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必备知识:政治常识部分
事业编《综合知识》必背知识点
事业编《综合知识》必背知识点一、政治板块。
1.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唯物论。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按规律办事。
- 辩证法。
- 联系观。
- 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联系的多样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等多种形式。
- 发展观。
-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 矛盾观。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 认识论。
-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发展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
-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科学发展观。
-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23山东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
2023山东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事业编考试,特别是2023年山东事业编考试。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认真准备考试所需的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是考试的基础,也是考生应该掌握的必备知识。
在本次文章中,我将带你深入了解2023山东事业编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政治知识1.现阶段的我国政治体制在政治知识的学习中,首先要了解的是我国现阶段的政治体制。
社会主义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知识点。
2.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党的行动指南,也是政治知识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3.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是我国应对形势变化的政治方针,也是政治知识中的重要内容。
二、经济知识1.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知识的学习中,宏观经济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等内容。
2.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型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型经济是我国当前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考生需要了解的经济知识点。
3.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知识中常见的概念,需要考生进行深入理解和运用。
三、法律知识1.法律的性质和作用法律知识的学习需要重点了解法律的性质和作用,这是法律体系的基础。
2.宪法和法律的关系宪法和法律是法律知识中的重要内容,考生需要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明晰的理解。
3.法律责任和法律权利法律责任和法律权利是法律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经常涉及的内容。
四、文化知识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知识的学习中,需要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和发展,这是文化知识中的基础点。
2.历史文化名人及其思想理论历史文化名人及其思想理论是文化知识中的经典内容,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发展过程和内涵。
3.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是文化知识的新焦点,也是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五、科技知识1.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知识中,需要关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容,这是科技知识中的基础点。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常识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常识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公共基础知识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政治常识政治常识是公共基础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包括国家的基本制度、政党制度、政治体制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 国家的基本制度:包括国家的性质、政体、国体等方面的知识。
2. 政党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3. 政治体制:包括国家机构设置、职权分配等方面的知识。
二、法律常识法律常识是公共基础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 宪法:包括宪法的地位、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知识。
2. 民法:包括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民事责任等方面的知识。
3. 刑法:包括犯罪构成、刑罚种类等方面的知识。
三、经济常识经济常识是公共基础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 宏观经济:包括国民收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2. 微观经济:包括市场结构、企业组织等方面的知识。
3. 国际经济: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四、管理常识管理常识是公共基础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方法、管理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 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等方面的知识。
2. 管理方法: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事业编面试公共知识基础
事业编面试公共知识基础一、政治与法律知识1.1 政治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国家主席和国家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和国务委员组成。
1.2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先锋队。
党的最高理论和最高纲领是马克思主义。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党的核心。
1.3 法律法规在国家治理中,法律法规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经济常识2.1 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积极作用。
2.2 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时期。
从农业国到工业化国家再到现在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3 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旨在加强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通过互联互通、沟通交流,实现共同繁荣。
三、科学技术常识3.1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制定的指导方针,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2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强科研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3.3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致力于构建网络安全体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信息安全管理,保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四、文化教育常识4.1 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我国独特文化的重要任务,通过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自信。
公基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
公基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
公基政治知识点总结:
国家性质与政权组织形式: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权利与义务: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如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等,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如维护国家安全、遵守公共秩序等。
法治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政府职能:政府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承担重要职能,通过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公基政治的核心内容,涵盖了国家性质、公民权利、法治原则、政府职能、国际关系以及政治发展道路等方面。
在学习和备考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这些知识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理解。
2024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
2024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一、政治部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例如,中国制定政策都是基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发展需求。
-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所以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如积极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等。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和消灭。
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例如,生态环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过度开发违背规律就会遭到惩罚。
- 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如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开发新能源,就是在认识能源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 历史唯物主义。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会意识,如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现代社会的平等、民主意识。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先进社会意识,对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各项政策制定中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和需求。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
- 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如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公基时事政治知识点
公基时事政治知识点一、时事政治概述时事政治是指与当代社会政治、国际政治相关的事件、问题和动态。
了解时事政治对于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因为它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变化。
在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时,了解时事政治的知识点,能够提高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认知和理解。
二、中国政治1.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具有党的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中国具有较高的治理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国内外的挑战和问题。
3.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国际政治1.国际组织和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这些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关系包括国际安全、国际贸易、国际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国际秩序和国家利益有着重要影响。
