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
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管理办法

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智能创造是中国创造 2025 的主攻方向,是创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创造 2025》等文件精神,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深化智能创造装备、先进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创造业企业产品研发、生产控制、经营管理、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引领创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的认定工作遵循企业自愿、择优确定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年认定两次。
第三条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的认定和撤销等管理工作由市经济信息委负责;各区县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所辖区域的项目申报、指导和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认定条件第四条申报市数字化车间的基本条件:(一)申报主体在市辖区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申报- 1 -项目符合国家、市产业政策;(二)设备数字化:数控装备占生产装备总数的 50%以上;(三)数据采集:基于物联网技术、实时在线检测技术,实现加工设备、检测设备、物流设备的联网运行,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信息的上传率达到 90% ,实现设备实时监控;(四)生产过程数字化:建立创造执行系统,完成车间作业计划管理和调度、工艺执行管理、物流与仓储管理、质量分析管理与跟踪、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建设,实现车间可视化管理;(五)车间信息集成:实现设备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创造执行系统与企业管理设计信息系统集成,实现车间软硬件系统优化运行控制和集约化生产;(六)与数字化车间建设前相比较,运营成本降低15%、生产效率提高 1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8%,并具有良好的增长性。
第五条申报市智能工厂的基本条件:(一)申报主体在市辖区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申报项目符合国家、市产业政策;(二)企业智能化发展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率先水平,在设备自动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智能服务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示范带动作用;- 2 -(三)工厂建设内容满足相应智能创造新模式关键要素要求(见附件 1 );(四)设备数控化:数控装备占生产装备总数的 65%以上;(五)数字化车间不少于 2 个;(六)设计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要求在 80% 以上,具有设计知识管理功能;(七)管理数字化: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为核心,结合其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定单管理、生产管理、售后服务三个层面全部业务流程的闭环管理,构建数字化网络化创造体系;(八)产品数字化服务:对于整机产品类,建有产品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产品远程服务;(九)决策智能化:实现产品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创造、产品运维等环节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实现工厂全业务流程的决策、执行智能化;(十)与智能工厂建设前相比较,运营成本降低15%、生产效率提高10%、产品研发周期降低1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8% ,并具有良好的增长性。
河南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

河南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河南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智能工厂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全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工厂,是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
为了推动智能工厂在河南省的发展,需要制定智能工厂的认定工作方案。
二、认定标准和流程⒈认定标准根据国家智能工场认定相关政策文件及行业标准,智能工厂的认定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信息化程度、自动化程度、智能化程度、生产效率等。
具体标准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说明。
⒉认定流程(1)申请阶段企业向省智能工厂认定委员会递交申请材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工厂照片、生产线介绍、智能化设备清单等。
(2)预审阶段省智能工厂认定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进行现场考察。
(3)评估阶段省智能工厂认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评估,包括现场考察、设备测试、数据分析等。
(4)认定阶段省智能工厂认定委员会根据评估结果,作出智能工厂认定的决定,并颁发智能工厂认定证书。
三、认定标准详解⒈信息化程度标准(1)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情况,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
(2)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情况,包括智能终端设备、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等的使用情况。
⒉自动化程度标准(1)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包括自动化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自动化导向系统的应用情况等。
(2)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包括传输系统、加工系统、装配系统等的自动化程度。
⒊智能化程度标准(1)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机器学习、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的使用情况。
(2)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情况,包括、智能传感器、自动导航车等的使用情况。
⒋生产效率标准(1)生产线效率的提升情况,包括生产线产能、生产效率和生产灵活度等指标的提高情况。
(2)生产过程的优化情况,包括物料供应链、物流配送等环节的优化状况。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工厂认定申请表格、认定标准细则、认定流程图等。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19.02.20•【字号】豫工信产融〔2019〕60号•【施行日期】2019.0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正文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豫工信产融〔2019〕60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落实《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豫政〔2018〕14号),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复制推广,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决定开展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遴选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汽车、冶金、建材、化工、轻纺、医药等重点行业,在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相关试点示范基础上,结合不同行业特点和发展现状,每个行业遴选1—3个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形成一批较成熟、可复制、能推广的先进经验和有效模式,带动同行业、相关行业或产业上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遴选条件(一)企业在河南省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二)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有效推动生产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优化,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达到省内行业领先水平,生产效率、能源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企业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产品不良品率大幅下降;(三)企业在智能化改造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取得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和模式;(四)企业已入选国家相关试点示范项目,或者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三、遴选程序(一)企业申报。
