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全性肠梗阻修订稿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为主)的住院患者。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肠结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ICD-10编码:K56.7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急诊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外科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断方案(试行)》。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常见证候:气机壅滞证实热内结证脉络瘀阻证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临床路径(试行)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肠结病(不完全肠梗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
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危重症及完全性肠梗阻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本病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感染性疾病筛查。
(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清钾、钠、氯)、血糖、血淀粉酶、凝血功能。
(4)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
(5)立位腹平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肿瘤标记物,血沉,血清铁,动脉血气分析;肝胆脾胰超声,钡灌肠或结肠镜,胃肠动力检查,全腹CT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或胃管注入)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马素平教授分期治疗小儿腹部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

马素平教授分期治疗小儿腹部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1. 引言1.1 疾病背景小儿腹部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是指小儿在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道功能不全或被阻碍的情况。
这种疾病常见于小儿胃肠道手术后,如复杂的肠切除术、肠吻合术等。
肠梗阻会导致肠道蠕动减弱,引起肠内容物积聚,最终导致肠道闭塞。
小儿腹部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表现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目前,对于小儿腹部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手术治疗等方法。
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马素平教授提出了分期治疗小儿腹部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方法,通过分级分期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小儿腹部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治疗现状小儿腹部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的一大挑战。
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干预和药物治疗两种主要方法。
手术干预包括肠减压、肠减压导管置入等方式,但手术风险较大,容易造成肠道进一步受损,且术后恢复周期长,患儿痛苦较大。
药物治疗则主要是通过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促动力药物来缓解症状,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效果并不显著。
目前针对小儿腹部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临床上缺乏一种能够有效治疗的方法。
迫切需要有新的治疗方案来改善这一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马素平教授的分期治疗方法应运而生,为小儿腹部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治疗注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通过对患儿进行分期治疗,能够减少手术的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于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马素平教授分期治疗小儿腹部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验证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观察患儿在不同治疗阶段的症状变化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分析治疗效果和潜在的并发症情况,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和决策依据。
不完全性肠梗阻干预护理

腹胀:肠梗阻时腹胀明显,可触及 包块
呕吐:呕吐物多为血性液体或胆汁
停止排便排气:肠梗阻时排便排气 停止
03
不完全性肠梗阻的 干预护理原则
基础护理
饮食护理
禁食: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需禁食, 以减少肠道负担
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 食,如稀饭、面条等
流质饮食:待梗阻缓解后,可逐渐 过渡到流质饮食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处理方法: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注意饮食调整 注意事项: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04
不完全性肠梗阻的 干预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 解痉药等药物缓解肠梗 阻症状
护理措施:禁食、胃肠 减压、补液、灌肠等护 理措施,缓解患者症状, 预防并发症
汇报人:
心理指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避免情绪波动。
饮食调整建议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以促进肠道蠕动。 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摄入,以降低肠道负担。 避免食用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生冷食品等。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
