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
海明威
主要人物 桑提亚哥或圣地亚哥 ( Santiago ) 马洛林或马诺林 (Manolin)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 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 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 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 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 一条脊骨。
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自 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句号。 然而,为什么这样一位令人羡慕的作家竟在获奖六年之后, 却用猎枪结束了自己62岁的生命。而其《老人与海》中的主 人公原型富恩斯特,一个清贫的渔民,却能享年104岁。为 什么一个拥有了一切的人选择了死亡,而一个一无所有的人 却选择了活着?
创作思想
之
硬汉形象指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 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 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桑提亚哥的名言 “一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 所表现的 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这种独特的人物形象深刻体现在《印第安营地》、 《五百万》、《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作 品中。
•《非洲的青山》Africa's castle peak •《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 •《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 •《第五纵队· 西班牙大地》The fifth columns, Spain the earth •《曙光示真》True at First Light •《不固定的圣节》A Moveable Feast •《过河入林》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 •《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 •《危险的夏天》Dangerous summer •《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 •《死在午后》Die in the afternoon •《岛在湾流中》Island in the Gulf Stream in •《有钱人和没钱》A rich man and no money •《乞力马扎罗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海明威简介hemingway
汇报人:日期:•海明威生平•海明威作品•海明威的文学风格•海明威的影响与评价目•海明威的创作哲学•海明威与当代文学录海明威生平011899年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的橡树园镇。
1917年,他从高中毕业,进入堪萨斯市的《星报》当一名见习记者。
1918年,他辞去记者一职,并尝试加入美军,但因视力缺陷导致体检不及格,只被调到红十字会救伤队担任救护车司机。
早年生活1921年,在《星报》发表了第一首短篇小说《在密执安北部》。
1923年,他离开《星报》,再到《明星报》,与朵金丝·帕瑟共事。
1925年,在《大西洋彼岸评论》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在我们的时代里》大部分作品。
1926年,他离开《明星报》,到了加拿大的多伦多,在《多伦多星报》任记者。
1927年,他与哈德莉·理察逊结婚,移居佛罗里达州和古巴,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
1928年,他离开古巴去巴黎,与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相会。
1929年,发表了《永别了,武器》,这部长篇小说标志着他的思想和艺术进入了成熟阶段。
010203041940年,他与费雯·丽结婚;同年,因其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在战时写了许多有关第三世界的正义言论;此期间作品创记录的达到多部。
1950年,他到非洲狩猎,这时他患上了肝炎和糖尿病;这期间他曾以侨民身份辗转于摩洛哥、西班牙和瑞士之间。
1961年7月2日,他在爱达荷州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62岁。
晚年生活海明威作品02《乞力马扎罗的雪》《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世界之都》《春意》《雨里的猫》《白象似的群山》《杀人者》《医生追求富有的女人》《检举》《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有钱人和没钱人》《过河入林》《伊甸园》02《曙光示真》03《午后之死》《海流中的岛屿》《非洲的狩猎》《危险的夏天》《海明威书信集》《海明威回忆录》《流动的圣节》散文及回忆录海明威的文学风格031 2 3避免使用冗余和修饰语直接、客观地描述现实强调简练、明了的表达方式简洁明快自然主义01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准确描绘02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和生活状态03揭示社会现实的阴暗面意识流通过描述人物意识流动的手法,展现人物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变化内心独白与意识流结合将两种手法相结合,更加深入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内心独白通过角色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变化内心独白与意识流海明威的影响与评价04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凭借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誉。
海明威的介绍
1、寓言体小说
小说的寓意至少包含两层:一是人在同外界势力 的斗争中总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不管这种外界 势力是战争、自然灾害、战场上的敌人还是运动 场上的对手。在作品中,大海就是人生的角斗场, 马林鱼是强者,鲨鱼则是邪恶的力量,人生就是 一场拼杀,结果早已注定。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 总免不了面对失败,这部小说同样展示了命运悲 剧这一主题。二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在失败 面前能够坚持,要有勇气,保持尊严。老人想: “你是个打渔的”,打渔要有打渔的优胜风度, 不容侵犯。
3、海上“冰山”
如《老人与海》中的一段描写:
“陆地上面的云彩现在像是巍峨的山峦似的升到
上空去,海岸只剩下长长的一条绿色的线,背后 是一丛淡青色的小山。现在水是深蓝色的了,深 得几乎变成了紫色。他低下头朝水里望去,看见 深蓝色的水里纷纷筛出红色的游动的小生物,和
太阳幻成奇异的光辉。” 画面干净、简洁而鲜活。
2、“硬汉子”典型
