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0&21 吸声系数、噪声
实验20-机构运动参数测定实验
![实验20-机构运动参数测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aae5133caaedd3383c4d37f.png)
本测试系统测试结果不但可以由曲线形式输出,还可以直接打印出个点数值,克服了以往测试方法所在的须对记录曲线进行人工标定和数据处理,从而带来较大幅值和相位误差等问题。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测定方法。
2.通过实验初步了解“MEC—B机械动态参数测定试仪”即光电脉冲编码器、同步脉冲发生器(或称角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3.通过实验曲线和理论曲线的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增加对速度、角速度、特别是加速度、角加速度的感性认识。
MEC—B机械动态参数测试仪由于采用微机及相应的外围设备,因此在数据处理的灵活性和结果显示、记录、打印的便利、清晰、直观等方面明显优于非微机化的同类仪器。另外,操作命令采用代码和专用键相结合,操作灵活方便,实验准备工作非常简单,并且在学生进行实验时稍作讲解学生即可使用。
3、光电脉冲编码器
1、灯泡2、聚光镜3、光电盘4、光拦板5、主轴
图20-6数字电路框图
图10-7输出波形
四、实验步骤
1.滑块位移、速度、加速度测量
(1)将PP—40四色绘图仪接入测试仪后板插座,打开CRT电源开关,启动面板电源开关,数码管显示“P”,适当调整CRT亮度与对比度。若环境温度超过30°C应打开风扇开关。
(2)调整同步脉冲发生器与分度盘位置,使分度盘插入同步脉冲发生器探头的槽内。拨动带轮使分度盘转动,探头上的绿色指示灯每转2°(即一个光栅)闪烁一次,而红灯每转一圈闪烁一次。9即分度盘上同步长光栅进入探头槽内红灯不亮,其余位置都亮)
开发儿童智力简单易学的20个科学小实验
![开发儿童智力简单易学的20个科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97b207f4afe04a1b071dece.png)
开发儿童智力简单易学的20个科学小实验开发儿童智力简单易学的20个科学小实验(1)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将米倒满塑料杯。
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3)带电的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4)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试验20呼吸运动的调节试验目的观察各种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试验20呼吸运动的调节试验目的观察各种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c0a9b36915f804d2b16c1e2.png)
实验20 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目的] 观察各种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加深理解呼吸运动的调节。
[实验原理] 呼吸运动有节律地进行,并能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
体内外各种刺激可通过作用于不同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影响呼吸运动。
[实验对象] 家兔[实验用品] 常规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BL-420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兔手术台,二氧化碳气囊、钠石灰、50cm橡皮管一条、注射器(20ml、5ml各一只),20%氨基甲酸乙酯,3%乳酸溶液,生理盐水等。
[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1) 麻醉固定:取家兔1只,称重、麻醉,背位固定于兔解剖台上。
(2)颈部插管:剪去颈部的被毛。
沿颈正中线切开皮肤5~7cm,分离气管并插入气管插管,结扎固定。
再分离两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3)分离剑突:剪去剑突腹面的被毛,切开胸骨下端剑突部位的皮肤,并沿腹白线切开2cm的切口,细心分离剑突表面的组织,暴露剑突及胸骨柄,如图5-2所示。
用粗剪刀剪断剑突骨柄(注意不能剪的太深,以免造成气胸或剪断下面附着的膈肌)。
此时剑突软骨与胸骨完全分离,剑突软骨完全随膈肌舒缩而自由上下移动,用一带线的金属钩钩于剑突中间部位,与张力换能器相连即可记录。
信号输入BL-420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以描记呼吸曲线。
如图5-3所示。
(4)仪器调试:打开计算机进入BL-420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操作界面,点击菜单实验项目→呼吸实验→呼吸运动的调节。
2.实验观察(1)记录正常的呼吸运动曲线,注意分清吸气及呼气时记录笔移动的方向。
(2)增加吸人气中的CO2,将气囊中CO2通过一橡皮管靠近Y形气管插管的一侧,打开气囊上的夹子,慢慢放出气囊中的CO2,使部分CO2随吸入气进入肺内,观察高CO2对呼吸运动变化的影响。
(3)造成缺氧:将气管插管与盛有钠石灰的瓶相连;使动物吸入瓶中气体,呼出的CO2及水气被钠石灰吸收。
随着呼吸,瓶中O2逐渐减少,观察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变化的影响。
高考物理必备20个实验
![高考物理必备20个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71d2d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9.png)
高考物理必备的20个实验
高考物理必备的20个实验包括:
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4.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5.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6.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7.测定电源的功率
8.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9.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0.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
1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2.验证波意耳定律
1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4.用多用电表探测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5.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17.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18.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9.验证康普顿散射实验
20.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以上就是高考物理中比较重要的20个实验,它们涵盖了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初二物理20个实验大全
