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的思考
能源革命背景下山西煤层气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能源革命背景下山西煤层气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问题日益紧迫,能源革命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
在中国,焦炭重化工产业曾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而山西煤层气产业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在能源革命背景下山西煤层气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一、山西煤层气产业现状目前,山西煤层气产业主要区域分布在晋中、忻州、临汾和运城等地。
作为全省的主要煤炭生产地之一,山西省具有丰富的煤炭储量,煤炭富集区也就成为了煤层气富集区。
截至2020年底,山西省煤层气产业累计投资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已建成6个煤层气示范区,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煤层气产业链。
目前,山西煤层气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大山西拥有着丰富的煤炭储量和煤层气资源,但由于煤层气储藏条件不同、采气难度大、含硫量高等因素的影响,山西煤层气开发进展缓慢。
(二)环保问题依然突出煤层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弃物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三)市场发展不够全面目前,山西煤层气主要应用于城市燃气供应、热力发电和化工行业等领域,市场发展不够全面。
(一)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煤层气资源勘探和评价,提高勘探效率和成果,推动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快煤层气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市场开拓进一步推进煤层气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煤层气与煤炭、火电、热电等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扩大煤层气的应用领域,加强对外合作,扩大市场开拓。
(三)提高环保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煤层气开采环保措施,治理化工、燃气、火电污染,提高煤层气产业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在能源革命背景下,山西煤层气产业应该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市场开拓,提高环保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全球能源的需求,推动山西经济的发展。
山西能源改革实施方案

山西能源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山西省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较为完善的能源产业体系。
然而,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加,山西能源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安全,山西省制定了能源改革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1. 能源结构调整。
山西将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
同时,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传统煤炭消费。
2. 能源技术创新。
加大对能源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能源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3. 能源市场化改革。
推动能源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的能源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定价机制,促进能源价格市场化。
同时,加强能源监管,保障市场秩序,提高能源资源配置效率。
4. 能源安全保障。
加强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推动能源储备建设,完善应急能源保障机制,保障能源供应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5. 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能源产业绿色发展。
加强对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监管,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三、实施路径。
1. 政策引导。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企业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和应用,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 资金支持。
加大对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3. 市场监管。
加强对能源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能源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竞争,提高能源资源配置效率。
4. 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对能源产业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推动能源产业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四、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山西能源改革实施方案,预计能够推动山西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产业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同时,也将为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能源基础和保障。
山西产业的发展趋势

山西产业的发展趋势山西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近年来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山西的产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产业的升级转型:山西是中国的能源大省,煤炭业一直是山西的支柱产业。
然而,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山西正在逐步推动能源产业的升级转型。
山西已经开始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鼓励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煤炭综合利用、煤炭化工和清洁能源等领域。
此外,山西还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致力于打造绿色能源基地。
2. 钢铁和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山西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钢铁产业一直是山西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山西的钢铁和装备制造业正朝着高端、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转型。
山西正在大力推进钢铁产能过剩的调减和去产能工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山西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加快推动钢铁和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发展。
3.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山西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业一直是山西的重要产业。
山西正在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技术创新、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山西正在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精准化农业技术和农业物联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同时,山西还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提高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
4. 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山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旅游业潜力巨大。
山西正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打造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全域旅游格局。
山西将加大对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推动景区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
同时,山西还鼓励景区与特色农业、民宿、文创产品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提升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5. 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壮大:山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浅析山西产业结构调整

Vo . No4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p . 2 0 r 06
⑥ 20 c.T c .Id 0 6 S i eh n .