桑地亚哥是一个典型的海明威式的英雄形象。海 明威在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中描写一 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他在这些来自下层的 人物身上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 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无论在怎样 危难困苦的逆境中,他们都保持着人的尊严和勇 气。桑地亚哥就是这种“硬汉”性格的发展与升 华。他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英雄:他孤傲离群, 崇拜强力 ,老人在与鲨鱼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搏斗 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完美地体现 了“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 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四)打不败的“硬汉子”
书名出处——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人约翰·多 恩的布道诗:
“谁也不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
人都似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成整个陆地。/如 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掉,/欧洲就会缺其一 隅。/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 自己。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绝不要探问丧
欧内斯特·海明威 简介
欧内斯特·海明威简介欧内斯特·姓名: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性别:男出生年月:1899-1961国籍:美国所获奖项: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作家。
生于芝加哥郊区的奥克帕克村。
受家庭影响,酷爱打猎、钓鱼和拳击运动,对音乐、绘画也颇感兴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当他见习记者,受到严格的语言训练。
其后参加战后救护队,在意大利前线身负重伤,经过13次手术,从身上取出200多块弹片。
战后以驻欧记者身份长驻巴黎,结识了美国作家斯坦因和宠德等,开始发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小说《在我们的时代里》(1924)是成名作,重要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1926)和《永远了,武器》被看作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30年代,与“迷惘的一代”分道扬镳,海明威参交了左翼文艺运动。
西班牙内战期间,他参加过马德里保卫战。
这期间发表的长篇小说《有的和没有有的》(1937)、剧本《第五纵队》(1950)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等,后者标志着他创作上的一个新的至高点。
二次大战时,海明威曾用再见的游艇协助正规军作战,在海上搜寻纳粹潜艇,收到当局嘉奖。
其后又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
50年代,海明威又回到捕鱼、打猎等冒险生涯中去,应乘坐的汽车、飞机连连失事,在医院竟读到了关于她遇难身亡的讣告。
这期间主要创作了《过何如林》(1950)和振撼欧美文坛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等。
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晚年由于多种疾病缠身,身心备受折磨,1961年7月2日,他用猎枪为自己戏剧性的一生画了句号。
海明威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作家。
在创作上,他最钟爱的主题是、死亡、男子汉气概和。
这也是他一生的主旋律。
文学巨匠海明威的生平
文学巨匠海明威的生平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他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他的早年生活、文学成就和个人经历等方面介绍文学巨匠海明威的生平。
一、早年生活海明威于1899年7月21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奥克帕克小镇。
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则是一位音乐教师,他从小就接触到了文化和艺术。
海明威的童年时光充满了冒险和探索的乐趣,他喜欢在田野和森林中探险,并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灵感。
二、文学成就海明威以精简独特的写作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流露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和欧洲现代主义风格。
他的第一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于1926年出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随后,他又陆续出版了一系列重要作品,如《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
海明威的作品主题广泛而且复杂,涉及战争、爱情、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邪恶,以及人们应对困境和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海明威的笔触简练而富有力量,他善于用短句和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复杂的情感和意象。
三、个人经历海明威的个人经历也影响了他的写作风格和题材选择。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志愿军,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死亡的阴影。
这段经历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荒谬和人类的脆弱,成为他作品中无法回避的主题之一。
此外,海明威还喜欢冒险和旅行,他到过许多国家和地区,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到西班牙的斗牛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这些旅途成为他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他通过对不同文化的观察和体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和创作内涵。
海明威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和真理的作家,他对人类命运和存在的思考贯穿于他的作品中。
他的文学巨匠地位不仅体现在他的艺术成就上,更体现在他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上。
总结海明威是一位文学巨匠,他的作品为后世的作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通过他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丰富多样的生平和深刻的思想。