定期复查与随访ຫໍສະໝຸດ 6不完全性肠梗阻干 预护理的效果评价
易消化饮食:选择易消化、低脂、 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坚硬、刺激性 食物
病情观察与评估
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 评估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包括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出现腹膜刺激征、肠鸣音消失等,及时采取措施。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案,如病情加重时采取禁食、胃肠减压等措施。
监测营养指标:定 期监测患者的营养 状况,及时调整营 养支持方案
131 不完全性肠梗阻(小儿)

不完全性肠梗阻(婴幼儿肠功能紊乱所致)临床路径一、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K56.701。
(二)诊断依据。
1. 患儿呕吐、腹泻伴或不伴腹胀,腹部立位片提示有气液平,肛门有排气。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感染、纠正脱水、低钾等。
2.是否需要禁食的选择:如果患儿无明显呕吐腹胀,可不选择禁食水,继续正常喂养,可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奶喂养。
3.可口服肠道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4.可给予局部理疗或中医辅助治疗2.预防治疗:有高危因素者长期抗癫痫药物预防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3-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不完全性肠梗阻K56.701。
2.符合需要住院指征:腹泻或腹胀明显,有脱水表现,不能经口服药或补液治疗,需要静脉补液治疗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2-3天(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培养;(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检测、血气分析;(3)腹部立位平片、胃肠道B超。
2.疑有异物梗阻或占位所致的不全性肠梗阻可行腹部CT、磁共振或内镜检查。
3.便中带血,胃肠道B超提示有肠套叠表现按肠套叠治疗方案。
(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
(八)选择用药。
1.原发病治疗:腹泻患儿可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肠道微生态疗法、肠粘膜保护剂。
低钾患儿积极就诊低钾血症。
合并肠道细菌感染患儿可给予口服或静脉抗感染治疗。
2.腹部热敷或中药辅助治疗,缓解腹胀及肠道痉挛3.如患儿腹胀明显,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提示患儿为完全性肠梗阻,转外科治疗。
(九)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腹部立位片以及入院检查异常的项目。
(十)出院标准。
精神饮食好转,无腹胀,原发病好转,排便排气正常,腹部立位片无肠梗阻征象。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2024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治疗及护理

2024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治疗及护理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是病理性因素导致肠内容物不能在肠道中正常通过。
根据肠梗阻的程度,临床中将其划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口]01 .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概述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发生主要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肠壁神经以及平滑肌功能紊乱,或者收缩肌出现无力反应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内无法顺利排出的综合症状,多属于慢性梗阻[2]。
常见临床反应为腹部疼痛、腹部肿胀以及肛门无法排便排气,少数发生恶心、胃部不适以及呕吐反应,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特别是对于排便以及排气困难的,有较大的痛苦以及干扰⑶。
2 .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治疗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目前临床治疗的原则是禁食;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和维生素;支持治疗;使用抗生素;中医中药治疗等。
2.1 常规治疗2.1.1 禁食不完全性肠梗阻虽然肠内容物能够部分通过梗阻点,但进食后会增加内容物的量,导致梗阻点被阻塞,发生肠胀气,加重病情,因此,临床中治疗肠梗阻均先要求患者禁食。
2.1.2 胃肠减压在张艳玲等人的研究中[4],发现患者经胃肠减压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早,肛门排便、排气时间早,促进了肠道功能的恢复,证明了胃肠减压在完全性肠梗阻后具有明显的效果。
2.1.3 补充水、电解质和维生素在治疗中给予水、电解质和维生素的补充,能够调节患者的机体功能,对临床治疗起到促进作用。
2.1.4 抗生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感染是并发症之一,为避免感染,多在治疗中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2.1.5 生长抑素治疗生长抑素可抑制胃肠道分泌、蠕动和吸收,减少肠道容量,缓解肠腔的充血水肿,减轻胃肠道的负担,维持肠黏膜功能的完整性,降低内毒素和细菌的吸收;降{氐血浆内毒素水平,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提高[5];还影响胃肠道的血流和营养功能,有利于肠壁血液循环的恢复,从而起到促进肠管再通的作用,避免发生腹腔和全身感染[6]o2.1.6 液体石蜡管饲有研究表明,经肠梗阻导管注入液体石蜡润滑肠管,可减少肠内容物与肠壁的阻力,促进肠蠕动,避免肠内容物在部分肠腔的滞留,对促进肠道再通、预防肠道细菌异位、降低毒素吸收、减少继发腹腔感染、缩短病程有重要作用。
脾胃科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刘清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
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减少或停止。
本病可见任何年龄段,以术后、年老体弱者多见,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
