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展望

合集下载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前景及技术进展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前景及技术进展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前景及技术进展摘要: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组成部分。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为能源和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为此,对近年来国内外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实际应用前景和最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应用前景;研究进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趋势也随之改变。

生物质能源因其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低污染等优点,使得其在人类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不断提高。

据报道,生物质能已上升为仅次于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之后的第4位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耗的14%。

与传统的直接燃烧方式相比,现代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更多的是借助热化学、生物化学等手段,通过一系列先进的转换技术,生产出固、液、气等高品位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电力、交通燃料、热能、燃气等终端能源产品。

目前,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低碳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针对现代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对替代或部分替代化石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生物质与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农林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

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燃烧过程生成的SO2、NOX较少,由于其 CO2的排放量与其生长时吸收的量相当,可有效减轻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地球上的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大约1400~1 800Gt的干生物质,其中蕴含的能量可达目前全球每年总能耗的10倍,在世界能耗中生物质能约占14%,在不发达地区占60%以上。

全世界约20亿人90%以上的生活能源是生物质能。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量每年4.87亿t油当量,其中有约可用于发电和供热,占总量的 76%。

目前全球生物质能消费量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居第四位。

生物质能具有许多优点:①生物质能资源分布十分广泛,远比石油丰富,且可不断再生;②从生物质能资源中提取或转化得到的能源载体更具有市场竞争力;③开发生物质能源资源,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时机;具有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④在贫瘠或被侵蚀的土地上种植能源作物或植被,可以改进土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程度;⑤城市内燃机车辆使用从生物质资源提取或生产出的甲醇、液态氢,利于环境保护。

2022年生物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生物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生物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2022年一季度,我国生物质发电量为2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

新增装机97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878万千瓦,同比增长19.2%,下面进行生物能源行业进展前景分析。

生物能源行业分析表示,随着国内大力鼓舞和支持进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发电投资热忱快速高涨,各类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纷纷启动建设。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产业呈现出全面加速的进展态势。

近年来,随着生物质能发电持续快速增长,生物质能装机和发电量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不断上升。

详细表现为:2022年一季度我国生物质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分别上升至2.54%和6.31%。

生物质能源燃料来源品类繁多,主要以农林废物资源、工业废物资源、城市垃圾资源为原料,添加木炭粉、粘合油剂、助燃剂等添加剂复合而成。

不同原料由于自身不同的特性致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各具特点。

例如,常见的木材残余物分为极为广泛,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且可再生性和环保性不如农业废弃物。

而环保性能佳的农业废弃物,含水率则较高。

此外,生物质能源的获得与全球各个地区自身的资源结构以及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以上几类主要的原材料最终以沼气、生物制氢、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等形式成为全球生物质能源燃料的一部分。

英国石油公司的长期监测数据显示,全球生物燃料产量整体保持持续增长。

2022年世界生物燃料产量达到84121千吨油当量,同比增长3.5%,虽然增速远低于近十年来得平均水平11.4%,但的确近三年的增速最高的年份。

其中。

美国的产量增长最快,达到95万吨油当量,是当年产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估计,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产业新增投资约1960亿元。

其中,生物质发电新增投资约400亿元,生物自然气新增投资约1200亿元,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产业新增投资约180亿元,生物液体燃料新增投资约180亿元。

以上便是生物能源行业进展前景分析的全部内容了。

生物质能的发展与展望

生物质能的发展与展望

以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玉米秸秆、树枝、牧草,木屑, 刨花等茎秆类生物质原料,将其挤压成块。生产出 的秸秆压块克服了秸秆本身重量轻、体积大、利用 时易风雨雪火等外界条件影响的弱点,满足了商品 化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在生物质能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截止2010年底,生物质能发电装机约550万千瓦,沼 气年利用率约130亿立方米,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 利用量为50万吨左右,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产量为20 万吨,生物柴油年产量为50万吨左右。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 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 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 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 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 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生物质能高新转换技术不仅能够大大加快实现 能源现代化进程,满足人民富裕后对优质能源的迫切 需求,同时也可在乡镇企业等生产领域中得到应用。 由于中国地广人多,常规能源不可能完全满足广大人 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由于国际上各种有关环境问 题的公约,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这对以煤 炭为主要能源的我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立足于农 村现有的生物质资源,研究新型转换技术,开发新型 能源既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减少排放、保护 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在一定的温度和条件下,使生物质汽化、炭化、热解 和催化液化,以生产气态燃料、液态燃料和化学物质
生物质的生物化学转换包括有机物质-沼气转换和有机物 质-乙醇转换等。沼气转换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通 过微生物发酵产生一种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性混合 气体即沼气、乙醇转换是利用糖质、淀粉和纤维素等原 料经发酵制成乙醇。

2022年生物质能行业现状分析及应用技术展望

2022年生物质能行业现状分析及应用技术展望

2022年生物质能行业现状分析及应用技术展望生物质能是人类用火以来,最早直接应用的能源。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生物质能的应用讨论开发几经波折,最终人们深刻熟悉到,石油、煤、自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同时无节制地使用化石能源,大量增加CO2、粉尘、SO2等废弃物的排放,污染了环境,给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造成非常严峻的后果。

而使用大自然馈赠的生物质能源,几乎不产生污染,资源可再生而不会枯竭,同时起着爱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是抱负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以下是宇博智业我整理的2022年生物质能行业现状分析:生物质能的定义及其利弊生物质能是隐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

