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规范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0352)ppt课件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0352)ppt课件
12

3 、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均不得向道路上空直接排
泄雨水、空调冷凝水及从其他设施排出的废水。
4、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红线范围内另
行划定建筑控制线时,建筑物的基底不应超出建筑控制
线,突出建筑控制线的建筑突出物和附属设施应符合当
地城市规划的要求。
5、属于公益上有需要而不影响交通及消防安全的建
3、 基地应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 (包括以基地道路连接的)出口;
4、 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不得和快速道路直接连接, 也不得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10
• 5 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其面 积和长宽尺寸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 6 绿化和停车场布置不应影响集散空地的使用,并不宜 设置围墙、大门等障碍物。
20m; 5、 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4.1.6 大型、特大型的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交通等人 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 够的宽度,以减少人员疏散时对城市正常交通的影响;
2、 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 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 2者为半地下室。 13、 设备层 mechanical floor
建筑物中专为设置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和配变电等的设备和管道且供 人员进入操作用的空间层。 14、 避难层 refuge storey
建筑高度超过1OOm的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 的楼层。 15、架空层 open floor
• 2术语
• 1、建筑地基 construction site

建筑设计全册完整课件

建筑设计全册完整课件

建筑空间解析
第二章 建筑审美原理、审美特征、审美规律
建筑艺术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独有的一项高级的、特殊的、 复杂的精神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一种双向作用 的结果。建筑空间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它们具 有共同的审美特征。建筑形式本身也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和规律, 建筑审美活动是抽象而复杂的,所以往往容易将形式美的规律 与审美观念混淆起来。
建筑空间解析
第三章 建筑空间与审美心理及情感体验
建筑艺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审美创造活动,在建筑 审美活动中蕴藏着极其奥妙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从 艺术的角度来看,建筑空间的实质是情感空间。情感性 使建筑艺术有别于一般科学的想象特征,不仅遵循一般 的认识逻辑,而且遵循特殊的情感逻辑。
图2-6 德国历史博物馆 贝聿铭
【图2-6 说明】 对比是创作形式 美的基本手法, 对比可以在多方 面体现出来,图 中借用了材质和 虚实的对比,使 原本沉重的建筑 空间富有生气和 活力。
图2-7 东京国际会议 中心 拉斐尔·维诺尼
【图2-7 说明】在 建筑空间中,有意 识突出建筑构图中 某一属性,并对其 特征进行充分强调, 使其成为建筑形态 中最引人入胜的视 觉中心。
图2-11、图2-12 New Marsyas
【图2-11、图2-12 说明】通过把人们熟知的物体放大,打破传统 概念的尺度,从而达到强化空间效果的目的。
图2-13、图2-14 秀美博物馆 贝聿铭
【图2-13、图2-14 说明】贝聿铭设计的秀美博物馆借助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 借景、分景、隔景,在多样中求得有机统一,犹如一幅逐步展开的国画长卷。
回主目录
图 2-2 高速列车TGV里昂火车站
图 2-1 高速列车TGV里昂火车站 【图 2-1、图2-2 说明】整个建筑采用的有机形态和现代建筑材料与施工方法,有效 地创造了动感的结构,很好地平衡了艺术审美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统一中求变化的有 机功能主义代表作。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精品PPT课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精品PPT课件
• 4 民用建筑内的附属库房,剧场后台的辅助用房;
• 5 除住宅建筑外,其他建筑内的厨房;
• 6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门厅。原强条
• 6.2.4 建筑内的防火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 面板底面。住宅分户墙和单元之间的墙应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 板底面,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
• 建筑构造——防火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 小于2.00m;当水平间距小于2.00m 时,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门、 窗。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能
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 6.1.4 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 如设置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 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 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 施时,距离可不限。
• 6.1.2 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端面小于4.0m,且天窗 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
• 6.1.3 建筑外墙为难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 以上,且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应为宽度均不小于2.0m的不燃性墙体, 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外墙的耐火极限。
• 建筑外墙为不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 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 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距离可不限。 原强条
• 6.1.5 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严禁穿越防火墙。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 6.1.6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必须开设时,应设置不 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 除本规范第6.1.5条规定外的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必须穿过 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穿过 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当管道为难燃及可 燃材料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原为强制性 条文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ppt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ppt
2.00 不燃烧体
1.00 不燃烧体
0.75 不燃烧体
0.75 不燃烧体
3.00 不燃烧体
2.00 不燃烧体
1.50 不燃烧体
1.50 不燃烧体
1.50 不燃烧体
0.25
耐火等级
二级 不燃烧体
3.00 不燃烧体
2.50 不燃烧体
2.00 不燃烧体
1.00 不燃烧体
0.50 不燃烧体
0.50 不燃烧体
3.1.2
▪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
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 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 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 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 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 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2005
当居住建筑或居住建筑与其他功能合建的 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 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 折算
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可不计入建筑 层数
余数大于等于1.5m时,多出部分应按1层计 入建筑层数。
不适用范围
炸药厂房(仓库)、花炮厂房(仓库)的 防火设计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 品本身重量1/4的仓库,其火灾危险性应按 丙类确定 。
3.2.1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名称 构件 防火墙
承重墙
楼梯间和电梯井的墙 墙
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
非承重外墙
房间隔墙




