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用氧应急预案完整版
医用氧安全应急预案
![医用氧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7041e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2.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医院在医用氧供应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用氧供应设施、设备和操作过程,包括医用液氧、医用氧气瓶和医用制氧设备。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 负责应急工作的总体协调和指挥。
- 成员包括院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后勤保障部门等相关负责人。
2. 现场处置组- 负责现场应急响应和处置。
- 成员包括医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
3. 医护救援组- 负责救治因医用氧供应故障受伤的患者和医护人员。
- 成员包括医护人员、急诊科等相关人员。
4. 物资保障组- 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分发。
- 成员包括后勤保障部门相关人员。
四、应急响应程序1. 报警- 发现医用氧供应故障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 现场处置- 现场处置组迅速到达现场,对故障原因进行初步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 如故障原因不明,立即切断故障设备电源,防止事故扩大。
3. 医护救援- 医护救援组对因故障受伤的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 同时,将重症患者转至安全区域,保障医院的诊疗秩序。
4. 物资保障- 物资保障组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配应急物资,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5. 信息报告- 现场处置组将应急响应情况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五、应急恢复1. 故障排除- 现场处置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排除故障,恢复正常医用氧供应。
2. 总结评估- 应急领导小组对应急响应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改进应急措施。
六、培训与演练1. 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进行应急知识培训。
2. 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医院应对医用氧供应故障的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东方医用氧应急预案
![东方医用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8441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0.png)
领导机构
设立应急指挥部,由公司 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决 策和指挥应急工作。
执行机构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应 急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
救援队伍
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 ,负责实施现场救援和处 理。
应急协调机制
紧急会议机制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 召开紧急会议,分析情况 ,制定应对措施。
信息报告机制
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及时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突发 事件的情况。
根据医用氧使用场景和可能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
划。
确定培训内容
02
培训内容包括医用氧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
应急处理措施等。
实施培训
03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和掌握医用氧的相关知
识和技能。
模拟演练方案
制定模拟演练方案
模拟演练方案应包括演练目的、演练场景、演练流程等。
的安全隐患。
统一指挥
在医院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下,各部门和人员按照职责分
工,协同作战。
分级负责
根据医用氧供应中断或短缺的 程度,实行分级响应机制,确
保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
科学施救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遵循科 学规律,采用合适的救援方法
和装备。
02
CATALOGUE
组织与协调
应急组织架构
01
02
03
CATALOGUE
应急响应流程
预警级别与响应流程
预警级别
根据医用氧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紧急情况,设定不同的预警级 别,如一级(严重)、二级(中 度)、三级(轻度)等。
响应流程
根据预警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 响应流程,包括紧急情况报告、 应急处置、人员疏散、医疗救援 等环节。
医用氧气突发事应急预案
![医用氧气突发事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7be85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7.png)
一、预案背景医用氧气作为医院抢救和护理患者的重要物资,其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提高医院对医用氧气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医用氧气供应安全,防止氧气泄漏、火灾等事故发生。
2. 快速、有序地应对医用氧气突发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增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医用氧气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人员疏散、现场救援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现场救治和转运。
(3)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舆论引导。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供应和保障。
四、预案内容1. 氧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1)发现氧气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警并报告应急指挥部。
(2)现场处置组迅速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4)后勤保障组调配应急物资,确保事故现场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 氧气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发现氧气火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警并报告应急指挥部。
(2)现场处置组迅速扑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4)后勤保障组调配应急物资,确保事故现场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 氧气中毒事故应急预案(1)发现氧气中毒,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警并报告应急指挥部。
(2)现场处置组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到新鲜空气流通处。
(3)医疗救护组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救治,确保中毒人员生命安全。
(4)后勤保障组调配应急物资,确保事故现场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五、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和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加强对医务人员和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医用氧气安全使用的认识。
东方医用氧应急预案
![东方医用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20082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e.png)
xx年xx月xx日
目录
contents
