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字体演变而来,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汉字的构造具有独特的六书原则,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这些原则使得汉字不仅具有表意功能,还能够表达概念和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
汉字的书写注重笔划、结构和章法的统一,使得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美感。
汉字的书写规则包括笔顺、笔画数、结构等方面。
正确的书写规则不仅能够保证文字的正确性和规范性,还能够提高书写效率。
汉字的书写工具包括毛笔、硬笔、粉笔等,不同的书写工具会产生不同的书写效果和风格。
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汉字就与书法艺术密不可分。
书法家通过笔墨的运用,将汉字的线条美和结构美发挥到极致,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还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汉字文化,让这一独特的书写符号系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现代汉语》第三章-文字-练习(有答案)
《现代汉语》第三章-文字-练习(有答案)第三章文字一、填空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_____,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
人类有了文字,就空破了语言在______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
2、文字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
3、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文字,一类是______文字。
汉字是_______体系的文字。
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是______文字。
4、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过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以及______、______等字体。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_。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______。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___和_______为典型代表。
以上两种字体合称______。
6、____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7、楷书出现于________,到魏晋时就完全成熟并代替了隶书。
8、印刷体常用的有下列几种变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汉字的构造单位有两级:______和______。
10、_____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它的组合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合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常见的有_____类、_____类、_____类、____类、_______类、_______类等六类二十五种。
12、偏旁是构成_____的基本单位。
______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______。
汉字造字法——“六书”
汉字造字法——“六书”一、汉字概论1.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分为表音、表意两大类,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二、造字法——“六书”1.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象形就是描述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属于“独体造字法”。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例:日月鸟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
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象中的东西。
例:上下本3.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例:步牧信休涉4.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与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
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
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表示字的性质、属性,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左形右声:诚、愉、情、描左声右形:鹤、放、鸭、飘上形下声:管、巅、雳、芳上声下形:烫、忌、汞、堡水形内声:圈、固、病、氏内形外声:辫、辩、问、闻5.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转注属于“用字法”。
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所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致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
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
6.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假借就是同音替代,也是一种“用字法”。
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它的含义。
例:早晚的“早”写成“蚤”。
《礼记·乐记》:发扬蹈厉之已蚤。
屈伸的“伸”写成“信”。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
古汉语(一)思考与练习 及其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一)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绪论名词解释1.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古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文言文和古白话文两种形式。
2.文言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3.古白话古白话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面语。
古白语的真正兴起是在唐宋,如唐代变文,禅宗语录。