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本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准备申报材料,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择优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荐;(二)专家评审。
河南智能车间申报书

2018 年度河南省智能车间申报书申报企业(盖章)智智申能能车车报间间日名地称址期智能车间基本智能装备应用情况车间内自动化、(产线)数智能化设备台套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占全部设备比重(%)二、企业情况概述(一)申报单位概况:成立时间、发展历程、资本性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二)技术水平:研发队伍、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能力和条件等情况;(三)行业优势:在相关行业、区域以及智能制造方面已具备的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已有的智能制造基础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智能车间情况概述(一)企业建设智能车间的目的和意义;(二)企业建设智能车间的目标和任务;(三)智能车间建设前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对比,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实现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着重介绍,尽可能列出数据、图片或视频资料);(一)智能车间对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示范点、创新点。
四、智能车间具体情况介绍(一)智能装备应用情况。
车间内应用的数控化设备、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等设备情况,包括台套数、占车间设备台套数比例以及设备的具体功能及性能指标等;(二)车间设备联网情况。
车间内生产设备联网数,占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总量的比例。
请提供车间信息通信系统与网络结构图,对架构进行说明;提供实现系统、装备、零部件以及人员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的方案;详述企业信息安全保障的情况;(三)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情况。
流程型行业详述关键生产环节应用智能仪表、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实现工艺数据自动采集,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的情况;离散型行业详述应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优化工艺流程,建设柔性智能制造单元的情况;明确说明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后的组成、主要功能、性能指标、数据自动采集比率、自控比率等;(四)生产过程实时调度情况。
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故障报警和诊断分析情况,生产任务指挥调度、车间作业计划生成情况。
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

河南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河南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第一章方案背景与意义智能车间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手段进行生产、制造和管理的一种先进工厂模式。
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旨在评估和认定河南省内具备智能化生产能力的企业,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
第二章认定标准与程序1.认定标准智能工厂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1.1 生产过程智能化程度:________评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包括生产设备的数字化程度、自动化程度、柔性化程度等。
1.2 数据集成与分析能力:________评估企业是否具备将生产和管理数据进行集成、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1.3 前瞻性技术应用:________评估企业是否采用了前瞻性的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等,用于改善生产和管理过程。
1.4 智能制造管理能力:________评估企业的智能制造管理水平,包括智能制造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人员培训与管理等方面。
2.认定程序2.1 申报阶段:________企业根据认定标准,向河南省智能制造发展中心提出申报,提交相关资料和证明材料。
2.2 审核评估阶段:________河南省智能制造发展中心对申报企业的资料进行审核,并派遣专家进行现场评估。
2.3 认定结果公示阶段:________河南省智能制造发展中心将认定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意见反馈。
2.4 认定证书颁发阶段:________对通过认定的企业颁发智能工厂认定证书,并予以公示。
第三章准入权益与扶持政策1.准入权益通过智能工厂认定的企业将享受以下准入权益:________1.1 获得智能工厂认定证书,成为河南省智能工厂的示范企业。
1.2 可优先享受相关政策扶持,如财政资金支持、信贷支持等。
1.3 获得智能工厂认定标识和推广支持,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智能车间项目申报策划方案

智能车间项目申报策划方案一、项目概述。
咱这个智能车间项目啊,那可就像是给传统车间来了个超级大变身,就像毛毛虫变成蝴蝶那么酷炫。
这个智能车间是要把各种先进的智能技术都融合进来,让车间的生产变得更高效、质量更高,还能降低成本呢。
二、项目背景。
您看哈,现在这市场竞争就跟打仗似的,特别激烈。
传统的车间生产方式已经有点跟不上趟儿了。
效率低、质量不太稳定,还经常浪费资源。
咱要是不搞智能车间,就只能被其他对手甩在后面吃灰了。
所以啊,这个项目是咱们企业想要在这激烈竞争里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
三、项目目标。
1. 提高生产效率。
2. 提升产品质量。
3. 降低成本。
这就像是本来每个月家里水电费都高得吓人,智能车间就像给家里换了节能电器,原材料浪费少了,人工成本也能降下来,整体成本预计能减少[X]%。
四、项目实施内容。
1. 智能设备引进。
咱们得像挑媳妇挑老公一样,精心挑选那些先进的智能生产设备。
比如说智能机器人,它们就像超级工人,不怕累,还能精准操作。
还有智能检测设备,那眼睛可尖了,产品一点点小毛病都能发现。
2. 车间网络建设。
这网络啊,就像是车间的神经系统。
要搭建一个高速、稳定的网络,让所有的设备都能像好朋友一样互相聊天、传递信息。
这样设备之间才能协调工作,不会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乱成一锅粥。
3. 智能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就像是车间的大脑。
它能安排生产计划、管理库存、监控设备状态。
就好比一个超级管家,把车间里的大事小事都管得井井有条。
五、项目进度计划。
1. 第一阶段([具体时间区间1])这个阶段就是打基础,先做市场调研,看看哪种智能设备最适合咱们。
就像盖房子先画图纸一样,这一步可不能马虎。
同时开始进行车间网络的初步规划。
2. 第二阶段([具体时间区间2])开始引进智能设备啦,就像迎接新伙伴进家门一样。
同时建设车间网络,把设备和网络连接起来,让它们开始试着互相“交流”。
3. 第三阶段([具体时间区间3])安装和调试智能管理系统,这个时候就像是在给大脑安装程序,要确保这个大脑能准确指挥所有设备干活。
河南智能车间申报书

2018 年度河南省智能车间申报书申报企业(盖章)智智申能能车车报间间日名地称址期智能车间基本智能装备应用情况车间内自动化、(产线)数智能化设备台套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占全部设备比重(%)二、企业情况概述(一)申报单位概况:成立时间、发展历程、资本性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二)技术水平:研发队伍、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能力和条件等情况;(三)行业优势:在相关行业、区域以及智能制造方面已具备的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已有的智能制造基础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智能车间情况概述(一)企业建设智能车间的目的和意义;(二)企业建设智能车间的目标和任务;(三)智能车间建设前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对比,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实现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着重介绍,尽可能列出数据、图片或视频资料);(一)智能车间对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示范点、创新点。
四、智能车间具体情况介绍(一)智能装备应用情况。
车间内应用的数控化设备、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等设备情况,包括台套数、占车间设备台套数比例以及设备的具体功能及性能指标等;(二)车间设备联网情况。
车间内生产设备联网数,占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总量的比例。
