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名泉分布

合集下载

济南七十二名泉简介

济南七十二名泉简介

济南七十二名泉简介1、趵突泉如果说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灵魂的话,济南的灵魂便是趵突泉。

自古至今,趵突泉就是济南的象征。

号称“泉城”的济南,以“七十二泉”名闻天下,趵突泉居“七十二泉”之首。

更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

历来就有“不到趵突泉,空负济南游”之说。

奔突腾涌的趵突泉三股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喷涌而出,三窟并发,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透出一种灵气,一种神秘,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历史沧桑。

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代,迄今长达3000多年。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曾巩在所著的《齐州二堂记》中为其定名为“趵突泉”,意跳跃腾起的泉水。

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观看并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故称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2、金线泉在济南的七十二名泉中最奇的应数金线泉了。

金线泉奇就奇在:水盛时,若光线合适,可以看到泉水从池的两旁对涌而出,在水面相交,形成一条漂浮移动的水线,时隐时现,阳光一照,形成一条闪闪发光的金线。

金线泉由来已久,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对金线泉描写到“齐州城西张意谏议园亭有金线泉,澄澈见底。

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

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

”明清两代,经常能够清晰地看到泉中金线,后来金线泉水面缩小,水势减弱,金线便不常见了。

后在金线泉东约 20米处的一个小泉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人们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而把原来的金线泉称之为“老金线泉”。

3、皇华泉皇华泉,一个听起来非常气派的名字。

听泉名便能猜到,皇华泉内涵的故事中必然与帝皇有些关联。

皇华泉的名字,“皇华”取自《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皇华”为古时对国王派出使臣的尊称。

上溯到两千多年前,国君派使者外出,所到之处,百姓夹道相迎,因为使臣是带着国君的光华而来,人们因此称颂国君派出的使臣为“皇华”。

济南七十二名泉

济南七十二名泉

一、趵突泉公园14处:全部为古七十二名泉,分别是趵突泉、金线泉、皇华泉、卧牛泉、柳絮泉、马跑泉、无忧泉、漱玉泉、石湾泉、湛露泉、满井泉、登州泉、杜康泉、望水泉。

a二、五龙潭公园11处:其中古七十二名泉五处,分别是五龙潭、古温泉、贤清泉、天镜泉(江家池)、西蜜脂泉;新入选名泉六处,依次是月牙泉、官家池、回马泉、虬溪泉、玉泉、濂泉。

三、环城公园五处:其中古七十二名泉一处,为黑虎泉;新入选名泉4处,分别为琵琶泉、玛瑙泉、白石泉和九女泉。

四、省人大院内四处:全部为古七十二名泉,分别是氵楚泉、珍珠泉、散水泉、溪亭泉。

五、历下区八处(古七十二名泉七处,新名泉一处)古七十二名泉七处,分别是濯缨泉(王府池子)、芙蓉泉、玉环泉、舜井、腾蛟泉、双忠泉、浆水泉(浆水泉村回龙岭下);新入选名泉是砚池(姚家镇政府南侧)。

六、历城区11处(古七十二名泉6处,新名泉5处)古七十二名泉六处,分别是涌泉(柳埠镇四门塔景区内)、苦苣泉(柳埠镇袁洪峪度假村)、避暑泉(柳埠镇袁洪峪度假村)、泥淤泉(柳埠镇泥淤泉村街旁)、突泉(柳埠镇突泉村皇姑庵旧址)、白泉(王舍人镇纸坊村北侧);新入选名泉五处,分别为玉河泉(彩石镇玉河泉村内河底)、缎华泉(柳埠镇九顶塔景区)、大泉(锦绣川乡大泉村)、华泉(华山镇华山景区)、圣水泉(红叶谷风景区内)。

七、市中区三处。

全部为古七十二名泉,分别为:斗母泉(十六里河镇斗母泉村北首)、林汲泉(龙洞村南佛峪寺东崖)、甘露泉(佛慧山开元寺旧址)。

八、天桥区一处。

无影潭(新入选)。

九、章丘市六处(古七十二名泉二处,新入选名泉四处)两处古七十二名泉为百脉泉和净明泉(明水西麻湾景区内);四处新入选名泉为百脉泉公园内的东麻湾和墨泉、清照园内的梅花泉和明水汇泉路西首的西麻湾。

十、长清区五处(古七十二名泉一处,新入选名泉四处)古名泉为袈裟泉(灵岩寺内);新入选四处名泉为卓锡泉(灵岩寺内)、檀抱泉(灵岩寺内)、清泠泉(五峰山志仙亭下)、晓露泉(张夏镇积峪村)。

七十二名泉之说七十二名泉之说济南泉水的形成

七十二名泉之说七十二名泉之说济南泉水的形成

民风民俗也与泉水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泉水文化。
泉城广场
泉城泉广城场广总场简总介 简介
泉城广场是山东省会济南的中心广场。她南屏千佛山,北依大 明湖,西邻趵突泉,东眺解放阁,似一颗璀璨的明珠,装点着美 丽的泉城。广场东西长约780米,南北宽约230米,占地约250亩。 自西向东主要组成有:趵突泉广场、济南名士林、泉标广场、下 沉广场、颐天园及童乐园、滨河广场、荷花音乐喷泉、四季花园、 文化长廊、科技文化中心及银座购物广场等十余部分。
泉城泉名总录
泉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其实,历代诸家所记不尽相同。济南泉 水亦不止72处,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 潭四大泉群是济南72泉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 他地方。七十二泉之说,源于《齐乘》一书所载的金代《名泉碑》,所谓趵突、 五龙、百脉、豆芽、金线、皇华、柳编絮辑、本卧段牛、东高、漱玉、无忧、石湾、酒泉、 湛露、满井、北煮糠、散水、溪亭、濯缨、灰泉、知鱼、朱砂、 省城中心区交通枢纽玉函立交桥
经过历史的沿革变迁,有的泉子已经找不到地址,有的则已经干枯消亡。为保护 名泉,自1998年9月开始,济南市就决定根据泉的地理位置、喷涌量、周边环境、旅游 价值、历史文化等因素,从全市城乡共733处泉水中评定新的七十二名泉。2004年04 月评出的新“七十二名泉”名单中,既包括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历史上已有的
七七十十二二名名泉泉之之说说
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历史上关于济南七十二名泉的记载共有 三处:元代至元年间于钦《齐乘》转述的金代《名泉碑》;明代崇祯年间刘敕《历乘》 载晏璧作于明永乐年间的《济南七十二泉诗》;民国初年《续修历城县志》所载郝植 恭作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的《济南七十二泉记》。

