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一、前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
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全国有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40%的耕地部分或全部依靠地下水进行灌溉,地下水的供给量已经占到了全国总供水量的20%,北方缺水地区占到了52%,在华北和西北城市供水中占到了72%和66%,有些城市基本上是依靠地下水来满足对水资源的需求。
而在广大的农村,地下水更成为主要的饮用水源。
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有些地区还形成了严重的地下水漏斗。
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情通报(2005年度)》,2005年,在具备系统统计数据的171个地下水漏斗中,漏斗面积扩大的就有65个,占到了统计数的38%,面积扩大了6736平方公里,仅河北沧州第Ⅲ承压含水层漏斗面积就扩大了2089平方公里,最大水位埋深达到101米。
由此导致了湿地消失、植被死亡和土地沙漠化等严重的生态灾难,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1]。
地下水是水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中国近70%的人口饮用和40%的农田灌溉。
目前中国90%的城市地下水遭受污染,已呈现由点向面扩展的趋势。
而我国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与工程应用刚刚起步,因此,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相应技术的开发成为一种迫切需要[2]。
二、污染概况1.地下水污染定义关于地下水污染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仍众说纷纭,无比较统一的说法。
在此我们取其中一种说法:凡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水质变化朝着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统称为“地下水污染”。
无论此种现象是否使水质恶化达到了影响使用的程度,只要这种现象发生,就应视为污染。
至于天然地下水存在某些组分浓度相对富集和贫化而超过水质标准的现象,不应称为地下水污染,而应称为“天然异常”[3]。
2.地下水污染的类型地下水污染的类型有很多,较常见的有病原微生物及耗氧有机物污染、无机有害和有毒物污染、金属有害和有毒物污染、有机毒物污染、石油污染、放射性污染。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1. 引言1.1 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地下水污染范围广泛,且持续加剧。
我国是一个严重受地下水污染影响的国家,据调查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地下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
特别是城市地下水源地的污染情况尤为突出,致使地下水的饮用、工农业用水受到了极大威胁。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活污水排放等。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地下水中污染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危害着水质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污染现状严峻,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技术措施来改善地下水质量,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治理技术措施地下水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治理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治理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多种手段。
在物理方法中,主要包括吸附剂法、过滤法、膜分离法等。
吸附剂法通过吸附剂吸附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过滤法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将污染物截留并去除。
膜分离法则是利用半透膜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筛选。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法、络合沉淀法等。
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剂将污染物质氧化还原,从而降低其浓度。
络合沉淀法则是通过加入络合剂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实现去除。
生物方法包括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等。
植物修复法利用植物对污染物质的吸附和代谢作用进行治理。
微生物修复法则是通过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质。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措施种类繁多,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理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关键。
愿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能够有效治理地下水污染,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2. 正文2.1 地下水污染原因分析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质量总体较好 ,根据国家地下水 需求 ,我 国使用化肥和农药 的面 体系建设 ,为地下水环境 的保护 质量标 准 ( Br188 3 , G f 44—9 )我 积和数 量正 在不 断地扩 大和 增 提供 完备 的法律依 据 与政策 支
国 6 %地 区的地 下水 可直 接饮 加 , 3 研究表明 , 由于使用和耕作方 持 ,构建完备的地下水环境保护 用 , 1%经适 当处 理后 可供饮 式 的不当,氮肥的利用率一般低 制度框架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首 7
中,太湖、辽河、海河 、淮河等 流域地下水污染最为严重, 其面积
注: 表中数值为不同水质类别区面积与所在流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表2淮河流域( 安徽段) 地下水污染分区
的9.%, 45 7 . %和 19 8.%,6 0 地水埋 来肇 轻污区 中污区 重污区 4 5 4 下位深; 污区 徽絷 等染 度染
我 国经济 和社 会发 展 以及 人 民生 水 , 以被 土 壤 吸附 , 氮在 地 下 难 是 水 污染 的严 峻形 势 以及 管 理 中存 在 的诸 多 问题 ,应进 一 步加 强 地 下水 污 染 防治有 关法 律 、法 规 的
活 所必 需 的 、不 可替代 的重要 资 水 中出现 的重 要 问题 。 些 年来 , 近 源。 就全 国范 围而言 , 国地 下水 我 为 了满 足人 口增 长 和农业 增 产 的
l7 % 4
02 .鞋 l3 2 9 !8 .% 3
1
6 I 1l 屯 46 90 37 1㈣
2 3 4
2 . l 06气
85 4
.