请提供车间信息通信系统与网络结构图,对架构进行说明;提供实现系统、装备、零部件以及人员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的方案;详述企业信息安全保障的情况;(三)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情况。
流程型行业详述关键生产环节应用智能仪表、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实现工艺数据自动采集,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的情况;离散型行业详述应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优化工艺流程,建设柔性智能制造单元的情况;明确说明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后的组成、主要功能、性能指标、数据自动采集比率、自控比率等;(四)生产过程实时调度情况。
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故障报警和诊断分析情况,生产任务指挥调度、车间作业计划生成情况。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申报要点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申报要点一、项目背景与建设意义智能车间是指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智能、个性化等特征的工厂。
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建设,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规划与目标1.建设规模:明确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建设规模、面积、生产能力等。
2.技术含量:说明采用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包括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等。
4.建设时间:规划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建设时间表,明确各个建设阶段的时间节点。
三、技术支持与关键技术1.技术支持:说明与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相关的技术支持机构和专家团队。
2.关键技术:列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感知、数据分析与挖掘、物流智能等。
四、产业链升级与合作机会1.产业链升级:说明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对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提升作用,包括供应链管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方面。
2.合作机会:说明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中可能存在的合作机会,包括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科研机构等的合作。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保护:说明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用,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
2.可持续发展:说明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对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
六、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1.人才培养:说明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计划,包括技能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
2.技能提升:说明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对员工技能提升的机会和措施,包括培训计划、技能认证等方面。
七、风险控制与应急预案1.风险控制:说明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包括技术风险、资金风险、人员风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应急预案:制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的应急预案,包括灾害事故、设备故障等方面的应对措施。
八、社会效益与评估1.社会效益:说明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就业、税收贡献等方面。
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

河南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河南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一、工作前期准备⑴组织机构和责任根据智能工厂认定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成立工作组,包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由公司高层领导担任,负责全局决策和协调。
工作小组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认定工作。
⑵确定认定标准和要求根据智能工厂的特点和现有标准,制定智能工厂认定的标准和要求。
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配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要求。
⑶资源准备为认定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确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认定申请与准备⑴申请材料准备认定企业需按照要求准备相关申请材料,包括企业信息、工厂布局图、工艺流程图等。
并填写认定申请表。
⑵现场勘查和调研认定机构组织专业人员对申请企业进行现场勘查和调研,了解企业现有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信息系统等情况。
并提出改进建议。
⑶内部审核和准备申请企业根据认定机构的要求,对现有场地、设备和信息系统等进行内部审核和改进。
确保达到认定标准和要求。
三、认定评估及审批⑴评估准备认定机构组织专业评估师对申请企业进行评估准备工作,包括评估计划制定、评估人员培训等。
⑵评估执行评估师按照评估计划对申请企业进行评估执行。
主要包括现场查看、讲解和查阅相关文件等。
⑶评估报告评估师根据评估结果编写评估报告,并提交给评估委员会进行审核。
⑷审批结果评估委员会根据评估报告对认定申请进行审批。
并根据结果通知申请企业。
四、认定结果公示与奖励⑴公示通知将认定结果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公示,包括企业官网、媒体等。
同时将结果通知给相关部门和组织。
⑵奖励措施对达到认定标准和要求的企业进行奖励,如奖金、证书等。
激励企业进一步推进智能化改造。
附件:⒈企业信息表⒉工厂布局图⒊工艺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智能工厂: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生产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的工厂。
⒉认定标准和要求:指智能工厂认定机构制定的智能工厂认定的相关准则和要求,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配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要求。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建立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名单的通知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建立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19.03.28•【字号】豫工信科〔2019〕96号•【施行日期】2019.03.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管理正文豫工信科〔2019〕96号、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建立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名单的通知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豫政办〔2018〕85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我厅决定在全省人工智能领域筛选一批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企业,建立我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名单(以下简称《创新企业名单》),支持其在人工智能研发、生产、服务、创新等方面率先实现突破,以培育打造一批成长质量高、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品牌、具有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的领军型企业,加快形成与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相适应的局部优势,努力成为中西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入选名单的企业类型根据企业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入选《创新企业名单》的企业分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型企业、人工智能产品生产型企业和人工智能支撑服务型企业等三种类型。
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型企业是指从事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以及重点领域研究、跨学科应用技术研究的企业。