2.西医诊断参考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外科学》(陈效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根据病史和典型的症状与体征,并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一般可以确诊:(1)症状:腹痛、呕吐、腹胀和少量排便、排气。
(2)体征:望诊:可有不同的腹部膨胀。
触诊:有轻度压痛,但无腹膜刺激征。
叩诊: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听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和金属音是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则是麻痹性肠梗阻的特征。
(3)实验室检查:肠梗阻早期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意义不大,晚期可有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血清磷显著增高等指标的改变。
(4)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检查等。
X线检查:是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最有效的检查手段,检出率约50%~80%,主要表现有:①梗阻近段肠管明显扩张,肠腔内充满气体及液体。
②扩张的小肠呈阶梯排列,主要位于腹中部。
③麻痹性肠梗阻时,小肠和大肠均胀气。
④绞窄性肠梗阻时,小肠内液平面一般较长,积液多,积气少,有时由于小肠内被血性液体充盈,X线片上也可无显示。
CT检查:CT检查对肠梗阻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能显示出肠管充气扩张、液平面、肠壁增厚及肠外变化、腹水等相应改变。
(二)证候诊断1.气机壅滞证:腹胀如鼓,腹中转气,腹痛时作时止,痛无定处,恶心,呕吐,无矢气,便闭。
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2.实热内结证:腹胀,腹痛拒按,口干口臭,大便秘结,或有身热,烦渴引饮,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或燥,脉滑数。
不全性肠梗阻护理

便秘的危害
一般症状 腹胀或腹痛
消化不良 恶心或呕吐
食欲下降 头痛、头晕
疲劳
潜在并发症
痔疮 粪便嵌塞
肠梗阻 肠穿孔 电解质紊乱 结肠癌 心脑血管意外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精品课件
便秘的危险因素 1、疾病种类及严重状况:癌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 、脊髓损伤、 中风
公里; 环境限制者,坚持每天转腰操30分钟或下蹲运动; 卧床者,予每天早餐后和晚睡前正确腹部按摩30分钟。顺时针方向,按结
肠的走行方向: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做环行按摩,手法由轻到 重,再由重到轻,患者配合做收缩肛肌运动,增强肠蠕动,产生便意。
精品课件
出院指导
4.保持入厕环境安静、隐蔽,消除不良因素影响。 〉 为排便病人提供隐蔽性环境,告诉病人不要抑制便意,及时提出自己需要排
口服石蜡油 口服调节肠 道菌群药物
人工取便
1
3
5
2
4
补液
不保留灌肠
精品课件
肠梗阻定义
〉 肠梗阻: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精品课件
腹部立卧位片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
〉
6.遵医嘱密切监测患者心率的改变
〉
7.观察患者有无肌张力的改变
〉 9.13 O:复查血钾4.81mmol/L
精品课件
肠梗阻(修订版)

-
目录
.1 肠梗阻的病因 .2 肠梗阻的诊断
.3 肠梗阻的症状 .4 肠梗阻的治疗
肠梗阻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01
其特征是由于肠道蠕动受阻,导致
肠道内的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
02
这可能会导致腹痛、呕吐、腹胀、 排气排便停止等症状
03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肠梗阻的病因、 症状、诊断和治疗
肠梗阻
பைடு நூலகம்
应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尽量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预防复发:在治疗后,患者应注意预防肠梗阻的复发。这包括注意饮食卫 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适当的运动等。同时,对于有潜在病因的患者,
5
如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
20XX 感谢大家倾听
肠梗阻
肠梗阻的诊断
肠梗阻的诊断通常基 于症状、体格检查和 辅助检查。常见的辅 助检查包括腹部X光 、腹部超声、CT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 生确定是否存在肠梗 阻以及肠梗阻的原因 和位置
肠梗阻
肠梗阻的治疗
肠梗阻的治疗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肠梗阻,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补液、胃肠减压 等。通过保守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可以缓解症状
肠梗阻
肠梗阻的症状
肠梗阻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腹胀、排气排便停止等。具体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 异,但通常会伴随着腹部膨胀和排气排便停止
腹痛:肠梗阻引起的腹痛通常比较剧烈,可能伴随 着阵发性加重 呕吐:肠梗阻可能导致呕吐,呕吐物可能为胃液、 胆汁或含有血性液体 腹胀:由于肠道蠕动受阻,肠梗阻可能导致腹胀, 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 排气排便停止:肠梗阻可能导致排气和排便停止, 这是肠梗阻的一个重要症状
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健康宣教

术后护理
保持伤口 清洁,避
免感染
遵医嘱使 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
定期复查, 监测病情 变化
保持饮食清 淡,避免刺
激性食物
不完全性肠梗阻 的康复
心理调适
01
04
保持社交活动:参加社 交活动,保持与外界的 联系,避免孤独和抑郁
03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 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寻 求安慰和支持
停止排便排气等
4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 包括保守治疗、手 术治疗等,需要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选择
肠梗阻的类型
机械性肠梗阻:由于肠腔内或肠壁外的机械性因素 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受阻
动力性肠梗阻: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功能障碍导致肠 内容物通过受阻
