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外净水到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设计.doc
野外生存净水教案
![野外生存净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7768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5.png)
野外生存净水教案教案标题:野外生存净水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野外生存中净水的重要性。
2. 掌握野外生存中净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工具。
2. 野外生存净水装备和材料,如过滤器、净水片、锅、火源等。
3. 野外生存净水实际操作的场地和环境。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野外生存净水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
2. 提问:你们认为在野外生存中,为什么净水很重要?探究:3.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野外生存中如何获得净水。
每个小组列出至少三种方法,并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净水方法,并解释其原理和操作步骤。
知识讲解:5. 使用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工具,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野外生存净水方法,如过滤、煮沸、化学净化等。
解释每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情况。
实践操作:6.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套野外生存净水装备和材料。
7. 指导学生在实际场地中进行净水操作。
确保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8. 观察和评估:观察学生操作并评估他们的净水效果和操作技巧。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
总结:9.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野外生存净水的重要性和学到的知识。
10. 提问:你们认为在野外生存中,哪种净水方法最为实用和有效?为什么?拓展:1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其他野外生存净水方法,并分享给全班。
评估:12. 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写一篇关于野外生存净水方法的报告,包括他们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教学延伸:13. 组织野外生存体验活动,让学生实践和应用他们学到的净水技巧。
14. 邀请专业人士或野外生存教练来学校进行讲座或示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野外生存净水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的安全。
2.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经验。
《从野外净水到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从野外净水到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b6830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1.png)
《从野外净水到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野外净水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几种常见的野外净水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3)了解生活中净水的需求,学会选择适合的净水设备。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启发性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2)实践性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净水方法。
(3)团队合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野外生活能力。
(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二、教学内容1.野外净水原理和方法(1)原理:去除水中杂质,使其达到饮用水标准。
(2)方法:煮沸法、药物净化法、过滤法等。
2.野外净水常用方法的操作步骤(1)煮沸法:将水煮沸后冷却,使水温降低到适宜饮用的温度。
(2)药物净化法:在水中加入消毒药物,如漂白粉、过氧化氢等。
(3)过滤法:通过滤网、滤芯等过滤杂质。
3.生活中净水设备的选择(1)饮水机:选择能够过滤水质的饮水机,如RO反渗透饮水机。
(2)净水壶:选择能够过滤水质、加热保温的净水壶。
(3)净水器:选择适合家庭使用的净水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野外探险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在野外如何解决饮水问题?2.梳理知识(20分钟)(1)了解野外净水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煮沸法、药物净化法、过滤法等净水方法。
(2)掌握野外净水常用方法的操作步骤,通过示范和学生操作演示,模拟野外净水的过程。
3.拓展应用(30分钟)(1)了解生活中净水的需求,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了解生活中净水设备的种类和功能。
(2)分小组设计一个净水设备购买方案,包括设备种类、功能、价格等,并进行汇报。
4.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购买方案,在实验室或户外进行净水设备的实际操作试验,体验净水方法的效果。
5.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回答问题、小结等方式,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野外净水和生活中净水设备的理解。
《水的净化》现场课教案(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水的净化》现场课教案(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23d1a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d.png)
《水的净化》现场课教案(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水的净化》教学设计【指导思想】突出科学课程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研究、乐于探究、敢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课堂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把学生由课本知识引向生活实际。
围绕水的净化,创设系列“水”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健康的生活观念,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水是继学生研究了空气、氧气等气体性质后,研究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本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等。
教材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重点研究的内容。