预案编制的目的和依据医用氧使用安全事故类型医用氧使用安全组织机构及职责医用氧使用安全保障措施医用氧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医用氧使用安全培训与演练其他事项
预案编制的目的和依据
01
确保医用氧的安全、及时供应,以满足医疗救治和临床用氧需求。
建立健全医用氧应急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损失。
对医用氧使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定期对医用氧使用安全进行检查,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同时对安全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具体实施步骤
采购安全设备
培训员工
定期检查
制定应急预案
医用氧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05
处理流程
处理流程实施要点
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和职责
培训演练
备足应急物资
保持通讯畅通
对应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
提前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投入使用,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要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传递相关信息,确保应急指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加强员工培训
定期对医用氧使用安全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定期检查和评估
确定医用氧使用场所
根据医院用氧需求,确定医用氧使用场所,并合理布局氧气瓶存放区域和使用区域。
根据医用氧使用场所的实际情况,采购符合规范的氧气浓度监测设备和灭火器材,确保其质量合格。
医用氧供应应急预案范文
![医用氧供应应急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b8d88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8.png)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医院在医用氧供应过程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医用氧供应稳定,满足临床需求;2. 快速、有效地应对医用氧供应中断、泄漏等突发事件;3. 降低突发事件对医院运营的影响;4. 提高医院应对医用氧供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医用氧供应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医用氧供应应急工作;2.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1)应急物资保障组:负责医用氧储备、调配、供应;(2)应急维修组:负责医用氧设备维修、保养;(3)应急医疗组:负责患者救治、医疗设备保障;(4)应急宣传组:负责应急信息发布、舆论引导;(5)应急后勤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配、运输。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紧急响应(1)当医用氧供应出现中断、泄漏等突发事件时,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应急物资保障组迅速调配医用氧储备,确保临床需求;(3)应急维修组立即对医用氧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恢复供应;(4)应急医疗组确保患者救治,必要时转移患者至其他医院;(5)应急宣传组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引导舆论;(6)应急后勤组确保应急物资储备、调配、运输。
2. 恢复供应(1)当医用氧供应恢复正常后,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估,确认恢复正常供应;(2)应急物资保障组调整医用氧储备,确保供应稳定;(3)应急维修组对医用氧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4)应急医疗组恢复患者救治工作;(5)应急宣传组发布恢复正常供应信息。
五、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2. 演练内容包括:医用氧供应中断、泄漏等突发事件;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六、预案修订1.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适时修订本预案;2. 修订后的预案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七、预案实施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医院各部门应按照本预案要求,落实应急工作;3.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本预案的实施。
医用氧气应急救援预案
![医用氧气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a8dc4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e.png)
医用氧气应急救援预案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确保医用氧气供应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1.2 原则(1)以人为本,保障生命安全:优先保障人员安全,迅速组织救援,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快速响应,协同处置: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协同配合,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3)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医用氧气供应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科学决策,规范操作:应急救援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决策,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救援效果。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立医用氧气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设总指挥一名,副总指挥若干名,成员包括医疗、安全、后勤等部门相关人员。
2.2 应急救援职责(1)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总体指挥和协调,决定应急救援的重大决策。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
(3)医疗部门:负责伤员的救治和急救工作,组织医护人员参与救援。
(4)安全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管,调查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5)后勤部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后勤保障工作。
(6)其他部门: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配合。
三、预警及信息报告3.1 预警信号根据医用氧气供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设置预警信号,包括黄色预警(预警一级)、橙色预警(预警二级)和红色预警(预警三级)。
3.2 信息报告(1)发现突发事件预警信号的部门应立即报告医用氧气应急救援指挥部。
(2)医用氧气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报告。
(3)各级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初步原因、可能影响范围和程度、已采取的措施等。
四、应急响应4.1 响应分级根据事态发展的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响应(特别重大事故)、二级响应(重大事故)和三级响应(一般事故)。
医院吸氧应急预案模板范文
![医院吸氧应急预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ddd1a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a.png)
一、目的为确保医院患者吸氧过程中,一旦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科室患者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院吸氧故障应急工作。
2. 应急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氧气站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工作。
3. 医护人员:负责患者的吸氧护理,发现吸氧故障及时上报并配合应急小组进行处置。
四、应急预案1. 吸氧故障发现(1)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吸氧过程中,发现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立即停止对患者吸氧。
