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启蒙读本118篇原文注释
文言文启蒙读本118篇原文注释
文言文启蒙读本118篇原文注释【篇一:文言文启蒙读本118篇原文注释】人吓得浑身发抖,只得如实地交代偷羊皮的经过。
原来,衙役用木棍拷打羊皮后,从羊皮里散落不少盐末,证明这张羊皮是背盐人的。
116.欧阳晔破案译文:欧阳晔治理鄂州。
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
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
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
”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117.点石成金译文:一个人特别贫穷,一生虔诚地供奉吕祖,吕祖就是吕洞宾,相传是道教的先祖。
吕洞宾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一天忽然从天上降到他家,看见他家只有四面墙壁,非常贫苦,不禁怜悯他,于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他庭院中一块厚重的石头。
立刻,鲜明地变化成了黄金,说:“你想要他吗?”那个人又拜道:“不想要。
”吕洞宾非常高兴,说:“你的确能没有私心,可以传授给你成仙的真道。
”那个人说:“不是这样的,我想要你的那根手指头。
”吕洞宾忽然不见了。
118.原谷收舆译文:原谷的爷爷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讨厌他,就想抛弃他。
原谷此时十五岁,他劝父亲说:爷爷生儿育女,一辈子勤俭度日,你怎么能因为他老就抛弃他呢?这是忘恩负义啊父亲不听他的劝戒,作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扔在野外。
原谷在后边跟着,就把小推车单独带了回来。
父亲问说:你带这个凶具回来作什么?原谷说,等将来你们来了,我就不必另外再作一辆,所以现在先来。
父亲很是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去把爷爷接回来赡养了。
119.李存审诫子译文: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这中间经过万死才获得一次生存的险事绝不止一件,剖开骨肉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
135、二鹊救友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
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
顷之,有群鹊渐鸣渐近,集古木上。
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
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
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
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
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
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136、道士救虎一夕,山洪大发,漂室庐塞溪而下。
人骑木乘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
道士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浒,督善水者绳以俟,见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者甚众。
平旦,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
道士曰:“是亦有生命,必速救之。
”舟者移船往,以木引之上,乃虎也。
始则昏昏然坐而舐其毛,后则瞠目视道士,跃而攫之仆地。
舟人奔救,道士虽不死而重伤焉。
137、哑孝子崔长生,生而哑,性至孝,人呼“哑孝子”。
孝子既哑,左手复挛,佣工养其父母,出入必请安。
后淮、徐大饥,孝子行乞于乡,人悯之,遗以糟糠,受而纳诸箪,自掘野草以食。
归则扶其跛父病母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食,父母赖以活。
一日,途见故纸,中有遗金,守待失者而不得。
月余,未见有求者,乃易猪饲之。
猪蕃息,遂为父母备棺。
孝子待人,诚而信。
父母先后卒,哭之恸,棺葬于野,后不知孝子所终。
138、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白怪而问之,媪曰:“欲作针。
”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功夫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139、越人溺鼠鼠好夜窃粟。
有人置粟于盎,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
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
人教以术,乃以糠易粟,浮水面。
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140、林逋养鹤宋人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
林逋常泛舟游西湖诸寺。
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应门延客坐,即开笼从鹤。
俄顷,逋必棹小船而归。
文言文启蒙读本报应翻译
嗟乎!吾辈生于今世,若不识文言,何以通古人之心?何以览先贤之迹?是以,吾特为之译《文言文启蒙读报》,以启迪后学,俾令愚蒙之辈,亦能窥见古风,悟得文理。
《文言文启蒙读报》者,乃汇集古文精华,以浅显之语,阐释深奥之理,使后学易于领悟者也。
报中所述,皆关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可谓启迪智慧,陶冶性情之良品。
首篇《论语》译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篇译云:“学而常习之,岂不愉快?有友从远方来,岂不快乐?人不知我,我亦不怒,岂非君子之风?”夫学而时习,乐而好学,此乃人生一大乐事也。
友自远方来,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人不知我,而不愠怒,此乃君子之度也。
次篇《孟子》译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此篇译云:“行道之人,多获助力;失道之人,少有援手。
至亲若不能助,则亲疏皆离;若得众助,则天下皆顺。
”夫行道者,必得人心;失道者,必失天下。
此乃古圣先贤之教诲,后学宜深以为戒。
再篇《诗经》译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此篇译云:“雎鸠关关和鸣,立于河洲之上。
美丽贤淑之女,君子愿与之结合。
”夫诗者,言志也。
此篇以鸟鸣为喻,赞美淑女之美,寓意君子当以贤淑为伴侣。
又有《周易》译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篇译云:“天行不息,君子当自强不息。
”夫天行健,君子亦当自强不息,以成大事。
《文言文启蒙读报》之作,意在启迪后学,使知古人之智慧,悟今人之道理。
吾辈读者,宜细心研读,汲取古人之精华,以丰富自己之内涵。
庶几不负先贤之遗教,不辱时代之使命。
然文言文之学习,非一日之功。
吾辈宜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方能使文言文成为己之素养。
是以,译《文言文启蒙读报》之作,虽不敢妄自尊大,亦愿为后学之阶梯,助君登高望远,领略古人之风采。
总之,《文言文启蒙读报》乃一部启迪智慧、陶冶性情之佳作。
吾辈读者,当以虚心若愚之心,细读其文,深悟其理,以期在今后的日子里,能以文言文为工具,传承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文言文启蒙读本全部翻译
盖自孔子作《春秋》,而文始兴。
其后,诸子百家,莫不著述。
然文有雅俗,辞有浅深,学者难以卒读。
故有《四书》、《五经》之选,以简其繁,使之易于诵习。
然《四书》、《五经》亦非易读之书,学者须先明其义,而后能读。
夫文言文者,古人之言也。
其辞简奥,其义深远。
读之者,须心领神会,方能悟其妙。
