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270_(内部资料)广联达11G钢筋新平法规范及软件功能交底
11G钢筋平法知识概述
![11G钢筋平法知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f8e1de8941ea76e58fa0482.png)
4.9 框支梁端部锚固
框支梁上部钢筋伸至对边柱纵筋内侧且≥0.4Labe后向下弯折, 第一排自梁底向下伸入柱≥Lae,其他排钢筋自梁面向下弯折 15d。
框支梁下部钢筋伸至梁上部钢筋弯钩段内侧且≥0.4Labe后向上 弯折15d。
框支梁侧面纵筋直锚应满足≥Lae且≥0.5hc+5d,直锚不足时应伸 至梁纵筋弯钩内侧弯折,平直段长度≥0.4Labe,弯折段长度 ≥15d。
3.11 连梁端部锚固
墙梁锚固直锚需满足≥Lae 且≥600,弯锚时应弯折15d, 连梁在端支座处满足直锚 后可不进行弯折。 顶层锚固区应设置加密箍 筋,间距为150。
四、框架梁平法要点概述
4.1 配筋信息标注
4.2 框架梁钢筋锚固
梁端上部钢筋满足≥Lae且≥0.5hc+5d时可以进行直锚。 不能满足时,应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且≥0.4Labe后向下弯 折15d。 梁端下部钢筋满足≥Lae且≥0.5hc+5d时可以进行直锚。 不能满足时,应伸至上部纵筋内侧且≥0.4Labe后向上弯折 15d。 梁底部钢筋中间跨在支座处满足≥Lae且≥0.5hc+5d时可以 进行固部位位置上方非连接区域箍筋加密高度为13柱净高?其他位置箍筋加密位置为16柱净高柱长边宽500等三个值中取大值?核心区属非连接区箍筋应加密?纵筋搭接时搭接区域箍筋应加密?柱净高与柱截面长边尺寸的比值4时箍筋锚固上下层柱纵筋直径或根数不同时?上层柱比下层柱多出的钢筋自梁板面锚入下层柱12lae
7.6 梁板式筏板基础变截面时配筋构造
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变截面时,纵筋能直锚时应满足≥La。 上部钢筋伸至尽端钢筋内侧弯折≥15d,当直段长度≥La可 不进行弯折。 下部钢筋弯折应自支座处板最高底标高位置向上弯折≥La。
广联达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经验总结)资料
![广联达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经验总结)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d294ac30975f46527d3e1e9.png)
广联达操作规范及流程(2012版)目录1 总括 (2)2 工程设置 (3)3 钢筋构件绘制 (5)3.1 轴网 (5)3.2基础 (5)3.3柱 (5)3.4砼墙 (6)3.5梁 (7)3.6板 (8)3.7砌体墙 (9)3.8档水、压顶 (9)3.9 单构件 (9)3.10 检查 (9)4图形装饰绘制 (10)5 工程量的输出与归档 (13)6 软件中常用快捷键 (14)7 操作中常见问题解答 (16)1 总括1.1 软件使用整体流程1.2 针对不同的结构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绘制顺序,对不同结构类型,推荐的绘制流程如下:剪力墙结构:剪力墙→门窗洞→暗柱/端柱→暗梁/连梁;框架结构:柱→梁→板;框剪结构:柱→剪力墙板块→梁→板→砌体墙板块;砖混结构:砖墙→门窗洞→构造柱→圈梁。
1.3 根据结构的不同部位,推荐使用的绘制流程为:首层→地上→地下→基础。
2 工程设置2.1 工程名称栏中“计算规则”必须先根据设计图说明明确03G还是11G,因目前广联达建图后11G与03G之间不能互相切换,故第一步应准确设置。
2.2 “汇总方式”中应设置为“按外皮计算钢筋长度”,需清楚清单计算规则为按图示尺寸计算,设计图中图示了构件的几何尺寸和保护层厚度,而保护层的定义为受力主筋外皮到构件边的尺寸,故应按外皮计算钢筋长度。
2.3 工程信息栏中显示为蓝色字体的信息必须按设计图准确设置。
2.4 比重设置栏中应将直径为6的钢筋重量调整为直径6.5的钢筋重量即0.2604881kg/m。
2.5 计算设置中常需调整软件默认设置的项如下:2.6 计算设置中需注意的问题:2.6.1 钢筋根数的计算应按默认设置为“向上取整加1”而不应为“四舍五入加1”,因为必须保证不大于设计间距(设计给出的是最大间距值)。
2.6.2 梁下部纵筋及侧面通长筋应按默认设置为“遇支座连续通过”不应调整为“遇支座断开”,应遵循能通侧通的原则,钢筋在支座处搭接锚固对支座是削弱的,接头越少对结构的破坏就越小。
平法梁应用培训广联达内部培训资料.pptx
![平法梁应用培训广联达内部培训资料.pptx](https://img.taocdn.com/s3/m/81f6a0073b3567ec112d8a12.png)
护层”不小于0.4La
跨中位置架立钢筋
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 150mm。
架立筋的长度为lnn-2*ln/3+2*150
