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简述——《人民军队导论》论文

合集下载

历史论文---上甘岭战役

历史论文---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1952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和第十二军为粉碎“联合国军”的金化攻势,于10月14日至11月25日在上甘岭地区依托坑道工事进行坚守防御作战。

上甘岭战役,交战双方先后动用兵力达十万余人,反复争夺43天,作战规模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其激烈程度是战争史上罕见的。

战至11月25日“联合国军”由于伤亡惨重,被迫停止进攻,上甘岭战役遂告结束。

有人根据交战双方在三八线一带停火说中美是打成平手,我对此是坚决不认同的,所谓“打平手”最多只能针对朝韩双方,而不能针对中美而言。

因为对南北朝鲜双方来说,他们之间的交手是始于三八线终于三八线,从起点回到起点。

而中美则不同,交手开始于鸭渌江,终止于三八线,不是中胜美败又是什么?所谓打平手真不知从何谈起?若考虑美国综合国力是中国30-50倍的悬殊对比情况,并结合中美军队的表现来看,更可看出美国是失败者。

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天上没有出现过一架我们的飞机;我们的坦克也没有参战的纪录;我们的火炮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敌方的四分之一,美军总共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五千多枚航弹,我们只有40多万发炮弹,而且几乎全是后期才用上的。

数百万发炮弹蹂躏着这两个区区3〃8平方公里的小山头,这两个在范弗里特的作战计划里第一天就该拿下来的小山头,我们用自己的粉身碎骨验证了人类的勇敢精神。

此役之后,美军再没有向我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了38度线上。

这一战奠定了朝鲜的南疆北界。

这是中国志愿军的胜利,是中国军队的胜利。

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

他们不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可是四十五师可以做到。

我认为美军打不下上甘岭的原因:1、中国人志愿军战斗意志强悍;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它的军队。

众所周知,志愿军和美军在物质武器装备层面的差距是巨大的,能和美军战平,他们凭什么?物质层面不行,要靠人的能力来弥补,那么志愿军的强悍战斗力究竟从何而来?我认为这和这支军队的特殊经历有关,志愿军的前身红军直至八路军都是以劣势装备和敌人作战的,越是这种情况越能锻炼战斗力,因为和敌人比武器原始简陋,还缺粮少弹,要想取得胜利,就要付出比敌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久而久之战斗素养、指挥能力、顽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就锻炼出来了。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装控1343班郜王鑫201321024314上甘岭战役一、战役背景1952年10月初,种种迹象表明,共产党军队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掌握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对此表示越来越大的关注。

他敦促尽快通过一项在美国第9军前线发动一切有限目标的进攻计划,虽然克拉克在过去曾反对过夺取高地的冒险行动,但是他也终于表示,“摊牌行动”将可以非同寻常地创造一个好机会,可以不付出过大的牺牲就能拿下一些阵地。

二、战役经过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攻势,于1952年10月一11月,在朝鲜金化东北上甘岭地区进行的坚守防御作战。

先后动用美7师,韩2师,对上甘岭南侧实施猛烈进攻。

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顽强抗击,至20日,两高地表面阵地失守,防守分队转入坑道。

“联合国军”用轰炸、熏烧、封锁等手段围攻。

坚守坑道分队克服缺粮、缺水、缺弹等严重困难,坚持作战,打破围攻,守住了阵地。

从30日开始,志愿军经过充分准备,实施反击,坑道内外部队密切配合,夺回表面阵地,击退“联合国军”的连续反扑,至11月25日战役胜利结束。

此役历时43天。

[1]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

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据志愿军统计,自己伤亡1.15万,估计杀伤敌军2.5万人,创造了我军历史上所没有的坚守防御成功的范例。

三、战役意义第一,经过上甘岭战役,彻底打掉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正面战线发动进攻取胜的信心。

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

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

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稿子一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上甘岭战役。