教材中也介绍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水源净化的必要性及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课标要求)。
【学生分析】已有经历及存在的问题:2、对于水质和水净化是有一定的了解,晓得一些生活中净化水的方法。
3.学生经过前面的研究,曾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尝试操作技能。
但对化学探究研究方法的了解还处于发蒙阶段。
4、学生在生活中打仗到过滤,但不清楚过滤能撤除水中的难溶性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在本课研究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过滤操作中,学生容易违规操作,导致实验失败。
解决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启发引导。
-1-【教学目标】1.经由过程合理的选择清水方法(沉淀、过滤、吸拥护蒸馏等),理解水的分歧需要,让学生养成资源开发意识,科学耗能观念,水循环的守恒观等,激发学生爱护水资源。
2.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水源净化的必要性及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3.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自动研究、乐于探究、敢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八年级《水的净化》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水的净化》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8554b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1.png)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对水的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但尚未形成系统、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水的净化过程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强。然而,学生在实验操作、问题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引导。此外,学生在环保意识、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等方面有待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本章节学习中取得良好成效。
5.探究性问题: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一个与水的净化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并尝试自行解答。问题可以涉及实验原理、操作技巧、水资源保护等方面。
3.家庭实践作业:结合课堂所学,在家中尝试使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水的净化实验,如过滤、吸附等。将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4.案例分析:针对生活中某一水污染事件,分析污染原因、影响范围及采取的净化措施。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等方式,形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分析报告。
-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净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唤起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讲解水的净化基本原理,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结合课本插图进行直观展示。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各种净化方法的实际效果。
1.完成课本后的习题:请同学们认真完成《水的净化》章节后的习题,特别是涉及到净化方法、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的问题,以此检验自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水的净化》参考教案
![《水的净化》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86824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c.png)
《水的净化》参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净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引起学生对水净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水净化的定义和意义。
探讨水净化的必要性和用途。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提出问题:“你们喝的水是怎样的?有没有想过水是如何变得干净的?”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水净化的原因和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表达能力。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二章:水的污染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生活污水等。
探讨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展示相关的水污染案例。
引导学生讨论水污染的严重性和解决方法。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关注程度和对案例的分析能力。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建议。
第三章:物理净化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理净化水的方法和原理。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3.2 教学内容介绍物理净化水的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等。
解释各种方法的原理和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进行简单的物理净化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解释原因。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解释结果。
第四章:化学净化方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净化水的方法和原理。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4.2 教学内容介绍化学净化水的方法,如消毒、软化、离子交换等。
解释各种方法的原理和作用。
4.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进行简单的化学净化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解释原因。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解释结果。
第五章:水的过滤装置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过滤装置和原理。
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过滤装置,如砂滤池、活性炭滤池、反渗透膜等。
