因完全归咎于人的生理需要也有失偏颇。
媒介的发展与人的生理需求固然相关,但与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也有着很大的联系。
因此,脱离了人类社会背景单纯从生理学意义看待媒介违背了科学精神。
媒介对于人类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人类应对媒介的挑战却是“麻木”的.,以此作为自保的方式。
对此,麦克卢汉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他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说:“对媒介影响潜意识的温顺的接受,使媒介成为囚禁使用者的无墙的监狱。
”“每一种塑造社会生活的产品,都使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都在提醒人们,对媒介的麻木使用将会使得人们受到媒介的奴役。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从自恋和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认识到媒介对于人类的重要影响,从而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决定媒介的发展方向,就像他在序言中说的:“本书的宗旨是探索技术所反映的人的延伸的轮廓,弄懂它们可以使之井井有条地为人民服务。
”但是,麦克卢汉并不是尼尔·波兹曼那样以一种悲观的视角看待技术的发展,麦克卢汉虽然极力强调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并不认为媒介的发展可以主宰人类的命运。
他在书中不断以艺术与艺术家举例,认为艺术家有能力调整各种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从而适应新的延伸。
此外,他在写书的时候就以“地球村”的预言表达了对电力时代到来的期待。
他认为电力时代的到来能实现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化,使得人类调动所有感官参与媒介,从而整合感知、密切交往、全面把握。
人与人之间不在处于分割状态,人类将会重返部落时代,世界将会成为一个大家庭,回归整体、回归和谐自然。
媒介对于我们的生活的影响,是无处不在又潜移默化的。
从口语传播、印刷传播到电力传播,人类的历史、文化、政治与日常生活一直被媒介所影响与塑造。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书笔记“媒介即是信息”是这本书最代表性的观点。
初看不能理解,媒介就是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它怎么是一种信息呢?而当仔细看完麦克卢汉的阐释后,仔细研究他解释的:“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按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一旦一种媒介产生并被广泛使用,那么对于公众来说,就会产生一种新的生活、思考模式,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并且与媒介提供的信息无关,只与媒介有关,因此,媒介本身就是一种信息。
这本书还提到,技术也是一种媒介,本质是相通的。
还举到了铁路的例子:“铁路的作用,并不是把运动、运输、轮子或道路引入人类社会,而是加速并扩大人们过去的功能,创造新的城市、新型的工作、新型的闲暇。
”记得在准备“科技使人越来越强大/脆弱”的辩题的时候,因为是正方,在论证科技使人强大时,反复强调科技的工具性:因为科技的本质是工具,所以人依靠工具做的事情越多,人就越强大。
而书中的观点正是质疑技术的工具性,正因为科技的发明和发展,所以它们的对人的组合和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任何技术都不能给我们自身的价值增加什么是和非的东西。
这也给我新的启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捷、力量更加强大,但也只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我们自身得到了什么力量。
让我对“媒介即信息”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也在不停地更迭。
最近十几年的新媒体不断变革,从纸媒转向网络媒体,这一媒介的改变势必改变人们原有的生活模式。
而面对这一改变时,正如书上所说:“我们在新鲜的电子世界中的麻木状态,与土著人卷入我们的文字和机械文明时所表现出来的麻木状态,实际上是一样的。
”网络媒体与纸媒相比,带给我们最大的改变,是爆炸性的信息,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信息来轰炸你,而当你花更多时间阅读更多内容的同时,思考的时间少了,于是更加懒得思考、人云亦云。
《理解媒介》读后感
《理解媒介》读后感《理解媒介》读后感《理解媒介》这本书是著名的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著,是传播学领域的重要读物。
该书的全名是《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丛书名就可以看出麦克卢汉是将媒介看作是人的一种延伸,将媒介与人联系在一起。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他的思想的提出,第二部分则是他思想的实例。
