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
眼科医院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应急预案 (2)
眼科医院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应急预案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眼科疾病,其防治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发现和诊断:要加强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熟悉程度。
通过常规眼科检查,及早发现患者眼结膜出血的症状和体征。
2. 隔离患者:对于已确诊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继续传播病菌。
患者应戴口罩,避免接触他人眼部分泌物。
3. 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医务人员和患者本人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如勤洗手、避免触摸眼部、用干净的纸巾盖住口鼻等。
4. 口服抗病毒药物: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患者可以口服
抗病毒药物,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5. 眼部治疗:通过眼部冷敷、滴眼液、眼药膏等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炎症反应。
6. 病情观察和随访:对于确诊的患者,应定期跟踪观察病
情的变化,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治应急预案仅为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的
建议和相关的医学指南来确定。
同时,预防措施也十分重要,如定期洗手、避免接触有病人体液的物品,以及保持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幼儿园急性出血结膜炎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急性出血结膜炎在幼儿园内的传播和蔓延,保障幼儿的健康,维护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3. 《急性出血结膜炎防治指南》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园全体幼儿、教职工及家长。
四、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急性出血结膜炎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园急性出血结膜炎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
2. 成立急性出血结膜炎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家长会、幼儿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家长和教职工普及急性出血结膜炎的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 做好晨检工作:每日对幼儿进行晨检,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报告防控领导小组。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幼儿园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4.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加工、储存、分发等环节的卫生规范,确保食品安全。
5. 做好传染病监测:密切关注幼儿园内急性出血结膜炎的疫情动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六、应急处置1. 疑似病例处理(1)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
(2)对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
(3)做好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2. 确诊病例处理(1)确诊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
(3)做好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3. 疫情控制(1)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疫情蔓延。
(2)加强园内消毒工作,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3)加强教职工和幼儿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4)做好病例的隔离治疗和康复工作,确保病情稳定。
七、信息报告1. 幼儿园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急性出血结膜炎疫情,按照要求填写疫情报告表。
2. 幼儿园应定期向家长和教职工通报疫情动态,做好舆论引导。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炎症,本文将介绍该病的概述、病因、 病理生理、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预防等内容。
疾病概述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眼部炎症,临床表现为结膜急性充血 和出血现象。
病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病理生理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和被污染的物品。
柯萨奇病毒感染眼结膜后,引起炎症反应和血管充血,导致结膜出血。
临床症状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症状包括结膜充血、结膜出血、眼痛、畏光和流泪等。
诊断方法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结膜拭子涂片检查和病毒学检测。
治疗方法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培训小结为加强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预防和控制,进一步普及和提高医务人员应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提高对《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及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知识水平,我们按照县卫生局通知要求,于2007年11月20日在卫生院二楼会议室召开了全院“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培训班”。
参加本次培训班的由各卫生所、各科室相关人员共计100余人。
本次培训会议由防疫科长于会斌主持,分工院长董先臣同志做了重要讲话,他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本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培训工作圆满完成。
他强调,今年市、县加强了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工作的领导,我们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本次培训工作,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学好本次培训内容。
二、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各科室、各站所要做好本科(站所)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误必使全体工作人员都能熟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 1 -南及疫情报告制度。
开展好本科室、站所的传染病诊治、报告工作。
三、加强督导、确保效果,本次培训结束以后,卫生院要组织人员对各科室、站所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之后,由医务科长赵兴民作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知识培训,他主要对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的基础知识;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的临床诊断依据及处理流程;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及并发症治疗指导原则;4等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
通过学习,与会人员基本掌握了相关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以及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相关要点,提高了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的防范意识和报告水平。
对我镇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00七年六月八日。
学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措施.