屋顶承重构件
疏散楼梯

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ppt课件

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ppt课件
保证结构或构件的安全性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规定限值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标志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局部破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例:渗漏、腐蚀、冻害等)
保证结构或构件的适用性、耐久性
延性破坏 结构构件在破坏前有明显的变形或其他预兆 脆性破坏 结构构件在破坏前无明显的变形或其他预兆 ④ 社会经济承受力
GB50068-2001 规定[]值 现有结构构件的可靠度分析(采用“校准法”),并考虑使用经验和经济因
素等确定。 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
破坏类型(延性破坏、脆性破坏)
GB50068—2001规定: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别 1 2 3 4
设计使用年限(年) 5 25 50
100
示例 临时性结构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二、 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 ~ 为确定可变作用及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1)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设计基准期不等同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但对于普通房屋和 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和设计基准期均为50年。
第二节 结构的功能要求、作用和抗力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 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例如】工业与民用建筑楼面上的固定设备荷载、结构构件自重等 可动作用 在结构空间位置上的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分布 free action

建筑设计ppt课件

建筑设计ppt课件


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
1/3。

3.6.3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
2

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

3.6.4 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0m。

3.6.5 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
距不得低于1.90m,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
▪ • (厅)和厨房的上层,可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
▪ • 房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 3.4.4 套内应设置洗衣机的位置。
h
35
3.6 层高和室内净高

▪ 局
3.6.1 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0m。 3.6.2 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
朝向
日照间距
h
26
2、建筑设计
▪ (1)考虑所在地段的朝向与地 势,将主要居住用房安排在日照 通风较好的地方。
▪ (2)存在河道、湖泊或山峦等 自然景观条件,将主要的房间与 这样的朝向相结合。起到借景的 作用
▪ (3)场地内如有树木,或其他 不能移动的物体如有必要应当在 设计当中规避。
▪ (4)住宅的内部空间应有特色。
▪ 4.2.1 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净高,低层、 ▪ 多层住宅不应低于1.05m,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垂直杆件
间净空不应大于o.1lm。
▪ ▪ 4.2.3 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 ▪ 下部时,应采取设置雨罩等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h
36
3.7 阳 台
▪ 3.7.1 每套住宅应设阳台或平台。 3.7.2 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宣贯讲座(PPT)课件课件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宣贯讲座(PPT)课件课件

2.工程特点
1.0.3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地区 条件和工程特点进行编制。(续)
■地区不同 ◆气象、地形、地质和水文的条件完全不同 ◆地区的施工能力、劳动力和生活设施状况不同 ◆地方的建筑构件、制品生产及材料供应情况;交通运输、水电和动力条件 不同 ■工程特点不同 ◆建设地点、工程性质、建设总规模、总工期、分期分批投入使用的项目和 期限、占地总面积、总建筑面积、总投资额不同 ◆主要工程的工程量、管线和道路长度、设备安装工作量、工厂区和生活区 的工作量不同 ◆生产流程和工艺特点不同
1.施工总进度计划可以用横道图表达,也可以用网络图表达 2.施工总进度计划只是其控制性作用,因此不必过细 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具体、深入
2 术 语
2.0.9 施工资源 constructional resources 为完成施工项目所需要的人力、物资等生产要素。(见条文说明P27)
建筑生产的单件性
2 术 语
2.0.3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for unit project
以单位(子单位)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 织设计,对单位(子单位)工程的施工过程起 指导和制约作用。(见条文说明P26) 2.0.4 施工方案 construction scheme
3 坚持科学的施工程序和合理的施工顺序,采用流水施工和网络 计划等方法,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布置现场,采取季节性施工措 施,实现均衡施工,达到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
4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 5 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有效结合。
3 基本规定
3.0.3 施工组织设计应以下列内容作为编制依据:(见 条文说明P2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
目录
• 概述 • 防火设计规范 • 防烟排烟设计规范 • 消防设施安装规范 • 工程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指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防火间 距、安全疏散距离、消防设施配置、防火防烟分区设置等技 术标准与规范的文件。
特点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它 涉及到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多个专业领 域,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依据和指南。
04
消防设施安装规范
消防给水系统
01
给水设施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功能,选择合适的消防给水系统。
02
水源的可靠性
确保建筑物内外的消防水源充足可靠,能够满足火灾延续时间的用水
需求。
03
水压和水量
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水压和水量要求,以保证灭火时的有效性
和及时性。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2 3
研究未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防火规范将更加注重安全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提高,同时更加关注智能化、 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
应对策略
为了适应未来防火规范的发展趋势,建筑设计应注重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和耐火 极限,同时加强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此外,应加强防火规 范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防火意识和技能水平。
规范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它能够有 效地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提高建筑物抵抗火灾的能力,从而保 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建筑设计规范》课件

