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特点?指名回答。

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3、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4、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

5、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三、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其他同学补充、评议。

教师评价。

四、练一练。

在小组内交流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设计: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折线统计图:明显地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第P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换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章《观察物体》(例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章《观察物体》(例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章《观察物体》(例2)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3.训练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物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 观察物体的特征。

2. 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1. 学生如何用清晰简洁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展示示例图片。

2.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

3.学生观察物体的表格。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出示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给学生观察,让学生讨论它们有哪些差异。

第二步:示例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物体,并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学会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15分钟)1.学生分组,给出一些小组训练题,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并描述其特征。

2.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错误的描述方式并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

第四步:课堂讨论(10分钟)1.教师让学生汇报小组训练的成果,交流不同组之间观察到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并写下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描述物体的特征时表达不清晰,下节课将继续加强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训练,引导学生多练习,提高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本能够对教师们进行参考和借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九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九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九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2.掌握平移、旋转和翻折图形的方法;3.能够应用图形变换解决简单的问题;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2.平移、旋转和翻折图形的方法;3.解决简单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平移、旋转和翻折图形的方法;2.解决简单问题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解决简单问题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的教学演示材料;2.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变换前后的图形,带领学生观察和描述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和讨论(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平移、旋转和翻折图形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参与讨论,共同总结归纳。

3. 游戏和练习(3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图形变换的游戏和练习,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4. 应用和拓展(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简单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并进行互相评价,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七、课堂作业根据教师布置的题目,完成练习和作业册中相关的题目。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活动导入加上学习讨论、游戏练习、应用拓展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课后要及时总结和评价,对于学生的不足给予指导和帮助,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方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方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观察物体”属于“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数学课程标准》对不同的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承上启下,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材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而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新知的体验。

在前面学习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图形,通过空间想象和逆向推理,还原出原来的几何体,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备内容
观察物体(三)
从同一方向观察物体(1课时)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物体(1课时)
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备目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第一单元整体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第一单元整体设计
2.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面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观察物体(三)
1.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本单元教学内容在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二)的基础上,通过拼搭、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现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关系,并且能根据观察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摆出或画出立体图形。这一单元的知识侧重于动手操作,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本单元重点:
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或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本单元难点:
根据图形推断出物体的形状,推测拼搭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3、通过拼摆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1、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2、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积木图片)同学们,大家喜欢搭积木吗?你们看,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能用积木搭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搭一搭。

(板书:观察物体三)二、新课教学1、出示例1:按要求摆一摆。

解决问题(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的图形。

(1)学生动手拼摆,并与同伴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摆法:解决问题(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1)学生动手拼摆,在小组中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多种摆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提问: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

2、教学例2。

出示例2: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1)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例题提供的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同桌交流摆法。

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呈现多种图形。

提问:通过刚才的拼摆你有发现了什么?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一旦确定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本题只有一种摆法。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

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 合数、质数(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 合数、质数(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合数、质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数和质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合数和质数。

2. 使学生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能够对合数进行分解质因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数和质数的概念2. 合数和质数的识别3.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合数和质数的概念,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合数和质数的识别,分解质因数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合数和质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合数和质数的定义,让学生学会识别合数和质数。

3. 活动一:让学生找出20以内的合数和质数,并进行分类。

4. 活动二:让学生尝试对一些合数进行分解质因数,总结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数和质数的概念以及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在讲解合数和质数的概念时,要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容易理解。

3. 在进行分解质因数的练习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找到合数的最小质因数。

4. 在教学评价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五年级下册2. 教学课件:PPT或黑板八、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新课:10分钟3. 活动一:10分钟4. 活动二:10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6. 课后作业:5分钟九、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8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8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8篇)学生交流篇一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作对称图形。

.学习例题篇二(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拓展练习:篇三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

说一说好在哪里?单元篇四图形的变换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五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教学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教具运用课件,小正方体积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

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

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1、出示教材第2页例1(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4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4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4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一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教学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教具运用课件,小正方体积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

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

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2页例1(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生摆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

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还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

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

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2课时观察物体……………………1课时练习二………………………1课时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教学内容:教材P2例1及练习一第1、2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1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课题:轴对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题1: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旋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数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数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包括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并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能够运用图形变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图形变换的规律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或多媒体展示一些图形变换的例子,如转动的风车、滑动的门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图形变换现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新知讲解1. 平移:定义、特点、操作方法。