关于转发《学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措施》的通知区属各校:由于近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处高发期,为进一步做好校园内防控工作,现将区疾控中心关于《学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措施》转发给你们,请各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并通过各种途径对在校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发现疫情,需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
青云谱区教科体局2010 年9 月17 日学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措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
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
为指导辖区学校做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控制工作,特制定以下防控措施。
、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
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 天。
传播途径: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
病后免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后,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而再次发病,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流行特点:该病全年均可发病,有明显的季节特点,以夏秋季多见。
易在人口稠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流行,在托幼机构、学校、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暴发流行。
疫情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报告的丙类传染病,学校发现患者或疑似患者均需及时向区疾控中心和区文教科体局报告。
该病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时,各级各类学校须做好:1、要求学校进一步加强学生和教职工的晨检、因病缺课监测和病例随访工作,指定专人收集汇总资料,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区疾控中心报告。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知识
祖 传 秘 方 能 治 糖 尿 病
四 如 果 血糖 高 。就要 老 老 实 实地 吃 药 降 也 给 “ 大陷 阱 ” 的出 现提 供 了 土壤 。 如
鉴 于 西 医 目前 还 无 法彻 底地 治愈 糖 尿 血 糖 。 千 万 不要 寄 希 望于 所 谓 的降 糖 保 健 果 患 者 能再 多 了解 一 些 相 关知 识 ,不仅 不 五 病 。有人开始打起 了 “ 中药牌 ” 。有一类 品 。医 生 在给 糖 尿 病 患者 看 病 时 。除 了有 会 上 当 受骗 。而 且 只要 让 这 “ 匹战 马 ” 广 告 通 常 这 样 说 :祖 传 秘 方 ,纯 中药 制 抗 氧 化 作 用 的 维 生 素 C、 维 生 素 E 以及 跑 起 来 。糖 尿 病 患者 的 生活 质 量 一样 能 够
期 降糖 是 没 有 意 , 比如 消渴 丸 ,其 中添 加 西 并 驾 齐 驱 , 才 能 拉 动 战 胜 糖 尿 病 的 “ 战
。拉 动这 驾 “ 车 ” 并 不容 易 。糖 尿 战 定 .而 这 种 产 品从 根 本 上破 坏 了 患者 控 制 药是 经 过 国 家 审批 的 ,在 其 公 布 的主 要 成 车 ” 格 血 糖 的基 础 。糖 尿 病 患者 要 切 记 .控 制 饮 分表 里 可 以 看到 一 种 叫 “ 列 本脲 ” 的 成 病 患 者 需 要三 分 药 ,七 分 养 , 因此 .它也 家 。 食 是治 疗 的 一部 分 ,是服 用 任 何产 品 都 不 分 。但 是 。如果 没 有 经过 国 家 审批 ,就 在 被 称 为 “ 庭 病 ” 患者 需要 在 家庭 生 活 能 代 替 的。
降糖 的 西 药 。而 该产 品通 常 要 求患者 短期 些 号称 某 种 祖 传秘 方的 所谓 中药 制剂 都 不
007-常见眼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预防
红眼病该怎么预防
夏天来了,孩子们都喜欢泡在泳池里,享受游泳的清凉,但是家长们要特别注意,游泳、洗浴等公共场所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的主要场所。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叫红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所引起。
发病后,不同阶段的表现症状是不一样的,初期,患者的眼睛会出现发胀或者是红肿,没有及时的治疗的话,眼睛结膜部位就会有出血的情况,也有不同的患者还会有剧烈的疼痛感,视力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了积极的治疗外,平时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像我们说的,到公共场合,尤其是去游泳馆游泳要特别注意卫生,不能用手随意的揉眼睛,以免手上的细菌进入到眼睛里面,平时的时候也不能跟其他人共用一块毛巾或者是一个洗脸盆,家里也要适当的开窗通风,这样对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有一定的好处,还要注意合理的饮食。
平时多吃一些水果跟蔬菜,水果跟蔬菜里面含有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有效的补充眼睛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夏天的时候可以用菊花泡茶,长期饮用菊花茶可以起到明目的作用,尽量不要吃辛辣跟含有刺激性的食物,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长期熬夜对眼睛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人口密集的单位发现病人,应该及时的隔离,并且快速进行治疗。
患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人,也不要到公共游泳池游泳,以免造成传播。
我是来自**医院的**医生。
关注我,带你离健康更近一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学校实用公共卫生指南)
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一)概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是1969年以来世界范围暴发流行的新型急性传染性眼病,病原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 70,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oxsakie virus,CA24v)[1]。
该病的潜伏期很短,起病急。
1~2h内眼部即眼红、刺痛、沙砾样异物感、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明显,双眼同时患病或一只眼发病后很快波及另一只眼,也可出现眼睑水肿,睑结膜、球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点状、片状结膜下出血。
早期分泌物为水样(浆液性) ,如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可变为黏液脓性。
该病的自然病程为1~3周,一般预后良好,不造成视力损害。
但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者。
广州市在学校中传播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
日常学习生活的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最常见的是污染粘有眼分泌物的手,在人群之间直接接触传播,经毛巾、课桌、公共用品等间接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对本病具有一定免疫力,但不同类型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
全年均可发病,在我市以夏秋季为常见。
本病接触传染性极强,一旦流行,传播快、波及面广,对人民生活、工作和社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1]。
广州于1971年、1981年、1988年分别发生过该病流行。
2007年8月底至10月,广州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活跃,大多数暴发疫情集中在学校和托幼机构,所以学校及托幼机构应足够重视,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与控制。