01 .% 29 28 6 29 % 60 .% :2 44 l } j% . 87 4 ,% 61 、
防止地下水源污染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防止地下水源污染应采取的保护措施为保护城市地下水源不受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必须有效的做好地下水源的保护。
一、加强地下水源的水质监测管理。
二、根据各供水井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貌以及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划定地下水源保护区,并在保护区内划分核心区、防护区和主要补给区。
在核心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禁止建设取水构筑物以外的其它建筑。
(二)禁止堆放垃圾、粪便和其它废弃物。
(三)禁止挖设渗坑、渗井、污水渠道。
(四)禁止其他一切污染地下水源的行为。
三、妥善处置废弃水井,积极防止污染地下水源由于过度无序开采,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许多地方已形成“漏斗区”,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枯竭,许多地下水开采井由于无水可取或弃而不用,成为了废弃井。
如果对废弃井不加强管理,可能引起污水回灌,造成地下水受污染,将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要求我们制定实施方案,按照方案抓紧做好整治。
整治方案重要内容是:1、加强宣传力度。
重点宣传非法开采地下水的危害性和自来水水质优于地下水水质的事实,提高全民节约用水、依法用水意识。
2、对全市取用地下水的宾馆、酒店、洗浴业、餐饮业、洗车业、工业企业等进行调查,已初步掌握各地下水用水户情况。
3、对废弃的地下水井进行全面关停,对取用地下水进行整顿并加强规范管理,经批准取用地下水的用户依法征收水资源和污水处理费。
通过开展非法开采地下水整治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地下水降落漏斗的范围和程度均有明显好转;地下水水质得到明显好转,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四、加强深井管理防止污染地下水源为加强对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已停用或已报废的深井的管理,确保地下水资源水质不受污染,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规定。
第一条凡有使用价值暂时铅封的水井,提水设备暂不拆除,每年第四季度开泵抽水一次,开泵时间不得超过二个小时。
每次开泵前必须经有关部门同意,停泵后由相关部门重新铅封。
水井产权单位要将开泵时间,抽水记录报有关部门备查。
第二条铅封后的水井,由产权单位妥善保管。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淡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水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文将从污染原因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详细探讨地下水污染。
一、地下水污染的原因1. 工业废水排放: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随废水排入地下水体,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
2.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会通过农田渗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受到农药、化肥残留的污染。
3. 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中的垃圾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例如有机物、重金属等,这些物质经过滲滤进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4. 油品泄漏:油品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管道破裂、事故泄漏等原因,造成石油及其衍生物进入地下水,引起地下水的污染。
二、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相关法律与标准,限制工业、农业和生活垃圾填埋等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 加强源头减排措施:加强对工业企业、农田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的监控,促使其采取合理的排放措施,例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等。
3. 提倡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提倡节水理念,减少用水量,降低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压力。
4. 加强地下水监测: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5. 推广环保技术:广泛推广利用一系列的环保技术手段,如污水处理技术、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地下水污染。
6. 加强公众教育:加强地下水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大家形成保护地下水的良好习惯。
在地下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监管,推动立法,确保污染源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企业应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源头减排,推动清洁生产;公众应加强环保教育,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技术与措施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技术与措施地下水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和措施非常必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包括监测、防护、修复和管理等方面。
一、监测措施1. 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通过布设监测井和水质监测站点,全面了解地下水的质量状况和污染来源。
2. 定期监测水质:通过定期取样检测,了解水质的变化趋势和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水平。
3. 实施远程监测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时监测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二、预防措施1. 制定严格的地下水保护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监管。
2. 完善监测报警机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事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3. 加强环境教育宣传:通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地下水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共同治理的氛围。
三、污染修复措施1. 地下水位下降法:通过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人工流动带,利用吸附、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作用,修复污染地下水。
2. 物理化学方法:例如活性炭吸附、氧化反应等技术,可以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3. 修复生物技术:比如菌相修复和人工湿地等方法,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的作用,降解和吸附污染物。
