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波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
驻波管法测量吸声材料
驻波管法测量吸声材料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用驻波管法测量吸声材料法向吸声系数和法向声阻抗率的原理及操作方式。
实验原理:1,驻波管法测量吸声材料法向吸声系数的原理和方式吸声系数是描述吸声材料的吸收声能大小的物理量。
它概念为:吸声材料所吸收的声能和入射声能之比。
测量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采用驻波管法和混响室法,前者测量的是法向吸声系数,后者测量的屎无规入射的吸声系数。
用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法向吸声西系数,设备简单而费用低廉。
按照法向吸声系数又可以推算出均匀无规则入射条件下的吸声系数。
但驻波管法只适用于测量声学特性与材料尺寸无关的材料样品,多用于测量多孔材料,多孔板或,穿孔薄片结构的吸声特性。
声学测量用的驻波管结构,如图所示,主要部份是一根内壁滑腻而坚硬,界面均匀的管子,管子的结尾装有被测材料样品。
由扬声器向管中辐射的声波以平面波形式传播,理论上可以证明,为了在管中取得平面波,声波的波长要大于管子的内径而且知足要求:对于圆形管,直径d<λ;L<波长。
图驻波管结构测量装置包括以下几部份:1,驻波管,按照测试频率段不同,可选用不同内劲和不同长度的驻波管;2,可移动的刚性后盖,移动它可以调节吸声材料与刚性壁面间的距离;3,被测吸声材料4,探管式传输器,用来接收驻波管轴线上各点的声压;5,扬声器,向管中辐射声波,探管可以自由穿过其中心孔;6,传输器小车,推动它可使探管在驻波管内纵向移动;7,标尺,用来指示探管在驻波管中的位置。
平面波在材料表面被反射回来,于是在管中成立起驻波声场,从材料表面算起,管中出现声压极大与极小的交替散布。
利用可移动的探管传输器接收,在测试仪表上再读作声压极大与极小的声级差,即可以肯定垂直入射时的吸声系数αp虽然音频振荡器输给扬声器的是单频信号,但扬声器辐射处的声波并非必然是纯音,所以在接收端必需进行滤波,这样才能滤去没必要要的高次谐波分量。
由于要知足在管中传播的声波为平面波和其他测试条件,常有低,中和高频三种尺寸的驻波管,以适用于不同的频率范围。
驻波管法测定材料的吸声系数实验
特性。吸声系数定义为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
能之比:
α = Ea = Ei − Er = 1− r
Ei
Ei
式中Ei为入射声能,Ea为被材料或结构吸收的声能, Er为被
材料或结构反射的声能,r为反射系数。
实验一 驻波管法测定材料的吸声系数实验
式中Ei为入射声能,Ea为被材料或结构吸收的声能,Er为被材料 或结构反射的声能,r为反射系数。来自环境物理工程实验考核办法
应考核的综合素质点:
1) 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掌握程度; 2) 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技能; 3) 实验报告撰写的规范性; 4) 对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的针对性、科学性; 5) 实验中的应变、创新能力。
环境物理工程实验考核办法
成绩评定要素:
1) 实验准备15%; 2) 实验操作40%; 3) 实验报告45%。
基本性 实验
环境物理工程实验考核办法
序 实验名称 号
实验内容
实验 应运用的主要知识点 主要培养的技能点
性质
1) 室外不同功能区环境 1) 环境振动及其评
实 验 三
振动测量
环境振动 测量
2) 不同室内场所环境振 动测量
价量 2) 环境振动的影响 及危害
3) 环境振动的测定
1) 熟练掌握环境振 动的测量及评价方 法 2) 熟悉环境振动的 危害及控制方法
实验一 驻波管法测定材料的吸声系数实验
(2) 驻波管方法
驻波管为一根内壁光滑而坚硬的管子,管子的末端安 装吸声材料试件,试件可按使用要求紧贴末端刚性活 塞表面,也可留在空腔内。驻波管的另一端为由音频 (低频) 信号发生器通过扬声器向管内发出不同频率的 单频信号,相应频率的声波是平面声波。设入射声波 的声压为Pi,投射于材料时,必有相位相反的声波反 射指向声源,其反射声压为Pr,声波在管内多次来回 反射,即形成了驻波,管内出现了声压极大值Pmax和 极小值Pmin,通过探管可探测到声压极大值Pmax和极小 值Pmin,及离开材料表面的距离。
阻抗管法测量声学材料吸声系数实验指导书
阻抗管法测量声学材料吸声系数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掌握用阻抗管法测量吸声材料吸声系数、声阻抗率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1.了解BK阻抗管4206型的结构原理及功能;2.掌握Pulse 3560C测量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的程序。
三、实验环境1.BK4206阻抗管套件2.被测材料:海绵样品直径100㎜3.BK声学测量软件平台9.04.Pulse 3560C前端5.功率放大器BK2716C6.通用计算机及M6k7.声级校准器4321四、实验内容、步骤实验内容:测量海绵样品(纳米材料或自选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
测量系统如图8所示。
实验原理与方法:组抗管测量材料吸声性能的原理是基于传递函数法。
其原理是将宽带稳态随机信号分解成入射波p i和反射波p r,p i和p r大小由安装在管上的两个传声器测得的声压决定,如图8.2所示。
其中s为双传声器的间距,l为传声器2至基准面(测量表面)的距离。
入射波声压和反射波声图8.1 阻抗管测量吸声系数系统连接示意压分别可写为:0jk x i I p P e = (8.1) 0jk x r R p P e -= (8.2)式中,P I 是基准面上p i 的幅值,P R 是基准面上p r 的幅值。
两个传声器位置处的声压分别为:00()()1jk s l jk s l I R p P e P e +-+=+(8.3)(8.4)入射波的传递函数Hi 为:021jk s ii ip H e p -== (8.5)其中s 为两个传声器之间的距离, 反射波的传递函数Hr 为:021jk s rr rp H e p == (8.6)总声场的的传递函数H 12可由p 1、p 2获得,并有P R = rP I0000212()()1jk l jk ljk s l jk s l p e re H p e re -+-++==+(8.7)使用Hi 、Hr 改写上式02()1212j k s l i r H H r e H H +-=- (8.8)反射系数r 可通过测得的传递函数、距离s 、l 和波数k 0确定。