然初学者,往往不得其门而入,故有启蒙之必要。
【译文】大约自从孔子撰写《春秋》以来,文辞开始兴起。
在这之后,各种学派和百家都纷纷著书立说。
然而,文辞有高雅和通俗之分,辞藻有浅显和深奥之别,学者们很难完全阅读。
因此,有了《四书》、《五经》的精选本,以简化其繁复之处,使其易于诵读和学习。
然而,《四书》、《五经》也不是容易读的书,学者们必须首先明白其含义,然后才能阅读。
文言文,是古人的语言。
其辞简练而含义深远。
阅读它的人,必须心领神会,才能领悟其妙处。
然而,初学者往往找不到入门的方法,因此启蒙是非常必要的。
【原文】启蒙之法,首在识字。
字者,文之基础也。
不识字,则无以言文。
故《启蒙读本》先列《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以为识字之资。
次则明句读。
句读者,文之节也。
不明句读,则不能通其意。
故《启蒙读本》次列《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以为句读之资。
又次则解词义。
词义者,文之魂也。
不解词义,则不能悟其理。
故《启蒙读本》次列《成语故事》、《诗词选读》等,以为解词义之资。
【译文】启蒙的方法,首先在于识字。
字,是文的基础。
不识字,就无法谈论文辞。
因此,《启蒙读本》首先列出《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作为识字的材料。
其次在于明白句读。
句读,是文辞的节奏。
不明白句读,就无法理解其含义。
因此,《启蒙读本》接下来列出《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作为学习句读的材料。
再次在于解释词义。
词义,是文辞的灵魂。
不理解词义,就无法领悟其道理。
因此,《启蒙读本》接下来列出《成语故事》、《诗词选读》等,作为解释词义的材料。
读《启蒙读本》者,当循序渐进。
文言文启蒙读本(51—100篇)
文言文启蒙读本(51—100篇)51.为者常成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比不上)夫子矣。
”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放弃)、常行而不休而已矣(罢了)。
”(选自《初潭集》)【文言知识】夫子。
“夫子”是对人的敬称。
上文“吾至死不及夫子矣”中的“夫子”,是指晏子。
孔丘,世人称孔子,也有称孔夫子的,可见称“子”与“夫子”一样。
孟轲,世人称孟子,也有称孟夫子的。
俗称“老夫子”,是对老先生的敬称。
【文化常识】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他曾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个君主执政期间任国相。
晏婴内政、外交都擅长,自己的生活也相当俭朴,故受时人及后世的敬仰。
【启发与借鉴】“为者常成”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座右铭。
任何事情只要去做,而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总会成功的,最怕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思考与练习】1.翻译:婴非有异于人也。
_______________。
2.解释:①“层出不穷”中的“穷”,是指________;②“不知所云”中的“云”,是指_______;③“大声疾呼”中的“疾”,是指_____;④“寡不敌众”中的“寡”,是指______。
52.曹彬称病宋将曹彬(bīn)攻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将克,忽称疾,诸将惊,皆来问疾,冀其早愈。
彬曰:“余之病非药石所能愈,唯需诸公共发诚心,自誓于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
”诸将许诺,当即焚香为誓,明日称愈。
及克金陵,城中安堵如故(形容十分安定),百姓如常。
又,曹翰克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忿其久不下,城克,屠戮无余。
(据《五朝名臣言行录》改写)【文言知识】克。
上文多次出现“克”字,均作“攻克”、“攻下”解释。
“克城之日”,意为攻下金陵城的那天;“城克”,意为江州城被攻下。
又,《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意为打败齐军后,鲁庄公问曹刿战胜的原因。
【文化常识】药石。
“药石”泛指医药治疗。
上文“余之病非药石所能愈”,意为我的病不是吃药打针所治得好的。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全)1
1、鳝救婢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
他每天要杀数十条鳝鱼,有一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了两三条鳝鱼,由后窗抛入河中。
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婢女仓皇逃出,被火所灼伤。
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著了。
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
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
她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於是停止行业,拆除炉,将库存的数石活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2、鹦鹉灭火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
鹦鹉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
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
鹦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
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意气和气志,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3、黄香温习汉朝时候,有个孝子黄香,是江夏地方的人。
他九岁时,他的家里又很穷,于是黄香自己做着勤劳艰苦的事情,一心服侍他的父亲,尽他的子职。
到了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黄香就把扇子去搧凉父亲所睡的枕席。
到了冬天的时候,天气很冷,黄香就用自己身子去温暖父亲所睡被头。
后来名满京城,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4、犬救幼女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一天一位母亲上山打柴,小女跟不上,一下子落后了母亲几里.突然大雪,母亲在傍晚担柴回来的时候,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在村中来回奔走大声呼叫,始终见不到女儿.附近的村子协助找寻,还是无济于事.晚上父母伤心极了,认为女儿可能被水淹死了,可能掉进井里了,也可能被狼狗吃了,天刚刚亮,父母又请附近的村子帮助找.终于见到女孩卧在一棵树下,狗依偎在旁边,居然还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
文言文启蒙读本1~340超全翻译
鹦鹉灭火一只鹦鹉非到了其他山上,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对它很友善,鹦鹉有自己的想法,此处虽然好,却不是自己能久留的地方,鹦鹉还是离开了这里,飞到别处去了。
飞禽走兽都不舍得它走。
几个月后,这座山发生火灾,火焰高耸入天,在远处的鹦鹉看见后,将身子钻进水里,沾湿羽毛,飞过森林把水洒在火上,想要用羽毛上的水珠浇灭火山,天神对鹦鹉说「你虽然是好意,但是这点水珠怎么够呢?」鹦鹉回答说:「我也知道我这点小水珠救不了火,但我曾经在这山上居住过,山里的动物们曾待我非常好,我实在不忍心见它们被这场大火灭绝,只好尽我所能来帮助它们!」天神赞扬鹦鹉的好心肠,就把大火灭掉了。
鳝救婢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
他每天要宰杀数千条鳝鱼,有一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地从水缸里捞几条鳝鱼,从后窗抛入河中。
