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语文S版一下《山青青》word教案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山青青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山青青
教学目标
1.了解“山青青”四个字的意义。
2.理解一年四季山的变化,并能简单地描述。
3.通过观察图片、课文和教师的解读,感受山的气息,养成爱护大自然、
珍惜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PPT、视频、图片等。
2.课堂用具:挂图、黑板、文具等。
教学流程
自我介绍
大声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首诗
‘山青青’,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
课前准备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山的图片,让学生们围观。
导入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山,以及不同时期山的变化(春
天花朵盛开,夏天青山与蓝天相得益彰,秋天山上的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教学内容
1.阅读课文
请学生们一起阅读课文《山青青》。
山青青,树浓浓。
夏日行人欲断魂。
黄河入海流无穷。
白雪爱山复爱江。
2.诗歌欣赏
请学生们听教师的介绍欣赏诗歌,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在课前展示的图片。
3.诗意解读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诗歌的诗意,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4.诗歌朗诵
请学生们脱口而出诗歌,用朗诵的方式表达诗歌的内涵。
课后延伸
在家自己用句子或画画的形式,再次表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谢,提出珍爱环境的口号和方法。
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作业、诵读等方式来考核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山青青》教案范文
《山青青》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2)理解诗歌《山青青》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山青青》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小组合作,创作自己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2)理解诗歌《山青青》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难点:(1)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山青青》的课件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山青青》。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初步理解和感受。
2. 讲解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山青青》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3. 创作与展示:(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大自然为主题的诗歌进行创作。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绘画工具,将创作的诗歌展示在黑板上。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创作一首以大自然为主题的诗歌,并配上插图。
2. 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背诵和朗读练习。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诗歌理解和创作方面的表现。
2.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诗歌学习和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悟。
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诗歌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互相欣赏和学习。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山青青》备课教案
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一年级下册文:1山青青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1. 利用课件,以清脆的鸟鸣和淅沥的雨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迫切的期待后欣赏美丽的图片,进而产生由衷的感叹:春天充满生机!2. 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运用美读法,使学生产生强烈共鸣,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3.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并感受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文中 5 个生字:“鸣、声、草、盈、蒙”;会写 6 个生字:“叫、苗、花、草、青、朵”,学习新部首“草字头”;(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发挥想象,赞美春天。
2. 过程与方法:(1)图文结合,朗读感悟,培养语感;(2)欣赏春景,引导想象,练习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体会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2)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分析:1.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感受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2. 识字、积累语汇。
课前准备:1. 生字词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3. 投影仪。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课件导入1.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声音,充分想象情境。
课件播放录音:清脆的鸟鸣声。
2.在学生充满迫切的期待时,请学生睁开眼睛,观察课件展示出的 6 幅图片。
(展示课件第七屏)3.学生认真看图,教师结合图片旁白导入:大地妈妈有四个孩子,它们是四个不同的季节,分别叫春、夏、秋、冬。
每到一个新的季节,大地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小朋友们能不能告诉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回答。
)你喜欢春天吗?(学生回答。
)是呀,春天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万紫千红,大家都喜欢春天。
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些美丽的图片,也正是生活中的春景图。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山青青》教案三篇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山青青》教案三篇【导语】《山青青》是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课文第 1 课。
本课是一首短小优美的诗歌,写的是春天来临时大自然景色的变化。
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文中5个生字:“鸣、声、草、盈、蒙”;会写6个生字:“叫、苗、花、草、青、朵”,学习新部首“草字头”;(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发挥想象,赞美春天。
2. 过程与方法:(1)图文结合,朗读感悟,培养语感;(2)欣赏春景,引导想象,练习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体会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2)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分析:1.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感受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2. 识字、积累语汇。
3.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课件导入1.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声音,充分想象情境。
课件播放录音:清脆的鸟鸣声。
2.在学生充满迫切的期待时,请学生睁开眼睛,观察课件展示出的6幅图片。
(展示课件第七屏)3.学生认真看图,教师结合图片旁白导入:大地妈妈有四个孩子,它们是四个不同的季节,分别叫春、夏、秋、冬。
每到一个新的季节,大地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小朋友们能不能告诉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回答。
)你喜欢春天吗?(学生回答。
)是呀,春天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万紫千红,大家都喜欢春天。
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些美丽的图片,也正是生活中的春景图。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吧!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读题。
5.学习“青”字:(展示课件第十五屏)(1)读音:“青”字为后鼻韵母,教师可以带读,或借助课件中的录音对学生进行发音指导。
(2)字形: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
