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编写规则-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中农大教字〔2017〕1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教育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初步尝试。
第二条为规范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有关本科生教育教学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与领导第三条全校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全面负责,教务处、院(系)分级管理,分工协作。
第四条教务处工作职责:1.贯彻落实教育部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学科的特点,制定我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文件,明确学校的总体管理目标。
组织协调各院系的有关力量,分解实施管理目标并布置全校的毕业设计工作任务。
2.负责具体安排、组织、检查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协调有关问题;负责组织毕业论文(设计)校级答辩工作。
3.做好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摘要》汇编工作。
4.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为专业- 1 -建设及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5.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文档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
第五条院(系)工作职责:1.按照本办法制定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细则,拟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并报教务处备案。
2.组织选题与开题。
审定指导教师名单、题目及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3.组织定期检查。
做好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控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4.组织答辩和成绩评定。
5.组织本院本科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工作。
6.做好本院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
7.做好本院毕业论文(设计)文档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
第三章指导教师职责第六条指导教师一般由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担任,助教可协助指导教师工作。
指导教师和辅导教师由院系安排,主管教学院长审批。
每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数原则上不得超过6人。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要求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发布文件: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仅在容上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应具有一定的规性和严谨性。
为此,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版式、格式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2、论文用中文撰写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上述段前、段后间距可适当调节,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5、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左侧为“中国农业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3磅);单面复印时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双面复印时页码分别按左右侧排列6、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7、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8、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二、学位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学位论文,一般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号表、引言(第一章)、正文、结论(最后一章)、参考文献、致、附录和作者简历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
1、封面:不同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封面(见附件1、附件1-1)、书脊(见附件3)要求如下:(1)学位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容,切题、简洁,不超过26字,可分两行排列,中英文对照;(2)未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遴选且在研究生院备案的合作指导教师,不得在学位论文上署名;署名的合作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3)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学位级别: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兽医硕士、兽医博士;(4)专业名称、专业领域名称、研究方向应严格按照专业目录和培养方案填写;(5)分类号: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要求填写;(6)密级:涉密论文,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国家规定的密级围和法定程序审查确定密级,并注明相应年限;(7)日期:学位论文完成时间。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著录细则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著录细则⒈总则本规则适用于中文普通图书著录。
为了确保中文书目数据的著录的完整、准确、统一和规范,也为了方便编目人员的使用,本规则以CNMARC格式的字段为纲,将文献著录规则与机读目录格式结合起来加以叙述。
本规则著录部分依据ISBD(M)即《专著出版物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82-85)、CALIS中文著录原则,同时也参考了《中文文献编目规则》、《普通图书著录规则》2000年修订报批稿;机读目录格式部分则依据《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上),并参考《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计算机编目技术手册》制定的。
⒉著录信息源2.1普通图书著录的主要信息源为题名页,各著录项目的规定信息源如下表所示。
取自规定信息源以外的著录信息可置于[ ]内,并在3xx字段加以说明。
2.2集中著录的文献应依据首卷册著录;若首卷册未入藏,应查明其它卷册情况,并在303字段注明“据第x卷(册)著录”。
无法确定时,应根据信息源最充分者著录。
⒊著录用文字3.1题名与责任说明项、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和丛编项一般按所著录文献本身的文字(数字除外)著录,无法按文献本身文字著录的图形及符号等,可改用相应内容的其它形式著录,并用方括号“[ ]”括起。
如转录的文字出现谬误,应如实照录,同时在3xx字段加以说明,并在5xx字段提供正确的题名检索点形式。