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里发生了火灾,婢女仓皇地逃了出来,被火所烧伤了。
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着了。
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
她看了一下四周,发现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上,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
她这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于是立刻停止经营,拆除了锅炉,锅炉下有洞,他将无数条动中的活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黄香温席黄香是从前汉朝人,在他9岁的时候,就懂得侍奉父母的道理。
夏天到了,天气异常闷热。
黄香就拿着扇子,扇凉父母睡觉的床和枕头,把蚊帐内的蚊子和吸人血的小虫扇跑,还要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安然入睡。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黄香就用自己的体温使父母的被窝暖和,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陆绩怀橘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
官职最大时曾居太守之职,精通天文、历法,陆绩六岁那年,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叫人拿了橘子给他吃,陆绩偷偷藏了三只,临走时告辞袁术时,橘子掉在地上。
袁术笑着说“陆郎在这里做客却怀揣着橘子回去,是什么原因呢?”陆绩跪着回答说:“是因为橘子很甜,想拿回去给我母亲吃!”袁术说:“陆郎这么小就知道孝顺,长大后必然成大才!”袁术感到很惊奇,往后常常称道此事。
100篇文言文助读(古文翻译)
100篇文言文助读(古文翻译)100篇文言文助读(古文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全
《文言文启蒙读本》者,专为初学文言文之童子而作也。
夫文言文,古之圣贤所传,我国文化之瑰宝,不可不学。
然文言文之文字、语法、句式,皆与今文大异,童子若不启蒙,恐难以领悟其中之妙。
故吾辈特为童子编此读本,以启童子之心智,导引童子入门。
【第一章言文之别】童子闻言文,莫不惊愕。
何也?盖言文者,古人之言语也,与今文不同。
今文易解,言文难明。
然二者之间,实有渊源。
夫言文者,我国古圣贤之所传,今文者,古圣贤之遗教也。
故童子宜先明言文之别,然后可学之。
【第二章文字之源】童子欲学文言文,必先识文字。
夫文字者,言文之基础也。
我国文字,源远流长,始于甲骨,盛于金文,至秦篆而大备。
童子宜从甲骨文始,渐至篆、隶、楷,以识其变迁。
【第三章语法之要】童子学文言文,语法不可不知。
夫语法者,言文之规矩也。
文言文之语法,与今文异,童子宜先习之。
如名词之前,必加“之”、“者”等字;动词之后,必加“也”、“矣”、“乎”等字;句末必加“矣”、“焉”、“哉”等字。
童子宜细心揣摩,以明语法之要。
【第四章句式之妙】童子学文言文,句式不可不晓。
夫句式者,言文之形态也。
文言文之句式,有单句、复句、倒装句等。
童子宜先学单句,渐至复句、倒装句,以悟句式之妙。
【第五章故事之趣】童子学文言文,故事不可不读。
夫故事者,言文之趣味也。
童子宜读《论语》、《孟子》、《庄子》等书,以知古圣贤之言行,悟人生之哲理。
【第六章诗赋之韵】童子学文言文,诗赋不可不赏。
夫诗赋者,言文之韵致也。
童子宜读《诗经》、《楚辞》等,以赏古人之才情,感诗赋之韵。
【结语】童子学文言文,非一日之功。
然童子若能细心研读,循序渐进,自能入门。
愿童子以此为阶梯,攀登我国文化之高峰,以承前人之遗教,启后人之路径。
【译文】《文言文启蒙读本》这本书,是为了那些刚开始学习文言文的孩子们而编写的。
文言文,是古代圣贤传承下来的,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不能不学习。
然而文言文的文字、语法、句式,都与现代文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孩子们不进行启蒙,恐怕难以理解其中的美妙。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
原文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
群雁夜必择栖,恐人弋也。
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
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甜其故,炮拳计谋,以中雁奴。
爇火照曝光之。
雁奴戛然鹤,乡人迨浮其火。
群雁冲出去,视之,无物也,复就栖矣。
如是者四三。
群雁以奴绐己也,共啄之,又就栖然。
未几,乡人执火前雁奴畏众啄不
敢鸣。
雁群方寐,一网无遗者。
译文
雁奴是雁群中最小的一只,天性非常机敏警觉。
雁群在夜晚总会选一个比较安全的地
方睡觉,主要是怕人去逮它或用箭射它。
每至雁群睡觉的时候,唯独雁奴不睡觉,它似的在为雁群站岗放哨,只要周围有一点
响声,它第一个先叫做,雁群就互相喊叫逃跑。
后来乡里的'人了解了原因,设计了巧妙的诡计。
点燃火把照明,雁奴最先警觉而鸣叫,(人们)立刻灭掉火。
雁群惊醒不见有什么动静,就又栖息睡觉。
如此反复三四次,
雁群就认为雁奴欺骗他们,轮番啄击,又栖息睡觉。
过了一会儿,(人们)又点火,雁奴
害怕雁群再啄击它,不敢鸣叫报警了。
人们在雁群刚刚睡觉的迷迷糊糊的时候,一网撒下去,没有一个逃跑的。
文言文启蒙读本9195篇(翻译)
91.赌徒贷资有一富翁,很多商人都向他(富翁)借贷资金。
一天外出,有一个少年跟随在他(富翁)的后面,向他(富翁)借生意的本钱。
富翁答应了。
少年跟到了富翁家里。
正好看见桌子上有数十枚铜钱,少年闲来无事,用手把钱自下而上垒高,手法甚为熟练。
富翁拒绝了他的要求,最终没有给他钱。
有人问富翁问什么不借钱给他,富翁说:"这个人肯定是好赌而不是行为端正的人,赌博中熟悉的手法不自觉显露在手上。
"问那个少年,果然是这样。
92.张佐治遇蛙金华县郡太守张佐治到一个地方巡查,看见有无数的青蛙在道路两旁不停鸣叫,而且一只只都昂着头,像是有冤情要诉说。
张佐治感觉很奇怪,便下车步行,边走边察看,那些青蛙见他下了车,于是全都蹦跳到他的面前为他引路。
到了一处田边,赫然看见三具尸体堆叠在一起。
张佐治用手提起上面两具尸体,发现最下面那具尸体还在轻微的颤动,于是喂以汤水,不一会儿那人苏醒了,便讲述起了遇害经过:“我是一名商人,一日在路上遇见两个人担着两个筐,里面全是青蛙,于是我便买下了青蛙把它们全放生了。
但那两个卖蛙的人说:‘这里水很浅,就算你把青蛙放生了,也会很容易被别人捉住。
前面有潭水很深,是放生池。
’我于是便跟那两人前往深水池,可谁能料想,那两个人却想害死我。
我的两个仆人随后来找我,他们身上都带着很多银两,那两个害我的人却把我的仆人引诱到这里,也把他们杀死了,并抢走了所有银两。
”张佐治听后立刻回郡里,下令逮捕那杀人越货的两人,第二天,便捉住了他们,而且连被抢夺的钱财也尽数追回。
经过审讯,那两人都交代了犯罪的事实,因此判他们死罪,并将他们所抢夺的钱财全部归还那位商人。
93.得过且过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它生有肉翅但不能飞翔。
每当夏季来临时,寒号鸟就浑身长满色彩斑斓的羽毛,它便得意地唱:“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
它每天都唱着,却不知道搭窝。
等到深冬来临的时候,它虽然很冷,但还是不搭窝,漂亮的羽毛也全部脱落了。
文言文启蒙读本整套翻译
《文言文启蒙读本》者,专为初学文言文之童子所著也。
其文简练,意义深远,旨在使读者渐入文言之门,领略古人之智慧。
第一章:字义浅析吾人欲学文言文,首当识其字。
字者,文之基础也。
是以《启蒙读本》首章,特为读者浅析字义。
如“天”字,象形也,上象天,下象地,意指宇宙之广阔。
又如“人”字,象形也,象人之形,意指人类。
此类字义,需读者细心领悟。
第二章:句法入门文言文之句法,与今文颇有不同。
是以《启蒙读本》第二章,专为读者讲解文言文句法。
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句中,“孔子曰”为主语,主谓结构;“学而时习之”为谓语,主谓宾结构;“不亦说乎”为宾语补足语,用以补充说明谓语。
读者需细心体会,方能使句法了然于胸。
第三章:篇章布局文言文篇章布局,讲究层次分明,前后呼应。
是以《启蒙读本》第三章,专为读者讲解篇章布局。
如《论语》一篇,以孔子言行为主,分为多个章节,每章围绕一主题展开。
读者需学会把握篇章脉络,方能深入理解文言文之精髓。
第四章:典故解析文言文中,典故繁多,寓意深远。
