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其优势和益处。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与他人讨论和交流的机会。
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合作、讨论、交流,并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互动和合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需要相互配合、互相倾听和尊重彼此的观点。
他们需要学会沟通、协商和合作,以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
这种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非常重要,并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需要思考和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并与组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能够培养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
他们可以借助小组的力量来克服困难和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应积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随笔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刘素华摘要:新课改的推进是教育事业的重大改革,教师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且开始普及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身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学老师,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讲授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就是通常意义下所说的有效性,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性能力的提高,推动学生未来的发展。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明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任务的情况下与小组成员之间通过思考、讨论、质疑、解疑、总结后得出结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学习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但是就目前在小学数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数学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容纳了复杂的教学知识,要求学生不仅要认识数字,明确各个数字的意义,还要懂得数字之间的算法,学会运用运算法则,认识各个图形,同时,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合理创设学习小组,按照学生能力、水平各方面的不同分派小组,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提升他们的综合实力。
一、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和问题(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每个时代应该有每个时代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免于落于人后。
而目前部分教师一直用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反感,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社会在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要求以及综合素养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教师也要积极改革,主动学习,才能以身作则,指导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落实新课标政策措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摸索,积极创新,在教学方式上要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同时也要联系课本和实际,转变教学思想,这样才能使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核心素养也能得到飞速发展。
《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 中期报告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批准号
课题名称《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制
养。
第三,教学中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布置大量机械的重复性的抄写作业,有时是惩罚性的作业,使英语成为死记硬背的学科。
. 第四,由于学生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教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呈良性循环状态,成绩优秀,充满自信和创新精神。
而部分学生则处于学习的困境中,缺少学习的动力、方法、良好习惯和学习环境,不达标的成绩使他们产生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使学习呈恶性循环状态。
由此导致了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的现象。
第五,对于英语教学的特点、方法和要求不甚了解,不能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单纯用考试成绩衡量评价英语教学和教师的工作态度,以教学秩序混乱为由限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给英语教师排的课时过满或过杂,致使英语教师没有充分的备课和自身提高的时间,英语课教学效率低,难于适应社会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六,部分教师仍坚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惟恐不满堂灌学生就学不会。
他们认为掰开了、揉碎了讲是对学生负责任,任何细微的地方都不能疏漏,否则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会因此受到极大的损失。
然而这些教师却没有想到,成长是不能代替的。
学生一旦有自学的习惯和方法,有了发现问题、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的愉悦情感体验,就能对今后的学习、成长和可持续性发展。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结题报告《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之《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背景及界定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们不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出现。
我们的教育不幸的遭遇了一种模式化的教学,那就是每节课你都能看见的固定教学设计“小组合作”。
我们必须明确这么一点: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其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小组学习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组织形式,师生互动、同桌交流、全班讨论等等都是合作学习。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合作学习的众多形式中,小组学习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能运用与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检验内化过程的方式方法。
因此,我们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提出来作为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理论论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一目标在《新课程标准》(试行)里被概括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它的奠基作用决定了这种素养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
而目前的农村语文教学大部分以单一的接受学习为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因此,对于语文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迫在眉睫。
三、研究的目标、方法及过程(一)课题研究的目标依据学校发展的需要,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进行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任课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掌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教学更有效。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34 河南省鹤壁市鹤翔小学李国芳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今天,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
组织有效的学生合作学习能改进课堂内学生的心理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
作为新课程提倡运用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角色,在众多的公开课、优质课、教研课,甚至是常态课中,老师都喜欢运用这种教学方式。
然而,审视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
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收到实效,而不是一种摆设呢?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学习的形式与方法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待提高,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及做法。
一、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有效的学习素材小学生受其年龄特征的限制,刚刚步入校门不久的他们,或许并不具备合作的意识。
到底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中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呢?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必须针对教学的内容和重、难点,精心设计,引导运用小组合作的相关问题。
以难易适度、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其合作的内在要求。
如在教学平面图形周长一节课时,我在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周长概念后,请同学们借助工具袋里的工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量一量它的周长。
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自由测量。
一方面,学生在测量活动中能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已的学习材料进行测量,使用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人人都有话可说。
此时,合作交流就不只是优等生的“表演赛”,这就为合作交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皮尺、带子、半圆纸片等学习材料的介入,利于学生从多方面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多样化的测量方法,这样学生就有了合作交流的冲动。