四、管理措施1. 建立地下水保护区:划定地下水源保护区,加强对这些区域的严格管理和保护。
2. 推行地下水保护税收政策:通过建立税收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和机构采取科学的生产和运营方式,减少地下水污染。
3. 加强跨部门合作:建立跨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治理地下水污染问题,形成合力。
综上所述,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和措施涵盖了监测、预防、修复和管理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采取多重措施,加强地下水保护工作。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中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探析
社会科学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中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探析李淑敏 蓝晶晶 许才琳(皖江工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31)摘 要: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许多城市的生活用水都是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和城市收集的,而地下水是主要的水资源。
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在我国总体水污染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分析了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讨论了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水体污染;防治控制;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与其他类型的水资源相比,地下水具有稳定的流量和更少的污染。
它对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使用者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地表水短缺方面。
在干旱地区,地下水通常成为供水的主要来源。
随着中国工业生产的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增加,水污染的可能性也在增加,由于地下水被埋在地下,一旦污染发生,修复水体非常困难。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有效控制和防止地下水污染,为在地下水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有效利用水资源创造条件。
一、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从宏观上看,中国的地下水总体质量相对较好。
可以直接使用约五分之三的地下水,而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使用消耗约五分之一的地下水。
但是,在人口稠密的平原上,用于饮用水的地下水源极为罕见。
可以看出,人类生产和生计活动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人类活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家庭污水排放,农业肥料和农药,垃圾填埋场淋洗,畜禽粪便污染以及溢出物。
地下水已成为工业废水和集中生活污水的排放源污染,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排放也是污染高发原因之一。
现阶段我国已严格管控水资源的污染现状,有效控制水源污染,地下水污染已成为大问题。
地下水污染严重影响饮用水安全。
地下水污染使水中富含有机污染物,病原体和放射性物质。
管理不当或直接食用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缩短寿命,并降低对老年人和儿童的抵抗力,让人们的生活处于风险之中。
科学研究发现,饮用未经处理的地下水会引起许多威胁人类生命的奇怪疾病。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地下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被广泛用于饮用水供应、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等。
由于过度抽水、土地污染和不当储存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正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地下水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主要分为两类: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指的是由明确的污染源导致的污染,如化工厂泄漏物质进入地下水,或储油罐泄漏导致的石油污染。
非点源污染则是指没有明确的污染源,通常是由农田农药、化肥或城市降雨径流所带来的污染。
由于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联系,地表水的污染也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技术措施可以分为三大类: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气提技术、渗透反应墙和土壤气采样等。
气提技术通过将气体通入地下水中,气体与挥发性有机物质相互作用,使其挥发出来,从而实现污染物的去除。
渗透反应墙是一种通过在地下水的流动路径上建立一个用于去除污染物的反应屏障的方法,常用的反应物包括铁、石墨、膨润土等。
土壤气采样则是通过采集地下水下的气体样本来检测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方法和吸附剂方法。
氧化还原方法通过引入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来促使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
吸附剂方法则通过将吸附剂引入地下水中来吸附有机污染物,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天然界面活性剂等。
生物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和生物吸附两种。
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来去除污染物,常用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
生物吸附是利用生物体内的吸附性能来吸附污染物。
植物根系可以吸收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起到净化作用。
除了上述技术措施外,加强监测和管理也是治理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手段。
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建立健全的地下水管理制度,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地下水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治理技术措施,加强监测和管理,可以有效减轻地下水污染的影响,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如何预防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
如何预防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危害,因此预防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文将从管理措施、施工技术和监测手段等方面介绍如何有效预防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
一、管理措施1.1 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和施工计划在施工前期,应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和施工计划,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预测评估,确定防控措施。
