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建筑比较ppt课件
中日校园文化建设比较 ppt
![中日校园文化建设比较 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45ff8d02020740be1e9bf1.png)
23
• 日本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是: 通过物质熏陶、行为暗示和专 业管理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 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活动方式,潜 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个在校成 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
-
24
日本中央大学法学院前的正义女神 时时鞭策着学生坚持公平与正义
-
25
校园构造原则
1.遵循“场”与“景”的和谐性原则 2.注重文化特征的视觉诠释 3.强调以感官的多维联动为准则 4.奠定视知觉的特有风格或某种意义
,,
-
17
影教目教批育批级教省与近 响材;育国计准工学级完年 。、一部家划为程成项成来
论批人社高“中果目了, 文高文科校卓心奖并多学 产水社基”越;、获个校 生平科金。工被获得国主 了的基项获程教批国家持 广专金目得师育国家级和 泛著项、一教部家级、参
、
-
从 促 进 发 展 上 显 效
18
日本校园建设
-
31
对我国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思 考与建议
•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文化理念,体 现系统性,增强可持续发展潜力
• 2.形成个性与特色,提升文化品味 • 3.体现继承性和前瞻性,创造一个有记忆的
校园空间
• 4.既要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地域性,又要具 有很强的实用性
-
32
-
33
从 实 践 活 动 上 丰 富
13
-
14
技加科收技学内践养的学 竞全研学创生外基,教校 赛国项生新参为地建育注 、、目参活加平,立和重 学省;与动科台以了创学 科部支教;学,课一新生 竞级持师鼓实引内批能创 赛各学承励验导外创力新 活类生担并、广、新的意 动科参的吸科大校实培识 。
-
•
从 创 新 能 力 上 巩 固
中外建筑史-中日古建筑特点与区别对比共102页PPT
![中外建筑史-中日古建筑特点与区别对比共10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df600f6294dd88d0d26bf4.png)
谢谢!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中外建筑史-中日古建筑特点与区别对 比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中日新建筑之路比较研究32页PPT
![中日新建筑之路比较研究3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79560a561252d380eb6ef4.png)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2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中日新建筑之路比较研究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中日园林比较.ppt
![中日园林比较.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a01475376baf1ffc4fadbf.png)
• 源于自然,匠心独运
日本园林充分利用造园者的想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 创造出一个对立统一的景观。注重选材的朴素、自然,以 体现材料本身的纹理、质感为美。造园者把粗犷朴实的石 料和木材,竹、藤砂、苔藓等植被以自然界的法则加以精 心布置,使自然之美浓缩于一石一木之间,使人仿佛置身于 一种简单、谦虚的至美境界。
类型的比较
• 皇家园林
中国皇家园林的指导思想一直是在为皇室提供宴游狩 猎的场所时不忘体现帝王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故而显出 庄重、典雅、气派、大方、华贵等特点,具体表现为面积 规模大,山体高耸,水面开阔,有一定的轴线和对称,建 筑呈现出北方风格,整体富丽堂皇,屋角起翘小,屋面琉 璃瓦多,木构彩画多。
环境的不同
• 气候差异决定了园林建筑和植物的差异
中国北方寒冷,园林建筑以防寒为主而形成端庄厚重的风格,江 南气候宜人,需要更多的通风和采光措施,所以园林建筑小巧玲珑。 在树木方面,中国土地开发早,破坏较重,恢复较慢,加上大陆性季 风气候,茂密森林不多,所以中国园林树木不多。
同处北温带的日本却是温暖的海洋性气候,温度较高,雨量充沛, 自然式和整形式植物成为园林的主景,且连苔藓和蕨类也成为同等重 要的主景,植物形式的多样化远胜于中国园林,与中国园林以建筑为 主景明显不同。而日本自己的 园林建筑被称为是夏天的建筑:不 用实墙,而用拉门和拉窗分隔,夏 天可以全部拉开,室内外连通为一 个大空间,园林的围合多用植物性 材料,桥也用木桥,而不是中国的 园墙有用砖石砌成的实心墙,园桥 用石拱桥。