人工智能产品生产型企业是指从事智能控制产品、智能理解产品、智能软硬件产品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等研制生产的企业;此类企业主要是指整机类产品生产的企业,相关基础件、零部件生产企业不属于此类企业的范畴。
人工智能支撑服务型企业是指从事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以及人工智能开放性云平台、功能型平台、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行业训练资源库等建设与服务的企业。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重要工业省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的建设,并制定了相应的认定工作方案。
一、工作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引导和鼓励河南省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有必要开展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认定工作。
二、认定目标通过认定工作,选拔出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树立行业标杆,带动更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同时,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促进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三、认定范围在河南省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制造业生产的企业。
四、认定条件(一)智能车间1、车间内设备智能化水平较高,具备自动化生产、在线检测、智能仓储物流等功能。
2、信息化系统应用广泛,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控制。
3、车间内的人员、设备、物料等要素能够实现高效协同运作。
(二)智能工厂1、工厂整体智能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完善的智能化生产、管理和服务体系。
2、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营销服务等环节实现了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
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表现出色。
五、认定程序(一)企业申报企业按照要求填写申报材料,并提交至所在地区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二)初审推荐各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并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荐。
(三)专家评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专家对推荐企业进行评审,包括材料评审和现场考察。
(四)认定公示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确定拟认定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名单,并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上进行公示。
(五)认定发布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发布认定名单,并颁发证书和牌匾。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9年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名单的通知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9年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财政厅
•【公布日期】2019.11.18
•【字号】豫工信联产融〔2019〕221号
•【施行日期】2019.11.1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软件业
正文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9年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名单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按照《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20年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豫工信联规〔2019〕207号),经企业自愿申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初审、现场核查并推荐,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共同组织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确定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轻量化起重装备系统集成智能制造车间等111个车间为2019年河南省智能车间、汝州天瑞煤焦化有限公司申报的煤化工智能工厂等38个工厂为2019年河南省智能工厂,现将名单予以印发(见附件)。
附件:2019年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名单
2019年11月18日。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一、工作背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了加快河南省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步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制定本认定工作方案。
二、认定目标通过开展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智能化投入,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提高河南省制造业的整体智能化水平。
三、认定原则1、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认定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认定过程透明、结果可信。
2、自愿申报原则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申报,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
3、择优认定原则按照认定标准,对申报企业进行综合评估,择优认定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
4、动态管理原则对已认定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进行跟踪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撤销。
四、认定条件(一)智能车间认定条件1、车间智能化装备水平较高车间内自动化生产设备、智能检测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的应用比例较高,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控制。
2、信息化系统集成应用车间内采用了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信息化系统,并实现了系统之间的集成与数据共享,能够对生产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等进行有效管理。
3、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化管控通过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人员素质适应智能化生产要求车间内的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智能化设备和系统。
(二)智能工厂认定条件1、智能车间建设基础良好工厂内拥有多个达到智能车间认定标准的车间,且车间之间实现了协同生产。
2、工厂智能化整体架构完善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销售服务等全流程的智能化体系,实现了企业内外部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创新。
智能工厂申报流程

智能工厂申报流程
智能工厂的申报流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企业申请: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申报工作按照属地化原则进行申报。
企业按要求组织和提报材料,并对真实性负责。
2. 组织推荐:各县区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汇总排序后向市工信局行文推荐。
3. 评审公示:市工信局组织专家评审或实地核查,确定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此外,智能工厂的申报还有一些具体的条件,如装备数字化、数据采集、生产过程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安全防护投入、项目建成后应当在行业内具备领先水平等。
具体的条件和要求可能会因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智能工厂的申报流程可能因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的申报流程和要求需要参考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规定和通知。
