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PPT.
合集下载
《认识常见的传感器》课件
![《认识常见的传感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10da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1.png)
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物联网传感器
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传感器技术的支持,传感器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领 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
物联网传感器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感器将朝着更低功耗、更小体积、更高可靠性和更低成 本的方向发展。
传感器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发展
详细描述
传感器可以监测人体的血压、血糖、 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以及检测癌 症标志物、病毒等,为医生提供快速 准确的诊断结果。
智能家居
总结词
在智能家居领域,传感器用于实现智能化控制和提升居住体验。
详细描述
传感器可以检测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以及家庭成员的行动和习惯,实现智能化的家居 环境调节和节能控制。
《认识常见的传感器 》ppt课件
目录
• 传感器概述 • 常见传感器介绍 •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 未来传感器技术展望
01 传感器概述
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 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 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 控制等要求。
03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传感器的转换原理
电阻式传感器
利用电阻随环境变化而 变化的特性,将非电量 转换为电信号。
电容式传感器
利用电容器极板间电容 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特 性,将非电量转换为电 信号。
电感式传感器
利用线圈的电感随环境 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将 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
磁电式传感器
利用磁电感应原理,将 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
总结词
认识传感器ppt课件
![认识传感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8a182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3.png)
分辨力越小,表明传感器检测非电量的能力越 强,分辨力的高低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传感器的 精度。
(4)迟滞 迟滞反映传感器正向特性与反向特性不一致的
程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传感器的机 械部分不可避免地存在间隙、摩擦及松动。
图1-12 迟滞特性
(5)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传感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 多次测量时所得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它是反映传感器精密度的一个指标,产生的原因与迟 滞性基本相同,重复性越好,误差越小。
(a) 雷达波探测器 外热成像生命探测仪
(b) 视频探测器 (c) 音频探测器 (d) 红 图1-6 生命探测设备
4.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传感器
图1-7 塑料大棚
5.汽车中使用的传感器
图1-8 汽车中使用的部分传感器
二、传感器的概念与定义
1.传感器的概念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被测量的信息按
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并输出的器件或 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 和控制等要求。
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传感器要检测的输入信号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传感器应能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这样才能获 得正确的输出信号;如果输入信号变化太快, 传感器就可能跟踪不上,这种跟踪输入信号的 特性就是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即为动态特性。 表征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参数有响应速度、 频率响应。
(1)响应速度
是将感受的被测的量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
将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
的有用电信号。有用电信号有很多形式,如电
压、电流、频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输
出信号将来也可能是光信号或其他的信号。
传感器的特性有
和
之分。
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和迟滞、重复
(4)迟滞 迟滞反映传感器正向特性与反向特性不一致的
程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传感器的机 械部分不可避免地存在间隙、摩擦及松动。
图1-12 迟滞特性
(5)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传感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 多次测量时所得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它是反映传感器精密度的一个指标,产生的原因与迟 滞性基本相同,重复性越好,误差越小。
(a) 雷达波探测器 外热成像生命探测仪
(b) 视频探测器 (c) 音频探测器 (d) 红 图1-6 生命探测设备
4.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传感器
图1-7 塑料大棚
5.汽车中使用的传感器
图1-8 汽车中使用的部分传感器
二、传感器的概念与定义
