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缺失引深思 合理沟通 平等育人是关键

合集下载

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学⽣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当代⼤学⽣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和改⾰开放的⽇益深化,当代我国⼤学⽣拥有较⾼的⽂化素质,⽽⼼理素质却明显偏低,抗挫折能⼒较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容易产⽣焦虑、失落甚⾄绝望的⼼理。

如果不能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困扰着⼤学⽣的学习和⽣活。

因此,加强对⼤学⽣挫折教育的研究,对于改进⼤学⽣挫折教育,提⾼⼤学⽣⼼理素质,增强其⼼理承受⼒和处理⼼理危机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学⽣挫折教育的现状⽇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当代⼤学⽣不仅要有较⾼的综合素质,还应该具备过硬的⼼理素质,然⽽⽬前我国的⼤学⽣较普遍的存在着抗挫折能⼒弱、社会适应能⼒差,⼼理素质低下的情况。

其原因在于挫折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个⼈挫折教育匮乏第⼀,⼤学⽣漠视⾮⽂化教育。

在学⽣的思维体系中,由于应试教育的诱导以及社会上机会的不平等、道德滑坡等影响,导致⼤学⽣⽚⾯重视⽂化知识的掌握和考试的分数,⽽忽视了⾮⽂化因素,如挫折、⾃信⼼等⽅⾯的培养。

使⼤学⽣缺乏应对⽣活中遇到各种困难、问题的准备和能⼒,认为⾮⽂化教育是不必要的,因此当⼀名教师将挫折教育单独地进⾏辅导探究的时候,其取得的效果是不尽⼈意的。

第⼆,学⽣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

这主要由于⼤学⽣缺乏社会经验、⾃我评价过⾼、依赖性较强,缺乏抗挫折的锻炼,遇到问题时表现出⼼理素质差、缺乏意志⼒、⾃信⼼不⾜、抗挫折能⼒低下,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学校⼜未能通过及时的教育引导来充分调动⼤学⽣⾃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造成⼤学⽣对⾃⾝在挫折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

(⼆)家庭挫折教育偏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个庞⼤的独⽣⼦⼥群体,⼤学⽣中独⽣⼦⼥所占的⽐例在逐年增长,来⾃城市的⼤学⽣中有⼤多数是独⽣⼦⼥。

在独⽣⼦⼥的家庭中⼤多数独⽣⼦⼥在家中是“⼩皇帝”“⼩公主”。

家长对孩⼦包办过多,不仅不让孩⼦做家务,从⼩连⾃理劳动也为孩⼦包办,并且,家长千⽅百计的满⾜孩⼦的各种愿望和要求,久⽽久之,使孩⼦不仅对家长形成了依赖⼼理,并且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中⼼的意识,使得孩⼦缺乏⾃理和⾃⽴的意识,没有独⽴性,抗挫折能⼒较弱。

青少年学生挫折教育的“失度”与“适度”

青少年学生挫折教育的“失度”与“适度”

青少年学生挫折教育的“失度”与“适度”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各种挫折和困难,而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处理挫折教育,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挫折教育的“失度”与“适度”,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面临的挫折是否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以及是否存在过度的保护和干预。

以下将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失度”的挫折教育1. 过度保护在一些家庭和学校中,家长和教师对孩子们过度保护,不愿意让他们面对挫折和失败,总是以为在保护他们。

在学习中,父母可能会帮孩子完成作业,把脏活累活统统搬到自己身上;在生活中,父母可能会不让孩子做家务,帮他们解决一切问题。

这样的做法让孩子们缺乏独立解决问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2. 过度指责有些家长和老师在孩子们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会采取严厉批评和指责的态度,不顾孩子的感受,只关心结果。

他们可能会说“你怎么可以这么笨”、“你真是太失望了”,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们失去自信,产生自卑感和抵触情绪,不愿意再去尝试。

3. 过度激励有些家长和老师为了激励孩子们,会给他们过高的期望和要求,这样不仅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还会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和焦虑感。

过度激励会让孩子们感到自己永远做不到,从而放弃努力。

以上这些“失度”的挫折教育,都会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学会逃避问题、不愿面对困难,缺乏自信心和毅力。

1. 督促孩子面对挫折在面对挫折时,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引导他们客观地看待问题,认识到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

他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问题,努力解决困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

2. 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面对挫折时,孩子们需要学会适应,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方案,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孩子们适度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行动,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问题及引导对策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问题及引导对策