![初二物理20个实验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e26aa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9.png)
初二物理20个实验大全初二物理20个实验大全如下: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秒表测量时间。
2.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3.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4.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5.测量固体或液态的密度。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7.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的滑动摩擦力。
8.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
9.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大小。
10.测量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
11.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2.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13.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7.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8.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19.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0.探究欧姆定律。
1/ 1。
《大学物理实验》20实验二十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大学物理实验》20实验二十薄透镜焦距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246db1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1.png)
《⼤学物理实验》20实验⼆⼗薄透镜焦距的测定175实验⼆⼗薄透镜焦距的测量焦距是指透镜的主点到焦点的距离,是透镜的重要参数之⼀,透镜的成像位置及性质(⼤⼩、虚实)均与其有关。
焦距测量的准确性取决于主点及焦点(或像点)的定位是否准确。
本实验介绍了测量透镜焦距的多种⽅法,并⽐较各种⽅法的优缺点。
⼀、实验⽬的1.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
2.掌握薄透镜的焦距的⼏种测量⽅法。
⼆、实验原理(⼀)薄透镜成像规律薄透镜是指透镜中⼼厚度d ⽐透镜焦距f ⼩很多的透镜。
透镜分为两⼤类:⼀类是凸透镜(也称为正透镜或会聚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焦距越短,会聚本领越⼤;另⼀类是凹透镜(也称负透镜或发散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焦距越短,发散本领越⼤。
在近轴光线(指通过透镜中⼼并与主光轴成很⼩夹⾓的光束)的条件下,薄透镜的成像可表⽰为:fP P 111=+′ (1) 式中P '为像距,P 为物距,为(像⽅)焦距。
各线距均从透镜中⼼(光⼼)量起,与光线进⾏⽅向⼀致为正,反之为负。
f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 1.凸透镜的焦距测量(1)粗测法:当物距趋向⽆穷⼤时,由(1)式可得:p P f ′=,即⽆穷远处的物体成像在透镜的焦平⾯上。
⽤这种⽅法测得的结果⼀般只有1~2位有效数字。
由于这种⽅法误差较⼤,⼤都⽤在实验前作粗略估计,如挑选透镜等。
(2)公式法根据(1)式,则薄透镜焦距为PP f P P ′=′+ (2) 若在实验中分别测出物距P 和像距P ' , 即可⽤式(2)求出该透镜的焦距f 。
(3)⾃准法如图1所⽰,在透镜L 的⼀侧放置被光源照亮的物屏AB ,在另⼀侧放置⼀块平⾯镜176M 。
移动透镜的位置即可改变物距的⼤⼩。
当物距等于透镜的焦距时,物屏AB 上任⼀点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成为平⾏光;再经平⾯镜反射,反射光经透镜折射后重新会聚。
由透镜成像公式可知,会聚光线必在透镜的焦平⾯上成⼀个与原物⼤⼩相等的倒⽴的实像。
初中化学20个实验大全
![初中化学20个实验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b1176d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1.png)
初中化学20个实验大全1.分离混合物实验:将混合物通过筛网分离,然后用溶剂和过滤纸进一步提纯。
2.熔点测定实验:通过加热样品,观察其熔化的温度,判断其纯度。
3.蒸发结晶实验:将溶液加热至饱和,然后冷却,观察结晶的形成过程。
4.酸碱中和实验:将酸溶液和碱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观察是否产生中和反应。
5.电解实验:通过通电将电解质分解为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溴和水的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溴气。
6.酶的作用实验:观察酶在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对淀粉、蛋白质的消化作用。
7.发酵实验:在适宜条件下观察葡萄糖和酵母发生酒精发酵的过程。
8.铁与酸反应实验:观察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情况。
9.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实验:将镁条加热,在酒精灯的火焰中进行燃烧,观察氧气的作用。
10.阳离子和阴离子反应实验:观察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产生沉淀的现象。
11.燃烧每升气体实验:通过弗兰克实验装置来测定某种气体燃烧后每升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体积。
12.化学发光实验:通过添加发光剂溶液和过硫酸铵溶液的反应,观察酞菁盐的化学发光现象。
13.电导实验:通过测量溶液电导来判断其是否含有电解质。
14.气体的溶解度实验:通过将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15.动植物组织中的化学组分实验:通过提取动植物组织中的化学物质,观察其组成和性质。
16.碱金属与水反应实验:观察碱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现象。
17.鲁米诺显色实验:通过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高氯酸钾溶液的反应,观察亮蓝色光的发生。
18.酯化反应实验:将酸和醇进行酯化反应,观察生成的酯的性质。
19.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观察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气的现象。
20.酸碱指示剂实验:通过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完整版)初中化学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
