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治疗不足的现状与原因

合集下载

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制约因素分析1

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制约因素分析1

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制约因素分析癌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癌痛对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躯体功能、情绪、社会功能等均可产生重要的影响。

现代医学认为,通过使用第三阶梯强阿片类止痛药物,绝大部分患者疼痛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然而,临床上癌痛规范化治疗推进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此做一阐述。

1、微观方面很多患者及家属畏惧使用吗啡类药物,表现为:一些患者坚决抵制使用吗啡类制剂;另一些患者则间断服用小剂量吗啡类药物,结果镇痛效果差反而怪罪药物镇痛效果不好。

同时,很多医务人员不能正确看待吗啡等强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存在的原因有:(1)癌痛规范化治疗宣传不到位;(2 )社会对吗啡类毒品危害方面的宣传过度;(3)基层医院或者非肿瘤科室不想承担吗啡类药品保管及使用监管的风险。

因此,对患者家属及广大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各个省都在开展镇痛药物空中课堂及地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向广大肿瘤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普及教育,希望藉此以点及面逐步使癌痛规范化治疗工作开展起来。

2、宏观方面2.1人文因素随着西方医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正确使用吗啡可以很好地去除人类的痛苦。

因此,西方医学界提出癌痛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近几年,更加重视吗啡类等强阿片受体药物的使用。

在21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人不痛”的目标。

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乡村地区癌痛治疗的总体情况不尽如人意。

美国人认为,要想使得癌痛治疗效果在农村地区得到改善,需要清晰地认识到成熟的医疗机构与农村社区之间的差别。

农村癌症治疗机构对于癌痛控制机能的完善,需要领导的支持,内部及外部的基础,还需要政府对这一问题的专业认识。

需要有质量的改进,而不是传统的说教,交流、信任以及协商可以使癌痛治疗计划达到成功。

2 .2经济因素由于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吗啡等药物止痛,经济负担较重。

在中国,许多家庭因病致贫,特别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由于目前医学无法根治肿瘤,所以提倡带瘤生存,大部分费用用于止痛。

癌痛治疗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癌痛治疗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癌痛治疗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癌症疼痛,简称癌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癌痛常为慢性疼痛。

在我国每100个肿瘤病人首次确诊,70%是晚期患者,其中,70%的时间在抗癌治疗,70%患者存在疼痛,70%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我科自2014年3月开展“无痛示范病房”建设以来,通过规范学习,发现影响患者疼痛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了癌痛的护理水平,改善了癌痛病人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1.1护士我院肿瘤科全体护士和其它科室的护士65人。

文化程度:本科18人,大专45人,中专2人。

职称:高级2人,中级21人,初级42人。

1.1.2病人选择我科住院的癌痛病人128人,选择能正常语言交流,依从性好并取得病人知情同意。

男67人,女45人,年龄17—82岁。

学历:大专以上21例,高中及初中52人,小学以下39人。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问卷和病人问卷进行调查。

对护士的调查:2014年3月—2016年3月,每月业务学习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5名护士进行癌痛认知状况问卷调查。

对病人的调查:在病人住院期间取得研究对象同意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以访谈及问答方式进行调查,由专人负责向调查对象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有关导语。

使病人理解后自行作答或由护士代为填写。

调查内容包括病人对癌痛的认识,疼痛用药及疼痛控制等,共发放问卷128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

2结果(见表1—表3)3讨论3.1 癌痛规范化治疗知识不足缺乏癌痛知识是对癌痛有效控制的主要障碍,三年专科和五年本科医学课程设置中,疼痛知识分散在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等几门课中,不足总课时的8.1%[1],参加工作后公38.0%的护士参加过疼痛学习班[2],仅45.4%的护士接受疼痛知识继续教育[3]。

护士对癌痛的治疗方法、三阶梯止痛方案、药物使用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及癌痛一般知识的掌握都非常贫乏。

(完整版)癌痛治疗的现状与癌痛的评估

(完整版)癌痛治疗的现状与癌痛的评估

癌痛治疗的现状与癌痛的评估癌症疼痛 (cancer pain) 是指由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常为慢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 60 %~ 80 %,其中 1 / 3 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恰当的止痛治疗将会对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可造成抑郁、乏力、焦虑、失眠、全身情况恶化或严重干扰抗癌治疗的施行。

进一步提高对癌症疼痛的认识、评估及治疗水平,将造福于广大癌症疼痛患者。

一、癌症疼痛治疗的现状(一)基本情况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意大利米兰成立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治疗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经讨论一致认为应用现有的镇痛药物可以解除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疼痛,同时筹划起草癌症疼痛治疗指南。

1986 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出版《癌症疼痛治疗》第一版 (Cancer pain relief) 。

该书作为癌症疼痛治疗指南,提出癌症疼痛药物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口服用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个体细节。

按阶梯给药是指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不同作用强度的镇痛药物。

即轻度疼痛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度疼痛选择弱阿片类镇痛药,重度疼痛选择强阿片类镇痛药。

因此,该指南又被称为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倡导,得到了各国肿瘤学术界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普遍赞同和支持。

1990 年,我国首次在广州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组织全国性专题会议,开始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1991 年,我国卫生部颁布《关于在我国开展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工作的通知》。

随后十余年我国相继出台多项管理制度和政策,多次举办各种学习班和研讨会,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经过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开展三阶梯癌痛镇痛治疗原则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我国的癌症疼痛治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医护人员在癌痛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癌痛的治疗不足ppt课件

癌痛的治疗不足ppt课件


已发表的文章主要是基于调查性研究 Prospective study of barriers to both delivery and receipt of adequate pain management is needed
Curr Opin Support Palliat Care. 2010 Mar;4(1):11-5
癌痛治疗不足的后果
身体负担 - 厌食 - 失眠 - 认知能力下降 - 丧失行为能力 - 疲劳 心理负担 - 生活质量下降 - 社会交往减少 - 心理困扰 - 有关存在的苦恼 - 应对和调整能力受影响

Cherny N. Pain assessment and cancer pain syndromes (2010). Oxford Textbook of Palliative Medicine, 4 th Edition, 10.1.2, 599
Pargeon et al. Pain Symptom Manage 1999;18:358-368.
只有一处疼痛?


