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气象竞赛探测环境相关规定知识重点

合集下载

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河北省气象局纪念《气象法》颁布实施十五周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姓名:单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第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相配套行政法规,自年月日起施行。

2.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可能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除法定情形外,应当书面告知其事实、理由、依据,、,以及行政救济的途径、方式和期限。

3.《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中所称的气象设施是指、和等。

4.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与传播工作坚持、、的原则。

5.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实行制度。

7.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8.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

合法性审查由制定机关的机构负责。

9.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严格依照,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行政执法决定由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或者作出。

10.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在新址和旧址之间进行的对比观测。

11. 重大行政决策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政府行政首长作出同意、不同意、修改、暂缓或者的决定。

12.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迁移气象台站的,气象台站迁移、建设费用由承担。

13.《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经河北省第十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年5月30日通过,自起施行。

14.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等事项,不得违法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利,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

15. 追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责任的形式包括和。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法人和其他组织因行政行为取得的正当权益受法律保护。

行政机关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应当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A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B如果出现法定事,行政机关可以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C因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必须撤销或者变更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此遭受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D因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必须撤销或者变更的,可以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此遭受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2018年气象竞赛业务发展政策规划及规章制度重点

2018年气象竞赛业务发展政策规划及规章制度重点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1.综合气象观测经过几十年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促进了气象预报预测和气象科学研究重大进步,为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生态气象的发展及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著提升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2. “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①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大幅提高。

建成区域气象观测站55488个,乡镇覆盖率达到94%,比“十一五”提高约9%。

18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监测覆盖率比“十一五”提高约30%。

风云二号F星、G 星和风云三号C星成功发射,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和上下午星组网观测能力,形成了静止气象卫星“多星在轨、统筹运行、互为备份、适时加密”的业务格局。

②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稳定运行能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综合观测系统稳定运行,自动站和雷达业务可用性分别在99.8%、98%以上,探空系统连年均无重大故障。

③综合气象观测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全面建设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业务,观测数据的业务可用性平均达到99%以上。

实现分钟级降水产品应用④气象观测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果。

实施国家级项目52项,2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⑤气象观测社会管理依法推进。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以及10项国家标准、36项气象行业标准颁布实施。

出台了150多个规范性文件。

气象观测管理逐步向法治化、标准化、社会化过渡。

3. 智慧气象是新时期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展智慧气象需要气象观测更加智能、标准化、信息化。

构建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是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要面向业务和服务需求,抢抓智慧业态发展先机,优化布局,创新业务流程,构建地空天一体化、内外资源统筹协作的气象综合观测业务,各类观测资料高度融合,实现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智能化和综合化。

4.基本原则面向未来,面向全球。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1. 引言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是确保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和连续性的重要环节。

气象观测数据是气象预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办法,包括环境保护、设施维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2. 环境保护2.1 确保观测站周边环境干净整洁观测站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对于保障气象观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应保持观测站周边的土地、水体和空气的纯净状态,避免任何可能影响气象观测的因素存在。

- 定期清理观测站周边的垃圾和杂草;- 禁止在观测站附近进行工程建设和污染源排放;- 加强周边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破坏环境的行为。

2.2 控制观测站周边的人造干扰人造干扰是影响气象观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减少观测数据的误差,需要有一系列措施来控制观测站周边的人造干扰。

- 禁止在观测站附近设置高建筑物,以防止遮挡观测仪器的观测范围;- 限制观测站周边交通流量,避免车辆和行人产生的振动干扰观测设备;- 提高观测站周边的噪声控制和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噪声对观测数据的干扰。

3. 设施维护3.1 定期检修和校准观测设备为了确保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观测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校准。

- 制定观测设备的定期检修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对观测设备进行校准,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3.2 加强设施的防护和维护设施的防护和维护是保障气象观测连续性的重要保障措施。

- 对设施进行定期的巡查和保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加强设施的防雷和防静电措施,保护设备免受雷击和静电干扰;- 做好设施的防水和防潮工作,避免设备被水或潮气侵蚀。

4. 安全管理4.1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保障气象观测环境和设施安全的关键措施。

-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观测站人员的安全责任和工作流程;-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规范观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流程;-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观测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

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

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准确可靠的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部门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提供气象服务,进行国际气象情报交换的基本依据。

为确保这些资料准确可靠,长期稳定。

特制定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被中国气象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列入气象探测站网的台站点。