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古白话的正式形成,这些古白话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工具书的阅读一、名词解释:1.《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
首创部首编排法,用540个部首编排汉字。
字头下先列小篆形体,后说解。
说解时先释字义,再用“六书”分析形体结构。
《说文解字》确立了“六书”的理论和体系,以秦汉通行的小篆为分析对象,间或举出古文和籀文,保存了汉字的篆文资料和古音古训,对于我们认识甲骨文和金文,了解词的本义和演变,以及阅读古籍,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大徐本、小徐本《说文解字》的原本已失传,世所通行的是宋初徐铉的校定本,称为“大徐本”。
徐铉之弟徐锴著有《说文解字系传》,称为“小徐本”。
3.清代《说文》四大家是指清代注解和研究《说文》的四位最著名的学者,其著作如下: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
4.《尔雅》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词典,其作者和著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目前学界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大抵为战国末期到汉初的学者汇集经典中的训诂递相增益而成。
现存《尔雅》共三卷十九篇。
其中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为普通语词,后十六篇为百科词语。
《尔雅》十九篇的篇目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
现代汉语复习题及答案(学生版)
一、填空题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2、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3、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方言。
4、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语言。
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6、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7、现代汉语的特点在语音方面有( 1 )没有复辅音( 2 )元音占优势( 3 )有声调。
8、日本语、朝鲜语、越南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语,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9、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10、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单项选择题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 C )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A、所有B、北京C、北方D、东北2、现代汉语构成新词所广泛运用的方法是( D )A、轻声、儿化B、简缩C、附加词D、词根复合法3、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 D )A、形态B、虚词C、词序D、虚词和词序4、现代汉语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B )A、单音节词B、双音节词C、三音节词D、多音节词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 用“×”表示正确或不正确)1、普通话就是过去所说的“白话”或“官话” 。
(×)2、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3、粤方言并不等于广东话。
( √ )4、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他方言中的成分。
《现代汉语》第三章考点手册
《现代汉语》第三章文字考点10 汉字概说(★★二级考点)1.汉字的性质: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是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
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来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也记录少量非语素的音节,但不独立表义,不同于音节文字中的文字符号。
2.汉字的性质:(1)保存了我国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2)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3)仍是现阶段中国人民广泛使用的文字工具,将越来越多地发挥它的作用。
被日本、朝鲜等国借去记录民族语言。
3.世界上所有的文字,根据记录语言的方式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4.构字部件与语音联系紧密,能与语音中的音素或音节挂上钩的,叫音素文字或音节文字,可合称为表音文字;构字部件同语音联系不紧密,字形结构不能拼读出音素或音节的,叫语素文字,也可称为表意文字。
5.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同表音文字相比,它有以下一些特点:(1)汉字从形体看是方块平面型的文字(2)汉字在语音上表示音节(3)汉字在意义上代表语素(4)汉字不实行分词连写(5)从字形结构看,汉字有其理据性(6)从发展速度看,汉字具有稳定性(7)总之,汉字是一种表意性质的语素文字。
这是它区别于纯粹表音的音素文字或音节文字的基本特点。
考点11 汉字的形体(★★二级考点)1.根据汉字字体的结构特点和发展顺序,汉字的形体演变大致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几个阶段。
2.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通行于商代。
笔画多方笔,线条笔直、纤细,两端尖锐,体势瘦挺。
多数字的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化,同一个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
文字结构不仅已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有了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从字数和结构来看,甲骨文已是一种相当发达的文字。
3.金文:是古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指西周及春秋时代的铜器上的文字。
笔画较甲骨文丰满粗肥,拐弯处由方折趋圆转,点画圆浑,体势雍容。
语素,字,词的关系
语素和词的概念。
还要明确字是什么: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语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综合起来分析:1、词是造句的单位;2、语素是构词的单位;3、字则是记录词和语素的书写单位。
前两者属于语言符号系统,后者则属于书写符号系统。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语素和字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现代汉语中的语素一般是单音节的。
单音节汉字与单音节语素形成对应关系,即一个语素由一个汉字来记录。