框架梁中间支座负筋构造
此处的上部第一排负筋伸入跨中的长度为ln/3,第二排负筋伸入 跨中的长度为ln/4,ln的取值为该支座左右两侧的最大跨的净跨长 度。
抗震中间支座下部纵筋构造
下部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为max(laE,0.5hc+5d)
非抗震中间支座下部纵筋构造
非抗震KL梁在中间支座处的节点构造分为直锚(如上图左03G101-1第56页)和弯锚 (如上图右03G101-1第56页)两种情况。
箍筋长度=
2*(H-2*25+B-2*25)+ (11.9*2+8)d
根数计算=2*【(加密 区长度-50)/加密间 距+1】+(非加密区 长度/非加密间距-1)
分析8*D的来历
分析加密区长度的取值与抗震等级的关系
p62
p63
抗震中间层KL纵向钢筋构造
(一~四级抗震)
1、上部通长筋长度=L净+2锚固
原位标注的规定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 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 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 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原位标注的纵筋信息中包含集中标注的 通长筋信息;
当同排纵筋有多种直径时,用“+”号连 接
当纵筋多余一排时,用“/”将各排隔开;
梁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钢筋标注
广联达钢筋软件交底要点
![广联达钢筋软件交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2b3293a3968011ca300918e.png)
8B22+6B20。
、顶标高(m):默认为当前楼层的结构顶标高。
、马凳筋在现浇板属性中定义和设置。
、跨板受力筋是指图纸上标注的板上部通长并且伸出板外的受力钢筋。
、分布钢筋在计算设置里头做。
、非单边标注含支座宽:可选择是或否。
含义为左、右标注尺寸的数值是否包含支座的尺寸。
、使用“自动生成板”的功能,可以快速按梁或墙生成最小板块。
如剪力墙的水平筋为一排钢筋直径为12,间距200,其输入格式为:(1)B12@200;
如剪力墙的水平筋为两排钢筋直径为12,间距200,其输入格式为:(2)B12@200;
当剪力墙为两排或以上,而钢筋直径又不同时,软件如何判断所输入的钢筋为哪一侧?
、定义同框架柱子
、绘制时使用“自适应布置柱”和“按墙位置绘制柱子”。
、直接输入
、平法输入
、参书图输入:积水坑、楼梯等零星构件可以用此方法输入钢筋信息并计算结果。
钢筋信息中A表示一级钢、B表示二级钢、C表示三级钢、D表示新三级钢、L表示
该页面主要对钢筋的计算规则进行修改,默认值全部按所选规则的规范设定。
注意:不推荐初学者修改计算设置中的信息,除非您很清楚修改后对钢筋计算有何影响。
定尺长度默认为10000mm一个搭接,需要根据实际进行修改。
如“8000mm”。
1#筋。
最新广联达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经验总结)汇总
![最新广联达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经验总结)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d9c4f87360cba1aa911da45.png)
广联达操作规范及流程(2012版)目录1 总括 (2)2 工程设置 (3)3 钢筋构件绘制 (5)3.1 轴网 (5)3.2基础 (5)3.3柱 (5)3.4砼墙 (6)3.5梁 (7)3.6板 (8)3.7砌体墙 (9)3.8档水、压顶 (9)3.9 单构件 (9)3.10 检查 (9)4图形装饰绘制 (10)5 工程量的输出与归档 (13)6 软件中常用快捷键 (14)7 操作中常见问题解答 (16)1 总括1.1 软件使用整体流程1.2 针对不同的结构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绘制顺序,对不同结构类型,推荐的绘制流程如下:剪力墙结构:剪力墙→门窗洞→暗柱/端柱→暗梁/连梁;框架结构:柱→梁→板;框剪结构:柱→剪力墙板块→梁→板→砌体墙板块;砖混结构:砖墙→门窗洞→构造柱→圈梁。
1.3 根据结构的不同部位,推荐使用的绘制流程为:首层→地上→地下→基础。
2 工程设置2.1 工程名称栏中“计算规则”必须先根据设计图说明明确03G还是11G,因目前广联达建图后11G与03G之间不能互相切换,故第一步应准确设置。
2.2 “汇总方式”中应设置为“按外皮计算钢筋长度”,需清楚清单计算规则为按图示尺寸计算,设计图中图示了构件的几何尺寸和保护层厚度,而保护层的定义为受力主筋外皮到构件边的尺寸,故应按外皮计算钢筋长度。
2.3 工程信息栏中显示为蓝色字体的信息必须按设计图准确设置。
2.4 比重设置栏中应将直径为6的钢筋重量调整为直径6.5的钢筋重量即0.2604881kg/m。