![(完整版)初中化学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8e90c2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1.png)
(完整版)初中化学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1. 调制硫酸铜溶液:通过将硫酸铜固体溶解在水中制作一种蓝色溶液,观察其颜色与透明度的变化。
2. 熟悉酸碱反应:利用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观察酸碱中和产生的气体及溶液颜色的变化。
3. 气体的性质:通过将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观察所产生的气体性质,如气体的轻重、燃烧性等。
4. 颜料色素的分离:通过纸层析法将黑墨水中的色素分离出来,观察不同颜色的色素在纸上的移动距离。
5. 金属活性的研究:使用锌粉与铜硫酸溶液反应,观察金属活性以及反应产物的变化。
6. 合成蓝色颜料:通过将亚甲基蓝溶解在水中制作一种蓝色溶液,观察蓝色溶液的特性及稳定性。
7. 饱和溶液的制备:研究饱和溶液的制备方法,以饱和氯化钠溶液为例,观察饱和溶液的性质与溶解度的关系。
8. 气体溶解度的研究:研究不同温度对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的影响,观察温度变化对溶解度的影响。
9. 水的净化方法:使用过滤纸和活性炭等材料对水进行净化,观察不同净化方法对水质的影响。
10. 电化学反应:研究铜与锌在盐桥中的电化学反应,观察电系电流的流动及反应产物的变化。
11. 酸碱指示剂的鉴定:通过将酸碱指示剂溶解在酒精中,观察不同指示剂对酸碱溶液的颜色反应。
12. 气体的比重:利用氢气和氧气的比重差异,观察气体的相对密度及燃烧性质。
13. 溶液的颜色:研究不同物质的溶液颜色,观察溶质浓度与溶液颜色的关系。
14. 化学反应速率:研究不同温度对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观察温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5. 金属腐蚀:研究不同金属在酸溶液中的腐蚀程度,观察金属腐蚀的速度及产物。
16. 燃烧反应:研究不同材料的燃烧反应,观察燃烧产物的颜色及火焰表现形式。
17. 酸碱滴定:通过滴定法研究酸碱浓度的测定,观察滴定终点的变化及滴定曲线的形状。
18. 化学分解反应:研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观察分解反应速率的变化及产生的气体性质。
19. 溶解度的测试:研究不同温度对硫酸钙溶解度的影响,观察温度变化对溶解度的影响。
小班科学小实验教案20篇
![小班科学小实验教案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254f8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4.png)
小班科学小实验教案20篇《小班科学小实验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班教案《影子的颜色》含反思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对影子的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科学意图: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欲是人的本能,孩子们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索。
通过设计此次活动。
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感知彩色影子的变化。
以幼儿发展为本,实现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科学的目的。
材料准备:相同大小的矿泉水瓶3~5个、水彩笔颜料、手电筒、纸盒、白布、水。
制作方法:(1)在矿泉水瓶内分别加入不同颜色的水彩笔颜料和水,搅拌均匀,制成彩色水。
(2)剪去大纸盒的上面部分,底面铺上白布,制成投影屏幕。
实验操作:把彩色水瓶放入盒内,置于白布前,且与白布有一定的距离间隔。
用手电筒照射彩色水瓶,彩色水瓶就会在纸盒内的白布上出现半透明的彩色影子。
指导建议:影子,发现影子的彩色,影子圈色深浅不一。
科学小知识:光可透过透明物体,由于水彩笔颜料具有半透明的特性,所以光就会穿过彩色瓶子,形成了彩色的影子。
如果物体遮光性能好的话,影子应该都是黑色的。
活动反思:求知欲是人的本能,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总是力图了解和认识本身所处的外部世界,世间万物都有着数不清的奥秘,只要你细心观察与发现,总会发现一些令人惊讶的事情。
这个活动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求知欲望,是孩子日常生活熟中比较熟悉,发生的现象,孩子在生活中发现过影子,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激发幼儿对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
(2)小班教案《认识肥皂》活动目标:知道肥皂的名称,了解其主要的特征和用途。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培养幼儿对肥皂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1、收集不同种类的肥皂:透明皂、药皂、旅游皂、液体皂等。
2、用肥皂水制作的吹泡泡玩具若干瓶。
3、歌曲洗手帕吹泡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知道肥皂的名称。
小实验作文20篇
![小实验作文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9f00435022aaea998f0fcb.png)
小实验作文20篇小实验作文(一):听说筷子的力气很大,我有点儿不信,我和妈妈在家里做了一项实验——筷子的神力。
做这个实验要准备一些材料。
分别是:大米、一个塑料杯和一根竹筷子。
首先,我们把大米装进塑料杯中;其次,再用手把大米在塑料杯中压实;之后,将准备好的一根竹筷子从手的空隙中插进大米中;最终,只要把手一松,将筷子一提,那根筷子便像“大力士”一般将大米和塑料杯提了起来。
我第一次做实验时,把米撒得到处都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有一次却很完美的成功了。
实验成功的那一瞬间,我的心境十分激动,想:一根小小的筷子就有那么大的力气,能把米和塑料杯一齐拿起来。
这项实验十分趣味!这项实验不但十分趣味,原理也很奇特,因为大米和筷子之间的空气压力很小,而杯子外面的压力却很大,杯子里面的空气压力小于外面的空气压力,所以筷子就会有那么大的力气!我十分喜欢这项小实验!小实验作文(二):上学期寒假的时候,我做过一个神奇的小实验,叫“会吸水的杯子。
”实验前,我先在网上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准备了实验材料。
实验需要先把蜡烛点燃,我拿着火柴,鼓起勇气划了一下,糟糕,我的手被烫到了,我立刻松手,火柴掉到了桌子上,我又赶紧把火柴吹灭了。
之后,在妈妈的帮忙下,才把蜡烛点燃。
之后,我把蜡烛油滴到托盘中央,固定住蜡烛。
我又调了一些黄色的颜料水倒进托盘,用有颜色的水更能看清楚实验过程。
紧之后,我拿水杯靠近蜡烛,再用水杯盖住蜡烛,神奇的是,杯子里面的水竟然升高了一厘米左右。
大家想明白这是什么原理吗?原先,杯子里燃烧的蜡烛消耗了杯子里的氧气。
当蜡烛熄灭以后,杯里的压力也减少了,这时候,外面的大气压把水挤到了杯子里。
经过这个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做科学实验需要胆大、心细和用心观察,过程中会有很多收获,我喜欢做科学实验。
小实验作文(三):星期六的早上,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叫开心的水宝宝。
外形就是像一个个小珠子一样的东西,碰一下,它们就会动来动去。
我把材料找齐后,开始做起了小实验。
实验20 霍尔效应