是以《启蒙读本》第四章,专为读者解析典故。
如“愚公移山”,讲述愚公不畏艰难,移山开路的故事,寓意人应有恒心,勇往直前。
读者需学会从典故中汲取智慧,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第五章:诗词鉴赏诗词者,文言文之瑰宝也。
是以《启蒙读本》第五章,专为读者鉴赏诗词。
如《离骚》一篇,屈原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意境深远,感人至深。
读者需学会欣赏诗词之美,领略古人之情怀。
第六章:作文指导作文者,文言文之运用也。
是以《启蒙读本》第六章,专为读者指导作文。
如作文时,需遵循文言文规范,注重字词选择、句式运用和篇章布局。
读者需勤加练习,方能提高作文水平。
总结:《文言文启蒙读本》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文言文学习体系。
读者需循序渐进,从字义浅析、句法入门、篇章布局、典故解析、诗词鉴赏到作文指导,逐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素养。
通过学习《文言文启蒙读本》,读者必能开启文言之门,领略古人之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
文言文启蒙读本(1—50篇)
文言文启蒙读本(1—50篇)1.鳝救婢高怀中,业(经营)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
一婢(女仆)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
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
夜深入睡,比(等到)醒而痛减,伤尽愈。
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周围)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
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据《讱庵偶笔》改写)【文言知识】1.“诸”与“之于”。
“诸”与“之于”在文言中常可互用互解。
上文“从后窗投诸河”,即可按“从后窗投之于河”理解,而“悉纵之于河”,也可说成“悉纵诸河”。
又,《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即“投之于渤海之尾”,意为把土石投放到渤海的边上。
2.以千数。
“以千数”意为用千来计算,即数千条,“日杀鳝以千数”,即每天宰鳝好几千条。
如果理解为一千条或约一千条,都是不对的。
“以百数”即几百;“以十数”即几十。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悯________;②累年________;③罢业_____;④纵______。
2.翻译: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鹦鹉灭火有鹦鹉飞集(栖)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喜欢它)。
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
禽兽依依不舍。
后数月,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沾湿)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据《宣验记》改写)【文言知识】嘉。
“嘉”多作“美好”、“赞许”解释,如“嘉客”、“嘉宾”。
上文“天神嘉其义”,意为天上的神赞扬鹦鹉的好心肠。
又,“帝嘉之”,意为皇帝称赞他。
【启发与借鉴】帮助他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一片诚心。
有人捐一元钱帮助病重的同学,有人出五十万元支援受灾的百姓,各尽其力,这“义”的分量是相当的。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1-340全)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1-340全)《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全)1、鳝救婢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
他每天要杀数十条鳝鱼,有一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了两三条鳝鱼,由后窗抛入河中。
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婢女仓皇逃出,被火所灼伤。
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著了。
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
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
她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於是停止行业,拆除炉,将库存的数石活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2、鹦鹉灭火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
鹦鹉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
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
鹦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
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意气和气志,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3、黄香温习汉朝时候,有个孝子黄香,是江夏地方的人。
他九岁时,他的家里又很穷,于是黄香自己做着勤劳艰苦的事情,一心服侍他的父亲,尽他的子职。
到了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黄香就把扇子去搧凉父亲所睡的枕席。
到了冬天的时候,天气很冷,黄香就用自己身子去温暖父亲所睡被头。
后来名满京城,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4、犬救幼女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一天一位母亲上山打柴,小女跟不上,一下子落后了母亲几里.突然大雪,母亲在傍晚担柴回来的时候,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在村中来回奔走大声呼叫,始终见不到女儿.附近的村子协助找寻,还是无济于事.晚上父母伤心极了,认为女儿可能被水淹死了,可能掉进井里了,也可能被狼狗吃了,天刚刚亮,父母又请附近的村子帮助找.终于见到女孩卧在一棵树下,狗依偎在旁边,居然还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100-160_
100.司马光勤学【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101.乘风破浪【译文】宗悫的字是元干,南阳涅阳人。
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高但,但是不肯做官。
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的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凭借大风破万里的巨浪。
”宗泌娶妻,妻子刚刚过门,夜里就被抢劫了。
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都吓得逃跑了,不能够进入房间。
102.天衣无缝【译文】郭翰在夏天的一个晚上仰望上空,有一位仙女,慢慢地降下来,仙女说:“我是天上的织女。
” 郭翰慢慢地看织女的衣服,衣服上竟然没有衣缝。
郭翰问她,回答说:“天上的衣服都不是针线织的。
”103《李氏夫妇》【译文】黄生,是李氏小时候的朋友。
(分别)十年后,二人在路途中相遇。
李氏把他请到家,杀鸡做饭。
但是吃过不久,黄生的肚子就很疼,疼的流下豆子般大小的汗滴。
李氏夫妇非常惊恐,打算找医生(赶快)来看看。
黄生坚持不让他们去(找医生),说是老毛病又犯了,没有关系。
李氏不听从,坚持去请医生。