同时,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也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周长”表象,对于深化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大有裨益,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富有价值,更能深入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一、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1.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小组内互相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使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建立信任,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3.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可以相互启发,激发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多样性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1. 分组方式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进行灵活的分组,既可以利用异质分组,也可以利用同质分组,从而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2. 任务设计任务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进行合理安排,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可行性,让学生们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角色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为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讲解员等,通过合理的角色分工,使每个小组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4. 提出指导性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验证为了验证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次实验研究。
实验对象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随机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两组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每周两节课。
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探究
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探究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合作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唯有合作,方能形成合力,挖掘的潜能,创造奇迹。
合作学习是现代课堂中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抓。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活泼,正处于对知识的吸取阶段。
但是,低年级学生刚进入校园,能力方法都十分有限,单独的探究只会使学生学得吃力。
大家合作学习,经历一次次的“互动”,既培养了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还能真正掌握知识、方法和技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任教于低年级三年多来,我充分的体会到了学生的积极和热情。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已不再新鲜。
而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操作,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学习小组,逐步掌握合作技巧。
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极其有限。
因此,培养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合作,就成为了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
在培育学习小组时,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的:1、分阶段培养学习小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的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此时要注意合作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
一人说,另一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
例如:在学习认识“>”“<”“=”时(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2-13页),我让每两个学生,用学具盒里的三角形和圆形,照着书中图片的样子摆出来,一个摆,另一个就说,三角形比圆形多,所以5比3大。
4个和4个一样多,我们就说4=4。
这种分工明确、操作简易的合作学习学生较感兴趣,并能顺利地进行。
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我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过渡。
在多人小组建立初期,由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 凸显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凸显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索学习能力逐渐受到重视。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他们主动思考,更能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科学课堂的单调与乏味,给予了每个学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一)可以增强课堂互动性。
传统的教学课堂往往是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记笔记。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经典,但无疑是单方面的输出,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学生会逐渐感觉到压抑和沉闷,最终对科学课堂产生厌恶的心理。
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则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互相交流意见,在激烈的讨论中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在以往的小学科学课堂中往往是受到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他们被动学习,很少有自己的思考,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学习上不具备自主性、积极性。
如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则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当他们在课堂上遇到没有搞懂的问题时,第一反应不再是放弃或询问老师,而是与周围的同学合作探讨,自行探索答案。
学生不再认为科学课堂是一种煎熬,反而会在合作交流中自然而然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甚至产生主动探索的心理。
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会大大提升。
(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体系,也许对应付考试有着帮助,但归根结底学生没有相应的思考。
而如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会大大提升,他们在互相交流的同时经常会“灵光一现”,而这种想法往往会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出新的思路。
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学生只会“死读书”的状况,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灵活性。
二、小学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一)实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科学地分组。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研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小结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研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小结本课题2012年8月——2012年10月为起步阶段,通过学习课改、课题及相关理论和组织讨论,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并确定“初中数学课堂合作研学有效性的研究”为课题。
进行了申报工作。
本课题于2012年10月通过审批,被列入2012-2013学年县级课题。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课题开题后,课题级成员就紧锣密鼓按计划开始学习研究相关理论,大大提高理论素养,以及进行教育科研的基本功,为更好的进行本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并且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查阅、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写出读书笔记,进行课题论证与设计,为课题研究做好工作。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在教研室、教务处以及本组的支持下,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进行反思,调整实施方案。
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实践与研究:1、如何进行合理分组?可依据学习内容的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个性特点、组织操作能力以及课型情况进行编组。
2、小组合作研学的时机如何把握?①在新旧知识衔接上开展小组合作研学初中数学知识,大部分是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发展的,教学时应做好铺垫工作,同时组织好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学,相互启发达到共同理解。
②在学习重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研学此时能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与小组合作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以攻克“重难点”同时培养学生探究及协作的能力。
③在学生自学开展小组合作研学初中数学大部分知识是通过学生自学就能掌握的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所以学生在自学完后,不要急于讲解,需要学生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④在归纳法则、概念时,开展小组合作研学,法则概念大多数是利用教材提供的,通过观察、比较、抽象、归纳而来,其过程枯燥无味,不能激起学习兴趣,如果组织小组合作,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集思广益,从而能加强学生对结论的认知与理解。
高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高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高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一、引言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也被广泛应用,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特点和优点入手,探讨高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并提供一些建议,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和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交流、合作和互助来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2. 合作共享: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共享,每个小组成员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分享知识和经验来提升学习效果。