无论是他的童年冒险经历、战争阴影还是广泛的旅行经历,都对他的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
海明威的墓志铭原文
海明威的墓志铭原文摘要:一、海明威简介二、海明威的墓志铭原文及解读三、墓志铭背后的思考正文:一、海明威简介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著名作家,20世纪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简洁、真实的文风著称,擅长捕捉人物内心世界和表现战争、冒险、自然等主题。
海明威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等。
二、海明威的墓志铭原文及解读海明威的墓志铭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座墓地,原文如下:Here lies Ernest Hemingway.He lived and died in a worldThat was often cruel and harsh.But he did not deny its beauty.He did not deny its meaning.He saw the world as it wasAnd he saw beyond it.He was a writer who wroteWith courage and truth.He was a man who livedWith passion and conviction.His life was his workAnd his work was his life.He died as he livedWith dignity and grace.这段墓志铭简要概括了海明威的一生。
它强调了海明威面对世界的残酷和美丽,不仅看到了现实,还看到了超越现实的意义。
他是一位勇敢、真诚的作家,用文字揭示生活的真相。
他充满激情和信念地生活,把生命和作品融为一体。
墓志铭还表达了对海明威尊严和优雅地离世的高度赞扬。
三、墓志铭背后的思考海明威的墓志铭不仅是对他人生和作品的肯定,还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它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艰辛和美好,我们应勇敢地去感受、去体验,坚定信念,追求真实。
介绍美国作家海明威
• 欧内斯特· 米勒尔· 海明威 • (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 日-1961年7月2日),美国记者和作家, 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 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 的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 中自杀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 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失的一 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 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 了迷茫和彷徨。
• 在海明威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 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立 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 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 《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 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 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 说”中。
• 写作经历
• 海明威(一战时期,1918) • 1918年,海明威回应在堪萨斯市红十字会 的招聘工作,并签署了协议成为一名在意 大利战场的救护车司机。 1918年7月8日, 他被迫击炮火打成重伤.尽管他受了伤,他 还是携带一名意大利士兵抵达安全区域, 他因此被授予意大利银英勇勋章。
• 海明威说:“当你去打仗,作为一个男孩,你有 一个伟大的不朽的错觉,其他人被打死,而不是 你......然后,当你身受重伤的第一时间,你失去了 这种错觉,你知道它可以发生在你身上。” • 海明威在5天后调往米兰一个美国红十字会的医院 工作,他常常以读报和喝酒消磨时间。在这里, 他结识了来自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修女安格妮· 库洛 斯基(Agnes von Kurowsky),海明威爱上了她, 但海明威后来返回美国,他们的关系就这样终止 了;安格妮并没有跟海明威返美,而是与一名意 大利军官缠绵。这件事的记忆在海明威的心中一 直挥之不去,并成为了他早期小精神丰碑,并 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 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海明威的写作 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 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 • 海明威一生曾经历过数次车祸,烫伤,摔 伤,甚至被狮子抓伤,腿,脚,胳膊,肋 骨,肩膀,背,肌肉,扁桃体,内脏均有 不同程度的损伤,眼睛被戳伤两次,脑震 荡十余次,还曾在战争后从身上取下237个 弹片…但最致命也是最后的一次,是他自 己开枪打爆了自己的头.(1961年7月2日)
海明威个人简介
海明威个人简介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
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欧内斯特·海明威出生于奥克帕克,他在瓦隆湖接受了洗礼仪式。
海明威的童年时光大多在瓦隆湖的农舍中度过,小时候喜欢读图画书和动物漫画,听各类型的故事。
喜欢模仿不同的人物,对缝纫等家事亦很感兴趣。
海明威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音乐上有所发展,但海明威却承袭了父亲的兴趣,如打猎、钓鱼、在森林和湖泊中露营等。
因此从小在瓦隆湖的农舍中度过的海明威,很热爱大自然。
1913年到1917年间,接受高中教育的海明威,学业、体育上成绩优越,在英语方面天赋突出。
在初中时,为两个文学报社撰写文章的他有了首次的写作经验。
升上高中后,他更成为了学报的编辑。
有时他会使用“Ring Lardner Jr.”这笔名写作,以纪念他心目中的文学英雄拉德纳RingLardner。
高中毕业之后,拒绝入读大学的海明威,以18岁之龄到了在美国举足轻重的《堪城星报》Kansas City Star当记者,正式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海明威一生
12 海明威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旅行和 写作,他在古巴、西班牙和美国的不 同地方都有住所
13 他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好,患有多种 疾病,包括肝炎、糖尿病和高血压
14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海明威住在爱 达荷州,他在那里进行钓鱼和狩猎活 动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海明威住在爱达荷州,他在那里进行钓鱼和狩猎活动