他在第一部分主要提出了“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等思想,其中涉及一些概念比如“冷、热媒介”、“逆转”、“自我截除”、“麻木”、“内爆”等。
他并没有对这些概念一一进行解释,事实上他的写作方式也遭到学术界诟病。
“媒介即讯息”应该是麦克卢汉最著名的言论之一,从字面上也很好理解他的意思是媒介就是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对我们人类的影响比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所带来的影响大得多。
简单来说就是影响改变我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是高铁、飞机、手机、电脑这些媒介,或者说是技术——麦克卢汉将技术等同于媒介。
而高铁、飞机运输什么东西,手机电脑传播什么信息内容相比之下并不重要。
他举了一个电灯的例子。
电灯本身不包含任何信息,它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在夜晚进行活动,这是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麦克卢汉似乎比较极端的强调了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把传播内容对人的影响几乎忽略,他认为内容不过时刻在原子弹上的编号罢了,他的这种思想实际上忽视了人和社会的作用。
第二个媒介是人的延伸,这是对媒介起源的一种探讨。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肢体感官的延伸,各种交通工具可以说是腿的延伸;显微镜,望远镜之类的是眼睛的神等等……而如今随电力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出现了延伸。
(我的说法比较简单,深入探讨的话还涉及到感官比率,冷热媒介等概念。
)这种延伸所伴随的是一种麻木的状态,我们不知道各种媒介技术是我们自身的延伸,从而迷恋他,正如希腊神话中的阿克索斯不知道水中的倒影是他自己才迷恋上,如果知道那是他自己的话,可能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阿克索斯从未照过镜子,我们也从未认清楚自己)。
《理解媒介》读书报告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读书报告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雷濛101180056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理解媒介》这一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书籍。
该书中,麦克卢汉重新审视并阐述了媒介的概念,提出了打破常规、独具特色的观点和理论。
《理解媒介》的主要观点有:媒介即是讯息;任何媒介都使人体的延伸;人类世界将会成为“地球村”。
这些观点影响着人们对科技、媒介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在众多领域具有启发性。
其中,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是最初并不理解的。
随着文中懂的阐述和自己的思考,逐渐理解了作者的真正的含义和作者提出这个观点的角度,理解“媒介即是讯息”这一观点可以有助于我们对大众传媒的实践活动的开展。
不完全相同于通常的媒介的概念,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媒介是人类器官延伸的一切工具和技术,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工具。
书中,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类器官的延伸。
这句话即可认为人类器官的延伸就是媒介。
同时,麦克卢汉在书中提到了26种媒介,其中包括货币、时钟、游戏、武器等等。
麦克卢汉的媒介和传统的媒介概念差异就在于此。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的使用的工具和从事的一些活动,是人类器官的一种延伸,或者说是一种外化。
比如,麦克卢汉认为游戏是“人的延伸”,他认为“和制度一样,游戏是社会人和政体的延伸,正如技术是动物有机体的延伸一样。
游戏和技术都是抗刺激的媒介,或者是适应专门化行动压力的方式;任何社会群体中都必然出现专门化行动压力的方式;任何社会群体中都必然出现专门化的行动。
游戏是对日常压力的大众反应的延伸,因而成为一种文化准确可靠的模式。
”“游戏是人为设计和控制的情景,是群体知觉的延伸,它们容许人从惯常的模式中得到休整。
”“游戏是延伸,但不是我们个体的延伸,而是我们社会肢体的延伸。
游戏是传播媒介。
”在这里,麦克卢汉把游戏也看作一种媒介,是一种间接的媒介,它是“社会人和政体的延伸,是我们社会肢体的延伸”,并认为“游戏是传播媒介”。
理解媒介心得体会总结 理解媒介心得体会总结(5篇)
理解媒介心得体会总结理解媒介心得体会总结(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理解媒介心得体会总结理解媒介心得体会总结(5篇)关于理解媒介心得体会总结篇一理解,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理解,是人与人增进感情的良药;理解,是沟通的核心。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篇一:理解媒介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之—理解媒介麦克卢汉著p64 ‘一种感觉的加温往往会产生催眠的效果,所有感官的降温往往会产生幻觉。
