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内环境
2. 稳态(homeostasis)
3. 反射(reflex)
4. 反馈(feedback)
5.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6. 负反馈(negative)
7. 前馈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 机体内环境的homeostasis 是指:
A.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 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 细胞外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
E.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2. 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概念是:
A. 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
B. 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
C.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之为稳态
D. 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E. 稳态的概念首先由美国科学家Cannon提出
3. 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
A. 反射
B. 兴奋
C. 刺激
D. 反应
E. 阈值
4. Neuroregulation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
B. 反应
C. 适应
D. 正反馈调节
E. 负反馈调节
5. Neuroregulation的特点是
A. 调节幅度
B. 作用广泛而持久
C. 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
D. 反应速度慢
E. 调节的敏感性差
6. 下列不直接参与体内信息传递的物质是:
A. 神经递质
B. 调制物
C. 内分泌激素
D. 旁分泌物质
E. 局部体液因素
7. 下述情况中,属于autoregulation的是:
A. 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
B. 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
C.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 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E.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
8.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negative feed-back的调节是:
A. 排尿反射
B. 排便反射
C. 血液凝固
D. 减压反射
E. 分娩
9. 维持机体homeostasis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 neuroregulation
B. humoral regulation
C. autoregulaion
D. positive feedback
E. negative feedback
10.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发出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
A. 偏差信息
B.干扰信息
C. 控制信息
D. 反馈信息
E. 自动控制信息
11. 家兔,雄性,体重2.1kg。

用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进行麻醉,剂量为1g/kg。

切开腹壁找到膀胱,在两侧输尿管插管,收集尿液,观察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这种实验方法属于:
A. 整体实验
B. 离体实验
C. 在体慢性实验
D. 在体急性实验
E. 生理实验
12. 人体对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是依赖体内的调节机制而实现的。

其中,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迅速、精确、短暂
B. 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C. 有负反馈
D. 有生物节律
E. 有前瞻性
多选题
1. 下述情况中,属于autoregulation生理现象是:
A.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机体血压下降至原有的正常水平
B. 当动脉血压在10.6 ~ 23.9kPa(80 ~ 180mmHg)范围内变化时,肾
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
C. 在一定范围内,心舒张末期心肌初长度越长,收缩时释放的能量越多
D. 人在过度呼吸后发生呼吸暂停
E. 血液pH值维持相对恒定
2. 在feedback control中,下列有关前馈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称为前馈
B、前馈可避免negative feedback调节中出现滞后
C、前馈可避免negative feedback调节中出现波动
D、见到食物出现唾液分泌是前馈的表现
E. 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
3. 以下有关homeoslasis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A. 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叫做homeoslasis
B. homeoslasis是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
C. negative feedback调节是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
D. homeoslasis的调定点是有节律性波动的
E. 维持内环境homeoslasis的重要调节方式是前馈调节
4、下列哪些现象中存在negative feedback?
A. 排尿反射
B. 神经纤维膜达到阈电位时Na+通道的开放
C. 体温调节
D. 主动脉弓减压反射
E. 肺牵张反射
5. 下列现象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 排尿过程
B. 排便过程
C. 分娩过程
D. 血液凝固过程
E.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时的Na+内流
6. 正反馈调节的特点是:
A. 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
B. 能使整个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C. 一旦发达起来就逐步加强、最后到达极端,或结束这一过程
D. 在病理情况下,出现较多
E. 是一个开环系统
三、问答题
1. 人体机能活动的主要regulation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其相互关系如何?
2. 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
3. 试比较反馈和前馈两者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 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叫homeostasis。

3、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称为反射。

4. 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地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

反馈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之分。

5. 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

6. 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7. 干扰信号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输出变量改变的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使输出变量在未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得到纠正。

这种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称为前馈。

二选择题
(一) 单选题
1.E
2.A
3.C
4.A
5.C
6.B
7.E
8.D
9.E 10.D 11.D 12.A
(二)多选题
1. B C
2. A B C D
3. A B C D
4. C DE
5.ABCDE
6.ABCD
三、问答题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
(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为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

在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2)体液调节:指人体体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例如激素和代谢产物等,可随血液循环或体液运送到靶器官和靶细胞,对其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