“青”字下部像是个“月”字,注意“月”的第一笔是“撇”,而“青”字下部的那一笔是“竖”。
小学语文《山青青》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山青青》优秀教案设计1.1 设计意图《山青青》这篇课文描绘了山的壮美和山的生机,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2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1.3 教学准备准备课件、课文文本、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山青青》的内容,包括诗句的意义、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2 诗歌朗读与鉴赏教授学生正确的诗歌朗读技巧,引导他们欣赏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2.3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包括字音、字形和字义,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些生字词。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2 诗歌鉴赏与创作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进行诗歌创作练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3 生字词运用与练习通过练习题和课堂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生字词,提高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4.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诗歌欣赏和创作,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感受到山的壮美和生机,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表达,运用生字词进行诗歌创作。
5.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以上是教案的前五个章节的编写,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动画、图片、音乐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6.2 课文文本准备课文《山青青》的文本,方便学生朗读和跟随教学进程。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山青青》教案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山青青》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山青青》的作者和内容2.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如注重细节、理解作者意图等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4.引导学生加强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教学重点1.掌握《山青青》的主要内容及其作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难点1.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们全面理解、把握《山青青》所表达的思想。
2.如何引导学生们学习语文,提高语言能力。
教学方法1.问答式教学——用户交互来培养思维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积极参与。
2.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看法和意见。
3.朗读式教学——上课时,在学生集体朗读的情况下教授语文。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山的图片,让学生们感受山的气氛。
2.介绍《山青青》的作者罗辑,并讲述课文大意和情景。
第二步:展开(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他们阅读、理解课文。
2.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与疑点,仔细探究每段的意义和想象运用。
第三步:课文朗读(15分钟)1.教师指定同学及其小组,让他们朗读课文,注意语文语法及其发音。
2.教师及时改正学生的发音错误,帮助学生更好的发音。
第四步:语文学习(20分钟)1.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其他自然风景,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五步:小结(10分钟)1.总结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回答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更好地保护环境,为地球做出贡献。
课后作业1.请学生整理笔记,反复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让学生画一幅图画,表现自己对自然的爱护和感悟。
教学效果评价1.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语文水平。
2.通过阅读故事,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山青青的教案
山青青的教案教案标题:山青青的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山青青》这首儿童诗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帮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山青青》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欣赏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山青青》的诗歌原文和翻译。
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学生的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山青青的美丽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保护环境的想法。
导入:1. 分发《山青青》的诗歌原文和翻译,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主体:1.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朗读《山青青》,并讨论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和意象。
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朗读,并解释他们对这段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指导他们正确理解诗歌的意义。
4. 合作创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段与《山青青》类似的诗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总结:1.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并分享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想法。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3. 总结讨论: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的收获,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在家中或学校附近寻找美丽的自然景观,并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植物园,增加他们对大自然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和展示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估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语文《山青青》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山青青》教学设计第1篇:一年级语文《山青青》教学设计【内容简析】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诗歌。
全文只有三句话,第一句写山、水、鸟;第二句写树、草、花;第三句写苗、田、春风春雨。
诗画相配,内容生动,更富有想像力,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趣味,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丽。
?【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着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读中成诵,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1?认识“鸣、声”等六个生字,会写“叫、苗”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难点: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看图说话。
屏幕显示: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的春景。
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也可看图说话)2?引入课题。
这么美丽的景*是什么季节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山青青》。
3?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词,多读几次。
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也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虚心地向同学请教或者请拼音朋友帮忙,再多读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语文《山青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十个生字(山、水、田、雨、鸟、鸣、叫、声、草、苗、蒙)。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明丽清新的意境,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