’ 刺激加强则麻木,刺激减少则神秘主义凸现。
p68 ‘与其说他们节省劳力,不如说它们容许每个人单干。
“省力”的电器’ 电力时代是个人主义社会性实践的真正开始。
p74 ‘人们对自己在任何材料中的延伸会立即产生迷恋。
’p93 ‘人曾经以高度的忠诚伺候他的柳条船、独木舟、印刷术和一切人体器官的延伸。
他现在要以同样准确的伺服机制去为自己的电力技术服务。
但是这里有这样一种差别:过去的技术是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而电力技术却是完整的、无所不包的。
’电力时代第一次将人们的生活完整变化。
p109 ‘麻烦时代或巨变时代产生黩武主义,黩武主义又产生帝国和扩张。
’ p142 ‘军国主义本身是落后地区技术教育和技术加速发展的主要道路。
’ 黩武和扩张都是内部矛盾的结果以及解决方法。
p165 ‘帐篷、印第安人的圆顶棚屋、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洞穴,在视觉意义上并非是圈定的空间,因为它们遵循的是动态的力线(dynamic lines of force),如像三角形一样。
’p199 ‘一种东西流行时,它就具有通货的性质。
时装能创造财富,它创造财富的方式是使纺织品流动,因而使纺织品日益流行。
这一过程我们在“货币”那一章已经看到了。
钟表是转换工作任务,创造新的工作和财富的机械手段,它通过加快人际组合来完成这一职能。
通过协调和加速人的会晤和行动,钟表增加了人际交往的数量。
’一种东西的流行能带动其周边,包括其构成物和功用。
而钟表则使得其功用——时间,以及人们的交际效率得到一种流行性的提高。
p199 ‘个人从自然控制和部落掌握中解放出来这种双重转换,并非是不受惩罚大。
然而在电力时代条件下向自然和部落的回归,又单纯地带有致命的色彩。
’电力时代能使人从印刷时代的分裂和工具理性中解放,然而这种解放显然不应该是天真地回到前印刷时代。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读书笔记麦克卢汉提出的对于冷媒介与热媒介的划分标准并不是绝对的。
下面是小编准备的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读书笔记篇1传播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传媒形态的变化发展是如何影响社会和人的。
英尼斯是第一个研究专题的研究者,在1950年,1951年分别出版了两本著作《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他采用了经济史和文明史的角度,反复证明了一个基本观点:一种新的媒介(包括广义语言、文字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
而在英尼斯之后,麦克卢汉因对媒体在思想和社会上的效应的研究而闻名世界。
麦克卢汉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
他提出“媒介是人体的眼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他认为媒介的形态比其传递的内容更重要,一种新媒介问世,不管传递了什么内容,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些变化。
媒介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象征,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告诉人们存在着什么样的世界,通过改变我们使用传感系统的比例来改变我们的性格。
鉴于电子媒体的普及,他认为整个地球的时空已经缩小成一个村庄,“产生一个人人参与的、新型的、整合的地球村”,尽管那时的传播科技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而不是传递的内容。
他认为新店子媒介延伸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居然缩短,打破了就得时空概念,整个世界似乎浓缩成了“地球村”。
麦克卢汉认为,通过电视这样的电子媒介人们重新“部落化”,可以使得人们彼此间的亲情重新燃烧起来。
麦克卢汉指出:演讲是人们互相交流最有力的表现方式。
因为他是多种感觉的融合,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电视演讲和人们面对面地交谈几乎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因此当电视经常播放谈话节目时,主持人用不同寻常的眼光盯着摄像机,用充满感情的言语与观众交流因此颇受观众欢迎,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导语:信息的传播方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我们的感知方式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一
一、媒介即讯息
首先要明确“媒介”这个概念的范围,世上一切事物都可以是媒介,或有成为媒介的潜质。
我们在观察媒介时,关注点往往局限于媒介的“内容”,然而媒介的“内容”并不能概括媒介,“内容”本身也是另一种媒介。
媒介的本质——“讯息”要高于“内容”,“讯息”应该对社会结构有着强烈的刺激作用,甚至能够肢解和重构现实。