晚年与逝世
19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海 明威的健康状况持续恶 化
20 1961年7月2日,他在爱达荷州用猎枪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62岁
21 海明威的逝世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哀 悼,他的作品继续受到读者的喜爱和 评论家的赞赏
22 他被安葬在爱达荷州克 利尔菲尔德的橡树岭公 墓
他被安葬在爱达荷州克利尔菲尔德的橡树岭公墓
感谢您的耐心指导,您辛苦了!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21年,他成为《多伦多星报》的记 者,并在此期间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7
1923年,他搬到巴黎,开始为《大 都市》和《太阳报》等报纸工作
8
在巴黎期间,他与格特鲁德·斯泰因、 菲茨杰拉德和其他"迷惘的一代"作家
建立了友谊
在巴黎期间,他与格特鲁德·斯泰因、菲茨杰拉德和其他"迷惘的一代"作家建立了友谊
海明威一生
早年生活
1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 7月21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奥
克帕克
2
他的父母是克拉伦 斯·E·海明威和伊丽莎
白·霍布森
3
海明威在芝加哥和密歇 根州的弗里蒙特长大
4
他喜欢户外运动,如钓 鱼、狩猎和拳击
他喜欢户外运动,如钓鱼、狩猎和拳击
职业生涯
5
海明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担任了红十字会的救护车司机
美国作家海明威传记
美国作家海明威传记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作家之一,他以雄辩而简洁的文风、真实而深入的情感描写而闻名于世。
海明威的作品充满了对战争、爱情和人性的思考,他的文字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度打动着无数读者。
本文将为您带来海明威的传记,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作家。
1. 早年生活海明威于1899年7月21日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的奥克公园。
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则是一名音乐教师。
在青少年时期,海明威对体育和野外活动充满了热爱,这段经历成为他后来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2. 成为作家的道路在一战期间,海明威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军,他的战地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他曾在《永别了,武器》等作品中详细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善恶。
战争给予了他新的视角和灵感,也使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了成为作家的道路。
3. 经典作品与文学风格海明威以其独特的文风和风格成为文学界的翘楚。
他的作品常常以简洁而雄辩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和《在战争中死去》等。
海明威独特的句式和对话方式,以及对细节的准确描述,使他成为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之一。
4. 私人生活与后期事业海明威的创作事业并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他还是一名资深记者。
他经常以第一线的视角报道重大事件,并以深入报道和追求真相为己任。
然而,海明威的个人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婚姻多次失败,也陷入了酗酒和抑郁的困境。
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对创作的热情,并继续创作了一系列经典作品。
5. 海明威的遗产与影响海明威以其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独特的写作风格,成为了20世纪文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许多后来的作家,并为现代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名字也成为了文学荣誉的象征,被广泛地引用和纪念。
总结:海明威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美国作家,他的作品和个人经历深深地打动着无数读者。
他的文风简洁而雄辩,真实而深入地揭示了战争、爱情及人性的本质。
作家海明威的简介
作家海明威的简介海明威是美国历史上独具艺术天长,著名的作家和小说家,他的作品在文学领域占有一定的地位,在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作家海明威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家海明威的简介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小说家。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
海明威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老人与海》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
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海明威的故事海明威在创作期间的表现异常独特,因为作家在创作期间一般都是坐在椅子上进行创作。
然而海明威却不这样,他几乎每次都是站着进行创作。
有人问海明威为什么他要选择这样的创作方式,而海明威的回答是:“站着会让自己变得更容易疲劳,而疲劳便会督促自己挑精华部分写,而不需要写一些不必要的话语。
这样作品的含金量就会更高。
”除了站着写作之外,海明威还经常喜欢在冬天进行创作,尤其是那种格外寒冷的天气,在这样寒冷的天气海明威也不会穿很厚的衣服,他依旧穿那种很单薄的衣服在寒冷的环境中创作。
这也是为了追求作品的含金量。
在二战期间,美国的一位将领在拍卖会上获得了两箱的威士忌酒,而此时海明威也在场,他平时就喜欢喝酒,看到将领得到这么多的酒便主动提出要花钱买六瓶酒。
关于海明威的介绍
#
1.最著名的一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 6.每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 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
2. 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 7.上帝创造人不是为了失败
3.二十世纪的丧钟为人类而鸣! 8.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想征服全世界,就得 先征服自己。 4.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 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9.偏执是件古怪的东西。偏执的人必然绝对相信自己是 正确的,而克制自己,保持正确思想,正是最能助长这 5.恕我不起来啦!(墓志铭) 种自以为正确和正直的看法。 10.只要不计较得失,人生便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 #