(2)立即通知应急小组,说明故障情况及患者病情。
2. 启动应急预案(1)应急小组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2)应急小组对现场进行评估,确定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案。
3. 处置措施(1)立即打开备用氧气袋,试好流量连接吸氧管,继续为患者吸氧,并向患者家属解释及安慰工作。
(2)必要时将备用氧气筒装置推至床旁,给予患者吸氧。
(3)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以及其他病情变化。
(4)通知器械维修组进行维修,尽快恢复中心吸氧装置的正常运行。
(5)如故障无法及时修复,应启动备用氧气供应系统,确保患者吸氧需求。
4. 恢复供应(1)中心吸氧装置修复后,经应急小组确认恢复正常运行。
(2)恢复正常运行后,通知医护人员继续为患者吸氧。
5. 总结评估(1)应急结束后,应急小组对本次吸氧故障应急处置进行总结评估。
(2)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吸氧故障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故障发现、启动应急预案、处置措施、恢复供应等环节。
六、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吸氧故障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2. 通过医院内部刊物、宣传栏等形式,对应急预案进行宣传,提高全院员工的应急处置意识。
医用氧安全应急预案
![医用氧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9b130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9.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医院医用氧供应安全,提高医院应对医用氧供应中断的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医用氧供应中断或安全隐患事件的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用氧安全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院长(2)副组长:分管副院长(3)成员: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后勤保障部、保卫科等部门负责人2. 医用氧安全应急小组(1)组长:分管副院长(2)副组长:设备科负责人(3)成员:医务科、护理部、后勤保障部、保卫科等部门负责人3. 医用氧安全应急小组职责(1)医务科:负责协调各科室对患者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护理部:负责组织护士对病人进行护理,确保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3)设备科:负责组织维修人员对医用氧设备进行抢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后勤保障部:负责组织物资保障,确保应急期间医用氧供应。
(5)保卫科:负责现场安全保卫,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医用氧供应中断事件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报告院总值班(或院办公室)并电话通知设备科维修人员和值班人员进行抢修。
2. 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召集各工作组启动应急响应。
3. 医用氧安全应急小组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处理方案,并通知相关部门及科室。
4. 各科室按照应急处理方案,立即组织救治工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5. 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抢修人员对医用氧设备进行抢修,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6. 后勤保障部负责组织物资保障,确保应急期间医用氧供应。
7. 保卫科负责现场安全保卫,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结束1. 医用氧设备恢复正常运行,供应稳定后,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结束。
2. 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及科室对应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医院医用氧气应急预案
![医院医用氧气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4a3c7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c.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医院医用氧气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院应对医用氧气供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医用氧气供应系统出现故障、突发事件等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用氧气应急指挥部负责医用氧气供应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
2. 医用氧气应急小组负责医用氧气供应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救援和恢复工作。
(1)组长:由分管副院长担任,负责应急小组全面工作。
(2)副组长:由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等部门负责人担任,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3)成员:由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后勤保障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疑难报告发现医用氧气供应异常,立即向医用氧气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启动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开展应急处置。
3. 现场处置(1)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医用氧气供应。
(2)对受影响的科室和患者进行评估,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其生命安全。
(3)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应急物资调配,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4. 信息报告应急指挥部将应急处置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医院领导。
5. 应急结束当医用氧气供应恢复正常,应急指挥部决定结束应急状态。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1)储备充足的医用氧气、氧气瓶等应急物资。
(2)确保应急物资的储存、运输和使用安全。
2. 技术保障(1)定期对医用氧气供应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2)提高医用氧气供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落实应急值班制度,确保应急队伍24小时待命。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医用氧气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医用氧气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医院医用氧应急预案
![医院医用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699d4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4.png)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医院医用氧的正常供应,提高医院应对医用氧供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医用氧供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用氧供应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医院医用氧供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医用氧供应突发事件应急小组负责医用氧供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信息报送、物资保障等工作。
(1)组长:分管院长(2)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后勤保障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3)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应急小组工作人员四、应急处置流程1. 医用氧供应突发事件发生(1)应急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