的情绪反应。 … 挫折教育 , 指 教育者有意识 地
设 置和利 用挫 折情 境 ( 挫折 情 境 应 与 大学 生 生
力的客观要求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 激烈
的竞 争 使 大学 生 的 心理 负 担 加 重 , 压力 越 来 越 大, 一 旦大 学生 在竞 争 中失败 , 其受 到 的打击 若
下, 部 分大 学 生 出现 了人 际关 系 紧张 、 做 事虎 头
重灾群体 , 生理和心理已趋于成熟的大学生 , 不
仅要 面 对 未来 就 业 的压力 , 还 需 要 学 习独 立 生 活、 与 人相 处 等 方 面 。如果 没有 找 到 正 确 的学
习途 径 、 缓 解 压 力 的方 法 , 日积 月 累 , 这 些 问题
V 0 1 J . 1 5 N o . 4 u l ,2 O l 5
当代大学 生挫折教 育问题及 引导对策
吴东
(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 院, 安徽 芜湖 2 4 1 0 0 0 )
[ 摘 要 ] 挫折教 育既是大 学生适应社会 生存能力 的客观要求 , 也 是大学生健 康成长不可 或缺 的
[ 中图分类号 ] G 4 1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4 5 4 ( 2 0 1 5 ) 0 4一 叭1 8— 0 3

[ D OI ] 1 0 . 1 6 2 6 1 / j . c n k i . c n 4 3—1 3 7 0 / z . 2 0 1 5 . 4. 0 0 3 6
的合力效应 , 提高其战胜挫折的能力水平。 ( 一) 大学生学会 自 我疏导和调适 构成挫折 的个体 因素 一般包 括个体 的心 理、 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因此 , 面对挫折 , 大学

挫折教育的缺失与构建

挫折教育的缺失与构建

挫折教育的缺失与构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高素质人才间的竞争。

我国政府顺应时代潮流,做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希望籍此培养一大批栋梁之才,民族振兴、国运兴衰的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年轻一代的肩上。

这批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出生的被称为“蜜罐里成长”的独生子女群体,能否担此重任?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笔者作为高校德育工作一匹夫,常有“杞人”之忧,现将有关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汇出,谨请方家批评指正。

1挫折教育的缺失与危害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挫折指人们趋向既定目标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造成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

常常表现为紧张、焦虑、内心矛盾、信心不足,甚至意志消沉、一蹶不振,重者导致抑郁症、自戕趋向等心理疾患。

究其根源,可从两大方面找原因。

1.1独生子女为主导的家庭环境不利于青少年挫折承受力的培养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爸爸、妈妈、爷奶、外公外婆一群长辈,孩子处于关注的中心。

据调查,家庭关注最多的是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物资需要的满足,情感投入大多是一种施爱的行为。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

一帆风顺的生活经历使孩子个性十足、争强好胜、不懂得忍让协作,过多的呵护使孩子心理承受力脆弱、缺乏意志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极易产生心理障碍和消极行为。

在中国心理协会对学生群体的一次抽样调查中显示,25. 3%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60%的障碍来自于学习挫折、理想挫折、交往挫折。

挫折教育在家庭环节上的缺失,应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1.2 “应试教育”下的学校大环境忽视了学生耐挫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考试”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指挥棒的运作下,许多学校以“升学率”论英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学生智力发展上。

学生在学校家长给定的轨道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独立生活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耐挫力等非智力因素成长缓慢,常有某大学生家长为孩子洗衣叠被的报道见诸报端,至于浙江金华四中事件更令人触目惊心,只因学习名次受到家长的一点责难,就用榔头打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连这一点受挫力都没有,怎能保证这种体制下培养出的学生日后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更谈不上让他们为社会无私奉献了。

对高校如何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如何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
心健康。
高校加强学生挫折教育是提高学 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必 然要求,也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
人才的重要途径。
02
高校学生面临的挫折问题
学习方面
01
学业压力
由于大学课程的复杂性及考试、 论文和实习等的压力,许多学生 都会感受到学业的重负。
02
03
学习方法不当
成绩不理想
部分学生尚未适应大学的学习方 式,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产生挫 败感。
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创新挫折教育 的方式和手段,例如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 体开展在线教育、组织心理拓展活动等。
全面覆盖
增强合作
推动挫折教育在高校各个专业、各个年级 的全面覆盖,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到全 面的挫折教育。
加强高校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合作, 共同推动挫折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THANKS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榜样力量
表彰那些在挫折面前积极应对并 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树立榜样

鼓励支持
建立互助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相 互支持和帮助,共同应对挫折。
校园活动
举办各类文化、体育、艺术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释
放压力,提高抗挫能力。
04
高校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 与价值
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02
03
课程目标
通过系统地学习挫折应对 策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 和处理挫折的能力。
课程内容
涵盖心理学、社会学、哲 学等多元领域,帮助学生 从多角度理解挫折。
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 效果。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
服务对象
面向全校学生,特别是那 些遭受挫折、产生挫败感 的学生。

