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

合集下载

生理学课件《能量代谢与体温》

生理学课件《能量代谢与体温》
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 情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 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 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 显著增加。
(三)环境温度
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 境中较为稳定。
2.环境温度超过30℃,能量代谢率增加。 3.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随着温度的不断 下降,机体产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 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 4.舰艇舱内温度可高达60℃,•故舰员的能量 代谢率很高。
一般是清晨2~6h时最低,下午2~8h最 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体温的昼夜节律是生物节律的表现之一。与人 昼动夜息的生活规律,以及代谢、血液循环、呼吸 等机能的相应周期性变化有关。
长期夜间工作的人,上述周期性变化可以发生 颠倒。
2.性别差异
⑴成年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
⑵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 变动。排卵日最低(约1℃)。
人体表面积推算: ①公式计算:=0.0061×身高 ( cm) + 0.0128× 体 重 (kg) - 0.1529 ②体表面积测算图测出。
表7-4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2.何谓基础代谢?测定基础代谢率需要控制哪 些因素?
第二节 体温
概念: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 度,即体核温度。 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
来源)。
食物中蕴藏的化学能(C-H 键)。
ATP 既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又 是直接供能物质; 1mol ATP ADP(释 放33.47kJ能量)。
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 不是机体直接的供能物质,而是ATP的 储存库。
(二)能量去路 能源物质释放的能量有50%转化为热能,

生理学—3体温与能量代谢

生理学—3体温与能量代谢

汗液的成分:
水分>99% 大部分为NaCl KCl、尿素、乳酸等;无 葡萄糖和蛋白质 汗液流经汗腺排出管起始部时,部分 NaCl被重吸收,最终排出的汗液为低渗液。
溶质<1%
大量出汗可造成高渗性脱水,要补充大 量水份和适量NaCl。
3.散热过程的调节
⑴皮肤血流量的调节
交感神经调控皮肤血管口径,改变血流量,影 响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量,改变皮肤温度。 如: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 量减少。而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散热量增加。
深度低温(profound hypothermia):17~27℃ 中度低温(moderate hypothermia):28~32℃ 轻度低温(mild hypothermia):33~35℃
临床亚低温治疗主要指轻度低温,33~35℃。
亚低温治疗临床应用:


颅脑损伤
脑卒中 心肺复苏
休克复苏
(2)热型诊断 稽留热:体温39~40 ℃,波动<1 ℃/天。 驰张热:体温> 39 ℃,波动> 2 ℃ /天。 间歇热:高烧与体温正常交替出现。
回归热:体温骤升骤降,发烧持续几天降至正 常,间歇一段又高烧,反复发作。
波状热:类似回归热,但体温变化是逐渐的。
(3)发热伴随症状
寒战:多见于感染性疾病
⑵发汗的调节
发汗是反射性活动,下丘脑有发汗中枢,汗腺 受交感胆碱能纤维支配。 温热性发汗:参与体温调节(全身) 精神性发汗:与体温调节关系不大。
三、体温调节
(一)行为性体温调节 机体在不同温度环境中,通过行为活动 有意识的调节体温的方式。如采取不同的姿 势、增减衣物等行为。
(二)自主性体温调节 由体温自身调节系统调节完成。 机体通过增加或减少皮肤血流量、发汗、 战栗和非战栗产热等生理调节反应,使体温 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医学课件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医学课件

