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地理校本课程世界地理2.1东亚和日本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东亚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东亚地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多元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组织不够灵活: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时间分配不均、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组织。
2.教学评价不够全面:目前主要依赖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评估。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学习的现实意义。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结合自身兴趣,进行地理课题的研究和展示。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
-通过动态地图展示东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1.东亚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的知识。
2.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等,以及这些特征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3.日本的经济发展历程、文化传统及其在东亚地区的影响。
2.地形破碎,河流短小,水能资源丰富,为日本提供了大量清洁能源。
3.沿海平原和港湾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和对外贸易。
例题三:阐述日本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答案:日本气候主要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以下特点:
【新高考】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I课程设置方案
【新高考】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I课程设置方案一、课程简介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把地理科目包括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中,与之配套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对地理课程共设计了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
3个必修模块,是全体学生共同必修的地理课程。
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共计6学分。
和现行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比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的3个必修模块涵盖了高一地理(必修)和高二、高三地理(选修)的大部分内容,还增加了部分现行教学大纲中没有的知识点,内容增加、课时减少,教学难度相应加大。
必修模块中,《地理1》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紧扣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在突出自然地理内容时,又注意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地理2》以人文地理内容为主,主要阐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的内涵。
《地理3》以区域为载体,选择典型案例,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论题;同时介绍了体现时代气息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7个选修模块中,《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属于自然地理的范畴;《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属于人文地理的范畴;《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属于文、理兼有;《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属于技术范畴,文、理兼有。
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
二、课程设置根据《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陕西师大附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的规定,我校按照省级示范性高中所需要达到的要求,准备为学生开设3个地理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I模块的全部课程。
为保证教学秩序,我们建议,高一学年上学期学校只设置必修内容,按正常的行政班教学。
以后逐步增设选修内容,选修I 尽可能少跨班或不跨班,选修II学生可跨班级选修。
1.课表安排表1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课程开课计划表2.教师安排必修模块继续按照学校的正常课程安排思路,即每位高中老师都要了解新课程,都能讲授新课程的必修课。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高中地理 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高中地理课程中区域地理特征、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关系;2.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应用,通过GIS软件分析地理数据,提高地理问题解决能力;3.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现状,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统计数据等分析工具,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2.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观察力,提高地理探究和实地考察能力;3. 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2.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资源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意识;3.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了解世界地理环境,尊重不同文化,增进国际理解。
本课程旨在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特点,以提高学生地理素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选取典型区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其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教授GIS的基本功能,如地图浏览、数据查询、空间分析等,并通过实例操作,使学生掌握GIS在地理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3. 我国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
4. 空间思维与地图应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教授地图阅读、制作和运用技巧,提高学生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高中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学阶段地理学的基础课程,对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然和社会、掌握科学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将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出发,着重介绍地球与地球运动、地貌、气候、水资源、人口与城市等内容。