挫折教育 小学品德教育的另一面

挫折教育 小学品德教育的另一面

挫折教育小学品德教育的另一面挫折教育:小学品德教育的另一面在小学阶段,品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以及将挫折作为培养品德的机会,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挫折教育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另一面,以及如何合理运用挫折教育激发学生的品德素养。

1. 学会接受失败当学生遇到失败时,他们常常会感到沮丧和失落。

然而,正是通过挫折,他们才能增长见识,学会接受失败,并从中汲取教训。

为了让学生学会接受失败,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提供情感支持:教师应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知道失败并不可怕,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的时刻。

b) 引导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失败的原因,让他们认识到失败并不是无可救药的,通过努力和改进,他们有机会获得成功。

c) 培养坚强意志: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毅力和坚持精神,让他们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克服挫折,取得成功。

2. 学会分享成功成功是每个学生都追求的目标,然而,过于关注个人成功可能会导致自私和孤立。

通过挫折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分享成功,与他人共同成长。

以下是几种方法:a) 鼓励合作:教师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分享成功的意识和习惯。

b) 引导回顾:在学生取得成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回顾自己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并鼓励他们分享这些经验和感悟,以激励和帮助其他同学。

c) 培养同理心: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心。

当他们看到同学面临挫折时,可以主动伸出援手并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帮助他们重新振作。

3. 学会自我管理挫折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他们需要学会冷静思考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几种方法:a)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教导学生面对挫折时如何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这些方案。

对高校如何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如何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如何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现代大学生越来越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挫折,比如学习压力、职业迷茫、情感困扰等等。

这些挫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和生活,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学生挫折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挫折,建立更为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状态。

以下是对高校如何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现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如心理测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

特别是对于面临挫折的学生,心理辅导师应该耐心倾听,并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帮助。

高校还应该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挫折和压力,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实施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模式是高校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高校需要创新教育思路和方式,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

例如,高校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志愿服务、实践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入实践,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增强其心理自信。

三、注重学生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情感问题和困扰。

高校可以开展情感沙龙、爱情讲座、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沟通。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互相分享经历和故事,增加情感理解和接受度,同时还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帮助。

这种以情感为纽带的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迎接挫折和困难,提高他们的情感自控能力。

四、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高校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核心措施之一。

高校可以在传统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同时还可以开设应对挫折的特色课程,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如何处理挫折和压力。

小学教育方法中的挫折教育

小学教育方法中的挫折教育

小学教育方法中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针对小学生成长所面对的困难和挫折,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坚韧、顽强、勇敢和果断的品质。

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教育中挫折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挫折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小学教育中挫折教育的现状1.重视程度不够目前,许多小学教师和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教育。

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耐心和关注。

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许多教师和家长在教育中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2.挫折教育方式不当一些教师和家长在挫折教育中方法不当,容易采用过于严厉、过于简单或者过于消极的方式。

过于严厉的方法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恐惧和焦虑,过于简单的方法则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效果,而过于消极的方法则会让学生感到无助和失落。

因此,教师在挫折教育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挫折带来的挑战和机会,而不是被挫折打败。

3.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较低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教育的偏差,现在的小学生普遍缺乏挫折教育,因此他们的承受能力较低。

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往往会感到焦虑、失望、沮丧甚至绝望。

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二、加强挫折教育的有效方法1.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教师在挫折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也应该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开展挫折教育的基础。

学校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宣传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缺失及对策作者:霍计荣来源:《黑河教育》2010年第04期内容摘要当前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缺乏已导致中学生严重缺乏经受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为此家庭和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结合学生的自身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受挫能力。

关键词挫折教育缺失对策生活在今天的中学生是幸福的。

然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和风险的社会。

人们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升学竞争、就业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成功和失败,就会有困难和挫折。

作为教育者,应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耐受挫折能力?一、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

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

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放在眼里,教他在必要时候在冰岛雪地里或者马他岛灼热的岩石上也能生存。

”卢梭这段话给我们的启发颇深。

挫折出现在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中,虽不是好事,但也不全是坏事,也许这为他们提高思想认识,锻炼意志创造了一次机会,可以借此催化他们成熟。

有人说抗挫折能力直接决定人一生成就的大小,我们的家长要接受这样的观点。

当自己的孩子经历挫折时,那正是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时候,挫折也是人生的一大财富。

我们看到了西方的家庭教育观是“再富也要穷孩子”,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才会懂得珍惜幸福和创造幸福。

但在我的身边,我们很多的家长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过得舒适。

我们教育孩子是否应该像美国的家长这样,让孩子经历一些风雨,一些挫折,让孩子积累一些生活的经验,增强战胜困难的毅力,给他们少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容易,因为人生的路要他们自己去走。