东南为海,西北为山的中国,山地多,平原少。以山和水为骨架的格局 最直接体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其次,在山水平衡上,中国园林表现为山多 水少,平地多水面少。山水本质的意义中,中国园林水景取象是江河溪瀑的 流水和沼泽湖海的静水两方面,山景中,园池以外的是以中国本土的山峦为 母题,园池以内的则是以海外三神山为蓝本,而以园林的西北为山东南为水 的布局,本质上是对中国地形的模仿。此外,园林中除了山水的创造,还有 路创造,即所谓路以曲为美,以幽为上的原则。
东方园林-中日古典园林比较PPT课件
![东方园林-中日古典园林比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fac440770bf78a6429549c.png)
——中国、日本古典园林比较
1
2
3
4
5
6
7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一)萌芽时期:上古至殷、周、秦、汉
殷周,囿,诗经中所咏之园,都在三千年前,园囿,栽种果蔬、捕 猎禽兽有关生活的生产单位山水未经改造,归属于天然型山水园; 春秋时期,“齐君为国,奢乎台榭,淫乎苑囿”(《家语》载), 不仅国君有园亭,士大夫之庭,其中也有树木;
17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三)鼎盛时期:隋 唐 宋
五代十国,文人的山水园发展至写意山水园,诗词绘画艺术的发 展,与这一时期的造园艺术相辅相成; 宋,北宋汴京的“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湖石山,以选自 太湖的石为材料堆叠。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记载了巨宦富室 的三十余园。
18
19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战国,王翦向秦始皇“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官僚地主园庭规模巨 大;
秦、汉时帝王御苑 “上林苑”。《三辅黄图》载“武帝初修上林苑,
群臣自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这一时期,皇家园林规模巨
大,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建筑群体修剪和山体改造,是偏于人力的人
型山水园。
8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二)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成熟时期:
皇家园林——自元始,明清各代均致力于西苑建设(今日三海), 清初建设的承德避暑山庄,清末的颐和园,园明园。 私家园林——发展的极盛时期,甚至成为皇家园林学习的范例,形 式华丽,纷繁复杂,师法自然的手法人工味浓厚,如假山石,讲究 “瘦、漏、透、绉”,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人化自然。
27
二、中日造园艺术与表达比较
(一)本源:
2.文化思想与天人关系 中日园林的哲学思想均源于道家,之后前者向儒型发展,后者向 佛型发展。 中国园林属于人型,日本属于天型;
中日建筑对比
![中日建筑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677e799c8d376eeaeaa31a3.png)
1、中国、日本与朝鲜半岛同属东亚文化圈,其传统建筑在艺术形式与结构特征上彼此十分相近。
例如:三种建筑都是以木结构梁柱体系为主要特征,又都采用了斗拱体系。
日韩建筑中既有中国建筑的影响,又有浓厚的本民族特色。
一般来说,日韩建筑与中国唐宋时代的建筑更为接近,而与明清建筑有较大的差别。
相当于中国隋代的日本飞鸟时代建筑,与相当于中国唐代的日本奈良、天平时代的建筑,与同时代的中国建筑十分接近,这一时期的中、日、韩建筑中都大量使用了回廊院的空间形式。
相当于中国宋代的日本镰仓时代建筑,则已分为和样、唐样(又称禅宗样)与大佛样(又称天竺样)几种与同时代的中国建筑风格迥异的建筑。
较晚近的日本江户时代,建筑式样与结构,更具日本民族固有的艺术特征。
可以说中国建筑以庭院繁复、空间恢宏、组群宏大、气势雄伟、色彩华贵为特征;日本建筑表现出空间迂回、内外穿插、檐宇飘逸、气质古雅、色彩恬淡的特点。
中外建筑史-中日古建筑特点与区别对比共102页
![中外建筑史-中日古建筑特点与区别对比共102页](https://img.taocdn.com/s3/m/01c3ad297f1922791788e8cc.png)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ppt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09e99e240c844769eaeebf.png)
中国园林建筑的群体围合更深,廊与建筑 的组合较强,讲究联系、紧凑;日本园林的 建筑群体围合更松散,较少廊与建筑的组合 ,讲究独立、天然。
中国园林的园林部分与外界一般都用较实 较重较厚的围墙隔开,表明人与自然的平等 和独立;日本园林较少用围墙,即使使用, 也是较虚较轻较薄的围墙,表明人与自然的 亲近。(如下图)
2020/5/16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两枝奇葩,中 国园林是本源,日本园林是分支。至于为什么日 本园林会朝枯山水会朝茶庭发展,与日本的自然 环境有关系,日本的海、岛、泉、瀑、溪是日本 园林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园林前进方向的决 定因素。日本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不均衡消长 也是左右园林发展的文化因素。