解释各种装置的原理和作用。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56c31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8.png)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水的净化》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关于水的污染,水的净化对每个学生来说肯定都积累了很多成熟或不成熟的经验,然而说到底,这仍然是对水的污染、水的净化表面特征的认识,但该怎样从化学角度深刻认识它的本质,并且运用它来指导生活实践呢?我认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研究中来,“显隐促成”是教学的基本任务,让学生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自己假设,自己动手去探索,就可以将各个学生的原认知显现出来,再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告诉,以及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的原认知得以完善和提高。
指导思想是“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先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活性,通过设计小实验。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满足好奇心的愿望中完全地参与问题的研究。
二、教材分析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联起来,还加进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硬水软化的方法等内容。
因此本课题实验内容丰富,而且贴近学生生活,这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自然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方法。
2、过和与方法(1)学习运用实验和观察等方法得到信息,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把学到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1、水净化的方法;2、过滤的操作方法;3、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以用硬水软化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2、引导学生正确做好实验。
六、教学准备1、仪器药品:明矾、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肥皂水、浑浊水、井水和纯净水。
2、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水有哪些物理性质?观察一下讲台上的两瓶水有什么不同?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如何能把浑浊的污水变成澄清透明的水啊?引入新课: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那么如何把水库和河流中的水净化为我们家里的自来水?[投影讲解]自来水厂净化过程,重点讲解明矾的净水原理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丛林户外净水教案
![丛林户外净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f113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8.png)
丛林户外净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丛林户外净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掌握丛林户外净水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丛林户外净水的重要性;2. 不同的净水方法和技巧;3. 野外生存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野外环境下净水的方法和技巧;2. 如何在野外生存和应急处理中有效利用净水资源。
四、教学内容:1. 丛林户外净水的重要性。
丛林中的水源可能受到污染,直接饮用可能导致疾病和感染。
因此,了解如何净化丛林中的水源对于户外活动者来说至关重要。
2. 不同的净水方法和技巧。
a. 煮沸法,将水煮沸3-5分钟可以杀死绝大部分细菌和病毒,是最简单有效的净水方法。
b. 过滤法,使用滤水器或自制过滤器过滤水源,可以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细菌。
c. 阳光消毒法,将水装入透明容器,置于阳光下照射6小时以上,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d. 化学净化法,使用净水片或其他化学药剂对水进行处理,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3. 野外生存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
野外生存和应急处理能力是户外活动者必备的技能,其中包括寻找水源、净化水源、建立庇护所等。
五、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例,通过讲解丛林户外净水的重要性和不同的净水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示范操作,老师对不同的净水方法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地实践,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实践,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应用丛林户外净水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过程:1. 了解丛林户外净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丛林中水源的情况,讲解直接饮用未经净化的水可能导致的危害,引起学生的重视。
2. 掌握丛林户外净水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净水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净水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野外无装备净水教案
![野外无装备净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fcead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1.png)
野外无装备净水教案教案标题:野外无装备净水教案教案概述:野外生存以及掌握基本的野外生活技能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其中,饮水安全是野外生存中最为基本的需求之一。
然而,当缺乏适当的装备时,如何进行野外的净水是一个挑战。
本教案将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野外净水的方法和技巧,以确保他们在野外环境中的饮水安全。
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野外环境中饮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启发学生思考在没有净水装备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野外净水处理。
3. 学习并掌握几种野外净水方法和技巧。
4. 了解和遵守野外环境保护原则。
教案步骤:引入:1. 引起学生对野外生存和饮水安全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关野外生存经验的视频或图片,在学生中引发探索、学习的欲望。
理论学习:2. 向学生介绍野外环境中饮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意识到没有适当的饮水可能会带来的健康危害。