鼓励孩子与外界接触,多参加群体活动,尤其是学习之外的活动。

在群体中,特别是在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最能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还须指出的是,真正的挫折教育应贯穿于整个生活实践中,通过潜移默化来实现,而打骂绝不等于挫折教育。

班主任工作总结: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班主任工作总结: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班主任工作总结:挫折教育的重要性班主任是学校中最基层的管理者,负责组织、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而挫折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养心理素质挫折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挫折教育,学生可以学会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二、增强抗挫能力挫折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

此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培养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

通过挫折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还有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

三、树立正确价值观挫折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面对挫折时,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不良心态。

此时,班主任应通过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通过挫折教育,学生可以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优化班级管理挫折教育有助于优化班级管理。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过程。

通过挫折教育,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方案。

同时,挫折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整体素质。

总之,班主任工作总结中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项工作,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二、开展多样化活动,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三、建立心理辅导机制,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四、注重因材施教,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状态;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挫折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辩论题目

挫折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辩论题目

挫折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辩论题目挫折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辩论题目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被普遍认为是塑造和提升个体能力的关键。

然而,随着挫折的不断增长,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也备受关注。

有人认为挫折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挫折教育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是一种伤害。

本文将探讨挫折教育意义和作用的辩论题目。

正文:一、挫折教育能增强个人的适应力挫折是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通过经历挫折,个人能够学会如何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挫折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个人面对挑战,还能培养个人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应力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应对问题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经历挫折,并且没有学会如何应对困难,就很难在面对挫折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解决问题。

二、挫折教育能培养个人的毅力和坚韧精神挫折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的毅力和坚韧精神。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个人往往会面临各种挫折和困难。

只有通过经历挫折,个人才能够坚持下去,不放弃追求目标。

挫折教育可以帮助个人培养持久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其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挫折教育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经历挫折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挫折教育能够让个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找出改进策略,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

挫折教育帮助个人认识到失败并不代表彻底的失败,而是为了成长和进步。

只有通过挫折,个人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四、挫折教育能够培养个人的逆境成长能力逆境成长是指个人在困境中不仅能够坚持不懈,还能够借此机会成长和进步。

挫折教育能够培养个人的逆境成长能力,使其在面对挫折时不会被击败,而是能够从中学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逆境成长能力是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不断探索和前进的能力,只有在逆境中成长,个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五、挫折教育对个人的心理和情绪有积极影响挫折教育能够让个人更好地处理情绪和压力。

通过经历挫折,个人可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应对困难和压力。

挫折教育缺失引深思 合理沟通 平等育人是关键

挫折教育缺失引深思 合理沟通 平等育人是关键

挫折教育缺失引深思合理沟通平等育人是关键【摘要】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则案例,分析90后大学生遭遇挫折的表现和原因。

通过阐述案例的措施与方法,提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与应对挫折教育缺失引起的大学生案例的思政工作启示。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案例挫折教育【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78-02一、案例简介1.案例背景本案例发生在本科大一的一个班级里,时间处在大一下学期刚开始之际,班级中的小何同学由于上学期期末成绩有挂科的现象被依据班委管理制度免去了班长一职,在班级同学的投票推选下,范某新任了班级的班长。

小何由于被撤职而引起了一定的挫败感,逐渐出现了旷课、集体活动缺勤等一系列的现象。

矛盾是因为小何不满范某对班级同学严格的管理方式而故意不参加范某组织一次的日常班会活动,最终导致双方正面冲突发生口角。

同时,由于班级中原本存在对范某工作方式不满的同学,借机跟风集体性不配合范某的工作,最终演变成一个群体性矛盾。

2.案例过程为了处理好矛盾,在稳定好范某的情绪之后,我首先进行了多方调查,从其舍友方面了解到小何与范某在之前关系一直十分友好,从未有过任何私人矛盾,发生这种问题可以推断小何并不完全是在针对范某。

为了进一步解决问题,我找来班级女生和男生代表,就范某的具体工作方式及为人处世风格展开详细了解,得知范某在工作中严明守纪、公私分明,与小何之前浓厚兄弟情结的管理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

基于这一点,我先找来范某谈话,表扬他在工作上的认真负责态度,同时建议他在日后的工作中要侧重人际关系的巧妙处理,将惩罚与奖励相结合,在此谈话中对于小何的问题一字未提。

第二步,针对小何的性格特点,我重新做了细致的分析。

从其档案记载的高中生活及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分析出小何从小承受了父母的殷切希望,使得内心定义了过高的成就动机,在成长过程中有着优越的家庭环境,却缺乏相应的挫折教育,所以现实生活里的一点小小失败引起的挫败感便能使他无法承受,引发出自身叛逆行为,这其实是一种自我逃避的方式。

