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名词解释版
药剂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药物: 指可用于诊断、治疗、预防人类和动物疾病以及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物质。
按其来源分三类: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药物剂型: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给药部位等要求而制备的药物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
药物制剂: 药物剂型的具体药物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Preperations)。
药品:药物经过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特殊商品。
药剂学:将原料药制备成药物制剂的一门学科。
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具有工艺学性质和临床医疗实践性质。
制剂工艺: 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能诊断、预防、治疗人类和动物疾病需要的制剂产品的过程。
药物剂型与药物制剂是药剂学研究的核心主要研究对象。
临床医疗实践性:药物制剂研究必须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设计药物剂型,设计给药途径,设计制备工艺等,最后设计的制剂产品还需要进行临床试验验证。
药物递送系统(DDS):将必要的药物,在必要的时间内递送必要的部位的新型递送技术。
其目的是提高原料药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药剂辅料:是用于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释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
药品中,除活性物质外,其他的物质均称为辅料。
药典(pharmacopoeio):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其内容包括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
取向力:极性分子间的永久偶极产生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分子偶极发生转动,形成异极相对取向,而产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诱导力: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诱导非极性分子产生诱导偶极,从而产生相互间作用力,成为诱导力。
药剂学名词解释简明版
药剂学名词解释简明版1. 药物(Drug):指用于治疗、预防、诊断疾病的物质,可以改变生物体的病理生理状态。
:指用于治疗、预防、诊断疾病的物质,可以改变生物体的病理生理状态。
2. 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科学,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研究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科学,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3.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如何与生物体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治疗效果的学科。
:研究药物如何与生物体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治疗效果的学科。
4. 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科学。
: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科学。
5. 药理毒理学(Pharmacotoxicology):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科学。
: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科学。
6. 剂量(Dosage):用量的量度,通常以药物的质量或体积表示。
:用量的量度,通常以药物的质量或体积表示。
7. 药代动力学参数(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数值指标,如药物半衰期、清除率等。
: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数值指标,如药物半衰期、清除率等。
8. 给药途径(Route of Administration):药物进入体内的途径,如口服、注射、局部应用等。
:药物进入体内的途径,如口服、注射、局部应用等。
9.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指两个或多个药物同时使用时相互影响的现象,可能导致药效的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指两个或多个药物同时使用时相互影响的现象,可能导致药效的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10. 药物副作用(Adverse Drug Reaction):治疗或预防疾病过程中,药物除了期望的治疗效果外,还会引起的有害反应。
名词解释(药剂学总结)
名词解释:1.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
即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研究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dosage forms):把药物制备成适合某种给药途径的适宜形式,即一类药物制剂的总称。
例如:片剂、注射剂等。
3.药典(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4.临界胶团浓度(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 ,CMC):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在表面的正吸附达到饱和,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达到最低值。
5.颗粒剂(granules):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粒状制剂。
6.助溶(剂)(hydrotropy):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7.混悬剂(suspensions):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8.絮凝(flocculation):混悬微粒形成疏松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
9.沉降体积比(sedimentation):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
10.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s):是乳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乳剂的形成、稳定性以及药效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11.热原(pyrogen):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12.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是指药物高度分散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形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又称固体分散物。
13.包合物(inclusion compound):系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的复合物。
药剂学的专业名词解释
药剂学的专业名词解释药剂学是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药物的制备、质量控制和运用,以及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剂学涵盖了广泛的专业名词,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药物: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
药物可以是合成的化学物质,也可以是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物质。
药物在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恢复健康、缓解痛苦和改善生活质量。
2. 药物制剂:指将药物与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通过特定的制备方法制成的药品。
药物制剂的目的是确保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作用符合预期,以达到最佳疗效。
常见的药物制剂形式包括片剂、胶囊、口服液、注射剂等。
3. 药品质量控制:是指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严格监控和控制的过程。