你知道吗?上甘岭战役那可是相当惨烈和惊心动魄啊!那是在抗美援朝的时候,咱们的志愿军和敌人展开的一场激烈战斗。

当时的战场环境简直糟糕透顶!敌人的炮火那叫一个凶猛,不停地轰炸。

咱们志愿军的战士们可没有退缩,他们坚守在阵地上,决心和敌人死磕到底。

那时候物资极度匮乏,水都成了珍贵的东西。

战士们口干舌燥,却还是顽强战斗。

他们心里想的可不是自己,而是国家和人民。

有好多英勇的战士,为了守住阵地,不顾生命危险。

他们有的冲锋在前,有的在枪林弹雨中救助战友。

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每一个瞬间都让人感动得想哭。

这场战役持续了好长时间,咱们的志愿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怕死的精神,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胜利来之不易啊,是无数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现在回想起来,上甘岭战役真的是让人敬佩不已。

咱们要永远记住那些勇敢的战士们,是他们的付出,才有了咱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稿子二亲,来跟你讲讲上甘岭战役哈。

上甘岭战役啊,那可是抗美援朝里特别有名的一场仗。

想象一下,那地方炮火连天,到处都是硝烟。

敌人不停地发起进攻,以为能轻易拿下。

可咱们志愿军可不好惹!战士们在坑道里坚守,条件艰苦得没法说。

吃的东西不够,水也紧缺。

但他们的斗志从来没减弱过。

有个小战士,受伤了还坚持战斗,说啥都不下去。

还有的班长,带着全班冲锋,一点都不含糊。

战场上的故事太多啦,每一个都让人忍不住掉眼泪。

比如说有个通信兵,为了保证线路畅通,冒着炮火一次次去抢修,牺牲了。

咱们的志愿军就是这么牛,不管敌人多强大,多凶猛,都坚决不退缩。

这场战役打得太艰难,可咱们赢啦!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胜利啊!它让全世界都知道,咱们中国人不好欺负。

现在,每当想起上甘岭战役,心里就充满了敬佩和自豪。

那些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上甘岭战役感悟

上甘岭战役感悟

上甘岭战役的的胜利,我深刻领悟到,胜利的取得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坚定信念、团结协作、勇往直前,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和尊严而奋斗。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够战胜任何困难。

在战场上,每个士兵都是重要的力量,只有大家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才能够取得胜利。

通过这次战役,我还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我们要始终保持警觉和清醒的头脑,时刻准备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总之,以上甘岭战役为开端,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不断前进、不断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上甘岭战役的故事

上甘岭战役的故事

上甘岭战役的故事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联合国军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

该战役于1950年11月启动,历时约一年,以中方军队的胜利告终。

上甘岭战役是中朝韩三方军队在朝鲜半岛上的一次巨大决战,也是中方军队向联合国军队展示实力的重要机会。

上甘岭位于朝鲜北部,是一处地势险要的战略要地。

此地交通便利,地势险要,是游击战争的理想场所。

因此,美军联合国军抢占上甘岭对他们的军事意义非常重大。

但中国人民志愿军意识到,失去上甘岭将对中国北方的防线形成严重威胁,因而决心保卫这片疆土。

战役开始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敌我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战斗异常激烈。

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强大的战斗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不断向美军联合国军发起进攻。

我们的部队利用地形优势,巧妙地采取了伏击和埋伏的战术,给予了敌人严重打击。

经过多次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成功地击退了敌人,并最终夺回了上甘岭。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对中国军队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这次战役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和战斗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

这场胜利对于朝鲜战争的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上甘岭战役是一场充满血与火的战役,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然而,这场战役也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们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总而言之,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联合国军进行的一场关键战役,我们成功地捍卫了我们的领土。

这场战役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也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勇气。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将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篇章中,成为英雄壮举的永恒象征。

上甘岭战役简介的资料

上甘岭战役简介的资料

上甘岭战役简介的资料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于1952年1月下旬至4月23日进行。

下面将为您介绍上甘岭战役的历史背景、战役经过、胜利意义以及参战英雄,全方位细致地呈现这一段历史。

一、历史背景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进入朝鲜,中国决定采取行动,于10月19日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汉城战役、辽东战役、江河口战役等一系列战役,缓解了战争局势,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形势,为反击美军打下了基础。

