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课堂软件环境的设计与实现_以温州大学未来课堂为例_叶新东
未来课堂软件环境的设计与实现——以温州大学未来课堂为例
![未来课堂软件环境的设计与实现——以温州大学未来课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0cb098b8762caaedd33d454.png)
二 需求 分析
1未来课堂教学对于软 件环 境的新要求
未 来 课 堂 的 教 学 环 境 要 求 对 软 件 系 统 提 出 了 新 的 要
的操作 系统 。所 以软件系统应该支持瘦终端,无需本地存储 ,
基 于 Wi n d o ws的 学 科 应 用 软 件 、基 于 An d r o i d系 统 的 应 用 工
具构成 ,并通 过无线 互联软件和协 议进行无 缝连接形 成一个
完整 的 教 学 软 件 环 境 支 持 体 系 。
( 4 )应 用 更 低 碳 环 保
未 来课堂的设计 理念 中低碳和环保 也应 该是一个重要主
第2 3卷 2 0 1 3 年第 1 0期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Mo d e m E d u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 ol | 23
No . 1 0 2 0 1 3
未来 课堂软件 环境 的设计与 实现
— —
以温 州大学未来课堂为例
无 需 再 安 装 任 何 软 件 , 由 此 这 些 被 闲置 了 巨 大 的 计 算 资 源 可
求 , 为此 本研 究对 中小学 各 学科 教师进 行 了访 谈调 查 , 一 共做 了 1 6份访 谈 ,访谈 对 象包括 各个 学科 初 、高 中教 师 , 由于未 来课 堂环 境建 设偏 重于新 技术 接受 方面 ,其 中 8份 选 择信 息 技术 教师 作为 访谈 对 象 。根据 问卷调 查 中教 师对 新技 术 使用 的 疑虑 和软 硬件 环 境提 出 的要 求 ,对 软 件系 统
中职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构建与应用初探——以《初级会计
![中职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构建与应用初探——以《初级会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7983e50242a8956bece474.png)
— —
以《 初级会计 电算化》 课程 为例
李惠霞
( 广 东省佛 山市顺德 区龙 江职业技术 学校 广 东 佛山 5 2 8 0 0 0 )
【 摘要 】 在我 国“ 十二五” 期 间. 全国教育信息化 工作的核心 目标和标志工程是“ 三通工程” , 其 中“ 网络学 习空间人人通” 是“ 三 通工程” 的重 中之重 , 是“ 三通工程” 的最终 目的 本文主要是结合 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及 中职培养 目标, 探讨如何借助“ 世界 大学城 云空间” 。 以现有校 园网络平台为基础 , 并通过对学科 资源的有效整合 ( 以《 初级会计电算化》 课程为例) , 围绕以提 高学生学 习主动 性 和积极性 , 培养协作 学习能力等方面来构建学生网络 学习空间 , 并利用空间开展 一 系列的教学活动 , 为实现 中职生“ 网络学习空 间人人通” 作一点微 薄之力。 【 关键词】 网络学习 学生空间 电算化 【 中图分类号】 G 7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6 ) 2 4 — 0 0 7 4 — 0 1
一
一
个广 阔的 平 台 。
块, 练 习循 序 渐 进 , 由零 到 整 。
结合 中职学生学 习特 点及 中职培养 目标 . 以现有校 园网络 平 台为基础, 并通过对 学科 资源的有效整合 ( 以《 初级会计 电算 化》 课 程为例 ) , 围绕 以提 高学生 学习主动性和 积极 性 , 培 养协 作学 习能力等方面来构建学生网络 学习空间 . 并利用 空间开展 系列的教 学活动 , 为实现 中职生“ 网络 学习空间人人 通” 作一 点微薄之力 。 学生用空间是 实现“ 网络学 习空间人人 通” 的根本 . 而学生 空间的构 建与空间资源质量的 高低是 决定 空间能否不断发展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措施和系统表达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措施和系统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597df36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a.png)
2019-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措施和系统表达徐晓星(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41)摘要:数字化学习环境突破传统学习环境的瓶颈,更加突出教学成效,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技能、经验和促进能力生成的重要条件,是教育与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结合,相互发展共进,促进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升华的表现方式,也是整合数字化学习环境具有拓宽教学设计的思路和应用形式,是当下学习环境的重要补充,具体的设计措施和系统表达尤为重要,从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前提出发,分为五方面分析构建前提条件,再从设计和建设意义表达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重要性,最后从设计要求、设计原则、设计措施,详细探索和总结设计的方法论与成效评价机制,力求达到数字化的应用能够提升职业教育的实质效果,实现职业教育与时俱进的信息化时代整合。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措施;系统表达中图分类号:G434;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6-0150-02一、前言数字化学习环境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教研、课堂、实训、设备、管理、远程教育、技术服务、资源服务等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设计和应用,使数字化教育资源和数字化教育形式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技术升级的教育环境,同时还包括数字化学习环境所体现的教育思维。
而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措施和系统表达尤为重要,关乎整个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有效实施和实质意义,也是评价数字化学习环境对教学的重要标准。
二、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前提数字化学习环境首先是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表达方式和沟通互动传播方式,从而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包括如下前提:1.设施前提,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移动媒体、校园网络、因特网等。
未来课堂研究的转变:社会性回归和人的回归
![未来课堂研究的转变:社会性回归和人的回归](https://img.taocdn.com/s3/m/00cbdb88e53a580216fcfee5.png)
人 们 已 经 深 刻 体 验 到 信 息 技 术 的 发 展 已 经 改 变 和 正 在 改 变 我 们 的 生 活 美 国 斯 坦 福 大 学 物 理 系 教 授 张 首 晟 认 为 .