80%的癌症患者有2处或更多部位疼痛 33%的癌症患者有4处或更多部位的疼痛 并非所有的疼痛都来自癌症 阿片类药物并非对所有的疼痛都有效
Twycross R, Lack S (1990). Therapeutics in Terminal Cancer.
癌痛治疗不足的普遍性

26份综述 1

中国,法国,德国,希腊,印度,以色列,意 大利,日本,韩国,南非,台湾,荷兰,英国, 美国

43%的癌症患者的疼痛没有得到足够治疗1 1个月后并无改善 2
1. Deandrea S, Montanari M, Moja L, Apolone G (2008). Prevalence of undertreatment in cancer pain. A review of published literature. Annals of Oncology, 19, 1985-1991 2.Fisch MJ, Lee J-W, Weiss M, Wagner LI, Chang VT, Cella D, Manola JB, McCaskill-Stevens W, Mendoza TR, Cleeland CS (2012)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Pain and Analgesic Prescribing in Medical Oncology Outpatients with Breast, Colorectal, Lung or Prostate Cancer.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30(16)

中医治疗癌痛现状

中医治疗癌痛现状

癌性疼痛是肿瘤病人最常见、最痛苦也较难控制的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当代以WHO“三阶梯”为代表的治疗方法取得了约70%的疗效,但仍有部分病人效果不理想,副作用较明显,综合治疗仍是癌痛治疗的重要方法,中医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具备有效止痛、安全性好、副作用少、兼具抗癌并止痛双重功效的特点,但也面临诸多困惑,在此综述。

一、“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由气滞、血瘀、痰湿、热毒、寒凝等实邪以侵袭与结聚引起脉络闭阻,瘀塞不通诱发疼痛,称之为“不通则痛";由气、血、阴、阳虚损,功能失调,脏腑经络失于荣养而发生疼痛称之为“不荣则痛”。

临床可虚实错杂,本虚标实,以标为主,即全身属虚,局部属实。

二、辨证论治解毒散结、化痰通络是基本治则。

痰毒留结,阻碍经络气机运行,津液失布互结为痰,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则停为瘀,癌毒与痰瘀搏结,形成肿块,发生癌痛。

消癌解毒是关键,化瘀解毒贯始终。

重点是谨守病机,勿为一法所困.2.1内治:2.1.1辨证论治,选用经方。

气滞不通:行气导滞,散结止痛,柴胡舒肝散加减.瘀血内结:活血化瘀,散结止痛,膈下逐瘀汤加减。

痰湿结聚:除湿化痰,散结止痛,涤痰汤加减毒热内结:清热泻火,解毒散结,清凉甘露饮加减。

寒邪凝滞: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当归四逆汤加减。

阳虚寒凝:益气温阳,祛寒止痛,右归丸加减。

阴液干涸:益元滋阴,养血止痛,左归丸加减.引经报使,根据疼痛部位不同选用引经药:头痛:白僵蚕、川芎;头顶痛:蒿本、吴芋;偏头痛:柴胡、白蒺藜;后头痛:羌活、麻黄;前额痛:白芷、葛根;咽喉痛:牛蒡子、射干;肩部痛:姜黄、海桐皮;上肢痛:桑枝、桂枝;肢痛:牛膝、千年健;胸痛:全瓜蒌、香橼皮;腹痛:罂粟壳、没药;肝区痛:八月扎、玫瑰花;心腹痛:蒲黄、菖蒲;脘腹痛:九香虫、绿萼梅;少腹痛:刘寄奴、苏木、地龙。

2。

1.2辨病论治下述药物兼顾抗癌、镇痛作用,根据中医性味归经理论,在经方基础上选加内服。

我国癌痛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PPT医学课件

我国癌痛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PPT医学课件
温馨服务,关心服务疼痛病人,推 动疼痛规范化治疗的普及和宣传, 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
医生
有利于减少问诊工作量,提高医生 的诊疗效率;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工作负 担;
关心疼痛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促进与更多同行分享经验。
39
门诊病人疼痛筛查和评估的意义
护士
增加护士的疼痛知识,发挥专业价 值;
• 该项目针对疼痛患者,设立400电话热线,旨在建立患者疼痛 管理咨询、指导体系,加强患者治疗随访,提高患者治疗依从 性,改善疼痛患者生活质量。
热线电话 400-686-5813
项目结构
患者随访 专家互动 集中答疑 全面管理
项目通过三种形式直接向患者提供帮助
01
热线随访
自2015年1月开通,由具有医药专业背景且接受过疼痛及其治 疗相关知识培训的热线专员,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针对 他们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解答。
7
癌痛管理现状一瞥
• ACHEON的调研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关于阐明医生和患者在癌痛管理过程中的态 度及所占的比例的调研
• 覆盖463名医生(77.3%肿瘤科医生)和1190名癌痛患者,10个国家/地区的 调研(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印尼,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 泰国和越南)
The ACHEON working group. Cancer medicine 2015;4(8):1196-1024
0
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Board (INCB) annual report(1980-2014)
GPM项目列为2012年十大肿瘤学进展
27
GPM-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 的重要里程碑