3. 分享一些常见的野外净水方法和技巧,比如自制过滤器、自制净水器、太阳能蒸馏等等,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净水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4. 解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为适用。
实践操作:5. 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他们所了解到的野外净水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验和操作。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方法来实践,并记录下实验过程和结果。
6. 学生们可以使用现有的材料和工具来模拟野外环境,确保实践操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总结与讨论:7. 小组成员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实验结果,讨论不同方法的优劣以及适用条件。
8.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总结,强调在野外环境中的净水原则和方法的重要性。
9. 鼓励学生提出其他可能的野外净水方法,并与他们一起思考、讨论。
反思:10. 让学生思考在野外环境中遇到缺水或饮用水受污染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应对。
11. 强调在野外生存中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维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责任。
注意事项:-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 强调净水方法和技巧仅适用于野外环境,不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饮水处理。
探究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案
![探究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f38f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9.png)
探究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案。
【导入】(5分钟)用洁净的水可以达到相当的卫生和保健效果,但亲身经验表明,许多人对水质变化的控制非常有限。
许多人查看水质报告时很难理解那些数字和图表。
那让我们在这一节课中放松心情,享受水的美妙和奇妙,了解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引入】(10分钟)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泳池的细节和水质如何控制。
给学生展示一些泳池的照片和视频,并让学生对泳池的以下问题进行探究:1.泳池中的水怎样清理?2.如何维持泳池的水质?【探究】(80分钟)在这一环节,我们邀请一位专家来讲解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专家介绍的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专家通过讲解一些小故事来告诉学生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水可以用来洗衣服,洗脸,洗洗手等。
另外,水在医学和保健领域中也有应用。
有些人会为了养生喝自来水,因为自来水含有微量元素,这对身体有好处。
有些人还会使用热水袋来暖手暖脚,或者使用蒸汽器来吸入蒸汽以改善呼吸道问题。
即便在园林和农业领域中,水也有其重要的应用。
例如,种出来的草皮仅仅需要注水前十天左右,这样植物就能吸收到必需的水分,并能够保持健康生长。
2.学生自己探究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1.实验:用水来解决热的问题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验:将一只手泡在热水里,观察经过一段时间,手会变热(也许会烫伤)。
再将另一只手放在冰水里,这样手就会变冷。
让学生相互试着搓搓手,或者把一只手放在另一只的背上,看看会有什么不同。
这个实验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到水是一个非常好的导热体,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在烘烤食物的时候散发出来的热量得到有效的散发。
另外,也可以在烤箱和微波炉中的小碗中加入一些水,这样可以缓解湿度,使烤饼更加美味。
2.2.观察:用水生活的小提示让学生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的小提示。
例如,一个浴缸漏水的根本原因是瓷砖水焊存在的问题,换句话说,水会渗透到瓷砖里,导致瓷砖发生变化。
《露营活动我最行之野外净水》(导学案)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露营活动我最行之野外净水》(导学案)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4a8440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6.png)
露营活动我最行之野外净水一、活动简介本次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野外净水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孩子们的野外生存和环保意识,同时也增加课堂外的综合实践经验。
二、活动目的1.了解野外净水的方法和技巧;2.培养孩子们的野外生存和环保意识;3.增加课堂外的综合实践经验。
三、活动准备1.器材准备:1.野营桶;2.滤水器;3.水桶;4.火柴或打火机;5.食物和食品容器。
2.活动区域:选择有水源的山地或河边地带。
3.讲解准备:准备有关野外净水方法、野外安全知识等讲解资料。
1.活动1:讲解野外安全知识先对孩子们进行野外生存知识的讲解,包括1.可能遇到的危险,如野兽、毒蛇等;2.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求救等;3.如何掌握方向和报警。
2.活动2:野外取水1.到达野外净水地点后,指导孩子们选择合适的取水地点;2.神教孩子们用野营桶收集水;3.再用滤水器过滤掉杂质。
3.活动3:净水消毒为了确保取水的卫生,需要对净水进行消毒处理。
接下来,我们将让孩子们学习两种常见的净水消毒方法。
1.3.1 方法一:加煮沸将净水加热至100℃,再沸腾10分钟,可彻底杀死水中的病菌。
但加热时间过短无法消除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和微量有毒物质。
1.3.2 方法二:紫外线消毒将净水放置于直射紫外线下,至少照几分钟,可消除水中的大部分病菌。
这种方法没有热能伤害,照明灯泡也只需更换即可。
但该方法很难彻底消除化学污染物和毒性物质,且有些紫外线灯泡易破裂。
4.活动4:品尝野外净水经过以上的净水处理,孩子们可以品尝自己在野外取得的净水。
让孩子们亲自感受到野外净水的纯净与美味。
本次活动,学生们学会了野外取水、净水、消毒等常用的生存技能,并加深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野外安全知识。
同时,孩子们在活动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更加重视环保,从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地球更美好。
初中化学净化水的用途教案
![初中化学净化水的用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c0d14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2.png)
初中化学净化水的用途教案
主题:净化水的用途
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净化水的重要性及不同净化水的方法,并理解净化水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关键词:净化水、过滤、沉淀、消毒、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
教学内容:
一、净化水的重要性
1. 为什么需要净化水?