3.2载体形态项、附注项、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除文献原题名、引用部分及识别题名外,一般用规范化的汉字(汉字古籍可用繁体字)著录。
⒋书目数据录入原则4.1除必须用全角状态输入的字符外,其他基本上在半角状态下录入数据。
4.2凡同时在拉丁字符集与汉字字符集中出现的字符(如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某些标点符号),采用拉丁字符集(西文状态)输入。
4.3ISBD(M)所规定8个著录项目的标识符号原则上由系统自动生成,需编目员添加的标识符有“=#”、“[]”、“…”,其录入方法按照ISBD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5.2.8.2下列内容能够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能够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宝贵资料。
——对一样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运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运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5.3结尾部分(必要时)5.3.1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也可作为附录处理。
5.3.2能够编排分类索引、著者索引、关键词索引等。
5.3.3后记、致谢一样在正文之后,包括内容如下:——对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对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对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关心的人。
——对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对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5.3.4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学位、职称;学历、工作经历(职务);著作与成就;联系方式等。
5.3.5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学位、职称;学历、工作经历(职务);著作与成就;联系方式等。
5.4学位论文数据集相当版权页,由反映学位论文要紧内容的数据组成,共37项:A1 关键词*,A2 受控主题词*,A3 中图分类号*,A4 学科分类号*,A5 论文编号*,A6 密级*;A7 资助基金项目B1 学位授予单位*,B2 申请学位级别*,B3 论文题名*,B4 交替题名*,B5 论文语种*,C1 资源形式*,C2 资源标识*D1 作者姓名*,D2 培养单位(或机构)名称*,D3 培养单位(或机构)代码*E1 专业名称*,E2 研究方向*,E3 学制*,E4 论文提交日期E5 著者声明F1 导师*,F2 职称*,F3 导师所属学校(或机构)*,G1 地址,G2 ;H1 答辩会主席,H2 评阅人,H3 答辩会成员,H4 答辩日期;I1 电子版论文出版(公布)者,I2 电子版论文出版(公布)地J1 授予学位名称*,J2 授予年*,J3 论文总页数,J4 开本。
【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简介:目次前言.................................................................................. II 1 范围................................................................................. 1 2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的国家标准]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一般要求 (3)5 要素 (3)5.1 前置部分 (3)5.2 主体部分 (5)5.3 结尾部分(必要时) (6)5.4 学位论文数据元 (7)6 编排格式 (7)6.1 封面 (7)6.2 目次 (7)6.3 章、条、段 (7)6.4 公式 (7)6.5 附录 (7)6.6 参考文献 (7)6.7 幅面 (8)附录A (规范性附录)学位论文结构图 (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学位论文条文排列格式 (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学位论文条文排列格式 (10)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封面编排示例 (11)附录 D (规范性附录)书名页示例 (12)附录 E (规范性附录)题名页示例 (13)附录 F (规范性附录)摘要和文摘页示例 (14)附录G (规范性附录)目次页示例 (15)附录H (规范性附录)参考文献示例 (16)附录I (资料性附录)注释示例 (17)参考文献 (19)前言本标准是对GB/T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与GB/T 7713-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原标准中的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单独列为一个标准,并将标准名称改为《学位论文的编写规则》,修改了相应的英文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一、写作要求(一)文体毕业论文文体类型一般分为:试验论文、专题论文、调查报告、文献综述、个案评述、计算设计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文体写作。
(二)文风符合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科学性、创造性、逻辑性、实用性、可读性、规范性等。
写作态度要严肃认真,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或应用价值;立论应科学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逻辑严密。
行文应简练,文笔应通顺,文字应朴实,撰写应规范,要求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
(三)论文结构与排列顺序毕业论文,一般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摘要、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
1.封面:毕业论文(设计)封面(见附件1)具体要求如下:(1)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切题、简洁,不超过30字,可分两行排列;(2)层次:高起本,专升本,高起专;(3)专业名称:现开设园林、农业推广与创新管理、动物医学、经济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法学、水利水电工程、公共管理等专业,应按照标准表述填写;(4)密级:涉密论文注明相应保密年限;(5)日期:毕业论文完成时间。
2.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见附件2):需要学生本人签字。
3.摘要: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为300字左右。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主要内容包括: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所使用的实验方法;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摘要中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
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符合学科分类,一般为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4.目录(目录示例见附件3):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的一级、二级标题、后记、参考文献、和附录以及各项所在的页码。
中国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写作格式
课程论文(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论文题目:课程名称:任课教师:班级:学号:姓名:课程论文格式要求(封皮的背面):1.课程论文采用统一封面,以左侧为准装订成册。