老麦举了“电”这个例子来阐述媒介,因为“电”是没有“内容”的媒介,它的直接影响就在于对社会的改造作用,而这种作用就是媒介的本质属性,即“讯息”。
而像“电视”这种媒介,它给人的直观印象即是由其传递出的“内容”,然而“电视”的本质却并非如此,它传达给我们的“讯息”,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
二、热媒介和冷媒介
在这一章,老麦将媒介的形态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
老麦说,收音机是热媒介,电话是冷媒介,照片是热媒介,卡通画是冷媒介。
“热媒介”应该具有高清晰度,留给受众的参与空间小,而“冷媒介”应该具有低清晰度,留给受众的参与空间大。
“热媒介”收音机传达给受众的信息量足够丰富,所以受众参与的空间也就相对较小,电话传达给受众的信息量较为单一(因为仅仅局限在两人之间的讨论),因此它就是冷媒介。
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划分,确实对我们观察媒介的本质及其影响具有很大的助益。
三、过热媒介的逆转
要理解“过热媒介的逆转”,首先就要了解“断裂界限的概念。
“断裂界限”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热媒介”清晰度的上限。
首先当一种热媒介的清晰度过高,以至于突破了“断裂界限”之后,人们对它的关注和期望就会转嫁到与其相对的其他媒介形态上去。
比如,电影这种动态的艺术表现手法,随着电影叙事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不断丰富,使其留给受众的参与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人们在探讨艺术时,就会更多地倾向于去关注绘画一类的静态艺术作品,也就是“冷媒介”。
又如,当城市这一热媒介无止尽地扩展其边界,使得城市人的生存空间越发狭小,从而城市人对农村田园这一冷媒介的向往不断滋生,并成群结队地向农村迁移。
四、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难懂)
老麦说“自我截除不容许自我认知”。
所谓“自我截除”,即是人将自己的一部分感官和
中枢神经截除,代之以媒介来实现。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任何延伸都属于“自我
截除”。
“自我截除”的根本目的在于自我保护,人在面临环境刺激下会主动选择将自己的
一部分压力释放出去。
此外,人的“自我截除”也表现在动用技术手段来代替人类行为的身
体机能上的延伸。
人类已经成了技术的“伺服系统”。
因此,人类的选择只有麻木地信任技术,将自我的命运托付给延伸于体外的媒介。
五、杂交能量:危险的关系
这一章的内容算是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的。
媒介杂交在当前媒介生态内是普遍存在的情况,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媒介相互融合,以迸发出超越单一媒介形态的更大的能量和更广泛影响。
电力和光的杂交,促使“电光”产生,电光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
态以及整个社会结构;诗人通过收音机朗诵诗歌,诗与收音机这两种媒介的杂交,促进了
诗歌的传播,帮助人们更好地接触和理解诗歌。
而具体到当下,互联网技术与媒体的杂交,促使自媒体产生,拉开了Web2.0的序幕,这同样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
媒介杂
交带来的能量,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六、作为转换器的媒介
一切技术都是媒介从一种形态过渡到另一种形态的转换器。
而媒介的这种形态上的过渡,往往是向着好的趋势。
因此,技术对媒介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
技术毫无疑问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对事物的普遍认识。
这种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们的精神和意志向着趋同的方向发展。
老麦在这一章中乐观地展望了未来由技术主导的电子世界的图景,在那里,自然世界和电子世界的界限将不复存在,科技是万能的,而人类通过媒介,这一自我的延伸,将更加了解世界和自我的本质。
老麦还指出,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其终归是人类意识的延伸,它在人类手中失控的情况,似乎并不容易实现。
就像车轮的转动一定依赖于我们腿脚的运动一样,技术也要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技术的发展能够为人类社会制定理性的行为标准、统一的意识规范,并最终帮助人类摆脱对技术麻木的状态。
七、挑战与崩溃:创造力的报复(信息量超大……)
上一章对技术发展不吝赞美之词的老麦在这里忽然把脸一转,开始数落起技术发展的种种不是。
他认为,“新技术的形态关闭了判断和感知的大门”。
与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相
伴的是人类的麻木状态,在新技术面前,产生强烈的“自恋式”的幻觉。
新技术的产生就像
对人类社会进行一次手术,它的影响并不发生于手术的创口处,而在于手术之外,身体的其他器官,也就是“广播冲击视觉,照片冲击听觉”。