许多内分泌腺受到神经系统控制,故可将通过这些内分泌腺的激素所进行的体液调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生物机体的器官或组织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可不依赖神经和体
液的调节而产生适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

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的作用快速而且比较精确;体液调节的作用较为缓慢,但持久而广泛;自身调节的作用则比较局限,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调控过程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2. 人体细胞大部分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而是浸浴在细胞外液(血液、淋巴、组织液等)之中。

因此,细胞外液成为细胞生存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使其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自稳态。

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在保证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为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各种理化条件,使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同时,它又为细胞的新陈代谢提供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于细胞的代谢产物,通过体液循环将其运走,以保证细胞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使其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亦即稳态。

为此,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体内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相互协调,以达到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稳态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过程:一方面是代谢过程本身使稳态不断地受到破坏,而另一方面机体又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其不断地恢复平衡。

总之,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受到影响,而又不断得到维持的过程中得以顺利进行的。

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一旦受到严重破坏,势必引起人体发生病理变化,甚至于危及生命。

3. 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个方面,负反馈对内环境起稳定作用,正反馈的作用则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

所以,反馈无预见性,仅能在受到干扰后作出反应,表现对反应有滞后现象;而前馈有预见性,能提前作出适应性反应,防止干扰。

第二,负反馈有一定的波动性,即在恢复过程中逐渐稳定;而前馈无波动性,但有可能发生预见失误。

此外,二者均可能出现偏差,但负反馈的偏差是必然出
现的,只有出现偏差后才发生纠正,;而前馈的偏差是由于可能出现的预见失误而导致的。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3.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4.兴奋性(excitability)
5.可兴奋组织(excitable tissuse)
6.阈强度(threshold strength)
7.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8.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9.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10.极化(polarization)
11.去极化(depolarization)
12.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
13.复极化(repolarization)
14.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15.单收缩(single twich)
16.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
17.强直收缩(tetanic contraction)
18.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19.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20.前负荷(preload)
21.后负荷(afterload)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质的形式是
A. 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
B. 仅在内表面
C. 仅在外表面
D. 仅在两层之间
E. 仅在外表面与内表面
2. 人体内O2、CO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 simple diffusion
B. facilitated diffusion
C. active transport
D. endocytosis
E. exocytosis
3. N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A. simple diffusion
B. facilitated diffusion
C. active transport和simple diffusion
D. active transport
E. facilitated diffusion和active transport
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
A. active transport
B. simple diffusion
C. facilitated diffusion
D. endocytosis
E. 吞饮
5. 参与细胞易化扩散的蛋白质是
A. 通道蛋白
B. 受体蛋白
C. 泵蛋白
D. 免疫蛋白
E. 表面蛋白
6. 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
A. simple diffusion
B. facilitated diffusion
C. active transport
D. endocytosis
E. 吞噬
7. 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ACh属于
A. exocytosis
B. simple diffusion
C. facilitated diffusion
D. active transport
E. endocytosis
8. 关于endocytosis跨膜转运方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概念是
A. 是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入细胞的一种方式
B. 特异性分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并在该处endocytosis
C. 蛋白质从肠上皮细胞一侧进入并从另一侧出去均为入胞
D. 吞饮属于endocytosis的一种
E. 吞噬实际上是endocytosis
9. 产生生物电的跨膜离子移动属于
A. simple diffusion
B. 通道中介的facilitated diffusion
C. 载体中介的facilitated diffusion
D. endocytosis
E. exocytosis
10. 正常细胞膜内K+浓度约为膜外K+浓度的
A. 12倍
B. 30倍
C. 50倍
D. 70倍
E. 90倍
11. 正常细胞膜外Na+浓度约为膜内Na+浓度的
A. 1倍
B. 5倍
C. 12倍
D. 18倍
E. 21倍
12. 当达到K+ equilibrium potential时
A. 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
B. 膜内侧K+的净外流为零
C. 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
D. 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E. 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
13. 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浓度,resting potential的绝对值将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E. 先减小后增大
14.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A. 2个Na+移出膜外
B. 2个K+移入膜内
C.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D.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入膜内
E. 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15.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 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 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 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E. 膜上ATP的作用