癌性疼痛治疗不充分的原因及对策

癌性疼痛治疗不充分的原因及对策

塑垦兰!竺望苎兰堂苎!塑一一一—————竺L癌性疼痛治疗不充分的原因及对策中山医科走荦孙选仙纪念医院压务科(510120)许怀辟肿瘤科谢德荣陈岱佳蟪和癌棒量载l引言癌症是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

我国现有癌症患者200多万,这彗患者40%至50%发生癌性疼痛,其中25%的病人未得判治疗….63t4%的病人治疗不充分,这童昧着高_选船.4*的癌性库痛患者来船得捌满意的控制,25%的患者在疼痛中死亡m.由此可知我国目前正在忍受癌性癖痛折■的瘸人敷量之众。

癌性疼痛从心囊、生理、精神和杜舍等多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见癌性疼痛的充分治疗巳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譬。

因此,探讨瘩性疼痛治疗不充分的原因及寻找对策具有重要帕临库童义和社套l义。

2癌性疼痛治疗不充分的原因笔者以1998年8月至19鲫年6月在本院肿癯辩铕拧出现癌性疼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治疗不充分的87饲趺进行分析,结果64%(56/87)与甚护人员有关,撕(2l/87)与息者本身有关,n|为(10/87)与药材控村垃严和医疗费用报蛸问题有关。

工l与置护人曼有关的曩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Z1.1对●性痒^严t程度估计不足在本蛆资料中,31%(27/87)癌性疼痛治疗不充分与医务人员对癌性疼痛估计不足有关;刘毂俊对北京地区医生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达27%至37%的医生不相信患者储准确判断疼痛的程度.25%认为应该由主管医生来判断疼痛的程度;我们对30倒次的癌性疼痛进行分析,结果医生判断与病人自我感觉符合率仅33%(1∽O),且医生爿断疼痛的程度较病人自蠢感觉轻一十等袅以上。

蔚盟,甚生判断准礴率较低,,这是造成癌性疼痛治疗不充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2.1.2缺乏足够的处理矗娃痒蔫知识和技瘫在本组资料中.有22%(19/87)的病例治疗不充分与医护人员未能很好掌握处理癌性疼痛的知识和技能有关;进一步对奉院∞名主治医生进行调查,一半以上的医生不能正确回答三阶梯止痛的盈c刚及三阶梯止痛的内容;黄晓蕾对27省市的126名护士滑查结果显示,36%的护士不昭正确写出三阶梯止痛的定义。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1. 引言癌症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许多患者经历剧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癌痛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癌痛的治疗现状及最新进展,探讨当前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 癌痛的治疗方法癌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射疗法、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等。

2.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癌痛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抗癫痫药和抗抑郁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给予患者,包括口服、注射、皮下植入泵等。

药物治疗在减轻病人疼痛的同时,还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2.2 放射疗法放射疗法在癌症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以用于缓解癌痛。

放射疗法通过杀死癌细胞或减小肿瘤体积来缓解疼痛。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局部疼痛的治疗,例如骨转移所致的骨痛。

2.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特殊的情况,手术治疗可能是缓解癌痛的有效手段。

例如,如果癌痛是由单个肿瘤引起的且在手术范围内,那么手术切除肿瘤可能会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

2.4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的癌痛治疗。

例如,结合药物治疗、放射疗法和其他辅助疗法等,可以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缓解和提高生活质量。

3. 癌痛治疗的进展近年来,癌痛治疗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包括新药物的开发和创新治疗方法的出现。

3.1 新药物的开发随着对癌痛机制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不断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这些靶点可以通过开发新的药物来干预,从而实现对癌痛的更好控制。

例如,针对神经元电活动的药物、特异性肿瘤表面标志物的抗体药物以及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药物等。

3.2 创新治疗方法的出现除了新药物的开发,还出现了一些创新的治疗方法,例如神经调节技术、光动力疗法和基因治疗等。

这些方法的出现为癌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4. 挑战与展望尽管癌痛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主要的挑战包括:•癌痛的个体差异性:不同患者对于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反应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更精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癌痛的治疗不足ppt课件

癌痛的治疗不足ppt课件

疼痛评估 – 病史
每一次疼痛 部位 性质 强度 持续时间 稳定性 诱因 加重 缓解 问题示例 哪儿疼?到哪儿? 是什么样的感觉? 疼得多厉害? 你疼多久了? 这个疼是时有时无呢?还是总疼? 什么会引起疼痛? 什么会让疼痛变得更厉害? 怎么才能让它疼得轻一些呢?
功能
疼痛会不会影响你的睡眠?
疼痛性质说明病理生理学原因
中枢敏化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放大来自外周的输入信号 - 止扬(Wind up)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 谷氨酸和P物质引起的去极化和镁离子减少 钙离子流过受体,增加突触后兴奋 - NMDA受体阻滞剂 氯胺酮
癌症带来的常见疼痛
骨 神经压迫 软组织 内脏 癌症引发 癌症引发 癌症引发 癌症引发
肌筋膜
便秘 肌肉痉挛 腰背痛 慢性术后痛 肩关节囊炎
与癌症无关
体衰和用药引发 骨痛引发 与癌症无关 医源性 衰弱引起 Twycross R, Lack S (1990). 癌症晚期治疗
Glare P
Twycross R, Lack S (1990). Therapeutics in Terminal Cancer.
Abbey, J 'Ageing, Dementia and Palliative Care' in O'Connor, M and Aranda, S (Eds) 2003 Palliative Care Nursing . A guide to practice , Ausmed Publications, Melbourne, pp. 313-339 ( the pain scale is on page 323). Jennifer Abbey, Neil Piller, AnitaDe Bellis, Adrian Esterman, Deborah Parker, Lynne; Giles and Belinda Lowcay (2004) The Abbey pain scale: a 1-minute numerical indicator for people with endstage dementi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liative Nursing, Vol 10, No 1pp 6-13.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引言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特征之一就是癌痛。