通过演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并学会如何在纸上进行平移操作。

2. 旋转:定义、特点、操作方法。

同样通过演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并学会如何在纸上进行旋转操作。

3. 对称:定义、特点、操作方法。

通过对折纸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对称的特点,然后引入对称轴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图形变换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以此来巩固新学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在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深化理解。

(五)家庭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自我检查和复习。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每次授课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2、用5个小正方体摆一摆,从正面看是的图形。

画出你的摆法。

3、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是这样形状的图形(如下图1),这个物体至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摆一摆。

3、如右图: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

正面右面左面上面4、用8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可以摆出哪些有趣的图形?课后请摆一摆,把你摆出的结果画下来或者写下来。

六、小结反思: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课题:观察物体(三)教学目标:对所学观察物体知识进行巩固梳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辨认形状并摆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组合物体的实物立体图。

教学过程:二、导入明标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一些知识,你都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呢?学习目标:对所学观察物体知识进行巩固梳理,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辨认形状并摆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组合物体的实物立体图。

二、自学质疑设问导读以小组为单位回顾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说一说都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班内汇报。

三、小组交流让学生实地摆拼观察、体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小组内交流、质疑。

四、展示点拨五、训练拓展1、如图所示: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

从左面看从正面看。

2、数一数,画一画。

先数出每个立体图形中小正方体的个数,再分别画出从左面和上面方向看到的物体的的形状。

左面上面左面上面3、这是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形状,请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

前面看()左面看()上面看()4、由4个拼成了一个图形,小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样的图形(如下图),这4个可能是怎样拼的?(试拼一拼)5、如下图,按要求填空。

6、完成课本P3-4页练习一第4~7题六、小结反思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精品教学设计)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观察物体是指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一个物体,了解其各个面的形状和特征。这是理解物体空间结构的基础,也是培养空间想象力的关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一个正方体的三视图,了解如何从不同角度来识别物体的各个面,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视图推断出物体的三维形状。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观察物体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观察物体》这一章节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观察物体的三视图充满好奇。尤其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不仅加深了对观察物体的理解,还提高了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对物体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形式,分享观察物体过程中的发现和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识别物体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和右面。

人教版小数五下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数五下第一单元教案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这些摆法的共同联系。
4.师: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师:通过根据正面观察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几何体,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小结:正面看起来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摆法是多样的。所以,只看一个面并不能确定组合的几何体究竟是什么样子,还需要从更多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
2.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集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在活动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能根据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难点:能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三、练习提升。
1.练习一第二题
学生动手摆一摆再交流反馈
2.练习一第六题
学生动手摆一摆再交流反馈
3.练习一第一题
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单元】第2课时总2课时)
课题
观察物体(2)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学生先观察——学生独立想一想你打算怎样摆——同桌交流方法——摆一摆
3.全班交流反馈,形成认识。
师:谁来介绍你的摆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学内容: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一节数学游戏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一节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

内容安排是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也能砸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话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和化成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材先设计了话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在学生拥有的纸上基础上探索新知识;再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好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分析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吧简单图形旋转90°;教材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还设计了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主题:《图形的变换》活动主题二:《图案设计》活动主题三:《数学欣赏》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图案变换的认知和探究过程,感知图形变换的现象,体验过程、想象、推理和分析的想象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图案,感觉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进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人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动手操作、体验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活动张来,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准备教具:1、挂图;2、方格纸;3、七巧板;4、作图工具授课时数:四课时第一课时课题:轴对称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过程与方法: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体积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和条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课件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课件演示,质疑引导。

学法:观察分析,动手实践。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课件演示、质疑引导。

学法:观察分析。

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题1: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旋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观察思考、小组交流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

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2、生活中的旋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

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

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3.学习例题3:(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2.第6页2题。

3.第9页4题、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旋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课题:欣赏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过程与方法: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观察思考,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一)图案欣赏: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二)拓展练习: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

说一说好在哪里?四、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9页第5题。

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图案1 图案2图案3 图案4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课题:欣赏与设计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过程和方法: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展览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一)尝试创造:让学生做第8页第1、2题。

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

(二)设计图案:做第10页“实践活动”7题。

1、提出三个步骤:(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3)动手绘制图案。

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制作“雪花”: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

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

2.作品展示。

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

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练习课图片1 图片2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