它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自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4位,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猜测,到21世纪中叶,采纳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

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

生物质能的优点:一是可再生性。

二是低污染性。

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燃烧过程中的硫化物和氮化物较少,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其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用新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不仅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而且可替代部分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为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是广泛分布性。

缺乏煤炭的地域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

四是具有燃烧简单,灰分低的特点]。

但由于技术和经济的缘由以及可再生能源分布较为分散,能量密度、热值及热效率低等特点,目前其利用率尚不高,仅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22%。

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资源现状及潜力生物质能资源,按原料的化学性质分,主要为糖类、淀粉和木质纤维素类。

按原料来源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农业生产废弃物,主要为作物秸秆;②薪柴、枝桠柴和柴草;③农林加工废弃物,木屑、谷壳和果壳;④人畜粪便和生活有机垃圾等;⑤工业有机废弃物,有机废水和废渣等;⑥能源植物,包括全部可作为能源用途的农作物、林木和水生植物资源等]。

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现状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现状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生物质能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物质中的有机物质,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来发电或制热等能源。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的能源战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的概述和分析,探讨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概述1.技术的发展历程自1980年代开始,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在此之后,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及其应用”逐渐成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热点项目。

这一项目的启动,为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科学指导,同时也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外,在世界能源形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我国把生物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强化,因此在国家层面上加大了对生物质能技术的扶持和推广。

2.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已经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也在加大对生物质能技术标准化、常规化、制度化的建设,推进生物质能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其实际效益和经济价值。

在技术应用方面,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特别是生物质热电联产,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为了新兴的清洁能源,很多企业纷纷开始投资兴建。

同时,生物质能技术在农林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城市垃圾处理等方面也有了广泛的应用。

二、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的现状分析1.技术的优势如此高速发展的生物质能技术,必然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生物质能技术所用的原料可持续性好,能够有效缓解目前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局面,使得这种新兴能源具有高度的发展潜力。

其次,由于生物质燃烧所产生的废气、废渣和灰分等物质的环境影响比较小,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相对较少。

第三,由于生物质本身所含的植物颗粒和木制颗粒等可以进行压缩,使得这种能源的储存和运输成本十分低价。

生物质能行业概况

生物质能行业概况

生物质能行业概况全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贡献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总量的1%,极具开发潜力。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产业呈现出全面加速的进展态势。

以下对生物质能行业概况分析。

2022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6,000万千瓦,尤其北欧的丹麦、芬兰等国生物质发电已成为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

美国生物质直燃发电进展快速,1990年装机容量仅达到6,000MW,2022年则升至10,400MW。

生物质能行业分析指出,截至2022年年底,美国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75%,有300多家发电厂采纳生物质能与煤炭混合燃烧技术,装机容量22,000MW。

估计到203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0MW。

美国生物质直燃发电装机容量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全部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则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干净而又可再生的能源,是惟一可替代化石能源转化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以及其它化工原料或者产品的碳资源。

现从三大建议来分析生物质能行业概况。

(1)进展新的生物质能资源,建立能源基地。

目前,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料生产已不具备再扩大规模的资源条件,进展多元化原料是大势所趋。

今后,应合理评价和科学规划,利用山地、荒地和沙漠,进展新的生物质能资源,讨论、培育和开发速生、高产的植物品种,在条件允许的地区进展能源农场、林场,建立生物质能源基地,供应规模化的木质或植物油等能源资源。

(2)加大研发力度,突破关键技术难点。

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总体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肯定的差距,关键技术未能得到完全解决。

必需加大对我国生物质能的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生物质能的新技术引进、试点和示范工作,乐观引进、消化、汲取国外先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并进行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再创新与集成创新,形成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关键技术与前沿技术。

生物质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质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质能源行业报告生物质能源行业,属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范畴,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

一、行业概况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植,新能源产业在工业领域的渗透力逐步增强,积极推进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在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气、生物质液体燃料等重点领域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按照原材料类别,生物质能源可分为生物质工业及发电燃料,生物质交通运输燃料和沼气,以农林废弃物,淀粉糖类作物,油料作物和人畜家禽粪便作为原材料。

发行人所生产的生物质工业燃料主要应用于工业锅炉窑炉领域,公司所处行业为生物质能源行业中的生物质工业燃料细分行业。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传统一次性燃料暴露出的供应链短缺、价格昂贵、高污染、能源受限等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价格受国际影响波动明显。

《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指出,2012年国际天然气价格年度变化超过15%,而煤炭价格则波动约20%。

同时石油价格出现自08年底45美元/桶油当量飙升至12年的120美元/桶当量情况。

而生物质能源是目前清洁能源中价格最低的能源,其价格稳定、供应可靠的特点可以规避传统能源的价格波动风险,还能实现结构性节能效益。

目前生物质能已经成功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并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食品饮料、医药加工、造纸包装、五金塑胶等行业。

生物质能作为新兴能源对社会经济效益所作出的贡献获得业界一致好评,并将随着政策优惠政府扶持等因素,在盈利能力和市场潜力上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能源消费结构人类可使用能源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第二类为新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第三类为核能。

如今,经济全球化、低碳道德化和科技创新三大动力共同推进了全球能源结构新的转型。

当今欧洲的能源结构代表了世界能源未来的方向:煤炭的比重只占总能源消费的15%左右,而可再生能源则接近了25%,石油比重下降。

最新的BP能源统计年鉴也指出,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型:消费主体正由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低碳追求与技术进步共同加快能源结构多元化的转型。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生物质能发展方向与对策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生物质能发展方向与对策