癌痛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癌痛的治疗现状和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对癌痛的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介绍。

癌痛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解痛药物:解痛药物是最常用的癌痛治疗方法之一,包括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

•化疗药物:对于癌症患者,化疗不仅可以用来抑制肿瘤的生长,还可以缓解癌痛症状。

放疗治疗•传统放疗:传统放疗是一种通过电离辐射来杀死癌细胞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癌痛症状。

•介入放疗:介入放疗是一种通过经皮穿刺将放射性物质直接送到癌痛病灶,以实现局部治疗的方法。

手术治疗•神经阻滞术:神经阻滞术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或介入手术来阻断疼痛传导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癌痛。

•神经刺激术:神经刺激术通过电刺激或化学刺激来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以达到缓解癌痛的目的。

癌痛的治疗进展精准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可以接受精确治疗。

例如,根据肿瘤的基因突变情况,可以选择靶向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减轻癌痛症状。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一种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来增强治疗效果的方法。

例如,采用放疗、化疗和手术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疗癌痛,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缓解病痛。

智能化治疗智能化治疗是指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来指导癌痛治疗的方法。

例如,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史和影像学数据,可以构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病痛。

结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癌痛的治疗现状和进展呈现出多样化和个体化的特点。

药物治疗、放疗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在缓解癌痛症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精准治疗、综合治疗和智能化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癌痛治疗的效果。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通过更多的研究和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改善癌痛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癌性疼痛现状和原因、治疗方法及微创介入治疗

癌性疼痛现状和原因、治疗方法及微创介入治疗

癌性疼痛现状和原因、治疗方法及微创介入治疗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一种伴随性症状,发病率高达60%以上,其中1/3为重度疼痛。

癌性疼痛度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肿瘤治疗效果。

癌痛现状和原因癌痛是大部分癌症患者都绕不过。

70%癌症患者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新诊断癌症患者约25%出现疼痛,接受治疗50%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60%-80%,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癌痛原因包括躯体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其中与癌症本身有关的躯体因素占78.2%,如癌肿压迫,骨、神经、内脏、皮肤和软组织的浸润和转移;与癌症治疗有关的躯体因素占8.2%,如手术切口痛、化疗后神经病变、放疗后的局部损害;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占6%,如衰弱、不动、便秘、肌痉挛;此外还有合并的骨关节炎、动脉瘤、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痛等与癌症无关的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则主要是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等。

癌痛的控制目标主要是有效地消除疼痛,最大限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将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小,以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痛的控制标准主要包括:①疼痛平均评分≤3分;②爆发痛次数≤2次;③开始治疗1天内达到上述标准。

癌痛治疗方法目前,癌痛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口服、透皮、静脉)、神经阻滞(中枢神经阻滞、外周神经阻滞)、介入治疗(射频、电刺激、椎管内置入)、中枢毁损(脊髓丘脑外侧束、扣带回丘脑腹后内、外侧核)四大类,其中口服药物、经皮治疗占75%~80%,静脉和皮下用药占5%~20%,硬膜外和鞘内镇痛给药占2%~6%,神经阻断、姑息手术等治疗占1%~5%。

按照疼痛轻重程度推出三阶梯治疗方法,即第一阶梯(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药物,第二阶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药物,第三阶梯(重度疼痛)给予强阿片类药物。

随着癌痛治疗的不断进步发展,临床治疗经验不断完善,传统的三阶梯治疗逐步演变为四阶梯治疗,第四阶梯治疗主要是介入治疗,可以贯穿整个阶梯。

癌痛未能充分治疗的原因

癌痛未能充分治疗的原因

癌痛未能充分治疗的原因文章目录*一、癌痛未能充分治疗的原因*二、癌痛治疗的预后预防*三、癌症疼痛食疗方癌痛未能充分治疗的原因1、癌痛未能充分治疗的原因在于医务人员的障碍医务人员缺乏癌痛教育,随着目前WHO三阶梯止痛原则的广泛开展和应用,尽管绝大部分医务人员对疼痛的认识和治疗有了解,但仍有部分非肿瘤专科医务人员对疼痛及阿片药物的应用概念模糊,缺乏疼痛教育。

不掌握治疗癌痛的知识,有相当多的医生因缺乏新的信息和知识,凭老方法、老经验及个人习惯用药,这是导致我国癌痛用药水平低、用药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由于用药不合理,没有按照癌痛三阶梯治疗原则合理用药,造成癌痛得不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得不到改善。