2.课程论文一律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打印3. 字体:正文宋体、小四;4. 行距: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可参照下文模板摘要“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
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
文中不允许出现插图。
重要的表格可以写入。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300字左右。
摘要正文后,列出2-4个关键词。
“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
关键词关键词要符合学科分类,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每个词均为专业名词(或词组),一词在6个字之内;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
关键词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2-4个,黑体,小四,加粗。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 (6)1.3 论文正文格式 (6)1.4 章节标题格式 (6)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正文中的编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最新版)
参考文献
这里输入标题文字一
这里可以添加主要内容这里可以添加主要内 容这里可以添加主要内容这里可以添加主要 内容
这里输入标题文字二
这里可以添加主要内容这里可以添加主要内 容这里可以添加主要内容这里可以添加主要 内容
主要贡献与创新
主要贡献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 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 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 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 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最新版)工作内容阐述: 336015
添加相关内容: 774466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最新版)中 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最新版) 84052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最新版)中国 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最新版)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最新版) 217975中国农业大学学 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最新版)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 式、书写规范(最新版)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 规范(最新版)
选题背景
点击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 这里,或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 后,此框中选 择粘贴
点击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 这里,或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 后,此框中选 择粘贴
点击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 里,或通过复制 您的文本后,此 框中选择粘贴
点击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 这里,或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 后,此框中选 择粘贴
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与打印规范
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与打印规范一、论文整体规格A4(A3套印装订)二、封面及打印份数封面与论文整体A3套印装订,论文打印份数不少于3份。
三、具体要求(一)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打印要求:单独成页,目录两个字三号黑体,居中;段前空1.5行,段后空1行。
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顶头排;二级标题与一级标题前空一个字。
(二)论文题目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三)作者、指导教师姓名另起行宋体5号居中(四)摘要、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
打印要求:题目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摘要二字前空两个字(小四号黑体),字间空一格,后加冒号,其后为摘要内容(5号宋体);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关键词三字前空两个字(小四号黑体),后加冒号,其后为关键词(5号宋体),关键词数量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参照中文格式打印。
(五)正文毕业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其中正文不少于12000字。
1.绪论(文献综述)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绪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教科书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2.主体(试验部分)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要求做到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3.结论结论是毕业论文最终的、整体的概括性论述,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不可能得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或仪器改进的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结论置于正文的最后一章之后,由另页开始。
打印要求:(1)论文要求双面打印,按A4号纸的大小装订。
(2)论文打印要求加页眉:5号宋体,内容居中,页眉内容为论文题目,页码放底端,居中。
中国农业大学涉密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发布文件:中国农业大学涉密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管理办法1、本校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密级划分为四级:公开、内部、秘密、机密。
其中:密级为内部的论文,是指与准备申请专利或技术转让的科研项目相关的论文。
密级为秘密、机密的论文,是指论文背景源于保密科研项目、课题或涉及保密内容的论文。
凡属内部、秘密、机密的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为涉密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2、涉密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是重要的学术著作,也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申请专利、技术转让、成果推广、科技档案管理、学术交流等各个管理环节中,各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各尽其责,按规定做好涉密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的保密工作。