3.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神奇。
4.初步学习简单的叠词。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2.初步学习叠词,能说出几个简单的叠词。
3.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定向诱导1.看图说话。
一年级下语文彩色教案1山青青_语文s版-word文档
山shān青qīnɡ青qīnɡ,水shuǐ青qīnɡ青qīnɡ,2鸟niǎo儿er鸣mínɡ叫jiào①一yì声shēnɡ声shēnɡ。
[句导读:叠词的运用,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更突出了这个地方的山水美,鸟儿多,鸟儿叫得欢。
“一声声”写出了声音美,朗读时声音放亮一点儿,好像鸟儿在叫一样。
]段导读:写的是青山绿水鸟儿欢鸣。
树shù青qīnɡ青qīnɡ,草cǎo青qīnɡ青qīnɡ,3山shān花huā②朵duǒ朵duǒ笑xiào盈yínɡ盈yínɡ③。
[句导读:“山花朵朵笑盈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形态美,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热爱春天的感情。
读“笑盈盈”的时候要面带微笑,好像自己就是一朵花儿一样。
]段导读:小草树叶变绿了,花儿开了。
苗miáo青qīnɡ青qīnɡ,田tián青qīnɡ青qīnɡ,春chūn风fēnɡ春chūn雨yǔ绿lǜ蒙ménɡ蒙ménɡ。
[句导读:这句话是说苗是绿的,田也是绿的,一切都被春风春雨吹绿了、染绿了。
]段导读:田地里禾壮苗青,一派春天的景象。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春天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生字、新词卡片,春天美景的图画,小鸟鸣叫、溪水声的录音。
一出示图画,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图画,同时播放鸟叫声、溪水声)。
你们知道图画上画的是哪个季节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以绿色为主。
3.是啊!山绿了,水绿了,树哇、草哇也都变绿了,这绿色就是春天送给我们的礼物。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赞美春天的小诗吧!二初读课文,初识生字1.请同学们出声读课文,读不好的词语,请拼音来帮忙。
2.对照生字表,在课文中画出生字,然后让学生多读几遍。
《山青青》教案范文
《山青青》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2)理解诗歌《山青青》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
(3)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法,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2. 理解诗歌《山青青》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
难点:1. 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山青青》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写作等表达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自然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体验。
2. 诗歌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山青青》,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 创作实践:(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体验。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山青青》的主题和意境。
(2)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实践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2. 学生能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 学生能够在创作实践中展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语文S版一下《山青青》word教案
《山青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山青青》是语文出版社教材中课文第一课,它是一首短小优美的儿歌,写的是春天来临时大自然的变化.。
课文一共三句,第一句写的是青山绿水鸟儿欢鸣;第二句话是草芽树叶碧绿水灵,花开盈盈;第三句写的是田地里禾壮苗青,勾画出一派春天的景象。
本课语言朴实,节奏简明,结构反复,叠词叠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鸣、声、草、盈、蒙”五个生字。
会写“叫、苗、花、草、青、朵”六个字。
学习一个部首“草字头”。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3、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3、调动学生欣赏语言美,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语文设计理念》把“喜欢阅读”放在一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
一年级的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 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 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在这节课的导入,我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情境,然后引出我们要学的课文。
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将课文中出现的事物一一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篇小儿歌短小而精,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这样也促使学生对读课文产生兴趣,而识字教学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教学思路:《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
”在教学中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读书方法。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
小学语文《山青青》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山青青》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山青青》。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运用小组讨论、问答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1.2 教学内容课文《山青青》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景的诗歌,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抒情的表达,让学生感受到山的壮丽、水的清澈和鸟儿的歌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造句和表达。
2.2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3.2 教学手段课文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地传达信息。
图片和实物: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设计4.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山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山的印象和感受。
4.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造句练习。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4.3 理解课文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第五章: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5.2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请家长听写生字词,并签名确认。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活动设计6.1 教学拓展学生进行课后的阅读拓展,推荐相关的诗歌或文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山青青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山青青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和掌握课文中的汉字、词语及常用句型。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根据图片和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山青青》。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山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1.学习掌握课文中的汉字和词语。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山青青》的内容和教材。
2.学生绘制的山的图片。