2、癌痛未能充分治疗的原因在于对疼痛评估不足对疼痛评估不足,不掌握疼痛治疗知识,不清楚癌症疼痛治疗的三阶梯治疗原则以及治疗疼痛的药物,如认为治疗慢性中重度疼痛的首选药是哌替啶,一旦患者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并出现疼痛,往往不分早期、中期或晚期,一开始就应用哌替啶。

因该药半衰期短,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仅可维持2.5~3.5小时,需频繁给药。

多次应用后造成病人哌替啶的精神依赖,据统计,通过对一些哌替啶用量大的省份的调查分析。

约有95%的药物流向地级以下区域,且80%被用于癌痛病人的止痛治疗。

顾虑对控制药物的处方管理,对癌痛的重视程度认识不足,医护人员怕麻醉药品流失负责任,如明文规定癌症患者可开5天常用量而只给开1~2天常用量。

过分关注阿片类药物的监督和管理。

3、癌痛未能充分治疗的原因在于惧怕药物成瘾性十分惧怕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耐受性和毒性,对阿片类药物成瘾性的概念存在比较普遍的模糊、不正确认识,担心患者对止痛药产生耐受性。

对用阿片类药物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镇静及嗜睡等认识不足,一旦出现,就让患者终止用药,造成疼痛反复。

4、癌痛未能充分治疗的原因在于药物的可获得性药物的可获得性指治疗药物的量、品种、剂型的充足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2)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2)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癌痛治疗的目标是通过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癌痛治疗应采用综合性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

目前,癌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干预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

药物治疗是癌痛管理的基石。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镇痛药、阿片类药物和辅助药物。

非处方镇痛药如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轻至中度的癌痛。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和芬太尼被广泛应用于中度至重度癌痛的治疗。

辅助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和草酸钙等,用于结合阿片类药物以增加镇痛效果或减少副作用。

除药物治疗外,还有其他干预措施,如神经阻滞和介入治疗。

神经阻滞是通过注射药物或放置神经阻滞器材来阻断
疼痛信号传导的方法。

介入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植入脊髓
电极等,常用于难治性或向心性癌痛的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可切除的局部癌痛和恶性腫瘤的固定
疼痛,如骨转移。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癌肿或减轻肿瘤的压
迫来改善疼痛症状。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还涌现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疗法正在不断发展。

这些新疗法的使用可以提供更加个体化和精准的癌痛治疗
方案。

总的来说,癌痛的治疗现状不断发展,不同的治疗方法可
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疼痛类型进行个体化选择。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癌痛的理解
和治疗手段也将进一步完善。

如何提高癌痛规范治疗率PDCA护理课件

如何提高癌痛规范治疗率PDCA护理课件
如何提高癌痛规范治疗率 PDCA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PDCA循环理论概述 • 提高癌痛规范治疗率的现状与挑战 • PDCA循环在提高癌痛规范治疗率中的应用 • 案例分享与效果展示 • 结论与展望
01
CHAPTER
PDCA循环理论概述
PDCA循环的起源与定义
PDCA循环,也称为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是一种全 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它包括四个阶段:Plan(计划)、Do(执行 )、Check(检查)和 Act(处理)。
02
规范化的癌痛治疗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体现,能够提升医院和医
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促进学科发展
03
提高癌痛规范治疗率有助于推动疼痛护理学科的发展,为更多
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PDCA循环在护理实践中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计划性、执行 力和监控力,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PDCA循环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它通过不断循环、持续优化来提高工作质量 和管理效率。
PDCA循环在护理中的应用
在护理工作中,PDCA循环被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和持续改 进。它可以帮助护理团队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改 进计划,并通过不断检查和反馈来确保改进效果。
PDCA循环可以帮助护理团队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差错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案例分享与效果展示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医院通过PDCA循环,成功提 高了癌痛规范治疗率,减少了患 者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案例二
某肿瘤科采用PDCA护理模式, 对癌痛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有 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减少了不 良反应的发生。

癌痛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PPT课件

癌痛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PPT课件

癌痛患者心理支持不足
癌痛患者往往存在心理问题,如焦虑、 抑郁等,需要得到专业的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不足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 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不利于疼痛控制。
目前心理支持在癌痛管理中相对薄弱, 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
癌痛管理资源不足
癌痛管理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和 充足的医疗资源,但目前资源相
非药物治疗资源不足
患者及家属认知不足
非药物治疗手段如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 资源不足,患者难以获得全面、有效的疼 痛管理。
患者及家属对癌痛管理认知不足,缺乏正 确的疼痛管理知识,影响疼痛治疗的配合 度和效果。
强调改进癌痛管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提高疼痛评估准确性
加强疼痛评估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 疼痛评估的重视程度和准确性,是改 进癌痛管理的关键。
社区支持
建立癌痛患者社区支持网络,提供信息咨询、互助支持等服务,让 患者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05
结论
总结当前癌痛管理的问题与挑战
疼痛评估不足
药物治疗局限性
目前癌痛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疼痛评估 不充分,许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准确的 疼痛评估,导致治疗不及时。
药物治疗是癌痛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如药物副作用、耐药性等 ,影响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
研发新型止痛药物,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减少副作用和成瘾性。
非药物治疗
推广物理治疗、心理治疗、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方 法,缓解癌痛患者的痛苦。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加强癌痛管理研究
基础研究
深入研究癌痛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 理论支持。
评估标准不统一,导致评估结 果差异大,影响治疗决策的准 确性。