第二条:对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的技术要求:一、基准气候站周围的建筑物、树木和其它遮挡物边缘与基准气候站边缘的距离,必须为遮挡物高度的10倍以远;二、基准气候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基准气候站边缘(围墙)的距离要求:铁路路基必须为200米以远(电气化铁路路基为100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30米以远;水库等大型水体(最高水位时)必须为100米以远;三、经省级气象局论证确定对观测资料准确性有影响的各种源体,其与基准气候站边缘(围墙)的距离必须为500米以远;四、观测场四周10米内不能种植高杆(1米以上)作物,以保证气流畅通。

第三条:对基本气象站观测环境的技术要求一、基本气象站周围的成排(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22.5度,下同)建筑物、树木和其它遮挡物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为遮挡物高度的10倍以远; 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与四周孤立(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22.5度,下同)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8倍以上;两孤立障碍物最近的横向距离不得小于30米。

二、基本气象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要求:铁路路基必须为200米以远(电气化铁路路基为100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30米以远;水库等大型水体(最高水位时)必须为100米以远;三、经省级气象局论证确定对观测资料准确性有影响的各种源体,为观测环境有害的污染源,其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为500米以远。

四、观测场四周10米内不能种植高杆(1米以上)作物,以保证气流畅通。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一、引言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气象探测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办法,不仅能够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1. 合理规划气象站点位置在建设气象站点时,需要科学地选取适合的位置。

应避免设置在城市中心或者密集的人口聚集区,以免人类活动对气象观测的影响。

要考虑到地形、植被覆盖和接触到其他物理和化学物质的可能性,确保观测环境的纯净和稳定。

2. 加强观测环境监测和质量评估对气象观测环境进行监测和质量评估,是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监测站点,对气象站点周围的土壤、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3. 控制人类活动对气象站点的干扰加强对气象站点周边人类活动的管理和监控,控制人类活动对气象站点的干扰。

例如,禁止在气象站点附近进行工地施工、焚烧垃圾等可能对观测环境造成影响的活动。

加强对周边居民和单位的宣传教育,提高对气象观测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减少人为因素对气象观测结果的干扰。

三、气象设施保护办法1. 建设坚固可靠的设施在气象设施的建设中,要注重选用坚固可靠的材料和结构,确保设施能够经受住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

要进行设施维护和定期检修,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破损的设施,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2. 加强设施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设施的保护和监管。

对设施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测,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加强设施的防雷、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实施信息安全保护对气象数据和信息进行安全保护是设施保护的重要内容。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数据的加密和备份,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坏。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防止黑客攻击和侵入。

四、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是提高气象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气象局第7号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中国气象局第7号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中国气象局第7号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证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获取的气象探测信息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提高气候变化的监测能力、气象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

本办法所称气象探测设施,是指用于各类气象探测的场地、仪器、设备及其附属设施。

第四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管理全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

设有气象台站的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本部门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并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国家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义务,有权检举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气象探测设施和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宣传教育,树立全民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意识。

对在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七条本办法保护以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一)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自动气象站、太阳辐射观测站、酸雨监测站、生态气象监测站(含农业气象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二)高空气象探测站(包括风廓线仪、声雷达、激光雷达等)的探测环境和设施;(三)天气雷达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四)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含静止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极轨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卫星测控站、卫星测距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五)大气本底台站、沙尘暴监测站、污染气象监测站等环境气象监测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六)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的探测环境和设施;(七)闪电探测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八)GPS气象探测站外场环境;(九)气象专用频道、频率、线路、网络及相应的设施;(十)其他需要保护的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

气象局2018年县级综合业务竞赛基础理论试卷

气象局2018年县级综合业务竞赛基础理论试卷

气象局2018年旗县级综合业务竞赛综合业务基础理论试卷(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50题,共50分,每小题1分。

)1.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是()A.目标物和背景的亮度对比B.观测者的视力C.大气透明度2.太阳辐射是()辐射。

A:全辐射B:短波辐射C:长波辐射D:半波辐射3.高空气象观测业务的重放球应在正点放球后()进行,分为非人为重放球和人为重放球。

A:75分钟内B:76分钟内C:77分钟内D:80分钟内4.现在天气和过去天气以及地面状况主要用于对天气事件的描述。

()A.一般B.详细C.定性D.定量5.某日17-00时正点时次的现在天气为霾,则日数据文件文件中霾天气现象的记录方法为:()A.记录在日界前B.记录在日界后C.日界前后均记录D.日界前后均不记录6.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