同时注重贯穿环境保护、教育公平、国际交往等方面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需要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基本环境和地球运动;•熟悉全球地貌、气候和水资源分布;•掌握全球人口和城市分布的趋势和特点,理解人口与城市化带来的影响;•了解环境保护与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培养以下能力:•分析和解释全球各种地理现象和问题;•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进行地理调查和独立研究,提高学科综合素养;•发展属于地理思维的跨学科和现代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地理学基本概念和地球的基本环境•地理学的概念与意义;•地球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地球的运动。
2.全球地貌和气候•全球陆地和海洋形成和分布规律;•全球气候类型和影响因素。
3.全球水资源•全球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全球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性。
4.全球人口和城市•全球人口分布、趋势和特点;•全球大城市的特征和分布;•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5.环境保护和教育公平•全球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和现状。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为引导员,以课堂讲解、小组研讨、调查报告、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1.课堂讲解教师通过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基本环境和地球运动、全球地貌、气候、水资源、人口与城市以及环境保护、教育公平等内容,让学生对地理学有全面的了解。
2.小组研讨教师通过小组研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地理问题探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加深对地理科学知识的理解。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一、引言校本课程《美食地理》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各地的饮食习惯、食材选择、烹饪技巧以及地理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
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食材特点及利用方式;2、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当地的饮食习俗;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地理环境与食材:介绍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特色食材,如水稻、小麦、玉米等;2、地理环境与饮食习惯: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例如南方嗜米、北方嗜面;3、地理环境与烹饪技巧:讲解不同地理环境中独特的烹饪技巧,如蒸、炒、炖等;4、地方特色菜肴鉴赏:组织学生品尝并鉴赏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特色菜肴,如川菜、鲁菜、粤菜等;5、创造属于自己的地方菜:学生分组创作融合家乡特色的菜肴,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四、实施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多媒体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食材和饮食习俗;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饮食习惯、食材选择、烹饪技巧等内容;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贸市场、餐馆等场所,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当地的食材及饮食习惯;4、厨艺比赛:组织学生厨艺比赛,展示他们对于地方菜的了解和烹饪技巧。
五、总结通过《美食地理》这一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从而培养他们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意识和能力。
该课程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学校开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新余一中高中英语教研组也积极参与其中,试图通过开发高中英语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个性化的英语学习体验。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选美·中国
课程 内容包括 自然地 理风光 、 乡土人情 、 珍稀 的动植物 、 现代 化的城市设施 ……每节课都是在音乐声 中开始 ,而且背景音乐 曲 目是不 同的, 根据学生 的喜好会有所调整 。在课程 内容的设置上 , 基本符合现阶段高二年级学生的要求 。
三、 学 生 分 析
高二年级 由 8个班组成 , 学生 自己报名组成 , 班级人数 6 O人 , 文理科学生不限 。 学生通过一年的地理学 习 , 在知识储备方 面有 了
一
定 的地理素养 , 所 以在校本课 的学 习上还是游刃有余的。
教师 活动 l 学 生活动 I 设 计意 图 I
绵 起伏 的一道 道 新月形 沙 丘,黄 绿交 织, 角 ,由 于地层 断裂 所形成 等知 识 了解祖 国 把 蔚蓝 的大海 映衬 得 扑朔 迷离 , 金碧 辉煌 。 的 临海悬 崖上 ,有 一 巨石 的 自然和 人文 景 合作 探究 问题 : 同学 们都 去过我 们家 形似 雄鹰 屹立 ,故 名鹰 角 观 。 乡的 黄金海 岸吧 ?那 么请 讲 出秦皇 岛地 区 石 。 除 了最 美的 黄金 海岸 之外 还有 哪些 地方 也 毛泽 东主 席 曾在这 里
的 ?
解 释 : 哈 尼 村 落 位 于 云 南 省 南 部 开 远 市 的 能 歌 也 蕾 舞 , 生 括 中 的 根
6个 同 学 一 组 , 前 后 座 位讨论 ,合作 得出答案 。
体 现 新 课 标 “ 学 生为主体 、 教 师 为 主 导 的 教 学 理 念 , 让 学 生在第 一堂课 就 值 。
t i f u 1 r l L r a1 t o w n i n Ch i r t ^ . 哈 尼 村 有 特 色 的 是 t 竹 筒 舞 .
是“ 最 美 ”? 留 下一 首著名 的词 《 浪 淘 沙一 北 戴河》 ,学 生齐声 吟
浙江省定海一中地理学科课程建设方案
浙江省定海一中地理学科课程建设方案地理教研组一、学科基本现状分析1.学科性质及定位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是一门传统学科,它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
同时,很多学生对地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把过多精力花在地理学习上。
高中地理成为高考学科后,地理学科由原来的不重视,到现在非常重视。
要实现“变人口资源大国为人口资源强国”,要实现“自主创新”、“又好又快”地发展,地理学科在基础教育的学科地位就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学科发展优势和特色定海一中的地理教学无论从理论研究水平,还是从学生学业成绩来说,在舟山市高中学校都处于领先地位。
六名地理教师中有四位已经取得高级教师职称,一位为一级教师。
定海一中地理成绩在舟山市每年的高三模拟考试中经常仅次于舟山中学名列全市第二名,在高考中文科综合经常位于全市第三名,在高一地理省会考中优秀率和及格率一直名列全市第一、二名。
指导学生的地理研究性论文经常获得省、市一、二等奖。
在课堂教学方面,特别是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和研究性教学方面,我组的教师有很多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也是在本地区是较好的。
3.前期改革取得的经验与不足,问题与困惑目前,学校的每班大多在50人左右,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十分明显,有内向型、外向型;有思维型、情感型;有基础较好的和较差的等各种类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案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 质量。
CHAPTER 02
基础知识讲解
地球基础知识
01
02
03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介绍地球的形状、周长、 表面积等基本参数。
CHAPTER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环节
小组讨论与分享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地理主题进行讨论,如气候 变化、环境保护等。
分享交流
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倾听并提出建 议。
课堂互动游戏环节
地理知识竞赛
设计地理知识问答或抢答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地图拼图游戏
将世界地图或中国地图分割成若干块,让学生通过拼图游戏熟悉地理区域和地名 。
教师点评与总结环节