(2)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决定启动应急响应级别。
2. 医用氧供应突发事件应急响应(1)应急小组根据应急响应级别,采取以下措施:①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②组织调配备用医用氧,确保医院医用氧供应。
③对受影响的科室进行调度,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④对受影响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采取以下措施:①协调相关部门,提供物资、设备、技术支持。
②组织专家会诊,指导救治工作。
③加强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
3. 医用氧供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1)应急小组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2)应急指挥部组织评估应急处置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五、保障措施1. 加强医用氧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建立医用氧储备制度,确保医用氧储备充足。
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医院医用氧供应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医用系统氧气应急预案
![医用系统氧气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233c1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d.png)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医院医用氧气的安全供应,提高医院应对氧气供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 《压力容器技术安全监察规程》4. 医疗机构相关规章制度三、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医用氧气供应系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氧气泄漏、氧气设备故障、氧气供应中断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理工作,制定和实施应急措施。
2. 医护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医疗救治工作,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3. 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调查、评估、处理和善后工作。
4. 行政后勤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的调配和后勤保障工作。
五、应急响应流程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2. 事故评估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对事故等级、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进行评估。
3. 启动应急响应根据事故评估结果,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 应急处置1)现场处置:现场处置组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故蔓延,确保现场安全。
2)医疗救治:医护救援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物资保障:行政后勤组调配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处理工作。
4)信息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通报相关部门。
5. 善后处理1)事故调查:现场处置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
2)损失评估:评估事故造成的损失,制定赔偿方案。
3)总结经验: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医用氧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和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3. 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医用氧气应急处置预案范文
![医用氧气应急处置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276a2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4.png)
一、目的为保障医院内医用氧气的安全使用,预防氧气泄露、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用氧气的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以及因氧气泄露、火灾等事故引起的应急处置。
三、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氧气应急处置工作。
- 组长:院长- 副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科长、设备科科长-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保卫科、总务科、设备科等相关人员2. 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氧气应急处置工作。
- 指挥员:设备科科长- 成员:医务科、保卫科、总务科、设备科等相关人员3. 信息报告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
- 负责人:医务科科长- 成员:信息科、宣传科等相关人员4. 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患者的救治工作。
- 负责人:医务科科长- 成员:急诊科、相关科室医护人员5. 疏散组:负责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工作。
- 负责人:保卫科科长- 成员:保卫科、各科室保安人员6. 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
- 负责人:保卫科科长- 成员:保卫科、各科室保安人员7. 物资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所需物资的供应和保障。
- 负责人:总务科科长- 成员:总务科、设备科等相关人员四、预防措施1. 氧气储存管理:氧气储存室应设在通风、干燥、防火、防爆的地方,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和高温设备。
储存室内应配备灭火器、沙箱等消防设施。
2. 氧气使用管理: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氧气,不得擅自更改氧气流量和浓度。
氧气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3. 安全培训: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氧气安全使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发生:氧气泄露、火灾等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2. 应急启动:应急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现场处置:- 疏散组立即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医用氧气应急处置预案
![医用氧气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750d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a.png)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医院患者在使用医用氧气过程中安全,预防和减少因氧气供应中断或氧气质量不合格导致的医疗事故,提高医院应急处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建立健全医用氧气供应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用氧气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明确医用氧气供应中断或氧气质量不合格时的应急处置流程,降低事故损失。
3.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用氧气供应中断或氧气质量不合格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医用氧气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医用氧气供应中断或氧气质量不合格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医用氧气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调查、故障排除、设备抢修、氧气供应保障等工作。