2.5 计算设置中常需调整软件默认设置的项如下:2.6 计算设置中需注意的问题:2.6.1 钢筋根数的计算应按默认设置为“向上取整加1”而不应为“四舍五入加1”,因为必须保证不大于设计间距(设计给出的是最大间距值)。
2.6.2 梁下部纵筋及侧面通长筋应按默认设置为“遇支座连续通过”不应调整为“遇支座断开”,应遵循能通侧通的原则,钢筋在支座处搭接锚固对支座是削弱的,接头越少对结构的破坏就越小。
word版新平法(11G)十八问答案
![word版新平法(11G)十八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75f6252f60ddccda38a02e.png)
新平法十八问1.原有规范钢筋种类有四种,新规范已经变为八种,您知道是哪八种吗?答案:HPB300,HRB335,HRBF335,HRB400,HRBF400,RRB400,HRB500,HRBF500。
2.新规范里保护层的变化,将对钢筋计算产生多大影响?答案:新规范中保护层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1、环境类别将三类环境分为三a和三b;2、按照平面构件和杆状构件两类确定保护层厚度;3、新规范不列入砼强度等级,表中数值用于大于25的情况,小于等于25时增加5mm;4、新的混凝土保护层是从最外层钢筋(包含箍筋、构造筋、分布钢筋等)的外缘算起。
保护层的以上变化对钢筋的计算产生的影响有1、单根箍筋的长度变小2、多肢箍计算公式变复杂3、对柱子、梁等构件的箍筋计算影响很大b、Labe、La、LaE、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Lab代表基本锚固长度,Labe抗震基本锚固长度,La基本锚固长度,Lae抗震锚固长度。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La=Lab*ζa;Lae=La*ζae。
4.新平法中弯钩和机械锚固共有几种形式?机械锚固都在哪些构件中应用?如何计算并统计工程量?答案:新平法中弯钩和机械锚固共有六种形式;机械锚固都用在柱子或粱等构件中应用;需要计算过钢筋的长度和锚固接头的个数。
5.在新平法中,柱插筋弯折长度不再判断a值,该如何取值?答案:在新平法中,柱插筋弯折长度不再判断a值,其计算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当基础的厚度Hj>Lae时,柱插筋弯折长度为max(6d,150);第二种情况:当基础的厚度Hj≤Lae时,柱插筋的弯折长度为15d。
6.新平法中的嵌固部位如何来确定?对柱子纵筋及箍筋计算有何影响?答案:新平法中的嵌固部位分两方面来考虑:第一方面:无地下室的时候,嵌固部位在基础的顶面;第二方面:有地下室的时候,嵌固在地下室顶面(首层地面),基础顶面是否嵌固需要由设计者表明。
对柱子纵筋的箍筋计算的影响主要有。
11G平法图集及广联达GGJ2013的学习技巧
![11G平法图集及广联达GGJ2013的学习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3bdddc2a1c7aa00b52acbd5.png)
今天我来谈谈学习平法的感受及学习技巧。
很多自学平法图集的人在学习平法的时候,抱怨平法图集太多,构件锚固搭接格式千奇百怪,节点繁多,投入了很多精力,一页一页的看,自以为自己下了很多功夫(在大学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的,可是到头来还是记不住,也不得要领)。
我觉得这是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因为没有掌握系统的学习、整理方法。
今天就给大家一点学习平法图集的提示,虽然我也是在学习阶段,但我相信不会太久我就可以掌握它。
文字大段大段的,大家抗住读完。
下面就随便举个例子:我们要学习框架柱的构造。
那么我的步骤就是:(1)看图集目录。
看目录的目的就是要掌握这本图集的框架是怎样的,然后掌握你需要计算的目标构件的框架。
比如框架柱的第一部分讲的是制图规则P8到P12,第二部分讲的是标准构造详图P57-P66,其实每个构件都是讲先讲制图规则,这也是你想读懂结施图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掌握注写方式不同,掌握标注方式的不同,掌握每一个字母代号的含义等。
(2)对照多本图集(主要就是那八本,如果不知道哪八本的最好赶紧去把资料搞齐全)把框架柱的钢筋骨架进行系统的梳理,这一步尤为重要。
梳理的结果主要是知道的东西要清楚,柱子有哪些钢筋(纵筋+箍筋),纵筋在不同层(基础层,中间层,顶层或者其他情况),然后看各个楼层的钢筋构造,比如:1.基础层的构造有基础插筋;2. 中间层的情况就可以打字分为三种情况,包括截面无变化的情况,截面变化的情况,变钢筋的情况;3.那顶层呢,边柱和角柱的情况;4. 其他有哪些情况呢:墙上柱和梁上柱的情况;5.然后是箍筋,箍筋主要分清楚加密区和非加密区,还要注意节点区。
第二步就是做到这样,是不是框架就有了,是不是记忆就深刻忘不了呢。
基础柱墙梁板你都按这种思路,分层分构件分钢筋类型分页码分节点(就总结成五分法)去学习,别一页一页往后翻,这样是不是效果更好。