点评总结
教师对小组讨论和游戏环节进行点评 ,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 意见。
知识梳理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帮 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CHAPTER 06
作业布置与要求说明
作业内容与要求说明
实验分析与报告
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提出 改进意见和建议。
CHAPTER 04
案例分析与讨论
气候变化案例分析
总结词
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温升高、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水资源、海岸线、 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极地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干旱、洪涝等灾害 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方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方案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方案(初步设想)陕西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是我校根据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突显学校办学特色和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而开设的选修课程。
一、课程说明1(校本课程由老师自己根据专长确定,老师首先提出课程规划(包括课程名称、内容简介、教学年级、课时安排、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
由教研组上报学校教务处,经学校课程委员会确认后,形成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精品课程。
校本课程确定后,由学校向学生公布,选报的学生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即可列入课程中。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设置,也可以在学校的引导下,由教务处在网上发布信息,让学生提出要选修的内容或方向,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提出开课规划。
2(课程设置,要充分挖掘校内的潜力,争取每一位老师至少开设一门校本课程。
3(借助社会资源,聘请陕西师大旅环院、陕西教育学院等相关单位的教授、专家和研究生为学生开设选修课或者进行专题讲座。
二、拟开设的校本课程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初步安排课程课程内容简介教学总课开课教学考核任课名称年级时数时段方式方式教师运用PPt课提交探究陕西通过介绍陕西的自然地高一 18 第二屈件及录象~报告或在地理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概学期景给学生创造网页上展环境况~陕北、陕南、关中学1更多机会体示成果三大地区各自的区域优验主动学习势和特色~让学生了解和探索的陕西、热爱陕西、为陕“过程”与西的发展作贡献“经历”提交探究陕西陕西自然地理环境特高一 18 第二同上曹报告或小旅游征,陕西特色饮食与地学期秋论文文化理环境的联系,分区介娟绍陕西旅游资源及著名旅游区,明确陕西省内部存在的自然环境及旅游文化差异运用PPt课口头表达风雅越剧的起源与发展~越高二 18 第一曹件及录象~越韵剧主要流派及其创始学期秋——人,欣赏各流派代表作、让学生娟欣越剧经典唱段,越剧表演艺赏、交流、欣赏术,身段、唱腔、咬字学唱等,特点,中、青年越剧表演艺术家继承、创新的剧目欣赏,越剧团体介绍运用PPt课提交探究民俗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高二 18 第一石件及录象~报告或在与地不同民族的一些风俗习学期莉课堂讨论、网页上展理环惯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群探究交流示成果境系~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交探究饮食本课程将从具体操作过高二 18 第二同上程2报告或在文化程开始~通过一些实例~学期禾网页上展的地多角度地讲述中西方文示成果域差化背景下的饮食文化的异不同以及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书面笔试地理地理空间定位的方法,高三36 第一同必修和屈专题地理计算的原理与解题文学期选修I 景方法,各种等值线图的学阅读、分析与应用,地理区位问题等书面笔试区域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概高三36 第一同必修和高三地理况,世界地理分区和主文学期选修I 地理要国家,中国各大地理教师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地图的判读技巧三、学分赋值1(地理校本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出勤情况(占10%)、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占30%)与模块考试(占60%)累计(祥见《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课程学分认定方案》),再按学校规定的比例转换成A、B、C、D四个等级。
高中地理教学教案设计
03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 点,与新内容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降
低学习难度。
04
回顾关联
展开环节
01
知识讲解
02
在展开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地理知识,包括概念、特点、分布规 律等,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
03
实例分析
04
通过实例分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同时 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巩固环节
课堂互动 练习题巩固
巩固环节可以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进行,如小组讨论 、问答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 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小结环节
01 02 03 04
总结回顾
在小结环节,教师需要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学生 梳理知识点,加深理解。
总结词:实验操作
详细描述:安排地理实验活动,让学 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实践 能力。
学生课后学习活动的安排Fra bibliotek0102
03
04
总结词:复习巩固
详细描述:布置课后作业和复 习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
识,加深记忆。
总结词:拓展延伸
详细描述:推荐相关地理读物 、网站等资源,引导学生进行
拓展学习,拓宽知识面。
力。
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01
及时收集学生作业、测 验和课堂表现的反馈信 息。
02
对反馈信息进行分类整 理,分析学生的学习状 况和问题。
03
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 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 质量。
04
将处理后的反馈信息及 时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反 馈,促进家校合作。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福建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加强和改进高中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市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福州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地理学科指导组在认真比较全国各地选课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提出福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课程设置和选课指导意见。
一、课程结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共包含10个模块,其中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为共同必修模块;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7个模块为选修模块。