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 中学毕业,海明威在美国《星报》当了6个月实习记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 队,投身意大利战场。 大战结束,海明威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237处的伤痕和赶不 走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
康复后,海明威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 。近10年的时间里他出版了许多作品,《太阳照常升起》是 海明威第一部重要的小说。 #
1944年,海明威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 事中受重伤,伤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1940年,海明威发表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 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 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 钓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 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 会交好运。 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 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 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 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 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 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 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 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 ————A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有 not defeated 被打败。 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 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
海明威的作品题材与人物以及海明威的创作特色
海明威的作品题材与人物以及海明威的创作特色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中,注重创作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题材与人物。
他的文笔精炼简洁,经常运用象征手法强调作品的深层意义。
一、作品题材与人物1. 《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描绘了古巴老渔民桑提亚哥一场与海洋的斗争,是海明威最为著名的作品。
作品充满了对渔民的敬重和对海洋的崇敬,表现出海明威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探究。
主要人物桑提亚哥是一个个性坚强、坚韧不拔的老人,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坚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人的力量。
2.《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谁而鸣》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以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为主人公,以复仇和个人英雄主义为主题,深刻反映了当时西班牙的社会、政治和人性等一系列问题。
作品中的人物都有着强烈的信仰、忠诚和勇气,他们毫不犹豫地付出自己的生命去追求正义。
3.《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描述“迷惘的一代”的作品,描绘了一群在巴黎生活的年轻作家和艺术家的生活和情感困扰。
作品中的主人公们都是有着优越出身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对深入的爱情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疑虑,展现了当时西方社会一种新的文化和思想态势。
二、海明威的创作特色1.现实主义海明威的作品注重真实性和现实主义,他运用真实的细节和精确的描述来刻画人物、描绘情节和环境,从而达到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他的笔触简洁而不失准确,让读者深刻体味作品中的人物和情境,产生强烈的共鸣。
2.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海明威的另一个创作特色,他用自然主义的手法来描绘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发展、变化。
他的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不是由天赋决定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他通过描写环境和自然现象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的转变。
3.象征主义海明威还善于运用象征手法来丰富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他通过特定的形象和情节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并使得这些形象和情节在作品中具有强烈的象征性。
例如,《老人与海》中的鲨鱼、翼形帆、艇桨等,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海明威的故事
《海明威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海明威的故事。
海明威呀,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他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和写作。
长大以后,海明威经历了很多事情。
他当过兵,还受过伤。
但是这些困难都没有打倒他。
有一次,海明威去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旅行。
那里的条件特别艰苦,没有好吃的,也没有舒服的床。
可是海明威一点儿也不抱怨,他用心去感受那里的一切,把这些经历都变成了写作的素材。
他写的书可受欢迎啦!比如《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个老渔夫和一条大鱼搏斗的故事。
这个老渔夫特别勇敢,一直不放弃。
就像海明威自己一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坚持下去。
小朋友们,你们说海明威是不是很厉害?《海明威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海明威的事儿。
海明威总是到处去体验生活。
有一回,他去了一个小渔村。