(二)疫情发生前学校预防工作1、开展健康教育是基础利用墙报、校内广播、讲座、健康教育课和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预防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及其家庭了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预防知识;教育学生要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用眼卫生习惯,避免用未洗净的手触摸眼睛,触摸眼睛后要彻底洗手;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用品,用流动水洗脸和手;不要与他人共用眼药水等可能接触眼部的用品;在疾病流行期间避免进入公共洗浴场所;出现相关症状时,应主动到医疗机构就诊。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培训
情况(在符合项打“√”)
方法
1.是
2、否
1.是
2、否
1.是
2、否
查看文件、记录 查看文件 查看文件
1.是
2、否
查看工作记录
部署时间 成立时间 制订时间
备注
经费保 障
培训情 况
是否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监测和疫情处置给予经费保障 是否储备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关药品 是否组织开展了教职工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培训 学校是否开展学生晨检、午检、课间巡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工作
• 4、制定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和登记制 度,并落实到位,开展因病缺课报告工作 。
学校与托幼机构疫情报告工作
• 5、当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时,应立 即隔离患儿,并通知家长尽快带往医院就 诊。
• 6、当出现符合《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 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规定的报告情 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 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 )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
液性。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人有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
。
• 2、体征
•
眼睑红肿,睑、球结膜中、高度充血,多伴结膜下点
、片状出血。早期角膜上皮点状剥脱,荧光素染色后裂隙
灯检查可见角膜弥漫散在细小点状着染。
流行特点
• 1、本病易导致流行或暴发流行,以夏秋季 常见,流行期间无季节性。
• 2、患者多有明显的接触感染史,通过眼--手、物、水---眼的途径接触传染 。
光技术检测,查见EV70或CA24v。 • 或3、双相血清学检查,患者恢复期血清抗EV70
或抗CA24v抗体比急性期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 。
疫情判定标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应急预案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应急预案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是一种由肠道病毒70型或柯萨奇A组24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发生和传播,制定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一、目的1. 预防和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传播,降低发病率。
2. 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 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和指挥防控工作。
2. 设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办公室,负责具体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防控措施1. 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1)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普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在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知识讲座,加强防控知识的培训。
2. 疫情监测和报告(1)建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监测网络,开展定期监测和报告工作。
(2)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指导,规范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和报告流程。
3. 隔离和治疗(1)对确诊患者实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时发现和隔离潜在感染者。
4. 消毒和清洁(1)定期对公共场所、学校、医疗机构等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病毒存活和传播。
(2)加强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环境的消毒处理。
5. 疫苗接种(1)根据疫情需要,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2)加强与疫苗生产企业的沟通,确保疫苗供应充足。
6. 国际合作和交流(1)加强与国际卫生组织的合作,共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控信息。
(2)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防控经验。
四、应急响应1. 疫情预警(1)当监测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有扩散趋势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根据疫情发展,分级响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 应急演练(1)定期开展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应急演练,提高防控队伍的应急能力。
(2)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
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
为指导各地做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病原学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 type 70, EV70)和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A组24型变种(CA24v)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原体。
腺病毒11型也可引起该病。
EV70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具有肠道病毒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
病毒呈球形,直径22nm~30nm,基因组为单链RNA,蛋白外壳呈对称排列的20面体,无包膜。
病毒在敏感细胞胞浆内繁殖。
EV70的分离培养需用人胚肾细胞、人胚结膜组织或HeLa细胞较难分离。
不同流行期病毒基因常有变异,可引起世界范围大流行。
CA24v也属微小RNA病毒科,生物学特性基本同EV70,可用HeLa细胞等多种传代细胞培养,易分离。
曾引起亚洲、中南美等地区大流行。
CA24v 和EV70适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存与传播,均耐酸、耐乙醚、耐碘苷。
75%的酒精是有效的消毒剂。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
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
(二)传播途径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护理指导和预防
21 0 8月 第 9卷 第 2 1年 2期 C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H 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一 || _。一l| l : 薯薯 _ _ |1. 薯 | 。 一 | 薯 _| | l I | | | | |
3 2 1 知识指 导 .. 接触 , 防止传播 。
322 用药指 导 ..