![实验20 霍尔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5c18d717ff00bed5b9f31dd5.png)
实验20 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活儿效应实验原理以及有关霍尔器件对材料要求的知识。
2、学习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副效应的影响。
3、确定试样的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以及迁移率。
【预习思考题】1、什么叫霍尔效应?为什么此效应在半导体中特别显著?答:霍尔效应在本质上讲是运动的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而引起偏转,最终两极板间形成电势差,使粒子受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的现象。
因为半导体的迁移率高,电阻率适中,从而较其他材料有更强的优势。
2、采用霍尔元件测量磁场时,具体要测量哪些量?实验中如何操作才能消除副效应的影响?I I,用对称测量法可以尽可能的消除副影响。
答:霍尔电压、两输出电流,M S3、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答:=单位:; n=单位:σ单位:μ μ= σ单位:2/m V s【实验原理】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电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
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电流和磁场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的积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即霍尔电场。
如图1所示的半导体试样,若在X方向通以电流,在Z方向加磁场,则试样中的载流子(电子)将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其大小为公式(1)图1 样品示意图在的作用下,电子流发生偏转,聚集到薄片的横向端面上A上,而使横向端面出现了剩余电荷,由此在Y轴方向上形成了一个横向的附加电场,称为霍尔电场,对于N型试样,方向由指向A。
电场对载流子产生一个方向和相仿的静电力,其大小为公式(2)显然,该电场的作用是阻碍载流子的进一步堆积,当载流子所受到的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相等时,样品两侧电荷的积累就会达到静电平衡,故有:公式(3)其中,是载流子在电流方向上的平均飘逸速度。
设试样的宽度为b,厚度为d,载流子浓度为n, 则公式(4)这时,A和之间的霍尔电势差为:公式(5)由公式(4)、(5)可得:公式(6)即霍尔电压与成正比,与试样厚度称反比。
20实验二十洛埃镜干涉
![20实验二十洛埃镜干涉](https://img.taocdn.com/s3/m/2fe0679631b765ce040814e5.png)
实验二十洛埃镜干涉Experiment 20 Lloyd’s mirror Interference洛埃镜实验是历史上用来证实光存在干涉现象,从而明确光具有波动性的著名实验之一。
该实验原理简单,既可观测干涉条纹,又可验证半波损失,是大学物理光学实验中一个理想的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experimental purpose观察洛埃镜干涉现象及测量光波波长实验原理experimental principle洛埃提出一种更简单的获得干涉现象的装置。
普通平面镜MN构成的反射镜,缝光源与反射镜面平行。
来自缝光源的光向反射镜掠入射(入射角接近90度),再从反射镜反射射向屏幕AA。
狭缝光源S发出的一部分光波直接射向屏幕DD。
另一部分反射光与直接从S射来的光是从同波前分出的,所以是相干的,因此在两部分光的重叠区域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从观察者看来,两束相干光分别来自S和,是光源S在反射镜中的虚像。
洛埃镜实验不仅显现出光的干涉现象,更重要的是它还揭示了光在介质表面反射时的位相变化。
图1 洛埃镜从图1中看出,两相干光波在幕上的重叠区是在P和P′之间。
将屏幕向平面镜方向移动,使之与镜右端N点紧密接触(A′A′的位置)。
从几何路程上看,光源S直射到N点的光程与S′射到N点的光程相等,预料N点应为亮点,但实际上N点却是暗点(干涉极小),这说明两相干光在N处的光振动具有相反的相位,这是因为光在掠入射条件下,在镜面上反射时要产生数值为π的相位突变abrupt phase change,这种相位突变相当于光波少走或多走了半个波长的光程,故称为半波损失half-wave-lost。
这样,使得幕上本来是亮条纹的地方变成了暗条纹。
(2)半波损失产生的原因:(电磁理论)当光从光速较大(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射向光速较小(折射率较大)的介质时,反射光的相位较之入射光的相位发生了π跃变,这就相当于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有了λ/2的光程差。
有时把这种因为相位跃变π而产生的λ/2,叫做“半波损失”。
20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图解版(素材)-五年级科学通用版
![20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图解版(素材)-五年级科学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991dd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a.png)
一、空气迫击炮本期小实验,借助我们在冬天常用到的吹风机,来教大家制作一个超好玩的空气迫击炮小实验,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伯努利定律”的神奇。
实验任务用吹风机+乒乓球,制作空气迫击炮,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伯努利定律”现象。
实验材料塑料膜(塑料文件夹)1张、乒乓球若干个、电吹风1把、盘子1个实验操作步骤步骤1:将塑料膜卷成一个圆筒,确保其内径比乒乓球略大就可以。
步骤2:用纸圈将塑料膜圆筒箍住(或者用透明胶粘牢都可以的)。
步骤3:将乒乓球放入盘中。
用透明胶将做好的塑料圆筒固定在盘子的边缘。
步骤4:请爸爸妈妈帮忙接上电源并打开吹风机,对着塑料圆筒的上半部分吹风。
现象及原理•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启动吹风机后,盘子里的乒乓球一个个被吸进塑料圆筒并快速地发射出去。
原理解析•原来,空气流动速度越快,它内部的压强越小。
•在本次实验中,当圆筒上部有高速气流通过时,圆筒上部的压强就越小,而圆筒底部的空气还是静止的,圆筒底部的压强没有变化;圆筒上部和底部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差,乒乓球就被底部的高气压推进圆筒,并朝圆筒顶部的低气压口飞去,就像“迫击炮”被发射出去了。
注意事项•不断调整塑料圆筒的倾斜度和吹风口的方向,可以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哦。
•使用吹风机需注意用电安全!实验过程需大人全程陪伴,不能让孩子单独操作,确保安全。
二、一杯紫色的液体,咋能调出这么多颜色?天然食物,总是姹紫嫣红,浅黄深绿,一眼就能挑起食欲。
然而,在烹煮的过程中,也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煮过紫薯的水变成了绿色,很多人甚至吓到不敢吃!紫米一清洗就掉色,难道颜色是染出来的?山药蒸煮过后表面出现了蓝紫色,看起来还有些恐怖。
其实,这正说明,这些食品的颜色都是纯天然的,绝不是人工染色的结果,和化肥农药也毫无关联。
大自然中的色素,在烹调、加工、储藏过程中,往往相当善变。