A.雪深B.雪压C.冻土D.电线积冰7.某气象站,四周积雪已达到记录积雪标准,但因某种原因观测地段无积雪,则()。

A.不测量雪深(雪压),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B.在就近有积雪的地方,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地点测量雪深(雪压)C.以上均可8.当冻结层的下限深度超出最大刻度范围时,在ISOS业务软件“正点观测编报”中输入()A.500B.最大刻度值C.500+最大刻度值D.500-最大刻度值9.日落后换日照纸,20时至23时45分上传日照数据文件,复验日照需更正的,在次日()前更正上传A.7时B.8C.9D.1010.新型自动气象站微机终端大风采集数据文件,达到大风标准的数据只保留最近()条的大风记录。

A:40B:60C:80D:10011.若已自动发送的日数据异常(或分钟数据文件未按时上传),在次日()前通过业务软件更正(或重新)上传。

A.7时B.8时C.9时D.10时12.气象设施建设规划的调整、修改,必须报()批准。

A.国务院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C.省气象主管机构13.《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气象台站探测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失去治理和恢复可能的,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可以按照职责权限和先建站后迁移的原则,决定迁移气象台站。

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

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

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第一篇: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一、判断题:1.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的气象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

()2.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

()3.城镇建设规划、重点建设工程、重大经济开发项目凡涉及气候条件的,可以不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4.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定标准划定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并纳入城市规划或者村庄和集镇规划。

()5.新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扩建、改建的必须向气象主管机构申请许可。

()6.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7.基本气象探测资料以外的气象探测资料需要保密的,其密级的确定、变更和解密以及使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执行。

()8.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场围栏与铁路路基距离>200米,与公路路基距离>100米,与大型水库距离>300米。

()9.天气雷达站四周不得有对雷达接受产生干扰的干扰源。

()10.无人值守的自动气象站,应当由该站的所有单位委托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负责保护。

()11.经批准设立的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在气象探测站(点)建设前应当向所在地的设区的市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12.气象预报属于气象成果,发布单位对其享有所有权,并受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13.用户从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获得的用于非经营性活动的气象资料,也可以用于经营性活动。

()14.国家鼓励和支持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使用先进技术。

()15.通过传播气象信息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

()16.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时间和气象台站的名称。

气象竞赛探测环境相关规定知识重点

气象竞赛探测环境相关规定知识重点

气象竞赛探测环境相关规定知识重点气象探测环境对于获取准确、可靠的气象数据至关重要。

在气象竞赛中,了解和掌握探测环境的相关规定知识更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这些重点知识。

首先,气象探测环境的定义和范围是必须明确的。

它指的是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

这包括地面气象观测场、高空气象探测站、天气雷达站、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各类气象探测设施周边的一定区域。

对于地面气象观测场,其探测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

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障碍物的高度角一般不得超过 5 度。

在盛行风的下风方向,障碍物与观测场边缘的距离应更大,以减少对气流的干扰。

观测场周围不能有高大的建筑物、树木和污染源等,这些都可能影响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准确测量。

高空气象探测站的探测环境同样有严格标准。

周边不能有影响探空仪上升路径的障碍物,也不能有强电磁干扰源,以确保探空数据的准确传输和接收。

天气雷达站的探测环境要求则更加复杂。

周边一定范围内不能有能够对雷达电磁波产生反射、散射或吸收的物体,如山体、建筑物等。

同时,要避免在雷达波束传播路径上存在大量的水汽或其他干扰物质,以保证雷达回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的探测环境重点在于要避免电磁干扰和遮挡。

周边不能有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建筑物和树木等也不能阻挡卫星信号的接收。

在气象竞赛中,了解这些探测环境的规定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更能在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当给定一个气象探测站点的位置和周边环境信息时,参赛选手需要能够判断其探测环境是否符合规定,如果不符合,能够分析出可能对气象数据产生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了解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如《气象法》《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以及违法责任等。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1. 背景介绍气象探测是指通过观测、收集并分析大气中的各种气象要素,以便进行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灾害预警等工作。