中国癌痛治疗的历史、现状与挑战PPT课件

中国癌痛治疗的历史、现状与挑战PPT课件

十几年来对临床
医师进行相关培 训,使医师对麻醉 药使用和管理有进
一步认识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项目发文
卫生部: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2011年)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项目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原国家卫生部医政司) 承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 CSCO) 协办单位: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中国癌痛治疗历史、现状、挑战

历史与现状 三阶梯止痛原则 早期药物止痛 不良反应 挑战
中国历史印迹:成瘾恐惧
• 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民的创伤之深重
鸦片战争:虎门销烟
(1839年)
万国禁烟会:上海
(1909年)
鸦片毒瘾:10%人口
鸦片消费量>3000吨吗啡当量
>当今全球合法+非法消费总量1
发生率为61.6%2
1.EPIC Survey 2.Chin Med Sci ,2001,16(3):175-178.
EPIC:欧洲癌症与营养前瞻性调查研究
世界癌痛治疗现状:吗啡消耗量

北美和西欧的吗啡消耗量占全球89%
全球80%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吗啡消耗量仅占全球6%
50个国家未提供任何医用阿片类止痛药
1952年成功全面禁毒
1 国际麻醉药品管理局2009年报
疼痛治疗的传统观念
• 最大限度忍受疼痛 患者担心过早止痛治疗,到疾病晚期,止痛药物无效 医生顾虑过治早止痛疗,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患者成瘾 家属恐惧过治早止痛疗,疾病晚期出现耐药,无药可用 或需要量大,药物获取困难,病人痛苦
中国历史印迹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项目愿景
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
– 癌痛评估与治疗列入肿瘤诊疗常规 – 保障麻醉性镇痛药合理用药与管理 – 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与沟通

癌症疼痛治疗的现状和进展癌症疼痛是指癌症

癌症疼痛治疗的现状和进展癌症疼痛是指癌症

癌症疼痛治疗的现状和进展铅山县人民医院麻醉科何义文癌症疼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癌症疼痛常为慢性疼痛。

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世界上有1000万人患上癌症,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180万,死亡140万,平均每3分钟就有1.3人死于癌症,而且癌症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

据《文汇报》报道,在过去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我国癌症发病率上升69%,死亡率增长了29.4%。

去年癌症新增病例人数约为139万,占世界癌症发病总数的17%,基本接近1/5。

其中男性发病率接近世界平均发病率,而女性癌症发病率与1986年相比下将了近24%。

如此庞大的癌症人群,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承受着疼痛的折磨,一些病人甚至绝望并产生轻生念头,对病人本人、其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对于癌症疼痛的治疗,首先应该认识到,在现代医学发展的今天,绝大多数癌症疼痛都能通过治疗得到有效控制,故不应该消极对待;其次,癌症病人常常有严重心理障碍,因此要重视这些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他们进行心理治疗,包括临终关怀。

我国近10余年来,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各种形式学习班及专题学术研讨会议数百次。

经过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癌症疼痛治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医护人员在癌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大量患者仍然镇痛不足、很多基层医师对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使用有认识不足。

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癌症疼痛及非癌性痛的普及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行和完善规范化疼痛治疗工作。

癌症疼痛患者未得到合理镇痛治疗的主要障碍源于三方面:一是医务人员方面:对癌症疼痛及镇痛治疗工作不够重视;对癌症疼痛评估不足,未常规使用疼痛评估方法;对癌症疼痛镇痛药物及辅助用药知识不足。

二是药品供应及管理方面:镇痛药品种还不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患者获取镇痛药,尤其是阿片类镇痛药不够方便;镇痛药品的费用较高,不少患者无法承受长期镇痛治疗的药品费用。

胰腺癌相关疼痛的诊疗现状

胰腺癌相关疼痛的诊疗现状

胰腺癌相关疼痛的诊疗现状疼痛是胰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019年发布的一项历时2.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93%的胰腺癌患者发生了胰腺癌相关疼痛,其中83%出现中至重度疼痛[1]。

有研究表明,肿瘤位于胰体尾、确诊前即出现腹痛的胰腺癌患者受疼痛的困扰更多[2]。

除疼痛外,胰腺癌的其他伴发症状,如疲劳、消瘦等,发病率高[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限制患者积极治疗的意愿,却未得到充分重视。

超过50%的患者镇痛治疗不足,尤其是高龄及确诊30 d以内的新发患者[4]。

有效的疼痛管理可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胰腺癌相关疼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胰腺癌相关疼痛管理多凭借医师经验。

本文就胰腺癌相关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胰腺癌临床镇痛实践提供参考。

1胰腺癌相关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胰腺癌相关疼痛复杂多样,可能来源于不同机制。

临床医师尤其是疼痛专科医师在诊治时需仔细进行问诊、查体、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可将胰腺癌相关疼痛分为内脏源性疼痛、躯体源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内脏源性疼痛多表现为腹部胀痛或钝痛,并可能向腰背部放射,其病因可能来源于肿瘤导致的胰胆管阻塞,从而使导管内和间质压力升高以及胰腺分泌酶缺乏,进而引发疼痛,还可能与血管受累、腹水、肠梗阻及内脏(如肝、肺等)转移相关。

躯体源性疼痛多表现为浅表组织、肌肉骨骼的伤害性疼痛及炎性疼痛,其来源包括手术治疗及放化疗相关组织损伤、躯体转移(如腹膜、周围骨骼、肌肉软组织等)、牵涉痛、肌筋膜疼痛等。

