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诗鉴赏
《黄鹤楼闻笛》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黄鹤楼闻笛》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黄鹤楼闻笛》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
此诗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绪,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点题,写在黄鹤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作品原文:黄鹤楼闻笛[唐] 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作品注释:⑴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
钦:当是史郎中名。
一作“饮”。
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谓史钦,其生平不详。
黄鹤楼:古迹在今湖北武汉,今已在其址重建。
⑵迁客:被贬谪之人。
作者自比,一说指史郎中。
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⑶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因在长江、汉水滨,故称江城。
落梅花:即古代笛曲名《梅花落》,此因押韵倒置,亦含有笛声因风散落之意。
作品译文:世事难料,我竟一下就成为贬官,远谪长沙;西望长安,云雾迷茫,何处才是我的家乡?黄鹤楼中传来阵阵《梅花落》笛声,如怨如诉,仿佛五月江城落满梅花,令人倍感凄凉。
创作背景: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等认为,此诗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被长流夜郎,路经江夏(今武汉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而郁贤皓、王运熙、华桂金等则认为此诗是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经江夏时所作。
当时老朋友史郎中在江夏特意陪他游览了当地名胜黄鹤楼。
黄鹤楼头,那悠悠笛声给凭栏远眺的诗人李白平添了无限思绪,兴会之余,他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而李白也因永王事件受到牵连,流放夜郎。
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蜀道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蜀道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蜀道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蜀道难》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绝壁之险,还是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皆有逼人之势,气象宏伟,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深受学者好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蜀道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作品简介《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
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
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本文目前收录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四课。
蜀道难唐代: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词句注释(1)《蜀道难》:古乐府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2)噫吁嚱:三个都是惊叹词。
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
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3)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难以考证。
唐朝诗人李白的详细介绍及诗歌鉴赏
唐朝诗人李白的详细介绍及诗歌鉴赏李白游览名山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因为文学这种东西不像是武功,不服打一架就行了,两人擅长的类型不同,读者的喜好不同,根本很难分出一个高下来。
而有趣的是李白、苏轼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才子,他们的风格多多少少有些相似,也是因此,才经常被拿来比较。
但是细细来看李白和苏轼又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从唐诗和宋词的风格来看,唐诗的气度更加豪放,而宋词则显得更加闲淡,这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是分不开的,李白生在盛唐时期,他是空前绝后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就像是天马行空,常人很难想象,其中流露出的少许仙气就足以让常人仰望了,而且他的诗歌之中体现了他的自由、不羁的性格,所以被称为诗仙。
而苏轼则是出生在宋朝,宋朝时期各种文体的形式都有着发展,诗这种形式已经不可能超越唐诗了,所以另辟蹊径,开发出了宋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苏东坡则是宋词的巅峰。
两人虽然都是奇人,但是李白的奇在于他的诗歌的意向高远,不似凡间,色彩斑斓,缤纷壮丽,有着超越现实的气度,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自由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就像是烈酒一样。
而苏轼最大的奇在于无论什么处境都能有着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能够用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态度来对待。
所以说这两个人其实没有什么高下之说,各有所爱罢了,但是这两个人又都是不可缺少的,少了谁,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失色不少。
唐代诗人李白简介李白,想必大家对这个人物都不陌生吧,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誉。
李白一生博闻多识,写下了许多飘逸优美的诗歌。
李白所写的诗,用词精美,字里行间充满了飘逸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无愧于唐代最伟大的诗人这一称号。
李白的雕像根据史料的记载,李白出生在公元701年,出生的地点大约是在西域的碎叶城。
李白从小便十分的聪慧,五岁的时候他就能够背诵六甲,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神童。
等到李白十五岁时,他出口成章,写得一手好诗。
李白写的'诗受到了当时上层名流的赏识,李白也变得愈发有名了。
《夜下征虏亭》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夜下征虏亭》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夜下征虏亭》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
诗人运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在诗中形象地描绘了从征虏亭(在今南京)到广陵(今扬州)一带的江中夜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出游的喜悦之情。
全诗语言如话,意境如画,对客观景物神态的描绘逼真传神,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作品原文:夜下征虏亭[唐] 李白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作品注释:⑴征虏亭:东晋时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郊。