气象探测设施包括气象观测站、气象雷达、卫星探测器等。

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办法对于确保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 确保气象观测环境的保护2.1 避免人为干扰气象观测环境的保护首先需要避免人为干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气象观测站的选址应远离人类活动区域和污染源,避免受到建筑、交通噪声等的干扰;- 限制在气象观测站周围进行工程建设,避免土地开发活动对环境造成影响;- 禁止在气象观测站附近进行焚烧、喷涂等可能产生大量污染物的活动。

2.2 定期维护和清洁为保护气象观测环境,必须定期维护和清洁观测设施。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检查和修复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清理积尘,清洁设备表面和传感器;- 定期更换传感器的防护罩,避免附着杂质对传感器的影响。

2.3 加强安全防范气象观测设施应加强安全防范,避免遭受盗窃和破坏。

具体措施包括:- 采取防护措施,如安装围墙、监控设备等,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近设施;- 定期检查安防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培训观测人员和管理人员,增强安全意识。

3. 设施保护办法3.1 设施选用和布局在建设气象探测设施时,应注重以下因素:- 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设备,确保其耐用性和抗风、抗震等能力;- 合理布局设施,避免相互干扰和影响;- 考虑设施维护和管理的便利性,确保能够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3.2 设施维护和保养为保证气象探测设施的正常运行,应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设施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内容、周期和责任人;- 定期对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清理水沟、防止堵塞,保证设施排水畅通。

3.3 危险因素预防为防止设施受到不可预见的危险因素影响,应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安装防雷装置,减少雷击对设施的损害;- 加强防火措施,定期清理可燃物品;- 定期检查设施的电气线路,防止电火灾的发生。

气象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气象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气象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气象环保学问竞赛题库及答案一、推断题1、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

2、气象上把风的去向确定为风向。

3、气象上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

4、假如在野外发觉人工增雨火箭空壳或残片,可以拿回家。

5、冬季影响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冷空气均来自西伯利亚。

6、冷空气会造成气压下降。

7、霜降意味着霜是从空中降下来的。

8、一年中平分白天黑夜(昼夜长短一样)的节气是春分、冬至。

9、温度越低,湿度越大,人越感觉冷。

10、城市里不会发生干旱灾难。

11、气温越高,湿度小,风速大,森林火险等级越高。

12、你面北而站,风从你背后吹来,使你感觉被往前推,由此推断当时是吹北风。

13、天气现象符号"△"的含义是冰雹。

14、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相比,台风破坏力更大。

15、气象灾难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红色气象灾难代表特别严峻。

16、环境爱惜是可持续进展的基础,爱惜环境的实质就是爱惜生产力。

17、熏烤肉食品时释放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

18、医疗垃圾必需接受卫生填埋方式处理。

19、发生赤潮的海水颜色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0、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缘由。

21、充分把握和合理利用大气自净力气,可以削减大气污染的危害。

22、长期饮用含氟低的水可造成地方性氟中毒。

23、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有的清洁状态。

24、一物种的灭亡预示着有很多物种也可能面临灭亡。

25、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6、环境平安是国家平安的重要组成部分。

27、污染源监测采样时,不通知当事人到现场,监测结果无效。

28、绿孔雀不属于国家一级爱惜动物。

29、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30、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环境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

31、水电是对环境友好的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

气象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气象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气象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a) 二氧化碳 b) 甲烷 c) 臭氧 d) 氟利昂答案:a) 二氧化碳2. 我国第一部环保法律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答案:a)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 下列哪个城市是我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a) 西安 b) 兰州 c) 北京 d) 乌鲁木齐答案:c) 北京4. 下列哪个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a) 冰川融化 b) 海平面上升 c) 厄尔尼诺现象 d) 沙尘暴答案:d) 沙尘暴5. 下列哪种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环境影响最小?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太阳能答案:d) 太阳能6. 下列哪个省份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份?a) 广东 b) 云南 c) 江苏 d) 黑龙江答案:b) 云南7. 下列哪种污染被称为“沉默的杀手”?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 c) 土壤污染 d) 噪声污染答案:a) 大气污染8. 下列哪个行业是导致我国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a) 工业 b) 交通 c) 农业 d) 生活燃烧答案:a) 工业9. 下列哪个城市是我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a) 厦门 b) 海口 c) 广州 d) 成都答案:b) 海口10. 下列哪种植物具有最好的防沙治沙效果?a) 松树 b) 柳树 c) 樟子松 d) 沙棘答案:d) 沙棘11. 下列哪个节日是我国的环保节能宣传日?a) 世界环境日 b) 世界人权日 c) 世界节能日 d) 世界环境教育日答案:c) 世界节能日12. 下列哪种现象是气象灾害?a) 泥石流 b) 台风 c) 干旱 d) 地震答案:b) 台风13. 下列哪个城市是我国雾霾天气最严重的城市?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成都答案:a) 北京14.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a) 二氧化硫 b) 氮氧化物 c) 颗粒物 d) 臭氧答案:a) 二氧化硫15. 下列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城市绿化?a) 梧桐 b) 柳树 c) 樟子松 d) 沙棘答案:a) 梧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治大气污染?a) 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 b)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c) 发展清洁能源 d)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答案:a) b) c)2. 下列哪些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a) 人口增长 b) 工业污染 c) 气候变化 d) 水资源浪费答案:a) c) d)3. 下列哪些植物具有防沙治沙作用?a) 沙棘 b) 樟子松 c) 柳树 d) 松树答案:a) b) c)4. 下列哪些是气象灾害?a) 台风 b) 干旱 c) 洪水 d) 地震答案:a) b) c)5.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a) 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 b)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c) 发展清洁能源 d)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1. 引言气象探测是指通过各种气象设备和仪器,对大气的各种参数进行测量和观测的过程。