1.2 监督施工现场的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包括指派专人负责管理施工现场,监督施工人员按要求操作,确保作业区域封闭,避免地下水直接接触施工废水等。
1.3 强化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培训,传达环境保护意识和法规法规范,指导施工人员正确操作,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二、施工技术措施2.1 合理选址在施工规划阶段,要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调查,选择合适的施工地点,避开地下水埋深浅的区域,以减少地下水受到污染的风险。
2.2 合理控制开挖深度和施工时间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开挖深度和施工时间,避免过度开挖和施工时间过长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污染地下水。
2.3 使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例如,使用无毒环保材料替代有毒有害材料,使用环保工艺处理施工废水。
三、监测手段3.1 定期监测地下水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要定期监测地下水质量,了解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
3.2 设置监测井和监测装置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监测井和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向和水质状况等参数,及时掌握地下水变化情况。
3.3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分析定期对地下水进行水质检测和分析,判断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程度,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预防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需要采取综合的管理措施、施工技术措施和监测手段。
只有加强管理,采取合理施工技术,实施有效监测,才能有效预防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之一,然而由于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排放、地表水渗漏以及化学品和有害物质的渗入,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生活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地下水污染治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使地下水中的物质质量和水质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地下水的利用价值和环境质量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和危险废物等。
这些污染源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物质和有机物等,一旦进入地下水体,将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目前,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同难题,尤其是在我国,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治理任务更加紧迫。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地下水超过三分之一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部分地区严重超标,水质已经无法保证安全饮用和生产用水的需求。
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原则和技术措施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分步实施”,具体措施包括源头控制、治理和修复、监测和预警等。
在具体实施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点和污染情况,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治理。
1. 源头防治源头防治是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
对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需要建立健全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经过处理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防止化肥、农药和农业有机废物渗漏入地下水体。
2.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是指针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体,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将其污染物清除,并恢复到使用标准的地下水质量。
主要的修复技术包括化学处理法、生物修复法、物理修复法等。
化学处理法主要是通过注入化学物质,与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生物修复法利用微生物、植物的生物反应作用,降解有机物和氧化重金属;物理修复法则主要是利用吸附、膜过滤、电解等方法进行地下水的净化和分离。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等活动的延伸和扩大,地下水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据统计,我国地下水污染面积已经超过了10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近70%的地下水资源已经不能够安全饮用。
地下水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业废水的排放。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的质量。
第二,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大量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会被下雨冲刷到地下水中,造成污染。
第三,城市生活废水的排放。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就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下水抽取对污染物质的处理。
通过地下水抽取机器将污染地下水抽到地面,然后将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
这种方法常用于地下水污染源治理。
第二,地下水界面循环技术。
将地下水通过井点抽出,经过处理,再将其注入到井孔中。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循环利用地下水资源,并可以避免地下水污染。
第三,土壤修复技术。
通过修复污染土壤来防止地下水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第四,配水处理技术。
基于区别性吸附、光解降解、生物膜反应等原理对水源进行处理,净化水质。
总而言之,地下水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并保护地下水资源。
防止地下水污染措施
防止地下水污染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措施地下水污染问题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环境挑战之一。
一旦地下水受到污染,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地下水污染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项防止地下水污染的关键措施,包括源控制、废水处理和监测等。