我国生物质能发展方向与对策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

据估量,植物每年贮存的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l%。

这些未加以利用的生物质,为完成自然界的碳循环,其绝大部分由自然腐解将能量和碳素释放,回到自然界中。

事实上,生物质能源是人类利用最早、最多、最直接的能源,至今,世界上仍有15亿以上的人口以生物质作为生活能源。

生物质燃烧是传统的利用方式,不仅热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污染严峻。

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自然气等燃料,生产电力。

而削减对矿物能源的依靠,爱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专家认为,生物质能源将成为将来持续能源重要部分,到2022年,全球总能耗将有40%来自生物质能源。

1.2能源与环境人类正面临着进展与环境的双重压力。

经济社会的进展以能源为重要动力,经济更加展,能源消耗多,尤其是化石燃料消费的增加,就有两个突出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一是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峻,二是地球上现存的化石燃料总有一天要掘空。

按消费量推算,世界石油资源在今后50年到80年间将最终消耗殆尽。

到2059年,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口油井开钻二百周年之际,世界石油资源也许所剩无几。

另一方面,由于过度消费化石燃料,过快、过早地消耗了这些有限的资源,释放大量的多余能量和碳素,打破了自然界的能量和碳平衡,是造成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等灾难性后果的直接因素。

这就是说,假如不进展出新的能源来取代化石常规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在21世纪必将发生严峻的、灾难性的能源和环境危机,是人类在下一世纪所面临的三大最可能发生的灾难之一。

1.3国家平安当然,进展生物质能源不是获得新的能源的唯一途径,人类可以采纳高技术手段获得核能源,甚至从外太空获得能源,但其中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

目前在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方面主要有哪些研究方向

目前在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方面主要有哪些研究方向

目前在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方面主要有哪些研究方向1.生物质能应用技术国外研究开发在发达国家中,生物质能研究开发工作主要集中于气化、液化、热解、固化和直接燃烧等方面。

生物质能气化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部份氧化法,使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气体的过程。

产生的气体可直接作为燃料,用于发动机、锅炉、民用炉灶等场合。

气化技术应用在二战期间达到高峰。

随着人们对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关注,对气化技术应用研究重又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研究主要用途是利用气化发电和合成甲醇以及产生蒸汽。

奥地利成功地推行建立燃烧木材剩余物的区域供电计划,目前已有容量为1000~2000kw的80~90个区域供热站,年供应10某109MJ能量。

加拿大有12个实验室和大学开展了生物质的气化技术研究。

1998年8月发布了由Freel,BarryA.申请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快速热解技术和设备。

瑞典和丹麦正在实行利用生物质进行热电联产的计划,使生物质能在提供高品位电能的同时满足供热的要求。

1999年,瑞典地区供热和热电联产所消耗的能源中,26%是生物质。

美国在利用生物质能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报道,目前美国有350多座生物质发电站,主要分布在纸浆、纸产品加工厂和其它林产品加工厂,这些工厂大都位于郊区。

装机容量达7000MW,提供了大约66000个工作岗位,根据有关科学家预测,到2022年,生物质发电将达到13000MW装机容量,届时有4000000英亩的能源农作物和生物质剩余物用作气化发电的原料,同时,可按排170000个以上的就业人员,对繁荣乡村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流化床气化技术由于具有床内气固接触均匀、反应面积大、反应温度均匀、单位截面积气化强度大。

反应温度较固定床低等优点,从1975年以来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

包括循环流化床、加压流化床和常规流化床。

印度Anna大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心最近开发研究用流化床气化农业剩余物如稻壳、甘蔗渣等,建立了一个中试规模的流化床系统,气体用于柴油发电机发电。

2022年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前景分析近日,生物质能专业论坛在北京召开,业内众多专家与参会企业共同探讨了国内生物质能的进展之路。

据了解,目前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的标杆企业在技术、成本方面已经具有明显优势,已投产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盈利力量得到初步验证。

近期,随着国家发改委对于二代生物质燃料乙醇的补贴政策出台,生物质能源开发市场的规模化开启将更进一步。

政策支持生物质能产业进展史上最严峻的《环境爱护法》(下称,新环保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22年起全国实施。

新环保法致力于化解经济进展与环境爱护的深层冲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与进展生物质能产业的主旨不谋而合,为生物质能产业铺就光明的进展道路。

新环保法明确提出“爱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要推动资源的节省和集约利用。

相较于传统化石能源,以生物柴油、纤维素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产品具有可再生、零排放等环境友好特性,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进展不行多得的选择。

新环保法提出,“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对生活废物分类处置、回收利用”,以及“鼓舞环境爱护产业进展”,拓展了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进展空间。

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有助于全方位消退生物质能源产业面临的约束。

对生活废物分类处置和回收利用,有助于为制造生物柴油、生物燃料等生物质能源产品破解原料难以猎取的约束。

利用鼓舞环境爱护产业进展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可以进一步进展生物质能源技术装备、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产业,拓展产业链,释放产业进展潜力。