药品质量控制包括药品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药品制剂的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药品的稳定性研究等。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和一致性,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4.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及其数学模型的科学。
药代动力学可以帮助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时间-浓度曲线、药物的药效学和药物代谢途径等,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5.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联用时产生的相互影响效应。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是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是药物与食物、药物与饮酒等的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
6. 临床药学:是将药剂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临床药学专注于药师在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参与和药学知识的应用。
临床药学包括药物治疗咨询、药物治疗监测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等,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7.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药剂量下,使用药物后可能出现的不良的生理或心理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药物过敏、药物相对不良反应和药物剂量过大导致的毒副作用等。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对于评估药物的风险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药剂学所有名词解释
药剂学一:名词解释:pharmaceutics(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预防、诊断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
)drugs(药物):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人类和动物疾病以及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物质。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中药):是指在中药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预防疾病以及保健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Herbal slice(中药饮片):中药材按中药理论和中药炮制方法加工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中成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照法定处方大批量生产的具有特定名称、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
Natural medicine(天然药物):经现代医药研究证明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等。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药制剂):遵照药典等标准中的处方将饮片加工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缓释制剂):指在用药后在机体内缓慢非恒速释放药物,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制剂。
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控释制剂):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地以设定的速度恒速释放的制剂。
CRH(临界相对湿度):指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一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Target-oriented drug delivery system,TODDS(靶向制剂):借助载体、配体或者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的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细胞、靶器官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药剂学的全部名词解释
药剂学的全部名词解释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特性、制备、储存、分析以及对其临床应用的科学学科。
在药剂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进行解释,以下将着重解释其中几个关键概念和术语。
1. 药物(药品):药物是指对疾病进行治疗、预防或者诊断的物质。
药物可以分为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两个主要类别。
化学药物是经过合成或者半合成制备的,而生物药物则是从生物源获得的,例如从细胞、组织或者基因工程中制取。
2. 药效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这个学科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从分子水平到整体水平,药效学揭示了药物如何对疾病进行治疗。
3. 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代动力学用于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并了解药物的作用持续时间。
这对于确定药物治疗方案以及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4. 药物剂型:药物剂型指的是药物在给药前制备的形式。
常见的药物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液体剂、贴剂等。
药物剂型的选择取决于药物的性质以及给药途径和目的。
5. 药物制剂: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制备成给药剂型的过程。
药物制剂旨在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溶解性以及给药途径的适应性。
合理的药物制剂设计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6. 药物合剂:药物合剂是由不同成分的药物混合制备而成,以达到特定治疗目标的制剂。
药物合剂主要用于中药制剂中,以混合各种草药配制成疗效更为全面的药物。
中药合剂注重的是各种草药药性的相互协同作用。
7. 药物相互作用:指在联合应用多种药物时,其中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的效果产生影响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是增效或者拮抗作用,也可以引发药物代谢的改变,从而影响疗效和安全性。
8.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剂量下使用药物时,产生的与预期治疗效果相反或者意外的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轻微的过敏症状,也可能引发严重的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药剂学名词解释(全)
60.Adhesives粘合剂: 指对无粘性或粘性不足的物料给予粘性,使物料聚结成粒的物质。61.Disintegrants崩解剂: 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碎裂成细小颗粒的物质。
62.Lubricants润滑剂:降低药片与冲模之间的摩擦力以保证压片时应力分布均匀,防止裂片的物质。
38.Injections注射剂: 俗称针剂,指专供注入机体内的一种制剂。由药物,溶剂,附加剂及特制的容器所组成
39.Isoosmotic solution等渗溶液: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40.Isotonic solution等张溶液: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
41.Pyrogen热原: 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endotoxin),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
2液体制剂
10.Liquid preparations 液体制剂: 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11.Solubilizer 增溶剂: 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 .Solubilization增溶: 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7 气雾剂、喷雾剂和粉雾剂
87.Aerosols气雾剂: 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的耐压容器中制成的制剂。
88.Propellents抛射剂: 是喷射药物的动力,有时兼作溶剂,多为常压下沸点低于室温的液化气体。89.Freon氟里昂: 其特点是沸点低,常温下蒸气压略高于大气压,易控制,性质稳定,不易燃烧,液化后密度大,无味,基本无臭,毒性较小,不溶于水,可作脂溶性药物的溶剂.