2. 净化水的好处及意义
二、不同净化水的方法
1. 过滤
2. 沉淀
3. 消毒
三、净化水的用途
1. 饮用水
2. 工业用水
3. 农业灌溉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需要净化水吗?净化水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净化水的重要性及不同净化水的方法。
2. 介绍过滤、沉淀和消毒三种常见的净化水方法。
三、讨论(15分钟)
1. 让学生分组讨论净化水的用途,并列举生活中净化水的实际应用场景。
2. 每组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
四、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净化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多种用途。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回家调查生活中不同的净化水用途,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净化水的重要性及不同净化水的方法,了解净化水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关于《怎样使水变清》教案教学设计
![关于《怎样使水变清》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e264a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b.png)
《怎样使水变清》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掌握净化水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2. 净化水的方法和技巧3. 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净化水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净化水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进行净化水的实验。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解决水污染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净化水的方法和技巧。
2. 准备实验器材,如活性炭、过滤纸、水质检测仪等。
3. 准备分组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导入】(简要介绍水污染的现状,引发学生对水污染问题的关注。
)【新课导入】一、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1. 讲解水污染的原因: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2. 分析水污染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净化水的方法和技巧1. 介绍净化水的方法:活性炭吸附、过滤、消毒等。
2. 演示净化水的实验:使用活性炭、过滤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如何解决水污染问题?1.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水污染的方案。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决方案。
【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净化水的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
【作业布置】1. 调查身边的水污染现象,分析原因和危害。
2. 设计一个净化水的小实验,拍摄实验过程和成果。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全球水污染现状,让学生了解水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2. 讲解我国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水污染原因、危害以及净化方法的理解。
野外水净化教案
![野外水净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6c8b1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7.png)
野外水净化教案教案标题:野外水净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野外水源的安全性和净化的重要性。
2. 掌握野外水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野外水源的安全性分析a. 介绍野外水源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和危害。
b. 引导学生分析野外水源的安全性,了解水源的选择标准。
2. 野外水净化的基本原理a. 介绍常见的水净化方法,如过滤、沉淀、消毒等。
b. 解释每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场景。
3. 野外水净化实践操作a.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选择一种或多种水净化方法。
b. 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践,净化野外水源。
c. 对净化前后水样进行对比和分析。
4. 团队合作与总结a. 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和结果,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b. 引导学生总结野外水净化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
c.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分享资源和相互帮助。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发学生对野外水源安全性和净化的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介绍野外水源的安全性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水源选择的重要性。
3. 介绍野外水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净化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场景。
实践操作:4.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选择一种或多种水净化方法。
5. 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践,净化野外水源。
6. 学生对净化前后水样进行对比和分析,记录实验结果。
团队合作与总结:7. 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和结果,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8. 引导学生总结野外水净化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强调安全性和效果的重要性。
9. 鼓励学生分享资源和相互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拓展活动:10. 鼓励学生在野外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水净化实验并记录结果。
11.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展示或报告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和心得体会。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学生的分享和讨论参与度。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https://img.taocdn.com/s3/m/ebf6d53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e.png)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前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水体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教学水的净化是学生必须学习的,本文将介绍一种教学水的净化的课例。
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污染问题。
2.认识水的净化方法。
3.理解自然界的净水过程。
4.学习使用基本的净水设备。
二、教学重点:1. 草滤和石滤的作用与实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水的概念并引出污染问题,让学生自由畅谈他们对水的想法,并带领学生看一下自来水厂的图片或视频。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水的污染源,及危害来自哪些方面,让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水的污染问题是多么的严重,引导学生争取拒绝偷排废水的坚定信念。
介绍学生水的净化方法,包括草滤、石滤、活性炭过滤、消毒等等。
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自然界和人类所采用的各种方法,让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背景和灵活的思维方式。
讲解学生自然界的净水过程,包括地下水、河流、湖泊、大气等净化的方式,让学生知道自然界的水的净化是需要时间和恒定性的。
5. 净化实验例如:让部分学生在瓶子里倒入混合了沙子和其他杂质的水,在三个容器里放上草、石子和活性炭,将三个容器连接起来,逐渐倒水。
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草、石滤过的水的清澈透明,以及活性炭过滤后的滋味良好、不含异味等内容。