2.国际热点问题:国际热点问题包括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中东局势、乌克兰危机等,这些问题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安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3.国际间合作与互助:国际间的合作与互助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国家通过国际组织、国际协议、国际援助等形式开展合作与互助,推动国际事务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改善。
四、时事政治热点1.国内热点问题:国内热点问题包括国内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如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向、贫富差距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等。
2.国际热点问题:国际热点问题涉及国际事务、国际安全等方面,如中美贸易战、国际恐怖主义、移民问题等。
3.政策法规的发布和改革:政府在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布和改革政策法规,如经济政策、教育政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政党与政权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政党与政权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复习政治常识。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
2.党在我国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①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1)领导方式:①政治领导(制定党的纲领、路线,确定奋斗目标,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规范);②思想领导(即用党的指导思想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为政治领导服务);③组织领导(提高党员素质和党组织的战斗力以便更好地执政)。
(2)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①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③依祛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核心提示:党对国家任何方面的领导都是通过政治思想组织领导来实现的;注意党没有领导经济的职能,但是党必须领导经济建设。
公基知识点总结文史
公基知识点总结文史一、政治知识政治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主要研究政治权力的组织及其运行机制、政治行为的规律及其形式等问题。
政治知识包括政治制度、政治理论、政治思想等内容。
在公共基础知识中,政治知识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政治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1.1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一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政治运行机制的总称。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制度,比如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
在公共基础知识中,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对于认识世界政治现状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2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等。
了解不同的政治理论对于理解世界政治格局、分析国家政策以及进行国际关系交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3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指对政治问题的认识、看法和主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都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思想。
在公共基础知识中,了解政治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国家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决策,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二、经济知识经济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根本的领域之一。
经济知识包括货币、金融、贸易、产业结构等内容。
了解经济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2.1 货币货币是一种用来交换商品和支付债务的支付手段。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货币,了解不同国家的货币对于开展国际贸易、外汇交易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了解货币政策对于认识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金融金融是指货币和信用资金的流动和管理。
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
了解金融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规划自身的金融生活。
2.3 贸易贸易是指商品的买卖活动。
包括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
了解贸易知识可以帮助人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政策、掌握贸易技巧,以及参与国际贸易的机会。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关键知识点解析近年来,事业单位考试成为众多考生关注的焦点。
公共基础知识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历史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针对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政治部分1、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占据了重要地位。
考生需要掌握以下要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2)政治经济学,重点掌握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等;(3)科学社会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事业单位考试注重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考查。
考生需要熟悉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同时,要关注国家大政方针,了解“三农”、资源环境、社会保障等热点问题。
二、经济部分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市场经济基本原理是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掌握以下要点:(1)市场机制,理解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2)市场竞争,了解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等概念;(3)市场失灵,了解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
2、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以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基本概念。
同时,要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了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通货膨胀与紧缩等经济现象。
三、法律部分1、宪法与行政法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宪法与行政法主要涉及国家机构、公民权利与义务、行政法律制度等。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职权,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此外,还需熟悉行政法律制度,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
2、民法与刑法民法与刑法是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掌握以下要点:(1)民法的概念与原则,了解物权、债权、人身权等基本概念;(2)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解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等;(3)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程序,了解诉讼的管辖、审判等。
公基知识点总结政治
公基知识点总结政治一、政治的基本概念政治是指在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进行权力竞争和权力博弈的过程。
它涉及到决策、领导、管理、参与等一系列活动,是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政治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权力性。
政治活动的核心是权力的竞争和运用,政治实质上就是权力的分配和运用过程。
2.普遍性。
政治活动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个体间的关系还是群体间的关系,都离不开政治。
3.参与性。
政治不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广大群众的事情,每个公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义务。
4.规范性。
政治活动在一定的制度和规范下进行,这些规范和制度是政治活动的基本保障。
二、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规范政治运作的一套制度体系,它包括国家的组织形式、权力机构的设置、权力运作的程序等。
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所不同,但基本原则包括民主、法治、平等、人权等。
常见的政治制度包括:1.民主制度。
民主制度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的权力是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国家的组织形式是以人民为中心的。
2.专制制度。
专制制度是指国家的权力属于少数人或者一个人,国家的组织形式是集中在一个人或者一个集团手中的。
3.共和制度。
共和制度是一种以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制,它主张人民的平等和自由,依法治国。
4.君主制度。
君主制度是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君主,国家的权力是由君主通过继承或者选举产生的。
在政治制度的选择和建设中,需要考虑国家的实际情况,尊重历史和文化差异,注重实用性和可行性,使政治制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三、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政治生活和政治决策的过程。
政治参与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它包括选举、抗议、请愿、政治咨询、政治献金等形式。
政治参与的目的是要使政治决策更具民主性,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和社会的凝聚力。
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包括:1.选举。
选举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通过选举,人民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参与国家的权力分配和决策。
事业单位政治考点归纳
事业单位政治考点归纳事业单位考试政治知识点如下:1、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2、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3、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有主体要件、内容要件、权限要件。
4、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诉讼法律关系、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不是行政法调整的对象。
5、《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年龄、精神状态把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可以这样复习:1、首先就需要对这些知识点做认真系统地梳理,构建知识构架。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见考点有:政治重点: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经济重点: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法律重点: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
管理重点:决策、组织、领导。
公文写作重点:一般公文的格式、规范及写作。
科技生活重点:今年国家取得的最新科技成就,或科技方面的奖项。
2、其次要注重日常知识的积累。