72名泉分布及地址

72名泉分布及地址

历下区、趵突泉公园:(1-14) 趵突泉、金线泉、皇华泉、柳絮泉、卧牛泉、漱玉泉、马跑泉、无忧泉、石湾泉、湛露泉、满井泉、登州泉、杜康泉(北煮糠泉)、望水泉历下区、省人大院:(15-18) 珍珠泉、散水泉、溪亭泉、濋泉历下区、环城公园:(19-23) 黑虎泉、琵琶泉、玛瑙泉、白石泉、九女天桥区、五龙潭公园:(24-34) 五龙潭、古温泉、贤清泉、天镜泉、月牙泉、西蜜脂泉、官家池、回马泉、虬溪泉、玉泉、濂泉章丘区、百脉泉公园:(35-38) 百脉泉、东麻湾、墨泉、梅花泉39、历下区、濯缨泉(王府池子) 王府池子街街旁40、历下区、玉环泉省府前街中段路西41、历下区、芙蓉泉芙蓉街69号42、舜井舜井街中段路西43、历下区、腾蛟泉王府池子北44、历下区、双忠泉双忠祠街西首45、历城区、华泉华山风景区46、历下区、浆水泉姚家街道浆水泉村东回龙岭下47、历下区、砚池姚家街道砚池山北48、历下区、甘露泉佛慧山开元寺旧址49、市中区、林汲泉龙洞南佛峪寺东崖50、市中区、斗母泉兴隆街道斗母泉村51、天桥区、无影潭无影山路游园内52、历城区、白泉王舍人街道纸坊村北侧53、历城区、涌泉柳埠街道四门塔景区54、历城区、苦苣泉柳埠街道亓城袁洪峪55、历城区、避暑泉柳埠街道亓城袁洪峪56、历城区、突泉柳埠街道突泉村中皇姑庵旧址57、历城区、泥淤泉柳埠街道泥淤泉村街旁58、历城区、大泉南部山区仲宫街道大泉村59、历城区、圣水泉红叶谷风景区内60、历城区、缎华泉柳埠街道九顶塔风景区内61、历城区、玉河泉彩石街道玉河泉村内河底62、章丘区、西麻湾章丘区眼明泉公园内63、章丘区、净明泉章丘区眼明泉公园内64、长清区、袈裟泉长清区万德街道灵岩寺景区内65、长清区、卓锡泉长清区万德街道灵岩寺景区内66、长清区、清泠泉长清区五峰山志仙亭下67、长清区、檀抱泉长清区万德街道灵岩寺景区68、长清区、晓露泉长清区张夏街道积家峪村69、平阴县、洪范池平阴县洪范池镇政府驻地70、平阴县、书院泉(东流泉) 平阴县书院村71、平阴县、扈泉平阴县云翠山北崖下72、平阴县、日月泉平阴县云翠山元代南天观遗址。

济南七十二泉

济南七十二泉

• 济南有以下泉水:
趵突泉、金线泉、皇华泉、柳絮泉、卧牛泉、漱玉泉、马跑泉、无忧泉、 石湾泉、湛露泉、满井泉、登州泉、杜康泉、望水泉、珍珠泉、散水泉、 溪亭泉、濋 泉、濯缨泉、玉环泉、芙蓉泉、舜 泉、腾蛟泉、双忠泉、黑
虎泉、琵琶泉、玛瑙泉、白石泉、九女泉、五龙潭、古温泉、贤清泉、天 镜泉、月牙泉、西蜜脂泉、官家池、回马泉、虬溪泉、玉 泉、濂 泉、华 泉、浆水泉、砚 池、甘露泉、林汲泉、斗母泉、无影潭、白 泉、涌 泉、 苦苣泉、避暑泉、突 泉、泥淤泉、大 泉、圣水泉、缎华泉、玉河泉、百 脉泉、东麻湾、西麻湾、墨 泉、梅花泉、净明泉、袈裟泉、卓锡泉、清 冷泉、檀抱泉、晓露泉、洪范池、书院泉、扈 泉、日月泉。 济南城内百泉争涌,被誉为泉城。 历史上有名泉七十二之说。济南泉水亦不止72处,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 余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这市中心区内的四大泉群是济南 72泉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他地方。 以上是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七十二名泉。
黑虎泉的传说
黑虎泉因黑虎庙而得名。清乾隆年间的《历城县志》载,黑虎泉是因“崖 上有黑虎庙而得名。”任宝祯先生和管萍女士所著的《济南名泉》,在介绍 黑虎泉时写道:清乾隆年间,时任户部主事郎中充军机章京的管世铭,因公 来到济南。他在游览了黑虎泉泉群之后,写下了《城南诸泉记》。在这篇短 文中,他对当时的黑虎泉景况作了如下记述:“忽闻水声淙然,则有巨石壁 立,废寺临其上,构石为阁道,下有深潭。潭中水涌出甚猛,乱石环之。水 四面迸落,声益吼,是为黑虎泉。久立之,觉有阴森之气;水饮之,多瘿 云。”文中所说的废寺是指黑虎寺,位于黑虎泉洞穴上方,建于明嘉靖年间, 庙内供奉的是赵公明。赵公明乃道教神明,说他是陕西终南山人,秦朝时避 世山中,虔诚修炼,后张天师收他为徒,命他骑着黑虎守护丹炉,故而被称 之为“赵玄坛”或“黑虎玄坛”。赵公明后来被民间演绎成黑面浓须,头戴 铁冠,手执铁鞭,身骑黑虎的武“财神”,主管“迎祥纳福”,世人欲求发 财,就去黑虎庙祭祀。