日本园林历史阶段大致有七个:苑园—池 泉式自然山水园林—寝殿造园林和净土式园林 —带枯山水的回游式池泉园—回游和舟游结合 的池泉园以及由枯山水发展来的石庭—茶道和 园林结合的茶庭—带茶室与枯山水的回游式池 泉园。
中国园林的儒化方向终极是天人合一,而 日本的佛化方向终极却是人佛合一。中日古典 园林皆终迄于现代公园。
2020/5/16
(二)道家思想与园林
1、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道家崇尚自然之旨,对中国古典文学艺 术和园林建筑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在园 林上,表现为崇尚自然山水;沉醉于其中, 达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境界。
2020/5/16
2、道家思想与日本园林
第一,带有老庄思想的自然山水园在魏晋 时期直接传到了当时还相当落后的日本。如《 日本书记》和《古事记》中描写的已经是相当 发达的山水园形式。
2020/5/16
(上图为扬州瘦西湖) (下图为日本栗林园)
•
二 地域分布
• 中日园林都存在南北园林地域差,中国的差 异比日本的大。
中日古建筑文化差异
![中日古建筑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083f6655acfa1c7aa00cced.png)
一:中国传统建筑与日本传统建筑的共通处日本的传统房屋分为几个阶段。
古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还包括飞鸟时代以前的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和古坟时代)。
中世纪:包括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近世则为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
飞鸟时代,日本主要受南北朝影响,佛教盛行产生了宗教建筑高潮。
其中包括法兴寺,法隆寺,四天王寺。
在细节上使用的手法如忍冬叶装饰与我国敦煌的一些石窟采用手法相似。
白凤时代,这时期的日本主要受到隋唐代影响。
奈良时代逐渐形成统一的风格,既有中国唐代建筑的明显特征,又在向有日本化的特点过渡。
镰仓时代,日本与宋元文化交流密切,这时期的日本留学僧带回了彻底的仿宋式建筑。
到室町幕府时代,造园活跃,兴建楼阁成风,日本住宅建筑也开始打破古老的文化,并形成了一种地上铺满榻榻米,顶棚被装修,有角柱,高低隔板与书院的固定建筑样式,这就是书院造建筑。
桃山时代出现了日本独特的优秀建筑如桂离宫。
二:中国传统建筑与日本传统建筑共通原因在中国建筑设计界有这么一句话,要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不能不去日本。
有一位建筑师为一座大型仿古社区设计了一座唐塔,很多人看后惊叹,怎么把日本塔搬到中国来了。
不得不说中国建筑与日本建筑是存在一定的共通性的。
这种共通性是多方面的。
中国作为古时东方的中心,先后将汉字,儒学,佛教,律令,科技传入日本。
日本的文化受到了中国文化全面的深刻的影响。
日本最初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日本文字的产生和形成是在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后将汉字作为拼音开始的。
公元6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布局方式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等,使日本建筑技术出现了飞跃。
英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帕瑞克·纽金斯说:“当我们研究日本建筑时,我们发现,正如许多建筑艺术史实中所述,日本建筑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共同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及相似的交通条件。
事实上,作为一种全新文化的注入,日本在公元1世纪时就已经接受了典型的中国南方建筑形式,尽管它存在不少缺陷,但由于适合日本群岛的环境气候条件,仍然被沿用下来。
中日新建筑之路比较研究32页PPT
![中日新建筑之路比较研究3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753b70d4d8d15abf234e6d.png)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国寺•金堂
清水寺
镰仓时代
恢复平安时代末期中断了的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继飞鸟,奈良时代之后第二次积极引进中国在禅宗影响下 的南宋建筑样式,修建大东寺,赴日宋僧南溪道隆重建 建长寺,以及由容西创立的最初的禅宗寺院——建仁寺。
图为建长寺镰仓五山之一; 镰仓五山有建长寺、元觉寺,寿福寺、净智寺、净妙寺
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室町时代的 文化方面,无论是贵族还是武家的文化,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领域很早就有来往。 中日两国的建筑文化可以说相互影响日本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主要在 现代建筑文化,特别是设计建设理念上。