同时,企业在申报过程中需要认真准备材料,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支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支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4.18•【字号】豫政办〔2018〕23号•【施行日期】2018.04.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支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豫政办〔2018〕23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支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鼓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参照本政策制定本地支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抓好政策细化和落实,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形成政策合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4月18日河南省支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为落实《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制定如下支持政策。
一、支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一)支持企业投资生产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对有重大带动作用、投资3亿元以上的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管理范围,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等资金给予支持。
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对列入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所在地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省级层面在园区规划、要素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二)支持我省生产的智能装备产品优先参与政府采购。
组织开展智能装备供需对接,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参加国外重要展会且符合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政策扶持条件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
(三)支持企业优先购置和使用由我省首次自主研发生产的成套装备或核心部件,鼓励重大通用装备跨领域首次推广使用,落实首台(套)重大装备奖励政策。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

附件1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为落实《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豫政〔2018〕14号),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有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一)总体思路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根据离散行业、流程行业特点,以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为重点,加快制造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和生产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生产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优化,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打造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示范引领、系统推进”的原则,聚焦制造业重点行业,2018—2020年每年滚动建设100个智能车间、50个智能工厂,推动智能化改造由重点骨干企业向多领域、全行业拓展,实现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等目标,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要素条件(一)智能车间1. 智能装备广泛应用数控化装备、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等设备台套数占车间设备台套数比例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2. 车间设备互联互通通过采用现场总线、以太网、物联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建立车间内互联互通网络,车间内生产设备联网数占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总量的比例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 生产线智能化改造(1)离散型行业应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优化工艺流程,建设柔性智能制造单元,提升设备运转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2)流程型行业应用智能仪表、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替代人工记录,关键生产环节工艺数据自动采集,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
4. 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实时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和诊断分析,生产任务指挥调度实现可视化,关键设备能够自动调试修复;车间作业计划自动生成,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料投放、产品产出数据实现自动采集、实时传送,并可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基本实现实时调整。
河南省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攻坚方案

河南省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攻坚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总体部署,加快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引导企业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机器换人”,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智能化改造由重点骨干企业向多领域、全行业拓展,力争“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指数居全国前列。
二、重点任务(一)建设“两化”融合标准体系。
1.时间节点:每年对照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分别推动百企贯标、千企对标,2020年贯标企业达到500家、对标企业达到5000家;在贯标对标基础上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2018年达到500家,2020年达到1000家。
2.攻坚重点:分行业制定智能化改造方案,开展智能制造水平评价,持续开展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对标工作,引导企业以贯标对标为抓手,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为重点的智能化改造,推广精益制造和柔性生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或参与智能制造标准制定,承担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链。
探索实施服务券制度对贯标企业给予支持。
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二)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1.时间节点:每年滚动培育50个智能工厂、100个智能车间。
2.攻坚重点:完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评价指南,在食品、冶金、建材、化工、轻纺等流程型制造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家居等离散型制造行业开展试点示范,形成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综合解决方案。
开展“智能制造进百企”系列活动,组建河南省智能制造研究院,探索建设河南省智能制造标准验证工作平台。
对重点企业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省财政对其智能化改造项目按照软硬件投资的8%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省智能车间智能

뫓쓏쪡릤튵뫍탅쾢뮯캯풱믡컄볾豫工信产融〔2017〕265号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名单的通知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2017年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申报工作的通知》(豫工信产融〔2017〕215号),经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材料初审、现场核查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组织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确定了2017年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名单,现予印发,请各地结合实际,扎实推进智能制造工作。