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管病变导致肠壁缺血、 坏死,进而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受阻
02
学会放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饮食调整
1 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避免脱水 2 增加纤维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3 避免油腻食物:减少油炸、油腻食物的摄入 4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茶、酒等 5 少量多餐: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可以分多次进食 6 保持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或感染
适度运动
01
运动方式:选 择温和、低强 度的运动,如 散步、瑜伽、 太极等
02
运动时间:每 次运动时间控 制在30-60分 钟,每周至少 进行3-5次
03
运动强度:根 据个人身体状 况,逐渐增加 运动强度,避 免过度劳累
04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做好热 身,运动后进 行拉伸,注意 运动安全,避 免受伤
不完全肠梗阻13-08-14

特色疗法
1.中药灌肠治疗 ❖ 功效:将中药直达患处,起到缓解腹痛、行气通便的作用
方药:生大黄、炒枳实、厚朴、桃仁。 ❖ 用法:一剂煎水200ml,制成灌肠液,以100ml作灌肠,
保留30分钟,每日2次。
2.中药外敷治疗 ❖ 可选用中药单味(如生大黄、芒硝、吴茱萸、生姜、葱白
等)或复方研末,装入棉布袋内,封闭后平铺于患者上腹 部(中脘)、脐部(神阙穴、天枢)紧贴皮肤,进行热敷 ,30分钟/次,每日1-2次,共5天。(实热内结者不适宜 )
治法方药
中药汤剂口服或胃管注入
1.气机壅滞证 ❖治法:行气导滞,理气通便。 ❖推荐方药:厚朴三物汤加减。选用大黄、炒枳实
、芒硝、厚朴、黄芩、延胡索、白芍、甘草等 。
❖ 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等。
2.实热内结证 ❖治法:泄热导滞,通里攻下。 ❖推荐方药:大承气汤加减。选用大黄、炒枳实、
芒硝、厚朴、黄芩、延胡索、白芍、甘草等 ❖ 中成药:莫家清宁丸等。
Company
LOGO
不完全性肠梗阻中西医诊疗方案
李妮矫 2013-08
定义
肠梗阻: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 阻,称为“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是指肠道还没有 被完全阻塞,仍有部分食物、水、气体 通过。
Company Logo
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痛、吐、胀、闭,即腹疼 、呕吐、腹胀、肛门排气排便停止。
Company Logo
病 症 区 分—痛
❖ 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 反复发作的、节律性的、阵发性腹部绞痛
❖ 绞窄性肠梗阻
剧烈而持续性腹痛伴阵发加重
❖ 麻痹性肠梗阻 持续性胀痛
病症区分—吐
❖ 呕吐:部位越高呕吐越早且频繁 ❖ 高位肠梗阻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不完全性肠梗阻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不完全性肠梗阻1范围本指南主要对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诊断、辨证、治疗和护理调摄做出说明。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脾胃病科、中医科、中医基层医师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使用,西医消化科医师和全科医师也可参照本指南的相关内容。
2术语和定义下列属于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不完全性肠梗阻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中医古典医籍中并未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病名的记载,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肠结”等病的范畴,病位在大、小肠。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减少或停止,排气减少或停止,即痛、吐、胀、闭四大症状。
3临床诊断3.1西医诊断: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1]。
3.2中医诊断:中医古典医籍中并未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病名的记载,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肠结”病的范畴。
根据《中医急诊学》[2]及结合实际临床表现,制定如下:3.2.1病名诊断具备腹痛,腹胀,呕吐,便闭及肛门排气减少或停止为临床表现,即痛、吐、胀、闭四大症状者,即可诊断为肠结。
3.2.2证候诊断3.2.2.1实热內结证腹胀,腹痛拒按或绕脐痛,恶心呕吐,大便干结难行,或热结旁流,无矢气。
身热,烦渴引饮。
舌红,苔黄而干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或滑数。
3.2.2.2阳虚寒凝证腹胀,腹痛阵作,无排气排便,或排便无力,畏寒肢冷。
恶心呕吐。
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或沉细。
3.2.2.3气滞血瘀证腹部胀大如鼓,腹痛拒按,或时痛时止,无排气排便。
恶心呕吐。
舌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涩。
3.2.2.4脾虚湿阻证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无排气排便。
神疲乏力,倦怠。
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腻,脉细弱。
小肠不完全性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病变类型 j病 变部位见表 1,2 表 1 21同肠 恶 性 表 2 9例窄 同肠 良性病变的病卿类 型及部位(例 )
乏 力 、消瘦 等 。 囝 内报 道认 为 小 肠 恶 性 淋 巴熘 占第 一 位 ,癌 为 第 二 位I I。 良性 肿 嘧 巾 平滑 肌 瘤 、腺 瘤 居 多 I 。腺 癌 多见 丁近 端 肠 及 同肠 下段 ,平 滑 肌 瘤 及 肉瘤 好 发 丁 窄 肠 ,而 淋 巴瘤 多 发 牛在 同 肠 1]I。奉 组 病 例 巾平 滑 肌 肉瘤 占 第 一 位 ,其 次 为 腺 癌 、淋 巴瘤 ;良
以往X ̄/J,肠梗 阻的诊 断和确定治疗 案u寸,临床体征和腹 部 平 片 是 景 重 要 的 依 据 。笔 者对 30例 经 手 术 证 实 小肠 病 变 所 致 不完 全件 梗 I!Hfl"J资 料 进 行 同 顾忡 分 析 ,探 究 小 肠 造 影 、手 术 切 除 对 小 肠 不 完 全 机 械 性梗 阻 的诊 断 及 治 疗 价 值 。
speelion has Ihe im portant diagnosis、 alue,Ihe snrger) excision is Ihe,titecl method ofhealnlen1.