一、源控制源控制是防止地下水污染的首要措施之一。
它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或消除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机会。
源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管理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农业活动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对于减少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农民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精确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农药,并推广有机农业等。
2.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处理就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规范企业废水排放行为,建立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加强对企业污水排放的监督和检查,是有效控制工业废水对地下水污染的关键。
3.加强家庭垃圾处理和化学品储存。
家庭垃圾和化学品的不当处理是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做好家庭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正确存储和使用化学品,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做到垃圾分类处理和化学品储存符合环保标准的对策。
二、废水处理废水处理是防止地下水污染的关键环节。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和改建废水处理厂。
废水处理厂是对废水进行处理的关键设施。
对于城市和工业区域来说,建设废水处理厂是保护地下水质量的重要举措。
对于农村地区,可以推广分散式废水处理技术,如生态化处理池等,以减少污染物对地下水的直接排放。
2.推广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
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能够将大部分雨水收集起来,减少地表径流和污染物的排放,从而降低地下水受到污染的风险。
在新建和改建建筑物时,可以考虑将雨水收集系统纳入设计中,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建筑物和绿化水源的供水。
3.加强农田和排水沟的污水治理。
农田和排水沟的污水直接渗入地下水可能对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浅谈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浅谈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 它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人们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 也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这也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本文则主要是基于此, 来探讨地下水的污染及防止措施, 以供参考。
标签: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前言地下水资源作为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同时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物质基础。
当然, 在此过程中, 地下水资源也是有限的, 我们必须要注重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
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进程也在不断深入, 各种工业生产活动使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并破坏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
同时, 在地下水受到污染的过程中, 也会使整个地表水的循环系统受到影响, 这样就会产生更多的水资源矛盾与问题, 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来防治地下水的污染, 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分析在地下水资源的开采过程中, 为了满足人们生产与生活日益增长的用水需要, 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而我国地下水资源占到了总体水资源的三分之一, 在全国范围内, 有超过70%的人群饮用的是地下水。
从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实时监测来看, 全国95%以上城市的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而其中, 又有超过35%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正逐年严重化。
这些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使地下水质情况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困扰。
从地下水资源污染的范围来看, 北方地区尤为突出, 大部分城市的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严重不达标, 这对本来就缺水的地区来说, 是非常不利的。
同时, 由于地表水资源的不断恶化, 很多地区的水资源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完整)关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地下水与土壤污染防治措施:(1)源头上控制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
企业应从设计、管理中防止和减少污染物料的跑,冒,滴,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措施包括工艺、管道、设备、土建、给排水、总图布置等防止污染物泄露的措施。
在处理或贮存化学品的所有区域设置防渗漏的地基并设置围堰,以确保任何物质的冒溢均能被回收,从而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设计强酸或强碱操作的区域的地基、地面、围墙、排水沟均通过耐酸碱混凝土或耐酸碱胶泥或花岗岩处理;其他操作区域的地基、地面均铺设防渗漏地基.严格按照化工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设计施工.设计化学物质的输送管线均设置在地面上,不设地下贮罐。
地下集水池经过酸性防腐和防渗漏处理。
企业危险废物临时堆场设置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固废临时堆场应采取防雨淋、防扬散、防渗漏、防流失等措施,以免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企业与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危险废物仓库应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产业园监控中心及地方环保主管部门联网。
(2)地下水污染监控建立企业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要求企业在运行期严格管理,加强巡检,及时发现污染物泄漏;一旦出现泄漏及时处理,检查检修设备,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
(3)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建立企业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按照装置制定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