3.黑板、粉笔。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通过引入《山青青》这个标题,激发学生对山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第二步:课文学习1.按照课文的顺序,逐句逐段进行朗读,帮助学生熟悉词语和句子的发音和意思。
2.分段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3.利用图片展示山的美丽景色,让学生通过图片理解课文中的描述。
第三步:课文理解1.提问学生:文章中在描绘山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词语?请描述一下山的外观和颜色。
2.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的具体描写和感受,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第四步:语言运用1.在黑板上写下几个词语和句子,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和课文中的描述来填充空缺或补充句子的意思。
2.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步:巩固练习1.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给学生分发练习纸,让他们自行完成练习题,并批改答案。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山青青》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互动交流和图片展示,学生对山的形象有了直观感受,并能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下一节课将继续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进行相关扩展活动。
语文教案《山青青》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山青青》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理解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学会欣赏自然景物,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诗歌《山青青》(附录)。
2.2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诗歌结构和韵律特点的分析。
2.3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
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山水画面,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
提问学生对大自然的印象和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3 解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3.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写景作文的练习。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和借鉴。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诗歌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写作成果,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诗歌意境的把握。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文本诗歌《山青青》打印稿。
5.2 多媒体资源大自然山水画面的图片或视频。
5.3 写作材料作文纸张或电子设备。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物质准备准备诗歌《山青青》的打印稿和复印机。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计算机。
准备作文纸张或确保学生能够访问电子设备进行写作。
6.2 精神准备提前阅读诗歌《山青青》,熟悉诗歌内容和意境。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大自然山水画面的图片或视频。
《山青青》的语文教案
《山青青》的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2)理解诗歌《山青青》的基本内容,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2)理解诗歌《山青青》的基本内容,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山青青》。
2. 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1)利用多媒体展示山青青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山青青》,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教学新课:(1)讲解诗歌《山青青》的基本内容,解释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课堂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山水”为主题,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歌《山青青》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诗歌创作中的表现。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中的意境。
3. 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七、教学步骤:1. 朗读与欣赏:让学生朗读诗歌《山青青》,并引导他们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山青青》的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山青青》的语文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歌的美。
2. 使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与背诵。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的认读。
2. 理解诗歌深层含义。
二、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诗歌的文本、图片、动画等。
2. 教学道具:如山模型、水模型等。
3. 教学资源:相关大自然的视频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大自然的山水画面,引导学生欣赏,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朗读诗歌:让学生跟随课件的节奏,一起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诗歌:分析诗歌的意境,讲解生僻字的读音和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背诵诗歌: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诗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诗歌,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的内容,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在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六、课堂活动设计1. 图片展示:展示山水画,让学生描述画面中的山和水。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诗歌中的山、水、风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3. 绘画创作: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山和水。
七、学习评价1.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看是否掌握了诗歌内容。
3. 表演评价:评价学生在情景表演中的表现,看是否理解了诗歌的意境。
八、教学拓展1. 同类诗歌推荐:推荐其他描写大自然的诗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美。
《山青青》教案范文
《山青青》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学习《山青青》,了解诗歌的基本格式和韵律特点。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描绘自然景色的短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格式和韵律特点。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歌韵律的运用。
(2)创作具有个性化的自然景色描绘短诗。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山青青》,了解诗歌内容。
(2)收集相关自然景色的诗歌、图片等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山青青》。
(2)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色,准备描绘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山青青》,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自然景色描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学习诗歌(1)分析《山青青》的诗歌格式和韵律特点。
(2)学生模仿创作,尝试运用韵律描绘自然景色。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景色进行描绘。
(2)组内讨论,共同创作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短诗。
4. 展示与评价(1)每组朗读创作的短诗,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创作过程中是否给予足够的指导和鼓励。
2. 学生反思:(1)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了诗歌的基本格式和韵律特点。
(2)创作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诗歌的基本格式和韵律特点,能够运用韵律描绘自然景色。