驻波管法吸声系数测量
驻波管法吸声系数测量1.1引言任何一项试验都需要做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试验有序合理的进行,同时可以保证试验的延续性、重复性、可比性。
前期的工作主要包括对试验对象、试验条件、试验仪器、系统的搭建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说明。
1.2试验对象和条件1.2.1待测材料的规定1、被测材料应为多孔吸声材料;2、被测材料应制作成直径为30mm和100mm圆形,尺寸误差在2%以内,能过正好装入;3、材料表面应平整,材料与阻抗管之间的缝隙应用油脂密封;4、同种材料至少准备两个被测样件。
1.2.2试验环境和设备的规定试验过程中应保证环境的安静,同时应测量环境的温度。
试验设备应满足GB/T 18696. 1- 2004的规定。
主要实验设备:采集器、功率放大器、驻波管、传声器、线缆、声级校准器、电脑和软件。
1.2.3说明本节关于被测材料、实验设备、环境等要求未描述者,请参考GB/T 18696. 1- 2004。
1.3试验步骤1.3.1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依次连接好采集器、传感器、功率放大器、线缆、电脑等设备。
1.3.2检查设备连接无误后,接通电源,将功放输出增益调制最小后,依次打开功放、采集器、电脑和软件,并在软件里根据选择对应的采集器型号,并设置采样频率,一般设置为50kHz。
1.3.3打开传感器校准功能选项,校准传感器,通常每次测试前均需对对各通道的传感器进行校准。
1.3.4打开材料吸声系数测量模块,进行材料吸声系数测量:1) Setting(设置)⏹Mode Choose 选择Absorption(吸声系数测试)⏹TUBE 选择测试所使用的管,程序会自动给出管的参数,包括:样品到最近传声器的距离、两个传声器的间距,测试管的内径,以及测试的有效频率范围。
⏹ENVIRONMENT 填写测试环境的大气压、温度,用来计算空气密度、声速和特性阻抗。
缺省设置为101325Pa 及20℃。
2) 按显示内容,布置传声器通道:声源-1通道- 2通道-样品3) 点击<Run>进行测量,等待测量曲线开始稳定,比较平滑后点击<Stop>。
吸声材料的法向声阻抗率及其应用
吸声材料的法向声阻抗率及其应用声阻及其应用吸声材料材料声阻抗表交流阻抗法篇一:阻抗管法与驻波管法吸声系数测量的对比阻抗管法与驻波管法吸声系数测量的对比材料吸声系数的测量方法有阻抗管法和驻波管法,驻波管法是比较经典的方法,整个系统所需要的设备基本相同(阻抗管/驻波管、功放、多通道采集器和PC机)。
由于两种测量设备的测量原理不同,这两种设备在实际运用中有很大不同。
原理不同。
阻抗管法原理:测试样品装在一只平直、刚性、气密的阻抗管的一端。
管中的平面声波由无规噪声声源产生。
在靠近样品的两个位置上测量声压,求得两个传声器信号的声传递函数,并通过此函数计算试件的法向入射复反射因素、法向入射吸声系数和声(来自: 写论文网:吸声材料的法向声阻抗率及其应用)阻抗率。
前面这些量都是作为频率的函数确定的。
频率分辨率取决于采样频率和数字频率分析系统的测量记录长度。
有用的频率范围与阻抗管的横向尺寸或直径及两个传声器之间的间距有关。
不同尺寸或直径和间距组合,可得到不同的测量频率范围。
测量方法采用双传送器法(采用固定位置上的两个传声器做测量)。
驻波管法原理:管中声波传播的频率与管子横截面几何尺寸满足特定关系时,则只有沿管轴传播的平面波,平面波在材料表面反射回来,其结果是在管中建立了驻波声场,从材料表面算起管中出现了声压极大和极小的交替分布,利用可移动的探管传声器接收,在测试仪器上测出声压极大与极小的声级差(或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比值)便可确定垂直入射吸声系数。
虽然音频信号源输给扬声器的是单频电信号,但扬声器发出的并不一定是纯音,所以在接收端必须进行滤波才能除去不必要的高次谐波分量。
由于要满足在管中传播的声波为平面波和必要的声压极大值、极小值数目,常设计有低、中、高频三种尺寸和长度的驻波管,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频率范围。
测试软件不同。
阻抗管法的吸声测量软件为多通道分析软件的一个模块,使用时需要插入1/3OCT和FFT来测量各频点的硬面吸声系数,以及特定频点下的失真值,以便确保测量前管子的密封性良好。
实验三驻波管法吸声材料垂直人射吸声系数的测量
实验三 驻波管法吸声材料垂直人射吸声系数的测量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可以加深对垂直入射吸声系数的理解,了解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获得对一些频率纯音的感性认识。
有关本实验详细内容和要求,请参照国家标准GBJ88-85《驻波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
二、实验原理驻波管法测试原理在驻波管中传播平面波的频率范围内,声波入射到管中,再从试件表面反射回来,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后在管中形成驻波。
由此形成沿驻波管长度方向声压极大值与极小值的交替分布。
用试件的反射系数r 来表示声压极大值与极小值,可写成: max 0(1)p p r =+ (4-1)min 0(1)p p r =− (4-2)根据吸声系数的定义,吸声系数与反射系数的关系可写成:201r α=− (4-3)定义驻波比S 为: min maxp S p = (4-4) 吸声系数可用驻波比表示为:024(1)S S α=+ (4-5) 因此,只要确定声压极大和极小的比值,即可计算出吸声系数。
如果实际测得的是声压级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计两者之差为p L ,则根据第二章中介绍的声压和声压级之间的关系,可由下式计算吸声系数:(20)0(20)2410(110)pp L L α×=+ (4-6) 三、实验内容1. 测试装置描述典型的测量材料吸声系数用的驻波管系统如图4-1所示。
其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壁坚硬光滑,截面均匀的管子(圆管或方管),管子的一端用以安装被测试材料样品,管子的另一端为扬声器。
当扬声器向管中辐射的声波频率与管子截面的几何尺寸满足式(4-7)或式(4-8)的关系时,则在管中只有沿管轴方向传播的平面波。
图4-1 驻波管结构及测量装置01.84c f Dπ<(圆管) (4-7) 02c f L < (方管) (4-8) 式中:D ——圆管直径,m ;L ——方管边长,m ;0c ——空气中声速,m/s 。
平面声波传播到材料表面被反射回来,这样入射声波与反射声波在管中叠加而形成驻波声场。