【Keyword】 Smaii inlesline;]neomplele block;Barium mea;sllrgery
.
不完全性肠梗阻汇报ppt课件

手术方式
根据梗阻部位和病因,选 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肠 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 术等。
术后处理
术后继续给予胃肠减压、 抗感染等治疗,密切观察 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 症。
预防措施
饮食调整
保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 物,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摄入高脂肪 、高蛋白食物。
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易引起肠梗阻的疾病,如腹腔炎 症、肠道肿瘤等,应积极治疗,降低 肠梗阻的发生风险。
感染
肠坏死
肠梗阻可能导致肠道细菌移位,引发腹腔 感染、肺部感染等。
若肠梗阻持续时间过长,肠壁张力持续升 高,可能导致肠壁血运障碍加重,进而引 发肠坏死。
风险评估与监测
病史与症状评估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 症状及体征变化,对肠 梗阻的严重程度进行初
步评估。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生化检查了解 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 ,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危害
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引起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导致完全性肠梗阻、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应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
恶化。
02
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原因
机械性原因
01
02
03
肠腔外病变
提高治疗依从性
促进身心康复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身体的康 复,心理支持能够促进患者的身心康 复进程。
通过心理支持,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从而提高治疗 依从性。
家属参与与教育
家属参与护理
家属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 要作用,应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 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情感
不全性肠梗阻

左半结肠癌并不全性肠梗阻的诊治结、直肠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结肠肝曲、脾曲、降结肠、升结肠、横结肠。
但发生梗阻部位则以脾曲最多(约50%),其次为降结肠、乙状结肠(25%),右半结肠(8%~30%),直肠(6%) 。
这是因为左半结肠腔的口径较右半结肠小,肠内容物多为半固体,肿瘤多为浸润、缩窄性生长,容易发生梗阻。
结肠癌并发梗阻可表现为急性突发性或慢性渐进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低位肠梗阻。
慢性不全性肠梗阻有时可转变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
由于回盲瓣的作用,肠癌发生完全性梗阻时,可呈闭袢性肠梗阻的病理改变;肠管严重扩张,肠壁血运障碍,容易引起坏死、穿孔。
常因早期无明显症状,或认识不足、警惕性不够等因素,至今仍有8%~29%的患者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出现肠梗阻就医,常需急诊手术,给治疗和预后增加许多不利因素。
由于癌性肠梗阻是一种慢性梗阻, 病程大多比较隐匿,当出现典型梗阻表现时, 病情已相当严重。
病人就诊时大多存在水、电解质失衡及酸碱代谢紊乱、低蛋白血症及贫血等情况,且由于回盲瓣的特殊结构, 结肠梗阻是一种闭襻性的肠梗阻。
病情发展使结肠进行性扩张, 肠腔内压不断升高, 加之肿瘤处肠壁脆性增加,致使肠壁易穿孔甚至肠坏死。
肠梗阻还可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导致细菌易位或(和)内毒素入血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和内毒素血症, 处理不当必然导致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因此重视腹部隐痛、排便习惯改变、黏液血便等早期症状或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甚至下腹包块等现象时,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早期诊治极为重要。