《建筑设计规范》课件

04
建筑设计规范的审查与监管
建筑设计规范的审查流程
01
02
03
初步审查
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初步 审查,包括规划布局、建 筑风格、结构安全等方面 。
技术审查
对建筑设计的具体技术细 节进行审查,如建筑结构 、给排水、电气、暖通等 专业的技术要求。
行政审查
对建筑项目的行政手续进 行审查,包括建设用地规 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 许可证等证件。
详细描述
03
04
05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案例 应关注建筑物的平面布 局、空间利用、采光通 风、消防安全等方面的 规定,以满足居民的基 本生活需求。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案例 还涉及建筑物的结构安 全、建筑材料、建筑设 备等方面的要求,以确 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案例 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一 个安全、舒适、经济和 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公共建筑设计规范案例
总结词:公共建筑设 计规范案例主要关注 公共建筑的规划、设 计和建设,以确保建 筑符合功能、安全、 卫生和舒适等方面的 要求。
详细描述
公共建筑设计规范案 例应关注建筑物的功 能布局、交通流线、 空间利用等方面的规 定,以满足公共建筑 的基本功能需求。
公共建筑设计规范案 例还涉及建筑物的结 构安全、建筑材料、 建筑设备等方面的要 求,以确保建筑物的 质量和安全。
责令停工
对严重违反建筑设计规范的项目, 相关部门有权责令其停工。
撤销证件
对于严重违反建筑设计规范的项目 ,相关部门有权撤销其相关证件。
05
建筑设计规范的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总结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设计规 范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强调建筑与环境 的和谐共生,通过节能、减排、可再生 等手段,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PPT课件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PPT课件

抗震设防
6
7
8
9
烈度
设计基本 地震加速
度值
0.05g
0.10g 0.20g (0.15)g (0.30)g
0.40g
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 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 设计地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 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 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 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 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 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 造丙类的建筑。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 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除顶层或出屋面小建筑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 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
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 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
楼层承载力突变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 的80%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 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根据烈度高低和水平转 换构件的类型、受力情况、几何尺寸等,乘以 1.25~2.0 的增大系数;
侧向刚度不规则时,相邻层的侧向刚度比应 依据其结构类型符合本规范相关章节的规定;
楼层承载力突变时,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 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 65%。
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 对乙、丙、丁类的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对应关系, 应符合表3.2.2 的规定。
表3.2.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文ppt课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文ppt课件
❖ 2.5h隔墙、1.5h楼板、甲、乙级防火门
30
防火分区
❖ 面积分区 将燃烧控制在所涉及范围的一定面积之内;
❖ 竖井分区 封堵楼梯间、电梯竖井、管道井等易于构成火
焰和烟气竖向流动通道; ❖ 功能分区
发生火灾时难以疏散的部分和起火可能性很大 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分隔开。
31
防火分区 面积
❖ 局部设自喷时,增加面积可以按该局部面积 的一倍计算。
❖ 防火墙 ❖ 防火卷帘 ❖ 防火玻璃
43
防火分区 分隔
❖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 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7633有关背火 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保护; ❖ 特级防火卷帘
44
防火分区 分隔
❖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
16
建筑高度(附录A)
❖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 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 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 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 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 后取其中最大值;
❖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 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21
防火间距(附录B)
❖ 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 算,当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 缘算起。
❖ 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相邻两储罐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 ❖ 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两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跃层式客房内楼梯允许设置扇形踏步 ,其内侧0.25m处的宽度不应小 于0.22m。
· 客房
客房净面积不应小 于下表的 规定
· 客房
· 客房配套设施: 卫生间
· 客房
· 多功能厅
· 多功能厅
· 多功能厅
·会议室 一、大型及中型会议室不应设在客房层。 二、会议室的位置、 出入口应避免外部使用时的人流路
酒店建筑设计规范
提纲:
1 .等级标准 2 . 总平组织 3 . 功能流线 4 .入口及门厅 5 .标准层
6 . 多功能厅 7 .餐厅 8 .后勤部分 9 . 防火与疏散 10 .无障碍设计
· 等级标准
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 分为一、二、三、 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 ,且由高至低分为一、二、三、 四、 五5个星级
线与旅馆内部客流路线相互干扰。 三、会议室附近应设盥洗室。 四、会议室多功能使用时应能灵活分隔为可独立使用的
空间 ,且应有相应的设施和贮藏间。 ·商店
一、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有相应的商店; 四、五、 六级旅馆建筑应设小卖部 。设计时可参照现行的《商店建筑 设计规范》执行。
二、商店的位置、 出入口应考虑旅客的方便 , 并避免噪 声对客房造成干扰。 ·康乐设施
· 防火与疏散
一、 集中式旅馆的每一防火分区应设有独立的、通 向地面或避难层的安全出口 , 并不得少于2个。
二、 旅馆建筑内的商店、商品展销厅、餐厅、宴会 厅等火灾危险性大、安全性要求高的功能区及用房 ,应 独立划分防火分区或设置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 , 并 设置必要的排烟设施。
三、 旅馆的客房、大型厅室、疏散走道及重要的公 共用房等处的建筑装修材料 ,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 烧材料 , 并严禁使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及窒息性气体 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