浅析山西产业结构调整
耿 小娟
( 海大学 商 学 院 , 京 河 南
摘
2 09 ) 10 8
要: 通过 对 山 西产 业 结 构 现 状 的 分 析 , 出其 产 业 结 构 呈现 畸 形 的 原 因 , 后 提 出 了产 业 结构 调 整 措 施 。 得 最
() 产粗 放 、 品低 级 、 1生 产 产业 结 构 关联 度 低 、 弹 性差 、 切换 能力 弱 。 山西 产业 结构 以能 源 、 原材料 为 主 体, 产业 结构 初级 化 现象 十分 突 出 , 加 工产 品多 。 初 深
加工、 精加工产品少 ; 传统产品多 , 高技术含量 、 高附
拉大 。 从 三 次产 业 的发 展情 况 来 看 :第 一 产 业 基 础 不
是名 列前 茅 , 革开 放 以后 . 改 由于 各 种 各样 的 主客 观 原因 , 山西落 伍 了 。 98 山西G P 名全 国第 2位 , 19 年 D排 6 2 0 年 上 半 年 , 山 西 城 镇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为 00 29 .2 , 4 37 元 比全 国平 均 水 平低 9 1 8 , 居 全 国倒 3. 元 位 2 数第一 。近几年 , 山西GD 无论 总量 还 是人 均都 在 全 P 国2 位 以后 。刚 刚 出版 的 《 0 国家 区域 创新 能 力 报 告
维普资讯
第 6卷 第 4期 20 0 6年 4月
17 — 87 2 0 )4 0 5 — 3 6 1 10 (06 0 - 0 4— — 0
未来山西的发展趋势

未来山西的发展趋势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预见以下趋势:
1. 节能环保:随着国家对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山西将加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通过采用新的清洁能源技术和节能环保措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改善环境质量。
2. 结构调整:山西将逐步减少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等,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 创新驱动:未来山西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
4. 区域协调发展:山西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5. 就业扶贫:为了解决贫困地区的就业问题,山西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支持。
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引导和支持创业等措施,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总之,山西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以节能环保、产业优化、创新驱动和区域协调为主
导,同时注重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快山西省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考

根据 山西 省产 业 结 构调 整 的 工作 要 求 , 照 “ 按 重点 项 目 对影响新兴产业发展 的传统产 业实行 限制政 策 。尽快 制 旗舰企业——新兴 产业—— 相关 产业 ——新兴产 业规 模 定 重点行业技术 规 范 , 明确新 兴产 业政 策 界限 , 制焦 化 、 限 冶 化” 的发展模 式 , 持重点项 目为突破 口, 形成产业链 、 金 、 炭等重点行业 的总量规模 , 以扶 最终 煤 关停和取缔严重浪费资源 、 污 产业集群和产业规模 。 染环境 和破坏生态 的生产企业 , 经济规律调节产业结构。构 按 立足优势 , 突出特色, 延伸产业链。通过提升、 改造传统产 建新兴产业的绿色发展模式, 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健康发展。 业形成新兴产业 , 着重 于以下 三个方面 : 矿产资 源—— 普通 2 5 新兴产业的引导 ① . 原材料——新材料如镁合金、 纳米材料、 稀±永磁体、 新型发光 大力倡导新 兴产业企业树 立品牌意识 , 实施名牌战略 。对 材料等。②普通机械、 机械基础件 、 一般轻工业产品——利用 于获得 “ 全国驰名商标”“ 、 中国名牌产 品” 称号 的企 业 , 省一次 电子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 智能化、 一体化——先进制造业和 性 给予 20万元奖励 ; 0 对于获得“ 山西省标志性 名牌产 品” “ 、 山 西 省名牌产品” 国家免检 产品 ” 号的企业 , 和“ 称 省一 次性给予
化重点倾斜 。 2. 产 业链及产 业深度 1
根据技术与产品 的内在联 系 , 布局上统 筹安排 , 新兴 在 在 产业规模化工作 中注意发挥产业集聚与产业链 的延伸效应 , 建 设产业协作机制与企业间的合作联盟 , 构建电子装备与信息技 术、 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 现代农业及生物医药等拟规模化新 兴产业合作组织 , 共同发展。 促进 2 3 加快新兴产业集聚 区建设 , . 大力建设 示范基地
2024年山西省能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4年,山西省能源产业在全国能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其能源产业一直以来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山西省的能源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2024年山西省能源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从能源产量和消费量的角度来看,2024年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和消费量依然占据全国首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山西省煤炭产量达到了3.5亿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约10%。
同时,山西省的煤炭消费量也相对较高,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暖等方面。
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其次,从能源结构的角度来看,山西省的能源结构依然以煤炭为主导。
这与山西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密切相关。
然而,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山西省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024年,山西省新增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显著提高,特别是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规模较大。
这一趋势显示了山西省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的积极态度。
第三,从能源技术的角度来看,2024年山西省能源技术水平有所提升。
山西省积极引进和推广了一些先进的能源技术和装备,如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等。
此外,山西省还在加快能源技术创新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山西省能够更好地应对新能源发展及环保政策的挑战。
然而,山西省能源产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山西省能源结构过于依赖煤炭,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煤炭的开采和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严重影响了山西省的环境质量。