信 息 时 代 目前 只 是 刚 起 步 . 未 来 还 有 可 能 迎 来 新 的 发 展 高 潮 而技 术 革命 的 周 期 也 E渐 缩 短 . l 同时 科 学 技 术 知 识 体 系 积 累 的也 驱 使 技 术 渗 入 各 个 领 域 引 发 更 加 深 刻 的 变 革 信 息 技 术 已 经带 给 了 教 育 更 宽 广 的视 角 . 网络 教 育 也 真 是 随 着 信 息 技 术 的 发 展 而 繁 荣 起 来 . 堂 的多 媒 体 化 也 在 进 行 着 但 课 是 比 较 现 有 课 堂 和 传 统 课 堂你 会 发 觉 . 实课 堂 的 基 本 形 态 其 并 没 有 发 生 变 化 目前 大 多 数 的 研 究 者 关 注 的 是 如 何 利 用 新
研究 . 凸显 教 育 的社 会 性 本 质
作 为 个 体 层 面 的人 的 定 义 . 生物 学 的 解 释 : ( 丁 文 从 人 拉
学 名 H mo a in ) 地 球 生 态 系统 中 的一 种 普 通 动物 . 生 o pe s 是 s 是 物 进 化 的结 果 [ 们 不 想 仅 仅从 生 物 学 角 度 去 看 教 育 的 对 4 1 我 象 . 于 “ ” 认 识 经 历 从 猜 测 到 科 学 . 简 单 到 复 杂 . 低 对 人 的 从 从
了不 同 的 现 代 教 育 本 质 观 .各 种 教 育 本 质 观 虽 有 不 同 表 述 . 但 是 唯 一 脱 离 不 开 的 就 是教 育 是 人 影 响 人 的过 程 。 l 有 的 教 育 都 离 不 开 人 。 3 I 所 那
关于未来教室设计PPT课件
![关于未来教室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71c8cac281e53a5802fffd.png)
.
7
2)未来课堂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
〉 目前未来课堂的设计是教育技术的一个前瞻性的领域, 己经有许多探索性的研究, 从日本 “Computopia1996”想象中的未来课堂,到 1990 Ocotillo Retreat 设计的凤凰城未来教 室模型,NASA 支持的 Pennsylva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Devon Country Council、at the Leigh University、Columbia College 项目,微软支持的University of Szeged 未来课堂项目以及 James Madison University、Harrisonburg (Toward a Future Wireless Classroom Paradigm)项目,Middle Tennessee 州立大学的高级课堂 技术实验室,斯坦福大学的 iRoom 项目等。 英国教育部的“未来教室”计划,政府希望 通过计划的实施来“引导未来的教室设计”。在亚洲,2005 年3 月 2 日,新加坡信息通信 发展管理局和微软公司在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设立 中心, 连手打造未来教 室,以高科技辅助教学活动。 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投入新台币 71 亿元经费,积极升级 中小学的教室环境,在经济部技术处、工业局、中华电信和电子白板业者的共同支持下, 强调信息融入教学、缩短城乡差距的“未来教室”,正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减轻补习支 出的大好契机。这里的未来教室包括软硬件、教材、服务全整合解决方案。台湾地区元智 大学利用教育主管部门 2008 年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 350 万台币建设了创意未来教室。 香港圣保禄学校也建有未来课堂体验教室。 内地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层次还不够全面、 深入。 从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最早出现的关于未来课堂的文献是吴国丽 2001 年在《上海 教育科研》上刊发的《关于未来课堂的思考》, 目前研究关注的主题是构建未来课堂的主 体——交互白板技术。 总的来讲,已有的国内外研究主要围绕着改革传统课堂的途径、课 堂的物理架构、课堂的信息、媒体装备和课堂的绿色、智能设计等方面展开,而将未来教 室投入正式教学的案例较少,缺乏实践的检验,因而,对于未来教室的构建、使用方面还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微格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微格教学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0c4589e009581b6bd9ebaa.png)
