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精品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课件6-10
新疆瓜果
光
西藏牧草
照
水 分
南稻北麦
热 量
林业和种植业
地 形 和 土 壤
“因地制宜” ——为什么?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你知猎人经常在这个季节出来打猎。”摸象鼻子的盲人说:“它像粗绳索。 成人用品商城 https://
老渔夫听完他的诉说,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随便地扔在了沙滩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的那粒沙子 找出来。”鱼继续说。,他回答道:“我长成这样,这不是我自己的选择
新课讲授
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人类既可以对不 利的环境进行改造, 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 发展。
同时,不合理的 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 的环境变得不利。
人类的生产活动 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 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 展下去。
北大荒→北大仓 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
“因地制宜” ——为什么?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 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 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 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应它本身发展、 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 要内容之一。
02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11周第2课时(总第22课时)
教
材
分
析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尝试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三熟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农业的地区差异不仅体现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而且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这为山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各地区农业的发展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发展好我国的农业。
[小组讨论、展示、评议、完善]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差异原因分析
北方
东北
华北
分界线
南方
(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将原因的分析结合到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的已学知识上,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出示课件、知识拓展]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请你在图4.15中的适当部位上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
[学生讨论、绘图、展示、评议]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探究异的原因奠定基础。
[出示课件]出示“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请同学们对比并找出各自对“主要农业部门发展地区”的设计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并做解释。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第二课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的分布,与基地建设。
2.能够对走科技兴农之路有正确的认识。
3.能运用实例和数据说出发展农业也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
4.知道发展农业可以带来什么。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明白农业的分布特点,决定了不同地方农业发展的特点。
2. 学会结合地图对我国农业有很全面的了解,使走科技兴农之路可以带来生活的很大变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农业的分布与农业的基地建设,给科技兴农带来的影响。
要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1.农业的分布特点2.科技兴农带来的影响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充分理解科技兴农。
教学方法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探究课前准备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在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是什么,农业的类型有哪些?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1.东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
(1)东部主要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
(2)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西部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南北方以800毫米年降水量线或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均以种植业为主。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思考:农业会给经济和科技带来影响吗?二、新课学习(一)农业基地建设(讲述)我国自然调价千差万别,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只有因地制宜,把不同的农业部门布局在合适的地区,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地的有实体按键,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首先要考虑的自然条件的特点。
列如,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在河湖较多、水流平缓的地方,适宜发展淡水渔业;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等。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还要充分考虑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布局的变化。
1.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请同学们回答书上活动第78页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农业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第2课时农业【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学习重点】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学习难点】怎样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学习过程】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取阅读课本内容与图相结合的方法看课本内容,完成:1、各种类型的农业分别受哪些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林业的地区:发展耕作业的地区:发展畜牧业的地区:发展渔业的地区:2、影响农业的重要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3、完成课本活动1。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完成课本活动2、3题。
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读课本内容和图回答:1、工国农业面临哪些问题?2、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什么?3、完成活动1,画出统计图,说说我国农业的成就。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完成课本活动2题,你知道我们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例子吗?2、完成课本活动3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总结在下面【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以下有关各地农业建设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B.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充足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C.闽、粤沿海滩涂广阔,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D.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所有的山区都应发展林业2、以下有关“基塘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塘农业”仅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地势低洼地区B.针对地势低洼易涝的状况,趋利避害开发了“基塘农业”C.为了满足多种经营的需要,开发了“基塘农业”D.“基塘农业”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延伸下图所示是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 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的丘陵低山。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课件
华北、西北等缺水地区大力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冬冷夏热,全年降 水少。