其次,山西省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国家对煤炭行业进行产能置换和煤矿安全整顿,山西省的煤炭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这对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山西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推动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推进山西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思考

新时期推进山西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思考近年来,我省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特别是农村沼气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其中,沼气、秸秆、节能炉灶,太阳能热利用等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得到了农民喜爱和社会认可。
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按照农业部提出“巩固成果,优化结构,建管并重,强化服务,综合利用,提高水平”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导向,继续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大力开发农村可再生新能源,实现多能互补,为改善农民生活和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优质、清洁、经济、可靠的现代能源;积极培育农村能源新的产业,为新农村提供更好节能产品和服务;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创造更多新模式新技术;以项目为抓手,制定技术规范和标准;以试点示范为先导,积极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
一、山西农村能源建设实践与成效农村能源建设,是在农村开展农业农村废弃物能源转换和资源化开发利用。
我省可再生能源的建设主要在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人畜粪便沼气发酵及“三沼”综合利用;二是秸秆能源开发及秸秆气化、秸秆地暖、炭化、液化(制取乙醇);三是以秸秆、木屑、果木剪枝等生物质原料生产成型燃料及节能炉具普及推广;四是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俗称吊炕)普及推广;五是农村清洁新能源,如太阳能热和光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1、发展概况山西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起步于80年代初,在建设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起步探索、试点示范、快速发展、稳步发展四个阶段。
(1)起步探索。
80年代,针对我省农村能源严重短缺,大部分农村居民依靠铲草皮、挖草根来解决烧水做饭等用能的现状,我省在闻喜、安泽等县开展了燃料改进和优质化能源开发的户用沼气池、省柴灶、节燃炕、太阳灶等试点建设的试点探索工作,在没有电网偏僻山区开展“畜力发电”试点工作。
(2)试点示范。
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凸显,农村能源建设又拓展到生态环境建作者:杜艳萍1 温建卉2赵 力21、山西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总站2、山西省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设领域,在保护植被资源、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工作重点也从增加能源供应总量转为优化能源结构。
关于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论述

关于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论述山西,作为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一直以来以煤炭产业为主导。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国内环保政策的加强,山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压力。
这一转型,不仅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响应,更是对山西自身长远发展的深思熟虑。
以下是对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论述。
首先,转型发展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
山西的经济增长长久以来依赖于煤炭产业,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不仅使山西在能源市场上的波动中脆弱,也制约了其未来的发展空间。
转型发展意味着山西需要逐步降低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需要引导和支持企业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只有这样,山西的经济增长才能真正实现质的飞跃,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其次,转型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全球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和国内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倡导,山西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转型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的转变,更意味着生态观念的转变。
山西需要借助转型的契机,大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这不仅是对当前问题的应对,更是对未来的负责任。
此外,转型发展也是山西适应和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步骤。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山西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就需要通过转型发展,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转型发展,山西也可以更好地与国内外的企业和市场对接,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山西的转型发展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这不仅是应对当前挑战的必要举措,更是为了实现更长远、更健康的发展。
只有坚定地走转型发展之路,山西才能在全球能源和经济的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山西能源工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
、
j受 c 鍪 ! .  ̄ " :
羞
臻 薯 ≮ t- j
u受 垦 n e t .
,
. .
.
r na1
c n
.
山 落
…lll l 0 l
0 。 l 。^
l 0 l l l l \
毫
囊 _ 。 .