那里的人们每天都要出海捕鱼,生活很辛苦。
海明威就和渔民们一起出海,感受大海的风浪。
他看到渔民们为了生活努力奋斗,心里很受感动。
回到家后,他就把这些感受都写进了书里。
而且呀,海明威写作的时候可认真啦。
他会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自己的文章,直到满意为止。
他的书让很多人都受到了鼓舞,让大家变得更勇敢、更坚强。
小朋友们,要向海明威学习哟!《海明威的故事》小朋友们,让我再给你们讲讲海明威。
海明威有一次去爬山,山路很难走,又陡又滑。
很多人都半途而废了,可海明威咬着牙坚持往上爬。
他说:“不能轻易放弃,要挑战自己。
”他把这种精神也带到了写作中。
他写的故事里,人物都有着坚强的意志。
就像他自己,不管遇到什么,都勇敢面对。
小朋友们,希望你们也能像海明威一样勇敢坚强!。
海明威
秃
头
皮 肤 病
慢性皮肤 病使他变 得很丑
酗 酒
酗酒成性已 使他的器官深 受伤害,却又 被迫戒酒
海明威中晚 年时期大量 的脱发。
记忆力丧失
电击疗法对他 的记忆力造成 致命的打击, 使得他无法进 行创作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血压和慢 性糖尿病的 药物加重了 他的抑郁症
传奇 经历
童年 —— 拳击 场
A936年 ——西班牙内战 D 1954年 ——飞机坠毁
海明威认为死亡时 人们无法逃避,无法超越 的最大也是最可怕的真实, 它具有一种巨大的莫名其 妙的神秘力量,它在瞬间 剥夺了人们的一切权利, 撕碎了人们的一切主观想 象和盲目乐观。死亡是一 种永恒,而爱情、友谊、 人生,只不过是一堆“粪 土”。所以,海明威用众 多的文学形象向人们诉说 了这一人生体验。
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掉,但不能被打败
童年时期
成绩好 德智体全面发展 多才多艺 成熟却又叛逆
青年时期
参加一战 闯荡文坛 参加二战 从事创作 享誉文坛
病痛缠身 精神不振 无法创作 自杀身亡
没 有 失 败 只 有 战 死 。
中年时期
,
晚年时期
代表作:
1926年《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 1929年《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 1940年《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 ) 1952年《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海明威怎么死的
海明威怎么死的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在美国文学界的影响力十分大,可是他的死一直都是让人很难以接受的。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海明威怎么死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海明威怎么死的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海明威是自杀身亡的。
海明威把猎枪放在嘴里,扣动扳机结束了自己辉煌又坎坷的一生。
海明威选择在晚年时期自杀是有原因的,在当时,海明威已经62岁了,即便他之前获得过各种荣誉奖项,但这些东西在此时已经不能满足海明威了,他对自己在晚年时期各种无能的表现感到不满。
因为身体原因,海明威在晚年时期基本上就不能进行创作了,这对于一位作家而言,可谓是致命的打击,海明威接受不了自己不能继续创作的事实,每天都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
海明威在晚年时期已经患上了抑郁症,根据医学常识就可以知道,一旦患有抑郁症,如果不及时治病,很有可能会选择极端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果然海明威就是走了极端方式,他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海明威怎么死的还有一个说法是说他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因为海明威的父亲也是自杀身亡的,起初海明威对父亲这种懦弱的行为表示十分的不满,可是在他人生的发展遭遇到瓶颈后,海明威也开始用悲观的情绪来面对生活,海明威觉得只有自杀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好方法。
所以海明威在意识到了这一极端的方式的好处后,便选择了用一种残忍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用一把猎枪亲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海明威为什么选择自杀关于海明威为什么自杀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说因为海明威在青年时期参加过世界大战,在战争中,他在身体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被枪击中过,被炮弹打中过,而且他的脊背也因此受到了伤害,因为伤的很重,导致海明威没有了性功能,这给海明威内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他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便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一生,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海明威一生还是有过婚姻的,而且还有后代,所以此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关于海明威的自杀其实可以关联到他的家庭,海明威的家庭曾有过多人自杀,可以说是一种间接性的遗传病,海明威的父亲就是自杀身亡的,当时海明威对父亲的这种做法还十分的不解,还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一位懦夫,竟然选择这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海明威简介
海明威简介: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
他于1899年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驻欧洲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1961年自杀。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
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
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
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
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瑞特,但她并不喜欢他。
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
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
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谴责了战争,具有反战色彩。
小说因写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海明威生平介绍》课件
对女性角色的描绘与批评
刻板印象
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角色经常被 描绘为性感和附属品,这种刻板 印象和性别歧视引发了批评。
缺乏深度
批评者认为海明威对女性角色的 描绘缺乏深度和复杂性,往往将 她们简化为固定的特征或符号。
作品中的种族问题与批评
种族偏见