在第一时间内尽快上报主管领导,启动周围社会预案,密切关注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组织装专业队伍负责查找环境事故发生地点,分析事故原因,尽量将紧急时间局部化,如可能应予以消除。
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处理,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事故的扩散,扩大,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
事件诱因: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废气中的污染物质、废水中污染物质、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或其渗透液)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事件类型:1、大气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过程污染水体和土壤;2、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3、固体废物堆积、掩埋等处理污染水体和土壤;4、企业使用的原辅材料发生泄漏处理不当污染水体和土壤。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首先,我国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农业活动带来的污染物的排放。
其中,工业活动带来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和废水。
虽然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但由于监管力度不足,许多企业仍然违规排放污水,导致地下水源受到污染。
另外,农业活动也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业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加剧了地下水污染的程度。
其次,我国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十分广泛。
一方面,地下水污染直接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污染的地下水通过供水系统进入家庭,人们饮用和使用受到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和健康问题。
另一方面,地下水污染还会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地下水是许多湖泊、河流和地表水的补给源,当地下水被污染后,将会对这些水体的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加剧生态系统的破坏。
针对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对策。
首先,加强监管力度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和农户的检查力度,对那些违规排放污水的企业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农户进行惩罚。
另外,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地下水的污染情况,以便采取紧急措施。
其次,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地下水的重要性以及污染对人们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同时,应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此外,对于企业来说,也应该加大环保投入,并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最后,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通过加大研究投入,加快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地下水的净化效果。
同时,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环保技术的进步,降低净化成本,提高治理效果。
浅谈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入 渗 经验 指数 两个 指 标来 对地 表层 面 土壤 的入 渗 规律 进 行分 析 ,揭 示 该 地 区地 表层 土壤 垂 向透 水性 能 的空 间变 异特 征 ,了解农 田表 层 土 壤
潜 伏期 可 长达 几 年 甚至 几 十年 ,最 终 将造 成 癌 变或 畸变 。 我 国有 5 0
个 城 市调 查 发 现 4 5 个 城 市 的 地 下 水 已经 不 程 度 地 受到 硝 酸 盐 、酚 、 氰 、有 机 磷等 污染 ,包 头 市受 到氰 化 物污 染 面积 达 1 6 2 k m2 。我 国污
三、 国家对水污 染的 防治工 作
1 . 完善地 下水 环境保 护的 法律法 规体 系建设
面对 地 下水 污染 的严 峻 形势 ,以及地 下 水环 境管 理 中存在 的 诸多 问题 ,应进 一步 加强 地下 水 污染 防治 的有 关 法律 法规 体系 建设 ,为地
是 从 土壤 物理 力学 的角 度还 是 从土壤 肥 力 的观 点来 分 析 ,都 具有 它特
水每 天排放 1 O亿 m3 。
流理 论 ,亦取 决 于下 垫面 的土 壤 水分 状 况 ;作为 当 今国 内 、国 际热 门
话题 的 环境 保护 问题 ,涉 及到 化肥 、农药 、重金 属 等对 土壤 水 与地 下 水的污 染 ,无一 不与 土壤水 状况 发生联 系 ;此外 土壤水 还 与 自然 地理 、 植 物 生理 等学 科 的研究 有 一定 联 系 。因此 ,对 土壤 水 分 的研 究 ,不管
小 于入 渗能 力 ,此时 的入 渗速 率 称实 际入 渗 率 。按入 渗 界 面的 供水 方 式 ,土 壤水 分 的入 渗 可分 为充 分供 水 和 非充 分供 水入 渗 ,或 者 有压 入
开采地下水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地下水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合理开发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以下是我国关于开采地下水的法律规定。
一、地下水资源的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条规定,地下水属于国家所有。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综合利用的原则。
二、地下水资源的规划与开发1. 地下水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地下水资源的总量、分布、类型、水质、水位等基本情况;(2)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目标、任务、措施和期限;(3)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布局、规模、结构和技术要求;(4)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和防治污染措施。
2. 地下水开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十五条规定,地下水开采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符合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2)符合地下水资源的总量控制要求;(3)符合地下水水质标准;(4)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地下水开采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取水许可,并提交以下材料:(1)取水许可申请书;(2)取水水源地及取水设施情况;(3)取水目的、用途、水量、水质要求;(4)取水设施的技术参数;(5)取水许可申请书。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取水许可申请书之日起二十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予以批准的,颁发取水许可证;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地下水资源的保护1. 地下水水质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地下水水质保护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地下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2)地下水开采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3)地下水水质监测机构应当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摘要:地下水对整个国民经济以及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地下水资源不仅储存量大,还具有水质好、分布广泛、便于就地开采利用,地下水被人类不合理利用被污染将导致人类失去美好生活。