}
改革 开 放 之 初 , 于 经 济 高 速 增 长 , 源 短缺 成 由 能 为制 约增 长 的主 要瓶 颈 , 有效 缓解 能 源供 应 紧 张对 为
增 加 。2 0 0 6年 , 省 原 煤 生 产 量 占一 次 能 源 产 量 的 比 全 重 达 到 9 .6 、 电 占 0 1 % 、 层 气 占 0 1 % 。 能 96 % 水 .9 煤 .5
山西 能 源 工 业 发 展 与 中 国改 革 开放 的步 伐 基 本
是 同步 的 , 改革 开放 决 策在 山西 的具 体体 现 。 乘改 是
了巨大 贡献 。
一
构 , 着能 源 结构 的不 断调 整 与深 化 , 20 随 到 0 0年 原 煤
所 占一 次 能 源 的 比 重 为 9 .3 、 电 占 到 03 % 、 96 % 水 .l 天
、
山 西 能 源 工 业 发 展 状 况
然 气 占 到 00 % 。 近 年 来 , 济 快 速 发 展 拉 动 了 能 源 。6 经 需 求 水 平 的 提 升 , 炭 市 场 需 求 增 大 , 煤 产 量 大 幅 煤 原
山西 省 一 次 能 源 生 产 包 括 原 煤 、水 电 和 天 然 气 。 全 省 一 次 能 源 构成 最 初 是 以原 煤 为 主 的 单 一 产 品结
山西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山西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一、现状分析地理位置与资源优势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东邻河北省,西接陕西省,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南界河南省。
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此外,山西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锌、铅等。
经济发展情况山西省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依赖于传统产业,如煤炭、钢铁和化工等。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山西的传统产业正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人口与教育状况山西的人口规模庞大,具备很好的劳动力资源。
省内的大学和职业学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
医疗保障与社会福利山西省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
然而,医疗资源和社会福利服务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不足的问题。
二、发展前景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山西省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技术制造业等,来减少对煤炭等资源型产业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创新驱动与科技支撑山西省应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积极培育和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还应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优化营商环境与扩大对外开放山西省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手续,降低投资限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来山西投资兴业。
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宽对外开放的渠道,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
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山西省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遏制环境污染问题,并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通过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的清洁化、高效化,建立生态良好的产业链,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发展策略与措施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山西省政府应加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和激励措施,为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山西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源消费 总量 已达 4 6 8 11 1 5万 吨 , 炭 消 费 总量 达 7 煤
2 1 55 4万 吨 , 石油 消费总量 已达 59 05 0万 吨。从 9 0
图 1中可 以看 出 , 山西省 能 源 消费 弹性 系数 在 2 0 01 年 达到 了高峰 , 之后有 下 降 的趋 势 , 近年来 又 开始 但 回升 。煤 炭消 费弹性 系数 基本 与总 资源消 费弹性 系
关 键词 : 业 结构 ; 源强度 ; 源利 用效 率 产 能 能
中图分 类号 : 17 F2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 0 8— 3 6 2 0 ) 1 0 6 0 10 9 0 (0 9 0 — 0 7— 3
改革 开放 以来 , 山西 的经 济 建设 取 得 了 一定 的 成就 , 山西 的 地 区 生产 总 值 一 直 处 于增 长趋 势 , 到 20 0 6年 已经 达 到 4 2 0 75 54 0万 元 。但 是 在 经 济 增
消耗 不 同 , 甚至差距 极大 , 业结构不 同将导致 能源 产
消耗 量 的不 同 , 而影响能源 强度 。因此 , 以根据 进 可
整 体经济 的发展呈 现上升 的趋势 , 图 2可 以看 出 , 从
三次产业 中增长最 快 的是第 二产业 , 即工业 , 次之 是
三次产业结 构对能 源强度进 一步分解 , : 即
数变 化趋 势相近 。
集 约型 可持续 发展 的道 路 , 高能 源利用 效率 , 提 使有 限的能 源创造 更 多的价 值 。能源利 用效 率不仅 受技 术水 平影 响 , 与 该地 区产 业 结构 合 理 化 程度 密 切 还
相关 。与其他 地 区相 比 , 山西 经济 发 展 走 的依 然 是
山西省现有产业结构之简评

山西省现有产业结构之简评山西省是我国北方的一个省份,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于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和优化。
本文将对山西省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简评,并探讨其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煤炭产业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和开采能力。
煤炭产业一直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对山西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煤炭产业也面临诸多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
因此,转型升级成为山西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煤炭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效益和环保方向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二、能源产业除了煤炭产业,山西省还具备丰富的其他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风能等。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山西省的能源产业也呈现出发展的潜力和机遇。
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是山西省能源产业的重要方向,推动能源产业升级和转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冶金产业山西省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冶金产业一直是山西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冶金产业也面临着供需矛盾和环保压力。
在供给侧结构性的背景下,山西省的冶金产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一体化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推动冶金产业从大而全向特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同时,注重处理好环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冶金产业的绿色发展水平。
四、装备制造业山西省的装备制造业具备较强的基础和潜力,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竞争力。
在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引领下,山西省的装备制造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山西省应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装备、高端装备和服务型制造业发展。