中国是生物质资源大国生物质能资源,按原料的化学性质分,主要为糖类、淀粉和木质纤维素类。

按原料来源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农业生产废弃物,主要为作物秸秆;②薪柴、枝桠柴和柴草;③农林加工废弃物,木屑、谷壳和果壳;④人畜粪便和生活有机垃圾等;⑤工业有机废弃物,有机废水和废渣等;⑥能源植物,包括全部可作为能源用途的农作物、林木和水生植物资源等。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据测算,我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50亿吨左右,是我国目前总能耗的4倍左右。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生物质能2022年发展趋势: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利用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生物质能2022年发展趋势: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利用

我国生物质能2022年发展趋势: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利用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能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利用国家能源局网站5日公布了《生物质能进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进展作出详细规划,《规划》提出,到2022年,我国生物质能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

专家认为,从我国能源结构和进展环境来看,我国生物质能中长期进展前景宽阔,规划的出台将加快推动我国生物质能产业进展。

《规划》提出,到2022年,生物质能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约5800万吨标准煤。

其中,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900亿千瓦时,生物液体燃料年利用量600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万吨。

依据国家能源局测算,到2022年,生物质能产业年销售收入约1200亿元,生物质能产业新增投资约1960亿元。

2022-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询问报告表明,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能源化利用潜力大。

全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业剩余物和能源作物、生活垃圾与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

然而,我国生物质能总体仍处于进展初期,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64%,生物质能仅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8%。

国家发改委能源讨论所、可再生能源进展中心主任任东明指出,“我国能源体系和规模还不能支持生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利用,生物质能源的经济性也很难与传统能源竞争。

”厦门高校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表示,我国生物质能起步比风、光还早,但进展特别缓慢。

造成我国生物质能进展缓慢的缘由有多方面,一是政策力度不够,二是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影响因素简单。

2022-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行业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范文(目

2022-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行业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范文(目