济南72泉

济南72泉

西营镇:(52处)滴答泉、砟呼泉、铁峪泉、南龙泉、黄鹿泉、拔槊泉、饮马泉、灰泉、小北泉、积米泉、历甲泉、雪花泉、智公泉、曲家峪泉、大泉、红岭泉、盛泉、三江泉、枣林泉、白炭泉、九龙泉、藕池泉、虎啸泉、朝阳泉、葫芦泉、黑峪泉、会仙泉、秦口泉、鸭子泉、永盛泉、鞭抽泉、小泉、石佛泉、虎啸泉、龙吟泉、下罗伽泉、长泉、玉泉、老泉、围泉、甘泉、大石梁泉、杏行泉、石灰峪泉、箭杆泉、马蹄泉、胭脂泉、王家泉、王家南泉、洪泉、南泉、寒泉锦绣川:(22处)枯泉、杨家泉、南甘露泉、老庄泉、百花泉、凤凰泉、无名泉、道士泉、陈家老泉、豆腐泉、林泉、灰泉、柳泉、车泉、琵琶泉、药泉、迎客泉、分水泉、四清泉、圣水泉、大泉、悬泉仲宫镇:(15处)泉子峪泉、密脂泉、青龙泉、簸箕泉、黄泉、南泉、朱家峪泉、崔家泉、小峪泉、醴泉、程家泉、西泉、圣水泉、西老泉、梨峪泉柳埠镇:(37处)鹿跑泉、怪泉、锡杖泉、滴水泉、涌泉、神异泉、泉子峪泉、突泉、凉湾泉、金牛泉、丰乐泉、龙门泉、康泉、石窑泉、熨斗泉、凤来泉、金乐泉、苦犁泉、枪杆泉、水帘洞泉、淘米泉、朱砂泉、圣水泉、水泉、冰冰泉、试茶泉、砟呼泉、苦苣泉、观山泉、黄路泉、避暑泉、赵家三泉、龙居泉、泥淤泉、三龙潭、尼姑庵泉、琴泉涌泉:位于柳埠四门塔西侧,白虎山之阳的涌泉庵遗址东侧,三面环山,附近有一片青青的竹林。

泉水从池南壁流出,经过明万历六年建造的涌泉桥下,依山向南三迭而下,一迭注入石砌方形“青龙潭”,二迭流入山石砌岸的不规则小池,最后一迭由10余米高的悬崖上落至“卧龙洞的小石潭”,称“悬崖飞瀑”泥淤(印度)泉:位于柳埠镇西南7.5公里处的泥淤泉村中,距泉5米处有一株胸围2.8米的“唐槐”。

该泉为三个“品”字形泉池,最深的一处达10米,池中泉源分两股涌出,一股流向东南,一股流向西北,全村皆饮用此水。

圣水泉:位于锦绣川水库南约4公里处的兴教寺遗址。

泉水从岩逢中流出,流入长方形池中,常年不涸,泉水清冽美。

济南七十二名泉的具体位置

济南七十二名泉的具体位置

济南七十二名泉的具体位置(2011-01-22 20:26:36)转载▼标签:七十二泉济南位置休闲凤巢博友虽离开家乡多年,但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仍是情有独钟。

让我这生在济南长在济南现在仍身在济南的人来说,也不了解济南的名泉的位置,真是感到惭愧。

所以,赶紧上网浏览了一番,还真的找到了关于济南七十二名泉的详细介绍和浏览路线,供喜欢济南的朋友参考。

济南72名泉位置及自助游方案来源:徐向前的日志2010年8月28日,济南市政府召开畅游72名泉协调会,公布72名泉地址及自助游方案。

一、市区四大泉群(43处)黑虎泉泉群:乘坐101、5路等公交车至解放阁下车,游览黑虎泉泉群。

此处有6处名泉:黑虎泉(位于南护城河东端南岸陡壁下,解放阁南边)、琵琶泉(位于黑虎泉西,护城河南岸)、五莲泉(位于琵琶泉西100米,南护城河河心)、玛瑙泉(位于黑虎泉东,护城河南岸)、白石泉(位于黑虎泉东北,护城河北岸)、九女泉(位于白石泉西边)。

珍珠泉泉群:沿舜井街向北,经泉城路、院前街,进珍珠泉宾馆院内游览。

此处有4处名泉:珍珠泉(在珍珠泉大院西南)、散水泉(在珍珠泉泉池以东)、溪亭泉(位于珍珠泉东8米处)、濋泉(位于珍珠泉东80米处)。

濯缨泉(俗称王府池子):沿西辕门街、西更道街、王府池子街,至王府池子街中段西侧游览。

腾蛟泉:沿王府池子街向北,至北端路东游览。

泮池:沿起凤桥向西,到芙蓉街口向北至文庙院内游览。

芙蓉泉:沿芙蓉街向南,过关帝庙前行50米路西游览。

双忠泉:沿芙蓉街、省府东街、省府西街,至双忠祠街西首游览。

玉环泉:沿双忠祠街、省府西街,至省府前街中段路西游览。

趵突泉泉群:沿泉城路、趵突泉南路,进趵突泉公园东门游览。

此处有14处名泉:趵突泉(位于泺源堂前)、金线泉(位于趵突泉东北)、无忧泉(位于趵突泉南侧)、漱玉泉(位于李清照纪念堂南)、柳絮泉(位于漱玉泉西)、皇华泉(位于柳絮泉西)、卧牛泉(位于皇华泉西)、马跑泉(位于李清照纪念堂东侧假山下)、石湾泉(位于南门假山北)、湛露泉(位于石湾泉北侧)、满井泉(位于娥英祠院西北角)、登州泉(在趵突泉与万竹园之间)、杜康泉(位于登州泉北边)、望水泉(位于万竹园西院)。