相比而言,人造色素在开发初期,基本要求就是着色力强、稳定性好,如果容易褪色,或是变色,早就被淘汰了。
一般的天然色素只是容易掉色和褪色,而一些蔬菜瓜果令人困惑的变色行为,则是花青素的杰作,它可以说是天然色素中的变色龙。
化学20个实验操作方法
![化学20个实验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4b6e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b.png)
化学20个实验操作方法1. 大量留取无机盐的方法:将需要留取的无机盐加入溶液中,搅拌均匀,离心分离,最后将上清液倒掉即可留取无机盐。
2. 萃取法:将需要分离的物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并在滤纸上加入吸附剂,将溶解液滴加到吸附剂上,在真空下进行萃取,将有机溶剂分离并收集。
3. 酸碱滴定法:将需要滴定的溶液加入瓶中,滴加酸碱溶液直到颜色变化,记录使用的酸碱溶液体积,计算滴定量。
4. 比重法:将需要测定比重的样品放入测定器中,通过比重计算出样品的比重。
5. 水溶液的制备:将需要制备的化合物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直至溶解,按要求进行稀释,调整pH值,最终制备出所需溶液。
6. 沉淀的制备:将需要制备的沉淀的两种反应物按化学计量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并加热反应,最终收集沉淀并进行洗涤和干燥。
7. 微量元素的检测:将需要检测的样品转化为易于检测的化合物,使用指定的仪器进行检测,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
8. 蒸馏法:将需要蒸馏的溶液放入烧瓶中,带冷却管,进行加热,收集蒸馏液。
9. 水的分离提取:将需要分离的水与分离剂混合,振荡、离心、分离,收集分离液。
10. 化合物结构的鉴定:通过相关仪器如核磁共振、红外光谱仪等对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确定其结构。
11. 光度法:将需要测光密度的样品转化为易于检测的物质后,使用光度计器进行测量,计算光密度值。
12. 色谱法:将需要分离并分析的物质通过柱子和有机溶剂进行分离,使用检测器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13. 电化学分析法:使用电化学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如电解质检测、电解质浸蚀作用检测等。
14. 热重分析法:将需要分析的样品加热并记录其质量变化,通过计算分析样品成分。
15. 高压液相色谱法:将需要分离的物质通过处理后加入高压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
16. 半定量分析法:使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半定量法对物质进行分析,如比例测定法、重量法等。
17. 吸附分离法:将需要分离的物质通过吸附剂进行吸附,分离后进行洗涤和干燥,最终获得分离物。
高中化学20个常考实验
![高中化学20个常考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2f13e5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1a.png)
高中化学20 个常考实验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仪器: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匙等。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二、焰色反应实验仪器: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酒精灯、蓝色钴玻璃(检验钾元素时用)。
实验步骤:洗、烧、蘸、烧、观。
三、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滴定台等。
实验步骤: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零、取液、滴定、计算。
四、Fe(OH)₂的制备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等。
实验要点:使用新制的硫酸亚铁溶液,并将胶头滴管插入液面以下挤出氢氧化钠溶液,以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五、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仪器: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集气瓶等。
反应原理:MnO₂ + 4HCl(浓)→₂ MnCl₂ + Cl₂↑ + 2H₂O。
六、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仪器:大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等。
反应原理:2NH₂Cl + Ca(OH)₂ →₂ CaCl₂ + 2NH₂↑ + 2H₂O。
七、喷泉实验(以NH₃为例)实验仪器:圆底烧瓶、烧杯、玻璃导管、止水夹等。
实验原理: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形成喷泉。
八、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等。
反应原理:Cu + 2H₂SO₂(浓) →₂ CuSO₂ + SO₂↑ + 2H₂O。
九、铝热反应实验仪器:滤纸、漏斗、铁架台、坩埚钳等。
反应原理:2Al + Fe₂O₂ →高温Al₂O₂ + 2Fe。
十、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铜丝等。
反应原理:2CH₂CH₂OH + O₂ →Cu/₂ 2CH₂CHO + 2H₂O。
十一、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等。
反应原理:CH₂COOH + CH₂CH₂OH ₂浓硫酸/₂ CH₂COOCH₂CH₂ +H₂O。
十二、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验仪器:试管、水浴锅等。
反应原理:CH₂OH(CHOH)₂CHO + 2Ag(NH₂)₂OH →水浴加热CH₂OH(CHOH)₂COONH₂ + 2Ag↓ + 3NH₂ + H₂O。
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
![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80a8db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5.png)
《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这个实验超有趣的!就像我们在和光玩捉迷藏一样。
你拿一个平面镜,再用一束光去照它,然后观察光反射的方向。
我记得我们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大家都特别兴奋。
小李同学拿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调整角度,当看到光按照一定规律反射出去的时候,他惊讶地喊:“哇,真的好神奇啊!”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光反射时的角度关系,就像解开了光的一个小秘密。
你不想亲自试试吗?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嘿,你知道吗?平面镜成像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
你站在平面镜前,会看到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自己”,但又摸不着。