光热充足。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糖分 积累。
降水少,晴天多,光合作用强;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瓜果甜,颜 色鲜艳 品质优
喜高温多雨、酸性土壤,怕涝, 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丘陵、山 地为主要产茶区。
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 条件充足。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
海
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
某
花卉,发展鱼、肉、乳、蛋生
区
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你
域
的理由。
可行, 因为需求更大,可以获得更高 的经济价值。
04 走科技强农之路
0 1 依靠科学技术, 使农业增长方式正 从广种薄收转向优 质高产,优良品种 不断涌现。
超级杂交水稻
东
林业 因C地是山地,地形陡
南
峭,水土易流失,发展 林业可以保城持郊水农土业。。
因A地位于城市郊区,
沿 海
距城市近,生产城市市 某
场需求的农产品,经济
效益最高。
区
种植业
域
因B地位于远离城市的
平原,土壤肥沃,水源
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
适宜发展渔业 因D位于海洋,水域辽阔
东
活动
南
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
沿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 水稻平均产量不到4500千克/公 顷,目前超级杂交水稻已突破 12000千克/公顷,使我国在耕 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 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被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 士在试验田中。
02 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明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
2.初步学会从媒体上收集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实例技能,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3.了解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2.运用所学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看法及设想。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理解,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方法】指导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收集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实例,调查家乡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调整的原因。
【教学过程】二、学导达标五、智能测评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应该发展牧业的地形区是()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2.下列农业行为符合因地制宜观点的是()A.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地势低洼处,挖鱼塘养鱼,鱼塘周围植桑、种甘蔗B.在干旱草原区,开垦耕地种植粮食C.在城市郊区大量种植粮食作物D.在西双版纳林区大面积毁林开荒3.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区把粮田腾出来改种花卉、蔬菜和发展塘鱼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B.市场的需求量C.国家的政策措施D.气候条件4.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农业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A.人口减少,耕地增加B.水土流失严重C.自然灾害频繁D.环境污染5.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是因为()A.该地牧业发达,牧畜需要大量的饲料B.该地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C.该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D.该地少数民族擅长种植牧草6.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部沿海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B.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C.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并建立商品粮基地D.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要点突破】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例1:本着因地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B.黄土高原地区,发展垦荒种粮C.东北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棉花生产D.在江南低山丘陵地区发展水果和林业解析:本题是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考查,发展农业要考虑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也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
教学课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四、走科技强农之路
B
C D
A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图中
四大
A 宜林则林
地区 根据
地形
B 宜粮则粮 和气
候应
宜牧则牧 C
宜渔则渔
该发 展哪
D
种农
业?
小结:
什么是因地制宜?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 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他本身 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
宜 林 则 林
太行山
地势陡峭、水土容易流失,适宜发展林业。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Hale Waihona Puke 棚2之退耕还林(草)退耕还林还草
桑叶 桑树
蚕 蚕 粪
鱼塘
好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 益,并且整个过程没有废物,对 环境无污染
4之沼气农业(绿色农业)
耕地
肥料 秸杆
农民
粪便 供电、供沼气
沼气池
桑基鱼塘
基塘生产的好处:利用自然资源和条件,农业结构合理,保 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并且投资少。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拓展延伸:
1、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 的不同而不同。请在图中的适当部位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小 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 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 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一熟; 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
宜 牧 则 牧
降水较少、牧草茂盛,适宜发展畜牧业。
宜 粮 则 粮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
宜 渔 则 渔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课时)(共25张PPT)
4、
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5、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
南方地区农作物
3
1、农业的劳动对象 是___,获得的是 _、_的本身。
小结: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 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4
1、农业包括哪些部门? 2、具体说明农业与我 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A吃________________ B穿________________ C用_________________
11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 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部分?它们的界线在哪 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年降水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 2.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哪几个(?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 3.东西两部分有哪些农业类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西部:畜牧业;东部:种植业、林业、渔业。 原因:气候)
有明显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 气候条件 B 地形条件
C土壤条件
D 水源条件
24
达标测试
1、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 ( )
A工业 B农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服务业
2、我国的人工林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3、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业发展状况,了解农业是我国 国民经济的基础。 2、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 分布上的差异。 3、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2
导学
1、农业分为
。