3、研究生撰写涉密毕业(学位)论文时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涉及论文在保密期间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公开。
4、研究生应与导师充分协商,慎重、认真、负责地填写“密级”栏,在论文预答辩时由专家小组审查,报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密级。
5、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为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审定密级并确定具体保密期限。
审定密级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密级范围和法定程序进行。
同时,审密负责人还负责对往届论文密级的复审,及时调整密级或解密。
密级调整意见应及时送交研究生院、图书馆等部门,以便按调整后的密级进行管理。
6、涉密论文的答辩,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委员的人数、技术职务要求与其他研究生要求相同,但不再聘请校外人员(参与涉密论文研究课题的校外人员除外)进行评阅和参加答辩。
论文作者、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等人员,对有关论文内容应负保密责任。
7、各院应把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的审密工作切实纳入日常管理工作。
校、院级科研管理部门应主动配合研究生管理部门,做好论文密级审定工作,并进行不定期检查;校、院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应与图书馆、档案馆互相配合,督促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审密负责人定期做好密级调整和解密工作,并将论文密级调整情况及时送交图书馆、档案馆,以便按时变更论文的密级。
关于学位论文撰写复印有关规定(学术)
关于学位论文撰写、复印及出版的有关规定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通过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撰写具有创造性或新见解的学术论文,也是审核其毕业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
由于学科专业性质不同,学位论文可有不同的形式,为规范学位论文撰写和复制的一般要求,现规定如下。
一、撰写学位论文的总要求学位申请者必须认真撰写学位论文,力求立论正确,论述充分,数据可靠,且文字简洁,条理清楚,合乎逻辑;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水平和创造性或新见解的成果,以及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论文篇幅: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在三万字以上,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在七万字以上。
论文正文要求用中文撰写(外语学院各专业除外),如用外文撰写,须经导师同意,且必须有详细的中文摘要(摘要字数不少于正文的1/3)。
二、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要求(一)题目:简明、确切、具体地概括论文的最主要内容和结论,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并译成英文。
(二)摘要:简短陈述研究工作的目的、过程及方法、结论三部分,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或新见解。
硕士学位论文中文500-1000字,博士学位论文中文1500字左右,并译成英文。
关键词:注明3-5个关键词,列在摘要页的下方。
(三)目录:列出全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按章、节、小节编好页码。
(四)正文:学位论文的核心和主体。
论文的正文可因不同的学科专业和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写作方式。
全文一般包括前言、主体、结论,也可按章编排。
前言: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选题目的与研究背景,简述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工作所获得的结论或结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主体:一般包括理论分析、原理设计、研究方法、实验方法与装置、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等,提出和阐明作者的创造性见解和实际应用成果;结论:着重指出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新发现和新发展,以及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观地叙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推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编写规则 精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编写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简介:目次前言.................................................................................. II 1 范围................................................................................. 1 2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编写规则的国家标准]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一般要求 (3)5 要素 (3)5.1 前置部分 (3)5.2 主体部分 (5)5.3 结尾部分(必要时) (6)5.4 学位数据元 (7)6 编排格式 (7)6.1 封面 (7)6.2 目次 (7)6.3 章、条、段 (7)6.4 公式 (7)6.5 附录 (7)6.6 参考文献 (7)6.7 幅面 (8)附录A (规范性附录)学位结构图 (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学位条文排列格式 (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学位条文排列格式 (10)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封面编排示例 (11)附录 D (规范性附录)书名页示例 (12)附录 E (规范性附录)题名页示例 (13)附录 F (规范性附录)摘要和文摘页示例 (14)附录G (规范性附录)目次页示例 (15)附录H (规范性附录)参考文献示例 (16)附录I (资料性附录)注释示例 (17)参考文献 (19)前言本标准是对GB/T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和学术的编写格式》的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与GB/T 7713-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原标准中的学位的编写格式单独列为一个标准,并将标准名称改为《学位的编写规则》,修改了相应的英文名称。