16. 神经细胞action potential的主要组成是
A. spike
B. threshold potential
C. negative afterpotential
D. positive afterpotential
E. 1ocal potential
17. 近代生理学把excitability的定义理解为
A. 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B. 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C. 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D. 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E. 动作电位即excitability
18. 判断组织excitability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A. threshold potential
B. chronaxie
C. threshold strength
D. 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E. 刺激的频率
19. 刺激threshold指的是
A. 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excitation的最短作用时间
B. 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excitation的最适作用时间
C. 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引起组织发生excitation的最小刺激强度
D. 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excitation的最适刺激强度
E. 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excitation的最小刺激强度
20. 可兴奋组织的strength-duration curve任何一点代表一个
A. 强度阈值
B. 时间阈值
C. 时值
D. 利用时
E. 具有一定强度和时间特性的threold stimulus
21.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excitability的周期变化是
A. 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
B. 相对不应期一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
C. 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相对不应期一低常期
D. 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22. 组织兴奋后处于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时,其excitability为
A. 小于正常
B. 无限大
C. 大于正常
D. 零
E. 等于正常
23. 若action potential持续时间为2.0ms,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传导的action potential数不可能超过
A. 50次
B. 100次
C. 200次
D. 400次
E. 500次
24.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spike的时间至少应大于其
A. 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B. 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C. supernormal period
D. subnormal period
E. 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加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25. 在神经纤维,一次excitation后的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时
A. 全部Na+通道失活
B. 较强的刺激也不能引起action potenrial
C. 多数K+通道失活
D. 部分Na+通道失活
E. 膜电位处在去极过程中
26. 属于膜depolarization的是
A. resting potential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
B. resting potential数值的绝对值减少
C. resting potential数值的绝对值加大
D. 经历C项变化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
E. 经历B项变化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
27. 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action potential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ction potential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 在action potential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 action potential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 action potential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 不同的细胞,action potential的幅值都相同
28.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共同表现是产生
A. 动作电位
B. 局部电位
C. 收缩
D. 分泌
E. resting potential
29. 单根神经纤维的action potential中,负后电位出现在
A. 去极相之后
B. 超射之后
C. 锋电位之后
D. 正后电位之后
E. 恢复到静息电位之后
30. 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excitability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
相当于action potential的
A. 阈电位
B. 去极相
C. 超射时期
D. 正后电位
E. 负后电位
31. 大多数细胞产生resting potential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B. 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C. 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D. 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E. 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32. Resting potential的实测值同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按绝对值考虑)
A. 两者相等
B. 前者小
C. 前者约大5%
D. 前者约大10%
E. 前者约大20%
33. 细胞膜在安静时对Na+的通透性
A. 为零
B. 约为K+通透性的2倍
C. 约为K+通透性的1/2
D. 约为K+通透性的1/100~1/50
E. 约为K+通透性的1/1 000
34. 人工地减小细胞浸浴液中Na+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action potential的超射值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E. 先减小后增大
35. 神经细胞action potential的幅度接近于
A. 钾平衡电位
B. 钠平衡电位
C. 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
D. 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
E. 超射值
36. 下列关于action potential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action potential
B. 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action potential幅度增大
C. 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
D. 动作电位的大小随着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小
E. 各种可兴奋细胞action potential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37. Threshold potential是指
A. 造成膜的K+通道突然开放的临界膜电位
B. 造成膜的K+通道突然关闭的临界膜电位
C. 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的膜电位
D. 造成膜的Na+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
E. 造成膜的Na+通道突然关闭的临界膜电位
38. 具有local excitation特征的电信号有
A. end-plate potential
B. 神经纤维action potential
C. 神经干action potential
D. spike
E. after potential
39. 下列有关同一细胞excitation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 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
C. 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