二、战役经过(一)作战计划上甘岭位于朝鲜中北部,是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和联合国军队争夺的重要位置。

中国军队认为,如果能够在上甘岭附近取得胜利,就能够对敌方在朝鲜的战略部署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中国军队计划在上甘岭附近展开猛烈进攻。

(二)战役进程1952年1月下旬,中国军队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把敌人的部队推向了上甘岭关口。

随后,中国军队对敌方进行了多轮轮番攻击,但都未能取得胜利。

在战斗的过程中,中国军队坚持不懈地进行掩护伪装,采取了很多战术和行动,使敌人难以判断他们的真实意图和进攻方向。

这样,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军队和敌人在上甘岭的战场上持续搏斗,互有胜负。

(三)胜利结果1952年4月2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全军的直接指挥下起义,加大了战力,终于消灭了侵略者的最后一支部队,成功占领上甘岭。

这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死亡2.6万,受伤8.2万,但是敌人损失更大。

胜利打击了敌人的威信,加强了中国黑龙江到朝鲜边境的防御,并且为反击敌人取得更大的战略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胜利意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进行了重大努力和牺牲,上甘岭战役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它加剧了战争的发展,打击了敌人的威信,增强了中国军队的信心,同时也让朝鲜人民感到更加坚定和自豪。

(二)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巩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地位和权威,并为接下来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还对中国的军事历史和战略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成为了中国军事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场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 也是中国军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顽强战斗力和不屈的民族精神,也表明了中国 军队在面对强敌时的勇气和决心
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
老师表示感谢!
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4 敢于斗争的精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赞誉。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提
高,成为了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一员
此外,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也促进 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 在战争中,中国军队表现出了维 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 勇气,使得周边国家更加认可了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此后,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和改善,为中国的现 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加稳定和有利 的环境
上甘岭战役
1
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志愿军在 此次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军威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让志愿军从此在谈判桌上占据了主动,奠定了此后战争的基本格局。在此之前,"
2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
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3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也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这次战役,中国军队认识到了 现代化武器装备和先进的战术战法的重要性,开始加速推进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上甘岭电影毕业论文

上甘岭电影毕业论文

上甘岭电影毕业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影《上甘岭》的分析,探讨了作为一部公共文化产品,如何在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方面具有深刻意义。

该片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生动地呈现了军民抗击美军的壮烈场面和青年军人的英勇壮举,充分表现了民族内心的爱国情感和血脉相传的革命烈士精神,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思想性,弘扬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上甘岭;电影;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正文: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是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媒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上甘岭》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更加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本文将通过对《上甘岭》这部电影的分析,从历史、艺术等多方面探讨其深刻的文化意义。

二、《上甘岭》的历史价值电影《上甘岭》以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在上甘岭作战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刻画了中国军民与美军血战的惨烈场面,展现了人民军队英勇顽强、为民族尊严奋斗到底的精神风貌。

该片通过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向观众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以自己的出色表现来守卫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传达了抗美援朝的历史价值,展现了中国人民和军队的血性和民族骨气,具有强烈的历史价值。

三、《上甘岭》的文化意义《上甘岭》的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宣传上。

该片刻画了人民军队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精神面貌,展现了中华民族崩溃前的英雄主义情怀,传承了民族文化中的“不屈不挠、勇毅精进”的精神。

此外,《上甘岭》还弘扬了烈士精神和红色传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念和忠诚精神。

通过这些元素的融合,该片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四、《上甘岭》的艺术价值《上甘岭》在艺术上体现了一定的创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上甘岭》的自然画面给人一种大自然的奇妙之感。