气象探测不仅能提供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还能为气候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相关数据。

为了确保气象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和设施保护措施。

2. 环境保护办法2.1 确保气象站周围环境的纯净度为减小人类活动对气象站周围环境的影响,应选择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区域建设气象站,避免附近有大面积的人类活动。

对于已建设的气象站,应严格控制周围环境的开发和使用。

禁止在气象站周围进行焚烧、喷洒农药等可能污染大气的活动。

2.2 加强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防控大气污染物对气象站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

应加强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建立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定期对周围环境中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3 确保气象站设备的正常运行气象站的设备和仪器对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应定期对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设备和仪器的布局和放置也需要进行合理规划,避免设备间的相互干扰。

3. 设施保护办法3.1 安全防护措施为确保气象站的安全运行,应设置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

包括加装安全门禁系统、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定期进行设施巡查等。

应建立完善的火灾预防和溢油处理等措施,确保设施的安全性。

3.2 设施的合理布局气象站内部设施的布局应合理、紧凑。

减少设施间的空隙和距离,有利于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设施的布局也应考虑到设备的安全性和数据采集的可靠性。

3.3 设施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定期检修和维护设施是确保设施运行正常的关键。

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对设施进行定期的检修和保养,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4.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对于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气象站周围环境的纯净度;加强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防控,减少污染物对气象观测的干扰;,加强设施保护措施,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能够有效地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2018年气象综合竞赛气象防灾减灾重点

2018年气象综合竞赛气象防灾减灾重点

一、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霾等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

(13种)2、因气象因素引发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其他灾害的处置,适用有关应急预案的规定。

3、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灾害;预防为主、科学高效;依法规范、协调有序;分级管理、属地原则。

(4条)4、海上大风灾害的防范和救助工作由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和国家海洋局按照职能分工负责;气象灾害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由国家减灾委组织实施。

5、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气象卫星工程、水文监测预报等建设,优化加密观测网站,完善国家与地方监测网络,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

6、气象部门建立以社区、村镇为基础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工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7、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遵循“归口管理、统一发布、快速传播”原则。

(3条)8、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包括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7项)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做好预警信息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0、国务院应急办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分析研判、综合协调等各项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4项)11、气象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由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或相应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各部门依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12、气象灾害事发地的各级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可根据气象灾害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气象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置,紧急情况下可依法征用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

山西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

山西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

山西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4.16•【字号】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56号•【施行日期】2018.06.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56号《山西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业经2018年2月6日省人民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6月1日起施行。

省长楼阳生2018年4月16日山西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障气象探测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较性,为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的气象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气象设施,是指气象探测设施、气象专用传输设施和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

本办法所称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须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

第四条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实行统筹规划、分类保护、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

发展和改革、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国家安全、无线电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

设有气象台站的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做好本部门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并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1. 为了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确保气象探测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较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制定本条例。

2.本条例所称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

3.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实行分类保护、分级管理的原则。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5.气象设施是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气象设施建设规划的要求,合理安排气象设施建设用地,保障气象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6.禁止实施下列危害气象设施的行为:①侵占、损毁、擅自移动气象设施或者侵占气象设施用地;②在气象设施周边进行危及气象设施安全的爆破、钻探、采石、挖砂、取土等活动;③挤占、干扰依法设立的气象无线电台(站)、频率;④设置影响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功能的干扰源;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其他危害气象设施的行为。

