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自查整改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与自查整改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我院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小组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进行自查与整改,现汇报如下:
一、调查情况
1、抗菌药物基本情况调查
(1)使用量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米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鲁抗)、头孢挫林钠、头孢西丁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利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注射用头孢她啶(齐鲁)、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2)使用金额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米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利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克林霉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鲁抗)、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她啶(齐鲁)、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注射用阿奇霉素(0、25g)、替硝唑注射液。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2%,使用强度42DDD。
(4)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96、2%。
(5)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5、3%,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5%。
2、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
(1 )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联合用药率过高。虽然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仍然达到62%左右,与目前相关要求仍有一定差距。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96%以上,远远高于标准的30%以下。
(2)未按照规范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医师选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3)给药方式与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存在不合理现象。在使用剂量方面存在个别大剂量、超剂量现象。
(4)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较长。
(5)预防用药品种选择还没有完全按照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规定执行;
(6)更换品种、联合用药依据不充分;
(7)仍有越级使用现象。
二、自查整改报告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有效地控制感染, 避免菌群失调及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 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制订了以下整改措施:
1、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达到限定范围,做到品种结构合理。我院原有抗菌药物30余种,种类较多,删减困难较大。经院委会多次遴选,最后保留了疗效好、价格适中,不良反应少,临床
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供临床应用。
2、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抗菌药物特点、适应症、抗菌谱,参考国家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制定了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明确了各级医师使用权限并认真执行。
3、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每月定期对门诊处方与病区医嘱单进行点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医务科予以通报,督促整改。对使用量与使用金额前十位抗菌药物进行公示。
4、努力规范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科室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抗菌药物。各科主任认真贯彻落实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使用抗菌药物有明确的适应症,疗程适当。逐步杜绝长期用药、无适应症用药、联合用药的不良习惯。
5、加大管理措施,加强监督考核,加大奖惩力度。我们给各科室制定药品使用比例,降低药品费用,限制抗菌药物用量,对超比例的科室严格处罚,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与惩罚力度。
6、加强学习,持续改进。持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应使各级临床医师与药剂科工作人员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作用特点、体内过程( 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 、适应证、不良反应等, 以便根据上述特点, 结合患者临床特点( 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临床表现等) 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7、尽早确立感染病学诊断,常规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中、重度感染住院病人入院第一天或开始发生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前) 即应作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轻度感染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可酌情选择进行。取材及送检方法要正确规范。
8、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可在临床诊断基础上预测病原体种类,进行经验治疗;试验结果报告后应认真参考试验结果选用药物。抗生素治疗2~3 天后如未见效再更换其它药物。
9、做好病情及用药记录。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在病历上记录患者感染的临床情况及抗生素应用的情况,包括用药原因、疗效、不良反应、耐药情况等。
10、掌握预防用药的适应症与用药时间。明确预防用药的用药时间及疗程。手术预防用药一般用至术后24 小时,最迟不超过48小时。治疗感染用药通常用药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11、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与原则。二联用药的指征就是: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与(或) 混合感染;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需长期用药,为避免单一用药而致细菌耐药、二重感染或毒性者。三联或四联用药的指征就是:经二联用药疗效不明显的严重或混合感染;大型或污染手术;结核等特殊疾病的联合用药按相应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
12、尽量避免在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因易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
13、密切监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对必须做过敏试验的药物要严格按规定进行,熟练掌握急性过敏反应的抢救措施,慎用有较明显毒副反应抗菌药物,执行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14、注意特殊生理、病理状态下的用药。儿童、老人、孕妇、肝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药物,尽量避免使用毒副作用较大的品种,如氨基糖甙类、氯霉素、四环素等。并根据临床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如剂量、间隔时间、疗程等
15、加大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宣传力度,及时对患者与公众进行合理用药的教育,制作宣传栏,让公众真正明白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的细菌耐药性的严重后果,使其懂得感冒、喉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这类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不仅无效,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会增加,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