对高校如何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如何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

02
高校学生面临的挫折问题
学习方面的挫折
01
02
03
考试失败
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时间 管理不善或缺乏应试技巧 ,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学业压力
为追求高分而过度焦虑, 担心自己是否能够顺利毕 业或找到好工作。
缺乏学习动力
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因 课程难度大而产生厌学情 绪。
人际关系中的挫折
社交困扰
在新的环境中与同学、老 师或室友相处不融洽,感 到孤独和无助。
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1 2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
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面对面的咨 询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开展心理测试和评估
通过心理测试和评估,了解学生的性格、情绪和 压力情况,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
3
加强心理教育宣传
通过宣传栏、海报和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加强 心理教育的宣传,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03
高校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策略
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
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制定适合的挫折教育课程,并确保 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增加实践环节
在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和感受挫折,从而提高 他们的抗挫能力。
定期评估与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
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校内实践活动
组织各类校内实践活动,如学生会、社团活动等 ,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挫折和成功。
鼓励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实习 等,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
提供挑战性活动
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如户外拓展 、攀岩等,让学生在挑战中成长和提高。

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缺失与补救

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缺失与补救

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缺失与补救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入学的大学生相比,现今大学生的性格更脆弱。

原因之一是,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功利和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我国当前的大学生缺少挫折教育。

走出这种困境的途径有提高大学生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认识,到艰苦的环境中去体悟生命,以优质元素重塑大学生人格、消弭思想错位、净化教育环境等。

关键词:挫折教育;缺失;补救目前,高校大学生自杀和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频频出现,令教育理论界感到困惑,这似乎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明显差异?我们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缺失。

因此,要摆脱这种现象,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尽量减少或避免自杀等极端心理事件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一、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缺失就教育的发展史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总体上新旧意识形态在教育中得到了有效的交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根基不仅没有因为新旧政权的交替而发生断裂,而且得到了有选择的继承,即使1957年的“反右”斗争对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产生了精神伤害,但并没有伤及我们民族教育的基脉,因为知识分子对祖国的忠诚、对教育的热爱和对传统道德的固守涵养并没有因政治运动而泯灭。

而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大多经历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和不断的“政治运动”的洗礼和熏陶,这种逆向的终生难忘的“挫折教育”,铸就了他们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赤子胸怀。

真正伤及我们民族教育命脉的是“文革”十年浩劫。

“文革”不只是批判沉淀千年之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几乎完全否定中华大地的所有传统文化。

教育系统更是首当其冲,大部分老师被当作“臭老九”下放到农村或“五七”干校种田,老师不上课、学生不读书成为常态,几乎耽误了整整两代人,那时所谓的“老三届”或“新三届”在学业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

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才使我国的教育重新步入正轨。

青少年学生挫折教育的“失度”与“适度”

青少年学生挫折教育的“失度”与“适度”

青少年学生挫折教育的“失度”与“适度”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如考试失利、友情破裂、身体不适等等。

如何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应对挫折,发展健康心理、增强应变能力,既要有适当的抚慰、关怀,又要有力度适度的挫折教育。

如果教育者“失度”,挫折教育可能会使青少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悲观失望、抵触心理;如果教育者“适度”,挫折教育才可以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渲染过于严重,过度压抑情感对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挫折都是一件不好受的事情。

当挫折过于明显时,教育者很容易会展现出过分的关心和关注。

这样做虽然可以部分地起到安抚的作用,但太过严重的渲染、过度压抑负面情感,可能会把问题放大,进而让青少年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2、语言过于刻薄,深化了学生挫败感在挫折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表达方式也很重要。

有些人在遇到学生挫败后,情绪激动,用讽刺或者命令的方式表达,让学生感到被批评或者被批判,从而加重了学生的挫败感。

3、忽视学生真实的感受和需求青少年学生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情感。

如果教育者忽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相信这些情绪会更加的积聚。

这样做不仅让挫折的学生更加的痛苦,还会加重其心理障碍。

1、以理性和严谨的态度面对问题挫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青少年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具备理性思维和严谨的态度。

在面对挫折时,教育者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还要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理性思维来消化挫折,避免被情绪所控制。

2、通过分享故事或经验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其单纯告诉学生如何去面对挫折,不如通过故事或者经历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透过故事或经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陌生人也可能遇到和自己一样的挫折,更容易感到理解与鼓舞。

3、合理引导学生表达负面情绪青少年学生遭遇挫折时产生的负面情绪一定不能忽视,应给予教育者重视。

对于这种情况,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合理引导学生表达出心中的不满和痛苦,适度地释放掉压抑的情感。