2022-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行业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范文(目关于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为经营和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作为制定战略规划的依据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报告信息【出版日期】2022年8月【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目录第一章2022-2022年生物质能行业分析1.1生物质能概述一、生物质能的含义二、生物质能的种类与形态三、生物质能主要的优缺点四、与常规能源相比的特性五、开发生物质能的必要性六、利用生物质能应考虑的因素1.22022-2022年国际生物质能行业发展规模一、国外生物质能发展特点二、国外生物质能开发规模三、生物质燃气开发利用规模四、生物质液体燃料市场规模五、国外生物质能产业政策综述六、欧洲生物质能需求占比上升七、美欧生物质能行业发展概况八、印尼生物质能发展潜力巨大1.32022-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行业发展综况一、生物质能的发展效益分析二、生物质燃料合成技术进展三、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分析四、生物质能企业发展模式分析1.42022-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市场规模分析一、生物质能资源分布二、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进展三、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规模四、生物柴油市场生产规模五、生物质能产业竞争加剧1.52022-2022年生物质能行业政策分析一、2022年鼓励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二、2022年加强和规范生物质热电联产三、2022年发布《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四、2022年发改委进一步规范生物质发电五、2022年生物质能行业地方政策动态1.6生物质能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一、制约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因素二、生物质能推广应用面临的难题三、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四、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对策五、生物质能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六、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策略七、“十三五”发展方向分析八、农村生物质能源开发思路1.7生物质能行业的发展前景一、全球生物质能产业规模预测二、中国生物质能行业发展机遇三、中国生物质能行业前景广阔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五、生物质能产业未来发展规划六、生物质能源有望大面积推广第二章2022-2022年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分析2.12022-2022年国际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分析一、全球生物质能发电产业规模二、全球生物质能发电融资规模三、美国生物质能发电规模四、英国生物质能发电规模五、荷兰生物质发电业规模六、德国生物质发电行业状况七、日本生物质发电机制与战略2.22022-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规模一、生物质能发电业经济特征二、生物质能发电业装机规模三、生物质能发电分区域规模四、生物质能发电分类型规模五、生物质发电市场竞争格局六、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化进展七、生物质能发电业发展形势2.32022-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的政策环境一、生物质能发电财税政策二、生物质能发电定价制度三、生物质能发电费用分摊机制四、生物质能发电上网电价机制五、生物质热电联产面临政策机遇六、生物质发电严禁掺烧化石能源七、新电改给生物质发电带来机遇八、可再生能源发电获优先调度九、生物质发电项目补助审查开展2.42022-2022年部分地区生物质能发电业分析一、吉林二、湖北三、安徽四、江苏五、浙江六、湖南七、贵州八、广西2.5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二、劣势(Weakne)三、机会(Opportunity)四、威胁(Threat)2.6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存在的问题一、生物质能发电面临的挑战二、生物质能发电业发展难题三、制约生物质能发电业的因素四、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成本较高五、生物质电厂安全管理的问题2.7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策略一、生物质能发电业政策建议二、生物质能发电业发展措施三、生物质能发电业对策思路四、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策略五、生物质电厂安全管理的对策第三章2022-2022年生物质发电技术及项目运行分析3.1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分析一、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发电装置流程二、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工艺及应用分析三、生物质气化发电与燃煤发电对比研究四、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进展分析五、中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发展方向3.2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建设进展一、2022年生物质热电联产CDM项目签发二、2022年江西永新生物质电厂建成投运三、2022年四川凉山州生物质发电项目启动四、2022年浦城首座生物质发电厂并网发电五、2022年永年县生物质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六、2022年房县生物质热能发电项目并网七、2022年安徽宣城生物质发电项目签约八、2022年宜宾首个生物质发电项目投产3.3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建设进展一、2022年国能临泉生物发电机组整套试运二、2022年湖北江陵生物质电厂通过试运三、2022年四川绵竹生物质发电项目签约四、2022年山东菏泽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开建五、2022年安徽凤阳生物质发电项目启动3.4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建设进展一、2022年安徽枞阳县生物质发电项目签约二、2022年铁岭县生物质发电项目正式签约三、2022年郎溪理昂生物质发电项目并网四、2022年郓城生物质发电项目正式投运五、2022年蔗渣废料生物质发电项目运行第四章2022-2022年秸秆发电行业分析4.1秸秆简介及秸秆发电的工艺流程一、秸秆简介二、秸秆的处理、输送和燃烧三、锅炉系统四、汽轮机系统五、环境保护系统六、副产物4.22022-2022年中国秸秆发电行业发展分析一、秸秆发电在中国的探索二、秸秆发电产业发展迅猛三、秸秆类燃料可利用量四、秸秆发电技术及其效益分析五、秸秆发电产业面临发展机遇4.3中国秸秆发电产业政策综述一、资金投入二、税收优惠三、电价四、上网五、业主4.42022-2022年中国秸秆发电产业区域发展分析一、江苏省二、河北省三、湖北省四、安徽省五、江苏省4.52022-2022年中国秸秆发电项目动态一、福建怀宁秸秆发电项目二、安徽淮北秸秆发电厂项目三、湖北首座秸秆发电厂并网运行四、河北沽源秸秆热电项目签约五、黑龙江五常秸秆发电项目开建六、内蒙古宁城引进秸秆发电项目七、宁夏首个生物质发电项目4.6中国秸秆发电业SWOT分析一、相关阐述二、发展优势(Strength)三、发展机遇(Opportunitie)四、发展劣势(weaknee)五、发展威胁(Threat)4.7中国秸秆发电产业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一、秸秆发电行业面临的障碍二、制约秸秆发电推广的因素三、推动秸秆发电发展的对策四、秸秆发电的政府责任及路径第五章2022-2022年沼气发电行业发展分析5.1沼气发电介绍一、沼气发电概念界定二、沼气可利用量优势三、沼气发电的开发利用四、沼气发电的技术优势5.2国外沼气发电行业发展概况一、国外沼气发电发展规模二、德国积极推动沼气发电三、欧盟沼气发电规模预测四、丹麦建造大型沼气工程五、美国沼气发展路线图六、坦桑尼亚麻渣沼气发电七、泰国大力推广沼气发电5.32022-2022年中国沼气发电行业分析一、沼气发电产业概况二、沼气发电技术研发三、沼气发电成为新兴工业四、沼气发电经济效益分析五、沼气发电产业化的可行性六、沼气发电商业化障碍及对策5.42022-2022年中国农村沼气发电的研究一、发展农村沼气发电意义重大二、沼气发电在农村电气化中的作用三、农村沼气发电开发模式分析四、农村沼气发电型式和建设方法五、养殖场开展纯沼气发电的条件及案例六、农村沼气开发利用模式经济效益七、农村地区发展沼气发电潜力巨大5.52022-2022年部分地区沼气发电发展状况一、新疆二、甘肃三、河南四、安徽五、浙江六、福建七、四川5.62022-2022年中国沼气发电项目建设动态一、仟亿达沼气发电项目二、南通沼气发电并网项目三、甘肃天水沼气发电项目四、湖南常德沼气发电项目五、安徽黄山沼气发电项目六、江西上饶沼气发电项目七、青岛首家沼气发电项目八、泉州首个沼气发电项目九、荆门沼气发电项目投产十、四川广元沼气发电项目第六章2022-2022年生物质气化发电及其他类型生物质发电简析6.1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详解一、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介绍二、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优势及特点三、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发展及其商业化四、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经济性分析五、中国生物质垃圾气化处理技术突破六、生物质气化技术推广遇到的问题七、生物质气化发电设备市场前景展望6.22022-2022年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进展一、河南将建生物质气化联合发电厂二、山西石楼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投产三、生物质气化项目首次应用于陶瓷行业四、国内企业引进热解气化垃圾发电技术五、江西奉新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签约6.3其它类型生物质发电研究一、残损纸币生物质能发电二、脱水污泥生物产电三、利用葡萄产电的生物电池四、人体生物电源前景诱人五、细菌生物电源成为研究新趋势第七章2022-2022年国内重点生物质能发电企业经营状况7.1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生物质发电业务六、企业发展动态七、未来前景展望7.2广东韶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生物质发电业务六、企业项目动态七、未来前景展望7.3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生物质发电业务六、企业项目动态七、未来前景展望7.4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生物质能供热业务六、企业项目动态七、未来发展前景7.5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一、盈利能力分析二、成长能力分析三、营运能力分析四、偿债能力分析7.6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生物质发电业务三、项目建设进展四、企业风险因素第八章中国生物质能发电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8.1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投资潜力分析一、投资规模概况二、技术相对成熟三、综合效益较高四、市场前景看好五、企业潜力较大8.2生物质能发电行业投资风险分析一、燃料供应风险二、建设和运营风险三、技术风险四、抵押担保风险五、其他风险8.3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投资策略一、投资生物质能发电应该理性二、投资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的建议8.4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前景预测分析一、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前景光明二、生物质发电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三、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建设规划四、2022-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预测分析附录:相关产业政策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附录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附录四: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附录五: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附录六: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附录七: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2022-2022年)图表目录图表1 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图表2 生物质利用过程示意图图表3 几种生物质和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CO2排放量的比较图表4 美国各能源发电补贴图表5 生物质综合利用包括的内容图表6 我国生物质燃料的主要构成图表7 2022-2022年我国秸秆类燃料的可利用量及增长率图表8 生物质燃料与天然气各项系数对比图表9 我国可收集秸秆资源品种分布图表10 全国猪牛鸡粪便排放情况图表11 我国各类生物质能利用规模图表12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图表13 农村燃煤替代相关支持政策图表14 农村家庭对固体燃料依赖度明显下降图表15 德国可再生能源实际发电量(95267GWh)的具体内容图表16 2007-2022年全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情况图表17 2022年底全国各省(区、市)生物质发电项目累计核准及并网容量统计表图表18 生物质燃料工业分析图表19 生物质燃料元素分析图表20 生物质燃料灰分分析图表21 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构成比例预测图表22 不同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总投资额所占比例图表23 我国6大地区的秸秆价格及其构成情况图表24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发电装置流程图图表25 820℃条件下的气体成份、热值和气化效率图表26 200kW谷壳固定床发电机组与1MW谷壳CFBG发电机组性能比较图表27 不同规模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发电装置经济效益预测图表28 生物质直燃技术应用路线图表29 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机组LCA过程分析示意图图表30 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效率图表31 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周期过程排放表。