此诗题下原注:”《丹阳记》:亭是太安中征虏将军谢安所立,因以为名。
“据《晋书·谢安传》等史料,谢安从未有过征虏将军的封号,这里“谢安”应是“谢石”之误。
⑵广陵:郡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⑶绣颊(jiá):涂过胭脂的女子面颊,色如锦绣,因称绣颊。
亦称“绣面”,或“花面”。
一说绣颊疑为批颊,即戴胜鸟。
这里借喻岸上山花的娇艳。
⑷江火:江上的渔火。
江,咸本、玉本、郭本、朱本俱作”红“。
刘本注云:江,今本作红,江字为胜。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作品译文:小舟朝广陵驶去,明月照着征虏亭。
远望山花如美丽的绣颊,江上渔火像点点的流萤。
创作背景:据《建康志》记载,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是金陵的一大名胜。
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
李白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暮春由此登舟,往游广陵,即兴写下此诗。
作品鉴赏:此诗开头“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两句写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征虏亭,只见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格外轮廓分明。
第三句:“山花如绣颊。
”唐人风俗,少女妆饰面颊,称“绣颊”。
白居易有诗云:“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女。
”刘禹锡亦有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扶。
”李白是以“绣颊”代称少女,以之形容山花。
这句诗是说,那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伫立江头,为诗人依依送别。
第四句:“江火似流萤。
《秋下荆门》李白唐诗鉴赏
《秋下荆门》李白唐诗鉴赏【作品介绍】《秋下荆门》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写于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时。
诗中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秋日出游的愉悦心情,也表达了作者意欲饱览祖国山河而不惜远走他乡的豪情与心志。
全诗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风格雍容典雅又不失豪放飘逸,妙用典故而不着痕迹,达到了推陈出新、活泼自然的境界。
【原文】秋下荆门⑴霜落荆门江树空⑵,布帆无恙挂秋风⑶。
此行不为鲈鱼鲙⑷,自爱名山入剡中⑸。
【注释】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⑵空:指树枝叶落已尽。
⑶布帆无恙:运用《晋书;顾恺之传》的典故:顾恺之从他上司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借到布帆,驶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风,他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此处表示旅途平安。
⑷鲈鱼鲙:运用《世说新语;识鉴》的典故:西晋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菰菜、鲈鱼鲙的美味,遂辞官回乡。
⑸剡中:指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
《广博物志》:“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灾。
”【白话译文】秋霜降落在荆门江树叶子落空,布帆完好地挂在杆上招引秋风。
我这次出去不是为了那鲈鱼鲙,本来就热爱名山因此才去剡中。
【创作背景】根据裴斐编制的《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
当年李白再游峨眉山,秋间经清溪、渝州、三峡去蜀,来游楚地,在离开荆门时作此诗。
【赏析】荆门山战国时为楚国的西方门户,乘船东下过荆门,就意味着告别了巴山蜀水。
这首诗写于诗人第一次出蜀远游时。
对锦绣前程的憧憬,对新奇而美好的世界的幻想,使他战胜了对峨眉山月的依恋,去热烈地追求理想中的未来。
诗中洋溢着积极而浪漫的热情。
第一句是写景,同时点出题中的“秋”和“荆门”。
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绿叶满山,然而诗人到来时,却是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
由于山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
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
《长干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长干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长干行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爱情叙事诗以商妇独白自述的手法,反映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与情感。
第一首诗描绘了商妇各个生活阶段的各个生活侧面,展现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塑造出了一个对理想生活执着追求和热切向往的商贾思妇的艺术形象;第二首诗从商妇望夫不归说起,一层一层,直到自怜自恨而止,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的丈夫的挚爱和思念,凄切幽怨,缠绵感人。
全诗熔叙事、状景、抒情于一炉,形象鲜明饱满,风格深沉柔婉。
作品原文:长干行二首⑴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⑵。
同居长干里⑶,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⑷,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⑸。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⑹。
门前迟行迹⑺,一一生绿苔⑻。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⑼,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⑽,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⑾。
其二忆妾深闺里⑿,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⒀。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⒁。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⒂。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⒃,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⒄,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⒅,佳期兰渚东⒆。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⒇。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词句注释:⑴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
下篇一作张潮。
黄庭坚作李益诗。
⑵床:井栏,后院水井的围栏。
⑶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⑷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⑸滟(yàn)滪(yù)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⑹天上哀:哀一作“鸣”。
⑺迟行迹:迟一作“旧”。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作品原文:春夜洛城闻笛⑴谁家玉笛暗飞声⑵,散入春风满洛城⑶。
