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模型定稿

合集下载

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征
第6页
确诊MSA诊疗标准
经神经病理证实与纹状体黑质和橄榄脑桥小脑结构
神经变性改变相一致中枢神经系统α-突触共核蛋白(αsynuclein)阳性神经胶质细胞细胞质内包涵体。
大致:壳核萎缩、灰绿色着色; 脑桥、脑桥脚、小脑萎缩
帕金森综合征
少突胶质细胞胞质内包涵体
第7页
很可能MSA诊疗标准
临床很可能或可能PSP和经典PSP组织病理学证据。神经病理标 准:①以下区域最少3处有高密度神经原纤维缠结及神经毡线 (neuropil threads):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脑桥;②以下区 域最少3处有低到高密度神经原纤维纤缠及神经毡线:纹状体、动眼 神经核簇、髓质、齿状核。
帕金森综合征
第25页
DLB 痴呆早于锥外症状或锥外症状后1年内出 现
PDD 痴呆在锥外症状1年后出现
帕金森综合征
第34页
病理:大脑皮质和脑干神经元胞浆内Lewy 小体和苍白体 – 新皮质型/边缘型 neocortical type/limbic type – 过渡型 transitional type – 脑干型 brainstem type
帕金森综合征
第8页
➢ 帕金森症状
★常见强直、运动降低/ 运动不能 运动降低占83% 肌强直63%
★震颤 姿势性/运动性震颤为主,占29%~40% 经典捻丸样震颤少见,仅占7~9%
★多为不对称发病,仅少数对称发生 ★对L-dopa反应差:主观印象改进 >50%者不超出
10% ★平衡障碍、姿势不稳,常跌倒 占20%,早期发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Parkinson-plus syndromes
是一组病因不明神经变性疾病,多系统神经退变、以帕金森征作为附加 症状。 ➢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 ➢ 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y,DLB ) ➢ 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CBD)

定义帕金森病

定义帕金森病
❖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 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 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 也与上瘾有关。
第五页,共61页。
运动异常的分类(锥体外系) (Movement Disorders)
1、运动减少
❖ 帕金森病
❖ 帕金森综合征 2、运动增多
❖ 肌张力障碍 ❖ 舞蹈症
2.生化检测:高香草酸(HVA) 3.同位素核素扫描:SPECT、PET检查
4.基因检测:PCR、DNA序列分析
第三十六页,共61页。
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
第三十七页,共61页。
“ ❖ PD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没有药物能够阻止其
最终的恶化。”
❖ “PD虽不致命,但足以毁掉你的一生。”
38
第三十八页,共61页。
能自理 — 走路时,双上肢摆动差(早期症状) — 面具脸(Masked face):面部表情少,不眨眼,瞬目少,凝
视 — 言语障碍:语音低沉,言语不畅,吐字不清,难听懂 — 产生机制:苍白球传出障碍-随意运动的反射性姿势调节障碍
第三十页,共61页。
姿势反射障碍
慌张步态(Festination),起步困难,小碎 步越走越快,前冲步态,转弯困难,易摔倒。
如关节被动运动时始终保持阻力增高。
齿轮样强直
如肌强直与伴随的震颤叠加,检查时可感 觉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
第二十九页,共61页。
运动障碍
— 运动不能(akinesia)进行随意运动时,运动困难 — 运动减少,自发或自动的运动减少,而且运动幅度减少 — 运动徐缓(bradykinesia),随意运动执行缓慢 — 精细动作差 :书写困难,小字征(Micrographia),生活不

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的演变及解读[可修改版ppt]

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的演变及解读[可修改版ppt]
早期特征:快速重复动作 变慢、幅度降低;联带动作 减少;拖步等
作为PD诊断的必要条件: 增加了诊断的特异性, 降低了早期诊断的敏感性
其他引起动作慢的情况: AD、抑郁、老化等
帕金森病的UK脑库临床诊断标准
UK Parkinson’s Disease Society Brain Bank Clinical Diagnostic Criteria
帕金森病诊断标准 的演变及解读
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的探寻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寻求诊断PD的“标尺” (合理排列组合各临床表现的权重)
PD临床诊断与病理的吻合率 76%
---神经科和老年科医生(1992)
Hughes et al. JNNP, 1992
PD临床诊断与病理的吻合率98.6%
---运动障碍专家(2002)
疑诊PD A组证据中至少2项,其中至少1 项是少动或者震颤;
没有B组情况,或者病程虽未满3 年,但尚未出现B组内情况;
多巴制剂或者多巴胺激动剂显著 且持久的疗效,或者患者尚未接受 上述的治疗。
拟诊PD A组证据中至少3项; 如果病程已经3年,没有B组中任 何情况;
多巴制剂或者多巴胺激动剂显著 且持久的疗效。
Hughes, et al. JNNP 1992
帕金森病的UK脑库临床诊断标准
UK Parkinson’s Disease Society Brain Bank Clinical Diagnostic Criteria
步骤I (必须包括)
少动
至少下列一项
静止性震颤
肌肉强直 姿势不稳
随意运动在始动时缓慢, 疾病进展后,重复性动作的 运动速度及幅度均降低。
姿势不稳
震颤的分类