如“山”“大”“观”“子”“田”“小”“很”“吗”“残”“污”“检”等。
单音节汉字与多音节语素不能形成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语素由几个音节表示。
例如“彷徨”“参差”“蜘蛛”“猩猩”“的士”“白兰地”“歇斯底里”“勃勃”“萋萋”“扑通”“哗啦”等等。
因为存在多音多义字,所以,单音节语素与汉字之间,也存在不对应的情况。
如:1)汉字“行”:在下列两组词中分别对应不同的语素:xíng:“行走”“自行车”“行李”等;háng:“银行”“行业”“行距”等。
2)汉字“重”:在下列两组词中分别对应:zhòng:“重要”“重视”“重心”“重大”等;chóng:“重复”“重新”“重整”“双重”等。
其他如“别扭”的“别”和“别去”的“别”,“昂首”的“首”和“一首诗”的“首”等,都是如此。
(二)语素和词语素和词都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
两者区别的关键就在于功能上的差异:1、语素是用于构词的,而词是用于造句的,二者不是同一个层级的关系。
语素分成词语素和非词语素。
2、成词语素:可以单独构成词的语素。
如:单音节语素:“草”“并”“风”“走”“美”“一”“张”“啊”“才”多音节语素:“饽饽”“徘徊”“葡萄”“咖啡”“维他命”等。
3、非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和别的语素结合起来构成词的语素。
如:“草原”“行走”等词中的语素“原”“行”等,就属于非词语素。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
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
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12.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3.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4.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6.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现代汉语练习 第3章 文字 (附答案)
第三章文字一、填空: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_____ ,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 。
人类有了文字,就突破了语言在______ 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 。
2、文字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
3、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文字,一类是______文字。
汉字是_______体系的文字。
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是______文字。
4、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过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正式字体以及____、等辅助字体。
汉字的形体主要是朝着_______方向发展的。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______。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___和_______为典型代表。
以上两种字体合称______。
6、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7、楷书出现于________,到魏晋时就完全成熟并代替了隶书。
8、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______和______。
9、_____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它的组合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
10、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偏旁是构成____的基本单位。
____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___。
12、"六书"之中,_____ 、、、是造字的方法,、_______是用字的方法。
13、形声字是由____和____两部分组成的,其组合方法主要有六种,如"语"是_______,"期"是______,"竿"是________,"盆"是_______,"阁"是______,"辩"是_______。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明信息的工具。
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和世界上其它文字相比,汉字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无比的优势,加强写字教学的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素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
规范地书写汉字,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是小学生学好语言文字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段的写字教学提出了不同的阶段目标。
我们对学生必须从小学起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写字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提高写字水平。
现代汉语练习题
绪论部分练习题一、选择1、湘方言的代表(A )A、长沙话B 、武汉话C、上海话D、南昌话2、普通话的词汇以哪种方言为基础(C )A、吴方言B、赣方言C、北方方言D、客家方言3、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是(C )A、吴方言B、湘方言C、北方方言D、客家方言4、语言要素中,经常处于变化之中的是(D )A、语音B、词汇C、语义D、语法5、现代汉语的音节结构中(C)占优势A、声母B、韵母C、元音D、辅音6、(C )是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A、声母B、韵母C、声调D、元音7、相对而言,语言要素中较为稳定的是(A)A、语法B、词汇C、语义D、语音8、语言要素中,经常处于变化之中的是(D )A语音B词汇C语义D语法二、填空9、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任何符号均包括能记和所记两个方面。
10、粤方言的代表话是广州话。
11、语音最重要最根本的属性是社会属性,此外还有生理属性和物理属性。
12、普通话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作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著作为语法规范。
三、名词解释13、汉语规范化14、现代汉语四、判断题15声调是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Y )16、现代汉语是由语音、语法、词汇三要素构成。
(Y )17、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同口语是不一致的。
(N )18、书面语是口语的源泉。
(N )19、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发展是均衡的。