这部电影特别关注场景布置,不少场景都来自于军营或者战斗现场实地考察,使得观众能够在电影中完全沉浸于那个时代和那个历史背景中。

上甘岭战役500字简介

上甘岭战役500字简介

上甘岭战役500字简介
上甘岭战役是中朝双方在1951年冬季进行的一场重大战役。

这场战役的背景是朝鲜战争中的第三次战役,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之间的一次重要交战。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半岛参战,成功遏制了联合国军的南下势头,但在1951年初,联合国军发动了春季攻势,试图夺回失去的地盘。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这一攻势面前展开了坚决的抵抗,其中上甘岭战役便是其中一场重要战斗。

上甘岭位于朝鲜境内,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之间的一个重要战略要地。

1951年1月25日,联合国军发起了对上甘岭的进攻,希望通过夺取这个要地来削弱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抵抗力。

然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展开了顽强的防御战斗,用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力成功击退了联合国军的进攻。

上甘岭战役的战斗持续了整整18天,双方进行了多次激烈的交火。

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少量兵力顶住了联合国军的几倍兵力的攻击,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和无畏精神。

最终,中国人民志愿军成功守住了上甘岭,保卫了中国的边疆安全,同时也对联合国军的进攻造成了重大损失。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不仅保卫了中国的国土安全,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取得了重要的战略优势。

这场战役展现了中国人民
的团结和顽强抵抗的精神,对于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军事科技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不仅是中朝两国的胜利,也是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场战役使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世界军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上甘岭战役简介20字

上甘岭战役简介20字

上甘岭战役简介20字
上甘岭战役是中朝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经过长达29天的激战,最终中国人民志愿军战胜敌人,为民族荣耀和和平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这场战役。

1.战役概述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方面提出了“先行驻军、后补充站”和“集中兵力发起决战”的战略,试图直接击垮联合国军,重夺整个朝鲜半岛。

为防止朝鲜人民军直接占领边境,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2日开始向边境派遣人员,11月8日山口起义后海参崴局势稳定后,志愿军主力开始建立营地。

上甘岭战役于1950年11月15日至12月24日举行,双方战死殆尽,中国志愿军最终击退美军入侵,打下了抵御侵略的基础。

2.这场战役的作用
上甘岭战役的意义不仅在于打胜一场战役,更在于将侵略者的攻势进行有效的阻击,展现出中国的强大军事实力,让那些企图入侵侮辱中国的敌人惊恐不安。

同时,上甘岭战役还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的独立自主意识,为中华民族和平发展与和平领土奠定坚实的基础。

3.这场战役是如何打赢的?
上甘岭战役胜利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志愿军指挥官的英明决策,积极采取灵活多变的作战策略,摧毁了敌人的进攻。

其次是志愿军官兵勇气冠绝天下,冲锋陷阵,相互扶持,英勇善战,发挥出超强的作战能力。

此外,中国政府对志愿军采取良好的支持和引导政策,这也为胜利打下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意义,也让我们惊叹于中国军队的无敌力量,感到自豪与自信。

上甘岭战役的故事

上甘岭战役的故事

上甘岭战役的故事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期间的一次重大战役,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之间的一次激烈对抗。

这场战役发生在1952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战斗,中国志愿军成功守住了上甘岭阵地,打退了敌军的猛烈攻势。

上甘岭地势险要,是连接朝鲜和中国的重要交通要道。

当时,联合国军占据了上甘岭并试图通过此地向中国内地推进。

中国决定派遣人民志愿军前往上甘岭阵地进行防御。

志愿军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有条不紊的准备工作,修筑了坚固的阵地,布置了密集的地雷阵和多道防线。

战役开始后,联合国军强大的火力几乎将上甘岭阵地夷为平地。

但志愿军将士不畏艰险,奋勇作战,坚决捍卫自己的阵地。

面对强敌的无情轰炸和猛烈进攻,志愿军战士展现出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舍生忘死的勇气。

他们利用地下堡垒和地道进行战斗,与敌军进行近距离的激烈交火。

中国志愿军的英勇抵抗令联合国军始料未及,战场上硝烟弥漫,冲突激烈。

战役持续了几个星期,期间遭受了巨大的伤亡。

然而,中国志愿军坚决捍卫着每一寸土地,使得联合国军无法突破防线并占领上甘岭。

在战斗中,中国志愿军展示了高度的组织能力和战略智慧,有效地应对了各种战术。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对于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这场战役不仅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也震撼了世界各国。