尤其中老年不明原因的低位肠梗阻,肿瘤的可能性很大。
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是肿瘤性低位肠梗阻的主要表现。
但结肠梗阻严重腹胀的情况下,一般难以扪及包块。
停止排便、排气虽是完全性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之一,但有些病例发生腹痛和梗阻后,远段结肠仍有少量残留的气、便排出,应该警惕,以免延误诊断。
乙状结肠和降结肠梗阻,除左下腹疼痛外,X线腹部摄片可见梗阻以上结肠充气扩张,诊断不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全性肠梗阻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左半结肠癌并不全性肠梗阻的诊治结、直肠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结肠肝曲、脾曲、降结肠、升结肠、横结肠。
但发生梗阻部位则以脾曲最多(约50%),其次为降结肠、乙状结肠(25%),右半结肠(8%~30%),直肠(6%) 。
这是因为左半结肠腔的口径较右半结肠小,肠内容物多为半固体,肿瘤多为浸润、缩窄性生长,容易发生梗阻。
结肠癌并发梗阻可表现为急性突发性或慢性渐进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低位肠梗阻。
慢性不全性肠梗阻有时可转变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
由于回盲瓣的作用,肠癌发生完全性梗阻时,可呈闭袢性肠梗阻的病理改变;肠管严重扩张,肠壁血运障碍,容易引起坏死、穿孔。
常因早期无明显症状,或认识不足、警惕性不够等因素,至今仍有8%~29%的患者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出现肠梗阻就医,常需急诊手术,给治疗和预后增加许多不利因素。
由于癌性肠梗阻是一种慢性梗阻, 病程大多比较隐匿,当出现典型梗阻表现时, 病情已相当严重。
病人就诊时大多存在水、电解质失衡及酸碱代谢紊乱、低蛋白血症及贫血等情况,且由于回盲瓣的特殊结构, 结肠梗阻是一种闭襻性的肠梗阻。
病情发展使结肠进行性扩张, 肠腔内压不断升高, 加之肿瘤处肠壁脆性增加,致使肠壁易穿孔甚至肠坏死。
肠梗阻还可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导致细菌易位或(和)内毒素入血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和内毒素血症, 处理不当必然导致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因此重视腹
部隐痛、排便习惯改变、黏液血便等早期症状或出现不明原因的、
乏力甚至下腹包块等现象时,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早期诊治极
为重要。
尤其中老年不明原因的低位肠梗阻,肿瘤的可能性很大。
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是肿瘤性低位肠梗阻的主要表现。
但结肠梗
阻严重腹胀的情况下,一般难以扪及包块。
停止排便、排气虽是完
全性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之一,但有些病例发生腹痛和梗阻后,远段
结肠仍有少量残留的气、便排出,应该警惕,以免延误诊断。
乙状
结肠和降结肠梗阻,除左下腹疼痛外,X线腹部摄片可见梗阻以上
结肠充气扩张,诊断不难。
右半结肠特别是回盲部和升结肠癌急性
梗阻容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和阑尾脓肿。
有报告右半结肠癌误为急
性阑尾炎者达10%~25% 。
如果患者已经有肠梗阻表现,如腹痛、腹胀、排便前腹痛、肠鸣,排便后症状减轻,大便变细、带沟槽等,如检查及术前处理不当易促发急性肠梗阻。
作肠道准备时一定要高度警惕,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急性肠梗阻甚至穿孔。
由于结肠梗阻是张力型闭袢型梗阻 ,可造成肠管高度扩张 ,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丢失 ,随时有肠缺血、坏死、穿孔的可能 ,可引起严重的后果。
所以 , 为避免因医
源性因素而发生急性肠梗阻 ,我们应对有便秘、腹胀、阵发性腹痛等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 ,可采用多次低压灌肠的方法做肠道清洁。
对肠腔有狭窄的直肠癌患者 ,直肠指诊可触及狭窄环时 ,在示指引导下可将一根粗橡胶管通过狭窄环 ,灌入温生理盐水 800 ml ,
然后拔去橡胶管 ,嘱患者排便。
如此反复灌洗至清洁为止。
而对狭窄部位较高 ,直肠指诊触不到狭窄环者 ,可在直肠镜下将橡胶管插入狭窄环以上。
对无临床肠梗阻征象 ,但疑为左半结肠肿瘤的患者 ,用甘露醇或蕃泻叶口服做肠道清洁准备时应密切观察病期变化。
一旦发生肠梗阻应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 ,迅速建立中心静脉通路 ,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补充血容量 ,术前术后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给予静脉营养 ,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