挫折教育的缺失与对策

挫折教育的缺失与对策

挫折是指个体需要的满足受到限制或阻断而引发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即俗话所说的“碰钉子”。

一般而言,易受挫折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以下特点:追求的目标不切实际,对追求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缺乏心理准备,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夸大困难、缺乏自信等。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东北某省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中近三成的人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如厌学、单相思和离家出走等心理障碍),其中5.3%的人存在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恐惧症等)。

在回答“遇到困难怎么办?”时,九成多的中、小学生想到的是找家长或教师,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不当家庭教育是孩子承受挫折能力差的重要原因。

家长事事“包办”使孩子的实践能力没有机会获得良性发展,孩子“自我负责”的意识也难以培养。

当孩子真正面对现实竞争,不能事事满足时,自然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家长的过分呵护会使孩子产生被动、胆小、依赖性强的心理;也有家长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担心孩子遇到危险,致其产生孤僻与对外畏惧心理。

加之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尚不稳定,社会交往经验不足,当其参与社会活动受阻时,自然易产生挫折心理。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因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而痛苦不堪。

“挫折教育”其实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外界给予中得到快乐,而且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寻快乐的本能。

这样在挫折面前才能泰然自若,保持乐观。

当今的孩子多“生长在温室”,受到家中众人乃至几代人众星捧月般的呵护。

生活中家长唯恐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

这些父母没有意识到,家庭挫折教育是孩子更为重要的需求之一。

家庭挫折教育的方式:(1)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重视创建宽松的家庭氛围。

不能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否则会增加其心理压力,使之不敢面对挫折;但也不能总贬低孩子,对其不抱期望,因为这同样会伤害其自尊,致其逃避挫折以求安稳。

所以,父母应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使之从自己选择所致的挫折中成长。

挫折教育的缺失

挫折教育的缺失

挫折教育的缺失挫折教育的缺失今天的孩子是“泡着蜜糖”长大的一代,物质上可谓丰衣足食,应有尽有;但他们的缺失也很明显,除了勤俭的传统美德,便是挫折教育的远远不足。

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被不止一代人众星捧月般呵护着,家里总是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生怕他们吃苦或有一点点委屈。

一些父母更是事事包办,不给孩子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一旦他们进入群体社会,面对必然而至的各种大小挫折,就很难适应。

家长的过分呵护,养成孩子被动、胆小、依赖性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便是一种性格缺陷。

还有的家长,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交往,怕孩子被裹坏,怕孩子在外面遇到危险,造成孩子的孤僻与自卑心理。

其实,鼓励孩子与外界接触,多参加群体活动尤其是学习之外的活动,在群体中,特别是在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最能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还须指出的是,真正的挫折教育应贯穿于整个生活实践中,通过潜移默化来实现,而打骂绝不等于挫折教育。

一位教育有方的母亲,把3岁的儿子带到办公室,突然要他到隔壁阿姨那里倒一杯水过来。

这个孩子在克服自己的胆怯心理中,得到了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锻炼。

这当中适当的鼓励也很重要,尤其是对自信心差的孩子。

当然,作为学校,理应承担进行挫折教育的重任,要求学生认清自我,面对现实,承担自己的责任,学校不应因为学生的脆弱而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但从大环境来看,目前我们的教育依然是以分数为中心,21世纪的教育标准提出了认知、做事、与人相处、生存这样4项能力的培养,而从现行教育体制看,除了第一项,后面三项几乎都还是一片空白,不免叫人深感忧虑。

市场经济决定了社会竞争和压力的不可避免,作为父母,需清醒认识到调整教育方式的必要性,在正确对待孩子的心态、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同时,绝不放纵孩子的娇、骄二气。

近期媒体报道的几个自杀案例,比较极端,更常见的挫折缺失所造成的状况是普遍的脆弱、缺少起码的承受力和应变力,有相当部分孩子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实在不可小视。

家庭教育中实施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word精品文档4页

家庭教育中实施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word精品文档4页

家庭教育中实施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近年来,我们时常从网络、报纸看到青少年离家出走、自残轻生等极端事件的发生。

在精神生活和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在全社会、广大学生家长百般呵护和期望下,为什么孩子不能接受家长和老师的一次批评,经受不了一次考试的失败,受不了任何一次委屈甚至误解。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郑日昌先生认为:学生出走、自杀事件的发生,重要原因在于家长对学生的过度保护。

所以与其教育学生,不如教育家长,因为负责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是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实施挫折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一、改变依赖的心理依赖心理的产生往往和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家长为了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如倒垃圾、叠被子、洗衣服等都大包大揽,事无巨细的做了孩子该做的事,造成孩子独立性差,自立性弱,依赖性强。