其中,肌筋膜疼痛以骨骼肌中存在活跃的触发点为特征,在癌症患者中发病率可达20%,可能由患者长期强迫性体位导致的肌肉劳损、手术等机械损伤、代谢紊乱、情绪压力等引起。

牵涉痛的定义与临床诊断尚存争议,有学者认为其是由“潜在”而非“活跃”的触发点引起。

需要强调的是,胰腺癌细胞具有神经侵袭性,肿瘤细胞的神经周围浸润、炎性刺激、神经转移均可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累及胰腺内外神经丛,尤以腹腔神经丛最为常见。

癌痛治疗存在的问题

癌痛治疗存在的问题

N
非常担心,不报告疼痛,且不用阿片类药物
27
担心,不到严重疼痛,不使用阿片类药物
267
只要能止痛,不怕阿片类药物成瘾
252
其他
17Biblioteka 合计563% 4.8 47.4 44.8 3.0 100
14
止痛治疗最常就诊的科室
科室
N
肿瘤内科
240
内科
175
肿瘤外科
58
外科
102
疼痛门诊
13
妇科
75
神 经科
3
其他专科
综合性医院 89.3%
19
肿瘤科和非肿瘤科医师对三阶梯原则的理解
肿瘤科医师 非肿瘤科医师
%
%
很了解
对三阶梯原则的理解程度 一般了解
不清楚
了解WHO“2000年世界癌痛患者不痛”的 目标
60.4 33.7 6.0 84.5
19.3 62.7 18.0 54.9
了解癌痛治疗吗啡剂量无限制
71.8
44.4
• 参与调研的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
班牙、波兰、瑞典、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和 卢森堡
2005年第十一届世界疼痛大会报告
8
疼痛治疗的现状
▪ 1994年SFDA发布了“麻醉药品由限量供应改为计划供应
的管理规定”,从行政管理上减少了使用麻醉药品治疗癌 症疼痛的限制,有力推动了癌症疼痛治疗在我国的发展。
系列1
86.2%
71.2%
65.7%
12.3%
5.6%
9.7%
Ref:许德凤等,上海市癌症止痛现状调查,中国肿瘤,2001;10(7):389-392
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14.04.031癌痛治疗不足的现状与原因武林鑫,孙 莉Status and Relevant Causes of Cancer Pain Undertreatment WU Linxin,SUN Li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2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SUN Li, E-mail:lilysun0008@Abstract :To review the current situations,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cancer pain undertreatment, which coul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y and clinical therapy.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cancer pain therapy and inadequate pain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re collected and summarized. The factors and causes for inadequate cancer pain control are concluded and analyzed. Proper and normalized pain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correct pain assessment and documentation and extensive education of cancer pain control in patients and doctors will be the key direction in future study.Key words :Cancer pain;Cancer pain treatment;Opioid analgesics;Pain undertreatment摘 要:本文旨在以综述的方式对于癌痛治疗不足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汇总,进而为改善临床癌痛治疗提供参考。

对于癌痛治疗以及治疗不足的现状进行了汇总和总结,对于癌痛治疗不足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今后癌痛治疗的规范化、癌痛的正确评估以及加强癌痛治疗的宣教仍然是癌痛治疗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癌痛;癌痛治疗;阿片类镇痛药;镇痛不足中图分类号:R730.58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3-02-21;修回日期:2013-06-21作者单位:100021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麻醉科通信作者:孙莉,E-mail:lilysun0008@ 作者简介:武林鑫(1987-),女,博士在读,主要从事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0 引言尽管有诸多缓解疼痛的医疗方法,但中重度癌痛在癌症患者中仍非常常见,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的疼痛并未能得到有效地治疗和缓解,近30%的癌痛患者仍承受着中重度疼痛的折磨。

1 癌痛治疗不足的现状中重度癌痛在癌症患者中常见,约60%~80%的晚期癌症患者受到疼痛的影响[1],癌痛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2]。

如果依照临床治疗指南接受适当的治疗,80%~90%癌痛患者能通过有效地治疗来减轻大部分疼痛。

然而调查和观察性研究显示,还有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存在中重度疼痛得不到有效的治疗[3]。

在以疼痛为首要症状的癌症患者中,超过60%的患者的疼痛得不到充分的控制[4]。

Antón 等[5]2012年发表的对于西班牙64个肿瘤内科的调查研究发现,67%的癌痛患者未对癌痛治疗十分满意,而近30%的患者对于癌痛治疗效果不满意,仍承受着中重度疼痛的折磨。

Deandrea 等[6]2008年对于1994—2007年间的世界癌痛治疗情况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以Pain Management Index (PMI)作为衡量疼痛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虽然根据各个研究的标准和处理使各研究结论有所差异,但总体分析显示,2001年之后,整体的癌痛治疗效果有好转。

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癌痛治疗的决定性因素,美国以及其他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域,癌痛治疗情况明显偏好,而亚洲的癌痛治疗状况偏差;处于肿瘤早期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往往疼痛治疗会被忽视;年龄和性别并未明显影响癌痛的治疗效果。

该分析显示,总体上近半数的患者癌痛未得到满意的缓解治疗。

我国的癌痛治疗情况较20年前已有较大的改善,WHO 推荐使用人均吗啡消耗量来评价国家或地区整体的癌痛治疗情况。

国际麻醉药品管理局(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Borad,INCB ),中国医用吗啡消耗量1983—1989年年均总消耗量6.7 kg , 1991—2000年为92.5 kg ,2001—2006年为361 kg ,2007年为640 kg ,2009年中国的吗啡人均消耗量为・综述・0.49 mg,全球人均医用消耗量5.85mg,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0.55 mg,我国即使距离全球起步水平1 mg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吗啡消耗量逐年增加,但中国的消耗总量仍然很低,中国的癌痛治疗情况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我国的癌痛患者仅有41%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而晚期癌痛患者仅有25%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7]。