我们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小王对着镜子做各种鬼脸,镜子里的“他”也跟着做,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我们发现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距离相等,而且是正立的。
这就好比是光给我们变的一个奇妙魔术,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你对这个神奇的现象不好奇吗?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成像可有意思啦!它就像一个神秘的透镜,能让物体的像变大变小,还能变远变近。
我们用凸透镜对着蜡烛,调整距离,在光屏上就能看到不同的像。
有一次,小张把蜡烛放得很近,结果看到了一个很大很模糊的像,他着急地说:“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呀?”大家一起帮他调整,最后终于看到了清晰的像。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感觉自己就像探索宇宙奥秘的小科学家。
你想不想体验一下这种探索的乐趣呢?四、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这个实验很基础但也很重要哦!就像给物体量身高一样。
我们用刻度尺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比如铅笔、书本。
我记得我第一次测量的时候,特别紧张,生怕量错了。
但是慢慢地就熟练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准确地测量长度,这可是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的技能呢。
你平时有没有自己测量过东西的长度呀?五、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测量物体质量就像给物体称体重一样。
我们用天平来称各种小物体的质量。
有一次,小赵在称一个小铁块的时候,不小心把砝码放错了,结果称得的质量不对,他懊恼地说:“哎呀,我怎么这么粗心呢!”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他重新正确地称出了铁块的质量。
大班科学实验20篇教案
![大班科学实验20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e0e9d5192e45361166f5ba.png)
大班科学实验20篇教案《大班科学实验20篇教案》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实验20篇教案!(1)大班科学教案《噪声的危害》含反思活动目标1、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2、感受噪声和乐音并会区别,知道噪声的危害。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区别感受乐音和噪声,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难点: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音和噪声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初步知道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噪声和乐音的音带、笔,制作“安静”标志的“静”字(电脑割字)、剪刀、圆形卡片、小木棍、长方形卡纸等工具和材料活动过程一、感知乐音和噪声1.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做动作,突然录音机里传出刺耳的电钻声。
2.让幼儿进行讨论说说刚才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怎样?喜欢哪种声音?3.请幼儿听听小鸟的叫声,说说听这种声音的感觉。
教师小结:我们把悦耳动听的音乐叫做乐音,把那种刺耳、难听的声音叫做噪声。
二、区别乐音和噪声1.请幼儿听小溪流淌的声音和嘈杂的市场叫卖声的录音,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
2.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示乐音和噪声。
听到乐音时用优美的舞姿来表示,听到噪声时用夸张的表情来表示。
3.教师用一种乐器演奏出两种声音,请幼儿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为什么同样的乐器,演奏同样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师小结:美妙的乐音放大音量后会变成噪声。
所以平时我们要控制音量,不要把乐音变成噪声。
美妙的声音放大后就会影响别人的休息,那样乐音也就会变成噪音。
三、了解噪声的危害你们还听到过哪些噪声?你们喜欢噪声吗?为什么?四、创造安静的环境1.噪声的危害那么大,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少噪声呢?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利用材料制作“安静”标志。
20个学生必做的实验
![20个学生必做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ac6422287c24028915fc359.png)
关于初中物理实验一、20个学生必做的实验。
这些实验如下: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测量物体的速度;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6.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流;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二、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我们认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各种实验,可以大致分为5类:1.测量性实验:知道有关的器材使用方法,然后运用这些器材进行测量。
如:用电流表测电流;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组装性实验:根据要求设计、连接、组装,组成装置或仪器。
如:连接串并联电路;组装电动机模型。
3.验证性、说明性实验:通过设计小实验,验证观点的正确性(包括器材、做法、现象、结论四个方面),或通过实验说明某一问题。
如:验证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实验说明液化现象的存在。
4.探究性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结论。
如:探究欧姆定律;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5.建构性实验:通过实验,建构物理量。
如:密度概念的建构;比热容概念的建构。
三、初中物理实验的等级:所有实验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应该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在课堂上形成“边学边实验”的教与学过程。
但由于学校条件、仪器情况、教学时间等问题所限,不可能将所有实验都进行分组实验。
因此,我们从知识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能力作为出发点,通过多年来青岛市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并结合新版《课程标准》所要求的20个实验,将初中物理实验划分为4个等级,即:零级实验、一级实验、二级实验、三级实验。