1.传感器的概念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被测量的信息按
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并输出的器件或 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 和控制等要求。
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传感器要检测的输入信号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传感器应能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这样才能获 得正确的输出信号;如果输入信号变化太快, 传感器就可能跟踪不上,这种跟踪输入信号的 特性就是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即为动态特性。 表征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参数有响应速度、 频率响应。
(1)响应速度
是将感受的被测的量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
将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
的有用电信号。有用电信号有很多形式,如电
压、电流、频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输
出信号将来也可能是光信号或其他的信号。
传感器的特性有
和
之分。
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和迟滞、重复
传感器简介PPT课件
![传感器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6451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6.png)
传感器简介PPT课件
目录
• 传感器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类型传感器介绍 • 传感器性能指标评价方法 • 传感器应用领域探讨 • 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01
传感器基本概念与原理
传感器定义及作用
传感器定义
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 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 件或装置。
传感器作用
将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关系 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以 满足信息传输、处理、存储、显 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多功能、复合型方向
利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 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复合型传感 器,如同时检测温度、湿度、压
力等多种参数的传感器。
发展可穿戴传感器技术,实现人 体生理参数和环境参数的实时监
测和评估。
结合柔性电子技术,开发可弯曲 、可折叠的传感器,拓展其在可 穿戴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
用。
生物医学传感器方向
转换过程
敏感元件将被测量转换为电参量(如电阻、电容、电感等),经过转换电路转 换为标准输出信号(如电压、电流等)。转换过程中可能涉及信号调理和校准 等环节,以确保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02
常见类型传感器介绍
温度传感器
01
02
03
热电偶
利用热电效应测量温度, 具有测量范围宽、稳定性 好等特点。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利用电容器原理将压力转 换为电容变化,具有精度 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位移传感器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光电式位移传感器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位移转换为电感 量变化,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 快等优点。
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将位移转换为光信 号变化,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 力强等优点。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目录
• 传感器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类型传感器介绍 • 传感器性能指标评价方法 • 传感器应用领域探讨 • 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01
传感器基本概念与原理
传感器定义及作用
传感器定义
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 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 件或装置。
传感器作用
将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关系 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以 满足信息传输、处理、存储、显 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多功能、复合型方向
利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 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复合型传感 器,如同时检测温度、湿度、压
力等多种参数的传感器。
发展可穿戴传感器技术,实现人 体生理参数和环境参数的实时监
测和评估。
结合柔性电子技术,开发可弯曲 、可折叠的传感器,拓展其在可 穿戴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
用。
生物医学传感器方向
转换过程
敏感元件将被测量转换为电参量(如电阻、电容、电感等),经过转换电路转 换为标准输出信号(如电压、电流等)。转换过程中可能涉及信号调理和校准 等环节,以确保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02
常见类型传感器介绍
温度传感器
01
02
03
热电偶
利用热电效应测量温度, 具有测量范围宽、稳定性 好等特点。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利用电容器原理将压力转 换为电容变化,具有精度 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位移传感器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光电式位移传感器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位移转换为电感 量变化,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 快等优点。