二、课程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高中地理的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为问题,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
学生将来无论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还是进入大学深造,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同样都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必修课程内容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并且注意其结构的相对统一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二)选修课程内容高中地理选修课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组成,除了个别模块以外,基本上是学习应用地理。
高中地理课教案
高中地理课教案导语: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表面和其上人类活动的科学,是了解和探索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的必修课程。
本文将从地理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回答。
通过设计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一、地理课程目标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和地球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具体包括:1. 理解地球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认识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2. 掌握地球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了解它们的空间分布情况;3. 学习地理技能,如地图阅读、图表分析、空间观察等;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环境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的知识。
1. 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大气和水圈,地球的生物圈等;2. 人文地理: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信、文化与旅游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化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动的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4.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和分享知识,提高学习效果;5.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支持,教师可以利用以下资源来辅助教学:1. 图书和教辅材料:使用教科书和相关的教辅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2. 多媒体资源:利用地理仪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地理图表、实物模型等;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和分享地理资料和案例,丰富课堂内容;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使用地理仪器和现场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学期高三地理课程设计
新学期高三地理课程设计介绍本文档旨在设计新学期高三地理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
地理课程设计应注重简单策略和避免法律复杂性的原则,以确保独立决策和学术独立性。
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安排单元一:地球与地图- 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 学习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规律。
-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和使用方法。
单元二:自然地理- 研究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地貌形成过程。
- 学习气候与气象、水文与水资源、土地利用等内容。
- 分析自然地理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单元三:人文地理- 研究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和人口分布规律。
- 学习城市化、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内容。
- 分析人文地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单元四:区域地理- 研究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差异。
- 学习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现象和问题。
- 探索地理区域间的联系和互动。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 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增加实践操作的机会。
-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评估- 设计阶段性测验,以检测学生对每个单元内容的理解程度。
- 组织小组项目展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定期进行笔试和口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总结通过本次地理课程设计,我们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绘制标杆的影子长短变化”的教学案例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绘制标杆的影子长短变化”的教学案例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 蓝碧微一、开发背景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
其中地理实践能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其表现包括:(1)能够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培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
(2)能够与他人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方案,独立思考并选择适当的地理工具。
(3)能够实施活动方案,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实事求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都能在地理教学中较好地落实,但地理实践能力中提到的野外考察、模拟实验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却由于受高考压力、学校理念、基础设施、课时限制、安全隐患等因素影响难以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成为地理教学的软肋,地理实践能力成为地理学科最欠缺的培养内容。
本文尝试以“绘制标杆的影子长短变化”为例,结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相关理论知识,把影子朝向和长短变化这一节设计成地理实践活动,为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
二、活动目的(一)人地协调观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日影朝向和长短的变化情况,理解日影问题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综合思维通过学习二分二至日太阳影子的变化示意图,从时间和空间对太阳和影子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
(三)区域认知从实验中,让学生知道物体的影子总是随着太阳移动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变化;物体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大小呈负相关;物体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并让学生把实践活动放到全球不同地区加以考虑比较,从而加深对日影变化的理解。