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___与___、 ___与____的差异。
3、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_业为主; _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第二课时-精选教育文档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的分布,与基地建设。
2.能够对走科技兴农之路有正确的认识。
3.能运用实例和数据说出发展农业也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
4.知道发展农业可以带来什么。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明白农业的分布特点,决定了不同地方农业发展的特点。
2. 学会结合地图对我国农业有很全面的了解,使走科技兴农之路可以带来生活的很大变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农业的分布与农业的基地建设,给科技兴农带来的影响。
要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1.农业的分布特点2.科技兴农带来的影响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充分理解科技兴农。
教学方法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探究课前准备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在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是什么,农业的类型有哪些?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1.东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
(1)东部主要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
(2)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西部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南北方以800毫米年降水量线或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均以种植业为主。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思考:农业会给经济和科技带来影响吗?二、新课学习(一)农业基地建设(讲述)我国自然调价千差万别,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只有因地制宜,把不同的农业部门布局在合适的地区,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地的有实体按键,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首先要考虑的自然条件的特点。
列如,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在河湖较多、水流平缓的地方,适宜发展淡水渔业;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等。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还要充分考虑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布局的变化。
1.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请同学们回答书上活动第78页的内容。
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课题: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课标与教材课程标准要求:1.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教材分析: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状况、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以及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较差,因此,要注意降低难度,分散难点。
要遵循“小步子、快节奏、勤反馈”的教学原则,加强直观教学,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反复练习,训练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插图的基本技能,并教会他们把已获得的知识巩固在地图上,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1、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2、抓紧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3、理解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
教学难点:1、理解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2、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3、理解农业发展对策: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
创新支点的设计:充分利用实例和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识记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来轻松突破难点,解决重点。
学习方法与媒体: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方法。
第二课时 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能够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运用实例说明 举例说明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能够说出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说出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运用资料说出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的现状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观念4、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调查能力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它们的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6)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7)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8)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1、读图P4.16,说出影响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的主要因素?(1)、农业生产布局要受到的影响,发展农业时,应注意布局在适应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这是“”科学地理观点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农业生产还受到当地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
2、记住农业的概念,理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3、知道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4、学会阅读“中国农作物分布”图,并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说出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因素;2.说出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的基本标准。
教学方法:挂图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地图册挂图引入新课: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
讲授新课: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活动1]参考教材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回答:(1)粮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2)以下各地区适合开展哪种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为什么?太行山区B、华北平原C、内蒙古草原D、洞庭湖沿岸(3)完成教材的活动“城市地区农业带的分布”(4)思考:在气候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如果种果树,应该安排在什么地方?山区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农业生产活动?(5)上面的选择只是从自然条件方面考虑应该发展哪个大的农业部门,当我们进行具体的生产时,又会考虑到哪些因素呢?”回答:自然条件(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技术、市场、设备等)[活动2]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事例都比较常见,你能举出哪些事例呢?并分析其成功之处和失误的地方,如果是反例,还应提出一些建议。
[小结] 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
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制宜”,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问题1] 我国人民的生活从饥饿贫穷到温饱小康的转变说明了什么?回答: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重大转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第二节 农业 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Fra bibliotek走科技强农之路
1.因地制宜概念: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 物,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方,以充分利 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2.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 (1)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等;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农业技 术水平、国家政策等。