驻波管法测定材料的吸声系数实验
样品参数:直径95mm,厚1cm。 驻波峰值、谷值测定数据见表1。 材料二:镀锌钢板共振穿孔板吸声材料。 样品参数:直径100mm,板厚1cm,腔深5cm,穿孔率 1.37%,孔径1.2mm,孔距7mm。 驻波峰值、谷值测定数据见表2。
实验一 驻波管法测定材料的吸声系数实验
表 1 材料一数据记录
频率
751 942
110.2 85.8
796 941
average
峰
谷
121.9 80.2
--
--
131.3 91.9
--
--
126.8* 92.85
--
--
127.0 95.7
--
--
110.2 85.3
--
--
实验一 驻波管法测定材料的吸声系数实验
表 1 材料一数据记录 (续)
频率
800Hz 1234mV 900Hz 3456mV 1000Hz 1000mV 1400Hz 2000mV 2000Hz 2500mV
基本性 实验
环境物理工程实验考核办法
序 实验名称 号
实验内容
实验 应运用的主要知识点 主要培养的技能点
性质
1) 室外不同功能区环境 1) 环境振动及其评
驻波管法测吸声系数原理
驻波管法测吸声系数原理驻波管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材料吸声性能的方法,通过测量声波在驻波管内的传播特性,可以得到材料的吸声系数。
本文将介绍驻波管法测吸声系数的原理和步骤。
一、驻波管法测吸声系数原理驻波管法是基于驻波现象的原理。
当声波在管道内传播时,会发生反射和干涉现象,形成驻波。
根据驻波的特性,可以推导出声波在管道内的传播速度和波长与管道尺寸和驻波频率之间的关系。
而材料的吸声性能可以通过测量驻波管内声波传播的特性来间接推导出来。
二、驻波管法测吸声系数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和样品:首先需要准备一个驻波管和待测样品。
驻波管一般是由两个平行的板组成,板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样品可以是声学吸声材料或其他具有吸声特性的材料。
2. 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驻波管的尺寸和驻波频率。
驻波频率可以通过改变驻波管的长度或调节声源频率来实现。
3. 测量驻波管内的声压分布:在驻波管内,将声源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并测量不同位置处的声压值。
可以使用声压传感器或麦克风来进行测量。
记录下不同位置处的声压值。
4. 计算吸声系数:根据测得的声压值,可以计算出驻波管内的声压级。
然后,通过比较驻波管内的声压级和驻波管外的声压级,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吸声系数。
吸声系数是指材料吸收声波能力的大小,一般用0到1之间的值表示,数值越大表示吸声性能越好。
5. 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可以绘制出声压级与频率的关系曲线,通过曲线的特征来评估材料的吸声性能。
三、驻波管法测吸声系数的优缺点驻波管法测吸声系数具有以下优点:1.方法简单:只需要准备简单的实验设备和样品,操作相对容易。
2.结果准确:根据声压测量的数据,可以准确计算出吸声系数,反映材料的吸声性能。
3.灵活性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驻波管的尺寸和频率,适用于不同材料和频率范围的测量。
然而,驻波管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仅适用于低频范围:由于驻波管的尺寸限制,驻波管法主要适用于低频范围的测量,对于高频范围的测量效果较差。
驻波管法测吸声系数
驻波管法测吸声系数驻波管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吸声系数的方法。
吸声系数是衡量材料吸声性能的重要指标,它描述了材料对声波的吸收能力。
在许多应用领域中,如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对材料的吸声性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因此,准确测量吸声系数对于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驻波管法是一种基于驻波现象的测量方法。
驻波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声波在空间中形成固定位置上的波动现象。
驻波管是一种特殊的管道结构,它可以产生驻波现象。
通过在驻波管中引入被测材料,可以测量材料对声波的吸收能力。
具体的测量过程如下:首先,在驻波管中产生一定频率和振幅的声波。
然后,在被测材料前后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声波在被测材料前后的压力变化。
通过比较前后压力变化的差异,可以得到被测材料对声波的吸收能力。
在实际测量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频率范围和振幅,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要保证驻波管内部的空气流动稳定,避免外界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驻波管法测量吸声系数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只能测量材料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吸声性能,无法全面评估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吸声特性。
此外,驻波管法对于非均匀材料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为了提高吸声系数测量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研究者们还提出了其他方法和技术。
例如,扫频法可以通过改变声源频率来测量不同频率下的吸声系数;阻抗法可以通过测量声波在材料表面反射和透射时的阻抗来计算吸声系数。
这些方法在不同场景下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性。
总之,驻波管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吸声系数的方法。
通过在驻波管中引入被测材料,并测量前后压力变化的差异,可以得到材料对声波的吸收能力。