2017年9月22日2017年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名单一、智能车间名单(73家)序号企业名称车间名称1河南天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电气装备行业智能车间2海马汽车有限公司郑州工厂焊装车间3河南国能电池有限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智能化生产车间4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金属加工智能车间5史丹利化肥遂平有限公司高塔复合肥生产车间6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阳极智能化车间7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电能表数字化车间8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电子分厂贴装车间9富泰华精密电子(济源)有限公司B06智能化车间10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发动机气缸套智能车间11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复合超硬材料加工智能车间12河南大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专用支吊架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13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智能制造车间14中盐舞阳盐化有限公司食盐智能化精包装车间15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钢板下料车间16四季沐歌(洛阳)太阳能有限公司集热管制造车间17宝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蒽油加氢制清洁燃料油车间18南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二十万锭智能纺纱智能车间19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尿素智能车间20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半挂车生产车间21鹤壁航盛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SMT车间22许绝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电子积层板自动化车间23亚普汽车部件(开封)有限公司主机生产车间24河南国隆实业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配套材料智能生产车间25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自动化刀具生产车间26太康县万利源棉业有限公司纺二车间27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气化一厂车间28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等速驱动轴智能制造车间29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电阻片智能车间30南阳飞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乘用车水泵智能车间31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年处理800吨血浆的血液制品智能车间32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双汇自动化配料中心33河南省百蓓佳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巴布豆”纸尿裤生产车间34河南省昊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昊晟智能车间35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万吨乳酸耦合吸附智能车间36帝益肥业(宁陵)生态保护工程有限公司帝益生态宁陵复合肥智能车间37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二基地三区38郑州飞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水泵车间39蔚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橡胶助剂M和DM智能车间40新野鼎泰高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高精密PCB微钻针智能车间41洛阳炼化宏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化工一部车间42河南三剑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液态奶数字化智能车间43安阳赐昂壁炉有限公司环保智能铸造车间44河南毅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复杂零件多向精密成形智能数字化车间45辅仁药业集团熙德隆肿瘤药品有限公司智能化全自动制剂车间46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四轮车车驾焊接/涂装车间47济源市优洋饮品有限公司智能化奶线生产车间48开封恒锐新金刚石制品有限公司电镀金刚线车间49洛阳娃哈哈恒枫饮料有限公司超净车间50河南省华荣食品有限公司饮料灌装车间51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苯精制车间52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选矿三公司磨浮车间53河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大容量注射剂聚丙烯输液瓶1#车间54河南优德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数控机械加工智能制造车间55新乡市豫北靖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循环球转向器螺杆螺母齿扇智能车间56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牧原食品智能饲料生产车间57西华牧原农牧有限公司西华牧原智能饲料生产车间58河南淮海精诚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汽车制动器生产车间59河南朗丽食品有限公司蒸鱼卷车间60濮阳市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智能车间61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高效晶体硅电池智能化车间62濮阳市中炜精细化工有限公司24万吨/年工业异辛烷车间63民权九鼎葡萄酒有限公司智能化葡萄酒生产车间64驻马店华中正大有限公司预混剂生产车间65信阳市谷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SMD封闭车间66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世纪香珍稀食用菌智能化生产车间67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聚氰胺车间68滑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滑县牧原饲料车间69卫辉市达新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功能型聚酯薄膜连续化生产智能车间70新乡市和协饲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饲料机械智能制造车间71安阳贝利泰陶瓷有限公司贝利泰一期智能车间72范县华兴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羽绒车间73漯河双汇万中禽业发展有限公司禽业饲料车间二、智能工厂(50家)序号企业名称工厂名称1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宇通新能源客车智能工厂2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3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玉川冶炼厂4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特种铝合金智能工厂5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基于云平台的高端液压气动智能制造工厂6河南省大信整体厨房科贸有限公司大信模块化智能制造工厂7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动力锂电池及电源系统智能生产工厂8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电网中低压配电设备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9史丹利化肥宁陵有限公司史丹利化肥宁陵有限公司智能工厂10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GIS智能化制造装配工厂11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已二酸已内酰胺智能制造工厂12河南省金久龙实业有限公司橡胶传动带流程型智能制造工厂13淅川县林吉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林吉特智能工厂14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北玻深加工玻璃装备智能工厂15豫北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汽车转向系统智能工厂16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年产400万只铝合金轻量化轮毂工厂17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红枣精深加工智能化工厂18天瑞集团郑州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生产智能工厂19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现代中药产业智能工厂20许继电源有限公司充电设施智能工厂21洛阳双瑞特装装备有限公司桥梁建筑安全装备智能工厂22