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将位移转换为光信 号变化,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 力强等优点。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传感器ppt课件
![传感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b4e80a5ef7ba0d4b733b09.png)
广泛应用。 C)检测技术和装置是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 D)检测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
进步。
ppt精选版
31
二、发展方向
1、不断提高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量程范 围、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可靠性;
2、应用新技术和新的物理效应,扩大检测 领域;
3、发展集成化,功能化的传感器; 4、采用计算机技术,使检测技术智能化; 5、发展网络化传感器及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的工程应用
在工程领域,科学实验、产品开发、生产监 督、质量控制等,都离不开检测系统。检测系统 应用涉及到航天、机械、电力、石化和海洋运输 等每一个工程领域。
ppt精选版
20
1、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a)机械手、机器人中的传感器
转动/移动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听 觉传感器、接近距离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热觉传感器、 嗅觉传感器。
ppt精选版
32
§1.3传感检测系统基本特性的评价指标 一、传感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 传感器特性主要是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
静态特性:被测量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很慢时, 检测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量都与时间无关。
动态特性:输入量和输出量都随时间变化较快, 是一个含有时间变量的微分方程式。检测系统对 快速变化的被测量的响应特性称为动态特性。
⊿Rmax2
⊿Rmax1
Rmax10% 0
R
YFS
或:
0
X
△Rmax1正行程的最大重复性偏差, △Rmax2反行程的最大重复性偏差。
2~310% 0
R
YFS
ppt精选版
43
6、稳定性:
传感器的稳定性一般是指长期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传感检测系统在长时间工作的状态下, 由于外界各种干扰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使得输出量发 生与输入无关的变化,有时称为长时间工作稳定性。
成部分。 D)检测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
进步。
ppt精选版
31
二、发展方向
1、不断提高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量程范 围、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可靠性;
2、应用新技术和新的物理效应,扩大检测 领域;
3、发展集成化,功能化的传感器; 4、采用计算机技术,使检测技术智能化; 5、发展网络化传感器及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的工程应用
在工程领域,科学实验、产品开发、生产监 督、质量控制等,都离不开检测系统。检测系统 应用涉及到航天、机械、电力、石化和海洋运输 等每一个工程领域。
ppt精选版
20
1、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a)机械手、机器人中的传感器
转动/移动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听 觉传感器、接近距离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热觉传感器、 嗅觉传感器。
ppt精选版
32
§1.3传感检测系统基本特性的评价指标 一、传感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 传感器特性主要是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
静态特性:被测量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很慢时, 检测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量都与时间无关。
动态特性:输入量和输出量都随时间变化较快, 是一个含有时间变量的微分方程式。检测系统对 快速变化的被测量的响应特性称为动态特性。
⊿Rmax2
⊿Rmax1
Rmax10% 0
R
YFS
或:
0
X
△Rmax1正行程的最大重复性偏差, △Rmax2反行程的最大重复性偏差。
2~310% 0
R
YFS
ppt精选版
43
6、稳定性:
传感器的稳定性一般是指长期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传感检测系统在长时间工作的状态下, 由于外界各种干扰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使得输出量发 生与输入无关的变化,有时称为长时间工作稳定性。
一、辨识常用传感器课件(15张PPT)
![一、辨识常用传感器课件(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c6e7a7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f.png)
案例分析:
红外波 长信息
红外传 感器
电信号
酒精含 量信息
气敏传 感器
电信号
非电量
传感器
电信号
3、传感器的作用
不同的传感器可以收集不同的变化信息,并把它们转换为 电流、电压等电信号的变化,以便于传输、处理、存储和 输出。
马上行动(P22)
力敏传感器
接受 力 信息,并转换为电信号
声敏传感器
接受声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NTC
试验准备:
带防水型探头热敏电阻、定值电阻R、多用电表、面包板、 电源、开关、导线、烧杯、冷水、热水等
温度情况 电阻值/Ω
60℃ 500
47℃ 650
42℃ 700
29℃ 884
温度越高,热敏电阻阻值越小. NTC
温度越低,热敏电阻阻值越大
总结
传感器是将非电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电量输出的一种装置。
光照情况 电压值/V