海明威的作品中存在对非裔美国人和 其他种族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这引发 了批评。
写作技巧
海明威在写作技巧上不断创新,如“电报体”风 格和“冰山理论”,对其他作家提供了启示和借 鉴。
05
海明威作品风格与主题
简洁明快的写作风格
总结词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明快、准确著称,他善于用简练 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内涵,摒弃冗长和繁琐的描写,强调直接 、生动的表达。
详细描述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主张“冰山原则”,即只写 出冰山的八分之一,其余的八分之七则留给读者去想象和补 充。他的文字简练而不做作,用词精准,刻画人物和场景生 动有力,深受读者喜爱。
详细描述
海明威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红十字会的救护车司机,并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这段 经历对他的写作风格和主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开始尝试写作,并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和诗歌。这 些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02
海明威的记者生涯与初恋( 1921-1928)
记者生涯的开始
迁居古巴
为了更好的写作环境和生 活质量,海明威选择在古 巴定居,度过了晚年时光 。
海明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 2
文学风格
海明威的简洁、直白的文学风格对后世作家产生 了深远影响,开创了“简约主义”文学流派。
主题思想
海明威的作品关注战争、人性、自然等主题,对 后世文学在这些主题上的探讨产生了积极影响。
海明威简介
海明威简介小说家。
1899年7月21日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村。
父亲是医生,母亲爱好艺术。
1917年10月进堪萨斯市《星报》担任见习记者,报社提出“用短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等要求,使他受到初步的文字训练,对日后形成他简练的文体产生了影响。
1918年5月参加志愿救护队,担任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意大利前线身受重伤。
1919年初回到家乡,练习写作。
1921年去多伦多任特写记者。
数月后去欧洲担任《星报》驻欧记者。
1924至1927年任赫斯特报系的驻欧记者。
海明威驻欧期间一直坚持写作。
通过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介绍结识了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r Stein)和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
斯泰因鼓励他写作,并开导他如何写得精练和集中。
192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包括寓言、诗歌和短篇小说。
1923年出版第一个集子《三个短篇和十首诗》。
1924年在巴黎出版另一个集子《在我们的时代里》(In Our Time),包括18个短篇。
次年同名的集子于美国出版,包括13篇短篇小说和夹在各篇故事之间的16篇插章。
1926年发表了他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英国版题名《节日》,1927)。
小说描写战后一批青年流落欧洲的生活情景,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的幻灭感。
斯泰因曾经对海明威等人说过:“你们都是迷悯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海明威把这句话当作小说的一句题辞。
由于小说写出这一代人的失望情绪,《太阳照样升起》成了“迷悯的一代”的代表作。
1927年海明威回到美国,发表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其中著名的有《打不败的人》、《五万大洋》和《杀人者》。
海明威在这些小说里创造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
这类人物形象对后来美国通俗文学产生了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明威出生于奥克帕克,他在瓦隆湖接受了洗礼仪式。
海明威的童年时光大多在瓦隆湖的农舍中度过,小时候喜欢读图画书和动物漫画,听各类型的故事。
喜欢模仿不同的人物,对缝纫等家事亦很感兴趣。
海明威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音乐上有所发展,但海明威却承袭了父亲的兴趣,如打猎、钓鱼、在森林和湖泊中露营等。
因此从小在瓦隆湖的农舍中度过的海明威,很热爱大自然。
[7]1913年到1917年间,接受高中教育的海明威,学业、体育上成绩优越,在英语方面天赋突出。
在初中时,为两个文学报社撰写文章的他有了首次的写作经验。
升上高中后,他更成为了学报的编辑。
有时他会使用“Ring Lardner Jr.”这笔名写作,以纪念他心目中的文学英雄拉德纳(Ring Lardner)。
高中毕业之后,拒绝入读大学的海明威,以18岁之龄到了在美国举足轻重的《堪城星报》(Kansas City Star)当记者,正式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在《堪城星报》工作了6个月的过程中,海明威受到了良好的训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海明威后来,海明威不顾父亲的反对,辞掉了记者一职,尝试加入美国军事以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斗情况。
“当我参加上一次的大战时,我是一个可怕的笨蛋,”海明威于1942年说,“我记得我只是认为我们是主队,而奥国是客队。
”海明威是条典型的美国硬汉,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奋德教授曾说:“他身材结实、宽肩膀、头形端正、有深棕色的头发和小胡子。
”本来,海明威的身材这么好,应能入伍,但却由于他的视力有缺陷而导致身体检查不及格,后来只被调到红十字会救伤队。
前往意大利前线途中,他在德国炮火轰炸之下的巴黎逗留。
他并没有在安全的旅馆停留下来,反而尽量接近战场。
海明威很兴奋,形容自己当时“好像是被派赴一个特别的任务来写这一年最伟大的故事”。
他与朋友泰德·布鲁姆贝克租了一辆出租车,希望能看到一两个新弹坑。
泰德写道:“我们一听到炮弹爆炸,我们的车子就尽快驱往爆炸声的地方去……但是我们一离开那儿又听到市内远处另一声爆炸。
”到达意大利前线之后,海明威目睹了战争的残酷。
在他到达那里的第一天,米兰附近的一座弹药库爆炸。
海明威给星报写道:“这一座弹药库的爆炸是我生平第一次接受火的洗礼。
我们把伤患带进来,跟在堪萨斯综合医院的情形一样。
”海明威受命搜索附近田野里因爆炸而抛落下来的尸体,带到一个临时停尸场,他发现他们找到的女尸多于男尸。
那一次看到的情况令海明威极为震惊。
在治疗期间的海明威(1918年,米兰)之后他遇到的士兵并没有减轻他的惊恐。
在一次关于战场上死亡情形的讨论,埃里克·道尔曼-史密斯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那是海明威从未听过的。
他很喜欢这句名言,于是要求埃里克把那句话写在一张纸条上,后来他又把它背诵下来。
那句话是出自“亨利四世”一剧的第二部分:“真的,我并不在意死亡;人只能死一次;我们都欠上帝一次死亡……随便怎么个死法,今年死明年死都一样。
”[3][4][5] 他这种对死亡的看法从他写给他父母的一封信中可见。