当时正在下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
过了大半夜,带着医生回来了。
医生给(黄生)针灸,一会(病)就好了。
黄生(对李氏)说:“你为我吃苦了!我拿什么报答你?”李氏夫妇说:你是我朋友,应当很仔细耐心的对待你,你为什么要说(报答的)这些话呢?”第二天天晴了,黄生就告辞离去了。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全)[1]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全)[1]74、孟母三迁孟子年少时,家住坟墓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75、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女扮男装,到学校读书,与梁山伯成为同学.在一起读书三年,两人感情很好.学业完成后,英台准备回家,山伯送她.途中英台对山伯说,家里有一个妹妹,今年刚满28,贤淑而且很有才华,要帮妹妹做媒,山伯同意了.第二年,山伯到英台家看望,见到英台穿着女装,便明白了先前说的都不是真的,所谓的妹妹,就是英台自己.山伯很高兴,可是英台已经许配给马家,两个人不紧黯然垂泪,于是约定要一起生一起死.不久,山伯因为思念英台而生病去世,英台被逼出嫁.当花轿路过山伯的坟墓时,坟墓裂开了,英台跳了下去,两人化成蝴蝶自由飞舞.76、二犬情深咸溪人童镛,家中养了一白、一花两只狗,它俩是一母所生的同胞,生性聪颖,善解人意.后来,那只白狗忽然因眼疾瞎了,不能回笼照料自己的饮食,花狗便衔了食物喂它吃.到了夜间,就睡在它的身旁. 后来白狗死了主人很怜惜,埋在山麓间,花狗仍朝夕去看望它,在它的墓前转几圈,象凭吊的样子.必定要相伴一段时间后,才恋恋不舍地返回.77、赵某误子吴国有个姓赵的人,家里很富有,有很多收藏品.他的儿子们仗着父亲有钱就每日挥霍不务正业.有一位老人好意劝导他说:”你的儿子们都游手好闲,一旦你死去,他们怎们能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应当让他们学习本事,然后才能有本事独立生活.”姓赵的人不听劝告,继续放纵儿子们.等到赵某死去以后,他的儿子们依旧挥霍无度.不久,资产都被挥霍空了,三个儿子有的在街市中乞讨,有的偷邻居的东西,有的饿死在路边.人们都说:”这是自做自受!”然而这难道不是他们父亲的错误吗!78、擒贼有一对姓周的夫妇,以打鱼为生,白天出没于风波.一天,两个大强盗相互说:”等到性周的到了市场,只留下他的夫人时,我们可以抢他们的钱.于是看到姓周的离开了.姓周的离开了,两个大强盗拿着刀靠近船.周氏夫妇养了一条狗,它看到了大强盗,狂叫.周夫人听到了就出来了.两个强盗跳上船,拿出刀要挟她,狗咬着抢着强盗,所以强盗脱不了身.周夫人乘他们没有防备,把一个强盗推入河中.一个强盗被狗咬着,很痛.周夫人拿着刀想要劈他,强盗脸上显出委屈的样子,跪着赔礼道歉,这是姓周的正巧回来了,看到这幅情景,就邦着两个强盗去了官府.79、张元饲弃狗张元,字孝始,是河北芮城人.祖父叫成,做过平阳郡守.父亲叫延俊,在州郡当官,曾经作过功曹主簿.并且因为至纯被乡里人所推荐.本性谦虚谨慎,孝顺父母.有一次,张元在森林小道里看见一条被人丢弃的小狗,就把小狗抱回家养着.他的叔父骂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反驳叔父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应该重视它生命的.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没办法阻止.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将导致它的死亡,这并不是不可以阻止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没有仁慈之心了.所以要把它收养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所以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过了不多久,小狗的妈妈衔着一只死了的兔子放到张元面前,然后走掉了(这似乎是为了感谢张元收养其子之恩).后人把张元饲养被人丢弃的小狗的故事,简称为张元饲弃狗.80、何岳两次还金: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81、车胤曩萤夜读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82、苛政猛于虎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83、苏东坡焚房契苏东坡从广东往北回,选择住在阳羡,邵民陪他去看一套房子(值五十万),苏东坡用完了身上所有的钱刚能买下,后来挑了个吉日住入新家,经常与邵民在月下散步,听到有个妇人哭得很伤心,,便推开门进去,妇人看到苏东坡仍然在哭.苏东坡问她,妇人说:我有一套房子传了百年,而我的儿子不成材,买给了别人,现在我搬到着儿来了,住了百年的旧房子永远没了,怎能不痛心?问她屋子在哪儿,就是苏东坡所买的房子.苏东坡再三安慰她说:你的屋子是我买的,不用悲伤,今天把屋子还给你. 他马上叫人拿来凭据,在妇人面前烧了.第二天叫妇人的儿子,接他母亲回到原来住所,竟然不索要他的价值.84、危如累卵春秋时代,晋灵公贪图享乐,派大臣屠岸给他造一座九层的琼台,怕有劝阻便下令说:”谁敢进谏一律杀头!”大臣苟息知道后,便来求见晋灵公.晋灵公为了防止苟息劝阻, 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苟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死.苟息见到晋灵公后,故作轻松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并不敢劝你什么,只是来给你表演一个特技.我能够把12颗棋子垒起来, 再把9个鸡蛋垒上去而不会倒坍.”晋灵公听了,便叫苟息表演.苟息先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鸡蛋一个个加上去.晋灵公见了,在一旁大叫”危险”,苟息慢条斯理的说:”这有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晋灵公问他更危险的是什么,苟息说:”大王,你造九层高台,弄得国内已没男人耕地,国库空虚,一旦外敌人侵,国家危在旦夕,难道不更危险吗?”晋灵公听了,这才醒梧过来,立刻下令停止了九层高台的工程.85、守株待兔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的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86、李林甫口蜜腹剑李林甫为宰相后,对于朝中百官凡是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而受到玄宗宠信或官位快要超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尤其忌恨由文学才能而进官的士人.有时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说些动听的话,而暗中却阴谋陷害.所以世人都称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87、杨生之狗晋太和年间,广陵有个姓杨的人,养了一条狗.他特别爱这条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带着这狗.一次,这个人喝醉酒后走到一个水洼附近的草地后,就倒地睡着了,无法赶路.当时正赶上冬天有人烧草燎原,当时风很大.与是狗反复不停的叫唤,这个姓杨的人仍旧大醉不醒.狗看到这个人前面有一坑水,于是走到坑里,用自己的身体沾了水后然后抖落在主人身边的草上.就这样反复来回了很多次,狗一点点一点点的移动步子把主人身边的草全都弄湿了.当火燃烧到的时候,因为草湿没有燃烧起来,主人躲过了被火烧的大难.后来姓杨的人醒来,才发现. 后来又有一次,这个人因为在天黑赶路,不小心掉到一空井里.狗叫了整整一个晚上.有人从这里过,很纳闷为什么狗冲着井号叫,过去一看,发现了这个姓杨的.杨生说,你救了我,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那个人说,如果你把你的狗送给我,我就救你出来.杨生说,这个狗救过我的命,不能赠给你啊.我死活不要紧.那个人说,既然这样,那我就不救你了.这时狗低头看着了看井里,杨生明白了狗的意思,于是给那个路人说,我愿意把狗送给你.那个人于是马上救出了杨生,把狗栓上带走了. 过了五天,那只狗夜里逃跑回杨生家来了.88、李勣煮粥唐英公李勣,身为仆射,他的姐姐病了,还亲自为她烧火煮粥,以致火苗烧了他的胡须和头发.姐姐劝他说:”你的妾那么多,自己为何要这样辛苦?”李答:”难道真的没有人吗?我是想姐姐现在年纪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烧火煮粥,又怎么可能呢?”89、鸡感恩有个外出者在下雨天晚上行走,就到朋友的家中投宿.朋友看到有客人来,很开心,就杀了鸡招待他.这个外出者怜悯那只鸡,假装说吃素,主人就不杀鸡了.夜里睡到三更时分,夜行都忽然听到鸡叫声很急促,以为是黄鼠狼来了,就起来赶黄鼠狼.然后墙倒了,正好是客人的那间房.主人也被惊醒而起床,以为客人被压死了,点了蜡烛去寻,发现客人在鸡笼的旁边(而安然无恙.)大概是鸡感激客人的救命之恩,(发现墙要倒了,)就用鸡鸣让客人起床.90、隋侯救蛇得珠历史上一位隋侯,有一次出使齐国,途中见一条蛇,被困在沙滩上打滚,头部受伤流血,隋侯怜悯,急忙用药敷治,然后用手杖挑入水边让它游走.后来从齐国回来再经过此地时,见该蛇口衔一颗宝珠,等候赠送隋侯.隋侯不敢接受.当晚梦见脚踏一蛇,惊醒一看,见床头有一对夜明珠,直径一寸,发光可以照耀全室,世称为隋侯宝珠.91、赌徒贷资有一富翁,很多商人都向他(富翁)借资金。