济南七十二名泉地址

济南七十二名泉地址

“畅游济南七十二名泉赢大奖”活动名泉名称及地址日期:2010-8-31 17:27:54序号名称地址1 趵突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2 金线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3 皇华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4 柳絮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5 卧牛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6 漱玉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7 马跑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8 无忧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9 石湾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10 湛露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11 满井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12 登州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13 杜康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14 望水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15 珍珠泉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院前街1号16 散水泉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院前街1号17 溪亭泉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院前街1号18 濋泉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院前街1号19 黑虎泉济南市历下区黑虎泉路20 琵琶泉济南市历下区黑虎泉路21 玛瑙泉济南市历下区黑虎泉路22 白石泉济南市历下区黑虎泉路23 九女泉济南市历下区黑虎泉路24 五龙潭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25 古温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26 贤清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27 天镜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28 月牙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29 西密脂泉济南市历下区共青团路(五龙潭公园西南侧关帝庙内)30 官家池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31 回马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32 虬溪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33 玉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34 濂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35 百脉泉济南章丘市汇泉路31号百脉泉公园36 东麻湾济南章丘市汇泉路31号百脉泉公园37 墨泉济南章丘市汇泉路31号百脉泉公园38 梅花泉济南章丘市汇泉路31号百脉泉公园39 濯缨泉济南市历下区王府池子街中段西侧40 玉环泉济南市历下区省府前街中段西侧(山东省人民政府南侧)41 芙蓉泉济南市历下区芙蓉街69号42 泮池济南历下区明湖路248号43 腾蛟泉济南市历下区王府池子街北首东侧44 双忠泉济南市历下区双忠祠西街45 华泉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风景区(华阳宫南侧)46 五莲泉济南市历下区黑虎泉路47 砚池济南市历下区姚家村48 灵岩寺甘露泉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49 林汲泉济南市历下区姚家镇龙洞村南50 斗母泉济南市历城区十六里河镇斗母泉村西首51 无影潭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东部(无影山公园)52 迎仙泉济南市天桥区顺河东街53 涌泉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苏家庄54 苦苣泉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袁洪峪南岭(袁洪峪度假村内)55 避暑泉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袁洪峪南岭(袁洪峪度假村内)56 突泉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突泉村(柳埠镇政府西)57 泥淤泉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淤泥村58 大泉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乡大泉村59 圣水泉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乡锦绣川水库南3公里红叶谷景区60 缎华泉济南市历城区仲宫柳埠镇秦家庄九顶塔民俗风景区61 玉河泉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玉河泉村62 西麻湾济南章丘市明水镇西郊(眼明泉大桥桥南)63 净明泉济南章丘市西麻湾北端(眼明堂文化院内)64 袈裟泉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65 卓锡泉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66 清泠泉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镇67 檀抱泉济南市长清区灵岩寺第四峪村68 晓露泉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积家峪村北首69 洪范池济南平阴县洪范镇70 书院泉济南平阴县书院村71 扈泉济南平阴县机耕路(洪范池南约l公里处)72 日月泉济南平阴县洪范池镇南3公里处(云翠山名胜风景区内)。

济南72名泉

济南72名泉
济南72名泉 济南72名泉
泉城概述
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素以泉城闻名天下,是我国文化历史名城之一。济南位于山东中部偏西,是黄河下游最 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素以泉城闻名天下,是我国文化历史名城之一。济南位于山东中部偏西, 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沿海城市与内地联系的交通枢纽。泉城济南,美丽潇洒。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沿海城市与内地联系的交通枢纽。泉城济南,美丽潇洒。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之 泰山之阴。 滨、泰山之阴。 济南古称泺,后称历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济南很早就有“齐多甘泉,甲于天下(元·于钦《汇波楼记 2000多年的历史 济南古称泺,后称历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济南很早就有“齐多甘泉,甲于天下( 于钦《 的美誉。金代曾有人立“名泉碑” 列举济南名泉七十二个。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 略》)”的美誉。金代曾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济南名泉七十二个。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 半城湖”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刘鹗) 的美誉。 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刘鹗)”的美誉。 济南泉水数量之多在中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当中涌出,汇为河流、湖泊。 济南泉水数量之多在中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当中涌出,汇为河流、湖泊。盛水时 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 齐多甘泉, 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 冠于天下。 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 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清沈廷芳在《贤清园记》中说: 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清沈廷芳在《贤清园记》中说:“旧 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 145处 道光年间编纂的《济南府志》 总一百五十一泉” 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共145处。道光年间编纂的《济南府志》说“总一百五十一泉”。乾隆时期的文人盛百二 在其《听泉斋记》中的说法则更加符合实际: 历下之泉甲海内,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 在其《听泉斋记》中的说法则更加符合实际:“历下之泉甲海内,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其他无名 者奚啻百数。 据山东省水文地质一队1964年调查,仅市区即有天然泉池108 1964年调查 108处 济南市城市规划建设领导小组1980 者奚啻百数。”据山东省水文地质一队1964年调查,仅市区即有天然泉池108处。济南市城市规划建设领导小组1980 年调查材料列举了119处泉池。1983年 119处泉池 月间和1997 月至10 1997年 10月 年调查材料列举了119处泉池。1983年6、7月间和1997年8月至10月,市园林局编志人员又以上述记载为基础进行调 在老城区范围内查出有名称的泉池139 139处 截至1997 10月 除湮没、填埋者外,尚有103处泉池基本完好, 1997年 103处泉池基本完好 查,在老城区范围内查出有名称的泉池139处。截至1997年10月,除湮没、填埋者外,尚有103处泉池基本完好,其 中属金《名泉碑》所列七十二名泉者有41 41处 另外,在居民院落内还有30处无名称的泉池。这些有名、无名的泉池, 30处无名称的泉池 中属金《名泉碑》所列七十二名泉者有41处。另外,在居民院落内还有30处无名称的泉池。这些有名、无名的泉池, 集中在东起青龙桥,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觉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旧城区范围内。 2.6平方公里的旧城区范围内 集中在东起青龙桥,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觉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旧城区范围内。 济南泉水不仅多如繁星,而且各具风采。或如沸腾的急湍,喷突翻滚;或如倾泻的瀑布,狮吼虎啸;或如串串 济南泉水不仅多如繁星,而且各具风采。或如沸腾的急湍,喷突翻滚;或如倾泻的瀑布,狮吼虎啸; 珍珠,灿烂晶莹;或如古韵悠扬的琴瑟,铿锵有声……使得历代文人为之倾倒 使得历代文人为之倾倒。 珍珠,灿烂晶莹;或如古韵悠扬的琴瑟,铿锵有声……使得历代文人为之倾倒。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如 欧阳修、曾巩、苏辙、赵孟頫、王守仁、李攀龙、王士祯、蒲松龄等,都留下了赞泉的诗文。这些泉水,或以形、 欧阳修、曾巩、苏辙、赵孟頫、王守仁、李攀龙、王士祯、蒲松龄等,都留下了赞泉的诗文。这些泉水,或以形、 姓氏、传说、动植物、乐器、珍宝取名,或无名而名,各具情趣。 色、声、姓氏、传说、动植物、乐器、珍宝取名,或无名而名,各具情趣。 济南泉水还以质纯味甘著称。泉水来自岩层深处,受气温影响甚微,水温比较稳定,常年保持在17~18摄氏度, 17~ 摄氏度 济南泉水还以质纯味甘著称。泉水来自岩层深处,受气温影响甚微,水温比较稳定,常年保持在17 18摄氏度, 无色无味,清冽甘美,为优质饮料。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济南 普利思”矿泉水,即是直接从地下汲取而成。 世纪90年代开发的济南“ 无色无味,清冽甘美,为优质饮料。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济南“普利思”矿泉水,即是直接从地下汲取而成。经国 家地矿部门鉴定,矿化度为650 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每升含有: (Li)0.12毫克 650, 毫克、 (Sr)0.99毫克 毫克、 家地矿部门鉴定,矿化度为650,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每升含有:锂(Li)0.12毫克、锶(Sr)0.99毫克、 (Zn)0.13毫克 毫克、 (Mg)35.55毫克 毫克、 (Br)0.5毫克 毫克、 (Ca)62.68毫克 偏硅酸(H2SiO3)76毫克。 毫克、 (H2SiO3)76毫克 锌(Zn)0.13毫克、镁(Mg)35.55毫克、溴(Br)0.5毫克、钙(Ca)62.68毫克、偏硅酸(H2SiO3)76毫克。