(2)医疗救治组:负责对因氧气供应中断或氧气质量不合格而出现症状的患者进行救治。
(3)信息报告组:负责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四、应急处置流程1. 氧气供应中断(1)现场处置组接到氧气供应中断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医疗救治组对因氧气供应中断而出现症状的患者进行救治。
(3)现场处置组查明原因,尽快恢复氧气供应。
2. 氧气质量不合格(1)现场处置组接到氧气质量不合格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医疗救治组对因氧气质量不合格而出现症状的患者进行救治。
(3)现场处置组对氧气供应设备进行检查,找出氧气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并进行处理。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确保氧气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定期对氧气供应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2. 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氧气供应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氧气供应中断或氧气质量不合格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建立氧气供应中断或氧气质量不合格时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4. 配备充足的氧气供应设备和备用氧气,确保在氧气供应中断或氧气质量不合格时能够及时补充。
5. 建立健全氧气供应中断或氧气质量不合格时的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医用氧气使用及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医用氧气使用及安全管理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51445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9.png)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保障医院内医用氧气的安全使用,预防氧气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医疗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用氧气的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用氧气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医用氧气安全管理工作,下设以下小组:(1)安全检查小组:负责定期对医用氧气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应急处理小组:负责氧气泄漏、火灾等事故的应急处理。
(3)培训宣传小组:负责对医护人员进行医用氧气安全使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各部门职责(1)医务科:负责医用氧气使用的申请、审批和监督,确保氧气使用符合临床需求。
(2)护理部:负责氧气使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氧气供应稳定。
(3)设备科:负责氧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更新,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保卫科:负责氧气储存区域的安保工作,防止盗窃、破坏等事件发生。
四、医用氧气安全管理制度1. 储存管理(1)氧气储存间应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处,远离火源、易燃易爆物品。
(2)氧气储存间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
(3)氧气储存间应配备灭火器、砂桶等消防设施。
2. 使用管理(1)医护人员使用氧气前,应了解氧气使用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氧气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3)氧气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阀门,避免氧气泄漏。
3. 运输管理(1)氧气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用氧气运输车,确保运输安全。
(2)运输过程中,严禁与易燃易爆物品混装。
(3)运输车辆应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五、应急处理1. 氧气泄漏(1)发现氧气泄漏,立即关闭氧气阀门,切断氧气供应。
(2)疏散周边人员,设置警戒区域。
(3)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2. 火灾(1)发现火灾,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灭火。
(2)疏散周边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医院吸氧应急预案模板范文
![医院吸氧应急预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1d044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f.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医院患者在吸氧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所有需要吸氧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应急预案领导小组(1)组长:院长(2)副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科长(3)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氧气供应负责人、设备科负责人、药剂科负责人等。
2.应急处理小组(1)组长:医务科科长(2)副组长:护理部副主任、氧气供应负责人(3)成员:各科室护士长、医生、护士、氧气供应人员、设备科人员、药剂科人员等。
四、应急预案流程1.预警与报告(1)患者吸氧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心率过快、血压下降等症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医护人员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情况。
2.应急响应(1)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
(2)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但不限于:①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②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③根据病情给予药物治疗;④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
3.应急处理(1)确认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观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查找吸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氧气供应不足、吸氧设备故障等,及时进行处理。
(3)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应对吸氧紧急情况的能力。
4.信息报告(1)应急处理小组将事件情况及时上报医院领导及相关部门。
(2)根据医院相关规定,对事件进行通报,确保医院内部信息畅通。
5.后期处理(1)对事件原因进行彻底调查,查明责任。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3)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医院应对吸氧紧急情况的能力。
五、应急预案措施1.氧气供应保障(1)医院应确保氧气供应充足,配备足够的氧气瓶和氧气管道。
(2)氧气供应人员应定期检查氧气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吸氧设备维护(1)医院应定期对吸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医用氧气应急处置预案模板
![医用氧气应急处置预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60dcc4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9.png)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医院医用氧气供应安全,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生命安全,减少因氧气供应中断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因医用氧气供应中断或相关事故导致的紧急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监督预案的实施。