五、现代农业山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拥有广阔的农业基础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近年来,山西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山西产业的发展趋势

山西产业的发展趋势山西位于中国的华北地区,是一个资源富集、工业发达的省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
本文将重点探讨山西产业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山西产业的现状和未来方向的视角。
一、能源产业:山西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去煤化政策的出台,传统的煤炭产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因此,山西正在加紧转型升级,朝着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方向发展。
例如,山西正在积极推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同时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投资和开发力度。
二、钢铁产业:山西是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保压力的增大,山西的传统钢铁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山西正在加速推动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着力发展高端钢铁产品和钢铁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此外,山西还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和环保技术应用,在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化工产业:山西在石化、煤化工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和潜力。
在石化领域,山西在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要项目,提升了石化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同时,山西还在加大对新型合成材料、特种化工产品等高技术领域的投入和引进力度,加快了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农业产业:山西的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山西正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
此外,山西还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培育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山西还注重农田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旅游产业: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拥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山西正在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和发展力度,推动旅游产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
山西正在积极开发冰雪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健康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山西能源结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山西能源结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较为丰富的风电、太阳能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化,山西的能源结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分析山西能源结构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山西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产业是山西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传统煤炭行业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需求下滑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山西开始加大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力度,推动煤炭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环保改造,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率。
同时,山西也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可再生性和清洁性,可以有效降低煤炭消耗和环境污染。
山西已经建设了一批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未来,山西的能源结构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第一,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
山西将进一步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环保治理力度,提高煤炭的洁净燃烧技术水平,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山西还将积极推动煤炭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深度加工,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和清洁利用率。
第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山西将继续推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清洁能源企业,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山西还将积极参与全球能源转型,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第三,推动能源产业链的升级。
山西将加快构建以煤炭为主体、清洁能源为补充的能源产业链,推动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多元化发展。
山西将加强能源行业与其他工业行业的协同发展,促进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创新,提高能源的综合效益。
第四,加强能源供给侧改革。
山西将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改革和创新,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降低供给成本,提高供给效率,满足不同行业和地域对能源的需求。
总的来说,山西的能源结构发展正朝着煤炭的绿色发展和清洁能源的积极应用方向转变。
未来,山西将继续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环保治理力度,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能源产业链的升级,加强能源供给侧改革。
山西发展现状落后

山西发展现状落后引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大国,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山西作为中国的中部省份,尽管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却显得相对落后。
本文将对山西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
发展概况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冶金基地,煤炭、焦炭、煤化工是其支柱产业。
然而,随着全球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山西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暴露出问题。
除此之外,山西经济结构单一,产业转型升级缓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相比其他发达省份,山西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育和科技教育和科技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然而,山西省在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
高等教育水平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也相对较弱。
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山西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综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山西省在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交通不便、能源供应不稳定、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制约了山西的发展步伐。