济南七十二名泉

济南七十二名泉

七十二名泉(济南名泉保护条例附录)趵突泉公园内:(1-14)趵突泉、金线泉、皇华泉、柳絮泉、卧牛泉、漱玉泉、马跑泉、无忧泉、石湾泉、湛露泉、满井泉、登州泉、杜康泉(北煮糠泉)、望水泉省人大院内:(15-18)珍珠泉、散水泉、溪亭泉、濋泉环城公园内:(19-23)黑虎泉、琵琶泉、玛瑙泉、白石泉、九女泉五龙潭公园内:(24-34)五龙潭、古温泉、贤清泉、天镜泉、月牙泉、西蜜脂泉、官家池、回马泉、虬溪泉、玉泉、濂泉章丘市百脉泉公园内:(35-38)百脉泉、东麻湾、墨泉、梅花泉其他:39、濯缨泉(王府池子) 王府池子街街旁40、玉环泉省府前街中段路西41、芙蓉泉芙蓉街69号42、舜井舜井街中段路西43、腾蛟泉王府池子北44、双忠泉双忠祠街西首45、华泉华山风景区46、浆水泉浆水泉村东回龙岭下47、砚池姚家镇砚池山北48、甘露泉佛慧山开元寺旧址49、林汲泉龙洞南佛峪寺东崖50、斗母泉十六里河镇斗母泉村51、无影潭无影山路游园内52、白泉王舍人镇纸坊村北侧53、涌泉柳埠镇四门塔景区54、苦苣泉柳埠镇亓城袁洪峪55、避暑泉柳埠镇亓城袁洪峪56、突泉柳埠镇突泉村中皇姑庵旧址57、泥淤泉柳埠镇泥淤泉村街旁58、大泉锦绣川乡大泉村59、圣水泉红叶谷风景区内60、缎华泉柳埠镇九顶塔风景区内61、玉河泉彩石镇玉河泉村内河底62、西麻湾章丘市汇泉路西首63、净明泉章丘市西麻湾64、袈裟泉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内65、卓锡泉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内66、清泠泉长清区五峰山志仙亭下67、檀抱泉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景区68、晓露泉长清区张夏镇积峪村69、洪范池平阴县洪范池镇政府驻地70、书院泉(东流泉)平阴县书院村71、扈泉平阴县云翠山北崖下72、日月泉平阴县云翠山元代南天观遗址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七十二名泉,从此有了七十二名泉之说。

四大泉群趵突泉群:东自趵突泉南路,西至徐家花园,南从泺源大街起,北到无路狮子口,长约700米,宽约250米,计17.5公顷范围内有趵突、漱玉、金线、老金线、皇华、卧牛、杜康、登州、花墙子、无忧、湛露、石湾、酒泉、白龙湾、饮虎池、灰池、对康、北漱玉、青龙、卫平、围屏、道村、望水、东高、白云、泉亭池、混沙、洗铂、螺丝、沧泉、马跑、尚志、浅井、满井等30多处名泉。

72明泉

72明泉

1 趵突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七十二名泉”之首,更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

北魏《水经注》称“泺水”;“趵突泉”名见于文字的最早记载是宋代熙宁六年(1072年)曾巩撰《齐州二堂记》。

趵突泉泉水喷涌达26.49米,最大涌水量16.2万立方米/日。

泉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

周围建有观澜亭、泺源堂、来鹤桥、蓬山旧迹坊及历代名人题咏趵突泉诗文碑刻等名胜古迹。

1956年,依泉建园称趵突泉公园。

票价:402 金线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宽1米,深1.5米,泉水自池底两边涌出,且流势相当,在水面相交,聚成一条水纹,映日凝望,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面,故而得名。

3 皇华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泉池呈长方池,长6.3米,宽4.1米,深2米,周围绕以石雕栏杆。

水自池底涌出,澄澈晶莹。

池内北壁嵌着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题写的“皇华泉”石刻。

4 柳絮泉5 卧牛泉6 漱玉泉7 马跑泉8 无忧泉9 石湾泉10 湛露泉11 满井泉12 登州泉13 杜康泉14 望水泉望水泉位于趵突泉公园万竹园西院。

相传此泉与万竹园内的另一名泉--登州泉相通,齐望登州,故名“望水泉”。

泉池长20米,宽9.8米,深2.2米,中架3孔石桥,桥南建石亭,游人可于亭桥观鱼赏景,池北有与院落相通的门楼。

桥西侧北岸池壁嵌清末庚戊(1910年)“望水泉”石刻。

15 东高泉16 珍珠泉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院前街1号珍珠泉位于珍珠泉宾馆大院内。

以平地涌泉,水泡升腾,如泻万斛珍珠而得名,又因城东南护城河中有南珍珠泉,故又名北珍珠泉。

泉池呈方形,面积1240平方米,雕石砌岸,周饰石栏。

17 散水泉散水泉位于珍珠泉大院内,北临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巡抚院署大堂。

因泉水奋涌,涟漪旋回,聚而复散而得名。

1981年重修泉池,长、宽各1.6米,深2米,石砌池岸,加建石栏。

南岸栏板上镌“散水泉”,为省人大副主任李予昂书写。

池内水清见底,晶莹碧透。

18 溪亭泉溪亭泉位于珍珠泉宾馆大院内,珍珠泉东侧。

独特的泉水景观——泉城济南七十二泉——(72张图片)...

独特的泉水景观——泉城济南七十二泉——(72张图片)...