7.大气本底站,3万米内禁止新建、扩建城镇、工矿区;1万米禁止设置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1000米范围内禁止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8. 建筑垃圾修铁路,水塘公路旁种树国家基准站、基本站:2000(1000)1/10 500 200 100 50 1国家一般气象站: 800 1/8 200 100 50 30 19.迁站由建设单位或者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提出申请气象台站迁移、建设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10.违反本条例规定,危害气象设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拒不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对违法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个人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1.违反本条例规定,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或者恢复原状,情节严重的,对违法单位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个人处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逾期拒不拆除或者恢复原状的,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额度为5万元12.本条例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

GB 31221-201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1.定义:障碍物:观测场以外高于观测场地平面1m以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作物等物理高度距离比:障碍物高出观测场地平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与该高度点在观测场地平面的投影点至观测场围栏最近点的距离之比。

遮挡仰角:从观测场围栏障碍物最近点的地面向该障碍物可见的最高点看去,视线与视线在观测场所在地平面的投影所形成的夹角。

2.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保护期限国家基准气候站站址至少保持50年稳定不变。

国家基本、一般气象站站址至少保持30年不变。

2)周围环境观测场最多风向的上风房90°范围内5000m、其他方向2000m范围内不宜规划工矿区,不宜建设易产生烟幕等污染大气的设施;国家基准气候站的观测场上风方向5000m范围内还不宜规划人口总数超过5000人的居民区。

观测场1000m范围内不应实施爆破、钻探、采石、挖砂、取土等危及地面气象观测场安全的活动。

3)障碍物的限制国家基准气候站和国家基本气象站控制区内障碍物的限制要求:①控制区内的障碍物任一点的高度距离比小于1/10②控制区内的障碍物与观测场围栏最近距离不小于50m国家一般气象站控制区内的障碍物的限制要求:①控制区内的障碍物任一点的高度距离比小于1/8②控制区内的障碍物与观测场围栏最近距离不小于30m有日照或太阳辐射观测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周围障碍物的附加限制要求:①国家基准气候站和国家基本气象站在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内〔此范围不受控制区限制),障碍物遮挡仰角不大于5°②国家一般气象站在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内〔此范围不受控制区限制),障碍物遮挡仰角不大于7°3.区域气象观测站总体要求:①观测场周边环境保持开阔,保证仪器的感应面通风和不受遮阴。

②观测场周边10m范围内不宜有障碍物。

气温要求:人工建造水体、影响源与温度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宜大于10m(交通气象站不受此限制)人工建造水体与温度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宜大于10m当太阳高度角大于20°时,周围障碍物不宜对温度传感器产生影响。

降水要求:障碍物与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宜大于障碍物与传感器的高度差。

风要求:障碍物与风杆的水平距离宜大于障碍物(从高出风杆安装基础平面以上算起)自身高度的3倍。

4.高度距离比:使用仪器直接测量障碍物高度H和围栏至该点垂线的水平距离D(精确到0.1m),直接计算障碍物高度距离比。

arctanH/D为遮挡仰角。

GB 31222-201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高空气象观测站1.定义:高空气象观测站:利用气象气球或由气象气球携带的探空仪等仪器对自由大气进行观测,并利用地面设备跟踪、接收和处理高空气象要素的气象观测站。

障碍物:阻挡气象气球升空或可影响准确获取观测资料的物体。

干扰源:影响探空仪无线电信号发射或接收的源体总称。

2. 保护范围和要求在距放球点50m范围内,不应有影响气球施放的障碍物。

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和铁路、道路与制氢室、储(用)氢室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25m,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和火源不小于50m。

架空电力线与制氢室、储(用)氢室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5倍电杆高度。

3.采用定向天线探测系统的高空气象观测站高空盛行风下风方向±60°方向范围的障碍物对探测系统的天线形成的遮挡仰角不大于2°,四周的障碍物对探测系统天线形成的遮挡仰角不大于5°。

使用卫生导航系统的高空气象观测站,其四周的障碍物对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天线形成遮挡仰角不大于10°。