(N )五、简答题20、符号包括能指与所指。
同样的物质形式可以作为不同事物的能指,同样的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物质形式作为所指。
请举例说明。
21、语言符号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
在书面用语(书写的语言)中,熟客语言符号之外,还有非语言符号,请举例说明。
六、论述题22、现代汉语的形成。
23、跟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有哪些明显特点。
绪论部分练习题答案一、选择1、A2、C3、C4、D5、C6、C7、A8、D二、填空9、能记、所记10、广州话11、社会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12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三、名词解释13、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发展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的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
汉语言考试
①第一道题填空题五个小题第一个方面,汉字的相关知识(小篆,隶书)【一,标准: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二,现代汉语的特点:1,音系简单、声音响亮 2,词汇丰富,双音词多 3,虚词,语序最重要语法手段,量词,语气词丰富三,语素:音义结合最小单位四,文字的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作。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五,汉字的特点:1,汉字不是意音文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历史悠久 3,独立发展 4,使用人口最多 5,国际地位:联合国六种语言之一,工作文字之一六: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金文(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篆书(大篆指先前所有的古文字,以石鼓文为典型代表),小篆(减少图画性,符号化。
简化笔画。
废除大量异形字。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的结果,在汉字发展史上意义重大,使汉字从表形文字阶段进入表意文字阶段,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古今文字分水岭,泰山刻石是小篆的典型代表),隶书(现实笔画化。
摆脱形象性符号化强。
进一步简化笔。
)(隶书有秦隶,汉隶两种。
秦隶又叫古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秦隶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笔形平直方折,残存着篆书的某些痕迹。
汉隶又称今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汉隶的撇,捺和长横有波磔),楷书(笔画平直。
字型平稳。
结构紧凑。
定型化。
通用时间最长。
)(又叫真书,正书,字形方正,书写简便,兴于汉末),草书行书(草书包括章草,今草,狂草三种。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
七,汉字演变趋势:符号性越强:象形表形表意逐渐定型化:异体字越少,国家干预越强表音化因素增多汉字形体总趋势是简化,结构一笔画八:汉字的结构1,结构单位有三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三是整字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特点的点,线。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
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
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呢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
今天在西安半坡村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里发现的刻在陶器上的一些记号,是至今“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骨文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99年)在殷商都城遗址——现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发现的,至今已发掘出16万片以上,总字数有三、四千个,已识的字约有一半。
殷商王朝常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并在上面刻写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所以叫甲骨文,也叫甲骨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
比起原始文字来,甲骨文的数量多,结构复杂(各种造字法齐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
汉字作为汉族人民书面交际的工具,为汉族人民服务了几千年,自有其伟大的历史功绩。
历史悠久的汉字,保存了我们民族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汉字为我们记录下来的文化典籍,从数量上说,是其他古代文字无法相比的。
此外,汉字在维护我们这样一个多方言国家的统一上,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汉字不仅有不朽的历史功绩,在今天仍在起着重大的作用。
汉字仍是现阶段中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文字工具,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过整理的文字,将发挥它越来越大的作用。
电大谈谈你对汉字的作用的理解
汉字的作用是什么?汉字的作用是记录信息,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符号系统。
汉字在历史上曾经被周边国家和民族借用去记录不同的语言。
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它是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既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又积累了无比丰富的文化知识,它们依靠文字得以保存至今。
作为记录、保存、传播知识的工具就是文字。
汉字特点:汉字由象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
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
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汉字更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像磁铁般地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
因为那中国人的情思已经浓缩为那最简单的横竖撇捺。
每一笔,都是饱蘸着华夏碧血写就的。