(3)对照每一种构造情况,找到它所属的页码。
这个主要也是帮助你记忆的。
因为我希望我做了几个工程过后,我的一项基本素质就必须得建立起来。
广联达钢筋抽样以及平法计算规则的一些知识点
![广联达钢筋抽样以及平法计算规则的一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838bc73186bceb19e8bb52.png)
检查图纸数量是否正确,确定数量正确开始分析图纸。
分析建筑图,以立面(1轴开始为南立面,反之为北立面;A轴开始为东立面,反之为西立面)→剖面→平面→节点的顺序,不懂的构件标记,作图时解决。
一、新建工程1、工程名称注意计算规则,一经确定,无法修改,因此要看图纸要求的图集,如图纸没有明确标明的,可以咨询有关人士。
汇总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按外皮计算长度会长,中心线计算会短(自行考虑)。
2、工程信息设防烈度手动无法输入,只能选择。
檐高的高度确定为:从室外地坪开始,到结构板的顶标高,不能包含屋面做法。
其中,超出屋面结构板部分的电梯间、亭台楼阁等不计入檐高。
阶梯式建筑物(有高低不平的屋面结构板)按高层建筑的结构板顶标高计算檐高。
(只适用于平屋面)。
抗震等级一般在结构图,假如图纸没有给定抗震等级,可以只修改设防烈度以及檐高,按软件默认的抗震等级即可。
3、比重设置A6钢筋的比重改为0.26,即A6.5的钢筋比重,因为现场用的A6的钢筋直径为6.5.4、新建楼层首层底标高需要注意,不是室外地坪标高,也不是建筑标高,结构标高需要扣除建筑地面做法厚度。
建筑地面做法厚度可以在建筑总说明中找,没有的话,去结构图中找到柱表(剪力墙结构一样)。
各楼层高度柱表中均有表示。
地下楼层点基础层,点添加楼层。
其中有一列为板厚,这个影响的是绘图过程中,新建板构件时软件默认的板厚,可不调整。
基础层的层高可以根据绘图的简易程度确定,不影响最后的工程量。
楼层默认钢筋设置,抗震等级一般不用改(筏板基础除外,因为一般甲方会把筏板基础改成非抗震的计算),主要更改砼标号以及保护层厚度,在结构总说明中会给出相关信息。
剪力墙包含墙身、柱(暗柱、端柱)。
梁(连梁、暗梁、边框梁),因此墙柱、墙梁的保护层以及砼标号同剪力墙。
另外,楼梯的保护层以及砼标号无法在这里设置,要在单构件中单独修改保护层以及锚固设置。
二、工程绘制以先地上,后地下,先主体,后二次的顺序依次绘制,计算设置最后统一修改,对量时,一般会先对没有更改过计算设置的工程量。
新平法规则11g101-1变更内容
![新平法规则11g101-1变更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e77276ab84ae45c3b358c63.png)
新平法规则11G101-1变更内容1.柱1.1柱箍筋表达式中增加核芯区箍筋表示方法:在括号中表示核芯区箍筋配置的类型、直径和间距;(P9页)ф10@100/250(ф12@100)芯柱就是在框架柱截面中三分之一左右的核心部位配置附加纵向钢筋及箍筋而形成的内部加强区域。
12 芯柱是框架柱中的一部分,因此,芯柱只计算钢筋工程量,不计算砼工程量,在程序矩形柱、圆形柱定义中加入芯柱定义的相关几何尺寸参数和纵向钢筋及箍筋参数,芯柱纵向钢筋、箍筋的计算方法同矩形柱外围钢筋的算法。
(缺省状态下芯柱的定义参数部分被折叠收起,用选择控制框控制其开启。
)31.2新规则规定:要在楼层标高表加注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标高;(p11页)在楼层定义中增加一个“嵌固部位”的设置功能,用于计算地下室柱的竖向钢筋长度和箍筋根数统计;(P58页)1) 对于非地下室的柱,“嵌固部位”=“基础顶面”位置,基础顶面的非连接区=Max (Hn/3 ,hc, 500);2) 对于地下室内的柱,“嵌固部位”高于“基础顶面”位置,一般是在地下室顶面;基础顶面的非连接区=Max (Hn/6 ,hc, 500);嵌固部位的非连接区=Max (Hn/3 ,hc, 500);(程序计算柱钢筋前,需要确定嵌固位置,以判断嵌固部位的非连接区长度。
)451.3在柱计算中增加以下判断:当上、下柱截面尺寸相同,但b边或h边钢筋数量各不相同时,上、下柱除4个角筋外,b边和h边的钢筋不可能上下对应连接,这样上层柱的竖向钢筋则必须要有插筋锚入下柱内,即在根数不同的b边或h边,上柱的钢筋仍然按中间层柱钢筋长度计算,但上柱竖向钢筋应同时存在对应的插筋,目前对于这种情况程序只计算了中间层竖向钢筋,没有计算插筋,使得上柱竖向钢筋是悬空的,因为上层柱的钢筋是从距楼面一定非连接区以上开始布置的。
6插筋长度=(本层净高Hn+柱顶梁高hb)-该钢筋当前层预留长度(S11a、S21a、S11b、S21b)+ 插入下柱内的锚固长度(1.2LaE)781.4 当某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向钢筋分两批搭接所需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p57页)(程序原来对这种情况是将搭接区向柱的上、下两端非连接区延伸处理,相对来说是减少了上下非连接区的范围,即有部分钢筋搭接伸到的非连接区内搭接。
广联达钢筋11G计算规则讲解.