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当日 最低,排卵后升高0.2-0.50C。与血中孕激素浓度的 周期性变化有关
➢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正常体温维持
产热
动态平衡
散热
• 产热 ✓ 主要产热器官
安静时--内脏(尤其是肝脏)为主 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为主
➢ 产热形式 ✓ 寒战产热
骨骼肌在肌紧张增强的基础上,伸肌和屈肌同时发 生的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特点:不做外功 中枢:下丘脑后部 传出神经:躯体运动神经
注:通常情况下,体内能量主要来自糖和脂肪的氧化,蛋白 质用于氧化供能的量很少,且氧化不彻底,在计算能量代 谢时可忽略不计。
• 能量代谢率的测算方法 方法一: ① 测定单位时间内O2耗量和CO2产生量,计算RQ ② 以算出的RQ作为非蛋白呼吸商,从表中查得相应的混合氧热价, ③ 利用公式:产热量=混合氧热价× O2耗量,求出单位时间内的产热量,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 体温
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 也叫体核温度,37 ℃
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 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 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导致 生理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 正常体温 血液温度最理想,但不易测量,通常体温的测量 部位为:腋窝、口腔和直肠。 肛温:36.9~37.9℃,最接近机体深部的温度 口温:36.7~37.7℃ 腋温:36.0~37.4℃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储存 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 机体能量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
ATP(三磷酸腺苷):贮能物质和直接供能物质 CP(磷酸肌酸):ATP的贮存库,但不能直接供能
➢糖 正常情况下糖是主要供能物质。脑组织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 有氧氧化,故缺氧和血糖水平过低,均可导致意识障碍、 昏迷及抽搐 机体糖的储备较少,成年人糖的储备量仅为150g左右。

能量代谢与体温(生理学课件)

能量代谢与体温(生理学课件)

3.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1)肌肉活动
是影响能量代谢的最显著 因素。
(2)精神活动
主要通过肌紧张 及激素 的作用增加产热量。
=
在睡眠和在活跃时的精神活动下,脑 中葡萄糖代谢率没有差异。但精神紧张 状态如烦恼、恐惧时,产热量显著增加。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概念 :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 效应:蛋白质30%,糖6%,脂肪4%,混合10%
9.下列哪种疾病会导致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 )。
A.呆小症
B.糖尿病
C.甲状腺机能亢进
D.甲状腺机能低下
10.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最稳定的环境温度( )。 A.10~20℃ B.20~25℃ C.30~35℃ D.37℃
11.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 A.肾脏 B.皮肤 C.肺 D.消化道
12.当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形式是 ( )。
)。
15.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 A.脊髓 B.延髓 C.中脑 D.下丘脑
16.有关调定点下列哪项错误( A.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C.发热时不影响调定点数值 无障碍,调定点上移
)。
B.规定数值一般为37℃ D.发热时,体温调节机能并
能量代谢
1.机体的能量来源与利用 (1)能量的来源
①三磷酸腺苷是机体直接 供能物质
ATP
②三大营养物质的能量转化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2.能量的利用
2.能量代谢的测定 (1)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食物中化学能=热能+外功
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 测量单位时间机体产热量。
6.能量代谢率与下列哪项具有比例关系(
A.体重

生理学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课件

生理学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课件

第二节 体温
(二)行为性体温调节
行为性体温调节是指机体(包括变温动物)在环境温度变化时,通过有意识的行为和 姿势的改变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如动物避开过冷或过热的环境向适宜的温度环境靠近, 或改变姿态如:蜷缩身体而保暖,伸展肢体而散热,以及人类在寒冷时拱肩缩背、踏步跺 脚、增减衣着、创造人工气候环境等来祛暑或御寒。行为性体温调节是以自主性体温调节 为基础的,也是通过对产热和散热的影响而发挥作用,因此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对人类来 讲,行为性体温调节是大脑皮层参与下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对自主性调节的补充。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二)能量的去路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三)能量的平衡
人体能量的平衡是指机体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之间的平衡。人体每 天所消耗的能量主要包括基础代谢、身体运动和其他生理活动的能量消耗。 如果一段时间内体重不变,则这段时间内机体摄人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基本 相等,能量达到“收支”平衡;如果摄人能量少于消耗能量,机体会动用储 存的能源物质,使体重减轻,称为能量的负平衡;如果摄入能量多于消耗能 量,那么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变为脂肪,导致体重增加,称为能量的正平衡。
(4)蒸发散热:是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来散热的 一种方式。
(1) (4)
(2) (3)
第二节 体温
3.散热活动的调节