Abstract:Inordertoprovideanidealplaceforthetrainingofnormalstudents’teachingskills,anew microG teachingsystemforsuchtrainingisconstructedbyusingvirtualrealitytechnology.ThismicroGtrainingsystem basedonvirtualrealitytechnologyincludesfour modulessuchastheconstructionofthevirtualteaching scenes,construction of virtualcharacters,construction of virtualteaching situations and teaching skill evaluation,andthefunctionalprocessandframeworkofthetrainingsystemarealsoputforward.Thissystem hasachievedthegoodapplicationeffectintheteachingpractice. Keywords:virtualreality;microGteaching;educationofnormalstudents
收 稿 日 期 :2017G12G08 基金项目:全国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教 育 部 规 划 课 题 )2012 年 度 课 题
(FHB120580) 作者简介:陈淑洁(1976—),女,浙 江 温 州,硕 士,高 级 实 验 师,主 要 研 究
方向为实验技术及实验教学.
1 微 格 教 学 的 概 念 、特 点 和 基 本 流 程
未来课堂中屏的设计——基于交互的视角
![未来课堂中屏的设计——基于交互的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9eb5f507bb68a98271fefa52.png)
会性 回归, 促 进 主 体 的 学 习与 发 展 这 一 未 来课 堂 的 目标 。 也 能 体 现 未 来 课 堂 以学 习者 为 中心 的 设 计 理 念
f 关键 词 1 未 来课 堂 ; 多屏 显 示 ; 设计 ; 交互视角
『 中图分类号1 G 4 3 4
『 文献标识码1 A
主阵地 。 随 着 以 电 子技 术 、 信 息 通讯 技术 等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以
及人类对于教学 、 学 习过 程 认 识 的不 断 提 升 . 课 堂 也 正 在 经 历
着 从 传 统 到 现 代 再 到 未来 的变 革 课 堂 是 教 学 的 主 阵 地 . 也 是
学 习 环 境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创 建 自由 、 开放 、 有趣 、 快乐 、 平等、 互动 、 思考、 合作 、 探索、 绿色 、 和谐 的课 堂 。 是 学 生 对 理 想 课
量、 屏 的 应 用 等都 直接 影 响 未 来课 堂 中的 交 互 水 平 , 进 而 影 响 课 堂 主 体 的 学 习动 机 及 学 习 效 果 . 影响群体 心流的
形 成 。选 择 合 适 的屏 并进 行 组合 设计 将 有 助 于 未 来 课 堂 中主 体 交 互 。 主体 间 交 互 . 进 而 实 现课 堂 中人 的 回 归 和社
中 分 支 持 单 触 点 的 屏 和 支 持 多 触 点 的屏 嗍 胡娟娟 ( 2 0 1 2 ) 从
技 术 的 角 度 和 交 互 的 角 度 对 学 习 空 间 中 的屏 进行 了 区分 她 认 为 从 技 术 的 角 度 .屏 可 以 分 为 计 算 机 产 生 前 手 写 的 屏 幕
成 过 程 这 种 互 动 分 忡 动 和 隐性 互 动 也 有 学 者 将 课
数字传感器实验室
![数字传感器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b111ba20e2bd960591c6770e.png)
要用 到其 中远 程 遥控 、 屏 幕监 视 、 学 生 演 示 和
屏幕 广播功能 。 5 未 来教 室 的智能 设计
移 动设 备 和无所 不在 的无 线 网络使 得人们 可
以随 时随地 学 习 。虽 然这 类技 术更 多地应 用 于泛
算机 , 无论 在 校 园的哪个 ຫໍສະໝຸດ 落 , 都 可 以方便 地使 用
( 5) 电 子 教 室软 件
3 萧福生. 基于未来 教室 的未来学 校 [ J ] . 中国信 息技术 教育 ,
2 0 1 1 ( 1 1 )
4 尤众喜. 无边 界学 习及其 支持 和引 导研究 [ D]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2 0 0 5
5 高丹丹 , 陈向东 , 张 际平 . 未 来 课 堂 的设 计 [ J ] . 中国电化教育 ,
电 子 教 室 是 由 许 多 电脑 软 、 硬 件 组 成 的 电 脑 教 学 网络 , 它有广 播 、 控制 和监看 等等 功能 。
在 电子教 室 中 , 有 一 台教 师 机 和许 多 学生 机 ,
S p a c e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f o r f u t u r e c l a s s r o o ms a t w e s t e r n[ R] .