然而,为了全面评估材料的吸声性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和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更精确的方法用于测量吸声系数,推动吸声材料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发展。
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1
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实验目的】 (1)了解人耳听觉得频率范围,获得对一些频率纯音得感性认识。
(2)加深对垂直入射吸声系数得理解,熟悉驻波管法是测定材料的吸声系数的 方法。
【实验原理】测量装置1 测试车2 导轨3 声源箱4 驻波管(分低、高频两种)测量原理 驻波管为一金属(塑料)直管,它的一端可以用夹具安装试件,另一端接好 扬声器,声频讯号由声频发生器产生,经放大器进行放大,由扬声器发出单频声 波,声波在驻波管内传播,由于管径较小,与音频声波的波长相比,可近似将声 波面看作为平面入射波,沿管内直线传播;当入射到试件后,进行反射,由于反 射波与入射波传递的方向和相位相反,声压产生叠加,干涉而形成驻波,并在管 内某个位置上形成声压极大值 Pmax( N / m 2 ), 和声压极较小值 Pmin, t 其间距为 l/4 波长。
α = 1 − γ = 1 − Er E 0式中: α —————吸声系数γ —————反射系数Eo—————入射声能(W) Er—————反射声能(W)令 Pmax / Pmin = n称为驻波比………………(1) (2)故有: α = 4n / (n + 1)2 ……………………一般频谱分析仪或声级计,测试的标称值是声压级,而不是声压 P 值,根据 声压和声压级的关系,吸声系数可如下计算。
∆L = L max − L min = 20 lg P max/ Φ 0 − 20 lg P min/ Φ 0 = 20 lg na= 4*10 (1 + 10LP 20LP…………………………………(3)20 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1) (2) 电路接线正确后,信号发生器等电子仪器电源接通。
将试件按照要求装在试件筒内,并用凡士林将试件与筒壁接触处的缝隙填 塞,使之严密,然后再用夹具将试件筒固定在驻波管上。
(3) 调节声频发生器的频率,依次发出 200、250、315、400、500、630、800、 1000、1250、1600、2000Hz 不同的声频。
驻波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
驻波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统一驻波管测量,便于测量数据的相互比较,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吸收空气声的吸声材料和吸声构件。
采用驻波管测量法向入射时的吸声系数和法向声阻抗率。
第二章测量基本设备第一节测量装置第2.1.1条驻波管测量的设备,应由驻波管、声源系统、探测器及输出指示装置等部分所组成,如图2.1.1所示。
第2.1.2条待测试件和声源装置应分别置于驻波管的两端。
试件表面应与驻波管轴线互相垂直。
第二节驻波管第2.2.1条驻波管管内的横截面,一般应采用圆形或正方形。
截面面积应均匀,其偏差不应大于0.2%。
第2.2.2条驻波管的管壁,应以密实而且刚硬的材料制成。
管壁的内表面应平滑,且无微细缝隙。
第2.2.3条驻波管可划分为两段:一为试件段,供装置试件用;另一为测试段,为驻波管主体。
两段的横截面和壁厚必须完全相同,且应同轴连接。
如试件段与驻波管主体为整体结构,管壁上供装卸试件用的通道,必须采用厚实的盖板予以严密封闭;盖板应良好固定,其隔声性能应优于或接近管壁的隔声性能。
如试件段为筒式可装卸结构,开口端的端面必须平整,且能与驻波管的主体严密结合。
闭口端的底板,应以10毫米以上的厚实材料制成,底板与侧壁间应紧配,并应能在试件筒内平滑移动,试件筒与驻波管主体间应相对固定,管道连接部位的外侧应另加套管严密封闭。
试件典型装置的要求,可按附录一执行。
第2.2.4条驻波管长度与圆截面内径或方截面边长的比值,宜在10~15范围内。
第2.2.5条驻波管应安装在地面或台架上。
采用可装卸的试件筒时,试件筒应另加支承装置。
第三节声源系统第2.3.1条声源系统,应由声频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等部分组成。
第2.3.2条扬声器应装置在与驻波管相连通的箱体内。
箱体的壁面,应用厚实材料制成;壁面与扬声器间,应衬垫隔振材料;箱体内,应充填吸声材料。
第2.3.3条扬声器箱可直接装置在驻波管的末端,也可装在45°或90°弯头上。
实验八 阻抗管法测量声学材料吸声系数
实验八阻抗管法测量声学材料吸声系数一、实验目的掌握用阻抗管法测量吸声材料吸声系数、声阻抗率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1.了解BK阻抗管4206型的结构原理及功能;2.掌握Pulse 3560C测量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的程序。
三、实验环境1.BK4206阻抗管套件2.被测材料:海绵样品直径100㎜和直径10毫米3.BK声学测量软件平台9.04.Pulse 3560C前端5.功率放大器BK2716C6.通用计算机及M6k7.声级校准器4321四、实验内容、步骤实验内容:测量海绵样品(纳米材料或自选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
实验步骤:1. 按图8.1连接并将大管接入系统,将双传声器BK4187与相应的专用测量电缆连接后,插入阻抗管相应的传声器位置处。
2. 在PULSE软件平台的应用程序中,选择材料试验程序,点击大管并打开程序,进行相关设置:3.通道校准取出4187麦克风对,使用4231校准器,进行常规的幅值增益校准。
4.信噪比测量分别选择背景噪声测量和信号测量(建议按照先背景后信号的顺序进行),系统将自动计算信噪比,如果在测量完成后没有警告出现,即可继续下一步;5.传递函数修正6.样品测量在Add New Measurnent中添加测量次数和样品名称然后点击Add加入添加信息,之后即可Meausrment Control栏中选中某个按Start进行测量。
7.后处理8.报告存储五、实验报告要求及计录、格式1.按1/3倍频程绘出材料的吸声系数数据及曲线。