药剂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名词解释1、药剂学(Pharmaceuticals)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药典(Pharmacopoeia)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3、处方药(prescription drug)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能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4、非处方药(nonprescription drug)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5、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6、助溶剂(hydrotropy agent)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
7、潜溶剂(cosolvent)系指能形成氢键的混合溶剂。
(P23)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叫做潜溶(cosolvency),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8、酊剂(tincture)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或浸膏溶解稀释制成,可供内服或外用。
(P149)9、芳香水剂(aromatic waters)指芳香挥发性药物(多半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
(P147)10、絮凝(flocculation)混悬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
(P153)在一定条件下,微粒表面带有同种电荷时粒子间产生排斥力,而且双电层越厚,则排斥力越大,微粒越稳定。
药剂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3、药物制剂: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称为药物制剂。
4、药典: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5、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
6、处方: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7、处方药(Rx药):凭执业(助理)医师开写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8、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第二章液体制剂1、增溶剂: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
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
2、助溶剂: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3、潜溶剂:指能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混合溶剂。
4、糖浆剂:指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5、单糖浆(糖浆):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
浓度为85%(g/ml)或67%(g/g)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45%6、醑剂: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7、酊剂: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8、甘油剂: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
9、涂剂:指含药物的水性或油性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临用前用纱布或棉花蘸取并涂于皮肤或口腔黏膜的液体制剂。
10、溶胀是指水分子渗入到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的空隙中,与高分子中的亲水性基团发生水化作用而使体积膨胀,结果使高分子空隙间充满了水分子,这一过程称有限溶胀。
11、由于高分子空隙间存在水分子降低了高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溶胀过程继续进行,最后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高分子溶液,这一过程成为无限溶胀。
12、溶胶剂: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药剂学名词解释
药剂学名词解释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剂型:诊断、预防及治疗疾病用的药物在供临床应用以前必须制成一定的形式,即药物剂型。
3.制剂:一种药物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制成某一剂型,所得的具体药品称为药品制剂。
4.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质量的法典,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有政府颁布施行。
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较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
5.法定处方:指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
它具有法定性质,在制备或医师写法定制剂时,均应遵循法定处方的规定。
6.医师处方:是医师对某一患者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调配和发给患者药剂的依据,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义。
7.处方药:凡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配制、购买和使用放入药品称为处方药。
8.非处方药:患者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称为非处方药。
9.油、水分配系数:代表药物在油相和氺相中的比例,是药物亲脂性的指标。
10.多晶型:有的药物结晶,由于晶格内分子排列形式不同而存在一种以上的晶型,称为多晶型现象。
11.生物学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由于受微生物的污染,而使产品变质、腐败,如糖浆剂的腐败、乳剂的酸败等。
12.物理稳定性:主要指物理性状发生变化,如混悬剂中的药物结块、沉降,乳剂的分层、破裂,偏激的崩解度、硬度的改变等。
13.化学稳定性:系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化学降解反应,使药物含量产生变化,如维生素C的氧化变色、青霉素的水解等。
14.广义酸碱催化:按照Bronsted-Lowry酸碱理论,给出质子的物质叫做广义的酸,接受质子的物质叫做广义的碱,有些药物可以被广义的酸碱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叫做广义的酸碱催化。
15.专属酸碱催化:药物受H或OH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叫做专属酸碱催化。
16.稳定性加速试验:是通过加速药物的物理化学变化,预测药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稳定性。
药剂学名词解释汇总
46.絮凝度: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的重要参数
47.乳析: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为乳剂的分层,又称乳析;
48.靶向制剂:靶向给药系统靶 (target-oriented drug delivery
51.临界相对湿度 :临界相对湿度,药物随环境湿度增加吸湿量增加,当环境湿度达到某一定值,药物吸湿量急剧上升,对应环境湿度成为临界相对湿度
52.非牛顿流体 :切变应力和切变速率不成比例关系。流变曲线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有些通过原点,有些不通过原点的流体。