:实 时计 算 、 分析 , 并 实现 图形 化 显 示 , 可 以代 替
2 0 1 1 ( 1 5 )
要共享资 源或交换资源 , 如教师 给学 生提供资 料 、 布 置作业 , 学生给教师提交作业等 。使用 U盘 、 移动硬 盘 等移 动介 质 , 容 易 造 成计 算 机病 毒 的交 叉 感染 。
而通过 “ 网上邻 居” 实现数 据共享 的方法 速度较慢 ,
课题申报范本:4454-“智慧课堂”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策略研究
![课题申报范本:4454-“智慧课堂”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4759a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a.png)
课题申报范本:4454-“智慧课堂”提升学⽣英语写作能⼒策略研究“智慧课堂”提升学⽣英语写作能⼒策略研究⼀、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硬件设备和⽆线宽带通信成本愈加低廉,技术已经步⼊便携式个⼈终端时代,信息的产⽣、传输、处理、复制和储存等成本也愈加低廉。
随着“智慧地球” (Smart Planet)概念的提出,智能技术的应⽤,智慧的医疗、智慧的交通、智慧的电⼒、智慧的基础设施甚⾄智慧城市、智慧校园、智慧教育、智慧教室应运⽽⽣(彭明盛,2012)。
智慧教室的设计与应⽤已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之⼀,也是⽬前许多国家的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教育研究⼈员关注的热点。
在智慧教室的设计中,如何将技术有效地整合于教学环境和活动中,促进和⽀持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直是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重点趋势。
同时现代教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在教学⼿段上,虽然引⼊了各种信息技术,但传统的“满堂灌”仍没有摆脱。
形式上从“粉笔+⿊板”改为“PC+投影”,实质上不过是从“⼝述式灌输”转化为技术式的“多媒体式灌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借助了信息技术的外⾐,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
课堂上,师⽣的互动相当频繁,⽓氛也极为活跃,但是仔细的观察后就会发现:这所谓的“互动"追求的仅仅是形式上的、浅层次的繁华与热闹,未能形成有效的互动教学机制,可谓是徒有其“形”⽽失其“神”,互动教学仅仅成为了教学改⾰的装饰品。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如何利⽤互联⽹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将优质的⽹络教学和传统实体课堂教学相互融合,设计和构建现代化的智慧教室,为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深度融合,积极开展互动教学改⾰与发展提出了⼀个现实挑战。
2、课题的界定“智慧教室”提升学⽣英语写作能⼒策略研究就是利⽤现代化智慧教室环境,以及计算机⽹络的辅助功能,充分利⽤传感技术、⼈⼯智能技术、⽹络技术、富媒体技术等来装备教室,优化传统的学习环境,弥补传统模式下社会情感策略,词汇学习策略,纠错策略及写作实践策略使⽤低效的缺憾,并赋予了它们新的形式。
可编程序控制器可视化教学系统设计
![可编程序控制器可视化教学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29fa0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4.png)
- 26 -信 息 技 术0 引言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是一门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广泛且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在掌握基本理论后,才能安全高效地进行实验和实践。
如果能够设计一套可视化教学系统,就可以推动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在教学和实践2个方面的发展。
可视化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简洁、明了地传递信息。
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教学中,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1-2]。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多侧重于提高实验装置的性能或者采用虚拟仿真和动画的方式进行教学[3-5]。
这些研究都未能将课堂教学与具体的实际控制进行有机结合。
结合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的相关内容,该研究开发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可视化教学系统既符合实际的工业控制情况,又能和实际的设备进行联机控制,并且可以灵活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可编程序控制器可视化教学系统将机电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程序和实际控制的操作按钮组合在一起。
其中,机电控制系统采用虚拟电路的方式,可以动态观察接触器触点的状态以及电动机的运行情况;采用在线监视的模式来观察程序的运行情况。
操作按钮可以供操作者进行现场操作,操作者在操作的同时,可以实时观察程序的状态、接触器的动作和电动机的运行,可以完整地把握控制系统的运行机理。
该研究所开发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可视化教学系统具有3个优点:1)系统采用纯软件设计,确保了课堂教学的安全和高效。
2)该系统采用组态软件设计,能够连接实际的可编程序控制器装置,并且可以灵活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3)该系统完整的展示了控制系统的运行机理,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1 可视化教学系统设计1.1 可视化教学系统主界面设计如图1所示,可视化教学系统主界面设置了8个演示模块:循环扫描过程、启停控制演示、模拟量演示、延时启动演示、正反转演示、星三角启动、定时器扩展以及车位管理系统,另外还设计了1个系统简介按钮。
该文对部分模块的操作进行说明,单击对应的按钮,即可进入相应的演示模块。
浅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时代新宠——未来课堂
![浅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时代新宠——未来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63a205b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7.png)
现代经济信息440浅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时代新宠——未来课堂杜逸飞 石家庄市第24中学摘要:当今社会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科学信息技术在课堂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新变革模式。
未来课堂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面向新世纪新环境的技能。
未来课堂借助智能空间、云计算和人体工学等技术,吸收了人本主义、互动教学、环境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精华,以互动为核心展开教学活动。
未来课堂是教学技术的一个新领域,未来课堂具有智能性,是一个智能化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未来课堂;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TP391.9;G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440-01一、引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层出不穷,不断创新的技术改变了信息的呈现、传输和存储和人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