与此同时,缺乏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物流体系,也影响了山西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产业结构和就业问题山西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不太匹配。
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结构不仅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此外,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就业机会有限,为年轻人提供的工作机会较少。
这也是为什么山西的年轻人普遍选择到其他省份谋求发展的原因之一。
原因分析1.领导层意识:山西省部分领导层在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中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导致发展计划的执行效果较差。
2.既得利益群体:山西资源丰富,但部分既得利益群体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滥用和浪费,限制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
3.人才流失:山西的发展滞后和就业机会的不足,使得很多优秀的人才选择离开山西,这也间接影响了山西的发展潜力。
山西省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山西省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摘要:当前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战略焦点,同时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之一。
通过分析山西新能源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到影响山西新能源发展的原因所在,提出了山西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而更好地促进山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现状;对策引言当前,新能源已沦为全球性能源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研发、利用新能源已沦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山西就是能源大省,长期以来高能耗、高污染给山西的社会生活增添沈重的代价。
在全国“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山西如何发生改变现有的传统能源结构,积极主动探究、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是一个关键的课题。
山西发展新能源形势紧迫,目前,山西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期,处于需要大量消耗的重化工发展阶段和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一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
如果继续沿袭以“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环境也难以承载。
能源采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塌陷恶化趋势。
山西省能源结构中煤炭占到70%以上,煤炭消费过程中的80%以上又属轻易冷却。
煤炭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烟尘、粉尘影响大气环境,造成的酸雨、呼吸道疾病等已经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
化石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已使环境不堪重负,河段严重污染,城市空气质量差,机动车尾气污染等。
因此,控制化石能源消费过快增长,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
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的难度加强。
从发展趋势看看,煤炭、石油价格就是下跌和走低的,必然可以加强企业的运输成本,企业效益也可以受显著影响。
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
目前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就业压力很大。
加大新能源投资,一方面,新能源开发利用主要是使用当地资源,这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人数。
产业结构调整

摘要:目前产业结构问题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它不仅影响着山西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本文通过数据对比、图表分析等方法,指出山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为实现山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又好又快一、山西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及特征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的20年间,为了全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山西的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了煤炭、电力行业等能源产业上,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
到了本世纪,随着山西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山西的三次产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产业结构朝着合理化方向演进,三产产值比由1978年的20.7:58.5:20.8转变为2006年的5.8:57.8:36.4。
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由于山西的资源禀赋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安排的共同影响。
其发展趋势比较平稳。
始终占有很大比例;第三产业大体呈缓慢上升态势。
总的来看,山西产业结构从1984年开始一直呈现“二三一”的格局,第二产业一直是推动山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山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根据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所研究的产业结构变化理论,把2006年山西省人均GDP折合成美元,其值为1389美元,接近库兹涅茨计算表中第8组水平。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摘要: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山西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挖个洞就可以采煤;山西文物资源非常丰富,围起墙就可以收费。
”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发展总是慢半拍,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不仅成为全省的共识,而且也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针对山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开拓创新的思路和强有力的措施,调整山西的产业结构,为振兴山西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1、现状分析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建设力度假大、进程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山西省产业结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1997年,山西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1991年的16.0:54.9:29.1变为15.2:51.4:33.4,工业总产值中的轻重工业的比例由1991年时的24.7:75.3变为19.2:80.2,到1998年,山西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则变化为12.9:53.5:33.6,工业总产值中的轻重工业比例变化为16.9:83.1。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山西是我国的重要的能源、冶金、化工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具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钢铁、焦炭、化肥等资源。
然而,长期以来,山西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型产业占比过大,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山西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首先,山西应减少煤炭等资源型产业的比重,降低对资源的依赖程度。