![广联达钢筋11G计算规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77bbd044b35eefdc8d333ce.png)
• 来源: 11G1013~58
来源: 13G1011~14
• 来源:左图03G101-1~48;右图11G1011~70 • 该设置来源于03G,11G锚固值改变为12*d
• 来源:11G101-1~70
• 来源:11G101-1~70 • 剪力墙墙身搭接长度为固定值1.2LAE • 该计算按默认不更改
• 上图: 11G101-1~92 • 下图: 04G101-4~26 • 对比可知采用 11G板筋弯折 长度为“板厚2*保护层”; 03G板筋弯折 长度为“板厚15” • 根据图集温度 筋带弯钩,但 施工中分布筋、 温度筋是不做 弯钩的
• 来源:11G101-1~92 • 根据图集采用广联达默认设置
• 来源: 11G1011~30
• 来源: 11G1011~85 • 根据图集采 用广联达默 认设置
• 来源: 11G1011~90,在 13G10111~2-11也 有同样描述 • 箍筋弯钩角 度出自 13G10111~1-17
• 来源: 11G1011~83 • 根据图 集采用 默认设 置 • 梁拉筋 都是一 样的梁 宽≤350 为φ6, >350为 φ8
• 来源:11G1011~89 • 根据图集采用广 联达默认设置
• 中间支座连 续通过 • 承台、独立 基础内的箍 筋间距如图 按梁间距布 置,广联达 中的箍筋间 距500不知 出处
板计算设置
• 来源:11G1011~92
• 来源: 12G901-1~43;11G1011~94 • 抗裂构造及分 布钢筋与其他 包括自身的搭 接为150,只 有抗温度筋搭 接长度为Ll
• 来源:11G101-1~20 • 测试该设置不影响钢筋量
框架梁
• 来源:11G101-1~79,32为文字描述
广联达注意事项
![广联达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a679369f5335a8102d22052.png)
****************************************************************** ** GFY2012 2.5.0.888 ** ** 2012-06-15 ******************************************************************特别说明:广联达公司软件程序在发版时已经通过了国内外常用杀毒软件的兼容性测试;但由于杀毒软件不定期更新病毒库,可能会影响到广联达软件正常使用,遇到此情况,请程序安装目录文件夹“Grandsoft\GFY\2.0”添加到白名单进行处理。
处理11G新平法内容:1、通用部分:(1)自动按照新规范的规定确定建筑的抗震级别。
(2)钢筋种类由以前4种变为8种。
(3)软件处理了新规范中保护层的变化,在计算时自动根据新规范里面保护层的数值进行取值。
(4)处理了钢筋锚固与连接的变化。
新规范中,只提供了基本锚固Lab、LabE的值,软件则自动根据规范进行换算,计算时,直接读取换算后的锚固长度,免去了手动换算的麻烦。
(5)新规范中还提出了钢筋末端配置弯钩和机械锚固来减小锚固长度的方式。
在软件中,可通过节点设置,按照以前选择节点参数图的方法选择机械锚固的节点图,软件自动计算和统计。
2、柱:(1)新平法中规定,当存在地下室时,基础顶面是否为嵌固部位,需要由设计指定,软件可在计算设置中进行嵌固的设置。
(2)新平法中顶层边角柱的节点有一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新的节点构造。
软件内置这些节点构造,直接选用即可。
(3)新平法中增加了顶层中柱的机械锚固节点,软件内置节点设置选择项,直接选用即可。
(4)新平法中对柱在楼层变截面的构造做了较大修改,并增加了变截面一侧无梁的构造节点,软件将新节点全部内置,处理简单方便。
(5)新版软件还对新平法柱构造有变化的地方进行了处理,包含地下一层多出纵筋在嵌固部位锚固的节点,梁上柱、墙上柱的节点构造。
广联达钢筋软件应用方法和技巧
![广联达钢筋软件应用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56785111ed9ad51f01df2cc.png)
广联达钢筋软件应用思路曾经做过的一个商住楼工程,位于深圳市XX区,地上28层,地下三层,有人防,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21万余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
该工程的最大难点是地下室,其平面形状为异型,且有人防结构(人防结构为11G规则,其余为03G规则,可以分别建模来处理,在实际钢筋计算中被忽略了);部分汽车坡道的内外侧半径不是同心圆(钢筋只得采用手工计算),屋面为坡屋面,错落有致,高低不同,外立面构造复杂,且有很多挑板及线条,所有这些都给软件的计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下面我就简单的述说一下自己使用钢筋软件的一般思路。
先检查电子版图纸,看看是否满足软件的导入或识别要求,该需分解的就分解以及该转旧的就转旧,特别是钢筋符号不得有乱码及代号(见图1),经过这番处理,电子版图纸就符合软件的导入及识别要求了。
在新建工程时,须按照图纸输入相关参数,特别是钢筋的计算规则的选择不得有误,因其一旦选定是无法修改的。