随着技术也越来越智能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技术为中心开始逐步转向以人为中心,人与技术、人与资源自然、和谐的交互理念在教学领域广泛应用,给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工作方式和学习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和同学需要不断地熟悉新技术,将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之中。
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从从单一技术的教室转变为运用广泛现代化技术的新型教学环境普通教室(original Class-room)转变为技术增强教室(Technology Enhanced Class-room),未来课堂具有人性化、混合性、开放性、交互性、智能性、生态性等特性,应该坚持“人塑造环境,环境塑造人”的教学新思路,建立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提高自身对所环境的认识。
未来课堂(FutureClassroom 或者Classroom of the Future)相对于传统和现代课堂而言,已经成为教学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智慧黑板平台下的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案例研究——以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为例
![智慧黑板平台下的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案例研究——以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898440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c.png)
智慧黑板平台下的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案例研究——以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为例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借助智慧黑板平台中的“可视化”功能,将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新旧知识合二为一,整合运用;对知识结构进行重新建构,将学生的隐性思维凸显化,把抽象思维形象化,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变得鲜活起来,让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师生的互动以及评价的方式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希沃白板是当今智慧黑板平台的核心软件,也是现代教学软件的主流,它们能够演示动态数形结合的关系,揭示图形与几何间内在互换的联系,把抽象复杂、枯燥乏味的概念清晰可见、言简易懂,让学生在学中玩,在做中学,学生数学思维得到升华、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信息素养,全面发展人。
本文以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为例,利用智慧黑板平台为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慧黑板;图形与几何;可视化;希沃白板图形与几何模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它占小学数学学习阶段的四分之一,《新课标》明确要求,要从义务教务阶段起,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模型,培养其空间观念,感悟度量方法,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识。
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受教学工具的限制而无法使图形与几何知识可视化,学生单纯通过机械式的记忆方法来死记硬背图形的特征和计算面积、体积的公式,缺少动手实践的过程,脑海里没有真正建立起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和推导几何图形的面积与体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
如果能借助智慧黑板平台中的希沃白板教学软件,可以让学生全方面多维度感知图形的形成与变化,使图形在学生的眼中变得可视化,还可以通过模拟操作,多角度感受空间的变化,真实体验推导和演变的过程,自主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参与提出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下,新的一代希沃智慧黑板平台随之诞生,它集电视机、电脑、音箱、投影机、电子白板、幕布等设备功能于一体。
浅谈“未来教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未来教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69d5454431b90d6c85c7cd.png)
浅谈“未来教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作者:楼超雄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8年第09期摘要:未来教室将各种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关键词:未来教室;课堂效率;学习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33-1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课堂已经很难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教学课堂,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下面,我就结合一些教学实例来谈谈“未来教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发挥软件作用,提高准备效率作为教师,你要想上好一节课,就必须做好课前准备。
其中,制作课件和板书是课前准备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传统课堂中课件和板书繁琐的制作,让很多教师对这节课望而却步,而未来教室在这方面能极佳地发挥软件的作用。
当我们需要在某一页课件当中插入一些图片、音频、视频、flash 等文件,我们只需要把这些文件从电脑里直接拖入未来教室专用的软件wiclass或者starc软件中即可,不用再像PPT那样插入控件之后再链接到对应的媒体文件;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出示板书的时候,我们不必再像传统课堂那样进行手写或者粘贴,我们只需要运用截取功能,就可以把我们课件中出示的任何信息作为板书出示在屏幕上。
通过未来教室这些软件的作用,解除了教师对于制作课件和板书的心理障碍,提高了制作课件和板书的效率,为上好这节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借助教室功能,优化课堂效果虽然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会使得这节课事半功倍,但如果课堂效果不理想的话也会使这节课功败垂成。
未来教室环境下的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
![未来教室环境下的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3dd5b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2.png)
未来教室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教室环境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实践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未来教室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将现代科技与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未来教室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创新和实践。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和演示。