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它是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是表意性质的音节文字,现代常用的文字有四千至八千个,大多数是形声字。
现代汉字的字体是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演变而来的。
2.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既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又积累了无比丰富的文化知识,它们依靠文字得以保存至今。
作为记录、保存、传播知识的工具——文字,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了不可埋没的贡献。
中国的汉字特点: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周边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
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
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
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
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字 练习(有答案)
第三章文字一、填空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_____,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
人类有了文字,就空破了语言在______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
2、文字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
3、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文字,一类是______文字。
汉字是_______体系的文字。
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是______文字。
4、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过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以及______、______等字体。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_。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______。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___和_______为典型代表。
以上两种字体合称______。
6、____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7、楷书出现于________,到魏晋时就完全成熟并代替了隶书。
8、印刷体常用的有下列几种变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汉字的构造单位有两级:______和______。
10、_____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它的组合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合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常见的有_____类、_____类、_____类、____类、_______类、_______类等六类二十五种。
12、偏旁是构成_____的基本单位。
______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______。
13、“六书”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字的方法,_____、_______是用字的方法。
2020年自考《现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现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一、学习提要1. 文字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
2. 文字的类型世界上的文字类型主要有三种: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3. 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汉字是形音义统一体,属于表意文字。
4. 汉字的起源汉字是汉民族的祖先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创造的一种文字符号系统,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体系。
汉字起源于图画和简单刻画。
我国在原始社会晚期已有汉字的萌芽。
5. 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是记录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书写符号系统。
6. 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形体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7. 汉字的结构单位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
8. 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书写单位。
现代汉字有五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
9. 构字部件构字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构成的组成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
10.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1.笔顺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
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12.现行汉字的结构方式根据构字部件的情况,汉字可分成独体字和合体字。
根据构字部件的排列方式,汉字的结构方式大体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四种。
13.“六书”“六书”是古代文字学家根据汉字形体和意义的关系,分析归纳出来的构形规则。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4.汉字的整理汉字的整理主要包括整理和废除异体字、统一新旧字形。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有趣的汉字》反思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它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负载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我们的汉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还对其他国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至今,在日本、韩国等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仍到处可见中国汉字的影子,本单元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个主题它分了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有趣的汉字”,第二个板块是“我爱你汉字”。