轴网的选择我喜欢用柱图,相对来说,柱图的准确性较高,且没有其他的线条,比较干净,一目了然。
然后导入基础图纸开始建模(我喜欢从基础做起)。
在识别柱时,我一般的是先识别柱,然后再批量修改钢筋信息,总以为软件在识别柱表或柱大洋时欠准确。
(我认为软件对柱的处理非常的到位,效率是最高的)梁的识别要注意两点,一是在识别原位标注前要进行“梁跨校验”,直至无误后方可识别梁的原位标注,以尽量减少后续的修改工作。
二是对梁的箍筋的肢数的检查,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标注是2肢箍,但被识别成4肢箍了,所以一定要养成识别后检查的习惯,以尽量减少失误。
板的建模较简单,先按图纸注明中的“板厚除图中标注外,其余均为XXX”新建一个板构件(其实,这个“板厚除图中标注外,其余均为XXX”应该占多数,已注明的只占少数,如此操作后修改的工作量相对的较少),自动生成后再按图调整,板筋的识别比较繁琐,特别是那些未按制图规则标注的负筋,软件处理起来相当的麻烦(见图1)。
广联达官方-11G平法讲解
![广联达官方-11G平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5d170176c175f0e7cd13766.png)
5、顶层柱增加机械锚固节点
6、剪力墙上起柱插筋长度由1.6LaE改为1.2LaE
7、 地下一层增加钢筋在嵌固部位的锚固构造
柱
构 件 详 解 墙 梁
板
其它
墙水平筋
墙
斜交墙 水平、竖向变截面
悬 挑 梁
基 础 梁 基 础连 梁
XL
JZL JLL
地 框 梁
DKL
楼层框架梁
11G101不03G对比
• 增加了端支座机械锚固节点;P79
楼层框架梁
软件处理
新增:楼层框架梁端节点5; 注意:图集中≥0.4labe, 为设计要求,软件节点中 采用规范中规定的机械锚 固最小长度0.6labe。 混规P339
柱—顶层边角柱
软件处理:
• 在【顶层边角柱外侧纵筋】节点中,C-1、C-2、C-3,解决图 集中B、C、E节点,默认C-2(不分两批截断的情况);
柱—顶层中柱
11G101
• • 对比03G101-1 新增节点C 说明:柱的纵向钢筋伸至柱顶,并在端部增加锚头(锚板)
• 此节点使用锚板构造,需要单独计算锚板工程量
墙小结
1.11系新图集剪力墙新增7个节点 修改29个节点。 2.剪力墙水平筋端部做法变化; 3.剪力墙水平筋交错搭接(1.2laE)变化; 4.斜交转角墙弯折(15d)变化; 5.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变化; 6.剪力墙变截面处钢筋构造; 7.剪力墙,柱子箍筋起步统一为50
柱
构 件 详 解 墙 梁
规则内置,新建工程时根据工程需要直接选择相应规则即可
通用---钢筋类型变化
新规则平法交底+软件
![新规则平法交底+软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3cda3a336c1eb91a375dc2.png)
03G1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 质[2019]17号通知
• 2019年2月15日正式实施
发布、实施时间
编制原因
编制依据
11G101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9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9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 术规程》JGJ3-2019
11G101-1
03G101-1
• 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 • 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
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 为6、7、8、9度地区抗震等级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
为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
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
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
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
框架-剪力墙和框支剪力墙主体
柱—墙上柱
软件处理方式 在保留原算法的同时,在剪力墙上柱【锚固构造】中增加节点 二、三,分别对应两种算法
柱—下柱大直径节点
11G101新增
• 新增下柱较大直径 钢筋节点,与上柱 较大直径节点相通
• 直接按原有规则计 算即可
柱—多出纵筋柱根锚固
11G101新增
变化分析 • 1、仅限于按《建筑抗震设
保护层
变化原因: • 1、根据我国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并参考《混凝土结