此夜曲中闻折柳⑷,何人不起故园情⑸。
词句注释:⑴洛城:即洛阳,今属河南。
⑵玉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
玉:指玉石。
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⑶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⑷闻:听;听见。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
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
’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皆言《折柳曲》也。
”一方面内容多写离情别绪,一方面又暗含一种习俗:人们临别时折柳相赠。
柳:暗指“留”。
⑸故园:指故乡,家乡。
白话译文: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作品鉴赏: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已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
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
“暗”字为一句关键。
注家多忽略这个字。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
《客中行》李白唐诗鉴赏
《客中行》李白唐诗鉴赏【作品介绍】《客中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一反游子羁旅乡愁的古诗文传统,抒写了身虽为客,却乐而不觉身在他乡的乐观情感,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全诗语意新奇,形象潇洒飘逸,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色。
【原文】客中行⑴兰陵美酒郁金香⑵,玉碗盛来琥珀光⑶。
但使主人能醉客⑷,不知何处是他乡。
版本二客中行蒲桃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释】⑴客中:指旅居他乡。
⑵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一说位于今四川省境内。
郁金香:散发郁金的香气。
郁金,一种香草,用以浸酒,浸酒后呈金黄色。
⑶玉碗:玉制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
琥珀:一种树脂化石,呈黄色或赤褐色,色泽晶莹。
这里形容美酒色泽如琥珀。
⑷但使:只要。
【白话翻译】兰陵美酒浸润着醇浓的郁金芳香,盛在玉碗里显现出透亮的琥珀光。
只要主人同我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就不知道哪里可以算作是他乡!【写作背景】李白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
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应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亦即入京前的作品。
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
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都充满了美丽。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美酒的清醇、主人的热情,表现了诗人豪迈洒脱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了盛唐社会的繁荣景象。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
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兰陵,点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了。
著名的兰陵美酒,是用香草郁金加工浸制,带着醇浓的芬芳,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
李白的诗及其赏析
李白的诗及其赏析李白的诗及其赏析导语:唐诗宋词。
唐代以诗歌为盛,而诗中通达者无非诗圣诗仙。
诗仙李白的诗歌多潇洒隽永,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赏析一下,这位大神的作品吧|!1、《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作品赏析【简析】:燕,指今河北北部的辽宁一带,当年是戍边之地;秦,今陕西一带,系征夫们的家乡。
作品将少妇的心态刻画的逼真细腻。
李白有相当数量的诗作描摹思妇的心理,《春思》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春”字往往语带双关。
它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比喻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
诗题“春思”之“春”,就包含着这样两层意思。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
诗中的兴句一般是就眼前所见,信手拈起,这两句却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的春天景物起兴,颇为别致。
“燕草如碧丝”,当是出于思妇的悬想;“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
把目力达不到的远景和眼前近景配置在一幅画面上,并且都从思妇一边写出,从逻辑上说,似乎有点乖碍,但从“写情”的角度来看,却是可通的。
试想:仲春时节,桑叶繁茂,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盼望在燕地行役屯戍的丈夫早日归来;她根据自己平素与丈夫的恩爱相处和对丈夫的深切了解,料想远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见到碧丝般的春草,也必然会萌生思归的念头。
见春草而思归,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首句化用《楚辞》语,浑成自然,不着痕迹。
诗人巧妙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真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
所以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能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传写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
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
“丝”谐“思”,“枝”谐“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音乐美与含蓄美。
《早发白帝城》李白唐诗鉴赏
《早发白帝城》李白唐诗鉴赏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诗鉴赏:《早发白帝城》,又作《白帝下江陵》“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年李白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政治热情,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希望能够挥戈“扫胡尘”,一清中原,以功报国。
然而,不久,永王兵败,李白也因此被定了“附逆”罪名,开始关押于浔阳狱,后又被判流放夜郎。
乾元二年(759)三月,李白行至巫山附近白帝城,恰逢唐王朝颁布“天下现禁囚徒,死罪从流,流罪以下一切放免”的赦令,遇赦。
一生渴望自由、追求解放的诗人,突然间恢复了人身自由,感到狂喜无比,当即从白帝城乘船东下,急返江陵。
这首诗就是诗人在东下江陵途中所作,表现了诗人重获自由时欢畅轻快的心情。
白帝城遗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汉末年公孙述占据此地,称看见殿前井内有白龙跃出,就自封为白帝,称山为白帝山。
城为白帝城。
白帝城居高凭险,高耸入云,云窜缭绕,而城下临长江,跟三峡入口处甚近,形势蔚为壮观。
首句“朝辞白帝彩云间”,是写诗人离开白帝城。
《水经注·江水》篇曾写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诗人在此改“发”为“辞”,显得感情充盈,神采飞扬,亲切轻快。
