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人眼中的产品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易人眼中的互联网产品设计【策划方案】简介: 很少有产品像Google一样胸襟天下,绝大部分产品都有着本身的方针用户群——那么“调调”就需要针对她们做出形式上的包装与流程上的优化。

一、

我进来经常说一句犯上作乱的话:“用户需求其实不重要”这台词冷不丁抛出来,很容易让人闪了腰杆。

对“用户需求”词面上的理解,是用户需要啥子。好吧我问你,你需要啥子样的资讯网站?需要啥子样的个人空间?需要啥子样的社交平台?你回答我。

再细致一点,你看网易新闻频道是吧,你需要它供给怎样的内容革新?你用腾讯QQ是吧,你需要它的下一个版本作出怎样的优化?你经常上淘宝是吧,你最但愿它加强哪几个方面的功效应用?

我以前作过很多类似的调查,当问到“你需要啥子”的时候,用户给我的回答全数是大路货“更多更全面,更好更精确,更快更简单,更省更自制”,翻来覆去脱不出这几个套路,以至于我对着上千份调查成果痛苦叹气,最后还患上本身绞尽绞脑汁去假想产品革新标的目的。

“我需要啥子?”这实在是个弘大命题,冷不丁抛出来,能把人给砸晕过去。我不认为1000个用户能说出多少让产品设计师惊喜的创意来,最后只好搞成启发型的选择题调查——谜底却往往造成误导。用户选择一项“我需要的应用”,或是“我认为需要加强的应用”,那只意味着他对这项应用本身的好感,完全不能证明在XX平台上以XX方式提供该应用,就能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来。有可能你用尽浑身解数,用户就是不乐意在你的平台上使用该项办事,但他依然是这项服务的典型受众之一。

我在枯燥研究第三辑里专门用了一个小节“需求陷坑”来诠释这个征象,论断是,用户需求其实不重要,他所需要的基本上你都知道,重要的是收集用户体验认识——即用户在使用一款产品中具体而明确的感受,这是举行产品设计时最要害的凭证。

以内容频道为例,用户说我需要漂亮的大图,频道就用上了竖长头图,结果因为头图太大,高于一屏,导致一眼看不到底部的图片标题,头图点击率反倒有所下降。用户又说我需要专题内容更丰富更直观,减少点击次数,频道就在专题里把重点内容用摘要的形式直接铺出来,结果因为没处理好CSS和分段,黑糊糊一片文字导致阅读坚苦。但是用户必

定不会告诉你,我需要在一屏内完整显示,标题凸起的大图;或是我需要14号黑色字体,3-4行分段,行间距清爽,利于舒适阅读的专题排版。

近距离观察用户的使用过程,具体询问他在每个应用环节的感受,这样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资料。用户其实不懂他究竟要啥子,但是他能告诉你他感觉到了啥子。从这类细腻的感受出发,就能作出细腻的产品优化。

因此你需要做的事情是:去相识正在使用你的产品的用户,曾经使用你的产品的用户,测验考试之后很快放弃你的产品的用户,正在使用同类产品的用户,曾经使用同类产品的用户,当然,她们都应该是你这款产品的目标人群。你需要打开产品页面,让她们试着经历自己熟悉的操作流程,经历你希望他去评价的某个产品环节,观察他的注重力路线与鼠标轨迹,再小心翼翼地提出问题:你注重到那个了吗?为啥子不点这里?你了解到它的效用了吗?喜欢啥子和厌恶啥子?这个设计给你留下怎样一种印象?

用户回答与设计目的之间的偏离,就是产品需要改进的方向。离开这类实际体验认识去调查用户空想出来的产品需求,我严峻地说:这是装逼。

二、

我最近在部门里安排了不少产品调研的任务,大家都很认真地去做调查,一丝不苟地观察每一个页面,每一个细节,从用户注册到帐号寻回——但这些都是错的。

我曾经有十几年没放过烟花,07年去广西北海,看见海边沙滩上有人放烟花照亮半个夜空。第二天忍不住自己也去买了些来,不多,心想看别人放也是一样的,反正站这么近——但是烟花引线在手中嘶嘶响起来的时候,我忽然感受到放烟花的乐趣。只有亲手点燃烟花,才会对它的果实产生出无比的期待,几秒钟后这期待在夜色中尖叫着盛开,那种胸腔一瞬间被填满的狂喜,是旁观者永远也不能了解的快乐。

和这个道理类似,一个产品使用者在情感上的触动是旁观者永远也不能了解的神秘区域。产品设计是理性的,但产品的应用却带有感性成分。在互动操作中,来自产品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细微的反馈,都会对经历者造成独特的印象划痕,这意味着某种纤细而敏感的交流。一个敏锐的产品设计师发现用户不仅仅在使用自己的产品,而是和每一个应用环节发生无言的交流;当用户发出每一条信息,他总是盼望得到别人对这条信息的回应。这样的感触、期待和释放,只有投入其中才能感同身受,却正是一款产品是否能打动人心的要诀。

因此,不论怎样锐利的眼光,丰富的经验也好,仅仅外部观察只能感知这款产品的不足50%。大半部分在阴影中沉

默。这就像是一栋房子,住进去的人永远比访客有更多的体会。产品应用的本质是与这款产品,与其他用户发生交流,而不是“它看上去如何”。保持距离,缺乏交流的调研必然错失曲折迂回之处。

三、

我在以前的互联网研究里提到过产品的“调调”这个概念,这听起来很玄,好像在跳大神。我可以举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在Facebook最新设计的Web IM里,有三种状态:“在线,离线,发呆”,而不是通常的“在线,离线,离开”。那么“发呆”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着Facebook风格的,有调调的细节。

所谓“调调”,就是能体现受众群独特个性的产品细节,产品设计中的部分感性元素。这种感性可以深深打动其目标受众,使其感到亲切,有着鲜明的小众趣味。它们代表着“自己人”和“外人”之间的界碑,带来情感上的群体封闭性,增强用户对产品的认同感。

国内有两款产品的调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款是豆瓣的“小组”设计,含有大量的个性化元素,最终促成了趣味十足的小组讨论风格;而“在梦上”这个网站抬头就讲:“废柴们,不赶紧把自己做过的梦告诉我的话可是很快就会忘记的哦”,我一看就觉得他妈的找到组织了,亲切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这种好的调调在产品的各种细微之处闪闪发亮,尤其渗透在标语、主题、头衔、状态、互动提示里,有时候也和界面设计或者一整个模块策划融为一体。很少有产品像Google 这样胸怀天下,绝大部分产品都有着自己的目标用户群——那么“调调”就需要针对他们作出形式上的包装与流程上的优化。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一款产品缺乏吸引目标用户的调调,这使它看上像是个大路货,就得付出加倍努力来加强别人的印象。

近来由于Facebook太火了,使得我羞于拿它来说事,因为人人都拿Facebook来说事,仿佛手捧同一本互联网圣经。但我在这里绕不开Facebook,这个校园社交网站之所以能快速崛起,得益于它23岁的创始人Mark Zuckerberg,在创立Facebook的时候他本人就是大学生中的一员。因此我们能看到这个Facebook中充满了Pokes,Wall,Gift这样在技术上极为简单,却充满了学生趣味的细节设计。我毫不迟疑地认为这种小众趣味在Facebook的成长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让学生们认为这款产品与众不同,却与“我们”志趣相投。品牌识别性通过低技术成本的方式得以深入人心。

在过去的工作中,总是有人不停地提醒我,这个设计用户一眼看不懂,那个设计用户一下子不明白。但这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我们有时候必须让用户付出一些理解上的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