介绍 急性 出血性结膜炎 的发 病特点与临床症
多、 视物模糊 、 眼睑肿胀 、 结膜充 血 、 脸 穹隆部 有少 量滤 泡。发病
者 2~ 3d达 到 高 峰 , 现 结 膜 下 点 状 片 状 出 血 , 前 淋 巴 结 肿 出 耳
1 2 方 法 .
底清 除 , 根据病情按医嘱每 1 2小时滴眼药水 1 , ~ 次 滴两种药物
之 间 问 隔 3~ n 注 意 用 药 的顺 序 , 次 为抗 病 毒 眼药 水 、 生 5mi, 依 抗 素 眼药 水 、 膏 ( 眼 睡前 ) 。点 眼药 水 的 瓶 口不 要 离 眼 睛 太 近 , 是 一 防止 碰 伤 角膜 , 是 防 止 药 水 倒 吸 而 污 染 。 二 32 3 家 庭 指 导 .. 此 病 一 般 在 诊 治 后 尢 需 住 院 治 疗 , 庭 成 为 家 主 要 的 治疗 阵地 , 与 其 接 触 的 家 庭 成 员 多 J几 分 “ 染 危 险 ” 而 , 感 ,
1 2 进 行 表 面麻 醉 , 隔 时 间 5m n 共 滴 2次 , 无 菌 棉 签 从 ~滴 间 i, 用
内眦到外眦剥离干净 , 而后用生理盐水 冲洗结膜囊 , 滴上眼药水 ,
再 涂 上 眼 膏 , 般 假 膜 3~ 一 5d基 本 消 失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人认为看一眼红眼的病人,就会得红眼病,
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目前只有通过直接或间 接的接触才会患病。患红眼病的症状特症是: 单眼或双眼结膜充血,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 但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不及时治疗,有的则 转成慢性结膜炎。
病首先在西非加纳暴发流行,几乎同时,印度 尼西亚、新加坡、日本、印度等也暴发流行, 很快波及亚洲大部分国家及欧洲、中东国家, 澳州、美洲也有流行报道。1971年我国首次发 生该病的流行,除边远地区外,遍及包括香港、 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 该病全年均可发病,有明显的季节特点,以夏 秋季多见。易在人口稠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 流行,在托幼机构、学校、工厂企业等人群聚 集的地方易发生暴发流行。
店等)。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或幼 儿园、学、理发馆、浴室等公用物品要注意 消毒隔离(煮沸消毒)。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 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有条件时 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
不能遮盖患眼 应开放患眼,不能遮盖患眼,因
为遮盖患眼后,眼分泌物不能排 出,同时增加眼局部的温度和湿 度,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加重 病情。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 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 (眼前有彩虹样光圈),一旦将分泌物擦去,视物 即可清晰。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 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 降。 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感染细菌1~2天内开始发病, 且多数为双眼发病。传染性强,本病由于治愈后免 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病人还可得 病),从几个月的婴儿至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可能发 病。流行快,患红眼病后,常常是一人得病,在 1~2周内造成全家、幼儿园、学校、工厂等广泛传 播,不分男女老幼,大批病人感染。
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
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根据不同 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 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 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红眼病是通 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 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 用的玩具等。因此,该病常在幼儿园、学校、 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 流行。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可以
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 病毒混合感染。病后免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 后,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而再次发病,亦可能 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四)流行特征 该病曾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多次流行。1969年本
该病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发生疾病爆发
或流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指导个人预 防,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1)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眼部并发 症发生,病人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 (2)病人病后7-10天内,应尽量在家休息 治疗,减少公共场所活动。 (3)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煮沸 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的洗刷用品要严格做 到和其他家庭成员分开,不能混用,避免交 叉污染。如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应充分 清洁或消毒手部。
肠道病毒70型(EV70)和柯萨奇病毒A组24