过去,由于山西资源丰富,资源型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山西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推动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
其次,山西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科研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目前,山西的科研资源和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企业创新潜力较低、科技含量不高。
因此,山西应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资金投入,培养人才,完善科研体系,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山西还应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合作,增强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山西应加强环保意识,推进绿色发展。
资源型产业在过去发展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山西作为重要的能源基地更是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山西应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和发展,推进绿色经济建设。
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手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山西还应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是山西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因此,山西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总之,山西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束逐渐弱化,而存量约束则会使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制约。 所以,从短期来看,如果资源较为充裕,对资源依
赖较高的产业结构可能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不明 显,甚至由于技术进步较快而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从长期来看,对自然资源的提前透支会降低经济 增长的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下降甚至停滞, 这时,从能源发展的角度出发,就需要推进产业结构的 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有关产业政 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 行资源优化配制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和高度化发展。所以,能源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 整,应该将能源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不能一味 地只看眼前的经济增长而忽视资源的可持续性,要淘 汰技术水平低、能耗高、效益差的产业,同时积极利用 高新技术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等,以此来推进产业 结构调整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分析基础之上,结合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与目前能源发展的现状,从能源发展
的视角对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不足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发展;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09)01-0003-04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对能源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 来实现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会带来不同的能源消耗 强度。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经济的增长不足以弥补能 源消耗带来的副作用,那么能源消耗就会反过来促进产 业结构的调整,所以,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之间是 相互影响的。 1.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要素进行有效 的配置,以促进企业和地区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它是 处于一定的经济系统之中的。从表面上看,一个地区经 济的增长是其能源消费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从本 质上说,这属于产业结构与能源的协调发展问题,产业 结构的调整会对能源发展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具有双向 性和多角度的特性。(如图 1 所示)
二、山西产业结构与能源发展的分析 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结构与能源的发展 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具体到山西省来说,煤炭能源 产业是其优势产业,为了达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从能源角度来进行考虑。 1.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的现状 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选择应该根据当地自然资源 和独特优势来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所以,山西省作为 一个工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充分利用资源来发展山 西是山西省不可拒绝的一种选择。山西的产业结构就 是根据山西的资源特点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 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由于独特的资源形式,山西省经 济结构一开始以高度依赖煤炭资源、原材料工业为主, 具有典型的资源型特征。在经济发展初期,山西省根据 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加大了对能源工业的投 资和建设力度,全省用于能源建设的投资占整个基本建 设投资的 41%。这一阶段,由于片面强调能源重工业化 建设的作用,使得长期以来山西省形成了以煤电能源原 材料为主导,并且高度依赖煤炭这一支柱产业的主导产 业群。所以,山西省产业结构“二三一”特征十分明显, 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第二产业比重过 大,同时第三产业份额相对不足,产业结构问题已经成 为山西省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 虽然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经过 几十年的发展,山西省产业结构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已经由原来片面地强调能源重工业化转向建设新型能 源和工业基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下,山西省的国 内生产总值由 2000 年的 1845.7 亿元上升到 2007 年 的 5696.2 亿元,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三个产业比例 也 由 2000 年 的 9.7:46.5:43.8 调 整 到 2007 年 的 5.5: 59.6:34.9。目前,山西省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 目标,不断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产 业结构正在逐步趋于合理,在新型工业化总水平方面提 高较快。2007 年山西省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 45.09%, 比 2006 年的 38.46%提高 6.63 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 提高 1.33 个百分点,明显高于 2000 年至 2006 年平均 每年提高 4.54 个百分点的幅度(如图 2 所示)。除此之 外,山西省积极以投资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产业结构调 整,整个投资结构也进一步得到改善。2008 年上半年