中国志愿军以顽强的斗志和英勇的表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和关注。

上甘岭战役的故事是中国人民勇敢抵抗外敌侵略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军人奉献精神和忠诚责任的体现。

这场战役不仅带来了胜利,更加深了中国人民与朝鲜人民的友谊与团结。

上甘岭战役的英勇精神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闪耀。

上甘岭战役的经验与启示

上甘岭战役的经验与启示

上甘岭战役的经验与启示李伟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也是最惨烈的一场防御作战,志愿军15军创造了中外战史上以劣胜优、以少胜多的光辉战绩和“攻不破的防线”的奇迹,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著名战斗英雄和“特功八连”等英雄集体。

“上甘岭”一词已成为英勇顽强的代名词,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上甘岭战斗作风和黄继光献身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艰苦奋斗、英勇拼搏、续写辉煌。

一个甲子的时间过去了,历史长河深处的宝藏不仅没有被时光尘埃埋没,反而被洗刷得更为璀璨。

时至今日,认真回顾和总结这段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战史,对于我们建设新时期革命军队,打赢未来战争,仍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深远的经验启示。

一、先进的军事指导思想和上级的正确决策领导是作战胜利的根本保证原志愿军15军军长秦基伟在总结战役胜利时深刻指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指导思想的胜利,是志司、兵团贯彻“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方针的胜利。

经过前四次战役与美军的反复较量,毛泽东对朝鲜战争规律的认识逐步加深,提出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

在具体的实施手段上,毛泽东有个形象的比喻叫“零敲牛皮糖”,即在某个战术要点上对敌实施突然的、隐蔽的袭击,给敌部分兵力造成大量杀伤,而后视情固守,保持主动积极的防御,通过持久的作战不断消耗美军,迫使美国结束战争。

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一个“致敌死命”的法宝。

在上甘岭战役中,15军坚决执行这一方针,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阵地,广泛开展冷枪冷炮杀敌运动,把斗争的焦点推到战斗的最前沿,不断地消灭消耗敌人,积小胜为大胜。

在冷枪冷炮杀敌运动中,15军共歼敌37123人,小分队出击数百次,敌我伤亡比例达到569:1,537.7 北山也因此被敌称为“狙击兵岭”、“伤心岭”。

美军战场最前沿不断有成排、成连甚至成营敌人被歼灭,这使敌人不仅在实力上得到削弱,心理上更受到了极大的威慑,为上甘岭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

上甘岭战役不仅是兵力、武器装备的较量,更是军事理念、意志、智慧、胆略的较量。

上甘岭战役:创造史上阵地防御奇迹,国魂之战

上甘岭战役:创造史上阵地防御奇迹,国魂之战

上甘岭战役:创造史上阵地防御奇迹,国魂之战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对于中国的宣言,西方国家嗤之以鼻,你在地上躺了100多年了,凭什么一句话就站起来了?在过去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一打就败,已经成了西方的共识。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都是西方国家歧视中国的原因。

没有一场立国之战,是无法赢得尊重的,只有正面击败西方,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饱受战争疮痍的中国近代史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投入兵力一万九千人,清军兵力二十万,结果英国从广州打到天津,势如切瓜,逼迫清政府签下《南京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总共兵力一万八千余人,而对面,清军十五六万,义和团团民五六十万,结果10天不到,北京沦陷,圆明园再次被烧。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一万余人,而国民党东北军19万,两天时间,沈阳丢失,一周时间,辽宁沦陷,两个多月,整个东北沦陷。