- 组长:分管院长- 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等部门负责人- 成员: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专业人员2. 医护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患者的救治和转运。
- 组长:医务科主任- 副组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各科室医护人员、护理人员3. 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理和救援。
- 组长:设备科主任- 副组长:安全科主任- 成员:设备维护人员、安全管理人员4. 行政后勤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后勤保障及信息发布。
- 组长:后勤保障部经理- 副组长:信息科主任- 成员:后勤保障人员、信息管理人员四、应急处置流程1. 报警与启动预案: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报告院总值班(或院办公室),并电话通知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援:- 确保事故现场安全,隔离事故区域,防止事故扩大。
- 组织医护救援组对患者进行救治和转运。
- 现场处置组进行事故调查,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控制事故。
3. 物资调配与后勤保障:- 行政后勤组根据事故情况,调配应急物资,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 后勤保障人员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的餐饮、住宿等后勤保障。
4.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信息科负责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
- 通过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事故进展和应急处置情况。
5. 善后处理:-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 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患者康复。
- 对事故责任进行追究,严肃处理。
五、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警、现场救援、物资调配、信息发布等。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医用氧气应急处置预案模板
![医用氧气应急处置预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332e48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3.png)
一、预案概述1. 编制目的为确保医院医用氧气供应安全,提高医院应对医用氧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医用氧气供应系统发生故障、泄露、火灾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
3. 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由医院院长担任。
(2)副组长:由分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担任。
(3)成员:由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安全保卫科、设备科、药剂科、总务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应急小组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医院医用氧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3)应急小组负责对应急物资、设备进行储备、检查和维护。
三、应急处置流程1. 事件报告(1)发现医用氧气供应系统发生故障、泄露、火灾等突发事件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科室负责人。
2. 应急处置(1)现场处置①切断氧气供应,防止事故扩大。
②组织人员疏散,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③启动应急电源,确保医院基本医疗设备正常运行。
④对泄漏、火灾等事故进行初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2)医疗救治①对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治,必要时转送至医院其他科室。
②对受影响的患者进行医疗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应急救援(1)医疗救援①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必要时请求上级医疗机构支援。
②对受影响的患者进行医疗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物资救援①组织人员对应急物资进行调配,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②联系供应商,尽快补充应急物资。
4. 应急结束(1)事故原因调查①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②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2)信息发布①对事故情况进行通报,告知患者和家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医用氧应急预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通化市东方医用氧气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综合)编制单位: 通化市东方医用氧气有限公司预案编号:THSDFYYYAYXGS-2015-03版本号:第一版发布日期:2015年04月日批准页为快速、及时、妥善的处理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及其它突发事故和面临风险的不断变化,为满足公司应急管理发展的要求,有效利用应急资源,抢救事故受伤人员,控制事态扩大蔓延,迅速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对本企业员工、财产与环境造成的危害,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并结合公司的实际,编制《通化市医用氧气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本预案是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着重强调了公司的应急职能,明确了应急工作的主体责任,完善了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相应程序等重要内容。
公司各类人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本预案的要求,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结合本部门实际,突出应急管理工作重点,编制本部门的专项应急预案和各岗位现场处置方案,与本预案相衔接。
要加强全员预防、避险、减灾的宣传教育,切实做好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在实践中使之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应急预案在实际中发挥最大效应作用。
《通化市医用氧气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议、外审专家评审通过,现正式发布。
通化市医用氧气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 5月日目录9930894附件4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疏散分布图 (35)一、总则编制目的为规范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公司应急救援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及时、有效地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进一步增强公司应对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应急管理的能力,规范突发事故的等级分类,确定不同等级突发事故的启动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维护公司安全稳定生产,特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9)《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1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17号)(1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84号)(1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16)《吉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规定》(吉安监管应急[2011]235号)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通化市东方医用氧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范围内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特种设备事故、自然灾害,本预案与通化医药产业枝术开发区应急预案相衔接。