20个神奇的科学小实验
![20个神奇的科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853571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8.png)
20个神奇的科学小实验1. 会跳舞的盐。
- 材料:碗、保鲜膜、盐、小音箱。
- 步骤:把碗口用保鲜膜紧紧封住,在保鲜膜上撒上一些盐。
将小音箱打开,放在碗旁边并播放音乐。
- 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并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
音箱发出的声音引起空气振动,进而使保鲜膜振动,盐粒就会随着振动跳动起来。
2. 自制彩虹牛奶。
- 材料:盘子、牛奶、食用色素(多种颜色)、洗洁精、棉签。
- 步骤:在盘子里倒入适量牛奶,在牛奶表面滴上几滴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用蘸了洗洁精的棉签触碰色素,会看到色素像彩虹一样在牛奶中扩散开来。
- 原理:牛奶中含有脂肪等成分,洗洁精是表面活性剂,它会破坏牛奶表面的张力,使得色素随着被破坏的张力而迅速扩散。
3. 神奇的浮力鸡蛋。
- 材料:鸡蛋、一杯清水、一杯盐水、一个杯子。
- 步骤:先把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会下沉;再把鸡蛋放入盐水中,鸡蛋会漂浮起来。
- 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盐水的密度比清水大,鸡蛋排开相同体积的盐水比清水重,当浮力大于鸡蛋重力时鸡蛋就漂浮起来。
4. 瓶子吞鸡蛋。
- 材料:广口瓶(瓶口略小于鸡蛋)、煮熟的鸡蛋、一张纸、火柴或打火机。
- 步骤:将鸡蛋剥壳,点燃纸张放入瓶中,迅速把鸡蛋放在瓶口。
可以看到鸡蛋慢慢被瓶子“吞”进去。
- 原理:纸张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瓶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就把鸡蛋压进瓶子里。
5. 会转弯的水流。
- 材料:梳子、水龙头。
- 步骤:打开水龙头使水流成一条细细的直线,然后用梳子在头发上快速反复梳几下后靠近水流。
会发现水流向梳子方向弯曲。
- 原理:梳子在头发上梳过后会带上静电,静电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水流被静电吸引而发生弯曲。
6. 自制泡泡水。
- 材料:洗洁精、水、白糖、吸管、容器。
- 步骤: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洗洁精,再加入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少量白糖继续搅拌。
用吸管蘸取溶液就可以吹出泡泡。
- 原理:洗洁精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能够形成泡泡,白糖可以增加泡泡的韧性,使吹出的泡泡不容易破裂。
小实验20字
![小实验2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d17167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7.png)
小实验20字
小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科学实验是探索自然现象的重要方式。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同时也可以激发我们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力。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吧。
实验材料:
- 一杯水
- 一些食用油
- 一些红色食用染料
实验步骤:
1. 先在杯子里倒入一些水,约占杯子容积的三分之二。
2. 往水中滴一些食用油。
这时,你会发现油会呈现出漂浮在水面上的状态,而且它们会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形的油斑。
3. 最后,滴一些红色食用染料在油斑的中心。
实验结果:
你会看到红色染料开始在油斑中心形成一个漂亮的圆形,然后渐渐向外扩散。
而且随着染料的扩散,油斑的形状也会产生变化。
实验原理:
该实验利用了油和水的不相容性以及表面张力的性质。
油和水不能混合在一起,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不能形成均质溶液。
同时,油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圆形的油斑,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
而添加染料后,染料会向周围扩散,因为分子的运动受温度影响,而周围的油分子则会通过扩散作用,向染料扩散的方向移动。
小实验虽然简单,但却很有意思。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自然现象中一些微小而又神奇的变化。
同时,它也可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研究欲望,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5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一、实验目的1.学习驻波管法测量吸声系数原理2.测量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3.绘制频率特性曲线二、实验原理在音质设计中,广泛地要选用各种吸声材料。
对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测试方法的了解,是每个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应该掌握的。
建筑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三种:驻波管法、传递函数法(GB/T18696.2-2002)、混响法。
驻波管法是测定材料的吸声系数最方便方法之一。
该方法是设备简单易用,方法原理直观好理解。
而且相对于后两种动辙几十万设备投入,其经济性明显。
所以这种方法最为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本实验方法对应有国标GB/T18696.1-2004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设备产生正弦信号,通过功率放大驱使扬声器产生声音(纯音平面声波),使空气产生同频率的机械振动波,该波(作为入射波)在特定的通道里向前传播,到达试件表面后部分声能反射(反射波),反射波和入射波在通道里叠加,产生驻波现象。
通过检测到驻波中的最大、最小声压级,可以带入公式计算出吸声系数。
具体推导如下:入射波沿管内直线传播;当入射到试件后,进行反射,由于反射波与入射波传递的方向相反,声压产生叠加而形成驻波,并在管内某个位置上形成声压极大值Pmax(N/m2)(对应最大声压级Lmax,单位dB), 和声压极较小值Pmin(对应最小声压级Lmin),其间距为1/4波长。
α=1-γ=1-Er/E0式中:α-----吸声系数γ-----反射系数E-----入射声能(W)Er-----反射声能(W)由于:I=E/S; I=P2/ρC可得:α=1-Pr 2/P2又由于:Pmax=P0+PrPmin=P0-Pr上两式相加或相乘并除上式P2得:P=( Pmax+ Pmin)/2Pmax·Pmin/P02=1-Pr2/P2=α所以有:α= Pmax.Pmin/( Pmax+ Pmin)/2=4( Pmax/ Pmin+2+ Pmin/ Pmax) 令Pmax/ Pmin=n 称为驻波比 (1)故有:α=4/(n+1/n+2) (2)一般频谱分析仪或声级计,测试的标称值是声压级,而不是声压Р值,其驻波比n 的公式推算如下,设Lmax 、L Min 为最大、最小声压级,ΔL 为声压级差(单位dB )。