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智慧物流远程运维服务智能工厂23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汽车整车离散型制造智能工厂24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智能工厂25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智能制造工厂26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驼人医疗器械智能化工厂27南阳柯丽尔科技有限公司柯利尔智能工厂28商丘天瑞水泥公司水泥生产智能工厂29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天科技智慧能源仪表智能工厂30郑州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郑州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流程型智能化工厂31河南省瑞歌传动机械有限公司瑞歌传动机械智能工厂32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工厂33河南银金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银金达新材料智能工厂34河南思维精工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思维精工智能工厂35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36河南永安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水泥生产智能工厂37商丘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制造工厂38新乡立白实业有限公司新乡立白智能工厂39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特种钢材冶炼智能制造工厂40河南千年冷冻设备有限公司食品冷冻冷藏设备智能制造工厂41天瑞集团汝州水泥有限公司水泥智能生产工厂42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智能工厂43河南凯达汽车有限公司凯达汽车智能工厂44河南顺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顺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45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酐制造智能工厂46正阳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正阳君乐宝乳制品厂47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华英禽类智能工厂48天瑞集团南召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生产智能工厂49河南阿尔本制衣有限公司阿尔本制衣工厂50鹤壁天海环球电器有限公司天海环球电器敏捷制造工厂。
豫政办〔2022〕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豫政办〔2022〕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1.12•【字号】•【施行日期】2022.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豫政办〔2022〕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坚持“项目为王”导向,开展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改造提升专项,强化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培育新动能、提供强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年均增长20%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大幅提升;培育和建成30个新平台、新示范,推广100项新技术、300个新产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62,智能制造就绪率达到13%;制造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减排等指标降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推动全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水平跨入全国第一方阵。
二、重点任务(一)高端化改造提升专项。
以高端化改造带动产业规模能级提升。
强化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分行业、分领域制定技术改造路线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延链发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促进产业规模和效益提升。
推进新兴产业领域技术、装备迭代升级,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倍增发展。
《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印发

龙源期刊网
《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印发
作者:
来源:《河南科技》2018年第14期
2018年4月1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豫政〔2018〕14号,对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做出部署。
《计划》指出,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代表、工业互联网为支撑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正在引发一场“制造革命”。
全省上下必须统一认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紧紧抓住智能制造这个转型发展攻坚的“牛鼻子”,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转变。
《计划》强调,在工作中,要重点把握企业主导,政府引导;示范引领,系统推进;遵循规律,分类施策;协同创新,开放合作的原则。
主要工作任务是:实施关键岗位“机器换人”行动;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行动;实施智能车间建设行动;实施智能工厂建设行动;实施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行动;实施智能装备产业升级行动;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行动;实施“企业上云”专项行动;实施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引育行动;实施智能制造标准引领行动。
《计划》还就各项支撑保证明确了牵头单位,强调了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项目带动,深化开放合作,严格督导考核。
(来源:https:///2018/04-26/239902.ht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
为落实《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豫政〔2018〕14号),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有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根据离散行业、流程行业特点,以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为重点,加快制造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和生产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生产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优化,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打造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示范引领、系统推进”的原则,聚焦制造业重点行业,2018—2020年每年滚动建设100个智能车间、50个智能工厂,推动智能化改造由重点骨干企业向多领域、全行业拓展,实现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等目标,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要素条件
(一)智能车间
1. 智能装备广泛应用
数控化装备、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等设备台套数占车间设备台套数比例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2. 车间设备互联互通
通过采用现场总线、以太网、物联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建立车间内互联互通网络,车间内生产设备联网数占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总量的比例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 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1)离散型行业应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优化工艺流程,建设柔性智能制造单元,提升设备运转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2)流程型行业应用智能仪表、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替代人工记录,关键生产环节工艺数据自动采集,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
4. 生产过程实时调度