D. 有髓纤维传导action potential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E. action potential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40. Action potential的“全或无”特性是指同一细胞的电位幅度
A. 不受细胞外Na+浓度影响
B. 不受细胞外K+浓度影响
C. 与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无关
D. 与resting potential无关
E. 与Na+通道复活的量无关
41. 关于电压门控Na+通道与K+通道的共同点中,错误的是
A. 都有开放状态
B. 都有关闭状态
C. 都有激活状态
D. 都有失活状态
E. 都有静息状态
42. 用信息论的观点看,神经纤维所传输的信号是
A. 递减信号
B. 高耗能信号
c. 模拟式信号
D. 数字式信号
E. 易干扰信号
43. 下列关于有髓神经纤维saltatory conduction的叙述,错误的说法是
A. 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B. 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
C. 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
D. 双向传导
E. 不衰减扩布
44. 安静时运动神经末梢的vesicle
A. 不释放ACh
B. 有少数囊泡随机释放
C. 有少数囊泡依次轮流释放
D. 每秒钟约有107个ACh分子释放
E. 每秒钟约有200--300个囊泡释放
45. 当神经impulse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A. Na+通道关闭
B. Ca2+通道关闭
C. K+通道关闭
D. Cl-通道开放
E. Ca2+通道开放
46. 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ACh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
A. 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B. 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C. 仅对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D. 仅对Ca2+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E. 对ACh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47. 神经-肌肉接头transmission中,消除ACh的酶是
A. 胆碱酯酶
B. 腺苷酸环化酶
C. 磷酸二酯酶
D. ATP酶
E. 胆碱乙酰化酶
48. 神经-肌肉接头transmission的阻断剂是
A. 阿托品
B. 胆碱酯酶
C. 四乙基铵
D. 六烃季铵
E. 美洲箭毒
49. 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受体-膜通道系统的信息传递中
A. 受体和通道是两个独立的膜蛋白质分子
B. 在化学信使同受体结合后,不能直接影响通道蛋白质
C. 受体与第二信使同属于一个球形蛋白质分子
D. 受体与第二信使是两个独立的结构
E. 受体结构与具有离子通道功能的结构同属于一个球形蛋白质分子
50.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 肌原纤维
B. 肌小节
C. 肌纤维
D. 粗肌丝
E. 细肌丝
51. 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
A. 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
B. 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C. 横管、纵管和肌质网
D. 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E. 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52. 骨胳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A. Ca2+的贮存库
B. 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 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
D. 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
E. 使Ca2+和肌钙蛋白结合
53. 骨骼肌excitation-contraction耦联过程的必要步骤是
A. 电兴奋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
B. 纵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C. 纵管终末池的Ca2+通道开放释放Ca2+
D. 终末池中的Ca2+逆浓度差进入肌浆
E. 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T结合
54. 骨骼肌excitation-contraction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 Ca2+
B. Cl-
C. Na+
D. K+
E. Mg2+
55. 骨胳肌contraction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经钙泵转运的部位是
A. 横管
B. 肌膜
C. 线粒体膜
D. 肌浆网膜
E. 粗面内质网
56. 骨骼肌的excitation-contraction耦联不包括
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B. 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末池释放Ca2+
C. 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D. 肌浆中的Ca2+浓度迅速降低,导致肌钙蛋白和它所结合的Ca2+解离
E. 当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后,可触发肌丝滑行
57. 肌肉的initial length取决于
A. 被动张力
B. preload
C. afterload
D. pretoad与afterload之和
E. preload与afterload之差
58. 肌肉收缩时,如afterload越小,则
A. 完成的机械功越大
B. 收缩最后达到的张力越大
C. 开始出现收缩的时间越迟
D. 缩短的速度越小
E. 缩短的程度越大
59. 为便于观察afterload对肌肉contraction的影响,前负荷应
A. 为零
B. 固定于一个数值不变
C. 加到最大值
D. 根据不同后负荷作相应的调整
E. 小于后负荷
60. 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action potential
A. 幅值变大
B. 幅值变小
C. 频率变低
D. 发生叠加或总和
E. 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二)多项选择题
1.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 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
B. 表现饱和现象
C. 表现竞争性抑制
D. 逆电-化学梯度转运
E. 耗能
2. 膜通道的功能状态可分为
A. 激活状态
B. 失活状态
C. 灭活状态
D. 备用状态
E. 进行状态
3. 可兴奋细胞的兴奋性变化包括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衰减期
D. 低常期
E. 超常期
4. 刺激的参数主要是
A. 刺激强度
B. 刺激时间
C. 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D. 时值
E. 基强度
5. Sodium pump
A. 可造成离子势能贮备
B. 活动时耗能
C. 活动时同时泵出Na+和泵入K+
D. 是Na+-K+依赖式ATP酶
E. 需要Ca2+离子参与
6.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transmission的1对1关系是因为
A. ACh囊泡的随机释放
B. Ch囊泡的释放不足
C. ACh囊泡的量子式释放
D. 一次神经冲动释放的ACh量足够多
E. 一次神经冲动引起的终板电位幅度较大
7. Local excitation
A. 是一种全或无现象
B. 有电紧张性扩布的特征
C. 可产生时间性总和
D. 可产生空间性总和
E. 可长距离传导
8. 以下可作为second messenger的物质是
A. 钙离子
B. 钙调蛋白
C. 三磷肌醇
D. 二酰甘油
E. cAMP
9. 当连续刺激的时程小于单收缩时程时可能出现
A. 一次单收缩
B. 二次单收缩
C. 一连串单收缩
D. 不完全强直收缩
E. 完全强直收缩
10. 能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的因素是
A. Ca2+
B. K+
C. 咖啡因
D. 肾上腺素
E. 缺氧
三、问答题
1.Simple diffusion和facilitated diffusion有哪些异同点?
2.钠-钾泵的作用是什么?有何生理意义?
3.简述resting potential的产生机制
4.简述action potential的产生机制
5.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相比有何特征?
6.简述action potential传导的原理,比较有髓鞘纤维和无髓鞘纤维action potential 传导的差别
7.简述神经-肌肉接头兴奋transmission的机制
8.简述骨骼肌excitation-contraction耦联的具体过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单纯扩散:物质分子或离子根据物理学扩散原理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2.易化扩散:某些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或某些离子借助于膜结构中的特殊蛋白质(载体或
通道)的帮助所实现的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