1. 应用Noyes-Whitney方程分析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微囊和微球: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统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microencapsules);如使药物溶解和(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骨架型(亦称基质型)微小球状实体,称微球(microspheres)。
29.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s被动靶向制剂,是采用脂质、类脂质、蛋白质、生物材料等作为载体材料,将药物包裹或嵌入其中制成各种类型的、可被不同器官(组织、细胞)阻留或摄取的胶体或混悬微粒制剂;
20.Solid dispersion:固体分散体,是固体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成的高度分散体。
26.Inclusion
compounds包合物:又称分子胶囊,是一种分子包嵌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而形成的包合体。一般将具有空穴结构的分子称为主分子(包合材料);被包嵌的分子称为客分子(药物)。
药剂学名词解释
药剂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一门研究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设计理论、处方工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利用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物(drugs):是指能够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人类和动物疾病以及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物质。
3.剂型(dosage forms):药物在临床应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预防应用,并具有与一定给药途径相对应的形式,此种形式称之为药物剂型。
4.制剂(preparations):是指剂型确定以后的具体药物品种。
5.药品(medicinal products):通常是指药物经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
6.药物递送系统(DDS):是指将必要量的药物,在必要的时间内递送到必要的部位的技术。
7.药用辅料(excipients):系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
8.药典(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二章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1.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除共价键外,药物分子间还存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力,为化学键键能的1/100-1/10,最早由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提出,因此称范德华力。
2.取向力:由于极性分子的取向产生的分子间的作用力称为取向力。
3.诱导力:在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与非极性分子的诱导偶极之间产生静电作用,这种作用力称为诱导力。
4.色散力:瞬间偶极与瞬间诱导偶极的相互作用力称为色散力。
5.离子键:当阴阳离子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引力和斥力作用达到平衡,即形成稳定的化学键,称为离子键。
6.疏水相互作用:将疏水性物质与水混合振摇时,由于水分子间具有较强的氢键结合,疏水性物质被排挤而聚集。
这种非极性分子在极性水中倾向于积聚的现象就是疏水相互作用。
第三章药物溶解与溶出及释放1.溶解度(solubility):系指在一定温度(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药剂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药典(pharmacopoeio)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助溶剂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溶解度。
第三种物质称为~潜溶剂系指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的混合溶剂。
为了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常应用混合溶剂。
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与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相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芳香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多半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
醑剂系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
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或浸膏溶解稀释制成。
盐析向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由于电解质的强烈水化作用破坏高分子的水化膜,使高分子凝结而沉淀。
絮凝,如盐类、pH值、絮凝剂、射线等的影响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沉淀。
胶凝:当温度降低时,呈链状分散的高分子形成网状结构,分散介质水被全部包含在网状结构之中,形成了不流动的半固体状物,称为凝胶,形成凝胶的过程称为胶凝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乳剂:系指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项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项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
搽剂:系指药物用乙醇,油,或适宜的溶剂制成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专供无破损皮肤揉擦的液体制剂。
药剂学常见名词解释
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剂型(药物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即称为药物剂型。
3、药物制剂:在各种剂型中都包含有许多不同的具体品种,将其称为药物制剂。
亦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
4、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科学。
5、药物动力学: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了量化的控制指标。
6、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它由权威医药专家组成的国家药典委员会编辑、出版,由国家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现行《中国药典》2010版——ChP.2010)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 。
9、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10、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11、溶解度:指在规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的量。
12、分配系数(P ):指药物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并达到平衡时浓度的比值。
水油;度在水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在油相中药物的质量浓C C P P == 13、晶型:指晶态物质晶格内分子的排列形式。
14、多晶型(同质多晶现象):药物常存在有一种以上的晶型。
15、吸湿性:指固体表面能从周围环境空气中吸附水分的现象。