(四)地理实践力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动手测量、动脑观察、绘制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图,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三、活动准备自制1米高的垂直标杆,准备钢卷尺、手表、相机、粉笔、铅笔、A4纸、指南针、观察记录表等工具。
高中地理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动力学过程;3. 了解地貌形成和地球表层的变化;4. 认识地球的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原因;5. 掌握地球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下:1. 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动力学过程;3. 地貌形成和地球表层的变化;4. 地球的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原因;5. 地球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通过举例子或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知识讲解:以幻灯片或黑板为辅助工具,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地球的构造、地球的动力学过程等内容进行有序讲解,让学生建立起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貌形成和地球表层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加深对地球的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原因的理解。
5. 拓展活动:播放相关视频、演示实验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形象地呈现地球资源的分类和利用,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6. 小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梳理重点知识点,强调关键要点,确保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 课堂练习:在小结归纳部分布置相应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讨论交流评价:根据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现和展示情况进行评价,鼓励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生。
3. 作业检查:布置相应的作业,检查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五、教学资源为了有效开展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黑板等辅助工具;2. 实际案例资料;3. 相关视频、实验演示等资料。
高二地理课程设置方案模板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高二地理2. 课程性质:文科必修课程3. 学时安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建议每周2课时,共计36周,共计72课时。
4. 教学目标:(1)掌握高中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全球观念。
二、课程内容1. 地理基础知识(1)自然地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大气、水、生物、土壤等;(2)人文地理: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等。
2. 地理技能与方法(1)地图技能:地图的阅读、绘制、分析;(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能;(3)地理统计分析技能。
3. 地理案例分析(1)国内外地理热点问题分析;(2)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影响分析。
4. 地理实验与探究(1)地球运动实验;(2)气候实验;(3)地貌实验;(4)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等地理实验。
三、教学安排1.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阶段:自然地理基础知识(12周)第二阶段:人文地理基础知识(12周)第三阶段:地理技能与方法(6周)第四阶段:地理案例分析(6周)第五阶段:地理实验与探究(6周)2.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地理知识,引导学生理解;(2)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4)实验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教育部推荐的高中地理教材;2. 教学课件: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3. 地理实验器材:地球仪、气候仪、地貌模型等;4. 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GIS软件进行地理数据分析。
五、教学保障1.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地理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 教学设施:保障地理实验室、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的配备;3. 校本课程开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学生的地理校本课程;4. 校际交流:与其他学校开展地理教学交流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校本课程——精选推荐
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与实际应用一课程目的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中特别重视对地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设计依据1.让学生在测量某地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通过圭表的理论研究和实地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两幢楼之间的间距与地理纬度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和学习态度。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设计思路1.成立活动研究小组,明确活动任务、活动背景、活动意义、活动步骤、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展示方法等,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责任到人。
2.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活动记录表设计。
3.设计测量的方案。
4.实验器材的准备:杆:一定要直,有一定分量,不能被风吹动摇摆。
最好准备一个重物悬挂在绳子上,检验杆子是否立的竖直。
表:提前在中央电视台对准时间,精确到秒。
尺:能够测量2米以上,刻度精确到毫米。
绳子:用来画圆弧。
粉笔:地面标记。
计算器:能够计算反三角函数。
5.实地测量。
6.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分析数据存在差距的原因。
7.完成实践活动报告。
四教学过程本堂课是建立在充足的课前准备基础上,包括资料查询、方法研究、器材准备等一系列活动。
【教室教学现场】课程导入:我们通过查询地图可以知道一个地方的地理坐标,当我们想知道自己的所在的地理位置时可以借助GPS信号接收机来获取,但假如我们没有精确的地图和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我们如何利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工具来获取比较精确的地理坐标呢?学生讨论。
结论:可以利用该地地方时12时与北京时间的时差计算出该地的经度。
如何确定地方时12时,就是找到当天物体影子最短的时刻。
只要用测量的方法测出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再查出当日太阳直射的地理纬度,就可以计算出该地的地理纬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_生活与地理