4.使用测量范围为5m-5000m,测量误差为±1m的激光测距仪测量距离。

GB 31223-201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天气雷达站1.天气雷达站:由天气雷达和满足设备运行环境要求的设施及其空间构成。

2.波束宽度:天线方向图中最大辐射方向两个半功率点之间的夹角。

3.孤立障碍物:与相邻障碍物的横向间距大于2个波束宽度且遮挡方位角不大于容限值的障碍物。

4.遮挡仰角:从雷达最低工作仰角开始抬升波束直至其下边沿离开障碍物时的角度,即从存在遮挡至遮挡影响消失时波束下边沿的抬升角度。

5.遮挡方位角:障碍物对雷达波束形成遮挡,雷达波束边沿(-3 dB)进人障碍物区域时所处方位,与雷达波束边沿(-3 dB)退出障碍物区域时所处方位之间的夹角。

6.净空:天气雷达按照业务模式在最低仰角工作作时,天线主波束不受到遮挡的探测环境。

7.天气雷达的探测环境保护范围由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构成。

一级保护区:天气雷达的辐射近场区范围内高于和低于雷达天线口上下沿10个雷达波长的平行线与过渡区“边缘”构成的区域。

二级保护区:以天气雷达为中心,从一级保护区的外沿至距离雷达20km的环形区域。

8.保护要求:①障碍物对天气雷达探测造成的回波强度损失不应大于1dB②不可避免的有源干扰造成的雷达接收机灵敏度损失不应大于1dB一级保护区不应有对天气雷达探测造成遮挡的障碍物。

二级保护区①孤立障碍物遮挡仰角限制障碍物遮挡方位角限制②雷达工作在最低仰角时,孤立障碍物遮挡方位角容限值见表,周边所有障碍物的总遮挡方位角不大于5°。

孤立障碍物遮挡仰角容限值③电磁干扰限制天气雷达站周边,其他电子设备在雷达工作频点及所占频谱范围内的干扰电压的容限值应满足干扰电压GB 31224-201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大气本底站1.定义大气本底:全球或区域尺度范围内大气成分及其相关特性的平均状态。

大气本底站:长期观测大气本底及其变化特征的观测站。

全球大气本底站:长期观测大气成分及其相关特性、反映全球尺度大气本底变化特征的观测站。

2.保护区分级:大气本底站探测环境保护区分为外围保护区、基本保护区和核心保护区三级。

3.保护区范围外围保护区①距观测场周边10 000m-30 000 m的环形区域。

②全球大气本底站的外围保护区范围除3.2.1.1规定的区域外,还应包括在其大气本底扇区方向,距观测场周边30 000 m-50 000m的扇环形区域。

基本保护区①距观测场周边1 000m---l0 000m的环形区域核心保护区①距观测场周边1 000m的环形风域。

4.保护要求大气本底站探测环境保护区基本要求:①禁止新建、改建和扩建冶金、化工、石化、煤炭、火电、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等工矿区②禁止新建和扩建城镇或居住区③禁止在保护区范围上空设置固定航线外围保护区要求:土地利用方式应保持稳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区域面积每年应小于1%。

基本保护区要求:①土地利用方式应保持稳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区域面积每年应小于0.5%;②禁止设置养殖场、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

核心保护区要求:①土地利用方式应保持不变;②禁止修建与大气本底观测活动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③禁止修建铁路、省级及以上公路和设置养殖场、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

5.资料需求已建大气本底站的大气本底扇区划分所需资料:①近3年或更长时间序列的近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②近3年或更长时间序列的大气成分观测资料;③近3年或更长时间序列的其他相关要素观测资料;④近3年或更长时间序列的气团后向轨迹资料;⑤全球大气本底站周边50.0km范围内地理环境、下垫面自然生态特征、大气污染源、社会经济状况等资料。

拟建大气本底站的大气本底扇区划分所需资料:①近1年或更长时间序列的近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②近1年或更长时间序列的大气成分观测资料;③近1年或更长时间序列的其他相关要素观测资料;④近1年或更长时间序列的气团后向轨迹资料;⑤全球大气本底站周边50.0km范围内地理环境、下垫面自然生态特征、大气污染源、社会经济状况等资料。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行政许可管理办法1.申请人提交以下书面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一)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行政许可申请表;(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正、副本或申请人身份证明;(三)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与气象探测设施或观测场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四)委托代理的,应出具委托协议。

2.设区的市气象主管机构或省直管县(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收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和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出具书面凭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