世界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方向

世界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方向

世界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方向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世界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环保的能源形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首先将对生物质能源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进行概述,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当前世界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

这包括生物质能源的主要类型、技术应用、产业规模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生物质能源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在分析了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之后,文章将进一步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这包括技术研发创新、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质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其健康发展。

文章将总结生物质能源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战略意义,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能够为全球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生物质能源的分类与特点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源于生命的有机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命物质派生、排泄和代谢出的许多有机质。

根据其来源和转换方式的不同,生物质能源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林业生物质能源:主要包括薪柴、林业废弃物和森林能源植物等。

这类生物质能源具有分布广泛、数量巨大、可再生性强等特点。

然而,其采集和运输成本较高,且过度采集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农业生物质能源:主要来源于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和油料植物等。

这类生物质能源具有产量大、可再生性强、环境友好等优点。

通过合理的利用和处理,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工业生物质能源:主要来源于工业废弃物和有机废水等。

这类生物质能源具有潜在能量大、利用价值高等特点。

2022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前景分析:大势所趋 潜力巨大

2022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前景分析:大势所趋 潜力巨大

2022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前景分析:大势所趋潜力巨大随着技术进步及产业化应用不断突破,生物质能作为世界第四大能源,正以其优越性,成为各国关注的热门之一。

目前,我国生物质发电已进入稳定进展阶段。

尽管行业仍面临一些问题,业内普遍认为,只要在政策、资金及技术方面赐予适当扶持,生物质发电前景宽阔。

以下是宇博智业我整理的2022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前景分析。

中国生物质发电行业正渐渐成熟我国的生物质发电起步较晚。

2022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了个秸秆发电示范项目。

2022年以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规模化并网发电项目在我国几乎是空白。

2022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以后,生物质发电优待上网电价等有关配套政策相继出台,有力促进了我国的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快速壮大。

2022-2022年,我国生物质及垃圾发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由2022年的4.8GW增加至2022年的9.8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33%,步入快速进展期。

截至2022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总容量为1031万千瓦,其中,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为468万千瓦,两者占比在97%以上,还有少量沼气发电、污泥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

我国的生物发电总装机容量已位居世界其次位,仅次于美国。

在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掩盖范围也逐步扩大。

截至2022年底,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已经有29个省(市、区)建设了生物质能发电项目。

分区域看,生物质发电装机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2022年并网容量达296.69万千瓦,累计市场份额为31.31%,居全国首位。

其次是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分别为248.23万千瓦和185.4万千瓦。

分省份看,山东省和江苏省生物质发电累计核准容量分别居全国前两位,分别为168.07万千瓦和139.5万千瓦,占全国累计核准容量的11.81%和9.8%。

其次是湖北省、浙江省、黑龙江省、吉林省,上述六省累计核准容量占全国总核准容量的46.94%。

2022年生物质液体燃料应用前景分析

2022年生物质液体燃料应用前景分析

生物质液体燃料应用前景分析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目前能源供需冲突尖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费造成严峻的环境污染。

今后15年,满意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对能源科技进展提出重大挑战。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三大类生物质主要包括薪炭林、经济林、用材林、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残余物和各类有机垃圾等。

我国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资源总量不低于30亿吨干物质/年,相当于10亿多吨油当量,约为我国目前石油消耗量的3倍。

世界各国在调整能源进展战略时,都把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摆在优先地位,列为能源利用中的重要课题。

我国商品化的生物质能仅占一次能源消费的0.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主要有直接燃烧、生物化学转化和热化学转化三大类。

直接燃烧包括炉灶燃烧、锅炉燃烧和成型燃料燃烧等方式。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普遍采纳炉灶燃烧,热效率低于15%;锅炉燃烧热效率较高,热电联产时可达90%以上;成型燃料燃烧是把生物质固化成型后再用于传统的燃烧设备,电耗较高。