四、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日两国建筑指导思想的差异。中国地大物博,建筑文化有一个 特色是具有地域性。中国的建筑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自古有 “南人习床,北人尚坑”的说法。中国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建 筑文化不一样,原因是二者所处的环境差别。日本的建筑文化与 本身地理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除 了台风和地震之外,还经常遭受暴风雨、洪水、山崩等自然灾害 。房屋如何建造才能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袭击,无论远古还是现在 都是设计者面前的课题。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建筑防震与抗 震是头等大事。为此日本农村的房屋以平房和两层楼房为主,城 市中则以低层建筑为主,除了采取防震、抗震措施外,还要在窗 户的玻璃上贴上红色三角标记。发生地震时,专业救护人员即可 从该窗户中进入施行救援。日本的建筑文化具有安全性的特点。
室町时代 都受到禅宗的影响。南溪道隆的传人梦窗
疏石成为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 的高僧。建筑开始受到禅宗“无中万般有” 的文化精神影响,继承本土原初神社建筑 简素性的传统,并发扬光大。
桃山时代
桃山时代是日本建筑独立发展的时期,一改此前以佛教 为中心,将重点转移到城廓建筑和大名住宅建筑上。这个 时期的住宅追求规模宏大,风格豪华,绚丽与潇洒。如 姬路城,犬山城等等。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五、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共性与保护
两千年来,日本的建筑形成受中国建筑模式的影 响,建筑文化交流频繁。今天走在日本的街头, 仍然随处可见中国古建筑中的各种元素。科学技 术的发展,让世界变得更加色彩缤纷。人类居住 的理念,建筑构想、建筑方式、建筑样式不断深 化。中日两国的建筑业突飞猛进,不论大中小城 市到处涌现充满“西方气质”的现代化办公楼、 商业中心以及住宅小区。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发 展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通过比较中日建筑文化, 我们能了解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史。通过中 日建筑文化比较,学习不同国家建筑设计的优 点,扬长避短,才能使本国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 日本化时期
平安时代前期
[ 宋元影响时期
平安时代后期
镰仓时代 年)
[ 明清影响时期
及日本化时期
室町时代 年)
桃山时代
江户时代 年)
(553-644年)
(白凤时代) (645年-709年) (太平时代) (710年-780年) (弘仁时代) (781年-885年) (藤原时代) (886年-1183年) (1184年-1332
中日两国建筑文化 的比较
第九组: 资料整理:吴珊珊 蒋杰 PPT
一、日本建筑起源史
•日本建筑文化历史起源,根据生产经济活动的改变, 日本出现建筑艺术可以追溯原始时代。
绳文时代竖穴式住宅 弥生时代登吕
古坟时代
二、中国建筑文化交流的大体阶段
[ 南北朝影响时期 飞鸟时代
[ 隋唐影响时期
奈良时代前期 奈良时代后期
(1333年-1572
(1573-1614年)
(1615年-1867
古代
中世 近世
飞鸟时代
日本传入中国佛教 的建寺制,大兴寺 院建筑成为日本建 筑史上的一大特色。 当时佛寺建立的模 式是采取“伽蓝配置 法”。
法隆寺•五重塔
南北朝
四天王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奈良时代
弘扬佛教到达最高峰,由东渡扶桑的中国唐僧鉴真于天平宝字三年 (759年)亲手创建的唐招提寺和正仓院宝库,是奈良时代最具有代 表性的寺院建筑。唐招提寺与东大寺、正仓院宝库这三大建筑彰显了 奈良时代独特的建筑风格。
姬路城
犬山城
江户时代
与桃山时代比废除了“一国一城制”,禁止修建奢华的 大名住宅,采用“数寄屋室”既草蓭室茶室的样式, 有名的是京都的桂离宫和修学院离宫,表现简素和淳朴 的风格。江户时代以京都桂离宫为代表,追求原始的自 然性,表现至简至素之美。
三、中日两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联系
中国国家大剧院
矶崎新建筑风格
唐招提寺是日本律宗的总寺院, 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 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
东大寺日本最重要的华 严宗寺庙
正仓院 是一个有特殊防潮措施的木造建筑,也是
世界上第一座具调整湿度功能的珍宝陈列馆
平安时代
从奈良的平城京迁都京都的平安京,实行 摄关政治,在文化实现了和风化,带来了 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宫殿都是按照日本的 古制建设,白木结构、铺木板、扁柏树皮葺屋顶, 保持简素和清纯,是纯日本式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