既然有这许多的同学喜欢猜字谜,教学就从猜字谜开始。
“请同学们赶快自己先猜一猜书中的这几个字谜,等会咱们来个竞猜,比一比,看哪位同学猜的既快又准确。
”大家对字谜很感兴趣,表现得尤其踊跃,一下子就把他们学习了解汉字的欲望勾勒出来我们上课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深入挖掘教材,创造性的用好新教材。
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与学生互换角色,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才会避免牵着学生走,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让他们说他们想说的话,画他们想画的画,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3、找一找,你们看到汉字了吗?过渡:我们的汉字神奇、有趣,独具魅力,那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到汉字呢?(3-4人)看来汉字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
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呢?那么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出示课件)一起来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明确本单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第一单元进行的“感受读书快乐”的综合性学习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76页到91页,看一看我们这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以及活动方式上和它有什么不同。
(生快速浏览1分钟)看谁速度最快,最早发现。
生答、师引导:1、(板书)2、内容也更加丰富,不仅有活动建议,而且还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
(师评价,你不仅浏览的速度快,而且观察的仔细)3、再看,每个板块里又有哪些内容呢?(生说,师板书)同学们,这两个板块的活动我们要用两周时间来进行,学习过程中要课内外活动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其他子系统的互相影响和制约,使汉字这种世界文字中使用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字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显得更为亲密。
对于汉字的研究,离不开文化的阐释,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的研究,汉字,尤其是古汉字,也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
人们一方面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汉字对汉文化的影响,如对汉语发展的促进与限制,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对汉民族思维方法、认识模式的深刻影响等;另一方面可以用文化的眼光来考察汉文化对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影响和规约,探讨汉字系统中隐含的汉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特点、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文化因素,从个体字符的构形上获取其所携带的物质文化信息、精神文化信息和方式文化信息。
1、汉字与古代物质文化:甲骨文中有“力”字,像由原始农业中挖掘植物或下种籽所用的尖头木棒发展而成的一种用来掘土的工具。
字形中的短画,像踏脚的横木。
甲骨文、金文的“男”字从田从力,像人用“力”这种农具耕田。
甲骨文“渔”字异体字很多,或从鱼从水,或像垂钓形,或像以手捕鱼形,或像张网捕鱼之状,或像人叉鱼之形,反映先民已用钩、网、叉等工具捕鱼。
2、汉字与古代制度文化:从汉字的构形系统看,中国社会早期的货币是以贝壳充当的。
许慎《说文解字》:“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货贝而宝龟”意即以贝为货币以龟为宝物。
《诗经·小雅》:“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郑玄笺:“古者货贝,五贝为朋。
”“百朋”即五百枚贝。
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汉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形,贝在中国古代的货币身份还清楚地固化在汉字形体之中,以至于汉语中与财物有关的词,其书写符号大多以贝为形符,构成一个以贝为形符的字形系统。
拿《说文解字·贝部》所收的59字来看,完整地体现了汉语中有关财物、货币等概念的各个方面。
例如:贿,财也;财,人所宝也;货,财也;资,货也;赈,富也;贺,以礼物相奉庆也;贡,献功也;贷,施也;赂,遗也;赠,玩好相送也;赉,赐也;赏,赐有功也;赐,予也;赢,贾有余利也;贮,积也;贸,易财也;赎,贸也;费,散财用也;败,买贱卖贵也;贵,物不贱也;贱,价少也;贪,欲物也;贫,财分少也;购,以财有所求也。
上述字都从贝,都有财富义或与财富义相关。
甲骨文从贝之字有贮、宝、买、得等等,可见商代已用贝为货币,作为贮存和交换流通的手段了。
3、汉字与古代精神文化:甲骨文“舞”字,像人手操舞具跳舞形,本义即跳舞。
甲骨文“乐”字,从丝从木,以丝附木上来像琴瑟之类弦乐器,表示“五音八声总名”。
甲骨文“龠”,像口吹原始的排萧形,排萧为竹制口吹的乐器,古书上说其小者只有三孔,大者有六孔。
上述甲骨文表明,商代已有舞蹈,人们是伴着音乐跳舞的,当时音乐很发达,已有了打击乐、弹奏乐和吹奏乐等形式的音乐。
4、汉字与古代民俗文化:傩,作为民俗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出现得很早,从汉文化看,大约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
其实质是一种驱鬼逐疫的巫术活动,进行时要设傩坛,戴面具,作一系列的跳傩表演,由巫师主持,以逐恶鬼。
甲骨文“鬼”字,像戴有面具的人形,以示非人面而似鬼。
甲骨文“畏”字,像鬼执杖之形,以示可畏。
上述甲骨文字形表明,商代的确有戴面具驱鬼的傩祭、傩仪,古代中原地区的确盛行过这一巫术活动。
甲骨文“妻”字,像以手抓妇女长发形,此为上古掳掠妇女以为婚配之形,后世以为女性配偶之称。
甲骨文“娶”字,从女从取,以表取妇。
甲骨文“安”字,从宀从女,像女子居于室内之形,以表安全,因可避免被抢婚,故平安无事则又有安静义。
5、汉字与数字文化:中国的数字,一、二、三和大写的壹、贰、叁等,随着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灿烂的历史发展已经成为汉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汉语中,用数字造词或构成各种俗语不少。
这些有的表示实在的数目,有的则转化为别的意义,给人新鲜的感觉,增强人们的印象。
例如有些词语全用数字构成。
“三七”是止血的中草药,“六六六”是杀虫剂,“一零五九”是剧毒农药,“二百二”是红药水,“二百五”是指缺心眼的或莽撞的人,至于“一五一十”则比喻清楚、无遗留。
用数字和其他词构成的词语就更多了。