型变种(CA24v)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 要病原体。腺病毒11型也可引起该病。 CA24v和EV70适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 存与传播,均耐酸、耐乙醚、耐碘苷。75% 的酒精是有效的消毒剂。
(一)传染源 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
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 眼,根据病情轻重,每2~3小时或 每小时点眼药1次,常用眼药水有 磺胺醋酰钠、0.3%氟哌酸、0.25% 氯霉素眼药水等,晚上睡前可涂抗 生素眼膏,如环丙沙星、金霉素或 四环素眼药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 泌物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
对混合病毒感染的结膜炎,除应用以上药物
南湖区中心医院 赵丽燕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
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 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 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一般可在2~3周痊 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该病全年 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 可发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 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 暴发。
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一般要求要及时、
彻底、坚持。一经发现,立即治疗,不要中 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 以防复发。治疗可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 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 3%硼酸液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 消毒棉签擦净睑缘。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 涂眼药膏。
如为细菌性感染,可根据检查出的
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
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 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 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 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 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 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 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 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 肿大等全身症状。
切断传播途径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因此,
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 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 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积极治疗红眼病患 者,并进行适当隔离。红眼病治疗期间, 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 如洗脸毛巾、脸盆等。
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如游泳池、影剧院、商
忌腥膻发物 红眼病患者应忌黄鱼、鳗鱼、橡皮鱼、桂 鱼、鳝鱼、黑鱼、鳊鱼、蟹、虾之类腥膻发物, 否则导致风热之邪更盛、热毒愈益内盛,给治 疗、康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忌食生姜 眼部炎症者不宜食用生姜。眼部炎症宜食用清 凉散热之品,忌食温热辛散食物,生姜温热, 且味辛走窜行散,既助火热,又伤阴液,眼部 炎症者食用,将会加重病情。
忌酒
本病属风热邪毒或兼胃肠积热侵犯肝经, 上攻于目所致。饮酒(包括各种烈酒、黄酒、果 子酒、米酒、啤酒等)可助邪热毒气,犹如煽风 点火;同时饮酒还能损及肝阴,使肝经空虚,风 热邪毒更易侵袭,以致本病病程延长。 忌食辛辣之品 京葱、洋葱、韭菜、蓼蒿、芥末等辛辣之 品,能温阳而助风热时邪,并可耗损肺胃之阴, 使肺胃积热加重,使风热时邪与肺胃积热搏结 难去,而不利于本病的早期康复。
泪液均含有病毒。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 天。
(二)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
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另外接触病人用 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电子游戏机、 电脑的键盘等,或到病人接触过的泳池、浴 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
治疗外,还可用抗病毒眼药水,如为腺病毒 可用0.1%羟苄唑眼药水、0.1%肽丁胺乳剂, 如为小病毒可用0.1%疱疹净、0.1%无环鸟苷 眼药水等,每日2~3次,必要时还可应用干 扰素等。有条件时可进行细菌培养,并作药 敏试验,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中药金银花、野菊花、板蓝根、桑叶、薄荷 等热熏或提取液滴眼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疗效。
4)发生疾病爆发或流行时,学校和幼儿机
构要强化晨检。一旦发现病人,应要求脱离 学习,居家治疗休息。 (5)本病流行期间不要到游泳池、浴场、 旅馆等公共场所。 (6)平时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手卫生和爱 眼护眼知识,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毛巾脸盆 等个人生活用品的习惯。 (7)一般不采用集体滴眼等方式,进行该 病的群体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