“死亡是件非常简单的事,”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1918年7月8日,海明威在输送补给品时受伤,结束了他的救护车司机的工作。
他当时在奥地利的堑壕被迫击炮弹击中,在他的腿遗下了弹片,再被扫射中的机关枪射中。
尽管自身负伤,他仍把一名意大利伤兵拖到安全地带,后来意大利政府授予他银制勇敢勋章(medaglia d'argento)。
海明威在米兰一个美国红十字会的医院工作。
由于没有什么娱乐,他常常以读报和喝酒消磨时间。
在这里,他结识了来自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修女安格妮·库洛斯基(Agnes von Kurowsky),她比海明威足足大了6岁。
海明威爱上了她,但海明威后来返回美国,他们的关系就这样终止了;安格妮并没有跟海明威返美,而是与一名意大利军官缠绵。
这件事的记忆在海明威的心中一直挥之不去,并成为了他早期小说《永别了,武器》的创作灵感。
后来,海明威更把自己当作小说中的主人公,缪称自己取得意大利军队的中尉军衔,并且参加过三次战斗。
[编辑] 处女作与其他早期作品战争结束之后,海明威回到奥克帕克。
由于禁酒令的关系,1920年,他迁往安大略省多伦多的巴瑟斯特街(Bathurst Street)1599号的一所公寓居住。
在那里居住期间,他在《多伦多星报》找到了一份工作。
他在那里是一名自由作家、记者和海外特派员。
海明威在那里结识了星报记者莫利·卡拉汉(Morley Callaghan),两人成为好朋友。
卡拉汉在那里刚开始写短篇故事;他把这些短篇故事给海明威看,而海明威对这些作品赞不绝口。
后来他们在巴黎得以再度重聚。
欧内斯特与哈德莉(1922年)1920至1921年的短短一年间,海明威在芝加哥北部附近居住,并为一所小报社工作。
1921年,海明威娶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察逊(Hadley Richardson)。
在同年的9月,他迁到了芝加哥北部的迪尔伯恩北街1239号的一所狭窄的三层公寓居住。
那建筑物现在仍在原处,而在这公寓前面则是一个有“海明威之家”(the Hemingway Apartment)字样的匾子。
哈德莉认为这公寓太昏暗和过于消沈,在1921年12月,海明威一家迁出了国外,再没有再回到那里居住。
“丁香园”(La Closerie des Lilas)咖啡馆(1909年),海明威在此地完成《太阳照样升起》的大部分章节他们听了舍伍德·安德森的劝告,在巴黎安顿了下来,在这里,海明威给星报进行关于希土战争(1919年-1922年)的采访。
在海明威回到巴黎之后,安德森为他写了一封介绍信给格楚特斯坦。
她成了海明威的良师益友,引导了海明威参与“巴黎现代主义运动”(Parisian Modern Movement),然后到蒙巴拿斯区(Montparnasse Quarter);这成为了美国移民“迷失的一代”之始,由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和《流动的飨xiǎng 宴》的题词带动。
另一个对海明威影响深远的人是意象派的创立者艾兹拉·庞德。
海明威的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1923年),由罗伯特·麦卡蒙(Robert McAlmon)在巴黎出版。
同年,他们一家回到多伦多短暂逗留,就在那时,海明威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取名约翰,并请格楚特斯坦当约翰的教母。
由于要支持整个家庭的开支,海明威逐渐变得忙碌,并开始对多伦多星报的工作感到沉闷,遂于1924年1月1日辞去了这份工作。
海明威为星报撰写的作品大多后来大多出版于1985年的《Dateline: Toronto》。
海明威在其短篇故事系列《在我们的时代里》(1925年)出版时才初登美国文坛。
对于海明威来说,这部作品极为重要,它一再显示简洁的写作风格亦可为文坛所接受。
1925年4月,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两星期后,海明威在丁哥酒吧(Dingo Bar)遇见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佛兰西斯·史考特·基·费兹杰罗。
相识之初,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常常对说共饮,彼此分享写作心得、交换手稿,费兹杰罗也表示希望海明威能在文坛上有更大的成就,但后来他们的关系逐渐冷却,更开始明争暗斗。
费兹杰罗的妻子洁儿达(Zelda Fitzgerald)打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海明威。
她更曾公开形容海明威为“假货”和“骗子”,并声称他看来很有大男子气概,其实也只是外表而已。
她开始无理地指海明威为同性恋者,并谴责她丈夫与海明威一起参与社交活动。
海明威-费孚之家,建于1927年海明威第一部成功的小说是《太阳照样升起》(1926年),是他在最喜爱的咖啡馆“丁香园”用6个星期完成的,是部半自传体的小说。
这小说十分成功,广受好评,其创作灵感是在读过费兹杰罗《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手稿之后萌生的。
欧内斯特与宝琳(1927年,巴黎)1927年,海明威与哈德莉·理察逊离婚,并另娶宝琳·费孚(Pauline Pfeiffer)为第二任妻子。
她来自阿肯色州Piggott,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此外,她也是一名临时的时装记者,为《名利场》(Vanity Fair)和《时尚》(Vogue)这类的时尚杂志工作。
[6] 这时,海明威开始转而皈依天主教。
那一年,海明威的《没有女人的男人》出版,书中有很多短篇小说作品,而其中的《杀人者》(The Killers)是海明威最为知名的短篇小说之一。
1928年,海明威与费孚迁居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开始了两人的新生活。
可是,他们的新生活不久后就被一件悲惨的事情的发生中断。
1928年,海明威的父亲克莱伦斯因受不住糖尿病和财困的折腾,以内战时期用的手枪自杀。
这件事对海明威来说是很大的打击。
在获悉父亲自杀一事之后,他立即回到奥克帕克为父亲安排后事,此时他想起在天主教中自杀要下地狱的。
同在这段期间,黑太阳出版社(Black Sun Press)创立者哈里·克罗斯比--也是海明威在巴黎认识的朋友--亦自杀身亡。
同年,海明威的次子派翠克(Patrick)出生于堪萨斯城,而他的第三个儿子格利高里·海明威(Gregory Hemingway)在数年以后才出生。
母亲多番阵痛后,几经辛苦,医生终于成功剖宫取出婴儿,有记指出《永别了,武器》中载有此情景。
《永别了,武器》记的是一个名为弗雷德里克·亨利(Frederick Henry)的美国士兵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利(Catherine Barkley)之间的浪漫故事。
这小说是以自传的文体写成的:书中的故事情节灵感明显是来自海明威在米兰与库洛斯基护士的关系;而小说中的凯瑟琳在产前阵痛的创作灵感却是来自海明威的次任妻子宝琳生次子派翠克前的痛楚。
在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其他书籍都开始成名后,《永别了,武器》这才出版。
《永别了,武器》的出版大获成功,很受欢迎,它亦为海明威解决了当前的财务困难。
[编辑] 基韦斯特与西班牙内战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基韦斯特的家,现为博物馆海明威后来终于听取了约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的劝告,于1931年迁往基韦斯特(他在那里住的房子现为博物馆)。
在那里,海明威常与好友沃尔多·皮耳士(Waldo Peirce)到海龟(Dry Tortugas)附近钓鱼、到著名的“邋遢乔酒吧”(Sloppy Joe),偶尔会到西班牙旅行,为《午后之死》和《胜者一无所获》收集资料。
1940年,即九年之后,海明威与费孚的这段婚姻结束,到1950年代,他进入了一生的另一个阶段,他在这阶段写的作品数量达一生所有作品的百分之七十。
1932年,《午后之死》这部关于斗牛的书籍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