构计耐久性设计规范》从混凝土的碳化、脱钝和钢筋锈蚀的 耐久性角度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筋的外缘,而以最外层钢 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
影响: • 1、规范中规定的各构件保护层厚度比原规范实际厚度有所
股票代码:002410
广联达—新平法交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d
端部有暗柱水平筋做法
11系新平法
bw
端部有暗柱水平筋构造
计算影响:
水平筋端部弯 折值修改为10d, 相同的构造钢筋 量相对会变少
钢筋锚固
案例2 手工计算本案例的抗震锚固长度
• HRB335 普通钢筋抗震等级为2级 直径25,C30 时 其抗震锚固长度是多少?(新旧对比)
软件处理
单元二 通用部分
• 1、钢筋类型变化 • 2、保护层变化 • 3、锚固计算 • 4、机械锚固
弯钩不机械锚固
a 末端带90°弯钩
b 末端带135°弯钩
嵌固部位的判断
嵌固
1、无地下室:嵌固都在基础 顶面 2、有地下室:嵌固在地下 室顶面(首层地面),基 础顶面是否嵌固需要由设 计者注明
Hn/3
≥Hn/6 ≥Hc ≥500
基础顶面 嵌固部位
≥Hn/3
基础顶面
软件处理
1、当选择是:柱纵筋及箍筋加密区长度 Hn/3; 2、当选择否:柱纵筋及箍筋加密区长度 max(Hn/6,hc(D),500)
11系新平法 max(6d,150)
插筋 箍筋
a
丌少于 两根
hj ≤ LaE(La)
保护层厚度 >5d
15d
丌少于两根
保护层厚度 ≤5d
加密
柱基础插筋构造变化的影响
弯折长度记忆简单 Lae判断复杂 需要考虑插筋保护层 基础无外伸时,边角柱箍筋根数增多
软件处理
单元三 柱
• 1、柱基础插筋构造 • 2、嵌固部位(柱根)判断 • 3、中间层变截面 • 4、顶部构造解析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四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三
11系新平法
柱基础插筋构造-箍筋
柱插筋保护层厚>5d 柱插筋保护层厚封闭 箍筋(非复合箍)
间距≤ 10d且≤100mm
间距≤500,且丌 少于两道矩形封闭 箍筋(非复合箍)
间距≤ 10d且≤100mm
Max(6d,150) Max(6d,150)
新平法的背景
新平法应用手册 P P2
单元一
背景解析
• 1、编制背景 • 2、发布时间 • 3、适用范围 • 4、主要变化
11系新平法的适用范围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 11G101-1 剪力墙、梁、板)》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11G101-2 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 楼梯)》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11G101-3 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 基础、筏型基础及桩基承台)》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一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三 hj>LaE(la) hj>LaE(la)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三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四 hj≤LaE(la) hj≤LaE(la)
11系新平法
100 100
100 100
15d 15d
柱基础插筋构造变化的影响
计算
条件 hj>LaE(La)
04G101 -3
单元三 柱
• 1、柱基础插筋构造 • 2、嵌固部位(柱根)判断 • 3、中间层变截面 • 4、顶部构造解析
柱变截面——变截面一侧有梁构造
12d
200 1.5LaE
C
楼面
1.2LaE
03G101-1
11系新平法
弯折=c+200-保护层 插筋=1.5LaE
弯折=12d 插筋=1.2LaE
柱变截面——变截面一侧无梁构造(新增)
La=ζa*Lab LaE=ζaE*La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
锚固长度La、LaE变化的影响
11系新平法
1、需要自己计算锚固长度La、LaE La=ζa*Lab=1.10*29d=32d 2、节点计算时:Lab、La、LabE、 LaE 反复判断 LaE=ζaE*La=1.15*32d=37d
GB50010-2010
保护层的变化二
GB50010-2002 从纵向受力钢筋的外缘算起
GB50010-2010 从最外层钢筋(包含箍筋、 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算起
练习
原规范: 2*(B-2*bhc+H-2*bhc) + 2*Lw+8d =2*(500-2*30+600-2*30) +2*11.9*10+8*10=2278mm
12d
第一层钢筋伸至柱内边向下弯折8d 第二层钢筋伸至柱内边
用于B或C节点未伸入梁内 的柱外侧钢筋锚固
D
8d
11系新平法
顶部中柱构造