3. 任务分工:小组中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习能力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完成任务的一部分,最终共同完成整个学习任务。
4. 提高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宽自己的思维。
三、高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有以下几个优点: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来增加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竞争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3.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 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5. 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合作讨论和互相交流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研的研究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指导技能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现状1、课题背景《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不仅如此,小组合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进行多维性和交互性。
因此,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必使我们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造和扬弃,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不断尝试、反思、研究、总结和提高,来推动课堂教学产生实实在在的变化,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必进,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变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引进了美国的合作学习,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研究。
“九五”期间,国内不少相关课题对合作学习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师X大学博士生导师裴娣娜教授关于《发展性教学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认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间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关系、学生间的差异、学生体验成功的心情都能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XX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王坦教授的专著《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分析了合作学习的一些基本理论,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合作学习模式。
能否深入贯彻新课标核心思想,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2、现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精神,在学生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受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等现实情况的限制,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需要反复推敲的问题,诸如出现了由于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面不广,在预设学习时间内学习内容难以完成、学生表现出不会合作等问题,依然采取“穿新鞋走老路”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万般皆不谈,唯有分数高”式的评定方法依然或明或暗地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课题结题报告刘学翠,沛县沛城镇王楼小学一、课题的提出目前,在大多数小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被更频繁地使用。
然而,大多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者对这种学习形式缺乏深入的理解。
大多数操作过程都是基于教师自身的经验水平,而有些操作过程只是将小组学习作为一种形式,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其有效性,这也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许多教师都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贯彻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是体现优势教育资源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在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取这一学习形式。
教师们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的重要性和意义性的认识是正确的,但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当前只知其表,不详其里,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过分注重教学形式,没有从学生本身出发,不知道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何在,更没有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是否培养了学生敢于交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使学生潜在的才智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为全面贯彻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意见,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我市课堂教学实际,在全市推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
为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我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的课题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于美国的,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小学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
1 . 建 构 合 作 学 习小 组 的科 学 性 。 教 师 在 开 展 小 组 活 动 时 ,有 时
三 、创 意作 业积 分法
孔子 日: “ 温故而 知新 ”。作业是课堂教学 的有效 延伸,适当 留 点作业是必须 的,单纯 地留大量的习题是不行 的,一成 不变、没有难 度和缺乏创造性将严重 扼杀学生的学 习兴趣 ,使作业成 为一种负担 。 因此,笔者就通过运用 积分合作法完成创意作业 ,提高学生的历史学 习兴趣、培养合作能力、创新 能力和多元智能。 以 “ 同组异质”为原则合作完成一些除基础性操练作业 以外的一些 拓展性练 习,每一人的角色都可获得分值 ,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 。 如 编辑 实 时 报道 和 编 导 历 史剧 等 。组 内成 员合 理 分 工 ,共 同完 成 作业 。 实践证 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且深受学生欢迎的。合作完成创意作业 是 由教师根据授课 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 征确定主题,然后 由小组学生利 用课余时间围绕这一主题进行 自由发挥和创造 ,用他们喜爱的形式表现 这一主题 ,从而达 到知识的巩固、兴趣 的激发、创造性 的培养和多元智 能的开发 。更重要 的是合作完成作业要求组 内每个 成员都有明确的分 工,达到每个人都说 ,每个人都会说,每个人都爱说,结果说者必会为 小组加分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 另 外 ,当 课 堂 练 习 没做 完 剩 下 的 需 要 留作 业 时 , 以往 有 些 后 进 生 总 是 偷 懒 不 做 , 学 习 成 绩及 格 率 得 不 到 保 证 。 自从 采用 积 分 制 ,不 完 成 作 业 的情 况 没 有 了 。 我 是 这 样 实 施 的 ,作 业 完 成 情 况 分 三 个 档 ,作 业 即 工 整 又 准确 无误 的加 3 分 ,有 错 题 的 只 得 1 分 , 故 意不 完 成 的得 负3 分 。经过几次后 ,后 进生为了小组荣誉 ,主动请 教老师或同学帮忙 。 从而使组内出现 “ 互动、互助、互勉 、互进 ”的局面。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1、课题提出的背景:新形势下,建立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学习,合作创新是人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
课程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但是又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清远英德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班额教学现象比较普遍,新课程倡导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操作,然而由于班额大,学生人数过多,严重影响新课程目标的落实,班级人数多,确实给合作学习带来困难,然而又不能因为班额大就降低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探索出一条新路,提高大班额下数学教学的水平和效果,是我市数学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同时邓校长的二级课题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基于这些,本课题立足实际,在大班额现实下,实验自主发展策略和学习指导策略,探索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师生共同活动、合作完成学习目标的自主合作课堂教学结构。
2、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合作学习小组的参与度。
如何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真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探究影响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3)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3、研究内容(1)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作用。
因为我们每个班的人数都比较多,课中课内由教师难以照顾过来,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非常有必要。
(2)影响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3)如何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
4、研究方法(1)文献法: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特别是理论水平低,必须上网查找资料或阅读有关研究合作学习的文章资料,并借鉴引用。
叶凤良校长的《让孩子在自主管理中成长》这书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2)观察法:平时注意观察学生对教学的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并作跟踪记录。