关键词: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
一、土壤水分的入渗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与气体物质所组成的三相复合体。
土壤水分既是土壤肥力的营养因素,又是重要的环境因素,是植物赖以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仅植物体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来建造自身的“躯体”,赖以维持自身的生理活动,而且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溶解、转化、运输以及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都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土壤水是联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纽带,在水资源的形成、转化与消耗过程中,它是不可缺少的成分,灌溉或降雨均需转化成土壤水才能被作物(含生态环境中各种植被)所吸收。
水文学中最重要的组成内容——产汇流理论,亦取决于下垫面的土壤水分状况;作为当今国内、国际热门话题的环境保护问题,涉及到化肥、农药、重金属等对土壤水与地下水的污染,无一不与土壤水状况发生联系;此外土壤水还与自然地理、植物生理等学科的研究有一定联系。
因此,对土壤水分的研究,不管是从土壤物理力学的角度还是从土壤肥力的观点来分析,都具有它特殊重要的意义。
土壤水分的入渗,是指地面上的水在土壤表层分子力、毛细管引
力和水的重力综合作用下水分进入土壤层的过程。
是降水、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土壤性质、供水方式都影响入渗过程,对于一定土壤类型和一定土壤湿度来说,充足供水条件下形成的最大入渗速率称入渗能力;在不充足供水条件下,入渗速率小于入渗能力,此时的入渗速率称实际入渗率。
按入渗界面的供水方式,土壤水分的入渗可分为充分供水和非充分供水入渗,或者有压入渗(积水入渗)和无压入渗(无积水入渗)。
本文研究的是地表土壤在积水条件下的一维垂直入渗问题,我们采用土壤水分的稳定入渗率与入渗经验指数两个指标来对地表层面土壤的入
渗规律进行分析,揭示该地区地表层土壤垂向透水性能的空间变异特征,了解农田表层土壤水分的入渗变化规律,为该地区水土资源管理、更好利用土地资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象
地下水的污染从污染类型来分可分为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
石油及化工产品苯及同系物、苯酚、高分子聚合物等有机物都是生物难以降解的,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有许多是致癌物质,可以说地下水中石化产品的广泛存在,是构成全球性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及动物饮用农药污染的地下水会引起各种怪病,如怪胎、肿瘤、皮肤及神经系统疾病等。
农业灌溉水、农村家畜产生的有机废水、城镇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其中含有纤维素、淀粉、尿素、洗涤剂,还含有多种微生物,这些污染物质渗入地下水中引
起水的理化指标变差,cod、bod升高,严重者出现水质浑浊、恶臭以至于不能饮用,并且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含氮的有机物转变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长期饮用高硝酸盐浓度的地下水会引起消化道疾病、婴儿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婴儿窒息或死亡。
地下水中含有超量的汞、铬、镉、砷及铅等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这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生物体内都有蓄积作用,即通过生物链的传递使污染物的浓度不断大,造成的危害也就越来越大。
它们可以在人体肝、肾、脾以及脑组织、骨组织等重要部位富集,长期饮用汞含量超标的地下水可引起肝炎、肾炎、运动失调等疾病,往往导致死亡或遗患终生。
镉在人体中有很强的富集作用,饮用被镉污染的水往往会引起慢性中毒,损害人的肝、肾和骨骼等。
砷及其化合物都是强毒性的,摄入超量的砷会引起慢性中毒,潜伏期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最终将造成癌变或畸变。
我国有50个城市调查发现45个城市的地下水已经不程度地受到硝酸盐、酚、氰、有机磷等污染,包头市受到氰化物污染面积达162km2。
我国污水每天排放10亿m3。
三、国家对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1.完善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面对地下水污染的严峻形势,以及地下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与政策支持。
2.加强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
国家应加大对地下水环境监测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完备的地下
水监测网络,统一地下水监测的有关技术规范,不断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
对现有多部门建设的监测网络进行有效集成,建成国家地下水监测数据公用平台。
3.进行系统的全国地下水污染情况调查
我国还从未系统的开展过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
水质总体状况、污染来源不清,难以划分地下水质量区域、科学制定水资源保护与防治规划。
因此急需开展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并建立地下水污染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4.建立全国地下水污染预警与应急预案,实现大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污染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对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地区及时预报,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地下水污染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的蔓延。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信息媒体及培训班等不同宣传手段提高全社会对地下水污染危害的认识,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提高公众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
四、结语
据估算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约8700亿方/年,占我国水资源31%左右。
在华北27个主要城市中,地下水供水量占城市总用水量的87%。
那么通过大量数据案例,反映出的是,我们人类是地下水污染的罪魁祸首,如果人类不及时减少对水文环境的破坏,不减少造
成大量污染物,或者不对人类产生的垃圾、污染物进行有效可循环处理,那么当超过自净功能峰值,那么就会由可再生,变成不可再生,变成不可逆转的污染,导致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生活环境被破坏,将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也影响我们的后代。
所以我们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