“彩云间”三字,既说明白帝城地势的高峻,又表现出了其间景色的绚丽多彩,同时,也显出诗人“辞”别的不是荆棘坎途,而是旷逸仙境,更增添了诗歌情调的欢悦感。
次句“千里江陵一日还”,是写诗人东归江陵的情况。
“千里”二字,写出了行程路途之遥; “江陵”与白帝城相距约一千二百里; “一日还”三字,说明了还归的时间之短暂。
这里,“千里”与“一日”的鲜明时空对照,形象地表现了飞舟疾下的迅速,显得凝炼干净,简捷有力,大有“归心似箭”之意。
《长相思其一》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长相思其一》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长相思其一》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长相思·其一》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长相思·其一》是唐代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是诉述相思之苦。
《行路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行路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三首七言古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全诗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具有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高昂的气势。
作品原文: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其三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词句注释:(1)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2)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3)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4)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夜泊牛渚怀古》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
《夜宿山寺》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夜宿山寺》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夜宿山寺》这首诗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般认为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想象瑰丽,夸张巧妙,活灵活现,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之感。
作品原文:夜宿山寺⑴危楼高百尺⑵,手可摘星辰⑶。
不敢高声语⑷,恐惊天上人⑸。
词句注释: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高。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⑷语:说话。
⑸恐:唯恐,害怕。
惊:惊动。
白话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作品鉴赏: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
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发端一个“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
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
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
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
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李白最著名的五首诗及鉴赏
李白最著名的五首诗及鉴赏李白最著名的五首诗及鉴赏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最著名的五首诗及鉴赏,欢迎阅览。
李白最著名的五首诗及鉴赏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
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二、《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最大。
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
诗由黄河起兴,感情发展也像黄河之水那样奔腾激荡,不易把握。
而通篇都讲饮酒,字面上诗人是在宣扬纵酒行乐,而且诗中用欣赏肯定的态度,用豪迈的气势来写饮酒,把它写得很壮美,也确实有某种消极作用,不过反映了诗人当时找不到对抗黑暗势力的有效武器。
酒是他个人反抗的,有了酒,像是有了千军万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剂,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这些都表现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山中问答》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山中问答》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山中问答》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这是一首古绝,以问答形式抒发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反映了诗人的矛盾心理。
全诗语言朴素,转接轻灵,活泼流利,浑然天成;用笔有虚有实,实处形象可感,虚处一触即止,虚实对比,意蕴幽邃;诗境似近而实远,诗情似淡而实浓。
作品原文:山中问答[唐] 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作品注释:⑴山中答问:一作“山中答俗人”,一作“答俗人问”,一作“答问”。
⑵余:我,诗人自指。
何意:一作“何事”。
栖:居住,隐居。
碧山:山名,又名“白兆山”,在湖北省安陆市内,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读书处。
一说碧山指山色的青翠苍绿。
⑶不答:一作“不语”。
自闲:悠闲自得。
闲,安然,泰然。
⑷“桃花”句: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载,东晋时,武陵有一渔人在溪中捕鱼。
忽进桃花林,林尽处有山。
山有小口。
从山口进去,遇一与外界隔绝的桃花源,里边的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此句暗用其事。
窅(yǎo)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一作”宛然“。
⑸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
别,另外。
非人间:不是人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
作品译文:有人问我为什么隐居在碧山。
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闲。
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
这里别有一番天地,岂是人间。
创作背景:李白曾经多次隐居山林。
他在少年时代,和逸人东严子隐居岷山。
出川以后,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始,李白在安陆(今属湖北)居住十年,曾隐居白兆山桃花岩。
此诗当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年)或十八年(730年)李白在白兆山桃花岩隐居时期。
作品鉴赏: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以问答形式并暗用典故抒发了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