文言文启蒙读本(51—100篇)之欧阳歌谷创编
文言文启蒙读本(51—100篇)欧阳歌谷(2021.02.01)51.为者常成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比不上)夫子矣。
”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放弃)、常行而不休而已矣(罢了)。
”(选自《初潭集》)【文言知识】夫子。
“夫子”是对人的敬称。
上文“吾至死不及夫子矣”中的“夫子”,是指晏子。
孔丘,世人称孔子,也有称孔夫子的,可见称“子”与“夫子”一样。
孟轲,世人称孟子,也有称孟夫子的。
俗称“老夫子”,是对老先生的敬称。
【文化常识】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他曾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个君主执政期间任国相。
晏婴内政、外交都擅长,自己的生活也相当俭朴,故受时人及后世的敬仰。
【启发与借鉴】“为者常成”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座右铭。
任何事情只要去做,而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总会成功的,最怕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思考与练习】1.翻译:婴非有异于人也。
_______________。
2.解释:①“层出不穷”中的“穷”,是指________;②“不知所云”中的“云”,是指_______;③“大声疾呼”中的“疾”,是指_____;④“寡不敌众”中的“寡”,是指______。
52.曹彬称病宋将曹彬(bīn)攻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将克,忽称疾,诸将惊,皆来问疾,冀其早愈。
彬曰:“余之病非药石所能愈,唯需诸公共发诚心,自誓于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
”诸将许诺,当即焚香为誓,明日称愈。
及克金陵,城中安堵如故(形容十分安定),百姓如常。
又,曹翰克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忿其久不下,城克,屠戮无余。
(据《五朝名臣言行录》改写)【文言知识】克。
上文多次出现“克”字,均作“攻克”、“攻下”解释。
“克城之日”,意为攻下金陵城的那天;“城克”,意为江州城被攻下。
又,《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意为打败齐军后,鲁庄公问曹刿战胜的原因。
【文化常识】药石。
“药石”泛指医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启蒙读本118篇原文注释【篇一:文言文启蒙读本118篇原文注释】人吓得浑身发抖,只得如实地交代偷羊皮的经过。
原来,衙役用木棍拷打羊皮后,从羊皮里散落不少盐末,证明这张羊皮是背盐人的。
116.欧阳晔破案译文:欧阳晔治理鄂州。
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
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
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
”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117.点石成金译文:一个人特别贫穷,一生虔诚地供奉吕祖,吕祖就是吕洞宾,相传是道教的先祖。
吕洞宾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一天忽然从天上降到他家,看见他家只有四面墙壁,非常贫苦,不禁怜悯他,于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他庭院中一块厚重的石头。
立刻,鲜明地变化成了黄金,说:“你想要他吗?”那个人又拜道:“不想要。
”吕洞宾非常高兴,说:“你的确能没有私心,可以传授给你成仙的真道。
”那个人说:“不是这样的,我想要你的那根手指头。
”吕洞宾忽然不见了。
118.原谷收舆译文:原谷的爷爷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讨厌他,就想抛弃他。
原谷此时十五岁,他劝父亲说:爷爷生儿育女,一辈子勤俭度日,你怎么能因为他老就抛弃他呢?这是忘恩负义啊父亲不听他的劝戒,作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扔在野外。
原谷在后边跟着,就把小推车单独带了回来。
父亲问说:你带这个凶具回来作什么?原谷说,等将来你们来了,我就不必另外再作一辆,所以现在先来。
父亲很是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去把爷爷接回来赡养了。
119.李存审诫子译文: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这中间经过万死才获得一次生存的险事绝不止一件,剖开骨肉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
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看,吩咐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这些人都出生在富贵之中,应当记得你们的父亲当年起家时就是这样艰难啊。
”120.蛇衔草译文:过去有一位老农耕地,遇见一条受了伤的蛇躺在那里。
另有一条蛇,衔来一棵草放在伤蛇的伤口上。
经过一天的时间,伤蛇跑了。
老农拾取那棵草其余的叶子给人治疮,全都灵验。
本来不知道这种草的名字,就用“蛇衔草”当草名了。
说:“蛇衔能把已经断了的手指接起来,接得和原先一样。
”说的就是这回事。
121.疱夫译文:从前有个厨子,很是迂腐。
他在集市上买了鸡和肉回来,放在厨房。
恰好这时有朋友来访,就进房中和朋友交谈。
朋友告辞离去,厨子看见猫狗正在偷吃鸡、肉。
厨子很着急,对猫狗说:“你们怎么这样不仁义,我有亏待过你们吗?”猫狗好像没有听见的样子,吃的更凶了。
厨子又说:“我平日为人忠厚,待你们一向很好,你们今天想欺负我不成?”过了一会儿,满地狼藉,都是吃剩的骨头,猫狗都跑了。
有人说:“这个厨子,真是迂腐啊,那是猫狗,怎么能当作人来对待呢?应该责备自己才对啊。
”122.食粥心安译文: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舍读书时,总煮二升米,做一锅子粥,经过一晚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上、晚上各拿两块,和一点腌菜吃。
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要回乡陪父亲,临走前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
范仲淹放在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
留守的儿子说:“大人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心,只因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也安定,如今要我享用如此丰盛的饭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会平静安心得再吃下这碗粥呢!”123.狮子王与豺译文:以前有一只在山上当王的狮子,一天在深山中抓到了一只豺狼,准备吃掉它.豺狼说:我将为大王你每月送来两只鹿来赎回我的小命.狮子王很高兴.豺狼按照约定时间每月给狮子王送去了鹿.自己也靠捕获狐理,兔子等维生,数年之后,鹿都被吃光了,豺狼没有什么可以送给狮子了.一天狮子遇到豺狼,说你杀太多生命了!今天轮到你了.你何其呢豺狼无言相对,就被狮子吃掉了124.一筐磨穴砚译文:古时候有个学习书法的人,自以为学成了,告别师父离去。