6. 学以致用教师介绍几个简单的净水设备使用方法,例如净水器的使用、农村采用的心脏型过滤器、山区采用的井防病过滤器等等。
让学生了解到简单而实用的净水设备,从而加强学生安全的饮水环境观念。
7. 知识总结由学生总结净水的方法、自然界的净水过程以及自主设计一个简单易用的净水设备,从而加深学生对净水知识的感悟。
四、教学后记本课例通过引入亲身体验和对实际生活的净水设备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水的净化,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同时,该课例也优化了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尽可能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更好的将净水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从野外净水到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从野外净水到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5100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5.png)
《从野外净水到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野外净水技术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几种常见的野外净水技术,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3.了解净水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了解净水装置的工作原理;4.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一些野外净水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净水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净水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相关资料;2.净水装置的模型;3.净水实验装置;4.纸杯、沙子、碳粉、石英砂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在野外旅游或露营时是否遇到过没有干净水源的问题。
2.引入主题,告诉学生今天要讲解的是野外净水技术和净水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了解野外净水技术(20分钟)1.通过PPT展示,介绍野外净水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常见方法。
如沉淀过滤、煮沸消毒、过滤消毒等。
2.让学生自由讨论,回答问题:你认为野外净水技术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够去除杂质和病菌?三、掌握野外净水技术(30分钟)1.分组实验。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野外净水技术进行实验操作。
2.实验内容包括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实施步骤。
每个小组根据所选的净水技术,自行准备实验装置和材料。
3.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野外净水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四、了解净水装置的工作原理(20分钟)1.通过PPT展示,介绍净水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工作原理。
如家用净水器、工业净水设备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净水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了解净水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如何去除有害物质的。
五、实践应用净水装置(30分钟)1.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净水技术设计和制作一个净水装置模型。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践操作,自行选择材料和设计模型。
3.学生展示和演示自己的净水装置模型,讲解模型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六、总结和展望(10分钟)1.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回顾学生的实践操作。
2.展望未来,引导学生思考净水技术和净水装置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露营活动我最行之野外净水》(教案)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露营活动我最行之野外净水》(教案)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38be9a5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e.png)
《露营活动我最行之野外净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野外净水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使学生掌握野外净水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二、教学内容1. 野外净水的意义和重要性2. 野外净水的方法和技巧3. 净水实验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野外净水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净水实验,确保实验安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瓶河水,提问:这瓶水可以喝吗?为什么?(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河水中有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不能直接饮用。
在野外活动中,我们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2. 讲解野外净水的意义和重要性(1)教师讲解野外净水的意义:保护水源,减少疾病传播,提高生活质量。
(2)学生讨论野外净水的重要性,教师总结:野外净水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净水技能。
3. 讲解野外净水的方法和技巧(1)教师讲解过滤法、沉淀法、消毒法等野外净水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净水操作步骤,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4. 净水实验操作(1)教师分发实验器材,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净水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实验结束后,学生分享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野外净水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净水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3)教师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更多野外净水方法,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野外净水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
2. 学生掌握野外净水方法和技巧的程度。
3. 学生在净水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净水知识的实际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野外净水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了野外净水的基本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协作,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水的净化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水的净化及在生活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9f502d3169a4517723a3c2.png)
实验探究
自 制 净 水 器
用品:纱布、棉布、饮料瓶、膨松棉、鹅卵石、石英砂
饮 水 净 化 吸 管
军 用 净 化 过 滤 水 壶
洪水、地震灾区饮用水的净化
捷小 式型 净一 水体 设化 备便
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
链接生活
软水 硬水
检验方法
硬水பைடு நூலகம்害
硬水软化方法
畅谈收获
当灾难来临时,中学生 的责任是沉着冷静、开动脑 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用知识守护生命。
课后反思
通过层层深入的情景创设,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热情,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展现学生的聪明才智。 为适应当前提出的用知识守护生命的主题,化学教师有 责任培养学生把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能力。
情景创设
• 汶川地震后……
不溶性杂质
可溶性杂质
有害细菌 明矾絮凝、活性炭吸附 沉淀、过滤
实验探究
明矾、活性炭净水并简易过滤
• 用品:泥水、明 矾、活性炭、木 棒、纱布、棉布、 饮料瓶及其他 自备物品 • 讨论并设计方 案、实施。
合 作 交 流
消
毒
净水 药片
情景深入
如果被困的地方,可以 找到水但没有明矾和活性炭, 该如何自救呢?