——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简介:目次前言.................................................................................. II 1 范围................................................................................. 1 2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的国家标准]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一般要求 (3)5 要素 (3)5.1 前置部分 (3)5.2 主体部分 (5)5.3 结尾部分(必要时) (6)5.4 学位论文数据元 (7)6 编排格式 (7)6.1 封面 (7)6.2 目次 (7)6.3 章、条、段 (7)6.4 公式 (7)6.5 附录 (7)6.6 参考文献 (7)6.7 幅面 (8)附录A (规范性附录)学位论文结构图 (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学位论文条文排列格式 (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学位论文条文排列格式 (10)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封面编排示例 (11)附录 D (规范性附录)书名页示例 (12)附录 E (规范性附录)题名页示例 (13)附录 F (规范性附录)摘要和文摘页示例 (14)附录G (规范性附录)目次页示例 (15)附录H (规范性附录)参考文献示例 (16)附录I (资料性附录)注释示例 (17)参考文献 (19)前言本标准是对GB/T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与GB/T 7713-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原标准中的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单独列为一个标准,并将标准名称改为《学位论文的编写规则》,修改了相应的英文名称。
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二〇一九年十二月前言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的总结,是其科研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评判学术水平、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
同时研究生学位论文也是科研领域重要的学术文献资料,将在学校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及CNKI、万方学术数据库长期保存,供同行学者和后续研究者查阅和参考。
规范撰写学位论文,体现学术的规范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能够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能力。
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质量,做到语言文字表述严谨,图表、公式、单位书写规范,参考文献著录标准统一,现根据《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1987)、《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1-2006)和《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等国家有关标准,并借鉴其他单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要求,结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实际,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与摘要写作规范》同时废止。
目录一、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一)组成部分 (1)(二)文字要求 (1)(三)页面设置 (1)1. 论文开本、版芯 (2)2. 页眉、页脚页码 (2)二、学位论文内容和格式要求 (2)(一)中文封面 (2)1.论文题目 (2)2.指导教师 (3)3.申请学位类别、专业/领域 (3)4.培养单位 (3)5.日期 (3)6.密级 (4)(二)英文封面 (4)(三)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 (4)(四)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 (5)(五)摘要 (5)(六)目录 (6)(七)主要符号对照表 (6)(八)正文 (6)1.绪论 (7)2.论文主体 (8)3.结论 (10)(九)参考文献 (10)1.参考文献的标注体系 (11)2.几种主要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 (12)(十)附录 (15)(十一)致谢 (16)(十二)作者简历 (16)三、印刷和装订要求 (16)一、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并反映作者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学位论文编写规则Presentation of dissertations(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GB/T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一般要求 (3)5 要素 (3)5.1 前置部分 (3)5.2 主体部分 (5)5.3 结尾部分(必要时) (6)5.4 学位论文数据元 (7)6 编排格式 (7)6.1 封面 (7)6.2 目次 (7)6.3 章、条、段 (7)6.4 公式 (7)6.5 附录 (7)6.6 参考文献 (7)6.7 幅面 (8)附录A (规范性附录)学位论文结构图 (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学位论文条文排列格式 (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学位论文条文排列格式 (10)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封面编排示例 (11)附录 D (规范性附录)书名页示例 (12)附录 E (规范性附录)题名页示例 (13)附录 F (规范性附录)摘要和文摘页示例 (14)附录G (规范性附录)目次页示例 (15)附录H (规范性附录)参考文献示例 (16)附录I (资料性附录)注释示例 (17)参考文献 (19)IGB/T ××××—××××II前言本标准是对GB/T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与GB/T 7713-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原标准中的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单独列为一个标准,并将标准名称改为《学位论文的编写规则》,修改了相应的英文名称。
——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第3章中,将原标准中与学位论文编写格式无关的术语和定义去掉,增加了“封面”、“书名页”、“摘要”、“文摘页”、“目次页”、“参考文献”、“注释”、“文献类型”、“文献载体”等定义。
——将第3章“编写要求”改为第4章“一般要求”,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作了相应的整补。
——将第4章“编写格式”改为第5章“要素”和第6章“编排格式”,并为了利于学位论文的加工处理,增加了学位论文数据元项,根据需要对部分内容作了相应调整。
——增加了部分附录及参考文献。
——按照GB/T 1.1-2000对原标准的格式、编排进行了重新调整。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一、张爱、沈玉兰、纪昭明、邱祖斌、白光武、陈陵、冯项云、刘春燕GB/T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和要求,以利于学位论文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传播。