抗战14年,日军投入不到200万人,却几乎打下大半个中国。

这一切成为西方怀疑中国人的理由。

没有一场面对面的战斗,中国人在西方世界永远抬不起头。

很快,新中国立国之战打响,当时的西方各国,没人看好中国,就连苏联都在等着中国求援。

然而,中国人用行动证明西方的论断是多么愚蠢。

上甘岭战役,北纬38度的殊死搏斗,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常常会听人说到日本的武士精神,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飞机自杀式爆炸袭击,给美军造成了巨大损失及恐惧,在此后文化宣传中又及其积极主动,所以世界人民广为人知。

但是说起中国却很少人知道抗美援朝中,中国士兵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不过那时的美军知道它是一种多么令人胆寒的精神。

一个抗美援朝的美国士兵保罗·迈基回忆说:“那是非常可怕的一幕,他们每个人都是冲着前来,毫不畏死。

”当朝鲜战争打完,尤其是“上甘岭战役”打完,西方才真正认识到,这个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跟过去百年来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真的不同。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志愿军在上甘岭阵地与“联合国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持续43天的战役中,志愿军面对敌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以及3000多架次的飞机猛攻,进行了顽强抵抗,多次失而复得阵地,并最最为著名,他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了道路,展现了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然而,关于15连连长的具体信息,在此战役的描述中并未详细提及。这场战役不仅体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与顽强,也彰显了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你所不知道的上甘岭战役

你所不知道的上甘岭战役

你所不知道的上甘岭战役有关上甘岭战役的一些真实资料,几点疑点探实朝鲜战争,是新中国建立后的一场立国之战,这场战争规模宏大,对世界后来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很多军迷对于这样战争中的无数著名战役都耳熟能详,但相信你内心真正印象中最深刻,冲击力最震撼恐怕还是上甘岭战役。

这场战役原本双方都以为只会是一场小规模的攻防战,开始谁都没有太在意,但谁知随着战役的发展,结果演变成了一场惨烈的绞肉机大战,战役历时高达40多天,这片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双方伤亡人数高达数万人!成为一个典型血肉磨坊。

这场战争,世界很多著名的权威军事院校都把它写进教材。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美军在这个仅3.7平方公里面积的狭小土地上,倾泻了190余万发炮弹,投下5000余枚炸弹。

战后这片阵地上的地表面已经无法找到活着的生物。

其炮兵火力的密集度,达到了人类战争的最高密度的顶点。

然而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处于绝对装备劣势的我军坚守住了。

这是一场血与火、意志与钢铁的大比拼。

其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精神成为各国军事教官告诉自己的学生们战斗意志创造出奇迹的最好教材之一。

在这场战役中,据资料:美韩军加在一起战斗伤亡6228名。

志愿军战死5788名,伤亡共16767名。

虽然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意义重大。

从第5次战役后期开始,美韩军一直是凭借优势的火力和突进的态势一路高歌猛进、攻无不克,但终于在上甘岭这里碰到了一颗最顽强的钉子,让美军最终不得不在此停留下来。

从伤亡比看虽然是我方偏大,但是证明了我方已经完全有意志有能力承受坑道堑壕战,完全有能力继续打下去。

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将走向持久。

战役后,重大的伤亡让美军开始重新审视这场战争,从此再也没有向我军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了38线上。

最后双方坐回了谈判桌前。

这一战可以说在当时的不利局势下,重新奠定了朝鲜南疆北界的基础。

相关这场战役的书和文章很多,但说实话,大都带有很大的倾向性,不够完全的客观。

作为一个对历史稍微认真点的人来看,很多有关这次战役的'记实'作品中很多的描述和观点确实不敢苟同,对于这场战役,其中叙述得最深入最全面的恐怕还得算张嵩山老先生的《解密上甘岭》,就以此书为例,其中相关疑点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大家探讨下。

军事、农业4.上甘岭战役简介

军事、农业4.上甘岭战役简介

军事、农业4.上甘岭战役简介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

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中国军队以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扭转了白马山之战的败局,并且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

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最艰难的坑道斗争阶段。

597.9高地共有三条大坑道,八条小坑道和三十多个简易防炮洞。

当时三条大坑道和五条小坑道都在守备部队控制下,其中八连进入的一号坑道是主坑道,位于1号阵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长近80米,高1.5米,宽1.2米,左右还各有一个叉洞,顶部是厚达35米的石灰岩,坑道的两个洞口都向北朝着五圣山方向。