丰城中学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生活与地理责任编辑: 刘云峰主讲:刘云峰2013-1-9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责任编辑:地理教师-------刘云峰教学目标:(1)让学生多增加课外地理知识,开阔知识视野(2)使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生产,生活等地理现象(3)培养学生的调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4)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对家乡的热爱及探索和发现精神(5)让学生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极献计献策教学目录:1.教材-生活与地理-引言篇2.教材-生活与地理-序3.教材-生活与地理-老爷庙多风的原因及历史上经常出现沉船的原因4.教材-生活与地理-野外生存5.教材-生活与地理-气象与生活(1)6.教材-生活与地理-气象与生活(2)7.教材-生活与地理-气象与生活(3)8.教材-生活与地理-旅游地理9.教材-生活与地理-灾害常识10.探索:丰城地域文化教学手段:(1)运用多媒体下载相关资料和图片(2)运用电教展示老爷庙相关视频高中地理-引言篇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理念《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这说明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
地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设置的一门学科课程,属于国家课程。
地理课程与其他高中课程相互配合,对于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和基础理论,如地理位置、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等。
2. 使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3. 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地理格局及其演变,提高对全球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进行地理信息查询、分析、处理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地理奥秘的欲望。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全球意识,使其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结合地理学科的性质,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中。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地理基础知识:地理位置、地理环境、气候、水文、地貌等,对应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
-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二章:地貌与地理环境- 第三章:气候与水文2. 中国地理:我国地理区域划分、区域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应教材第四章至第六章。
- 第四章:北方地区- 第五章:南方地区- 第六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3. 世界地理:世界地理分区、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对应教材第七章至第九章。
- 第七章:亚洲- 第八章:欧洲、非洲和大洋洲- 第九章:美洲4.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应用:地图制作、地理信息查询与分析,对应教材第十章。
- 第十章: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应用5. 地理实践: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实践性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文/王倩
【摘要】校本课程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把地理教案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多样化需求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
校本课程的设计包括课程简介、课程内容分析、学生分析和课堂设计四个部分。
关键词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随着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确立了“三维教案目标”。
该目标是通过课程实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如何在课程中有效地引进灵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把地理教案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多样化需求?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活动形式“选材施教”。
基于学校教案质量的提高,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校本课程就开始酝酿与编纂了。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意识和能力,满足不同学生地理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2.课程目标(1)学生增加课外地理知识,开阔知识视野;(2)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生产,生活等地理现象;(3)学生能调用知识,分析判断地理现象背后的成因,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课程内容
在课程理念和目标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本课程内容具体安排如下内容:
第一部分天气,气象,气候的自我介绍
第二部分气候与节气文化
第三部分气候与诗词创作
第四部分气候与服饰
第五部分气候与美食
第六部分气候与建筑
第七部分天气、气候与中医文化和健康
第八部分气候与农林牧业
第九部分气象、气候与旅游
第十部分气象、气候与灾害
4.课程实施对象和安排
本教程安排在高一年级。
需要12个课时。
利用第九节课进行选修。
二、内容分析
《杂话气候》课程内容的设置浅显,通俗,感性知识和联系实际生活的文字占相当大的比例。
特别是自拍的一些图片让学生们有亲近感和熟悉感。
很容易走进学生心中,增加了可读性。
课程内容围绕着“有用的地理”“趣味地理”“实用地理”编写文字材料,图表信息。
具体分导言(教师寄语及美文)、正文、插图(景观图、自拍照片、表格、专业图)、阅读(学习方法与窍门)、活动等几个板块。
其中活动板块形式有调查(发现问题)、板报、手抄报、论文(成果展示)、宣传(社会实践,走出去)、演讲、辩论赛(交流完善)等。
每部分都根据内容配有音乐或舞蹈,带领学生们进入特定的情境中,从感官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县级高中,大部分学生是从农村来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使他们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开阔。
加上中考不考的缘故,从情感态度上,对地理学科轻视,这样长期学科歧视导致了学生们对地理有种懈怠与消极,出现难点难突破,重点不重视的现象。
出现马太效应。
面对这样的学生就要不断强化地理信息,在头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
摆脱恶性循环局面,逐步学好地理知识和技能,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人数随时调换授课地点。
授课时,学生们围坐在一起,改变在教室里的座法,座位也可以随时调整,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宽松的环境。
学生们对新鲜事物和变化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这种心理让他们产生愉悦感。
带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就会提高学习效率。
我认为这是一种高层次缓慢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长时间坚持下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气候与我国诗词创作为示范,进行课程课堂设计。
参考文献
[1]周淑贞.《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1
[2]余进利.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1期34
[3]许结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3-4
[4]曾文婕.微型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方向《教育科学》2009年第2期21-22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河北无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