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
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以唤起读者的注意。
李白经典诗词赏析【五首】
【导语】李⽩(701-762),字太⽩,号青莲居⼠,唐朝浪漫主义诗⼈,被后⼈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下⾯是分享的李⽩经典诗词赏析【五⾸】。
欢迎阅读参考!【篇⼀】李⽩经典诗词赏析 ⼭中与幽⼈对酌 李⽩〔唐代〕 两⼈对酌⼭花开,⼀杯⼀杯复⼀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赏析 这⾸诗⾸句点明作者与朋友喝酒的地点与环境;次句以反复⼿法渲染开怀畅饮的场⾯;三句运⽤陶渊明的典故,写⾃⼰喝醉请对⽅⾃便;末句婉订后约,相邀改⽇再饮。
此诗表现了⼀种随⼼所欲、恣情纵饮、不拘礼节的⼈⽣态度,展现出⼀个具有⾼度个性化、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
全诗在语⾔上词⽓飞扬,体现出歌⾏的风格。
李⽩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
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
“⼭中”,对李⽩来说,是“别有天地⾮⼈间”的;盛开的“⼭花”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且眼前不是“独酌⽆相亲”,⽽是“两⼈对酌”,对酌者⼜是意⽓相投的“幽⼈”(隐居的⾼⼠)。
此情此境,事事称⼼如意,于是乎“⼀杯⼀杯复⼀杯”地开怀畅饮了。
次句接连重复三次“⼀杯”,采⽤词语的重复,不但极写饮酒之多,⽽且极写快意之⾄。
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那样兴⾼采烈的劝酒的声⾳。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由于贪杯,诗⼈李⽩的朋友喝得⼤醉,就告诉李⽩“我已经喝醉,想要睡了,你回去吧!明天你若还觉得有意的话,就请顺便抱只琴来!”“我醉欲眠卿且去”的典故出⾃晋代伟⼤诗⼈陶渊明。
《宋书》记载,陶渊明不懂⾳乐,但是家⾥收藏了⼀把没有琴弦的古琴,每当喝酒的时候就抚摸古琴,醉了就和客⼈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我醉欲眠卿且去,⼏乎⽤陶潜的原话,表现出⼀种天真超脱的风度。
唐代伟⼤诗⼈李⽩的《⼭中与幽⼈对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独特的所在。
盛唐时期,绝句已经格律化。
⽽李⽩的《⼭中与幽⼈对酌》却不迁就声⾳格律,语⾔上⼜有飞扬的⽓魄,有古代歌⾏的风格。
诗的艺术表现也有独特之处。
《把酒问月》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把酒问月》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把酒问月》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月抒怀诗。
此诗写诗人端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从饮酒问月开始,以邀月临酒结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不解。
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
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其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
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历来为人所激赏。
作品原文:把酒问月[唐] 李白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作品注释:⑴丹阙:朱红色的宫殿。
⑵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灭尽:消除。
一作“灭后”。
清辉:形容月光皎洁清朗。
⑶但见:只看到。
⑷宁知:怎知。
没(mò):隐没。
⑸白兔捣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
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⑹嫦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
传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
见《淮南子·览冥训》。
一作“姮娥”。
与谁邻:一作“谁与邻”。
⑺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作品译文: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时出现?我现在停下酒杯且探问之。
人攀于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云霭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唐诗鉴赏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诗鉴赏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首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
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
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明月从天山升起。
天山虽不靠海,却有横亘在天山上的云海。
诗人将人们印象中似乎只是在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奇而壮观。
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气势比前两句更为广阔。
这里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佇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仿佛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至此,连同上面的描写,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
这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却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显而易见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再现征战的景象。
下,指出兵。
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
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
边地烽火不息,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
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表情,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
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一定也是叹息不已。
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联系起来了。
所见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
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这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更加深沉了。
离人思妇之情,在很多诗人笔下,往往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
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而运笔又自然有力。
明代胡应麟评论说:浑雄之中,多少闲雅。
诗人运笔举重若轻,思绪不局促于一时一事,而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它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