本标准适用于手稿、印刷本、缩微复制品、文本型、电子版等形式的学位论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88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 3102.1 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GB 3102.2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GB 3102.3 力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4 热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5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6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GB 3102.7 声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8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9 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10 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GB 3102.11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合GB 3102.12 特征数GB 3102.13 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T 3469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GB/T 3793 检索期刊文献条目著录规则GB/T 4480 语种名称代码GB 6447 文摘编写规则GB 68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代码GB/T 7156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GB/T 7408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12450 图书书名页GB 12451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GB/T 13417 科学技术期刊目次表GB/T 13745 学科分类与代码1GB/T ××××—××××2 GB/T 14706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GB/T 15416 中国科学技术报告编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学位论文是标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和创新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的、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注1:学士论文表明作者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础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注2:硕士论文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注3:博士论文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2封面 Cover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3.3题名页 Title Page题名页是论文的内封面,置于封二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
著录内容包括封面内容外的其他数据,内容比封面更为详细。
3.4摘要 Abstract摘要,也称提要。
是以第三人称的,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的解释,简明扼要记述论文重要内容的短文。
3.5文摘页 Abstract Page文摘页是题录(包括关键词、分类号)和论文摘要的总和,单独编页。
为便于国际交流,摘要包括中英文。
3.6目次页 Content Page目次页是论文中内容标题的集合。
包括引言(前言)、内容、小结、引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注释、索引等。
3.7参考文献 Reference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文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有具体的文献来源。
3.8注释 Note注释是为论文中的字、词或短语作进一步说明的文字,没有具体的文献来源。
一般放在该页下的“脚注”处,或集中放在参考文献之后。
3.9文献类型 Document Type文献类型是传统文献的分类。
学位论文的代码为“D”。
GB/T ××××—××××3.10文献载体 Document Carrier文献载体是指纪录文字、图像的不同材质。
纸制的载体为“P”。
4 一般要求4.1 学位论文的内容应完整、准确。
4.2 学位论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
4.3 学位论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论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
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
4.4 学位论文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撰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用打字。
论文宜用A4纸(210×1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
4.5 学位论文稿纸四周应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
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以上。
4.6 学位论文的插图、照片必须确保能复制或缩微。
4.7 学位论文的页码,从“绪论”数起(包括绪论、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文摘页、目次页、插图和附表清单、符号和缩略词说明等用阿拉伯数字单独编连续码。
4.8 学位论文结构图见附录A。
4.9 学位论文条文排列格式见附录B。
5 要素5.1 前置部分5.1.1 封面5.1.1.1 学位论文应有封面5.1.1.2 学位论文封面包括以下要素——分类号根据论文中主题内容,对照分类法选取中图分类号、学科分类号、国际十字分类号(UDC),著录在左上角。
中图分类号一般选取1~2个,学科分类号标注1个。
中图分类号参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学科分类号参照《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
示例:中图分类号 G250.7 学科分类号 870.3055——论文编号由单位代码和年份(后两位)及四位序号组成。
示例:ISTIC 03-003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3年第0034号学位论文)——密级按国家规定的保密等级及代码,在右上角论文编号下注明。
(参见 GB7156)——学位授予单位指授予学位的机构。
——学位论文名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标注。
如: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
——题名标注在学位论文名称下明显位置。
题名以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不超过20字),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3GB/T ××××—××××4 题名用词必须考虑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文摘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用的特定实用信息。
在整篇学位论文中的不同地方出现时,题名应完全相同。
学位论文如是基金资助项目,应将基金注释在题名所在页下“地脚”位置。
——责任者姓名责任者包括论文的作者、作者的导师、评阅人、答辩会主席等。
必要时可注明个人责任者的姓名、职称、学位、学习工作单位、地址与邮编。
如责任者姓名有必要附注汉语拼音时,必须遵照国家规定,即姓在名前,名连成一词,不加连字符,不缩写。
——工作完成日期包括论文提交日期,学位论文答辩日期,学位授予日期,出版部门收到日期(必要时)等。
——出版项出版地及出版者名称,出版年、月、日(必要时)等。
5.1.2 封二学位论文的封二可作为封面标识项目的延续,如版权规定,其他应注明项目等。
5.1.3 题名页题名页是对学位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
题名页置于封二和衬页之后,另页起。
题名页著录内容除包括封面(5.1.1)上的中图分类号*、学科分类号*、论文编号、密级*、授予学位单位*、学位论文名称*、论文题名*、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出版单位*、出版印刷日期*数据外,还包括关键词*、资助基金项目*、学习单位*、学科名称*、研究方向*、学制*、论文提交日期*、申请学位级别*、导师职称*、授予学位名称*、工作单位*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