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了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自然,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优秀的诗歌作品。
语文S版一下山青青word教学设计
1山青青卡房中心校:刘艳丽教学目标:1、认识“鸣、声”等六个生字,会写“叫、苗”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难点: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看图说话。
挂图显示: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的春景。
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也可看图说话)2、引入课题。
这么美丽的景色是什么季节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山青青》。
3、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词,多读几次。
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也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虚心地向同学请教或者请拼音朋友帮忙,再多读几次。
2、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词语,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3、指名读生字词。
齐读,开火车读。
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4、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一小组,每人读一遍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6、指名读全文;评读。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朗读课文,你想怎么样读就怎么样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
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句话。
2、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3、你觉得哪些景物最美?请你先挑选你喜欢的这一句话认真、反复地读一读,直到能把这一句话美美地读出来为止。
4、指名读、评读。
5、把课文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
6 、全体诵读课文。
7、指导背诵课文。
8、你能用你的画笔把你读到和想到的春天美景画出来吗?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现在,你想用自己的什么方式来赞美一下美丽的春天?(可以唱一支赞美春天的歌;可以朗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可以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话……)2、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小朋友们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2、再放图片,边看边感受春天的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青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山青青》是语文出版社教材中课文第一课,它是一首短小优美的儿歌,写的是春天来临时大自然的变化.。
课文一共三句,第一句写的是青山绿水鸟儿欢鸣;第二句话是草芽树叶碧绿水灵,花开盈盈;第三句写的是田地里禾壮苗青,勾画出一派春天的景象。
本课语言朴实,节奏简明,结构反复,叠词叠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鸣、声、草、盈、蒙”五个生字。
会写“叫、苗、花、草、青、朵”六个字。
学习一个部首“草字头”。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3、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3、调动学生欣赏语言美,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
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语文设计理念》把“喜欢阅读”放在一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
一年级的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 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
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 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在这节课的导入,我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情境,然后引出我们要学的课文。
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将课文中出现的事物一一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篇小儿歌短小而精,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这样也促使学生对读课文产生兴趣,而识字教学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教学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
”在教学中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读书方法。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
”一年级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对于课文的学习也偏重于识字教学。
但是不是教师的强加讲授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自我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以下教学设计充分
体现了这一点。
本课教学的设计根据教材的特点,不过多使用电教及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也比较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境,揭示课题
1、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呢?
3、冬天刚刚走过,春姑娘就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了我们身边,她就藏在我们周围,你知道它在哪里吗?(出示课件: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的春景图片)
4、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整个世界都换上了绿色的春装,这绿色多么的惹人喜爱,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喜爱一起走进《山青青》。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宝宝来帮忙。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3、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春天来了,和冬天相比大自然有什么变化?
三、品读诗歌,入情入境
1、师:同学们,生字已经读得这么好了,那诗歌是不是读得更流利呢?下面看书自己再读读吧!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这一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变化?
2、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
3、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体会,师相机指导朗读。
A、山青青,水青青,鸟儿鸣叫一声声。
指导学生发现水在山的映衬下变绿了,体悟鸟儿兴奋的心情。
B、树青青,草青青,山花朵朵笑盈盈。
引导学生体悟大自然变化,感受山花张开笑脸迎接春天的喜
悦之情。
C、苗青青,田青青,春风春雨绿蒙蒙。
引导学生体悟春风春雨唤醒万物,赋予大自然生机。
4、思考:春风春雨是无色的,在这儿却说他们是绿蒙蒙的,为什么呢?
5、配乐诵读课文。
6、指导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1、看到这美丽的春景你想说些什么?
2、你能用你的画笔把你读到和想到的春天美景画出来吗?
五、布置作业,课后积累
1
2、回家把课文美美地背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通过上《山青青》这一课,首先第一感觉就是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及课件,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中间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课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课文并认识了生字。
最后的拓展活动中的“你能用你的画笔把你读到和想到的春天美景画出来吗?”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理解诗歌内容具体到笔头和图画中,而且为每个孩子留出了表现自己独特个性的天地,这一环节,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在学生读的这一环节设计上似乎感觉有些杂乱,学生有感情朗读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许是学生的体会还没有那么深入,在引导的过程中不是很到位的原因,我想这也是我以后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同时也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供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