这种积累不仅包括天文、地理、人文等方面,还包括时事政治,这不仅对于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备战至关重要,而且对于行政能力测试、申论、面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当前事业单位考试更加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而这种考察多是结合实际问题来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
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看报,多看新闻,关注国内外大事,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的参与人物、时间、主题等等都要注意记忆。
3、最后则是要多刷题。
刷题可以将常见的知识点重点记忆和理解,灵活运用。
有条件的话可以购买一本专用的公共基础知识题库,每日刷一些题,积少成多,扩充知识。
扩展资料: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总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五大内容以及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知识面。
事业单位考试政治常识部分
事业单位考试政治常识部分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世界的客观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2) 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3)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辩证法(1) 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2) 运动和发展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
(3) 规律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矛盾及其特点;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对事物的特点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 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做事情要把握重点和主流,同时也要统筹兼顾;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精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精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对于考生的综合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
首先,政治部分是公共基础知识的核心之一。
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理解这些理论的形成背景、核心观点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对于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导我们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世界,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对立统一的,是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是肯定与否定的螺旋上升。
毛泽东思想则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理论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论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法律部分也是公共基础知识中的重点。
从宪法、民法、刑法到行政法等,都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是每个公民应有的素养。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涵盖了合同、物权、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签订合同、购买房产等行为都受到民法的规范和保护。
刑法则规定了什么是犯罪以及相应的刑罚,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行政法规范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和公民在行政活动中的权利保障,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更加合法、公正、透明。
经济知识在公共基础知识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市场经济等概念和原理,对于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规律十分必要。
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大全
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大全一、政治常识1.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核心是()。
- A. 中央委员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D. 全国委员会- 答案:C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
- A.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B.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C.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路线- D.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发展观- 答案:D3. 我国的国家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党委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结合的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制度- 答案:D二、法律常识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立法权机关是()。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国务院- D.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答案:A2. 以下哪个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体系?- A. 国家法与地方法相结合的体系- B. 行政法与民事法相结合的体系- C. 立法法、行政法、司法法相结合的体系- D. 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相结合的体系- 答案:D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 A.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国务院- 答案:A三、经济常识1.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
- A. 维持物价稳定- B. 促进经济增长- C. 保持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增长速度- D. 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答案:C2. 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
- A. 有计划和市场两种分配方式- B. 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生产方式- C. 有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方式- D. 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调节方式- 答案:D3.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包括()。
公基常考常识总结
公基常考常识总结一、政治常识1. 国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国名,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党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作由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3. 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4. 国家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为天安门城楼和五星。
二、经济常识1. GDP•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指标,是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境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 消费税•消费税是对生产和消费中特定商品征收的税。
3. 国民经济行业结构•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第三产业是指服务业。
三、历史常识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 中国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反帝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四、法律常识1.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
2. 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事责任。
3. 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了公民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合同关系。
五、文化常识1. 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被称为中国四大发明。
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颐和园、长城、西湖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为公基常考常识的总结,重点包括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历史常识、法律常识和文化常识。
这些都是公共基础知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多加总结,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必做题库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必做题库一、绪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是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该题库旨在帮助考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应试能力,为顺利通过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二、政治常识1.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答:1921年。
2. 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 中国现行的宪法是哪一部?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经济学基础1.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是什么?答: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 GDP的全称是?答: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国内生产总值。
3. 通货膨胀是什么?答:通货膨胀是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四、法律基础1.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答: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2. 什么是法律的规范作用?答: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对社会生活的引导、规范、保护和调整作用。
3. 法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答: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
五、其他相关知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护工人权益的具体内容是?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工人的基本权利,包括工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
2. 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答: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而实施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
3. 城乡融合发展是什么?答: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减小,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协调一致的发展模式。
以上是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必做题库的部分题目和答案,供考生参考。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认真学习和练习,顺利通过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