(当直锚长度≤LaE,且顶层为现浇板, 其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时)
B
(当直锚长度≥LaE时)
C
03G101-1 p38
顶部中柱构造
12d
且伸 至 柱 顶 ≥0.5LabE
新规范的背景
新平法应用手册 P1
单元一
背景解析
• 1、编制背景 • 2、发布时间 • 3、适用范围 • 4、主要变化
新规范的背景
新平法应用手册 P2
新规范的背景
新平法应用手册 P2
新规范的背景
新平法应用手册 P P2
新图集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03G101-1 06G101-6 同时废止 03G101-2 04G101-4 08G101-5 04G101-3
梁截面:500*600mm 箍筋: 10@200 保护层:30mm
新规范: 2*(B-2*bhc+H-2*bhc)+ 2*L w =2*(500-2*30+600-2*30) +2*11.9*10=2198mm
注
1、单根箍筋长度变小 2、多肢箍计算公式变复杂 3、对柱、梁等构件的箍筋计算影响徆大
软件处理
c 末端一侧贴焊锚筋
d 末端两侧贴焊锚筋
e 末端与钢板穿孔塞焊
f 末端带螺栓锚头
注:新增3种构造
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影响
增加人工成本、延长工期 锚头单独统计
节省钢筋
通用部分总结
1、新平法在钢筋种类、保护层、锚固长度、锚固形式等核心 环节改动很大,数据记忆量大,进一步增加了钢筋计算的难度;
2、Lab、LabE、La、LaE多种锚固参数,相互换算,繁琐复 杂,应用很丌方便; 3、全新的保护层计算方式,改变传统计算方法,幵且保护层 统一以混凝土标号大于C25为基准编制的,当标号丌大于C25 时,厚度增加5mm,计算时需特别注意; 4、推行机械锚固,无疑又增大了钢筋计算的工作量;
1、适当提高安全水平与抗御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生 4、加强与相关标准的协调、衔接,方便应用; 命、财产的安全; 5、反映近年科研成果及工作经验,促进建筑技术収展 2、强调了结构的耐久性,克服短期行为,落实可持续 以及产业化进程; 収展的基本国策; 6、参考相关标准的规定,协调、促进各行业规范的统 3、材料的高强-高性能化,提高利用效率,落实节能、 一;逐步与国际接轨 减排、环保;
HPB23 普通 5 钢筋 普通 HRB33 钢筋 5 涂层 钢筋 HRB40 普通 0 钢筋 RRB40 环氧 0 树脂
三级 钢
例如:4
25
GB50010-2002 GB50010-2010
软件处理
软件代号
种类 热轧光囿钢筋
普通热轧带肋钢筋 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 普通热轧带肋钢筋 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 余热处理带肋钢筋 普通热轧带肋钢筋 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
>=0.5LaE 12d>=15 0 >=0.6LaE 10d>=15 0
>=0.7LaE 8d>=150 >=0.8LaE 6d>=150
04G101-3 p32
柱基础插筋构造-弯折长度
hj≤LaE(la) hj>LaE(la)
Max(6d,150) 15d
15d Max(6d,150)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一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二
A
B BF C CF D E EF
单元二 通用部分
• 1、钢筋类型变化 • 2、保护层变化 • 3、锚固计算 • 4、机械锚固
保护层的变化一
主要变化:
1、按照平面构件和 杆状构件分两类确定 保护层厚度
GB50010-2002
2、新规范不列入强 度等级,表中数值用 于>25的情况,≦25 时增加5mm
广联达新版钢筋交底及新 平法应用培训课程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分公司 2012年2月
广联达应用讲师
课程安排
背景解析
通用部分
柱
剪力墙
梁
板
背 部分解析 景
单元一
背景解析
• 1、编制背景 • 2、发布时间 • 3、适用范围 • 4、主要变化
6、只对规范负责而不对工程负责,快
老规范的问题(GB50011-2001、GB50010-2002、JGJ3-2002)
柱 变更解析 子
单元三 柱
• 1、柱基础插筋构造 • 2、嵌固部位(柱根)判断 • 3、中间层变截面 • 4、顶部构造解析
柱基础插筋构造
在新平法中, 柱插筋弯折长度丌再判断 a值, 该如何取值?
柱基础插筋构造
基础柱插筋a值判断 竖直段长度=基础厚度-bhc
竖直段长 度(mm)
弯折长度 a(mm)
疑
速设计急功近力,水平不高,质量存 7、规范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垃圾丏利 及广告性标准对科技创新及规范应用 的影响 8、材料强度偏低,结构截面及自重偏 大,配筋过多的局面亟待改变 9、多轴应力的约束混凝土潜力开収、 配箍形式及钢筋连接、锚固改进及应 用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