(3)对比法:为了全面掌握学生对这一教学法模式的适应性以及了解这种教学法模式对教学的帮助,每月举行一次教学法调查,要与对比班进或对比组或比较阶段。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一、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解决问题、讨论、分享和反思的教学方式。
以下是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体现。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交流、互相帮助,并通过互动形式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能够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小组中,学生需要互相合作、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并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社交提供基础。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提出创新性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通过与小组成员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为了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以下是一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采取的教学策略。
1.确定小组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应该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并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小组中的职责。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分工合作,例如一个负责记录、一个负责思考等。
这样可以鼓励每个学生的参与,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2.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成果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展示和分享自己的成果。
可以将小组成果展示给全班,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交流和反馈。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反馈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新蔡县涧头乡杨庄小学李俊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在目前各地的教学中被开始重视和应用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在课堂上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自我实践、自我感受的时间与机会,每一节课上几乎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的场面.然而透过众多看似民主的设问与热闹的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场面,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生是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许多教师由于对合作学习本身的含义不尽明了,对数学教学特点掌握不清或者没有作深刻的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常常是:老师提一个问题,四个同“坐"在一起的学生讨论,然后老师指名(通常是举手的优等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最后教师归纳小结.至于学生讨论的过程怎样,是否进行有效的合作一概不问。
这样的“合作”只是走过场,往往徒有虚表而效果不佳。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⑴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笔者听过一节“找规律”的小组合作学习课,练习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道开放性的习题:给每个小组分发很多张有空白图案的卡片,让学生发挥想像力,涂出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
学生每人涂出一张图案后,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究其原因,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尽管四人一组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组合职数,但凝固单一的小组合作形式,逐步产生的不平等地位,小组合作学习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得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忽视,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⑵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设计研究》
(一)阶段性报告、论文
(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份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者是积极进取,要求严格的一线教师,并热爱教育科研,关注学生的学习,善于及时总结和反思。在校级教科研中积极主动研究,并获得学校好评。
2研究。
3、研究者的教育教学改革意识比较强,经常尝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着相当的时间经验,有多篇论文、案例获奖。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有效性”。“有效”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所谓“有效性”,就是指通过小组在一段时间的讨论或动手实践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它是对教学活动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具体行为的结果的一种整体性设想与运筹。
(二)研究的假设
(1)根据我校实际和学生特点,采取“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组间平衡”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
(三)课题的创新之处
在教学中,虽然许多教师也试图将合作学习引入自己的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效益,但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的、形似而神不似的阶段,未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学生发展方面的功能。因此 ,针对这种状况 ,我们提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旨在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构建适合小班化下的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有价值的合作议题,抓住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技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⑵“十二字”方针
微笑、宽容、赞赏、鼓励、理解、关怀
(二)课题实施过程设计、主要措施
(1)准备阶段(2013年3月-4月)学习相关理论,完成课题研究方案,明确分工。
(2)具体实施阶段(2013年5月—10月)启动实施,开展研究,不断总结,形成阶段性小结。
(3)总结鉴定阶段(2013年11月)分析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方兴未艾,同时它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但无需讳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有的教师为急于完成教学进度,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些讨论的问题缺乏挑战性,不具备合作性;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等等。
以上问题的症结所在实质就是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为此我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合理安排合作对象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
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十分重要。
如:可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3~6人为宜,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
每个学
府谷县2016年教科研论文参评
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
教师每次组织小组合作时,也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小组里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
二、熟练掌握合作技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小组合作也不例外。
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
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三、正确把握合作契机
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因为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有一定探索和讨论的价值,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如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生活中哪些物
体表面是长方形,为什么10厘米=1分米,301×2的积的十位上为什么一定要写0等等,就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
四、科学运用评价机制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热情是否高涨,思维是否活跃,交流是否投入,气氛是否融洽。
教师要进行巡视,了解学生合作是否有一定的广度,合作学习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
比如说: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
这时教师就应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你可以这样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的精神,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安排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在用小棒摆图形时,把给每个人的小棒合在一起,每组准备一份小棒,操作时教师注意观察每个人的表现,会发现有的小组的学生在争抢,这些小组在活动时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也慢,但是也有几个组表现得很好,任务完成得很快,这时教师就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学生进行讨论,让表现
府谷县2016年教科研论文参评
好的小组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从小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组汇报时,教师应先将多年来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让各小组成员们明白:他们是一个集体,成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共同钻研。
同时还可以尝试设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团体参与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