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其他人,希望安放在某山下面。
”那个人接受了,由于东西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于是就打开来看,箱子中都是些磨出洞的砚台,几十枚,才知道是师父从前用过的。
顿时觉得十分惭愧,于是返回继续学习,直到使那书法精通。
125.卖瓜减字译文:有一个农民,种了好几亩西瓜,正好丰收,就挑出来卖。
牌子上写:“此西瓜出售。
”一个秀才走过,说:‘此’字可去掉,只留‘西瓜出售’就可以了。
农民以为这样是对的就这样做了,又一个秀才看见了,说:大家都看得见这是西瓜,为什么要‘西瓜’二字?于是农民就去掉了。
后来,又一个秀才过来说:“西瓜是来卖的,难道不是卖的?‘出售’二字应该去掉。
”农民很惊讶,于是就去掉了。
正好旁边有一位老人,说:“五个字都可以去掉,但是必须写上价格。
”于是农民点了点头改成了:每斤二文。
原因是应该省的就省,不该省的就不省,应该根椐事情的实际情况来定。
126.王安期不鞭书生译文:王安期任东海内史时,差役抓了一个犯了夜禁的人来。
王安期问道:“你从哪里来呀?”此人回答:“从老师那里听课回来,没发觉天黑了。
”王安期说:“如果靠鞭挞宁越这样发奋读书的人来树立威信,恐怕不是治理好地方的根本。
”就让差役把这个人送回家了。
127.黠猱译文:野兽之中有(一种)叫猱,小而善于爬树,爪子锋利。
老虎的脑袋痒,就让猱挠个比停,(挠)出了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觉得(脑袋挠破了)。
猱慢慢地取它的脑浆吃,剩下残余的用来献给老虎说:“我偶然得到些美食,不敢私自享用,用来献给您。
”来户说:“忠心的是猱啊!爱我而忘了自己的口腹之欲。
”吃完了,还没有察觉。
久了老虎的脑袋空了,疼痛发作,寻找猱的踪迹。
猱却已经跑到高树上了。
老虎蹦跳大叫,便死了。
128.孟母断织译文:孟子小时侯,倍数的时候。
她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背书有时会中断下来,过一会就又会背诵下去,她的母亲知道他是遗忘了,就叫他过来说:“背书怎么会停下来呢?”孟子回答说:“有的地方忘记了,过一会又记起来了。
”他的母亲没有说什么,便拿起剪刀八织成的布剪断了,用这来告戒孟子。
从此以后,孟子背书,不再遗忘了。
129.何梅谷之妻【译文】清末光绪年间,有个叫何梅谷的人,以研究孔孟学说闻名于世。
他的老伴却特别信佛,每天从早到晚要念上一千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何梅谷不让她念,她不听。
何梅谷担心这会在文人中成为笑柄。
有一天,他叫夫人,老伴答应了;他又叫,老伴又答应了;他还叫,老伴开始生气了,不再理他;何梅谷更来劲了,连着又叫了几声,老伴大怒道:跟叫魂似的,没完没了,真烦人。
何梅谷说:我才叫这几遍,你就显得不耐烦了,你一天念一千遍观世音,你说菩萨就不烦吗?老伴顿时省悟,从此再也不每天念观世音了。
何梅谷巧妙地设计了一种让其心烦的氛围,通过这种氛围让老伴自己感觉到每日念观世音,令人心烦,最终达到说服老伴的效果。
130.不识自家【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经常在外面悬挂鞋子作为标志.一天他到外面去,到了中午,忽然下起了暴雨.他的妻子把鞋子收了进来.到了傍晚,愚蠢的人回到了家,他没有看见鞋子,惊讶的问:“这是我家吗?”来回走动却不进去.他的妻子看见了他,问道:“是你的家,为什么不进去呢?”愚蠢的人说:“没有鞋子,不是我的家.”妻子说:“你难道不认识我了吗?”愚蠢的人观察了他的妻子,才恍然大悟.130.不识自家【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经常在外面悬挂鞋子作为标志.一天他到外面去,到了中午,忽然下起了暴雨.他的妻子把鞋子收了进来.到了傍晚,愚蠢的人回到了家,他没有看见鞋子,惊讶的问:“这是我家吗?”来回走动却不进去.他的妻子看见了他,问道:“是你的家,为什么不进去呢?”愚蠢的人说:“没有鞋子,不是我的家.”妻子说:“你难道不认识我了吗?”愚蠢的人观察了他的妻子,才恍然大悟.131.鹬蚌相争【译文】一只河蚌正张开壳晒太阳,不料,飞来了一只鹬鸟,伸嘴去啄它的肉,河蚌急忙合起两张壳,紧紧地钳住鹬鸟的嘴巴。
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
”河蚌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死鹬鸟。
”两个谁也不肯松口。
有一个渔夫看见了,便走过来把它们一起捉走了。
132.画龙点睛【译文】南北朝时期的张僧繇是有名的画家,画技非常高超。
相传他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条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但是都没有点上眼珠,令人看后总觉得有点美中不足。
有人问他其中的缘帮,他说:“如点上眼睛,龙就要飞走。
”人们对此非常怀疑,一定要他试一试。
张僧繇被迫无奈,只好答应大家的要求,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谁知刚一点上,顿时乌云翻滚,雷电交加,两条龙果然破壁而起,飞走了。
【篇二:文言文启蒙读本118篇原文注释】宗悫的字是元干,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所以没有被乡亲称赞.102、天衣无缝传说从前有个名叫郭翰的人,夏天的一个晚上因酷热难受.在庭院里睡觉.他仰望上空,只见一轮明月悬在朵朵飘浮的白云之中.突然,一朵浮云化为一位仙女,从空中飘落而下;郭翰以为是在梦中,但顷刻之间那仙女出到自己眼前,分明是在现实.于是慌忙起身,向仙女施礼道: “请问仙姑从何处来到人间?”那仙女还了一礼.柔声说道:;我是天上的织女.”郭翰细细打量织女的衣服,不知它是用什么衣料制成的,特别使他感到惊奇的是,她穿的这身衣服竟然没有衣缝;不禁非常奇怪, 便问.“请问您穿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 织女笑了笑回答说: 我穿的是天衣,天衣本来就不是用针线缝起来的,自然没有衣缝.”103、李氏夫妇黄生,是李氏小时候的朋友.(分别)十年后,二人在路途中相遇.李氏把他请到家,杀鸡做饭.但是吃过不久,黄生的肚子就很疼,疼的流下豆子般大小的汗滴.李氏夫妇非常惊恐,打算找医生(赶快)来看看.黄生坚持不让他们去(找医生),说是老毛病又犯了,没有关系.李氏不听从,坚持去请医生.当时正在下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过了大半夜,带着医生回来了.医生给(黄生)针灸,一会(病)就好了.黄生(对李氏)说:”你为我吃苦了!我拿什么报答你?”李氏夫妇说:你是我朋友,应当很仔细耐心的对待你,你为什么要说(报答的)这些话呢?”第二天天晴了,黄生就告辞离去了.104、马啮盗髻董熙载应朋友邀请,到友人家赴宴豪饮,从中午饮至傍晚已经大醉,朋友见状欲留他住宿,董熙载说:不用担心,我还能骑马回家,当时天黑风大,不一会因醉酒而从马上掉下来,直挺挺的卧在路边,缰绳还握在手里,一会有一强盗路过,见状很是高兴,自言自语到天助我呀紧接着就脱其衣服,又想盗他的马.弯腰拿缰绳,马便用牙齿紧紧咬住强盗发髻,虽极力挣扎也不得逃去,等到董熙载酒醒后,把所失的东西都穿戴好,马才把强盗放了.105、娘子军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时嫁柴绍.高祖起兵反隋,绍与妻谋日:”尊公欲扫平天下,绍欲迎接义旗,二人同去则不可,吾独行又俱后害,未知机如何?”妻日:”公宜速去.予一妇人,临时自为计.”绍即间行至太原投高祖.妻乃归户县,散家资,起兵以应高祖,得兵七万人,颇多为女子,与太宗俱围京城.号日娘子军.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106、多多益善刘邦曾经在闲暇时与韩信讨论各位将领才能的大小.个自有高有低.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统帅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你只不过能统帅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你能统帅多少呢?”韩信回答道:”我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为什么被我所控制?”