(1)1/3倍频程的材料的吸声系数:频率(Hz ) 吸声系数频率(Hz ) 吸声系数 17.40E-17 64 0.0651 1.2599217.40E-17 80.63495 0.0723 1.5874010.254 101.5937 0.079 20.254 128 0.0969 2.5198420.537 161.2699 0.113 3.1748020.537 203.1873 0.135 40.781 256 0.159 5.0396840.929 322.5398 0.185 6.3496040.992 406.3747 0.213 80.932 512 0.244 10.079370.784 645.0796 0.279 12.699210.539 812.7493 0.32 160.421 1024 0.408 20.158740.287 1290.159 0.511 25.398420.192 1625.499 0.612 320.134 2048 0.67 40.317470.108 2580.318 0.661 50.796830.0798(2)1/3倍频程的材料的吸声系数曲线:下图是按实验数据所画的三分之一倍频程柱状图:00.10.20.30.40.50.60.70.80.91如下为材料吸声系数的现行频率谱图:00.10.20.30.40.50.60.70.80.91它的1/3倍频程图像如下图所示:六、讨论、思考题混响室法测得的是无规人射吸声系数,它能用于测试横向和法向有明显不同结构的材料的吸声系数,但要求较大面积的测试样品。
阻抗管工作原理和使用-测量吸声系数和传声损失
吸声系数测定
实验(8) 吸声系数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厅堂音质设计或是环境噪声的吸声降噪处理,都要借助各种吸声材料和吸声构造的正确使用。
因此,了解工程上常用吸声材料的性能和用法,掌握吸声系数的测试方法,对于建筑工作者很有必要。
实验要求了解对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测试方法,掌握驻波管法测量材料的吸声系数。
二、实验内容用驻波管法测试材料的垂直入射吸声系数。
测定19mm厚木丝纤维板的吸声系数。
三、测试原理驻波管测量材料的吸声系数是利用声音的驻波干涉原理。
物理学上把两列相通的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而叠加后产生的波称为驻波。
实验将待测材料作为阻挡入射声波并使之产生驻波的壁面,由于材料对入射声的吸收作用,反射声的生压会小于入射声压,产生驻波时就会在驻波的波腹和波节的声压大小变化上反映出材料的吸声系数差别来。
本实验用北京世纪建通公司生产的JTZB驻波管做实验。
该驻波管为一金属直管,长150cm,内径为10cm,它的一端可以用夹具安装试件,另一端接好扬声器,声频讯号由声频发生器产生,经放大器进行放大,由扬声器发出单频声波,声波在驻波管内传播,由于管径较低小,对于音频声波的波长相比,可近似将声波面看作为平面入射波,沿管内直线传播;当入射到试件后,进行反射,由于反射波与入射波传递的方向和相位相反,声压差生叠加,干涉而形成驻波,并在管内某个位置上形成声压极大值Pmax(N/m2),t和声压极小值Pmin,其间距为1/4波长。
α=1-γ=1-Eγ/E0式中:α-------吸声系数γ-------反射系数E0-------入射声能(W)Eγ-------反射声能(W)四、测试设备驻波管、JTZB声频讯号发生器、GZ022-A功率放大器、探管(传声器)、JTZB专用频谱分析仪等,钢尺五、实验步骤1、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信号发生器等电子仪器电源接通,并预热5分钟。
2、将试件按照要求安装在试件筒内,并用凡士林将厚度为19mm,直径为100mm的木丝纤维板试件与筒逼接触处的缝隙填塞,使之严密,然后再用夹具将试件筒固定在驻波管上。
阻抗管法测量材料吸声系数
实验阻抗管法测量声学材料吸声系数一、实验目的掌握用阻抗管法测量吸声材料吸声系数、声阻抗率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1.了解BK 阻抗管的结构原理及功能;2.掌握Pulse 3560C 测量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的程序。
三、实验环境1.BK4206 阻抗管套件2.被测材料:海绵、铜丝、玻璃样品。
3.BK 声学测量软件平台9.04.Pulse 3560C 前端5.功率放大器BK2716C6.通用计算机及M6k7.声级校准器4321四、实验内容、步骤实验内容:测量样品的吸声系数。
测量系统如图所示。
实验原理与方法:阻抗管测量材料吸声性能的原理是基于传递函数法。
其原理是将宽带稳态随机信号分解成入射波pi和反射波pr,pi 和pr 大小由安装在管上的两个传声器测得的声压决定,如图 6.2所示。
其中s 为双传声器的间距,l为传声器2 至基准面(测量表面)的距离。
入射波声压和反射波声压分别可写为:(1.1)(1.2) 式中,是基准面上的幅值,是基准面上的幅值。
两个传声器位置处的声压分别为:(1.3)(1.4) 入射波的传递函数Hi 为:1.5) 其中s 为两个传声器之间的距离, 反射波的传递函数Hr 为:(1.6) 总声场的的传递函数可由、获得,并有00(1.7) 使用Hi 、Hr 改写上式1.8) 反射系数r 可通过测得的传递函数、距离s 、l 和波数确定。
因此,吸声系数和阻抗率分别为:1.9)(1.10)实验步骤:1. 按图6.1连接并将管接入系统,将双传声器BK4187与相应的专用测量电缆连接后,插入阻抗管相应的传声器位置处。
安装时,先松开测量管上传感器插孔的锁紧螺母,然后将传声器轻轻插入孔内到指定位置,并锁紧螺母。
传声器A插入位置2,传声器B插入位置3,不用的插孔用哑元封堵;同时将传声器A接入前端3通道,B接入前端4通道;前端输出通道1与BK2716C通道1输入端相连,对应得输出接入阻抗管的声源激励端;检查无误后,打开计算机、功放及前端电源,注意功率放大器增益放至最小一档。
驻波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
第25. 输出的指示装置,一般应由信号. 条 接收信s自探测器馈送至输出指示装I的 N
电缆,必须采用屏蔽 电缆
I试作段为简式可装卸结构,7 1端的端面必须平整, I I 11 - F能与引波管的主体严密结合.闭口端的底板.应以1毫米 I 0 以卜 ' 的1实材料制成.底板与侧壁间应紧配,井应能在i体 , ' t
筒内平i移劝.i件简与 n A 驻波管主休间应相对(定,芳道连 d
接部位的外侧应 另加套管严密封闭.试件典烈装 R的要求 可按附录 执 行
第 253 .. 条 在侧试期间,信号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应 保持稳定.同 一 次测量中,放大器增益的漂移 不应大十 . 02 分贝.在正常 I 作状态,放大器的失弃度,不应 人十 % 3 第 254 条 衰减器应能连续地或分档地改变信号的相
第 322 条 侧量时如直接读出的是声压极大值 i .. 极小 谊间声压级之差,则吸声系数可根据下式计算
(3 2 2) .. a 二万 石厂U 走吕 茂中 L - 声压极大值与极小值间声压级之差 ( 贝 ) 分 条 驻波比或其倒数,声压级差与吸声系敌, 第 323 .