生物化学转化主要以厌氧发酵和生物酶技术为主。

厌氧发酵主要适合于将工业有机废液和人畜粪便等非固体生物质分解为沼气;生物酶技术是把生物质生化转化为乙醇,但目前生物酶大规模生产还存在难度,且用于木质纤维素还存在转化速度慢和废液需要二次处理等问题。

热化学转化主要有热解干馏、热解气化和热解液化三种。

热解干馏技术可将木质生物质转化为炭、燃气和多种化学品,但缺点是利用率较低,原料适应性不强;热解气化可将生物质主要转化为可燃气体,既可用作生活煤气,也可用作制氢或合成气的原料,还可以通过锅炉或内燃机等转化为热能或电能;热解液化是在中温闪速加热条件下使生物质快速热解,然后对热解产物快速冷凝获得一种称为生物油的初级液体燃料,提质后可替代柴油汽油用于内燃机。

突破大规模利用的瓶颈鉴于生物质资源分散、原料组分简单,以及热值低、不易运输和贮存等特点,必需将其经济高效地转化为高热值的液体燃料(如醇类、汽油和柴油等),才能实现大规模利用的目的。

生物质能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剖析生物质能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源于可再生有机物质(如动植物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木材等)的能源形式,不仅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性,而且对于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生物质能产业的基本概念、发展背景进行介绍,随后深入分析当前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其产业链结构、主要应用领域、技术进步以及政策环境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包括其未来市场潜力、技术创新方向、政策支持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生物质能产业的视角,为其投资决策、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二、生物质能产业现状近年来,生物质能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能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生物质能产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产业规模来看,生物质能产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EA)的报告,全球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在过去十年内实现了翻倍增长,生物质能燃料的生产和消费也在稳步增长。

在中国,生物质能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和生物质燃料年产量均保持较高增速。

在技术应用方面,生物质能产业不断取得突破。

生物质发电技术日趋成熟,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液化等转化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同时,生物质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互补利用,如生物质能与太阳能、风能等的联合发电系统,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然而,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生物质资源的收集、运输和储存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生物质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季节性变化使得其收集、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影响了生物质能的经济性。

生物质能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生物质能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不够紧密,市场体系不完善,制约了生物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展望
分析生物质能在能源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国农村对于高品位优质能源的需求形势,指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进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生物质能技术现状和我国存在的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质能技术进展目标和“十五”期间的重点技术方向,以及2022年的展望。

1.我国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质能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自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有关专家估量,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将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组成部分,到下世纪中叶,采纳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经济快速进展的国家,21世纪将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爱护的双重压力。

因此转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资源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进展和环境爱护具有重大意义。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对中国农村更具特别意义。

中国80%人口生活在农村,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是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

尽管煤炭等商
品能源在农村的使用快速增加,但生物质能仍占有重要地位。

1998年农村生活用能总量3.65亿吨标煤,其中秸秆和薪柴为2.07亿吨标煤,占56.7%。

因此进展生物质能技术,为农村地区供应生活和生产用能,是关心这些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

2.生物质能优质化利用是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进展战略的要求
1991年至1998年,农村能源消费总量从5.68亿吨标准煤进展到6.72亿吨标准煤,增加了18.3%,年均增长2.4%。

而同期农村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电炊的农户由1578万户进展到4937万户,增加了2倍多,年增长达17.7%,增长率是总量增长率的6倍多。

可见随着农村经济进展和农夫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对于优质燃料的需求日益迫切。

传统能源利用方式已经难以满意农村现代化需求,生物质能优质化转换利用势在必行。

生物质能高新转换技术不仅能够大大加快村镇居民实现能源现代化进程,满意农夫富有后对优质能源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可在乡镇企业等生产领域中得到应用。

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常规能源不行能完全满意广阔农村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由于国际上正在制定各种有关环境问题的公约,限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这对以煤炭为主的我国是很不利的。

因此,立足于农村现有的生物质资源,讨论新型转换技术,开发新型装备既是农村进展的迫切需要,又是削减排放、爱护环境、实施可持续进展战略的需要。

3.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已经取得肯定成效
我国的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

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6亿吨以上,禽畜粪便总资源干物质数量约1.4亿吨,其中可进展沼气工程的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干物质约4000万吨。

目前,秸秆和粪便过剩和污染已经为全社会所关注,因此加大开发力度,尽快将其转化为优质能源已经迫切地摆到了面前。

从“六五”以来,我国先后对禽畜粪便厌氧消化、农作物秸秆热解气化、致密成型等技术进行了攻关讨论和开发,已经取得了肯定成果。

在厌氧消化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处理有机废弃物的沼气工程已有600多处,总池容20万立方米,年产沼气1亿立方米左右。

经过10多年的讨论开发,厌氧消化工艺技术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例如猪粪中温厌氧消化USR装置产气率达到2.2m3/m3.d。

在热解气化方面,低热值的ND-400、600、900型秸秆气扮装置相继研制胜利并投放市场,已建立了100多个气化集中供气村。

此外生物质压块成型机械的开发也有相当进展,生产率50-100kg/h的螺旋挤压成型机正在试用中。

另外,以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利用技术模式由于其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得到快速进展,这也成为中国生物质能利用的特色,如“四位一体”模式,“能源环境工程”等。

所谓“四位一体”就是一种综合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进展农村经济的模式,其内容是在温室的一端建地下沼气池,池上建猪舍、厕所。