在( B )
①发展生态农业
②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④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围山转”模式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 )
A.水土流失减少
B.大气湿度减少
C.地下水减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点拨】“围山转”模式立足山区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在山
区根据地形环境特点,依据山体高度因地制宜布置等高环形种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发 散思维能力。在解题过程中,不论是进行最科学的方案选 择、土地资源的开发,还是远景规划的设计,都应考虑到 以下几方面:①该地为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②各地 具体的地形不同;③该地人多地少,需更加合理地利用各 类资源;④需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注重经济效益, 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展渔业的主要原因是( D )
A.国家政策
B.农民喜好
C.自然条件
D.市场需求
2.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B )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土地广阔
D.人口稀少
读我国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图4-2-7), 回答3、4题。 3.甲高原为( C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种植业 B___________ 渔业 C___________ D是一个小型城市, 它的周边园艺业代 替种植业的原因是 市场需求 ________ ;
D
C
完成课本P78和P79“活动”
1、读图4-1-3我国南方某县地形,西北部适宜发展 林 业,中部适宜发展______ 种植 业,东南部适宜 ______ 发展______ 业。说说如果在西北部山区大规模发 渔 展种植业,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自然条件: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 源充足灌溉便利。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量大地广人稀适合机械化生产, 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国家政策 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
活动: 图中A、 B 、C 三地, A为城市中心 区, B为城市郊区, C为远离城市的郊区。 居住在B、 C 两地的 农民面临着两种选择: 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种植蔬菜、花卉、发展 肉、乳、禽、蛋生产
宜 渔 则 渔
洞庭湖
河湖、沿海: 水源丰富,适宜发展渔业。
宜牧则牧
宜粮则粮
因 地 宜林则林
自然制 条件宜
宜渔则渔
太行山
洞庭湖
农业的发展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同 时还要不断提高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
走科技兴农之路 原因:数量和质量 耕地紧张 产量不稳定 国际
市场变化大
方向:优质 高产 高效 成就: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
B
D
)
)
1.如图是我国东部 某丘陵地区.其中A 为山区,B为丘陵梯 田地区,C为平原地 区,D为水库,在保 护环境促进农业生 产良性循环的条件 下,请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生产 布局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B 经济林(茶、果树等)宜在_____ ;种植业宜在 C ;畜牧业宜发展_____________ C农耕区畜牧业 ;渔业宜在 ____ D ;用材林宜在_______ ____ 。 A
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共15张PPT(优质版)
珍惜和合理
利用每一寸 土地,切实保 护耕地
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位面 积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对策
实行科技兴农
现代化养殖
无土栽培
大棚农业
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对策生态农源自:桑基鱼塘桑叶桑树
桑树
蚕
甘蔗
鱼塘
塘泥
鱼塘
蚕沙
好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节省投资 和土地,并且整个过程没有废物,对环境无污 染,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对策
1.东部沿海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 地理条件有那些? 交通对外联系方面:东部临海、进出口方便,利于贸易往来。
地形条件: 东部地势平坦,多为平原和丘陵。
气候条件:位于季风区,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 社会经济条件:依附于大中城市,技术设备先进,信
息来源广,劳动力充足,市场广大。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请说出影响下列地理事例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 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气候
(2)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立体农业。 (3)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
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 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4)“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被誉为 塞上江南。
_、______等等。
技术装备、与城市
四、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和工矿区的距离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
现了由___长_期___短_缺到总量__基__本__平__衡、__丰__年__有__余的历史性转变。
2、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增加、耕地不断 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东部沿海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 地理条件有那些? 答:交通对外联系方面: 东部临海、进出口方便。
地形条件: 东部地势平坦,多为平原和丘陵。
气候条件: 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
社会经济条件:东部技术设备先进,信息来源广, 劳动力充足。
2.为什么要在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适宜的农业生产方式 B C D A
1.完成课本104页活动题。 2.归纳:影响农业因地制宜 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讨论: 1.BC两处自然环境相差 不大,但种植的农作物对 换一下,农民的收入会增 加还是减少?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自然 影响 条件
农业 生产 的因
素 社会
经济 条件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 时-精品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二课时)
A
B
C
D
1.A、B、C、D四处最适合发展的农业 部门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练习:1000
甲
米
地
500
乙
米
地
丙丁 地地
连江县某沿海地形剖面图
将下列选项前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A.水产养殖和捕捞 C.果树栽培
B.发展林业 D.种植业
答:应退耕还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肥力。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提高粮食生产的能力 2、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3、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 2、贷款改造“下湿地”,让“瘦田”变“肥田”,有 望提高粮食产量。
▪ 3、把“下湿地”成片的地方挖成人工湖,搞水产养殖, 同时还可以发展水上旅游。
▪ 对这些主张,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
1.有一个小山村,周围的土地大多易受风沙,洪水侵蚀, 农作物产量一直很低。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该地方 应继续耕种,还是应该采取其他对策?谈谈你的想法。
为了保护西部的生态环境,否则的话,会出现水土 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的结果。
▪ 展示实例:有一个村子60%以上的耕地都是“下湿地” (土壤下面是古河道,堆积了很厚的卵石层),不透水, 由于排水不畅,一年四季都被水浸泡,种庄稼很困难, 产量也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主要有这几种主 张:
▪ 1、继续种庄稼,产量低就向山坡要耕地,扩大种植面 积。
水源气候土壤地形 等
市场、交通、科技、 资金、劳力等
根据图4.23及文字叙述画一副桑基鱼塘的流程图 并想一想基塘生产有什么好处?
桑树 桑叶 蚕
蚕粪 鱼塘 塘泥
答: 桑叶 桑树
蚕 蚕 粪
好处是整个过程没有废物, 而且对环境无污染。
鱼塘
无土栽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不同类型的地区农业建设的方向也不同: (1)东部沿海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2)中部地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基地; (3)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发 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