独特的泉水景观——泉城济南七十二泉——(72张图片)...泉城济南七十二泉铭记图文--网络··编辑--美好艺苑济南素以“泉城”闻名于世,世人常以七十二名泉,描述古城济南泉水之多。

根据研究,七十二泉的说法始于700多年前,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了济南的72个名泉。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说:“济南名泉七十有二。

”此后便有了济南七十二泉之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对济南名泉水的描写:“固寰中之绝胜,古今之壮观也”。

明诗人晏壁作“济南七十二泉诗”,对济南的名泉胜水一一加以吟咏,自此泉城七十二泉的说法广为传布。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质情况的变化,古人所列七十二名泉在历代有所变动。

­实际上,济南泉水之多,远不止72处。

据济南市名泉管理办公室调查,仅在古城区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名泉136处之多,分别为趵突泉、五龙潭、黑虎泉、珍珠泉四大泉群,构成名闻天下的“家家泉水,户户杨柳”独特泉水景观和泉城风貌。

连同市郊及济南市所辖的章丘、长清、平阴境内分布的名泉,总数达733处之多。

更罕有的是纷涌不息的泉水不仅汇成了景色美丽的大明湖,而且是一条直通大海,流长237公里的小清河的源头。

这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据悉,济南泉水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工作已启动。

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第一泉:趵突泉­趵突泉——独有趵突绝神奇­如果说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灵魂的话,济南的灵魂便是趵突泉。

­自古至今,趵突泉就是济南的象征。

号称“泉城”的济南,以“七十二泉”名闻天下,趵突泉居“七十二泉”之首。

济南72名泉名录及说明【二】

济南72名泉名录及说明【二】

济南72名泉名录及说明【二】37、濂泉濂泉位于五龙潭公园西北隅,贤清泉南侧。

泉池以料石垒砌,呈不规则形,长、宽各约20米,深2米。

池上架平台,建亭曰“寒玉亭”,有曲廊连接濂轩。

曲廊两侧,巧石秀立,修竹滴翠,花木葱茏。

轩前地面开阔,铺以青石板,泉水由石板缝中渗涌,漫溢其上,近年又以紫红色大理石筑起纵横甬路,石上镌福、寿等巨字,两旁散置石蟹、石蛙等,栩栩如生,成为夏日儿童戏水之乐园。

38、古温泉古温泉位于五龙潭公园东南部,此处原为东流水街旧址,故又称东流水泉,金、明、清三代济南名泉文献皆有载。

泉水恒温摄氏18度左右,隆冬季节,水面热气蒸腾,故名。

清康熙年间,历城人张秀在泉畔建园,名漪园,俗称张家园子。

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稹《游漪园记》述曰:“济南发地皆泉,而其奇尤在城西,温泉者,七十二泉之一也……稍折而东是为漪园,跨水为亭、为堂、为楼阁、为长廊,皆因水为胜。

”后园废。

民国时期,泉南为四合小院,院东有青砖灰瓦之二层小楼,1925~1927年间,曾为中共山东省领导机关驻地。

院中另有净水、洗心二泉,1958年建五龙潭公园时,与古温泉合为一体,建成长18米、宽5米的泉池。

架建双亭于水面之上,以曲廊相连,其下碧波回旋,锦鳞唼喋,池畔秀石错落,竹木蓊郁,流连其间,令人情怡气爽。

39、百脉泉百脉泉位于章丘市百脉泉公园“龙泉寺”内,金代《名泉碑》著录。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八》载曰:“百脉水出土谷县(即今章丘)故城西,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谓之百脉水。

”元代于钦《齐乘》记云:“盖历下众泉,皆岱阴伏流所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

”泉池呈品字形,周边绕以花岗石栏杆。

泉水自池底众多脉孔中涌出,参差错落,腾跃闪烁,晶莹如珍珠。

一泓碧水,常年不涸。

池水东流,汇入明水湖。

40、天镜泉天镜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南门西侧,清郝植恭《济南七十二泉记》有载。

明代,陕西按察副使江浚世居于此,后扩建宅院,将泉据为己有,故俗称江家池。

名闻天下的济南七十二名泉

名闻天下的济南七十二名泉

名闻天下的济南七十二名泉济南自古号称泉城,这个名号源于这里的七十二名泉。

七十二名泉,最早见于元代于钦所著的《齐乘》,根据金人的《名泉碑》来收录,而其中的名泉也在不断变化中,有的名泉被其他的泉水所取代,所以古今七十二名泉并不一致。

在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桓公十八年》中,记载了公元前694年春秋时期的鲁国国君鲁桓公和齐国国君齐襄公在泺水相会的事,而泺水之源就是后来的趵突泉。

趵突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它位于济南的市中心,南靠千佛山,北望大明湖,面积10多万平方米。

该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

作为济南的象征,趵突泉和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的三大名胜。

趵突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它位于济南的市中心,南靠千佛山,北望大明湖,面积10多万平方米。

该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

作为济南的象征,趵突泉和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的三大名胜。

趵突泉有多个别称,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等,都有2700多年的历史。

在我国古代记载河道水系的综合地理著作《水经注》里,它又被称之为泺水。

公元1072年,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撰写的《齐州二堂记》始见“趵突泉”这个名字:“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

”可见“趵突”这个名字当时只在民间流行,不仅字面的意思古雅,而且音义兼顾,形容出了泉水的跳跃状态和奔腾不息的态势,同时也模拟出了泉水喷涌的时候“咕嘟、咕嘟”的声音,绝佳绝妙。

曾经出任济南太守的曾巩非常喜爱趵突泉,为它撰写诗词《趵突泉》,其诗曰: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

滋荣冬茹湿常早,涧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少际涌如轮。

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元代的著名画家赵孟頫在济南游览的时候,也曾经写下了《趵突泉诗》来表达对它的喜爱,其诗曰: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

七十二名泉

七十二名泉

七十二名泉折叠编辑本段简介简七十二名泉指的是有“泉城”之称的山东省济南市辖区内著名的七十二眼泉。

这些泉一般是泉水比较旺盛,常年不停喷,而存在时间又相对较长的泉眼。

七十二名泉的说法始于大约700年前,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了济南72个名泉。

历史上因为泉水的消亡和不断产生,七十二名泉不断地发生变更。

2003年12月6日,济南评出新的七十二名泉名录。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位置济南地区的泉水属于岩溶泉类型。

岩溶大泉及泉群的发育是我国北方温带岩溶区突出的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特征之一。