应急预案体系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各现场处置方案构成,本预案为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保障员工和群众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重视日常应急管理,对重大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安全事故的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在应急领导小组指导下,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履行公司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发挥应急机构的作用。
(4)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建立公司与所属车间的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应急资源共享,有效处置安全生产事故。
(5)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加强应急技术和管理研究,采用先进的应急技术及设施,避免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加强对员工、相关方、应急知识宣传和员工技能培训教育,提高自救、互救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归口管理,信息及时。
及时坦诚面向公众、媒体和各利益相关方,提供事故信息,统一归口发布,依靠社会各方资源共同应对。
二、事故风险描述公司概况公司位于通化经济开发区张家工业园区,通化市东方医用氧有限公司于2003年成立,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生产厂区均建有围墙与外界相隔,企业座落在工业区内,周边40米内无居民住宅。
生产区域内分为充装机组区、装卸区、储存区、化验室等,耐火等级2级,生产车间和储存库区设置了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墙等。
其中:氧气充装车间(含气瓶检验站)476平方米,二氧化碳充装间189平方米,氩气充装间1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368平方米。
公司现有职工19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工程师以上职称2人,本科4人,公司所有员工均持证上岗。
公司现有充装工艺线四条,其中工业氧气:液体氧贮罐5M3一台、BPO-100-450/165液体氧泵一台、300M3汽化器一台、2×13汇流排一组。
医用氧气:液体氧贮罐20M3一台、BPO-100-450/165液体氧泵一台、400M3汽化器一台、2×10汇流排一组。
二氧化碳:液体二氧化碳贮罐30M3一台、BPCO2-800-1200/165液体二氧化碳泵一台、电子称六台、6头汇流排一组。
氩气:5m3低温液体氩贮罐一台,BPO-100-450/165液体氩泵一台,200 M3汽化器一台,气瓶充装汇流排2×10一组。
自有产权气瓶4600只,其中氧气瓶2100只,二氧化碳瓶2000只,氩气瓶500只。
事故风险描述1、主要危险物质依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和《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进行辨识,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危险化学品为氧气、氩气。
表危险化学品识别表(1)氧气危险分类及编号: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类物化性质:不燃气体,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
液态是凝结成淡蓝色液体。
相对密度。
熔点℃。
沸点-183℃。
蒸气相对密度。
化学性能活泼,可与绝大多数元素生成气化物,与可燃气体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氢气混合后燃烧温度可达2100-2500℃,微溶于水和醇。
氧气本身不燃,但能助燃。
与有机物或其他氧化物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氩气危险分类及编号: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类。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气体,既不能燃烧,也不助燃,是窒息性及惰性气体。
气体相对密度(0℃)。
冷却至℃时,变成透明且易于流动的液体,液态相对密度.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如在阳光爆晒下,或搬运时猛烈摔用,可能引起钢瓶膨胀,钢瓶受热后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
2、事故风险种类及分布火灾、爆炸、中毒、高温烫伤、化学灼伤是该厂的主要有害因素,分布在玉米芯堆场;水解工段;蒸馏、中和及精制工段和储存区。
3、重大危险源辨识1)危险化学品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使用、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险源的辩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该厂区划分为一个评估单元,对其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结果见表。
表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辨识表该厂区存在的危险化学品量与临界量的总比值: q1/Q1=<1,因此该厂区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压力容器辨识表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识别表由上表得出结论,该厂压力容器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3)压力管道辨识表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表由上表得出结论,该厂压力管道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4)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进行辨识,该厂生产装置、储存场所的物料及产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均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1、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大部分是安全管理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失误而引起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设备的缺陷。
发生危险物质泄漏事故的地点一般在生产车间。
设备腐蚀穿孔,机泵密闭不严,易发生危险物质跑、冒、滴、漏事故;输送管线若选材不当,设计不合理,腐蚀严重,均会引起管道或管道上的阀门发生泄漏。
2、爆炸、火灾事故的可能性当设备腐蚀穿孔,机泵密闭不严,输送管线选材不当,设计不合理,腐蚀严重,均会引起危险物质发生跑、冒、滴、漏;或因误操作形成负压使空气渗入,与其他气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到生产中的高热,冲击或摩擦产生的机械火星、静电火花、加热或检修明火,即行助燃或爆炸。
3、出现爆炸、火灾、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氧气本身不易燃,但助燃遇火灾发生有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长时间接触会引起人员中毒。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救援指挥部、事故调查组、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物资保障组、治安疏散组、抢险抢修组、防护救护组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生产副总及各部门主管负责人组成,是本单位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副总经理、生产副总担任。
事故状态总经理不在时,由副总经理依次代理总指挥。
成员由各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人组成,分别是安环部部长、水解班班长、生产部部长、机修班班长、办公室主任、锅炉班班长。
职责总指挥:孙艳玲副总指挥:张伟指挥部成员:佟刚、杨亚平、李翠萍、孙家波、吴振民、张岩松、张广平、张伟总指挥:全面指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具体的指挥工作,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职责。
事故抢险队:队长:张伟成员:朱衷锋、李翠萍、徐宝全医疗救护队:队长:孙艳玲成员:刘传奇、徐世学疏散引导队:队长:佟刚成员:官凤春、季进芳警戒治安队:队长:张岩松成员:张广平、杨亚平通讯联络队:队长:吴振民成员:徐淑梅物资保障队队长:孙家波成员:姜伟龙、梁钧、将会明发生重大事故时,以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