而在未来教室环境下,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实践和创新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课堂上可以引入虚拟实验室、编程培训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未来教室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不同,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而在未来教室环境下,可以利用智能教育平台和个性化学习软件,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在未来教室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创新和实践、互动与合作、个性化教学和跨学科融合。
通过这些教学策略,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合作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来教室环境的变革将给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未来教室环境下的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
![未来教室环境下的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346efb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0.png)
未来教室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未来教室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必将受到影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根据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尽可能地适应和利用新的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
首先,未来教室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和现代化教育理念相结合,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通过把学科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创造出让学生愿意学习和参与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实际探索中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本质特点和现代化应用,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次,未来教室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和实际需求,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强调实践与应用的结合,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和项目实践,不断深化对信息技术的理论认识和实际应用技能,提高实际应用水平,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时代的需求。
再次,未来教室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注重与现代化教育科技的结合,采用更加先进和灵活的教学技术手段,例如虚拟仿真、游戏化教学和智能化辅助教学等。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资源,落实多样化教学策略,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通过在互联网上分享和开放资源,将教学走向开放性,实现多教育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
最后,未来教室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注重与社会实践和应用的结合。
教师应该加强与社区、企业和学科领域的合作,让学生通过实际调研、学科比较、案例分析等方式与社会现实进行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提高信息学科应用价值和社会实际应用能力。
未来课堂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未来课堂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be1d2123968011ca30091f4.png)
未来课堂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作者:范仁俊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7年第10期【摘要】在未来课堂环境下,教师依托先进的教学设备,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与技术互动的过程中,全程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去体验收获的喜悦。
以高中信息技术“规划网站”一课为例,基于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未来课堂环境,对高中信息技术课例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未来课堂环境;信息技术;互动【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5-0052-03【作者简介】范仁俊,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05)教师,一级教师。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特别在意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自己的感悟、学生的互动。
教师经常借助课件讲解,学生再演练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的激情,也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未来课堂是当下教育发展的新事物。
在未来课堂环境下,教师依托先进的教学设备,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未来课堂的界定未来课堂引领着当下教育的发展,目前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广泛关注,有部分学者已经对未来课堂进行了一些研究。
美国创新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等人在《来上一堂破坏课》一书中提出,未来课堂是一种结合了技术和新型的软件,给学生提供一个先进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达到既定目标的课堂。
未来课堂:智慧学习环境
![未来课堂:智慧学习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3f487d2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5.png)
未来课堂:智慧学习环境
陈卫东;叶新东;许亚锋
【期刊名称】《远程教育杂志》
【年(卷),期】2012(030)005
【摘要】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智能性是未来课堂的重要特性之一.未来课堂应为课堂主体而建,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者的
个体学习和社会化学习,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它是一个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谐、自由发展的教与学环境与活动的智慧学习环境.未来课堂不仅是一个
智能化的学习空间,还应体现出对课堂主体教与学活动支持的智慧性.智慧性主要体
现技术层面、环境层面和资源和服务层面等方面,其实现技术主要包括硬件技术和
软件技术两个层面,其中硬件技术主要包括所有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技术、多功能
交互设备技术;软件技术则主要是指各主体间的信息传输技术、控制技术及信息的推理技术等.