• 产生背景 • 设计思想 • 教学目标 • 教学过程
应用课
• 产生背景
利用水的净化的化学知识引导 • 设计思想 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利用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应对 突发事件的能力。 • 教学目标
• 教学过程
• 产生背景 • 设计思想 • 教学目标 • 教学过程
• 知识目标: 掌握水的净化步骤 和明矾、活性炭净水原理,增加 学生对身边化学的学习兴趣; •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 的化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 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 • 情感目标: 培养遇事沉着、冷 静的习惯,用知识守护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从野外净水到生活中的应用课型实验课实践活动课□课时共( 1)课时完成一、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从纯水、自然水和生活用水的不同引出课题——水的净化,将认识水的角度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分离混合物的一些化学实验操作方法等概念,知识在相互穿插中有序呈现,学生对水的认识不断深化并逐步清晰,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重要实验的技能,也是本课的重点。
从学生未来的发展出发,努力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授课时关注科技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学习者分析学生知道自然水是混合物,不能直接饮用。
但不太清楚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对于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了解,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见过生活中的过滤和吸附实例,但是不知道具体原理和操作,虽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化学探究学习的了解尚属于启蒙阶段。
本节课设计增加野外求生的环节发现净水方法,由于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处于兴奋和好奇的状态。
三、学习目标确定通过学生对野外净水方法的学习,认识到过滤和吸附这两种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过滤环节,体会过滤把微粒孔径(直径)不同的粒子分开。
通过小组实验,体会实验室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
了解自来水生产流程,体会化学应用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学习重点难点初步学会用过滤、吸附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五、学习评价设计观察学生实验效果,在这个操作中有的组出现滤液浑浊现象,通过小组努力分析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法六、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一:野外生存大课堂—荒野中净化水教师活动 1【引入】图片(地震时用浑浊的水煮面)学生活动 1讨论有哪些方法【提问】如果突发情况发生,没有干净饮用水,你应该如何处理?【展示】展示水槽中的污水,这是老师带来学生小组观察学生回答的一水槽污水,你们的托盘里有这些污水的小样,同学们请仔细观察,都看到了什么?【总结】依据学生回答总结:树叶泥沙等不聆听、思考溶于水是不溶性杂质颜色、味道等能溶于水中的是可溶性杂质,还有微生物【提问】如何将这杯污水净化为可饮用的水呢?我们请贝尔来教我们一些野外净水的方法。
【视频】贝尔野外求生净水的视频【提问】 1、视频中都提到了哪些野外净水的方法?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过滤、吸附学生凭自己印象回答2、什么是过滤?【图片】展示生活中过滤的实例过滤就像是筛子,把微粒孔径(直径)不同学生从自己的理解,到生活中的应用,逐步理解过滤中孔径的问题学生思考:拿衣服等布过滤的粒子分开?【演示实验】教师展示漏勺,很直观的让学生分析孔径大小问题在过滤中的应用。
的可以捞出来,小的不可以回答:用更小孔径的材料学生代表在前面演示用漏斗捞树叶和大的不可溶性杂质,边演示边分析聆听并思考【提问】那捞不出来的可溶性杂质怎么办呢?【演示实验】用纱布过滤上述污水,与前面烧杯中污水进行对比观察。
不可以,需要烧开煮沸杀菌。
【讲述】如果在野外还可以利用天然材质比如石头和沙子等材料自制净水器,介绍自制净水器。
讨论有哪些方法【演示实验】利用自制净水器模型过滤上述烧杯中污水,并与前面烧杯再次对比。
【提问】利用自制的过滤器过滤泥水,这样制取的水可以喝吗?活动意图说明:贝尔教学获得过滤、吸附净水方野外生存大课堂—荒野模拟野外净水通过实验体会过滤原理中净化水自制净水器感受野外净水通过对学生荒野求生的兴趣,引发对水的净化的兴趣,从而找到过滤孔径问题和吸附原理。
模拟野外净水和感受自制净水器可以,增强学生对过滤操作认识。
从兴趣中增强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活动二:实验室中净水教师活动2学生活动【展示】向同学们展示通过层层过滤后得到学生描述前后对比,并指出还是很脏的水找到更小孔径的材料进行过滤【提问】还是很浑浊,那怎么办呢?引出实验室过滤方法,介绍滤纸(现在用的是普通滤纸,孔径较大,如果有需要,还可以找更精密的滤纸把更小的颗粒区分开)【讲解】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学生根据讲解重复操作要点【学生分组实验】分小组进行过滤实验操作观察学生操作,肯定学生操作正确之处并找到不足之处。
预设一、四个小组全部成功并操作无失误预设二、四个小组由学生出现滤液浑浊现像,让学生现场剖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聆听并思考小组内重复过滤操作要点实际上课时预设二,由学生找出原因,(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漏斗边缘、漏斗被污染)学生观察【展示】学生过滤操作后的滤液,并与之前烧杯中液体进行对比。