等) :也可 借助经标定的衰减器,改变接收信号的强弱,使
对强弱.分档的衰减器,应预 先标定,其侧 缝的堆确度.应
优 于 . 分 贝. 02
第 224 . 条 驻波竹 长度与I截面内径或方截面边长的 % 9
比伙,' 改存I 一1范围内 . 1 7 ,
筑255 滤波器对偏离中心颇 率为一倍 频 程 的领 .. 条
率,衰减量应增 大 0 3分贝以上.当探测器在驻波管内声压级
号文的 要求,由全 学标准化技术 国声 委员 会委托同济大 学负
责编制的.
阻抗管法测量材料吸声系数
实验阻抗管法测量声学材料吸声系数一、实验目的掌握用阻抗管法测量吸声材料吸声系数、声阻抗率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1.了解BK 阻抗管的结构原理及功能;2.掌握Pulse 3560C 测量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的程序。
三、实验环境1.BK4206 阻抗管套件2.被测材料:海绵、铜丝、玻璃样品。
3.BK 声学测量软件平台9.04.Pulse 3560C 前端5.功率放大器BK2716C6.通用计算机及M6k7.声级校准器4321四、实验内容、步骤实验内容:测量样品的吸声系数。
测量系统如图所示。
实验原理与方法:阻抗管测量材料吸声性能的原理是基于传递函数法。
其原理是将宽带稳态随机信号分解成入射波pi和反射波pr,pi 和pr 大小由安装在管上的两个传声器测得的声压决定,如图 6.2所示。
其中s 为双传声器的间距,l为传声器2 至基准面(测量表面)的距离。
入射波声压和反射波声压分别可写为:(1.1)(1.2) 式中,是基准面上的幅值,是基准面上的幅值。
两个传声器位置处的声压分别为:(1.3)(1.4) 入射波的传递函数Hi 为:1.5) 其中s 为两个传声器之间的距离, 反射波的传递函数Hr 为:(1.6) 总声场的的传递函数可由、获得,并有00(1.7) 使用Hi 、Hr 改写上式1.8) 反射系数r 可通过测得的传递函数、距离s 、l 和波数确定。
因此,吸声系数和阻抗率分别为:1.9)(1.10)实验步骤:1. 按图6.1连接并将管接入系统,将双传声器BK4187与相应的专用测量电缆连接后,插入阻抗管相应的传声器位置处。
安装时,先松开测量管上传感器插孔的锁紧螺母,然后将传声器轻轻插入孔内到指定位置,并锁紧螺母。
传声器A插入位置2,传声器B插入位置3,不用的插孔用哑元封堵;同时将传声器A接入前端3通道,B接入前端4通道;前端输出通道1与BK2716C通道1输入端相连,对应得输出接入阻抗管的声源激励端;检查无误后,打开计算机、功放及前端电源,注意功率放大器增益放至最小一档。
【VIP专享】阻抗管法测量声学材料吸声系数
实验八 阻抗管法测量声学材料吸声系数一、实验目的掌握用阻抗管法测量吸声材料吸声系数、声阻抗率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1.了解BK 阻抗管4206型的结构原理及功能;2.掌握Pulse 3560C 测量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的程序。
三、实验环境1.BK4206阻抗管套件2.被测材料:海绵样品 直径100㎜3.BK 声学测量软件平台 9.04.Pulse 3560C 前端5.功率放大器BK2716C6.通用计算机及 M6k7.声级校准器4321四、实验内容、步骤1.实验内容:测量海绵样品(纳米材料或自选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
测量系统如图8所示。
2.实验原理:组抗管测量材料吸声性能的原理是基于传递函数法。
其原理是将宽带稳态随机信号分解成入射波p i 和反射波p r , p i 和p r大小由安装在管上的两个传声器测图8.1 阻抗管测量吸声系数系统连接示意得的声压决定,如图8.2所示。
其中s 为双传声器的间距,l 为传声器2至基准面(测量表面)的距离。
入射波声压和反射波声压分别可写为:0jk xi I p P e =0jk xr R p P e-=式中,P I 是基准面上p i 的幅值,P R 是基准面上p r 的幅值。
两个传声器位置处的声压分别为:00()()1jk s l jk s l I R p P e P e +-+=+002jk l jk lI R p P e P e -=+ 入射波的传递函数Hi 为:021jk sii ip H e p -==其中s 为两个传声器之间的距离, 反射波的传递函数Hr 为:021jk s rr rp H e p ==总声场的的传递函数H 12可由p 1、p 2获得,并有P R = rP I0000212()()1jk l jk ljk s l jk s l p e re H p e re -+-++==+使用Hi 、Hr 改写上式02()1212j k s l i r H H r eH H +-=-反射系数r 可通过测得的传递函数、距离s 、l 和波数k 0确定。
阻抗管法测量材料吸声系数
实验阻抗管法测量声学材料吸声系数一、实验目的掌握用阻抗管法测量吸声材料吸声系数、声阻抗率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1.了解BK 阻抗管的结构原理及功能;2.掌握Pulse 3560C 测量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的程序。
三、实验环境1.BK4206 阻抗管套件2.被测材料:海绵、铜丝、玻璃样品。
3.BK 声学测量软件平台9.04.Pulse 3560C 前端5.功率放大器BK2716C6.通用计算机及M6k7.声级校准器4321四、实验内容、步骤实验内容:测量样品的吸声系数。
测量系统如图所示。
实验原理与方法:阻抗管测量材料吸声性能的原理是基于传递函数法。
其原理是将宽带稳态随机信号分解成入射波pi和反射波pr,pi 和pr 大小由安装在管上的两个传声器测得的声压决定,如图 6.2所示。
其中s 为双传声器的间距,l为传声器2 至基准面(测量表面)的距离。
入射波声压和反射波声压分别可写为:(1.1)(1.2) 式中,是基准面上的幅值,是基准面上的幅值。
两个传声器位置处的声压分别为:(1.3)(1.4) 入射波的传递函数Hi 为:1.5) 其中s 为两个传声器之间的距离, 反射波的传递函数Hr 为:(1.6) 总声场的的传递函数可由、获得,并有00(1.7) 使用Hi 、Hr 改写上式1.8) 反射系数r 可通过测得的传递函数、距离s 、l 和波数确定。
因此,吸声系数和阻抗率分别为:1.9)(1.10)实验步骤:1. 按图6.1连接并将管接入系统,将双传声器BK4187与相应的专用测量电缆连接后,插入阻抗管相应的传声器位置处。