16、临界相对湿度:粉末吸湿达到平衡时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17、被动扩散:药物分子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即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移动。
药剂学名词解释
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药物剂型的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乳剂;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黏膜给药、腔道给药)。
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
按制法分类。
按形态分类(液体、气体、固体、半固体)。
4.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1.有利于制剂形态的形成,并使制备工艺顺利进行。
2.助流剂、润滑剂可使固体制剂的生产顺利进行。
3.提高药物的稳定性.4.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如使制剂具有速释性、缓释性、肠溶性或靶向性。
5.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药典分三部,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6.外国药典:美国药典(USP)、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 P)、国际药典(Ph.Int.)7.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TC)8.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GLP(药品非临床药酒质量管理规范):对动物进行非临床(非人体)的急性、慢性毒性试验,以确定它的安全性,特别是对药品的致畸、致癌、致突变性试验更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药剂学(Pharmaceuticals)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药典(Pharmacopoeia)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3、处方药(prescription drug)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能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4、非处方药(nonprescription drug)
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5、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6、助溶剂(hydrotropy agent)
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
7、潜溶剂(cosolvent)
系指能形成氢键的混合溶剂。
(P23)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叫做潜溶(cosolvency),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8、酊剂(tincture)
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或浸膏溶解稀释制成,可供内服或外用。
(P149)
9、芳香水剂(aromatic waters)
指芳香挥发性药物(多半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
(P147)
10、絮凝(flocculation)
混悬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
(P153)
在一定条件下,微粒表面带有同种电荷时粒子间产生排斥力,而且双电层越厚,则排斥力越大,微粒越稳定。
如在微粒分散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电解质,离子选择性地被吸附于微粒表面,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而降低表面带电量及双电层厚度,使微粒贱的斥力下降,颗粒聚集而形成絮状物,但振要后可重新分散均匀。
将这种
现象叫做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絮凝剂。
11、反絮凝(deflocculation)
如果在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得微粒表面的电位升高,静电排斥力增加,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种现象称为反絮凝。
(P58)
12、乳剂(emulsions)
又称乳浊液,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P157)
13、筛分(sieving)
是将粒子群按粒子的大小、形状、比重、带电性以及磁性等粉体性质进行分离的方法。
14、颗粒剂(granules)
是将药物粉末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P248)15、片剂(Tablets)
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它是现代药物制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重要剂型之一。
(P250)
16、崩解剂(Disintegrants)
是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
(P256)
17、灭菌制剂
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制剂中所有活的微生物的一类药物制剂。
(P168)
18、无菌制剂
指在无菌环境中采用无菌操作法或无菌技术制备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的一类制剂。
19、热原(pyrogen)
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微量即可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
20、F0值
在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P187)
21、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22、胶囊剂(Capsules)
将药物(或药物与辅料的混合物)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软质囊壳中的固体制剂。
(P275)
23、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是指那些具有很强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着下降的物质。
(P31)
24、HLB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HLB)
亲水亲油平衡值,系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
(P39)
25、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 CMC)
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26、Krafft点
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当至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点,相对应的溶解度即为该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P42)
27、增溶剂(solubilizer)
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
常用聚山梨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类。
28、浸出制剂
指以重要提取物为原料药制备的制剂,如汤剂、合剂、与口服液、酊剂、流浸膏、浸膏剂、煎膏剂。
(P338)
29、牛顿流动
纯液体和多数低分子溶液在层流条件下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成正比。
遵循该法则的液体为牛顿流体。
这种物质的流动现象称为牛顿流动。
30、非牛顿流动
把不遵循牛顿粘度定律的物质称为非牛顿流体,这种物质的流动现象称为非牛顿流动。
31、平均粒子径
是指由不同粒径组成的粒子群的平均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