伤亡联合国军自认共伤亡9000人,其中美军2000人,韩军7000人。

韩军韩国军不同于在异国境内作战的志愿军和美军,他们有经过一定训练的预备兵员和军官,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作战部队的缺额。

战役开始时,韩国第2师有12000余人,战役过程中受到惨重损失,但经过不断补充到战役结束还有11000余人,基本上能够维持原有的建制单位(虽然新兵多了战斗力下降,但总比人越来越少要强)。

死3096人,伤5496人,失踪96人(不知来源,暂存)。

志愿军11500人其中阵亡4838人,伤6691人;共计1.15万人,伤亡率在25%以上。

上甘岭与五圣山的关系很多人认为上甘岭一失,五圣山就会不保。

五圣山确实是当时志愿军中部战线的咽喉要点,一旦失守将会震撼全局。

而上甘岭战役双方拼死争夺的两个高地仅仅是五圣山的前沿门户,要知道五圣山海拔1061.7米,几乎是这两个高地高度的两倍,而且山势极为陡峭险峻,据说,秦基伟登上五圣山观察地形,下山时因山路太陡,无法走下来,竟然是坐着顺山坡往下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甘岭战役简述
一、时代背景与作战企图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粉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金化攻势”,于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在上甘岭地区依托坑道工事,所进行的坚守防御作战。

1952年秋,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全线性战术反击作战中节节胜利,“联合国军”处境愈加被动。

在停战谈判中,美方坚持所谓“自愿遣返”原则,企图强行扣留中朝军队被俘人员,并于10月8日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

时值美国总统选举和联合国第七届大会召开前夕,“联合国军”为适应政治斗争需要,谋求在停战谈判中的有利地位,并伺机夺取志愿军中部战线要点五圣山以改善防御态势,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于10月14日发动“金化攻势”,向上甘岭地区的597.8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实施进攻。

二、敌情,我情
“金化攻势”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J.A.范佛里特亲自谋划和指挥。

进攻前,“联合国军”以为只需投入2个营的兵力,即可占领该两高地。

进攻发起后遭到志愿军顽强抗击,遂陆续投入兵力,参战部队先后有美军第7师(配属美军空降第187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南朝鲜军第2师配属第37团)和第9师,共计步兵11个团又2个营,另18个炮兵营(计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和170余辆坦克,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总兵力达6万余人。

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先后担负防御任务的部队为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副政治委员杜义德指挥的第15、第12军。

战前,第15军做了防敌进攻的准备,以第45师第135团2个加强连防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并在该两阵地构筑10米长以上坑道48条,全长760多米。

在战役过程中,志愿军又陆续投入大量兵力,计有第15军第45、第29师,第12军第31师和第34师1个团,炮兵9个团各1部另4个营,有山炮、野炮、榴弹炮114门,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总兵力达4万余人。

整个作战由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指挥。

三、战役经过
上甘岭战役,交战双方先后动用兵力达十万余人,反复争夺43天,作战规模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其激烈程度是战争史上罕见的。

“联合国军”炮兵和航空兵,对两山头共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炸弹5000余枚,把总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两高地的土石炸松1~2米。

志愿军防守部队贯彻“坚守防御、寸土必争”的作战方针,依托坑道工事,坚决抗击“联合国军”的进攻。

整个战役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0月14日至20日),争夺表面阵地,抗击敌军进攻,实施连续反击。

“联合国军”经过两天的炮火准备后,于10月14日5时开始,以美军第7师和南朝鲜军第2师各
一部共7个营的兵力,在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30余辆、飞机40余架次的支援下,采取多路多波的方式,连续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动猛攻。

