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仪器原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资料解释
这三大环节中,地震勘探成功的关键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地震采集技术。如果地震 采集技术不过关,无论采用多么先进的处 理软件和方法,都不可能无中生有的处理 处理想的地震剖面,得到正确的地质信息 。但是由于仪器设备制造工艺、野外采集 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地震采集技术的 研究与发展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
激发方式的研究是地震勘探的 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激发的井深、 药量、组合激发、激发条件等方面 的试验研究工作。
接收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地震 仪器技术、地震检波器技术和野外 使用检波器组合等方面的技术。
3、质量监控与评价
常规质量监控序列包括2个主要阶段: (1)观测系统和坐标系统的控制及它们与地震数据
一个三维地震采集的观测系统的设计 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分析论证的工作过程, 一般难以完全做到面面俱到。
就三维设计而言,采集成本主要与满 足信噪比要求的覆盖次数大小和满足分辨 率要求的反射面元大小有关,这两个因素 一旦确定,地震采集成本就会基本上得到 控制,因为三位观测系统使用的道数也就 会随之基本上受控。
地震勘探应该说可以分为两大勘探领域 ----陆地和海洋。对陆上勘探来讲,由于地 表条件不同,可分为平原、山地、沙漠、 黄土塬和滩浅海勘探;海洋主要指深海勘 探。不管是哪一领域,尽管要采用不同的 勘探设备、技术和方法,但对地震勘探本 身来说,万变还是不离其中的,仍然分为 采集、处理、解释三大环节。
一、地震采集
炮检距分布取决于炮点分布、最大炮检距、 最小炮检距、覆盖次数及非纵距分布,在 窄排列片中炮检距的分布比较均匀,并且 纵向覆盖次数越大,炮检距分布越均匀。 方位角的分布主要受横向覆盖次数和排列 非纵距的影响。方位角分布和炮检距分布 是一对矛盾,在实际设计时应根据目标有 所侧重。设计观测系统是还要考虑偏移成 像、速度分析、反褶积等对面元属性的要 求。
从单分量地震勘探到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而且地震 技术的应用也已经从传统的勘探领域进入 到开发领域,一切发展的前提是地震采集 技术的长足发展。
地震勘探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地震 资料的采集、室内处理到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料的解释 三个环节紧密相连。
地震勘探技术三大环节
野外数据采集
室内资料处理
采集设计需要对基础地球物理采集参数 进行论证,包括纵、横向分辨率,面元和 道距大小,最小和最大炮检距,非纵距, 覆盖次数等,每个参数的应用范围都有一 定的假设条件,各个参数的成立条件及相 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所以,一般情况下 ,设计观测系统是要限制最大非纵距,尤 其是在断层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倾 角变化大的地区,应使最大非纵距尽可能 的小一些。
在此基础上,最大炮检距的变化是决定整 个设计覆盖次数变化的关键,其在有效接 收范围内的减少或增加,即是选择窄方位、 宽方位还是全方位观测系统,改变采集成 本变化的主要因素。在面元大小、覆盖次 数、最大炮检距3个采集因素基本明确,采 集成本基本受控的前提下,就可针对不同 的地质任务要求选择三维观测系统。
2、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
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是地震勘探成功的关键。 对陆上地震勘探来讲,近年在地震资料的野外采 集方面有不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地震波的激发 与接收两个方面。例如,目前野外施工措施可概 括为“四高”:高定位精度、高空间采样、高时 间采样率、高覆盖次数;“两组合”:组合检波、 组合激发; “两埋实”:检波器挖坑埋实、激发 井埋实(闷井); “两均匀”:反射点方位角分 布均匀、炮检距分布均匀;
地震勘探仪器原理
地院地球物理系 二零一三年九月
参考教材
地震勘探仪器原理 袁子龙、狄帮让、肖忠 祥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6-05出版)
地震勘探仪器原理 孙传友,潘正良编著 石油大学出版社
地震勘探仪器原理 (物探仪器专业用) 吕郊 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7年10月第1版
1996-12
地震勘探仪器原理 刘仲一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
“两优化”:优化采集参数、优化试验方案; “一措施”:干扰严重时不放炮。
在地震震源、激发方式、检波器技术 和地震波接收方式等方面不断出现新的研 究成果,大力推动了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 为地震资料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激发震源的研制,主要围绕如何提高 高频信号的能量,并且充分利用炸药的激 发能量,减弱表层干扰波的能量和对地表 设施的破坏作用。
为了完成地质任务,要求所使用的观 测系统各方位角的炮检距分布,覆盖次数 分布,最小炮检距、最大炮检距分布合理, 有利于地质体的正确成像;要求具有足够 的排列长度,以保证对深层的勘探效果, 确保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适应中长期对深层 目标勘探的需要。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常说 的施工设计,也就是指导野外施工队伍的 标准文件。
主要章节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震源 ➢第三章 地震检波器 ➢第四章 地震数据采集 ➢第五章 地震数据传输 ➢第六章 地震数据记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解决油 气勘探问题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从地震勘探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应用现在不到一百年,地震勘 探技术已经有了飞速发展。从折射波法到反射波 法、从单次剖面到多次覆盖、从模拟磁带到数字 磁带、从普通叠加到偏移归位、从二维地震勘探 到三维地震勘探,甚至到现在的四维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的采集技术涉及众多内容,大 致可分为采集设计、采集方法、装备制造 和项目管理。进一步可细分为采集设计、 采集技术、质量控制、基础资料管理、信 息技术、HSE、测量、装备制造等。但要真
正解决地震勘探的采集问题,还要涉及地震波的 传播理论,主要是近地表非弹性介质的地震响应、 噪声的影响等。
1、采集设计
的一致性。 (2)通过少量的纵测线、横测线甚至时间切片的初
步叠加对整个地震质量进行控制。 目前对于质量监控,出现了第三个阶段,目
的是要计算一些强健的属性,他们将以不同的模 式,如炮点、检波器、面元、炮检距等,帮助对 地震质量进行全面定量化控制。下面是一个简单 的流程:
第一阶段 S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