贝尔在荒野中除了教我们用麦秸秆过滤,还有净水的方法木炭吸附【图片】展示木炭图片了解木炭、活性炭等结构,举一反三的了解疏松多孔因为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细小的结构可以吸附杂质不溶性或者可溶性杂质被吸附。
在现实生活中活性炭吸附应用更为广泛。
【图片】展示活性炭及显微镜下活性炭多孔图片【介绍活性炭】活性炭表面及内部孔径的比面积之和越大,观察有颜色的滤液,经过活性炭吸附,变成无色透明说明活性炭吸附能力越强。
一克活性炭的比的水,学生十分震惊。
表面积之和约为三个足球场那么大。
【图片】展示活性炭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介绍活性炭吸附是物理变化。
【演示实验】回收学生过滤后的滤液,在自制活性炭净水的容器里进行吸附活动意图说明实验室过滤学习过滤操作操作讲解实验中净水小组合作实体会过滤操作要点,分验析滤液有杂质原因学习实验室过滤操作并小组合作进行过滤操作实验,在实验中遇到问题(1、滤纸破损 2 、滤液浑浊 3 、倾倒速度快)小组成员分析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在这个操作中有的组出现滤液浑浊现象,通过小组努力分析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法。
了解吸附原理,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吸附作用,颜色突然被吸附没了,学生很震撼,增强学习化学的乐趣。
活动三:净水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自来水厂的净化教的活动 3学的活动 3我们在野外求生大课堂和实验室中学会了学生观看视频,带着问题和所学方法在自来水厂找到净水的方法,那能不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答案。
呢?【视频】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展示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图,分析其中用到了哪些净水的方法。
【总结】同学们,我们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和造福于生活,你们今天既学会了野外净水的方法,也了解了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的应用,相信对你们来说有很大帮助的。
活动意图说明实际生活中净水方法的应用介绍净化方法——吸附自来水厂净水感受吸附现象从自来水厂流程中,找到本节课所学方法的身影,体会知识应用于生活自来水厂视频的播放,让学生了解可以用我们学到的简单净水方法,可以变成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
七、板书设计从野外净水到生活中的应用过滤活性炭吸附八、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家庭作业:自制净水装置用筷子和瓶子练习引流操作九、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白板和 ppt十、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特点一、贴近生活,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情境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课时本着从学生身边的认识的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教学情境。
选用了地震时水资源不足引出荒野中如何净水,继而引出贝尔荒野求生中水的水的净化视频,让学生知道有麦秸秆过滤和木炭吸附,继而引出本节课所学的净水方法过滤和吸附。
二、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我在教学各环节都选择以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发现学生比我们想像的懂得更多,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学生积极发言,使教学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给学生展示自制净水器模型,经学生提出方法得以实践,让学生获得课堂满足感。
三、应用对比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在引入净水方法时,有学生从视频中发现净水方法,并在情境中想出如何净水的操作,从漏勺——纱布——滤纸,层层过滤,并观察现象,学生理解了过滤的原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展示了一些生活中过滤的实例,更加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在讲解完实验室过滤操作要点后,然后放手给学生先自己尝试过滤的操作方法。
学生的热情被点燃,积极主动的动手实验。
第一次实验后,我也不急于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而是由学生来自我了现在动手实验是遇到的问题?实验结果怎样?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滤液浑浊的原因,进而巩固知识。
四、小组合作,互动交流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互相讨论,并可以指出其他同学操作问题序偶在,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
五、设计环节有新意环节层层深入,最后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化学知识是可以用在生活中的。
打破应用到生活中的化学就很难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更爱化学,更爱学习化学,更爱想所学知识跟生活有什么关系。
改进之处:因为时间问题,没有涉及野外蒸馏,继而引出蒸馏这种更纯净的净水方法比较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