因而孩子不敢独自在家,不会管理自己。

孩子的依赖心理是经过较长时间形成的,因此,想改变孩子的依赖心理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孩子,让孩子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孩子参加社区学校的劳动,点点改变,循序渐进。

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使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少遇到困难与挫折,即便遇到,也会凭自己的能力勇敢地面对挫折、解决困难。

二、拒绝过分的要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由于是非观还不强,有时经常会向家长提出一些不合理甚至过分的要求,但现在的家长由于家庭条件改善或爱子心切,往往对孩子的要求不忍拒绝,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把自己放置世界的中心,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当他们的要求超过父母的给付能力时,他们就会觉得受到莫大的委屈,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继而做出极端的事情,离家出走、自暴自弃的事情也就可以想象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为了孩子的未来,作为家长要学会拒绝。

三、树立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激励孩子不畏艰难、立志成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向前奋进。

在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过程中,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言谈举止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挫折教育缺失引深思合理沟通平等育人是关键
作者:余画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5期
【摘要】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则案例,分析90后大学生遭遇挫折的表现和原因。

通过阐述案例的措施与方法,提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与应对挫折教育缺失引起的大学生案例的思政工作启示。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案例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78-02
一、案例简介
1.案例背景
本案例发生在本科大一的一个班级里,时间处在大一下学期刚开始之际,班级中的小何同学由于上学期期末成绩有挂科的现象被依据班委管理制度免去了班长一职,在班级同学的投票推选下,范某新任了班级的班长。

小何由于被撤职而引起了一定的挫败感,逐渐出现了旷课、集体活动缺勤等一系列的现象。

矛盾是因为小何不满范某对班级同学严格的管理方式而故意不参加范某组织一次的日常班会活动,最终导致双方正面冲突发生口角。

同时,由于班级中原本存在对范某工作方式不满的同学,借机跟风集体性不配合范某的工作,最终演变成一个群体性矛盾。

2.案例过程
为了处理好矛盾,在稳定好范某的情绪之后,我首先进行了多方调查,从其舍友方面了解到小何与范某在之前关系一直十分友好,从未有过任何私人矛盾,发生这种问题可以推断小何并不完全是在针对范某。

为了进一步解决问题,我找来班级女生和男生代表,就范某的具体工作方式及为人处世风格展开详细了解,得知范某在工作中严明守纪、公私分明,与小何之前浓厚兄弟情结的管理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

基于这一点,我先找来范某谈话,表扬他在工作上的认真负责态度,同时建议他在日后的工作中要侧重人际关系的巧妙处理,将惩罚与奖励相结合,在此谈话中对于小何的问题一字未提。

第二步,针对小何的性格特点,我重新做了细致的分析。

从其档案记载的高中生活及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分析出小何从小承受了父母的殷切希望,使得内心定义了过高的成就动机,在
成长过程中有着优越的家庭环境,却缺乏相应的挫折教育,所以现实生活里的一点小小失败引起的挫败感便能使他无法承受,引发出自身叛逆行为,这其实是一种自我逃避的方式。

由于小何有着典型的哥们儿义气,在班级同学中有着不错的人际关系,但个性十分要强,好面子,不肯轻易低头,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我并未直接找来小何当面谈话,而是首先尝试在网上同其接触。

时间恰逢是周末晚上,班级群里正在十分活跃地聊天,我借此契机,加入话题的讨论,发现小何在我发言之后便停止发言。

我隐隐感觉到他将会逃避我即将说的话题,便直接在群里点名叫他:“小何你太不够意思了,班会你都不去,还给不给我这个辅导员的面子?”,此时班级部分同学帮忙吆喝批评,他只好发言回复:“不是,是不想去。

”我分析他心中仍然是为免去职位而耿耿于怀,甚至还有一丝对我的怨恨。

为此,我故意将话题引申为班级问题,就部分同学连续旷课做了严厉批评,但话中又透露出我对他们的信任和关怀,同时也站在了他们的立场阐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此时大部分同学开始真正敞开心扉,旷课缺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沉沦,而是对苦闷迷茫所选择的逃避方式,其中也包括了小何。

我顿觉情形开始有些好转,便将自身的大学生活经历与他们分享,教育大家珍惜时光就是在创造财富,只要有心把握每一天不虚度,就是收获的四年。

我看时机已成熟,又将话题转回最初的矛盾,这一次他很乐意地一吐心中的不快,给他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对话中得知小何的负面情绪主要便是由撤职带来的一种挫败感。

我告诉他,挫折可以促人提前成长,挫折造就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社会适应力。

同时,也告诉他自己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并且由于自身原因失去了直面问题的勇气最终失去过一次成长的机会。