2.能源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 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消耗有很大影响,同时,能 源的发展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 动因很多,既有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方面的因素,也有 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同时,在近代各国的工业化 发展史上,我们也会发现,几乎每一次产业结构的调整 都与能源技术的重大革新和能源产业的重大发展密切 相关。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依赖资源的支撑,但是自然资 源是与资本和劳动所不同的。资本和劳动在短期数量 可以被看作是给定的,但是从长期来看,自然资源的数 量将会被看作是给定的,即资源是有限的,同时,各个 产业的资源消耗是由产业特性决定的,所以,如果产业 结构是存在于资源约束的情况下,那么产业结构调整将 会影响有限资源的消耗,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短期或长 期的影响。从短期来看,资源约束是以流量约束形式表 现出来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当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能 源存量接近枯竭的时候,能源约束就转化成存量约束, 这时就需要考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能源的流量约 束要比存量约束温和,可通过技术进步等手段使能源
自然资源
经济系统
能源产业
非能源产业
生产部门
环境排放
图 1 产业、能源与经济系统的关系图 首先,能源系统的各个环节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 是贯穿存在于产业、生产等经济子系统之中,其中大部 分都存在于产业系统之中。由自然资源输入带来的能 源供给本身就是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门,而能源产 业与非能源产业间又存在彼此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与此同时,由经济系统所带来的环境排放也会反过来进 一步对自然资源施加影响,以上都使得产业结构调整与 能源发展紧密相关。 其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发展有很大影响,一 定的产业结构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这个环境中
0
45. 38. 33. 27. 17. 11.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图 2 山西省新型工业化水平(%) 通常认为,一个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会使经济 得到很好的发展,山西省就依靠其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 使经济得到了增长,但是经济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结构合 理的省份相比却总是慢半拍,本来依靠资源应该可以富 省强民,但山西省经济实力在全国却一直处于中下游水 平。一个地方的发展应该从长远和近期两方面来衡量, 从长远来讲就是规划一条能够使它走向现代化的正确 道路,这是最主要的。虽然资源给山西带来了经济增长, 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首先在环境方面,我们知道, 煤炭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以煤炭为一次能源的火电 生产过程还会生成 CO2、SO2 及粉尘等污染物,由于山西 省对于煤炭的依赖,山西省的环境严重污染,资源与生 态遭到破坏。其次,是资源枯竭问题,资源总有用完的 一天,伴随经济的增长山西省的资源枯竭问题也日益凸 显,预计到 2020 年,山西省重点煤矿由于资源枯竭需 要安置转产工人将达 10 万人。山西的能源主要是煤 炭,同时山西也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 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但是由于能源生产、利用、 消费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等方面的因素,山西可再生 能源和新能源开发程度仍很低,开发利用结构不合理。 2.能源视角下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不足 产业结构调整是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也 是实现山西经济崛起的关键。由于山西独特的资源形 式以及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山西的产业结构在很多层 面上都出现了不足之处,产业结构中的潜在矛盾和问题 逐渐显现并日渐突出,虽然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从能源视角下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继续调整。 首先,对依靠资源环境的传统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时 科学技术的重视不够。在存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如果 各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同,那么对资源依赖程度大的产 业比重越大经济增长速度越慢。但是,如果各产业的技 术水平存在差异,那么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 确定的。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讲,产业技术进步存在较 大差异时,如果资源消耗强度大的产业技术进步足够快, 则整个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可能不变甚至下降。所以, 从短期来看,虽然山西省依靠的是煤炭,但是产业结构 调整不一定非要降低煤炭的比重,相反应该利用这个优 势来进行发展,不应该为了调整而进行调整,应该是将 目前无效益的产业结构变成有效益的产业结构,在这个
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从山西省目前 产业状况来看,资源要素对山西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 的影响,同时,需要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技 术等要素却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结构 调整的效果。
其次,忽视产业内部结构层次提升,依靠资源形式 的产业链延伸不深入。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往往重视三 次产业区域间和区域内结构比例的调整,而忽视各产业 内部结构层次的提升,从而导致对资源的高消耗和对环 境的污染。同时,由于受传统工业影响,山西省各地区 的产业结构具有趋同性,这种发展状况必然造成自然资 源的相对紧张,片面追求产业外延扩大再生产,旧有的 产业结构矛盾尚未解决,又出现新的重复建设项目。这 种趋同不利于山西省各地区之间各种经济资源的优势 互补,会导致各地区间相同产业间的低水平过度竞争, 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资源利用的高消耗、技术改造 的高成本和环境保护的高代价。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还 存在产业链延伸不够深入的问题。通常认为,一个地区 经济的发展总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投入,丰富的自然资源 优势以及原材料工业的超常发展不一定会妨碍其他部 门发展,相反却可能成为带动整体经济增长的助推剂, 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将这种优势外溢到其他行业部门,从 而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山西省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 短,加工深度不够导致山西产业结构低级粗放、效益不 高的弊端,延缓了山西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过 程,直接影响了山西的经济发展。
的产业要依赖特定的资源。产业结构对能源发展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能源的消耗上:“产业结构的变动直接决 定着能源消耗强度的高低,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对能源消 费和利用的效率”。一般情况下,从短期来看,产业结构 对能源发展的影响取决于各行业的能源消耗水平和其 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高能耗行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越大则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就会越大,反之越小。其中, 各产业的能源消耗强度不同是导致产业结构变动对能 源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如果能源强度高的产业在 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且上升较快,总的能源 消耗就会因此而增加。从长期来看,如果产业结构不 变,那么,初始产业结构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长期轨迹, 不同的产业结构将导致不同的增长轨迹,政府可以通 过调整产业结构来降低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例如,中 国近年来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适 当降低重工业的比重,可以有效减少对能源的消耗。第 Fra bibliotek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