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管理学》知识梳理与习题(领-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升本《管理学》知识梳理与习题(领-导)
第六章领导
一、学习要求
1.理解领导定义
2.了解领导和管理的不同
3.熟悉领导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权变理
论。
4.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几种
有代表性的领导权变理论。
5.了解有效领导者的素质要求、有效领导集
体的结构
二、学习内容要点
为便于准确把握领导的内涵,有必要首先明确与领导有关的三个概念,即权力、影响和职权。
所谓权力,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并施加于别人的控制力。影响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权力对别人施加作用的过程和结果。而职权则是组织中某一职位所赋有的权力。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权力、影响和职权之间又非绝对相关。相反的情况是,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经常不具有某种正式职权。
领导是拥有权力的个人或集团向他人施加影响,使之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领导和管理的差异主要在于其作用基础的不同。从本质上说,管理是管理者依据法定职权规定下属的工作方向和方式,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而领导则是领导者运用权力和影响引导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
运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另一方面要注意提高自然影响力。
领导理论有三类,分别是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特质理论是研究有效领导的个人特征和品质,寻求最合适的领导者特质。根据这些品质和特征的来源不同,可分传统领导特质理论和现代领导特质理论。
传统领导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品质基本上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训练和实践无关。为发现那些生来具有领导者特质的人,许多心理学家对社会上特别成功的领导者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和档案资料分析,试图找出天才的领导者的个体特征。
现代特质理论对领导者特质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识人方面,用现代心理学的方法,主要是心理测试,对领导者的个性性格进行测试,并通过心理咨询进行领导行为的矫正,二是育人方面。适应现代组织的特点与要求,提出不同组织的领导者应具备的能力、品质标准,并通过专业化职业培训和开发加以培养。专家们认为,前者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应注重优选和改善;后者则完全是在管理实践训练中形成的,应注重学习和提高。
具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美国俄亥俄
州立大学研究出来的领导行为四分图、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以及管理方格论。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通过研究认为领导行为可以用“抓组织”和“关心人”两个构面来概括。
“抓组织”是以工作为中心,指的是领导者为了实现工作目标,既规定了他们自己的任务也规定了下级的任务,包括进行组织设计,制订计划和程序,明确职责关系,确立工作目标,向小组成员分派具体工作,要求员工保持一定的绩效标准,并强调工作的最后等。
“关心人”是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包括建立互相信任的氛围,尊重下级的意见,注意下属的感情和问题等。
领导者的行为可以用两维空间的“四分图”来表示。
密歇根大学展开了类似的研究,即确定领导者行为特征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他们将领导行为划分为二维度,称为员工导向和工作导向。
罗伯特·布莱克与珍妮·莫顿在“关心人”和“关心生产”的基础上,于1964年提出了管理方格论,
主要阐述了5种最具代表性的类型:贫乏型、任务型、乡村俱乐都型、中庸之道型、团队型。
领导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是一种动态过程,领导的有效性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
化而变化。用公式来表示就是: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具有代表性的领导权变理论有菲德勒权变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和途径一目标理论。
菲德勒权变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取决于三种关键因素:领导者风格、领导者的情境控制、领导者风格与情境控制的交互作用。
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个体的基本领导风格,为此开发了“最难共事者量表”(Least Preferred Coworker,简称LPC),测量领导者的需求偏爱度,或发现这种基本风格:个体是任务导向型还是关系导向型。菲德勒认为领导风格是与生俱来的,个人不可能改变自己的风格去适应变化的情境。
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效果好坏的“情景因素”有三个: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工作任务的结构、领导人所处职位的固有权力。
根据这三种因素的情况,领导者所处的环境从最有利到最不利,共可分成8种类型,其中,三个条件齐备是最有利的环境,三者都缺的是最不利的环境。
通过研究了1200个工作群体,并将8种情境类型逐一与“关系取向”和“任务取向”两种领导风格进行了对比,菲德勒得出结论:“任务取向”的领导者在非常有利的情境和非常不利的情境下工作更有效;而“关系取向”的领导者则
在中等有利的情境中干得更好。
菲德勒认为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实际上只有两条途径:替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由赫塞、布兰查德共同发展成为一个较成熟的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赫塞和布兰查德认为,适当的领导风格或行为依据领导的下属的“成熟度”(Maturity),即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的能力和意愿。对于成熟度,赫塞和布兰查德将其定义为:M1——无能力,且不愿意;
M2——无能力,但愿意;
M3——有能力,但不愿意;
M4——有能力,且愿意。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领导风格有四种:指示(高任务一低关系) ;宣传(高任务一高关系);参与(低任务一高关系);授权(低任务一低关系)。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根据下属的成熟程度相应地采用恰当的领导方式,这样就能达到有效的领导。指示型领导行为主要适用于低成熟度的员工(M1);宣传型领导适用于较低成熟度的员工(M2);参与型领导主要适用于较高成熟度的员工(M3);授权型领导主要适用于高成熟度的员工(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