安装时,先松开测量管上传感器插孔的锁紧螺母,然后将传声器轻轻插入孔内到指定位置,并锁紧螺母。
传声器A插入位置2,传声器B插入位置3,不用的插孔用哑元封堵;同时将传声器A接入前端3通道,B接入前端4通道;前端输出通道1与BK2716C通道1输入端相连,对应得输出接入阻抗管的声源激励端;检查无误后,打开计算机、功放及前端电源,注意功率放大器增益放至最小一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新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驻波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GBJ 88-85主编单位:同济大学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6年6月1日关于发布《驻波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的通知计标〔1986〕04号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通知的要求,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组织,具体由同济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编制《驻波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已经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审。
现批准《驻波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GBJ88—85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六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范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同济大学负责。
国家计划委员会1985年12月31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81)建发设字546号文的要求,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托同济大学负责编制的。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编制单位调查研究了国内有关单位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收集并分析了国外同类测量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对一些重要内容作了较系统的对比试验以及相应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规范征求意见稿。
广泛征询了国内各有关单位的意见,并召开了座谈会,经反复修改提出了送审稿。
经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声学分委员会讨论同意,最后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五章及七个附录。
内容包括: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范围和测量要求。
在本规范施行过程中,希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同济大学1985年12月更新规范 第一章 总则第 1.0.1条 为了统一驻波管测量,便于测量数据的相互比较,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吸收空气声的吸声材料和吸声构件。
采用驻波管测量法向入射时的吸声系数和法向声阻抗率。
更新规范 第二章 测量基本设备第一节 测量装置第2.1.1条 驻波管测量的设备,应由驻波管、声源系统、探测器及输出指示装置等部分所组成,如图2.1.1所示。
第2.1.2条 待测试件和声源装置应分别置于驻波管的两端。
试件表面应与驻波管轴线互相垂直。
更新规范 第二节 驻波管第2.2.1条 驻波管管内的横截面,一般应采用圆形或正方形。
截面面积应均匀,其偏差不应大于0.2%。
第2.2.2条 驻波管的管壁,应以密实而且刚硬的材料制成。
管壁的内表面应平滑,且无微细缝隙。
第2.2.3条 驻波管可划分为两段:一为试件段,供装置试件用;另一为测试段,为驻波管主体。
两段的横截面和壁厚必须完全相同,且应同轴连接。
如试件段与驻波管主体为整体结构,管壁上供装卸试件用的通道,必须采用厚实的盖板予以严密封闭;盖板应良好固定,其隔声性能应优于或接近管壁的隔声性能。
如试件段为筒式可装卸结构,开口端的端面必须平整,且能与驻波管的主体严密结合。
闭口端的底板,应以10毫米以上的厚实材料制成,底板与侧壁间应紧配,并应能在试件筒内平滑移动,试件筒与驻波管主体间应相对固定,管道连接部位的外侧应另加套管严密封闭。
试件典型装置的要求,可按附录一执行。
第2.2.4条 驻波管长度与圆截面内径或方截面边长的比值,宜在10~15范围内。
第2.2.5条 驻波管应安装在地面或台架上。
采用可装卸的试件筒时,试件筒应另加支承装置。
更新规范 第三节 声源系统第2.3.1条 声源系统,应由声频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等部分组成。
第2.3.2条 扬声器应装置在与驻波管相连通的箱体内。
箱体的壁面,应用厚实材料制成;壁面与扬声器间,应衬垫隔振材料;箱体内,应充填吸声材料。
第2.3.3条 扬声器箱可直接装置在驻波管的末端,也可装在45°或90°弯头上。
箱体与驻波管应严密结合,并应衬垫隔振材料,在连接部位,通道截面积应没有突变。
第2.3.4条 扬声器必须以纯音信号激发。
激发信号,一般由声频信号发生器发生后应经功率放大再馈送至扬声器。
信号的频率,应采用1/3倍频程系列的中心频率。
第2.3.5条 在测试期间,纯音信号的幅值和频率,应保持稳定。
同一次测量中,信号幅值的漂移,不应大于0.2分贝;频率的漂移,不应大于0.5%。
第2.3.6条 信号的频率,应能精确测量;其准确度,应优于1%。
注:如果只测吸声系数时,其准确度可适当降低。