机体主要通过皮肤血流量的调节和发汗来调控散热。

当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散热量大小
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在寒冷环境中,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皮肤
第二节 体温
3.体温调定点学说
对于正常人的体温为什么能够 保持在37℃左右,有人提出了调定 点(set point)学说。该学说认为,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内存在控制体 温恒定的平衡点,即调定点,其功 能类似于恒温调节器,调定点的高 低决定着体温的水平。认为感受的 阑值为37℃,并以此为标准来调节 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生理能量代谢和体温

生理能量代谢和体温
代谢率对体温 的影响
代谢率越高,人体产 生的热量越多,体温 也会相应升高。因此 ,高代谢率的人通常 会有较高的体温。反 之,低代谢率的人则 会有较低的体温
生理能量代谢与体温的关系
体温对代谢率的影响
体温的变化也会影响代谢率的高低。一方面 ,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会通过增加代谢 率来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另一方面,当人 体感到炎热时,则会通过降低代谢率来减少 热量的产生
此外,体温的恒定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 理功能至关重要。如果体温过高或过低, 都会对人体的各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甚 至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保持正常 的体温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PART 4
小结
小结
生理能量代谢和体 温之间存在着密切
的关系
6/12/2024
生理能量代谢是指 人体如何利用和转 化能量,而体温则 是人体内部的温度
代谢率和体温之间 相互影响,高代谢 率会导致高体温, 而体温的变化也会 影响温对 于维持人体的健康
至关重要
-
Thank You
感谢你的观看
XXXXXX
THANK YOU
生理能量代谢 和体温
-
PART 1
生理能量代谢
生理能量代谢
生理能量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涉及到生物体的能量转化和利 用
在人体中,能量代谢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过程
生理能量代谢
PART 2
体温
体温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的体温通常在36.5°C至37.5°C之间波动。体温的高低 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疾病:一些疾病如感染、炎症等会 导致体温升高,而另一些疾病如甲 状腺机能减退则会导致体温降低
PART 3
生理能量代谢与体温的关系

生理学-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生理学-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不感蒸发——皮肤、呼吸道 可感蒸发(发汗) 2)环境温度升高到接:机体通过交感N调控着 皮肤血管的口径,以改变其血流量,改变皮肤 温度,从而影响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量。
(二)体温的测定
临床: 直肠温度:36.9-37.9℃ 口腔温度:36.7-37.7℃ 腋窝温度:36.0-37.4℃
实验研究: 食管温度——体核温度的一个指标 鼓膜温度——作为脑组织温度的指标
(三)体温的生理性变动
1.昼夜变化: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 2.性别差异:青春期后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 3.年龄差异 4.肌肉活动与精神活动
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在一定时间内,机体CO2 产量与O2耗量的比值 非蛋白呼吸商(non-protein respiratory quotient, NPRQ):糖 和脂肪氧化(非蛋白代谢)的CO2产量与O2耗量的比值。
三种营养物质氧化的几种数据
───────────────────────────
物质
耗氧量 (L/g)
产(CLO/2g量)
物理热价 (KJ/g)
生物热价 氧热价 (KJ/g) (KJ/L)
呼吸商 (RQ)
───────────────────────────
糖 0.83 0.83 17.0
17.0 21.0 1.00
脂 肪 1.98 1.43 39.8 39.8 19.7 0.71
(一)肌肉活动
状态 产热量(KJ/m2.min) ────────────
影响最显著 (二)环境温度
躺卧 开会 擦窗子
2.73 3.40 8.30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洗衣 扫地
9.89 11.37