“一言堂”原来是指商业买卖不还价的意思,后来逐步演变成比喻缺少民主作风,不能听进群众的意见。
口语中称鲁莽的人叫“二愣子”,称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为“二流子”,用“二五眼”指能力差的人。
人们听了这些词语,并不去考虑“一”“二”“五”的数字,只是比喻某些事物和人觉得十分形象生动。
“三不管”地区说明没人管,这些地区往往是政治、社会混乱,经济、文化落后。
“四不像”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像,运用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
“八面光”是大滑头。
这里的“三”“四”“八”全转化为虚词用法,相当于“任何”。
不少地区往往把“四”作为死的谐音字表示不吉利,“十三点”作为骂人的话,表示这一个人拎不清的意思。
还有些地区往往会把“八”作为发的谐音字表示吉利。
数字还可以把许多事物概括在一个词语中,起到语言精练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就把几种谷物和几种家畜概括为“五谷”“六畜”两个词,一直运用到今天。
目前我们仍然采用这种办法造词。
在成语或谚语中包括数字的现象是相当多的。
“三令五申”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意思是再三地命令和警告,这里的“三”“五”表示多。
“三令五申”的成语在今天用得十分广泛。
对于两个相近的性状,要想去强调它,往往用“一”和“二”镶嵌其间:例如“一干二净”强调一点也不剩;“一穷二白”是强调基础差,落后,穷;“一清二楚”说明很清楚,很明白。
“七”和“八”在成语中出现往往是表示多而杂,例如“七零八落”“七嘴八舌”“七拼八凑”“乱七八糟”都表示这个意思。
一般说来,“三、九、十、百、千、万”总是表示多的,“半、一、二”总是表示少的意思。
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数字往往不代表数目,而是代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内涵。
例如,对很多的历史事件通过数字命名进行记载既简单又明了。
“五四运动”表明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四五运动”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成为人民反抗“四人帮”的斗争的开始。
汉字文化渊源流长,数字在汉字文化中的艺术魅力,是其他文字无法替代的,数字在汉字文化宝库中是一朵美丽的奇葩。
6、汉字文化与书法艺术:汉字文化与书法艺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汉字是书法艺术的符号载体,书法是汉字的审美艺术化。
中国书法文化寓清新刚健的人生意识和个性自由于现代性阳刚之美中,将现代人独特的审美风范和审美趣味融注在自由充沛的自我中。
书法将汉字美化雅化,使得汉字从那种简单传达意思、记载语言的工具变成一门玄妙的艺术。
这是东方艺术中的一个奇观。
楷书用笔灵活多变,讲究藏露悬垂,结构由隶书的扁平变为方正,追求一种豪放奇崛的美。
宋曹《书法约言》说:“笔笔着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
仍须带逸气,令其萧散;又须骨涵于其,筋不外露。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方是藏锋,方令人有字外之想。
” 草书产生于汉初。
广义的草书包括草篆、草隶、章草、今草、狂草等。
狭义的草书指具有一定法度而自成体系的草写书法,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
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用笔上起抢收曳,化断为连,一气呵成,变化丰富而又气脉贯通。
草书在所有的书体中最为奔放跃动,最能反映事物的多样的动态美,也最能表达和抒发书法家的情感。
狂草是草书中最为纵情狂放的一种,为唐代书法家张旭所创,至怀素推向高峰。
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
笔势连绵回绕,酣畅淋漓;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笔致出神入化,而法度具备。
他们在草书中追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险绝美,充分显示出唐代书法的鲜明特色。
行书始于汉末,盛行于晋代。
行书切合实用,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具备楷书的工整,清晰可认,又存有草书的飞动,活泼可现。
行书伸缩性大,体变多,萦回玲珑,生动流美,且平易近人,为书法家提供了笔歌墨舞的广阔天地。
正因为墨法与笔法的完美结合,人品与书品的交相辉映,使汉字的美化──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徒手线艺术”与道相通,从而显现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奥妙,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将汉字审美化而形成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成为东方艺术中最具有哲学气息的艺术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中国人审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因为一幅有意味的书法作品,除了书法的文字内容和形质(筋骨血肉)以外,还有动态美和表情美(人格、气势),更重要的是它必须体现出作者的某种审美理想和美的追求,也就是说,在有形的字幅中,荡漾着一股灵虚之气,氤氲着一种形而上的气息,使作品超越有限的形质,而进入一种无限的境界之中。
中国书法是人生境界和生命活力的迹化,是最具东方哲学意味的艺术。
在现代文化转型时期,中国书法必将焕发新的光彩。
在所有书体中,草书(尤其是狂草)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美学精神,最能展现中国书法艺术境界。
只有草书才真正摆脱了实用性,而成为纯审美的曲线性观赏艺术。
草书之难,不难在表,而难在神。
这种纯线条对力度、情感张力和时空转换的审美追求,使草书线条游动蕴含了无限生机和精神意向,在笔墨经营取舍与心灵才情律动之间奏出空间化了的音乐。
欣赏草书的意境,是直观心灵的运行和线条的“时间的空间化”。
观书如览胜,需从其表层深入下去,才能品味书法精神内涵和奇伟瑰丽之境。
观书是心谈,是对话,是人生境界和审美趣味的测量。
俗者见妍,雅者见韵。
观草书如观阵,需具慧心明眼,方能观章见阵,心有所得。
好的书法总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召唤结构”,等待着欣赏者对其点画之规、谋篇布白、线条萦带、墨色层次加以审美判断。
以“悦目”者为下,“应心”者为上,“畅神”者为上上。
由筋见骨,由形觑神,由墨知笔,由线悟气。
心与字涉,神与物游,于草书动静简泊之中,获杳冥幽远之理。
7、汉字与隐语:隐语指的是在民间一些团体中流行的一种特殊的秘密语言,它集语言、文化、文学、民俗于一体。
隐语往往给人以神秘莫测、捉摸不透的感觉。
例如旧时江南,行话隐语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独特的内容。
有了行话,就可以分清行内行外,防止冒充的“二混子”抢生意,还可以保住一些机密。
行话大都通过口头,有时用手势或动作表示,现以工匠、商家为例。
木匠的行话是以手指锛,“盘道”探询。
鞋匠的行话为手势语,搭话者以右手指端触摸额头,相互确认后,才进一步攀谈。
石匠的对话风趣生动,如“哪山而来?”“高山而来。
”“来了几个?”“哥儿四个。
”“四个是啥?”“脐大,方圆,留青儿。
”这里脐大指磨脐,方指磨扇上几块垄台,略呈方形,圆指上下磨扇,留青儿指磨扇上的条条垄沟,运用行话问答就知道对方是搞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