【总页数】8页(P42-49)
【作者】陈卫东;叶新东;许亚锋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科学技术系,江苏苏州215009;华东师范大学教
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现代教育技术V ol. 23 2013年第10期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10 2013 未来课堂软件环境的设计与实现——以温州大学未来课堂为例叶新东1,2张甦敏2(1.温州大学教育技术系,浙江温州 325035;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 200062)【摘要】随着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未来课堂研究为代表的课堂学习环境设计研究趋向成熟,未来课堂的软件架构也逐步清晰起来。
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开始试图构建一个真正地用于教学的技术环境。
该研究通过软件需求分析与相应云平台技术的比较,确定了未来课堂软件平台环境构建思路与方案,并进行软件环境的实际搭建。
希望为未来课堂的软件环境设计提供一个实践案例,为以后未来课堂进入真正的教学研究提供环境基础。
【关键词】未来课堂;软件环境;设计;实现【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0—0005—06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10.001一引言一个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只有硬件设备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功能强大的学习支持系统和各种教学软件来配合,才能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
为了实现未来课堂的教学功能,适应未来课堂多屏环境和廋终端的硬件环境,我们在教学软件环境的设计中引入了云桌面(Cloud Desktop)技术。
云桌面技术是一种仅将操作系统桌面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技术,由服务器端完成计算。
通过把计算能力移动到服务器端,将所有桌面虚拟机在数据中心进行托管并统一管理,虚拟桌面的存储和执行(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都集中在数据中心。
用户使用终端设备通过远程协议进行访问,以虚拟桌面的形式替代个人电脑,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和学校成本,而且具有与传统个人电脑同样的用户体验。
因此,云桌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用户吸引力。
未来课堂教学软件环境主要包含:云桌面学习支持系统、基于Windows的学科应用软件、基于Android系统的应用工具构成,并通过无线互联软件和协议进行无缝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软件环境支持体系。
二需求分析1 未来课堂教学对于软件环境的新要求未来课堂的教学环境要求对软件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研究对中小学各学科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一共做了16份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各个学科初、高中教师,由于未来课堂环境建设偏重于新技术接受方面,其中8份选择信息技术教师作为访谈对象。
根据问卷调查中教师对新技术使用的疑虑和软硬件环境提出的要求,对软件系统主要提出如下要求:(1)软件及系统维护管理更集中需要将应用和数据集中在统一的服务器集群中,严格分发控制,客户端上执行的存储和操作(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都集中在数据中心,从而可以实现管理员对用户行为的统一管理和监控。
(2)总体拥有成本(TCO)更低未来课堂环境需要简化终端对硬件配置的要求,同时使用虚拟化技术让服务器的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且集中式的管理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整体上降低各种设备部署与维护的成本。
(3)用户体验更佳软件支持系统直接面向最终用户,需要做到用户体验透明,无论后台如何庞大和复杂,对于用户而言应该是一个熟悉和易用的环境,这样对系统性能、整体效率和用户体验等有了更高服务标准。
通过无线网络让用户真正享受云速度和云存储共享,定制的界面系统和随需派送的个体差异化服务,泛在网络接入与访问。
(4)应用更低碳环保未来课堂的设计理念中低碳和环保也应该是一个重要主题。
许多学校都有大量的低配旧电脑,无法升级并使用到新的操作系统。
所以软件系统应该支持瘦终端,无需本地存储,无需再安装任何软件,由此这些被闲置了巨大的计算资源可以重新运行起来,这对学校来说很有意义。
2 传统桌面学习向云桌面学习的转变云桌面是一种新的云计算应用模式,是继服务器虚拟化后在虚拟化领域的又一热门解决方案形式,是桌面虚拟化的升级,它带来了桌面应用的革命。
因此,云桌面继承和实现了云计算和桌面虚拟化技术的创新和优势,相比较传统PC的5应用形式和理念(图1),其以低成本、高可靠性、低维护量、高安全性和节能环保等特点,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中越来越受青睐。
我们可以预见,云桌面技术被引入到未来课堂的学习支持系统中,带来的不仅是创新教育,而且将大大促进学习支持系统的快速发展。
图1 传统桌面学习“PC”VS云桌面学习“CD”总之,云桌面本身是虚拟化技术与云计算的结合和应用,既继承和发扬了两者的特点和优势,又进一步提高了传统PC和虚拟桌面的性能。
因此,如何在校园打造私有云并实现云桌面,为资源整合和集成服务的实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环境,并在教育应用中得到认可和推广,是值得在未来课堂环境中引入和深入研究的。
三方案选择和关键技术根据对未来课堂环境需求的理解,和对云桌面技术自身优势的总结,我们的软件环境设计应重点关注如何利用云桌面技术改进学习工具的使用,改善教学效能,对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合理设计。
1 方案选择未来课堂软件环境设计和方案选择需要综合各类因素,既要保证技术实现基础,又要解决实际面临的困难。
在考虑到本研究现有整体资源的局限性下,需充分考虑未来课堂所确定的硬件设备资源,尽量优选免费、开源的相关技术支持。
