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的《狂人日记》之狂[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的《狂人日记》之狂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的一篇别开生面的日记体小说。该文不仅仅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的开篇力作,也是作者首次采用“鲁迅”这一笔名,更是中国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白话小说。它无论在写作时机、文体样式、语言风格上,还是在思想性上都可以称作是一篇“狂文”。

一、《狂人日记》“狂”的由来,简单地说,可以概括为:“狂世”,“狂人”出“狂文”。

(一)“狂世”: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大地风雨飘摇。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腐朽的清朝处于大厦将倾的

风雨飘摇之中。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同时受着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三三座大山的压迫。一些有志之士开始了“救亡和启蒙”运动,尤其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为最。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帝制的统治,但国家政权很快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中国人民仍然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2、辛亥革命政权被篡之后,袁世凯实行了独裁恐怖统治,

复辟帝制。袁死后,又发生了张勋复辟的闹剧。在这段时间里,帝制余孽、封建遗老活跃异常。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些受西方近代思想影响的、有志于社会改革的人士,

深感思想革命的重要,发起和倡导了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一场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的思想革命运动拉开了序幕。

(二)鲁迅先生的家庭变故以及其自身的求学经历,使他对社会的本质、世态的炎凉有了与众不同的深刻认知,造就出了鲁迅这个文学“狂人”。如何看待鲁迅,一直是众说纷芸,有说他是“圣人”的,也有人认为他是“神”的,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心中且有一千个鲁迅。”但我认为与其称其为“神”或“圣人”,还不如说是一位“狂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鲁迅先生首先是一个鲜活的人,有血有肉、喜怒哀乐、嘻笑怒骂。他的感情有时如一泻千里的黄河水豪放、暴烈、粗犷、肃杀、刚劲,有时也如潺潺的山间小溪婉约、舒缓、细腻、敏感。他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有着普通人的生活、情绪、情感。他又是一个卓越的人,用一枝笔勾勒出世相、人物、心情,语出惊人,于现象中抓住本质,一针见血,使亲者快,仇者痛,幽默讽刺的笔调,着实让人体味到他独有的魅力。作为一位文学“狂人”,他所生活的年代是疯狂的,他的人生经历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也是独具特色,他的文章更是别具一格。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未出现过象鲁迅这样

笔锋犀利又极具战斗性的文人大将了。

(三)、《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首次采用了日记体格式,是一篇成熟的现代体式的白话小说。正如有的评论家所指出的,“它像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长空,又像一声春雷,唤醒了冬眠的万物。”《狂人日记》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二、《狂人日记》独特的文体样式:“文言小序+白话正文”的独特格式①。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时代,但是这部用白话文写成的名篇,却有一个文言短序: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通常人们认为序文的作用是交待《狂人日记》的来源,引出了小说的开始,也交代了故事的结尾。如果序文仅此作用的话,完全可以用白话文来代替,而且还能保持全篇一致性。那么鲁迅先生为何对序文的写作舍白话而就文言呢?难道是他的白话文应用不够熟练?就整个《狂人日记》这篇小说来看,鲁迅对白话文的应用已经炉火纯青,完全能够清晰地讲述这篇小说的由来。显然,这一推论难能成立。那到底是什么使鲁迅先生舍白话而就文言呢?首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

下,虽然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文言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和严格的文字训练,已经形成了一种完备的表述系统,成为知识分子著书立说的唯一方式,在中国学术与思想传统上形成了牢固的正统地位和合法价值,士大夫始终不愿接受白话文。而鲁迅先生深谙此道,利用一个传统的外壳形式,包含了一个现代的故事(正文),从整体上顺应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其次,《狂人日记》的正文用白话叙述,而序文用文言写成,两种不同的语体,隐含着两种截然对立的价值观。白话文中的狂从虽然思维混乱、神情恍惚,但他的疯言疯语却道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狂人的世界看似疯狂却是个理性的世界。鲁迅先生用白话赋予了狂人思考、质疑、说真话的现代意识,“从来如此便是对么?”“没吃过人的孩子还有?”这显现出了新文化、新道德的要求。而在文言文的现实世界中,狂人恢复了常态。而正是这恢复了正常的世界的存在,更凸显出现实世界(旧道德、旧传统)的麻木、冷漠、血腥的非理性特质。白话与文言的对比,正是新文化、新道德与旧文化、旧道德的对立。

三、“狂人”形象的本质②

是“狂人”,还是“真的人”,还是“新人”?《狂人日记》通过一个“迫害狂”之口,叙述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本质。在那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地点,他确实是一

个“狂人”,至少在同时期的其他人眼中是的。那么,他真的是一个“狂人”吗?实际上,刚好相反,他恐怕是一个“真的人”,一个看清了这个社会的本质——“人吃人”的人,但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这样的人是不容于社会的,所以,作者鲁迅先生只能借由“迫害狂”之口,把他的叛逆的思想表现出来。实际上,他是一个具备了新思维的“真的人”——“新人”。具有“新思维”的新人与固守“旧思维”的“众人”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二者之间思维方式和思维路径的巨大差异:以“狂人”的思维来看是正常的,“正常人”却视为怪异;而被“正常人”当作天经地义的事,“狂人”却看出了它的异乎寻常之处。在《狂人日记》中,正是有了全新的思维,才使“狂人”能够发出“从来如此,便对么”的大胆疑问,正是有了新思维,才使他获得了看出历史不分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字缝里”“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的能力,并能对吃人者同时也是被吃者发出振耳发聩的呐喊:“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狂人”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社会的这种深刻把握和清醒认识,无疑得益于他全新的“思维”方式。因此,“狂人”不是“一个被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迫害的发狂”的真正的“狂人”,而是一个具有了“新思维”的“真的人”——“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