3.主动转运:指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分子或离子逆电-化学梯度的转运。

4.兴奋性:是指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5.可兴奋组织:一般将神经、肌肉和腺体这些兴奋性较高的组织或细胞称为可兴奋组织。

6.阈强度:指引起组织兴奋(产生动作电位)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又称阈值。

7.阈电位: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

通常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 mV。

8.静息电位:活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在大多数细胞中表现为
稳定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

9.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外来的适当刺激时,膜电位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
短暂而可逆的扩布性电位变化。

10.极化:指静息电位时的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稳定电位差的状态。

11.去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向减小的方向的变化过程。

12.超极化:由静息电位向膜两侧电位差(内负外正)加大的方向变化。

13.复极化:膜去极化(或已发生超射)后又向原初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

14.兴奋-收缩耦联:是指以肌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的滑行为基
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

其耦联因子是Ca2+,耦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体。

15.终板电位:终板膜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是由ACh与终板膜上N-ACh受体结合后,从而使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K+外流→终板膜原有的静息电位减小→膜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16.单收缩:骨骼肌受到一次刺激,先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随后发生的一次机械收缩。

17.强直收缩:刺激的频率很高,每次新的收缩都出现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过程中,使肌肉收缩期间不出现舒张而是持续的缩短,称为强直收缩。

18.等长收缩:指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称为等长收缩。

19.等张收缩:指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称为等张收缩。

20.前负荷:指肌肉收缩之前,就已存在的负荷。

它主要影响肌肉的初长。

21.后负荷:指在肌肉开始收缩时,才能遇到的负荷或阻力。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E
4.C
5.A
6.C
7.A
8.C
9.B 10.B 11.C 12.B 13.C 14.E 15.D 16.A 17.C 18.C 19.C 20.E 21.D 22.D 23.E 24.B 25.D 26.B 27.C 28.A 29.C 30.E 31.A 32.B 33.D 34.B 35.B 36.E 37.D 38.A 39.E 40.C 41.D 42.D 43.C 44.B 45.E 46.B 47.A 48.E 49.E 50.B 51.A 52.D 53.C 54.A 55.D 56.D 57.B 58.E 59.B 60.E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D
3.ABDE
4.ABC
5.ABCD
6. DE
7.BCD
8.ACDE
9.DE
10.ACD
三、问答题
1.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异同点:
都是将较小的分子和离子顺浓度差(不需要另外供能)的跨膜转运。

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的不同点:①单纯扩散的物质是脂溶性的,易化扩散的物质是非脂溶性的;
②单纯扩散遵循物理学规律,例如扩散速度除与浓度差有关外,还与脂溶性高低及分子量大小等有关,而易化扩散不是物理现象,是需要膜内的载体和通道蛋白质分子帮助才能进行的,因而一方面受蛋白质分子特点的影响(如特异性及高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