志愿军第45师防守部队顽强抗击,先后击退1个排至1个营兵力的10余次冲击。

野战工事被摧毁后,转入坑道继续战斗,并于当夜以4个连的兵力进行反击,恢复了表面阵地。

15~19日,“联合国军”又投入2个团另4个营的兵力继续进攻。

第45师调整部署,增加防守兵力,依托坑道工事,白天阻击,入夜反击。

至20日,第45师共毙伤敌7000余人,在大部表面阵地被敌占领后,防守分队转入坑道继续作战。

第二阶段(10月21日至29日),坚持坑道斗争,为实施决定性反击做准备。

从10月21日开始,“联合国军”一面围攻志愿军坚守坑道的部队,一面调整部署,将遭重创的美军第7师在汉滩川以东的防务和进攻597.9高地的任务交给南朝鲜军第2师,将南朝鲜军第9师调至金化以南地区作为战役预备队。

第15军根据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关于抓住敌成营成团冲击这一有利时机予以大量杀伤的指示,令第45师重点转入坚守坑道作战,准备进行决定性的反击。

21~29日,该师坚守坑道的部队,在“联合国军”进行轰炸、爆破、放毒、熏烧、堵塞、封锁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威力,团结一致,克服缺粮、缺弹、缺水和空气污浊的困难,坚持作战,并先后组织班或战斗小组向坑道外出击158次,毙伤敌2000余人,夺回7处阵地。

此间,志愿军纵深部队以2个班至5个连的兵力,多次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实施反击,并及时向坑道内增派人员,补充物资;炮兵19个连进行火力支援,配合坚守坑道作战。

为了准备决定性反击,第3兵团根据志愿军司令部的指示,将第12军调往五圣山地区,作为战役预备队;以第15军第29师接替第45师除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以外的全部防务;给第15军增加7个炮兵连和1个高射炮兵团,给第45师补充1200名新兵。

第三阶段(10月30日至11月25日),实施决定性反击,彻底粉碎敌军进攻。

10月29日开始,志愿军第15军进行两天的炮火准备,摧毁“联合国军”所占表面阵地的工事。

30日夜,该军以第45师5个连、第29师2个连与坚守坑道的3个连相配合,在百余门火炮支援下,对597.9高地进行反击,夺回了表面阵地。

11月1~5日,“联合国军”每日以1~6个营的兵力,对597.9高地展开猛烈攻击,一度突入阵地。

志愿军第12军以第31师第91团和第93团1个营先后投入战斗,与第45师防守部队紧密配合,粉碎了“联合国军”的多次进攻。

11月5日,第3兵团调整部署,以第12军副军长李德生指挥第31师及第34师2个团担任巩固597.9高地和夺回537.7高地北山的作战任务,并组成五圣山战斗指挥所,该指挥所归第15军直接指挥;第45师除炮兵、通信、后勤保障部队外,撤出战斗进行休整。

11日16时25分,第31师第92团以2个连,在110余门火炮支援下,分两路发起冲击,激战至17时夺回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

入夜该团增强兵力,抢修工事。

12~14日,打退南朝鲜军2个营至1个团兵力的多次攻击。

14日夜,第93团主力加入战斗。

至17日,又打退南朝鲜军1个排至1个团兵力的冲击70余次。

18日,第34师第106团接替第93团加入537.7高地北山作战,激战至25日,打退南朝鲜军多次进攻。

第12军加入作战后,在第15军作战胜利的基础上,巩固了597.9高地,恢复、巩固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

“联合国军”由于伤亡惨重,被迫停止进攻,上甘岭战役遂告结束。

四、战役意义
此役,志愿军第15、第12军打退“联合国军”营以上兵力冲击25次,营以下兵力冲击650余次,进行数十次反击,共毙伤俘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击伤其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最终守住了阵地。

作战中,志愿军伤亡1.15万余人。

上甘岭战役,
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范例,表明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对抗击强大火力的突击、增强防御的稳定性有着巨大作用。

此役之后,志愿军在整个正面战场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拥有优势装备的“联合国军”在正面战场是已经是攻则不克、守则必失,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窘境。

我军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方针,而美韩被迫改变了自己的战略方针。

这就是上甘岭的战略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