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

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
肌肉收缩
外功
医教园
10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和方法 (一)测定原理 1、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机体释放的能量=热能+外功 2、机体安静时,外功=0,此时机体能量 代谢=机体在单位时间内散发的总热量
医教园
11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二)能量代谢测定方法 1、直接测热法 直接测出人体在一定时间内发散的热量 2、间接测热法-化学反应的定比定律 C6H12O6+6O2=6CO2+6H2O+Q 只要测得机体单位时间的耗O2量和CO2产生量,便可计算 出产热量,从而算出能量代谢率。 3、双标记水法
BMR测定的临床意义: 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 ➢ 甲低:BMR比正常低 40%~20% ➢ 甲亢:BMR比正常高 25%~80%
➢ BMR:发热、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
➢ BMR: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功能低下、肾病综合 征、病理性饥饿、垂体性肥胖等。
医教园
33
第一节 能量代谢
列哪种情况下,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 B
A、肢端肥大症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糖尿病
D、呆小症
E、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X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条件有:ACD A、于清晨醒后不久测定 B、测定时取坐位 C、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 D、室温保持在20-25摄氏度
医教园
34
第一节 能量代谢
X下列疾病中,基础代谢率呈升高趋势的有 A. 急性白血病 B.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 糖尿病
医教园
12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三)间接测热法的具体步骤 测定参数 由于间接测热法是根据机体单位时间的耗O2量和CO2产 生量来推算各种食物的消耗量和产热量,因此必须首先 了解以下几个概念: ➢ 食物的热价(caloric value) ➢ 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 ➢ 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生理学:第七篇 能量代谢和体温

生理学:第七篇 能量代谢和体温
=热能 + 外功
(一)间接测热法的原理
基本原理:利用化学反应的定比定律,查出一定时间 内机体中氧化分解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各有多少, 据此计算该段时间内机体所释放出的总热量。
相关概念 食物热价-1g食物氧化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反映了一定 量的能源物质贮存能量的大小。 食物的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 的热量。
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16%,故在任何生物样品种,每克氮的存在,表示该 样品中含有100/16=6.25克的蛋白质。
(3) 非蛋白质代谢:耗氧量=400 L-71.25 L=328.75 L CO2产生量=340 L-57 L=283 L 非蛋白呼吸商=283 L÷328.75 L=0.86 查表,NPRQ=0.86时,氧热价为20.41 kJ/L
非蛋白代谢产热量=20.41 kJ/L×328.75 L=6709.79 kJ (4) 24 h产热量: 24 h产热量=1349.25 kJ+6709.79 kJ=8059.04 kJ
即24 h能量代谢为8076 kJ
第三节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 肌肉活动 2. 精神紧张 3.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1) 测定:24 h 耗氧量400 L,CO2排出量340 L,尿氮排出量 12 g。 (2)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分解量=12 g×6.25=75 g
产热量=17.99 kJ/g×75 g=1349.25 kJ 耗氧量=0.95 L/g×75 g=71.25 L CO2产生量=0.76 L/g×75 g=57 L
第七篇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二十二章 能量代谢 第二十三章 体温和体温调节
学习目标
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基础代谢率的概念 产热的主要器官及影响因素 散热的方式(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第一节 能量代谢
非蛋白呼吸商的计算步骤 ① 测定一定时间内的尿氮量; ② 根据尿氮量来计算蛋白质分解量; ③ 根据相关表的数据算出蛋白质的耗O2量和CO2产生量; ④ 用总的耗O2量和CO2产生量减去蛋白质分解时的耗O2量
和CO2产生量,即可得糖和脂肪氧化时的耗O2量和CO2 产生量;从而算出NPRQ。
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 耗能
新陈代谢(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分解代谢 放能
能量代谢的概念: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
转移、储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6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 、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营养物质的能量转化
25
第一节 能量代谢
机体各种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能转化为体热 的是: D A、心脏泵血并推动血液流动 B、细胞合成各种功能蛋白质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D、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 E、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
21
第一节 能量代谢
4、更为简略的方法: 仅测出机体一定时间内的耗O2量,基础状态下的NPRQ为 0.82,此时氧热价为20.20,即可用下式计算: 产热量=20.20×耗氧量 单位:kJ/m2.h
22
第一节 能量代谢
(四)能量代谢率的衡量标准 如何比较不同个体的能量代谢率差异?研究表明:基础
代谢率、肺活量、肾小球滤过率、心输出量、主动脉和气管 的横截面积都与体表面积呈比例关系,而与机体体重相关性 不明显。
肌肉收缩
外功
11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和方法 (一)测定原理 1、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机体释放的能量=热能+外功 2、机体安静时,外功=0,此时机体能量 代谢=机体在单位时间内散发的总热量
12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二)能量代谢测定方法 1、直接测热法 直接测出人体在一定时间内发散的热量 2、间接测热法-化学反应的定比定律 C6H12O6+6O2=6CO2+6H2O+Q 只要测得机体单位时间的耗O2量和CO2产生量,便可计算 出产热量,从而算出能量代谢率。 3、双标记水法
14
第一节 能量代谢
(1)食物的热价(caloric value) 概念:1克某种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 单位:kJ或kcal 物理热价: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生物热价: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 糖、脂肪:物理热价等于生物热价 ➢ 蛋白质:物理热价大于生物热价
15
第一节 能量代谢
19
第一节 能量代谢
非蛋白呼吸商的测定意义 研究表明,NPRQ与氧热价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知道 NPRQ,就可从相应表中查找氧热价,用氧热价乘以O2耗 量即可得到非蛋白质代谢的产热量,再加上蛋白质分解的 产热量,最终可得出机体总产热量。
20
第一节 能量代谢
3、临床简化方法: 因为一般情况下,蛋白质氧化分解极少,故可忽略不计蛋白 质产热量;将求出的呼吸商直接视为NPRQ,查出相应氧热 价,即可用下式计算: 产热量=氧热价×耗氧量
9
第一节 能量代谢
3、蛋白质 ➢ 一般用作构成细胞成分,及合成酶和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不做为供能物质。 ➢ 但在长期饥饿,能源缺乏时才不得已用于供能 。
10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二)能量的利用 三大营养物质(化学能)
热能