在一个系统内既供应能源,又生产优质农产品。

“能源环境工程”技术是在原大中型沼气工
程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多功能、多效益的综合工程技术,既能有效解决规模化养殖场的粪便污染问题,又有良好的能源、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特点是粪便经固液分别后液体部分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厌氧消化液和渣经处理后成为商品化的肥料和饲料。

国外生物质能技术开发是从70年月末期开头的,现在已有了很大进展。

目前,直接燃烧秸秆的先进设备已投放市场,生物质供热、发电或热电联供已成为现实。

在厌氧消化方面,中温柔高温下的产气率可达5m3/m3.d,百千瓦量级的沼气发电机组每立方米沼气发电量可达1.4-2.6kWh,发电效率高达38%。

在热解气化技术方面已有多项技术装备进入商品化阶段。

如荷兰BTG开发胜利的生物质高温热解装置产气率大66%;德国、美国等开发出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家用生物质气化炉用于用户热水和供暖;产热量达150-500万kcal/h的大型生物质气扮装置也已开发胜利。

与国外相比,我国生物质能技术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
厌氧消化产气率低;系统运行和管理自动化水平不高;
与厌氧消化和综合利用配套的技术和设备还不成熟;
厌氧消化技术产业化进展缓慢,不便于大规模市场推动;
秸秆气化热值低,在稳定运行、焦油清除、气体净化等技术上需要提高;
缺乏秸秆直接燃烧供热技术讨论和设备开发,不便于多途径能源利用;
生物质发电技术和装置方面有较大差距。

4.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进展展望
依据国家科委等“1996-2022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展纲要”的精神,生物质能技术进展目标为:紧密联系市场需求,与工程项目相结合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生物质能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为在能源领域实现可持续进展的战略目标服务。

依据各方面专家的讨论分析,结合生物质能技术现状和农村地区的需求特点,详细目标为:
进一步提高禽畜粪便厌氧消化器的池容产气率,争取提高30%以上;提高沼气发电转化效率,每千瓦时沼气消耗量降低10%以上;
讨论沼气池商品化快速建筑技术,推动市场化进程;
讨论秸秆干发酵沼气技术,提高和稳定产气率;
讨论秸秆中热值气化及相关技术,提高气化效率和应用范围;
讨论秸秆直接燃烧热利用技术及装置,拓展秸秆利用领域。

因此,“十五”讨论进展方向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高效沼气和发电工程系统讨论
其目的是提高禽畜粪便沼气池的产气率,使之由目前的 2.2m3/m3.d 提高到3m3/m3.d以上;沼气发电每千瓦时沼气消耗量由0.6-0.7m3/kWh下降到0.5左右。

讨论的关键技术包括:高效能厌氧装置系统;升流式固体反应器工艺中SRT的掌握;内燃机改装技术;发电机余热用于沼气池加温的技术;固液分别技术等。

(2)秸秆干发酵及其配套技术
讨论秸秆厌氧发酵及集中供气技术,提高秸秆发酵的转化效率,实现秸秆厌氧发酵转换技术的规模化和商品化。

关键技术包括:好氧发酵与厌氧发酵工艺协作技术和干发酵最佳发酵条件;优良菌种筛选及最佳发酵条件;低含水量、高活力“爱护剂”筛选和厌氧启动菌剂的保存技术;促进细菌快速繁殖的“激活剂”技术等。

(3)组装式沼气发酵装置及配套设备和工艺技术
其目的是适合我国规模化养殖中占绝大部分的(几千到万头猪)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需要,讨论沼气池商品化快速建筑技术,实现沼气池的工厂化生产,规范化施工,促进大中型沼气工程产业化和市场化进展。

主要讨论内容包括:组装部件的讨论、设计(材料、规格等);组装部件的生产设备;密封材料的讨论、选择及生产技术;工程中的现场组装技术等。

(4)中热值秸秆气化技术
针对目前低热值热解气化技术的不足,开发出适合我国农村应用、技术上相对成熟、平安、燃气热值接近城市管道煤气、投资适中的秸秆
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燃气热值达到11.7-14MJ/Nm3,燃料利用率达到80%,杂质含量达到国家标准。

技术包括中热值气扮装置和燃气净化技术及装置等。

(5)移动式秸秆干燥粮食工艺及成套设备
讨论开发以秸秆为燃料的移动式粮食干燥成套设备,在充分开发利用秸秆能源的同时,满意我国粮食干燥加工的需要,削减环境污染。

并使成套设备达到商业化水平。

其主要技术包括:便于运输和田间作业的移动式干燥加工粮食工艺;秸秆半气化高效燃烧技术;秸秆燃烧无烟化处理技术;移动式秸秆燃烧炉;移动式粮食烘干机。

(6)秸秆直接燃烧供热系统技术
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头应用,其特点是秸秆处理利用量大、热能利用率高,不仅可以供应生活用热水,而且可以作为企业工艺热的来源。

(7)综合开发利用模式
以“四位一体”模式和“能源-环境工程”技术为代表的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得到了快速进展,表明以多能互补、综合利用、产生综合效益为特点的可再生能源与农业生产其它技术的优化组合模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因此,随着生物质能和农业各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农村经济的进展,需要不断开发探讨新的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模式。

2022年的进展趋势主要为:
进一步提高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的效率;生物质能发电技术;
生物质供热技术及装置-生活及生产用;生物质热电联供技术;
与上述技术相关的配套技术及设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