经过前期市场调研,选取了几种主流方案评估,归纳如表1。
表1 未来课堂软件平台方案评估分析表云桌面产品 技术实现 资金需求 可实施性评估Vmware View 技术先进较大投入资金和规模限制Citrix Xendesktop 技术先进较大投入同上IBM SBSC 技术成熟一定投入同上Redhat Linux 一定局限一定投入同上eyeOS 提供客户端访问开源项目搭建私有云困难Ulteo OVD 新技术,尚有提升空间开源项目适合中小型规模2 关键技术未来课堂的软件环境建设涉及了几项关键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云桌面技术、Ulteo开源项目相关技术等。
其中,Ulteo开源项目相关技术主要围绕阐述Ulteo OVD技术、Hypervisor、CoLinux、GPL v2,以及Windows Server 2003相关技术等。
(1)云计算自从Google在2006年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这个名词就被迅速认同和推广“云计算”。
是近年来的重要创新技术之一,在当今科技世界里,新兴的技术可能在数月或者几年内兴起与衰退,但云计算的出现被预期会历久不衰。
它正对IT的基础架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甚至可能产生十年前Web的出现对于IT网络的革新意义。
虽然目前云计算是一个流行用语,实际上,大家对于云计算还没有形成公认的权威定义。
维基百科把云计算定义为“一种计算架构转型,用户不再需要在云中的技术架构层面的专家和控制。
云计算描述了一种新的、基于网络的IT服务的供应、消费和传递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动态地组织并做为一种服务供应可扩展的,通常是虚拟化的网络资源”[1]。
张际平教授[2]认为“云计算是在分布式系统、网格计算、虚拟存储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共享基础架构,其核心是提供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
Googe Reese[3]根据云计算的核心是提供服务,提出了判断是否为云计算服务的三项标准:①用户可以通过开放的网络浏览程序或者网络传输接口获得服务;②不需要任何前期启动费用支出;③用户只支付所用的费用,并且只当在使用时。
虽然云计算的定义还没有权威标准,但大家对于云计算的平台架构研究有很多共通的方面。
2011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将云计算认定为是“一个模型,一个泛在的、方便的、网络方式的按需访问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程序和服务等),能够被以最少的管理和6交互成本快速提供和释放”[4]。
NIST云模型是由八个共同特征、五个基本特征、三个服务模式和四个部署模型组成,这体现了云计算平台架构的范型。
2011年“地平线报告”(Horizon Report)强调指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影响未来教育的六大技术之一。
[5]2011年埃森哲(Accenture)公司的调查报告“探究云计算的未来:驾驭下一个技术驱动转变的浪潮”显示,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潜在应用体现为三点:获取全球资源(access to global resources)、低成本仿真(low cost simulation)和高度交互/协作学习(highly interactive/collaborative learning)[6],尤其后两点使得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有了立足点和发展方向。
(2)云桌面由上节可知,借助于云计算技术,可以为学生使用网络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为存储和管理数据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空间,也为学生完成各类应用提供几乎无限强大的计算能力。
[7]云桌面是在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上可以通过PC、工作站、笔记本、上网本、智能手机、PDA等任何与网络相连的设备来访问跨平台的应用程序以及整个客户桌面。
简单地说,云桌面是一种仅将操作系统桌面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技术,由服务器端完成运算。
通过把计算能力移动到服务器端,将所有桌面虚拟机在数据中心进行托管并统一管理,虚拟桌面的存储和执行(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都集中在数据中心。
用户使用终端设备通过远程协议进行访问,以虚拟桌面的形式替代个人电脑,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和学校成本,而且具有与传统个人电脑同样的用户体验。
因此,云桌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用户吸引力。
云桌面的技术基础是桌面虚拟化技术(Desktop Visualization)[8],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VDI)和基于服务器计算技术(Server-Based Computing,SBC)。
VDI是当前的主流架构与部署方式,通过提供对底层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和上层虚拟桌面的集中管理和连接功能,向终端用户提供灵活和良好的虚拟桌面交付。
VVDI桌面云解决方案采用“集中计算,分布显示”的原则[9],支持客户端桌面工作负载(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托管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用户通过支持远程桌面的协议(如Remote Desktop Protocol:RDP,Independent Computing Architecture:ICA)的客户端设备与虚拟桌面进行通信。
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来访问个人桌面,从而大大改善桌面使用的灵活性。
通过VDI提供虚拟桌面服务(Visual Desktop as a Service)技术,一方面满足使用者不在受限于特定的硬件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云端私人化服务,另一方面可以让专业人士管理维护软件和硬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