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实时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和诊断分析,生产任务指挥调度实现可视化,关键设备能够自动调试修复;车间作业计划自动生成,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料投放、产品产出数据实现自动采集、实时传送,并可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基本实现实时调整。
5. 物料配送自动化
生产过程广泛采用条码、二维码、电子标签、移动扫描终端等自动识别技术设施,实现对物品流动的定位、跟踪、
控制等功能,车间物流根据生产需要实现自动挑选、实时配送和自动输送。
6. 产品信息可追溯
在关键工序采用智能化质量检测设备,产品质量实现在线自动检测、报警和诊断分析;在原辅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物流等环节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实时记录产品信息,每个批次产品均可通过产品档案进行生产过程和使用物料的追溯。
(二)离散型智能工厂
1. 研发设计
(1)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
(2)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的集成管理;
(3)建立试验数据管理系统(TDM),实现产品试验、测试、在线检测数据的管理;
(4)建立车间/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模型,仿真并优化产品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2. 生产制造
(1)普遍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装备或生产线,建立车间级工业通信网络,实现系统、装备、零部件及人员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
(2)普遍应用人机界面(HMI)以及工业平板等移动终端,实现生产过程无纸化,人工操作工位建立防差错系统,适时给予智能提示,建立安灯系统(Andon),实现工序间的协作;
(3)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实现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自动上传,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4)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生产、质量、库存、设备维护等管理功能,提高设备利用率(OEE),减少非计划停机,实现生产过程的追溯,降低在制品库存;
(5)建立能源、环保、安全、应急等管理系统,实现相关数据实时上传、自动分析,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3. 经营管理
(1)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管理系统(CRM),实现生产、采购、供应链、物流、仓库、销售、质量、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功能,科学配置资源,优化运行模式,改善业务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2)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改善产品研发速度和敏捷性,增强为客户量身定做产品的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4. 系统集成
(1)建立覆盖工厂的工业通信网络,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环境;
(2)现场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高效协同与集成,实现设计、生产、管理、服务各环节的互联,支持跨企业的业务协同。
5. 信息安全
(1)建立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6. 新模式应用
(1)网络协同制造
——建立或应用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实现社会/企业/部门之间市场需求、创新资源、设计能力、制造资源、制造能力等的集聚与对接;
——实现基于云平台的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环节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
——建立围绕全生产链协同共享的产品溯源体系,实现企业间的产品信息溯源服务。
(2)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实现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和个性化组合;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通过定制参数选择、三维数字建模、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方式,实现与用户深度交互,快速生成产品定制方案;
——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进行挖掘和分析,为企业自身开展个性化定制提供决策支持;
——个性定制服务平台与企业研发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系统实现协同与集成。
(3)远程运维服务
——智能装备/产品配置有开放的数据接口,具备数据采集、通信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建立或应用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并与企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实现信息共享;
——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能够对装备/产品上传数据进行有效筛选、梳理、存储与管理,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向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远程服务;
——建立相应的专家库和专家咨询系统,能够为智能装备/产品的远程服务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并向用户提出运行维护解决方案。
(三)流程型智能工厂
1. 研发设计
(1)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配方、产品工艺数据的集成管理;
(2)建立试验数据管理系统(TDM),实现产品试验、测试、在线检测数据的管理;
(3)建立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模型,仿真并优化产品生产工艺及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 生产制造
(1)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装备或生产线,实现系统、装备、原材料及人员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
(2)建立过程控制系统(PCS),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较高水平,关键生产环节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
(3)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达到较高水平,实现原料、关键工艺和成品检测数据的采集和集成利用,建立实时的质量预警;
(4)建立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计划、调度均建立模型,实现生产模型化分析决策、过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质量动态跟踪以及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一体化协同优化;
(5)建立能源、环保、安全、应急等管理系统,实现相关数据实时上传、自动分析,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3. 经营管理
(1)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管理系统(CRM),实现生产、采购、供应链、物流、仓库、销售、质量、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功能,科学配置资源,优化运行模式,改善业务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2)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改善产品研发速度和敏捷性,增强为客户量身定做产品的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4. 系统集成
(1)建立覆盖工厂的工业通信网络,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环境;
(2)实现过程控制系统(PCS)、现场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高效协同与集成,支持跨企业的业务协同。
5. 信息安全
(1)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三、认定流程
(一)企业申报
按照自愿原则,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准备申报材料,提交到所属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
每个企业限报1个智能车间或智能工厂。
(二)地市推荐
各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到企业现场进行核查,择优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推荐上报。
(三)专家评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提出预选名单。
(四)公示发布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对预选名单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正式认定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