更新规范 第四节 探测器第2.4.1条 探测器主体为一可移动的传声器。
传声器可直接装置在驻波管内,也可借助探管装置在管外。
探测器在管内装置部分的截面积总和,不应大于驻波管截面积的5%。
第2.4.2条 探测器除受声面外,必须隔离其他一切与外部相通的传声通道。
探测器的受声面,必须与驻波管轴线互相垂直。
第2.4.3条 探测器的声学中心,应能沿驻波管轴线移动;偏离轴线的距离与圆截面内径或方截面边长的相对比值,不应大于10%。
探测器的声学中心的相对位置,应预先加以标定,一般可符合附录二的要求。
第2.4.4条 探测器应附有标尺或传动读数装置,与测量频率上限相对应的波长相比较,距离测量的准确度应优于1%。
第2.4.5条 探测器装设的传声器部分,必须采取隔振措施,并应保证在移动探测器过程中不会与驻波管管壁或扬声器作刚性接触。
第2.4.6条 采用探管探测时,探管的壁厚,不宜小于管径的1/8。
探管与传声器间,应作隔振处理。
更新规范 第五节 输出指示装置第2.5.1条 输出的指示装置,一般应由信号放大器、衰减器、滤波器和指示器等部分所组成。
第2.5.2条 接收信号自探测器馈送至输出指示装置的电缆,必须采用屏蔽电缆。
第2.5.3条 在测试期间,信号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应保持稳定。
同一次测量中,放大器增益的漂移,不应大于0.2分贝。
在正常工作状态,放大器的失真度,不应大于3%。
第2.5.4条 衰减器应能连续地或分档地改变信号的相对强弱。
分档的衰减器,应预先标定,其测量的准确度,应优于0.2分贝。
第2.5.5条 滤波器对偏离中心频率为一倍频程的频率,衰减量应增大30分贝以上。
当探测器在驻波管内声压级极大处时,接收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后,其谐频成份应比基频成份低50分贝以上。
第2.5.6条 指示器应附有读数装置,并应能精确测量接收信号相对比值或相应的级差;其测量的准确度,应优于2%或0.2分贝。
第2.5.7条 指示器的读数装置,可根据指示器指示量的大小直接读数(如指针的偏转角度、接收信号电平的高低等);也可借助经标定的衰减器,改变接收信号的强弱,使它在指示器上指示给定值,然后根据衰减器衰减量进行读数。
第2.5.8条 指示器的指示,应能随接收信号的变化迅速地相应变化;采用声级计指示并读数时,一般不宜用“慢档”测量。
更新规范 第三章 测量方法第一节 一般要求第3.1.1条 驻波管的测量,必须先后在声压极大和声压极小两处进行,然后作相对比较。
一般应先将探测器移动到声压极大处进行调试,再把探测器移动到声压极小处进行测量。
在移动过程中,声源和接收系统的实验条件,必须保持不变。
第3.1.2条 驻波管中声压极大值与极小值间的相对比值,即驻波比,由相应接收信号的电压相对比值来确定。
第3.1.3条 探测器的声学中心处在试件表面位置时,应把探测器的位置读数作为测量移动距离的起点,一般可遵守附录二的规定。
探测器的声学中心移动到声压第一极小处时的位置读数,应为试件表面至声压第一极小的距离;该距离宜以声波半波长为单位来表示,相应值即为相位因子,可按下式计算: (3.1.3)第3.1.4条 测量相对法向声阻抗率,应观察并记录室温。
宜按下式确定空气中的声速: (3.1.4)第3.1.5条 对于给定的频率,宜按下式确定声波半波长:(3.1.5)更新规范 第二节 吸声系数的测量第3.2.1条 测试件的吸声系数,应测出各给定频率的驻波比或其倒数。
吸声系数可根据下式计算:第3.2.2条 测量时如直接读出的是声压极大值与极小值间声压级之差,则吸声系数可根据下式计算:(3.2.2)第3.2.3条 驻波比或其倒数、声压级差与吸声系数,也可按附录三查得。
更新规范 第三节 法向声阻抗率的测量第3.3.1条 法向声阻抗率一般为复量,宜以空气特性阻抗为单位来表示,即宜以法向声阻抗率与空气特性阻抗的相对比值来表示,相应值即为相对法向声阻抗率,可按下式计算:(3.3.1-1)(3.3.1-2)第3.3.2条 测量试件的法向声阻抗率,应在按上节规定测量吸声系数的同时,按第3.1.3条规定测量声压第一极小的位置,求出相应的相位因子,然后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3.3.2-1)(3.3.2-2)(3.3.2-3)(3.3.2-4)更新规范 第四章 测量范围第一节 吸声系数测量范围第4.1.1条 驻波管装置能正常测量的吸声系数范围,应根据空管驻波比确定。
空管驻波比为以刚硬反射面代替试件时测得的驻波比,通常以相应的声压级差来表示。
在给定的测量频率,空管驻波比与对试件测量所得的相应值相比较,至少应高5分贝。
第4.1.2条 在正常测量频率的范围内,驻波管装置能正常测量的最低吸声系数,可遵守表4.1.2的规定。
在测量频率的范围内,驻波管的空管驻波比起伏较大时,可将频段细分,然后进行分段评价。
更新规范 第二节 测量频率范围第4.2.1条 测量频率的上限,应根据驻波管截面的形状和几何尺寸确定。
在正常测量情况下,测量频率的上限,可按下列公式计算:(4.2.1-1)(4.2.1-2)第4.2.2条 当探测器装置符合第2.4.3条规定的要求时,测量频率的上限,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4.2.2-1)第4.2.3条 测量频率的下限,应根据驻波管测试段的有效长度确定。
在正常测量情况下,应保证驻波管内至少有一个声压极大和一个声压极小。
测量频率的下限,可按下式计算: (4.2.3)第4.2.4条 在很低频率,如在驻波管内不能测到一个声压极大,但仍可测到一个声压极小,可按附录四的方法进行测量,容许使用的测量频率下限,可扩展到一个倍频程左右。
更新规范 第五章 测量要求第一节 试件的制备与安装第5.1.1条 试件应从待测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中随机取样而得。
同一批材料或结构中至少应制备三个试件。
第5.1.2条 试件截面的形状和面积,应与驻波管截面相同。
对于较大试件,可用若干相同的单元组合而成。
采用试件筒时,也可使用面积大于驻波管截面的薄板状试件,不过这时必须保证试件外侧的严密封闭。
典型试件的装置可遵守附录一的规定。
第5.1.3条 试件的表面应平整。
对于松散材料,应有透声的护面装置,其透声面积应占总面积的30%以上。
对于尖劈形吸声结构,应在结构顶端取一假想平面作为试件表面。
第5.1.4条 试件应可靠地固定在驻波管内,试件侧面紧贴管壁,但不应受挤压而使它变形。
必要时试件的侧面与管壁间的缝隙,应采取适当的密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