济南的泉水及泉群,以其众多的泉点、丰沛的水量、优异的水质、以及壮观的喷涌景观,成为我国岩溶泉的典型代表。

数以八百多处的泉水疏密有致地分布于济南各地,赋予济南的山水以鲜活的灵气和迷人的魅力。

济南市地处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的交接地带,黄河及小清河一线是山地丘陵区与平原区的交界。

与济南泉水形成相关的地区主要是黄河、小清河以南的辖区范围,这一地区属于泰山山地的北部,泰山本部区及主峰玉皇顶(1532m)即在本区以南。

受地质构造格局的控制,本地区地势为南部高,北部及西南部降低。

南部山地海拔高度在800~988米,往北地势逐渐降低,至济南—章丘市区的山前地带,降为50~20余米。

西南部的平阴境内,地形上为泰山山地西南余脉,山体海拔在400~100余米,山前地带海拔90余米。

总体看,济南市黄河以南地区呈现为一个大致自南向北由海拔800~900余米降至90~20余米的倾斜地形面。

济南市黄河以南地区,地貌上可分为中小起伏侵蚀低山、剥蚀丘陵、平原三种主要地貌类型区。

中小起伏侵蚀低山为海拔高度大于500米,起伏高度在500 米至200米左右的山地(起伏高度指山地中山顶或山脊与其顺坡向下临近的河谷或山谷底的高差);剥蚀丘陵则是海拔高度小于500米的山地;本区的平原主要指的是南部山地山麓地带至小清河、黄河之间的平原面,为多种成因造成。

济南市的河流分属黄河和小清河两大水系。

济南72名泉地址及游览方案

济南72名泉地址及游览方案

一、市区四大泉群(43处七十二名泉)可以集中游览黑虎泉泉群、珍珠泉泉群、趵突泉泉群、五龙潭泉群。

第1站:黑虎泉泉群乘坐101、5路等公交车至解放阁下车,游览黑虎泉泉群。

黑虎泉泉群此处有6处七十二名泉:黑虎泉(位于南护城河东端南岸陡壁下,解放阁南边)、琵琶泉(位于黑虎泉西,护城河南岸)、五莲泉(位于琵琶泉西100米,南护城河河心)、玛瑙泉(位于黑虎泉东,护城河南岸)、白石泉(位于黑虎泉东北,护城河北岸)、九女泉(位于白石泉西边)。

第2站:珍珠泉泉群沿舜井街向北,经泉城路、院前街,进珍珠泉宾馆院内游览珍珠泉泉群。

珍珠泉泉群此处有4处七十二名泉:珍珠泉(在珍珠泉大院西南)、散水泉(在珍珠泉泉池以东)、溪亭泉(位于珍珠泉东8米处)、濋泉(位于珍珠泉东80米处)。

第3站:濯缨泉沿西辕门街、西更道街、王府池子街,至王府池子街中段西侧,游览濯缨泉(俗成王府池子)。

第4站:腾蛟泉沿王府池子街向北,至北端路东,游览腾蛟泉。

第5站:泮池沿起凤桥向西,到芙蓉街口向北,至文庙院内游览泮池。

第6站:芙蓉泉沿芙蓉街向南,过关帝庙前行50米路西,游览芙蓉泉。

第7站:双忠泉沿芙蓉街、省府东街、省府西街,至双忠祠街西首,游览双忠泉。

第8站:玉环泉沿双忠祠街、省府西街,至省府前街中段路西,游览玉环泉。

第9站:趵突泉泉群沿泉城路、趵突泉南路,进趵突泉公园东门,游览趵突泉泉群。

趵突泉泉群此处有14处七十二名泉:趵突泉(位于泺源堂前)、金线泉(位于趵突泉东北)、无忧泉(位于趵突泉南侧)、漱玉泉(位于李清照纪念堂南)、柳絮泉(位于漱玉泉西)、皇华泉(位于柳絮泉西)、卧牛泉(位于皇华泉西)、马跑泉(位于李清照纪念堂东侧假山下)、石湾泉(位于南门假山北)、湛露泉(位于石湾泉北侧)、满井泉(位于娥英祠院西北角)、登州泉(在趵突泉与万竹园之间)、杜康泉(位于登州泉北边)、望水泉(位于万竹园西院)。

第10站:五龙潭泉群出趵突泉公园北门,进五龙潭公园,游览五龙潭泉群。

天下名泉知多少?

天下名泉知多少?

天下名泉知多少?天下名泉知多少?中国地大物博,名泉嘉惠,仅著称于世的名泉就有一百多处。

本人最近收集了部分有关中国泉文化的资料,并加以整理,现简介前十大名泉(并列名次选其一)以及郴州第十八泉、济南七十二泉的部分内容如下。

同时值得说明的有以下四点:一、有“天下第一泉”之称的共七处,分别是:江苏镇江的中泠泉、北京的玉泉、山东济南的趵突泉、江西庐山的谷帘泉、四川峨眉山的玉液泉、云南安宁的碧玉泉、湖南衡山的水帘洞泉,其中以中泠泉、玉泉、趵突泉和谷帘泉最为著名。

二、有“天下第十泉”之称的有两处,即庐山的天池山顶水和六安的龙池泉水。

安徽六安是我国著名的古老茶区,自古即有“七碗清风自六安”的称誉。

位于古城六安城东五十华里的龙家山,山顶之龙池泉水,即为唐人张又新《煎茶水记》所品为的“天下第十泉”。

三、庐山有第一泉的谷帘泉,第六泉的招隐泉,第十泉的天池山顶水,故庐山有十大名泉占其三之说。

充盈着水气的庐山文化,也隐隐地启示我们:从水,这一生命的基本命题中,把握并演绎人与自然和谐之文化的走向与活力。

四、陆羽《茶经》说“水乃茶之母”,泡茶尤以泉水为上。

泉水是清澈甘冽的宜茶好水,但异泉之水沏茶的味感不尽相同,故因此对“泉”就有了第次之分。

盛唐时期茶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对泉水的研究也需相应跟上。

当时有茶圣、茶神之称的陆羽,有茶道大师之称的卢仝,有品泉家之称的刘伯刍和张又新等权威人士对天下名泉的等次鉴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中冷泉镇江天下第一泉,又名中泠泉、南泠泉,位于镇江金山西南。