韩信说:”陛下不能统帅士兵,但善于带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之所以被陛下你所控制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107、歧路亡羊有一天,杨子的邻居家跑丢了一只羊,失主很着急,立刻率领亲戚朋友们去追寻,还来邀请杨子的仆人一同去.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108、宋濂苦学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109、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但是玉石这种物品,有着永不改变的特性,纵使不把它琢磨制成器物,并不会损害它作为玉石的特性.人的本性,因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可能发生变化,如果不学习,就有失去作为君子的可能,反而成了小人,这不可不谨慎啊.110、狗亦有灵朝太和年中,广陵人杨生养了一只狗,非常喜爱,常和狗一起出行.杨生喝醉了,走到水塘旁的草丛中,睡着了不能移动.当时是冬月,野火燃了起来,风又大.狗在他周围一直呼唤他醒来,但是杨生喝醉了不知道.杨生的前面有一洼水,狗就走进水中,转身回来,将身上的水洒在他左右.草沾了水,倒在地上了.火就绕了过去.杨生醒了才看到.一天晚上杨生赶路,不小心掉在了空井中,狗在旁边叫了一晚上.过了一会儿,有人经过,觉得这条狗对着井号叫很奇怪,过去看到了杨生.杨生说:”如果您能够救我出来,我肯应要优厚地报答您.”那个人说:”如果你把这只狗给我,我就救你出来.”杨生说:”这只狗曾把我从死地救活,不能给你,如果你要其他东西我就不会吝惜.”那个人说:”如果这样,就不救你出来.”狗埋下头看井(里面),杨生明白了它的意思,于是告诉路人,把狗给他.路人救了杨生出来,要了狗就离开了.五天之后,狗在晚上逃回了杨生身边. 111、刘庭式娶盲女北宋散文家苏轼任密州知州时,刘庭式是该州通判.从前,庭式未考进士的时候,媒婆向他介绍了一位同乡姑娘,刘庭式答应了.后来刘庭式考取进士,准备结婚,恰在这时,这个姑娘却双目失明.她父母估计刘庭式不会要她了,便不再向他提及此事.有人建议刘庭式娶她家小女,刘庭式不肯,说:我早就把心交给了盲女了,怎么改变初衷?最终还是娶了这个盲姑娘,生了几个孩子,不久,她就不幸死去.刘庭式很悲伤,不肯续弦,一直独身鳏居.112、秀才读别字一个秀才很喜欢读书,但错别字却很多.一天,他看《水浒》,恰好有朋友前来拜访,见到后问他:兄弟你在看什么书?秀才回答:《水许》.朋友感到奇怪,说:我听说过的书很多,但《水许》这本书确实没有见过.他又说:书中所记载的都是什么人?秀才说:有一个李达.朋友说:这更奇怪了,有名的古人那么多,但我从没听说过一个人叫李达.请问这人长得是什么样的?秀才说:手中有两把大爹,....朋友又问:还有什么人?秀才回答:有个和尚叫鱼智沉.朋友见他错别字这么多,不禁哑然失笑.113、张祜好侠张祜落第后,经常在江淮一带游走.经常聚众饮酒,自称为江湖上的豪侠.一天晚上,来了一位身穿夜行衣的人,全身武侠打扮,腰间悬挂一柄宝剑,手中拎着一只行囊.囊里盛着一件东西,有血洇出囊外边.来人进入屋门后问:”这儿不是张侠士的住处吗?”张祜回答说:”是的.”非常恭谨地让这个人进屋落座.来人说:”我有一个仇家,此仇已结十年了.今夜我将他杀死了,报了这段怨仇.”114、搔痒曾经有个人身上痒,他叫儿子帮他抓痒,抓了三次都没抓对位置.叫妻子抓,五次都没抓准.那个人大为光火,说:你是我的妻子,理应是了解我的人,怎么抓不到我的痒处呢?于是自己动手,抓了一次就不痒了.为什么?痒,人自己知道的东西,怎能不中呢?115、拷打羊皮定案大路上,一个背着盐袋子的和一个挑柴草的结伴进城.中午时,两人在树下歇息,下面铺着背盐人带的一张羊皮,担柴人歇了一会后,准备赶路,扭头一看,发现背盐人睡着了.担柴人于是便起了贪心,把羊皮偷走上路了.背盐人醒来,发现羊皮不见了,便认定是担柴人所偷,急步赶上去.但担柴人见此,反问道:”明明是我的羊皮,怎么说是你的呢?”为争羊皮,二人告到了县衙. 县令听了二人的诉讼后,立即令两名衙役拷打羊皮.打了一会儿后,县令喝住了衙役,令二人到羊皮跟前看一看,结果,背盐人高兴了,但担柴人吓得浑身发抖,只得如实地交代偷羊皮的经过.原来,衙役用木棍拷打羊皮后,从羊皮里散落不少盐末,证明这张羊皮是背盐人的.116、欧阳晔破案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117、点石成金一个人特别贫穷,一生虔诚地供奉吕祖,吕祖就是吕洞宾,相传是道教的先祖.吕洞宾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一天忽然从天上降到他家,看见他家只有四面墙壁,非常贫苦,不禁怜悯他,于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他庭院中一块厚重的石头.石头立刻变成了黄金,说:”你想要他吗?” 那个人又拜道:”不想要.”吕洞宾非常高兴,说:”你的确能没有私心,可以传授给你成仙的真道.” 那个人说:”不是这样的,我想要你的那根手指头.”吕洞宾忽然不见了.118、原谷收舆原谷的爷爷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讨厌他,就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他劝父亲说:爷爷生儿育女,一辈子勤俭度日,你怎么能因为他老就抛弃他呢?这是忘恩负义啊...父亲不听他的劝戒,做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扔在野外.原谷在后边跟着,把小推车带了回来. 父亲问说:你带这个凶具回来作什么?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做一辆,所以现在先收起来.父亲很是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去把爷爷接回来赡养了.119、李存审诫子李存审出生于家境贫寒,地位低微的家庭,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说:”你父亲年轻时提着一把剑到乡里去,四十年里面,地位达到将军宰相,这当中脱离危难,险境,得以生存(的情况)不只一次,拔出箭头的也有数百次.”因此将拔出的箭头交给儿子,命令他收藏起来,说:”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当知道你父辈是像这样起家的.”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这中间经过万死才获得一次生存的险事绝不止一件,剖开骨肉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看,吩咐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这些人都出生在富贵之中,应当记得你们的父亲当年起家时就是这样艰难啊.”120、疱夫从前有个厨子,很是迂腐.他在集市上买了鸡和肉回来,放在厨房.恰好这时有朋友来访,就进房中和朋友交谈.朋友告辞离去,厨子看见猫狗正在偷吃鸡、肉.厨子很着急,对猫狗说:”你们怎么这样不仁义,我有亏待过你们吗?”猫狗好像没有听见的样子,吃的更凶了.厨子又说:”我平日为人忠厚,待你们一向很好,你们今天想欺负我不成?”过了一会儿,满地狼藉,都是吃剩的骨头,猫狗都跑了.有人说:”这个厨子,真是迂腐啊,那是猫狗,怎么能当作人来对待呢?应该责备自己才对啊.”121、食粥心安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舍读书时,总煮二升米,做一锅子粥,经过一晚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上、晚上各拿两块,和一点腌菜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要回乡陪父亲,临走前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范仲淹放在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说:”大人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心,只因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也安定,如今要我享用如此丰盛的饭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会平静安心得再吃下这碗粥呢!”122、狮子王与豺以前有一只在山上当王的狮子,一天在深山中抓到了一只豺狼,准备吃掉它.豺狼说:我将为大王你每月送来两只鹿来赎回我的小命.狮子王很高兴.豺狼按照约定时间每月给狮子王送去了鹿.自己也靠捕获狐理,兔子等维生,数年之后,鹿都被吃光了,豺狼没有什么可以送给狮子了.一天狮子遇到豺狼,说你杀太多生命了!今天轮到你了.你何其办呢豺狼无言相对,就被狮子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