未利用5%
CP

氧 化
能量45% ATP自由能
CO2+H2O
ADP
生物合成 分泌 神经传导 AP
(糖、蛋白质和脂肪)
方式: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
7
第一节 能量代谢
1、糖 ➢ 脑组织所需能量完全来源于糖的有氧氧化。 ➢ 当机体缺氧和血糖水平过低时,均可导致脑功能障碍,
甚至出现低血糖性休克。
8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脂肪 ➢ 为机体主要的贮能物质 ➢ 是机体短期饥饿时的主要供能物质 ➢ 供能方式:有氧氧化 ➢ 特点:释放能量多,为同等重量糖的2倍
氧耗量(ml) ➢ 经测定:糖的呼吸商为1;脂肪的呼吸商为0.71;蛋白质的
呼吸商为0.80;混合食物的呼吸商一般在0.85左右。 ➢ 糖尿病患者呼吸商接近0.71,长期饥饿者呼吸商近于0.80 ➢ 肺过度通气或酸中毒可导致呼吸商变大,肺通气不足或碱
中毒可导致呼吸商变小
17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能量代谢率的计算 非蛋白呼吸商(NPRQ) 概念: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糖和脂肪氧化时的呼吸商; 计算见下面所述:
(2)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 概念:某种食物在体内氧化时,每消耗一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16
第一节 能量代谢
(3)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 概念: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 所产生的CO2与所消耗
的O2的比值。 RQ= CO2产生量(ml)
13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三)间接测热法的具体步骤 测定参数 由于间接测热法是根据机体单位时间的耗O2量和CO2产 生量来推算各种食物的消耗量和产热量,因此必须首先 了解以下几个概念: ➢ 食物的热价(caloric value) ➢ 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 ➢ 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23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下列选项中,能引起呼吸商增大的是: D
A、长期饥饿
B、患糖尿病
C、代谢性碱中毒
D、肺通气过度
食物的氧热价是: C A、1克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B、1克食物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 C、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D、氧化1克食物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24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临床上测定能量代谢时,为了简洁,只需测定: D A、一定时间内的CO2产生量 B、食物的氧热价 C、非蛋白呼吸商 D、一定时间内的氧耗量
生理学
Physiology
第8版
主讲人: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考查内容
1、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 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3
4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