我充分肯定了他之前班长的工作,也鼓励他下学期再次竞选班长。

再次,也深刻批评了他对于范某的抵触行为,告诉他尊重别人是一个人最为基本的素养,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之后,我没有将小何单独叫来办公室,而是利用晚间查房的时间去了他的宿舍,和他在宿舍里聊天一样地交流,气氛很轻松,他笑着说自己已经明白,之前的种种再也不会发生了。

之后,班级组织了丰富的班级活动,矛盾迎刃而解。

现如今,整个班级班风明显改善,小何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学习上,与范某的关系和好如初。

二、案例思考
现如今,90后的大学生,大多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成长,导致出现了自我意识强烈、成就动机过高、挫折教育缺失的种种隐形问题。

一旦进入大学的集体生活,这样的问题便接踵而至被触发。

小到一个人的个人情感问题、一个宿舍的内部人际关系矛盾,大到一个班级的人际交往问题、一个团队的合作问题……等等。

那么,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作为年轻一代的高校思政辅导员,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在矛盾解决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感化和教育呢?
三、案例分析和措施
(1)案例分析
在整个矛盾处理过程中,我坚持了“一分析、二判断、三沟通、四教育”的方法,是一种基本可行的常用学生案例解决方法。

1.分析。

在矛盾发生后,我及时稳定双方情绪,分析矛盾的前因后果,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每一个细节,从中找出矛盾的根源所在。

2.判断。

在分析矛盾的原因后,就该准确地判断整个事件中正确与错误的地方,决定下一步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开展工作。

3.沟通。

以教育为出发点,用真诚、平等、尊重的心态去倾听当事人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一味过多地去追究事件本身,将矛盾激化。

了解真实的想法是帮助找到有效方法的关键。

4.教育。

倾听只是处理矛盾的一个步骤,但是给予另一方的教育反馈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次科学、正确且有信服力的教育能够让学生自我醒悟和反思,这才是从开始到最后矛盾是否能够有效化解的根本所在。

(2)案例解决方案
在整个矛盾的处理中,我根据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了相应的办法,大致为以下几点:
1.稳定情绪是首要。

在矛盾发生后,不宜立即逐个追究矛盾的根源,而且迅速维稳矛盾双方的情绪,避免矛盾的扩大化。

本案例中,我在得知了矛盾冲突后,立即组建班级小组同学分别对小何和范某进行情绪的疏导,及时稳定了两人的情绪。

2.多方了解是基础。

在稳定情绪后,详细了解当事人的情况是第二步。

针对矛盾的发起者小何,我除了从任课老师、舍友、同班级男生和女生多个侧面了解他入学以来的学习、生活区表现及自身作为辅导员对他的评价外,也对他的高中生活、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作了相关了解。

不忽略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

3.认清问题的本质是关键。

在多面了解之后,我从中分析出小何对范某发生抵触反抗的性格的根本原因是成长过程中挫折教育的缺失导致内心过高的成就动机,习惯了众人的鲜花和掌声,那么突如其来的免职他当然无法承受,他选择用叛逆的行为来掩盖内心真实的想法,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逃避的方式。

4.用合理的方式去沟通。

找准问题的根源便能开展具体的工作。

针对90后学生依赖网络的特点,我尝试了在网上和小何进行沟通,相比面对面的直白交流更加没有拘束,也能够增加小何直面问题的勇气。

5.以平等的姿态去教育。

以平等的姿态、朋友的身份善意提醒与真诚指引。

当小何一吐心中的真实想法时,我摒弃谆谆教诲式的传统教育姿态,而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染他,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去引导他,用心交流,一切才有了迎刃而解的可能。

四、案例启示
1.矛盾的特殊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可知,矛盾具有特殊性,在矛盾面前我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在本案例中,事件的矛盾性质特殊,人物小何的个性特殊,矛盾事态、影响特殊,因此,要以个人的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为切入点,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才能迅速有效地解决矛盾。

2.谈话的技巧性
针对教育对象的时代特点,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注重谈话的技巧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本案例中,针对小何争强好胜的个性需采用循序渐进、由虚及实、逐层疏导的方式,不能急于求成。

3.教育的适应性
教育该适应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切忌盲目跟从前人的经验而忽略现实情况。

在本案例中,针对不同的心理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待范某是正面教育,对待有抵触情绪的小何则是旁敲侧击、侧面感化到正面沟通教育。

参考文献:
[1]刘书博.挫折教育——大学生的必备课[J].黑河学刊,2010,(10)
[2]李鸿儒.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对策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5)
[3]陈友银,王金亮.民办高校大学生挫折教育刍议[J].高等农业教育,2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