由此可见,虽然近年来全球对于癌痛的认识和治疗均取得的很大进展[8],但癌痛治疗的效果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2癌痛治疗不足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多种因素可能导致了癌痛得不到充分的治疗,政府机构、医生和患者对于癌痛的认识不足和癌痛治疗知识匮乏、经济因素[6]、种族信仰不同[9]、害怕依赖、耐受、药物滥用、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等,均导致癌痛治疗效果不佳[10]。

2.1 规范化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癌痛治疗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但相关研究却被诸多困难所困扰[11],因此专家共识和临床指南尤为重要。

WHO的癌痛治疗指南已经全世界范围内接受,与之匹配的制定该指南的背景知识和证据却并未得到及时的更新,直接导致各方面对于癌痛治疗的认识不足。

如果医生没有规范化的落实指南或专家共识所提供的方案,那么自然会导致癌痛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因此,癌痛治疗的规范化仍然是改善癌痛治疗现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Starck等[12]提出,对于癌痛治疗的不足可视为医疗失误,而癌痛治疗的不足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对于癌痛程度的评估错误;(2)癌痛治疗方案和方法错误;(3)患者依从性差。

首先,前两点表明医生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直接影响就医患者癌痛治疗的疗效,是规范化治疗的重要内容,包括阿片药物的选择、应用时机、应用剂量以及应用方式。

医生的认知不足直接导致患者得不到与其病情相对应的正确评估和治疗[13]。

我国多数地区的癌痛治疗尚处于普及阶段,临床医师对于规范化的认识水平有待提升。

虽然开始重视个体化的癌痛治疗,但由于缺乏对癌痛以及癌痛治疗的相关知识,对于止痛药物的认知不足,对于阿片药物成瘾的恐惧,又没有足够的使用经验和可供参考的循证医学证据,所以临床工作中对于患者的评估很难科学和实际,治疗也很少遵循指南,因此个体化治疗中的评估与临床治疗程度难以达成一致,造成了我国规范化治疗的最大障碍。

其次,患者依从性差是阻碍规范化治疗的又一障碍。

大多数患者是因为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治疗仍然是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14],的确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包括嗜睡、恶心呕吐、肌阵挛、瘙痒、呼吸抑制和便秘等,但在临床癌痛治疗中,始终在寻求阿片类药物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

2011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癌痛患者疼痛治疗不足的首要原因为担心镇痛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占全部癌痛治疗不足患者的49.6%[15]。

Mcnicol等[16]于2003年时对当时的阿片类药物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汇总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不良反应在不同的研究中发生的概率相差较大,表明仍需要更规范的应用阿片类药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因为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将阿片药物排除在癌痛的治疗外,同时,对居家癌痛患者的远程监控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依从性[17]。

同时,对于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担心也阻碍规范化治疗的正确实施。

成瘾是一种慢性的易复发的非常需要治疗的机体功能失调,需要临床癌痛治疗以专业的方法和态度对待的一个不良反应[18]。

然而,研究表明近年发生在非医疗用途的阿片药物成瘾的比例明显上升,很多人的药物成瘾是因为滥用处方药所造成的[19],而真正专业的癌痛治疗中采用的均是个体化的滴定治疗,不会造成药物的滥用,癌痛治疗还会评估患者的情况而采取适当剂量和适当给药方式,而且是一种将成瘾这种不良反应考虑在其中的综合治疗[20],因此成瘾并不会成为癌痛治疗的真正障碍,而规范化的癌痛治疗仍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2.2 癌痛以及治疗策略的认知问题Yates等[21]对澳大利亚4所医院的癌症患者进行了调查,48%的患者在过去24 h内发生了疼痛,其中56%的患者表示经历了痛苦的折磨,疼痛已经影响到了她们的睡眠、活动和情绪。

经调查发现,引起癌痛治疗不足的原因可归纳为几点:患者对于疼痛的认知不足、疼痛治疗不佳和对于疼痛这一症状的交流不足。

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认为只有当疼痛无法忍受时才应寻求帮助,三分之一的患者认为只有当疼痛加重时才需要治疗,而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认为忍受疼痛非常重要,而17.5%的患者不知道当疼痛出现时自己应该作何反应。

可见,对于癌痛的认识不足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癌痛的充分治疗。

该研究采用简明疼痛量表(BriefPain Inventory)来评估癌症患者中发生疼痛的比例,用VAS评分来评估疼痛发生的程度,结果表明,虽然有78.5%的患者疼痛得到了缓解,但是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对于如何缓解疼痛一无所知,其余对于疼痛治疗的知识也是稍有认识,三分之二的患者想进一步的了解疼痛治疗相关的知识,喜欢的方式包括宣传册以及和医护沟通而获得相关知识。

因此,对癌痛的相关知识的需普及与宣传也可能改善癌痛治疗不足的问题。

2.3 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政策法规和医疗机构对于阿片类镇痛药物过于严格的限制也对癌痛治疗造成了障碍。

Cherny 等[22]2010年对于欧洲阿片类药物的可获得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限制阿片类药物应用的诸多管理条例已经阻碍了癌痛的有效缓解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