手遮盖大部分光线 手遮盖一部分光线
1.7v
1.3v
受光表面暴露灯光下 0.76v
环境光线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 电路中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越小
环境光线越弱:光敏电阻阻值越大 电路中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越大
任务二 检测常见的传感器
试验2: 用多用电表检测热敏电阻的特性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PTC 分类
辨识常用传感器
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输入量
输入 部分
控制(处理) 部分
输出 部分
被控 对象
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信息
输入
采集信息 并转化为
电信号
控制 (处理)
分析、比较和 处理电信号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
1.2.1
1.2.2
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的组成
1.2.3
传感器的分类
1
1.2.1 传感器的定义
将被测非电量信号转换为与之 有确定对应关系电量输出的器件或 装置叫做传感器,也叫变换器、换 能器或探测器。
2
1.2.2
被测非电量
传感器的组成
有用非电量 有用电 量
敏感元件
传感元件
4
4
1.2.2
传感元件
传感器的组成
敏感元件
应变片电阻改变
膜片形变(应变)
压 力 作 用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5
1.2.3
传感器的分类
1.按工作机理分类:根据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 原理、规律和效应进行分类
2.按被测量分类:根据输入物理量的性质进 行分类。 3.按敏感材料分类:根据制造传感器所使用 的材料进行分类。可分为半导体传感器、
若传感器由p个环节并联而成
x
H1 S
H 2 S
y
Hp S
则:H S H1 S H2 S H p S
( 1 6)
1.4 1.4.1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7
1.2.3
传感器的分类
4. 按能量的关系分类:根据能量观点分类,可将
传感器分为有源传感器和无源传感器两大类。
有源传感器是将非电能量转换为电能量,称之为
能量转换型传感器,也称换能器。通常配合有电
压测量电路和放大器。
如:压电式、热电式、电磁式等。
8
1.2.3
传感器的分类
无源传感器又称为能量控制型传感器。被测非电 量仅对传感器中的能量起控制或调节作用。所以 必须具有辅助能源(电能)。
陶瓷传感器等。
6
6
1.2.3
基本物理量 线位移 位移 角位移 线速度 速度 角速度
传感器的分类
派生物理量 长度、厚度、应变、振动、磨损、不平度 旋转角、偏转角、角振动等 速度、振动、流量、动量等 转速、角振动等
线加速度 振动、冲击、质量等 加速度 力 时间 角加速度 角振动、扭矩、转动惯量等 压力 频率 温 度 光 重量、应力、力矩等 周期、记数、统计分布等 热容量、气体速度、涡流等 光通量与密度、光谱分布等
d y d n 1 y dy an n an 1 n 1 a1 a0 y dt dt dt d mx d m 1 x dx bm m bm 1 m 1 b1 b0 x dt dt dt ( 1 2) 12
n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16
16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对于较为复杂的系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些较为简单 系统的串联与并联。
若传感器由r个环节串联而成
x
H1 S
H 2 S
Hr S
y
则:H S H1 S H 2 S H r S
( 1 5)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如:电阻式、电容式和电感式等。
5. 其他:按用途、学科、功能和输出信号的性
质等进行分类。
9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1.3.1 静态模型
静态模型是指在输入信号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下,描述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量的一种函数关系。
如果不考虑蠕动效应和迟滞特性,传感器的静态 模型一般可用多项式来表示:
y a0 a1 x a2 x an x
信号调节 电 量
转换电路
辅助电路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非电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与 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其它量的元件。
传感元件:又称变换器。能将敏感元件感受到的非电量 直接转换成电量的器件。
3
3
1.2.2
被测非电量
传感器的组成
有用非电量 有用电 量
敏感元件
传感元件
信号调节 电 量
转换电路
辅助电路
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能把传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 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有用电信号的电路 。 辅助电路通常包括电源等。
其通式如下:
d y d y dy an n an 1 n 1 a1 a0 y dt dt dt d mx d m 1 x dx bm m bm 1 m 1 b1 b0 x dt dt dt ( 1 2)
an,an-1…a0和bm,bm-1…b0 为传感器的结构 参数。除b0 0外,一般取b1,b2…bm为零.
13
n
n 1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2. 传递函数
如果y(t)在t≤0时, y(t) =0,则y(t) 的拉氏变 换可定义为
Y S yt est dt
0
( 1 3)
式中S=σ+jω,σ>0。 对微分方程两边取拉氏变换,则得
Y S an S n an1S n1 a0 X S bm S m bm1S m1 b0
14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定义输出y(t)的拉氏变换Y(S)和输入x(t)的拉氏变换 X(S)的比为该系统的传递函数H(S),则
Y S bm s m bm1s m1 b0 H S X S an s n an1s n1 a0 ( 1 4)
2
n
( 1 1 )
10
1.3 1.3.2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动态模型
动态模型是指传感器在准动态信号或动态 信号作用下,描述其输出和输入信号的一种数学 关系。 动态模型通常采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描述。
11
1.3
传感器都属模拟系统之列。描述模拟 系统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微分方程。 在实际的模型建立过程中,一般采用线性常系数 微分方程来描述输出量y和输入量x的关系。
