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享经济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研究作者:陈梦夏淑雅周清凌
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9年第14期
内容摘要:本文就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流通成本高、供应链观念不强、农业精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和美国、日本、荷兰等国不同的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模式,总结其农产品供应链资源共享的优秀经验,提出适宜的共享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该模式借鉴共享经济的思想和方法,可有效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效率。
关键词:共享经济 ; 农产品供应链 ; 模式创新
农产品供应链以农产品作为供应链介质,通过系统把握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商流,从农产品的资源采购、生产加工到最终消费过程,将农资供应商(包括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加工企业、分销商以及消费者连成在一起的网链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是指物品所有者将闲置资源的使用权暂时交换给陌生人,以此提高物品使用率来获得收益的一种形式,其核心和本质是线下闲置资源的整合。不同于传统商业模式,共享经济运营主体本身不拥有交易商品及服务,完全以轻资产的模式运营,以轻资产的形式去中介化,在共享经济中,人人即组织,以P2P形式为主。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无形资源共享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推广应用问题,而对共享经济最重要的有形资源领域探讨较少。本文在梳理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和问题基础上,对比国内外农产品供应链共享发展情况,提出新的共享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产品供应链现状。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农产品供应链呈现多模式融合发展态势,融合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模式、“农超对接”模式、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模式、以农产品加工商为核心的模式、以零售商为核心的模式和农产品直销模式等多种模式(见图1),明显提高了农产品供应链效率。具体来看:首先,供应链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全国各省市多种供应链主体一起发展,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运输、仓储业及代理业发展良好,沿海省份港口优势日益凸显。其次,供应链基础建设日益完善。目前我国已经搭建起较为良好的基础设施体系,
交通网络、通讯网络日益完善,内陆地区建设提速,极大地改善了农产品供应链的基础设施情况。第三,农村传媒信息传递基本普及。农民可通过手机、电视、电脑等媒体获得农产品信息,多数地区的现代供应链主体有信息技术的支持,部分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农业专业性相关网站陆续建立并完善。
农产品供应链问题分析。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较低严重影响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效率,上下游企业对信息共享的意愿不足更加重了信息共享的困难度,部分企业担心其商业信息外泄,不愿意主动或配合信息共享,进一步导致供应链成员间信息共享程度低下、供应链运行成本升高、收益减少。农户对市场信息获取方式单一、信息滞后赶不上市场变化,导致逆向选择问题频繁出现。流通成本偏高,供应链观念不强。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较长时间里农业从业者还只把重点放在如何增产上,对产后物流、流通加工等了解不足、执行不到位,直接导致农产品供给不足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无序。现行供应链相关政策大都是借鉴国内外现成的经验,本地化实施情况一般,而关于供应链标准化以及信息化、资源合理利用的相关政策也较为滞后,严重影响到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专业设施设备建设不足。虽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不少成绩,但基础设施建设地区分布不均、程度不一、协调困难,部分地区还大量存在以人工操作、传统方式运输为主的经营形式,缺少专业的设施设备。同时,农产品仓储条件和机械化水平较低,仓库分布不合理,通用仓库数量过多,特种仓库较少,导致霉变概率变大和一些虫害现象,使得储藏损失大为增加,仓储协调和管理难度也上升。农业精加工技术落后。发达国家大量通过农产品精加工来提升其附加值、减少流通损失,加工后被消费的产品占到总消费食品的70%-90%,而国内仅20%左右。目前国内多数省份农产品加工企业零散且规模较小,缺少核心企业领导,大多数农户和企业没有加工观念和不具备精加工条件,导致农产品增值率低。
国内外农产品供应链共享资源实施情况分析
(一)中外农产品供应链异同
与国外农产品供应链实施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差距(见表1),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和产业链组织形式的差异。第一,以平原为主的地理优势使大部分发达国家以集中方式生产,生产基地配备专业的加工工艺线,可将供应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大化利用;而我国历来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效率较低,通过近年的发展,逐渐向集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第二,国外市场经济发达,有完整的产销量体系,而我国体系建设还不够完整。第三,国外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为其农产品供应链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目前我国正在追赶过程中。
(二)国外农产品供应链共享资源实施情况
以美国为例(见图2,省略利益主体间信息流、资金流)。不同于我国以散户为主的农产品供应链形式,美国多数农户交易活动长期且固定,农户通过与客户、采购商之间建立长期稳定关系降低成本。同时,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实施共享行为提供前提,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
共享设施,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共设施的功能、提高使用率,并且借助合理网点的设置,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益。
以日本为例(见图3)。日本政府用政府推动形式带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迅速建立,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立专门监管机构,通过搭建完善的公共信息平台、引导农业协会积极参与行业管理等方式方法,短期之内建成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同时,日本非常注重农产品标准化分级工作,做到了在产品分级上的标准化,加快流通效率。
以荷兰为例(见图4)。荷兰農产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通过信息系统和交通运输网络系统,紧密联系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主体,建立起灵活高效的一体化产销环节。以“拍卖市场”为中心的模式、以“农业合作社”为主体的模式、以“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为主的模式是荷兰代表性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由于农产品品类多、易腐变质等特性,对时间、速度、产品的可靠性、质量及安全都有较高要求,荷兰人先将农产品集中到专门的中转站,再从中转站进行配送,同时中转站可集合大量的信息和资源,在上下游间进行共享流动,保证了货源的充沛、配送合理化运输的及时、稳定和协调的供应。
美、日、荷三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各有不同,但又有较多共同经验:第一,加大信息开放共享程度。三国农业发达,通过对农产品进行集约化管理,将在农产品供应链条上单向无沟通的信息变为双向有交流的信息,农业管理水平、生产效益以及农产品产业整体水平均有较大提高。第二,建立合理且完善的物流设施。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共享农产品物流设施,科学规划物流网点,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共设施的功能,使流通成本大为降低。第三,构建良好的农产品供应链合作机制。美国大部分农户客户资源十分稳定,荷兰通过信息系统和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将农产品生产商、产地和批发商联系在一起,合作机制将从总体上改善上下游合作困境。第四,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应该借鉴三国农产品供应链集约化管理经验,打造适合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共享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构建
(一)共享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定义
共享型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农产品为核心,将资源配比最优化以及供应链整体化为最终目标,将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所有经济型资源进行整合(见表2),再通过共享形式将资源重新匹配,形成一个完整、集约化的供应链模式,通过共享机制的打造,加大供应链上下游主体协同度,提升最终效率。
共享型農产品供应链模式从上、中、下游每个环节需要整合的闲置资源来提高供应链每个环节的效率和收益。首先,单一环节上整合,如上游环节中的种植环节中闲置土地资源的整合再利用、种植技术和机械的共享,中游环节的加工生产线、加工工艺等资源共享以及下游渠道营销知识的共享。其次,从供应链整体角度出发,整合上、中及下游的物流资源来提高供应链的流通效率等,形成一个立体的共享型农产品供应链结构(见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