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总结事业单位考试是许多人追求稳定职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下面将对事业单位考试的一些常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考试中较为基础和广泛的部分。
1、政治政治部分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对于这些理论,需要理解其核心观点、发展脉络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法律法律知识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常见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重要条款。
要熟悉法律条文的规定,能够运用法律思维分析实际案例。
3、经济经济方面会涉及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市场经济、国际经济等内容。
了解常见的经济概念、经济政策以及经济现象的分析方法是很重要的。
4、管理管理知识包括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职能、决策方法等。
对于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也会有所涉及。
5、公文写作与处理掌握公文的种类、格式、行文规则以及公文的起草、审核、发布等流程。
熟悉常见公文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二、职业能力测试1、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主要考查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包括词语填空、语句表达、阅读理解等题型。
需要提高词汇量,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2、数量关系涉及数学运算、数字推理等内容。
要求掌握常见的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如方程法、代入排除法等。
3、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需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善于分析和推理各种关系。
4、资料分析通过对各种数据资料的分析和计算,考查考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要熟练掌握常见的统计术语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专业知识不同岗位的事业单位考试会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要求。
1、教育类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学方法等。
2、医疗卫生类涵盖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
3、计算机类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语言、数据库、网络技术等。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大全公共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而综合的知识领域,涵盖了众多方面,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的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的梳理。
一、政治知识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是理解世界和人类社会的重要理论工具;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和内在矛盾;科学社会主义则为我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些理论是我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指导思想,引领着国家的发展方向。
3、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政策,如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二、法律知识1、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2、行政法规范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行为以及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救济。
3、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如合同、物权、侵权责任等。
4、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5、诉讼法包括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利,规范诉讼程序。
三、经济知识1、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
2、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如企业的生产决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等。
3、市场经济了解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失灵的表现以及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过政府的收支调节经济,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
5、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包括贸易理论、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四、人文历史1、中国古代史从原始社会到清朝的历史发展脉络,重要的朝代、事件、人物等。
2、中国近现代史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史,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进入事业单位工作。
而要进入事业单位,通常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
其中,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公共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的考试备考有所帮助。
一、政治学政治学是公共基础知识中的重要一部分,它研究的是人类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的规律。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对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所了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政治权力的产生、运行和变化规律,以及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社会阶级、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等问题。
另外,现代政治学是指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政治行为、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等问题。
二、经济学经济学是公共基础知识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经济学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经济增长和发展、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等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例如,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和市场经济行为的学科,它主要研究供求关系、价格决定和市场竞争等问题。
另外,宏观经济学是指研究整个经济系统和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等问题。
三、法学法学是公共基础知识中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法学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法学的基本概念。
法学是研究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必备知识:政治常识部分
事业单位考试对政治常识的考查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六个部分。
这六个部分的内容广大考生在大学阶段已经学习,也参加过这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这方面的考查要求与大学阶段的考试侧重点不同。
下面就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作简要论述,以期能帮助广大考生把握复习方向,明确复习重点。
一、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的客观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
1
2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2)运动和发展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矛盾及其特点;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对事物的特点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做事情要把握重点和主流,同时也要统筹兼顾;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7)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8)量变和质变
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9)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三、认识论
(1)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要不断深化;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四、人生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具有行为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自私不是人的本性;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4)人生价值
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属于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
3
4
作用;把实现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6)实践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六、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循序渐进的根本保证和动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保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
七、“三个代表”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
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
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八、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九、国家职能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家对内职能主要有:第一,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第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第四,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五,搞好社会公共服务。
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有:第一,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第二,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十、国际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再次发生根本变化。
这种变动更加强化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十一、国际竞争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迅速地发展,一场世界范围的人才竞争之战已经展开,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解题技巧:
1.淘汰法。
对于单选题,利用淘汰法以节省时间。
2.去同存异法。
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其他选择项与之比较。
3.印象认定法。
选择最先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答案。
4.比较法。
把四个选项进行纵横向比较。
5.大胆猜测法。
△注意平时多阅览报刊、多看电视,了解相关常识并善于寻找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多掌握信息、多观察生活、多注意思考。
原文链接:/2014/0910/1056496.html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