对y(t)进行拉氏变换的初始条件是t≤0时, y(t)=0。 对于传感器被激励之前所有的储能元件如质量块、 弹性元件、电气元件等均符合上述的初始条件。
15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显然H(S)与输入量x(t)无关,只与系统结构参数有 关。因而 H(S) 可以简单而恰当地描述传感器输出 与输入的关系。 对于多环节串、并联组成的传感器,若各环节阻 抗匹配适当,可忽略相互间的影响,传感器的等 效传递函数可按代数方式求得。
1.2.1
1.2.2
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的组成
1.2.3
传感器的分类
1
1.2.1 传感器的定义
将被测非电量信号转换为与之 有确定对应关系电量输出的器件或 装置叫做传感器,也叫变换器、换 能器或探测器。
2
1.2.2
被测非电量
传感器的组成
有用非电量 有用电 量
敏感元件
传感元件
4
4
1.2.2
传感元件
传感器的组成
敏感元件
应变片电阻改变
膜片形变(应变)
压 力 作 用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5
1.2.3
传感器的分类
1.按工作机理分类:根据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 原理、规律和效应进行分类
2.按被测量分类:根据输入物理量的性质进 行分类。 3.按敏感材料分类:根据制造传感器所使用 的材料进行分类。可分为半导体传感器、
若传感器由p个环节并联而成
x
H1 S
H 2 S
y
Hp S
则:H S H1 S H2 S H p S
( 1 6)
1.4 1.4.1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7
1.2.3
传感器的分类
4. 按能量的关系分类:根据能量观点分类,可将
传感器分为有源传感器和无源传感器两大类。
有源传感器是将非电能量转换为电能量,称之为
能量转换型传感器,也称换能器。通常配合有电
压测量电路和放大器。
如:压电式、热电式、电磁式等。
8
1.2.3
传感器的分类
无源传感器又称为能量控制型传感器。被测非电 量仅对传感器中的能量起控制或调节作用。所以 必须具有辅助能源(电能)。
陶瓷传感器等。
6
6
1.2.3
基本物理量 线位移 位移 角位移 线速度 速度 角速度
传感器的分类
派生物理量 长度、厚度、应变、振动、磨损、不平度 旋转角、偏转角、角振动等 速度、振动、流量、动量等 转速、角振动等
线加速度 振动、冲击、质量等 加速度 力 时间 角加速度 角振动、扭矩、转动惯量等 压力 频率 温 度 光 重量、应力、力矩等 周期、记数、统计分布等 热容量、气体速度、涡流等 光通量与密度、光谱分布等
d y d n 1 y dy an n an 1 n 1 a1 a0 y dt dt dt d mx d m 1 x dx bm m bm 1 m 1 b1 b0 x dt dt dt ( 1 2) 12
n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16
16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对于较为复杂的系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些较为简单 系统的串联与并联。
若传感器由r个环节串联而成
x
H1 S
H 2 S
Hr S
y
则:H S H1 S H 2 S H r S
( 1 5)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如:电阻式、电容式和电感式等。
5. 其他:按用途、学科、功能和输出信号的性
质等进行分类。
9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1.3.1 静态模型
静态模型是指在输入信号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下,描述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量的一种函数关系。
如果不考虑蠕动效应和迟滞特性,传感器的静态 模型一般可用多项式来表示:
y a0 a1 x a2 x an x
信号调节 电 量
转换电路
辅助电路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非电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与 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其它量的元件。
传感元件:又称变换器。能将敏感元件感受到的非电量 直接转换成电量的器件。
3
3
1.2.2
被测非电量
传感器的组成
有用非电量 有用电 量
敏感元件
传感元件
信号调节 电 量
转换电路
辅助电路
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能把传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 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有用电信号的电路 。 辅助电路通常包括电源等。
其通式如下:
d y d y dy an n an 1 n 1 a1 a0 y dt dt dt d mx d m 1 x dx bm m bm 1 m 1 b1 b0 x dt dt dt ( 1 2)
an,an-1…a0和bm,bm-1…b0 为传感器的结构 参数。除b0 0外,一般取b1,b2…bm为零.
13
n
n 1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2. 传递函数
如果y(t)在t≤0时, y(t) =0,则y(t) 的拉氏变 换可定义为
Y S yt est dt
0
( 1 3)
式中S=σ+jω,σ>0。 对微分方程两边取拉氏变换,则得
Y S an S n an1S n1 a0 X S bm S m bm1S m1 b0
14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定义输出y(t)的拉氏变换Y(S)和输入x(t)的拉氏变换 X(S)的比为该系统的传递函数H(S),则
Y S bm s m bm1s m1 b0 H S X S an s n an1s n1 a0 ( 1 4)
2
n
( 1 1 )
10
1.3 1.3.2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动态模型
动态模型是指传感器在准动态信号或动态 信号作用下,描述其输出和输入信号的一种数学 关系。 动态模型通常采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描述。
11
1.3
传感器都属模拟系统之列。描述模拟 系统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微分方程。 在实际的模型建立过程中,一般采用线性常系数 微分方程来描述输出量y和输入量x的关系。
对y(t)进行拉氏变换的初始条件是t≤0时, y(t)=0。 对于传感器被激励之前所有的储能元件如质量块、 弹性元件、电气元件等均符合上述的初始条件。
15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显然H(S)与输入量x(t)无关,只与系统结构参数有 关。因而 H(S) 可以简单而恰当地描述传感器输出 与输入的关系。 对于多环节串、并联组成的传感器,若各环节阻 抗匹配适当,可忽略相互间的影响,传感器的等 效传递函数可按代数方式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