在这里泠是水势曲折的意思。

以前此泉在扬子江中,江水由西向东奔流,受到前面石山的阻挡,到这里就形成三泠,即南泠、中泠、北泠,而泉水就在中泠以下,故名“中泠泉”。

因它的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故又称“南泠泉”。

据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载,品泉家刘伯刍对若干名泉佳水进行品鉴,较水宜于茶者凡七等,而镇江金山的中泠泉被他评为第一,故素有“天下第一泉”之美誉,自唐迄今,其盛名不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十二名泉分布
济南七十二名泉之说,源自金代立的名泉碑,现碑虽不存,但元代于钦撰著的《齐乘》却予收录,并
注其所在,传至于今。

所载各泉现尚存者62处,埋于楼下者3处(香泉、双桃泉、罗姑泉),融于水库中者3处(悬泉、染池泉、龙门泉),现查寻无着者4处(白虎泉、汝泉、煮槽泉、南煮糠泉)。

在市区者为45处,现尚存的41处。

其余远的在数十公里以外,如醴泉在长白山,百脉泉在明水,苦苣在长城岭西,鹿泉在石固寨等。

《齐乘》即云“济南泉以百数”,有的名泉尚未列入。

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名,却从此开始,以后不断见于文人的诗文,成为总括济南泉水的约数了。

如元代郝经的《华不注行》:“济南名泉七十二,会为一水来浸山。

”明代王诩的《珍珠泉》诗:“七十二泉游览遍,独疑今日在蓬壶”。

迄于今日,“七十二泉”一词,几于人人皆知。

金明清三代所列七十二名泉共有112处。

据介绍,三代名泉录都属个人行为,而此次重评属政府行为,新七十二名泉最终将以济南市人民政府令的形式对外公布。

七十二名泉中,济南市区公园内有34处、历下区8处、历城区11处、市中区3处、天桥区1处、章丘市6处、长清区5处、平阴县4处。

其中列三代七十二名泉的共44处,另外28处未曾列入。

市区公园内34处:趵突泉、金线泉、皇华泉、卧牛泉、柳絮泉、马跑泉、无忧泉、漱玉泉、石湾泉、湛露泉、满井泉、登州泉、杜康(北煮糠)泉、望水泉、琵琶泉、玛瑙泉、白石泉、九女泉、黑虎泉、五龙潭(灰湾泉)、古温泉、贤清泉、月牙泉、天镜泉、蜜脂泉、官家池、回马泉、虬溪泉、玉泉、濂泉、濋泉、珍珠泉、散水泉、溪亭泉。

历下区8处:王府池(濯缨泉)、芙蓉泉、玉环泉、舜井(泉)、腾蛟泉、双忠泉、砚池、浆水泉;
历城区11处:涌泉、苦苣泉、避暑泉、泥淤(印度)泉、突泉、玉河泉、缎华泉、白泉、大泉、华泉、圣水泉;
市中区3处:斗母(窦姑)泉、林汲泉、甘露泉;
天桥区1处:无影潭。

章丘市6处:百脉泉、净明(明水)泉、龙泉、西麻湾、墨泉、梅花泉;
长清区5处:双鹤泉、袈裟(独孤)泉、檀抱泉、清泠泉、晓露泉;
平阴县4处:洪范池、东流泉、扈泉、日月泉
在评审七十二名泉的同时,评审委员会还提议划分出除市区四大泉群之外的五大泉群:百脉泉群,有泉156处;洪范泉群,有泉37 处;涌泉泉群,有泉115处;袈裟泉群,有泉60处;玉河泉群,有泉36处。

济南新七十二名泉:
序号泉名位置金、明、清三代列72名泉
01趵突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清
02金线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清
03皇华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清
04柳絮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清
05卧牛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
06漱玉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清
07马跑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清
08无忧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清
09石湾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
10湛露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
11满井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
12登州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
13杜康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
14望水泉趵突泉公园内金、明
15珍珠泉省人大院内金、明、清
16散水泉省人大院内金、明
17溪亭泉省人大院内金、明、清
18濋泉省人大院内清
19濯缨泉(王府池子)王府池子街街旁金、明、清
20玉环泉省府前街中段路西金、明、清
21芙蓉泉芙蓉街69号金、明、清
22舜井舜井街中段路西金、明、清
23腾蛟泉王府池子北清
24双忠泉双忠祠街西首清
25黑虎泉环城公园内金、明、清
26琵琶泉环城公园内
27玛瑙泉环城公园内
28白石泉环城公园内
29九女泉环城公园内
30五龙潭五龙潭公园内金
31古温泉五龙潭公园内金、明、清
32贤清泉五龙潭公园内金、明、清
33天镜泉(江家池)五龙潭公园内清
34月牙泉五龙潭公园内
35西蜜脂泉五龙潭公园内金、明、清
36官家池五龙潭公园内
37回马泉五龙潭公园内
38虬溪泉五龙潭公园内
39玉泉五龙潭公园内
40濂泉五龙潭公园内
41华泉华山风景区
42浆水泉浆水泉村东回龙岭下金、明、清
43砚池姚家镇政府南侧
44甘露泉佛慧山开元寺旧址金、明、清
45林汲泉龙洞南佛峪寺东崖金、清
46斗母泉十六里河斗母泉村北首清
47无影潭无影山路街头游园内
48白泉王舍人镇纸坊村北侧金、明、清
49涌泉柳埠镇四门塔景区清
50苦苣泉柳埠镇亓城济南铁路局袁洪峪度假村金、明、清51避暑泉柳埠镇亓城济南铁路局袁洪峪度假村清
52突泉柳埠镇突泉村中皇姑庵旧址金、明、清53泥淤泉柳埠镇泥淤泉村街旁清
54大泉锦绣川乡大泉村
55圣水泉红叶谷风景区内
56缎华泉柳埠镇九顶塔风景区内
57玉河泉彩石乡玉河泉村内河底
58百脉泉章丘市明水百脉泉公园内金
59东麻湾章丘市明水百脉泉公园内
60西麻湾章丘市明水汇泉路西首
61墨泉章丘市明水百脉泉公园内
62梅花泉章丘市明水百脉泉公园清照园内
63净明泉章丘市明水西麻湾风景区内明
64袈裟泉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内金、明、清65卓锡泉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内
66清冷泉长清区五峰山志仙亭下
67檀抱泉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景区内
68晓露泉长清区张夏镇积峪村
69洪范池平阴县洪范池镇政府驻地
70书院泉(东流泉)平阴县书院村
71扈泉平阴县云翠山北崖下
72日月泉平阴县云翠山元代“南天观”遗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