老麦还在这里为艺术家辩护,他认为,技术对社会造成的深刻影响并不会为创造技术和享用技术的人发觉,而艺术家则能站在理性的旁观者立场,全面地审视技术为社会带来的新变化。
“专门化的任务总是看不见社会
良心的作用”,而艺术家在这里就是“社会良心”。
“任何新技术最明显的感知‘关闭’或心理影响,正是人对它的需求。
”新技术的产生,往往伴之以人们对一种新事物的难以克服的需求。
如电视、汽车的诞生,都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但在它们产生之前,人类对其的需求却自然而然地被其他技术所取代。
此外,技术带来的人类的细化分工,不可避免地使人类成为技术的奴隶,而缺少专门技术的非奴隶,则被排挤在主流社会场域之外。
“机械化工业的专业分工和市场组织给西方人提出的挑战,是单一裂面的制造业的挑战,是每次一丁点地对付一切事物和一切操作过程的挑战。
”“它渗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非常成功地膨胀了。
”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二
传播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传媒形态的变化发展是如何影响社会和人的。
英尼斯是第一个研究专题的研究者,在1950年,1951年分别出版了两本著作《帝
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他采用了经济史和文明史的角度,反复证明了一个基本观点:一种新的媒介(包括广义语言、文字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
而在英尼斯之后,麦克卢汉因对媒体在思想和社会上的效应的研究而闻名世界。
麦克卢汉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
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
他提出“媒介是人体的眼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他认为媒介的形态比其传递的内容更重要,一种新媒介问世,不管传递了什
么内容,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些变化。
媒介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象征,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告诉人们存在着什么样的世界,通过改变我们使用传感系统的比例来改变我们的性格。
鉴于电子媒体的普及,他认为整个地球的时空已经缩小成一个村庄,“产生一个人人参与的、新型的、整合的地球村”,尽管那时的传播科技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而不是传递的内容。
他认为新店子媒介延伸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居然缩短,打破了就得时空概念,整个世界似乎浓缩成了“地球村”。
麦克卢汉认为,通过电视这样的电子媒介人们重新“部落化”,
可以使得人们彼此间的亲情重新燃烧起来。
麦克卢汉指出:是人们互相交流最有力的表现方式。
因为他是多种感觉的融合,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电视演讲和人们面对面地交谈几乎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因此当电视经常播放谈话节目时,主持人用不同寻常的眼光盯着摄像机,用充满感情的言语与观众交流因此颇受观众欢迎,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在媒介和文明的进程中,麦克卢汉以敏锐的眼光和督导的分析能力,将人类传播历史中的环境特征、正要媒体、文化特征等结合起来得到一个历史演变的三大阶段,即由于使用的主要媒体不同,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脱部落化——再度部落化”这样三个阶段。
而文字的普及特别是文字印刷物——书刊的出现,则是导致个人超越他所处的部落或群体、
环境,发展起独特个性人格的主要原因。
而电子则会“使人们重新体验部落化社会中村庄式的接触交流”。
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理论启发我们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思考,探索其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体形式的出现带给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影响他打破了人们对媒介(自然也包含数字媒体)的认识。
此外,它从新认识了媒介的性质,强调了媒介自身的作用,对媒介的内容和媒介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综合的考察。
这个理论的贡献主要是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媒介的性质的特点,媒介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到媒介是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促进社会的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