ΔL=Lmax-Lmin=20lgPmax/Φ0-20lgPmin/Φ0=20lgnn=(lg ΔL/20)-1 (3)(3)式代入(2)式得20220410(110)L L α∆∆⨯=+…………………………(4) 三、仪器介绍1.JTZB 吸声系数测试系统(1) 测试车:可以移动,和探杆连接测量驻波管不同位置中声压。
(2) 导轨:测试车移动轨道(3) 声源箱:发出声波。
高灵敏度扬声器,阻抗8Ω,频率范围f0—8000Hz 。
(4) 测试管:又称驻波管,低频管(用于测试200—2000 Hz )直径100mm ,长1500mm ;中频管(用于测试2500—4000Hz )直径50mm ;高频管(用于测试5000—6300Hz )直径29mm ;系统总长3700mm 。
(5) 信号发生器:可输出20—22KHz 信号、LCD 显示,频率误差<0.1%Hz 。
(6) 功率放大器:额定功率100W 。
(7) 频谱分析仪:内置测量放大(0.2――20KHz ,)2.JTZB 吸声系数测试系统专用频谱分析仪JTZB 吸声系数测试系统专用频谱分析仪是一种台式智能化噪声测量仪器,它集精密声积计及频谱分析仪于一体,性能符合IEC61672-20021级的要求,专用于JTZB 吸声系统,也可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噪声测量尤其适用于对噪声进行频谱分析。
2.1、主要功能和特点(1)、具有内置1/1倍频程和1/3倍频程滤波器(2)、传声器:ф12.7mm(1/2”)测试电容传声器(3)、频率范围:20Hz-20kHz(4)、频率计权:A计权、C计权、Lin(线性)(5)、测量范围:30dB-140dB(6)、测量控制:手动,分三档,线性范围>60dB(7)、测量范围:30dB-100dB,50dB-120dB,70dB-140dB以上量程是出厂时的值,当用户调过校准值或更换过话筒时,量程可能有所变化,具体范围在量程高、中时过载指示和下限指示决定;在量程低时,测量上限由过载指示决定,下限由本底噪声决定。
表头量程:为60dB,分为高,中,低三档,每档20dB.低量程(L)的0dB分别各代表测量量程的下限。
如:在“中”量程50-110dB的测试时候,表头量程开关在L位置,表头指示的“0”dB表示为50dB(8)、仪器精度:符合IEC61672或GB3785 I型(9)、时间计权:快(F)、慢(S)(10)、显示:大屏幕动态液晶显示,瞬时声级,具有模拟电表显示。
(11)、校准:使用I型声级校准器或活塞发声器。
(12)、电源:220(13)、使用条件:-10℃-50℃2.2、使用方法面板如下:(1)、将声级计电源打开,LCD显示计权。
本系统用“L”档。
1)按“计权”按钮使显示器选择显示“L”,LCD上显示的就是“声压级”的测量值。
2)量程选择量程开关一般置于“中”档,表头指示30dB-120dB,如果声级过高,过载指示“OVER”闪亮,则将“量程”开关置于“高”,表头指示50dB-140dB,如果声级太低,LCD左下出现“LOW”量程指示,则应将“量程”开关置于低档,表头指示10dB-100dB。
3)时间计权F/S的选择一般采用快档“F”,如果读数变化较大,可采用慢档“S”时间计权(2)、最大声级的测量一下声级计“保持”按钮,LCD出现“HOLD”符号,声积计处于最大值保持测量状态。
本功能一般不用。
(3)、频谱分析按“模式”按钮,声级计具有三种测量模式,显示全通过AP方式表示不经过滤波器,1/1表示1/1倍频程频谱分析,1/3表示1/3倍频程频谱分析,按左右箭头按钮可以改变不同中心频率进行某一频带的频谱分析,中心频率由显示器右下方的数字指示。
1/1倍频程按照.5Hz 63Hz→125Hz→250Hz→500Hz→1.0Hz→2.0kHz→4.0kHz→8.0kHz →16kHz→20kH中心频率变化。
1/3频程按照20Hz→25Hz→31.5Hz→40Hz→50Hz→63Hz→80Hz→100Hz→125Hz→160Hz→200Hz→250Hz→315Hz→400Hz→500Hz→630Hz→800Hz→1.0kHz→1.25kHz→1.6k z→2.0kHz→2.5kHz→3.15kHz→4.0kHz→5.0kHz→6.3kHz→8.0kHz→10kHz→12.5kHz→16kHz→20kHz中心频率变化。
频谱特性各按其标准处理。
(4)、背光测量时,可按“背光”键使LCD点亮读取数据。
3.JTZB型合成信号发生器型合成信号发生器是一台高精度、高稳定度、高分辨率智能化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正弦波输出。
本仪器采用当代最新的DDS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直接键入所需输出频率和电平。
“POWER”键…………电源开关“output”………BNC接口,正弦波输出端。
“FREQ”……设置输出频率,按该键,LCD显示当前频率。
“AMPD”…………设置输出幅度,按该键,LCD显示当前幅度“KHz/V Hz/mV”…………设置使用的单位。
“数字键盘”……………0~9及小数点为数字键入区域。
“CLR”……………按下该键则取消键入值。
晶显示屏……………显示输出频率和电压幅度(1)接通电源,开机信号频率自动设置在200.00Hz,幅度设为1.000V,这时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设置参数。
(2)设置输出频率,首先按FREQ键,此时LCD显示当前频率(如200.00Hz):此时可按数字键输入频率值(包括小数点),再按单位键(kHz或Hz)。
如输入500kHz,可按FREQ、500再按kHz键,不允许小数点后连续输入00,比如可以输入5Hz,但0.005kHz 则为错。
输入频率范围为20Hz~1000.000KHz,超出输入范围或键入错,则本次输入结果无效,恢复原来的数值。
(3)设置输出幅度:按AMPD键,LCD显示当前输出幅度值(如1.000V):此时可按数字键输入输出幅度值(包括小数点),再按单位键(V、mV)。
有效键入范围:30.0mV~5.000V,超出输入范围或键入错,本次输入结果无效,恢复原来的数值。
(4)如果在进行数值键入时,按错数值键,可按CLR键删除该数据。
注意:如果输出端出现过压,则系统进入保护状态,显示“ATTENTIOANOUTPUT OVERLOAD!”,此时系统切断输出,请立刻关机,检查过压出现的原因。
保证输出端接入正常,可重新开机启动!!!4.功率放大器将交流电信号功率放大设备。
信号输入插入4处,将1处的的开关播至“STEREO”位置,信号输出接入2处的两个接头。
使用前,检查电源220V,50Hz是否正常。
避免在开机状态下插,拔输入,输出线。
功率放大器工作中应保证轴流风机风进出口通畅无阻。
四、实验内容与要求测试1/3倍频程频率下吸声系数,绘制材料吸声系数频率特性曲线。
方法步骤:(1)检查电路接线正确后,信号发生器等电子仪器电源接通,并预热5分钟,(关于各电子声学仪器的使用,由指导教师对照仪器讲述操作程序)(2)将试件按照要求装在试件筒内,并用凡士林将试件与筒壁接触处的缝隙填塞,使之严密,然后再用夹具将试件筒固定在驻波管上。
(3)调节声频发生器的频率,依次发出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Hz不同的声频。
(4)移动测试小车,在靠近试件的一端找出第一个声压级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并记下读数。
(5)每一频率反复测试三次(当测试2000,4000H的频率时,要应用小声管测试)Z(6)计算不同频率条件下的吸声系数,输入计算软件,绘制频率特性曲线。
如右图。
五.注意事项:1严禁长时间超载测试,功率放大器输出严格按从小到大顺序调节,使专用频谱分析仪最大声压不要超过110dB,建议平时测量控制在100dB左右。
尤其是在低频时,功率放大器旋钮只需旋动一个刻度左右即可。
所以,严禁将功率放的很大。
2测试台要有减震垫,信号源等仪器不要和驻波管接触。
尽可能远离测试小车的位置。
3安装试件时,要严格密封活塞与管壁及试件管端面与主管。
要求试件安装后其端面与管的端面平齐。
并且试件后端面与活塞端面不要有空隙,要紧密贴合。
4测试时,移动小车要轻,要慢,尤其是最小声压值测试需耐心寻找。
5试件制作时要工整均匀。
实验6 环境噪声测量一、实验目的1. 学习声级计的使用2. 实地测量环境噪声3. 计算统计声级L10、L50、L90, 标准差二、实验原理城市人口的增长,工厂的扩增,交通的发展相应的带来了干扰人们生活,影响生产的噪声污染,甚至形成了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