MPP诱导SHSY5Y细胞慢性损伤帕金森病模型的建立及鹿茸多肽的保护作用

MPP诱导SHSY5Y细胞慢性损伤帕金森病模型的建立及鹿茸多肽的保护作用

MPP诱导SHSY5Y细胞慢性损伤帕金森病模型的建立及鹿茸多肽的保护作用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MPP(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诱导SHSY5Y细胞慢性损伤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模型的建立,并研究鹿茸多肽( Velvet Antler Peptides, VAP)对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降低,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MPP作为一种常用的诱导剂,可以模拟PD 病理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因此在PD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MPP处理SHSY5Y细胞,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PD细胞模型。

SHSY5Y细胞是一种人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某些特性,因此常被用作研究PD的体外模型。

我们将评估MPP处理对SHSY5Y细胞的存活率、形态变化、细胞凋亡以及多巴胺能神经元标志物的表达等方面的影响,从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随后,我们将研究鹿茸多肽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鹿茸多肽是从鹿茸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

我们将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鹿茸多肽,观察其对MPP损伤细胞的存活率、细胞凋亡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等指标的影响,从而评估其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深入了解PD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也为鹿茸多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2.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用人类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株作为实验模型。

细胞由细胞库提供,并在实验室中进行扩增培养。

细胞培养基为含有10胎牛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于37C、5 CO2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为了建立慢性损伤的帕金森病模型,我们使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P)作为神经毒素。

帕金森病MPTP模型小鼠两种行为学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帕金森病MPTP模型小鼠两种行为学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论著#帕金森病M PT P模型小鼠两种行为学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李丽波王玉祥=摘要>目的在帕金森病M PT P模型小鼠对爬杆法(po le test)和转棒法(r otar od test)两种行为学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方法C57/BL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 PT P)30mg/kg,每天1次,连续5天,于第1、2、3、4、5天分别用爬杆法和转棒法进行行为学检测。

结果爬杆法的调头时间和爬下时间与小鼠的适应性行为有关,且其评分标准易掺杂主观因素;而转棒法是小鼠的被动运动,潜伏期和掉落次数均为客观的观察指标。

结论与爬杆法相比,转棒法是更为客观的帕金森模型小鼠的行为学检测方法。

=关键词>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 P T P)帕金森病行为学爬杆法转棒法A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ethologyical methods in MPTP model mice of Parkinson's disease LI L i-bo,et al.(Qiqihar M edical U niver sity,Heilong jiang161006,China)=Abstract>Objective T o investig ate t he difference betw een pole test and rota rod test in M PT Pmodel mice of Parkinson's disease.Methods C57/BL mice wer e int raperito neally inject ed(ip)1-M eth-yl-4-pheny l-1,2,3,6-tetr ahy dr o-pyr idine(M PT P)30mg/kg once daily for co nsecut ive fiv e daysand their behav io r was ex amined in po le test and r otaro d test on the1st,2nd,3rd,4th and5th day.ResultsSubject ive factor was inclined to be invo lv ed in pole test;indicato rs in r otar od t est w ere mo re objective.Conclusions Rota rod test is a mor e o bjective etho log y ical metho d than po le test fo r M PT P mo del mice ofP arkinson's disease.=Key words>Parkinson's disease M PT P Etholog y P ole test Ro taro d test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 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其发生主要是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坏死、凋亡,使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释放减少,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等一系列症状。

α-突触核蛋白原纤维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行为表型及病理特征

α-突触核蛋白原纤维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行为表型及病理特征

α-突触核蛋白原纤维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行为表型及病理特征田静;侯志东;任湘鹏【摘要】目的:研究A53T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A53TαS)原纤维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行为表型及病理学特征。

方法:小鼠脑内黑质致密区(SNpc)定位注射5μgA53TαS建立PD小鼠模型,造模3个月后,通过旷场试验、悬挂试验和Y迷宫检测模型小鼠的运动和认知行为学表型。

分别使用抗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pSyn)、抗酪氨酸羟化酶(TH)及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抗体IBA-1作为评价模型小鼠脑内的路易小体包涵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及神经炎症的分子标记,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模型小鼠脑内典型的病理特征。

结果:旷场试验中,模型组小鼠的总运动距离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悬挂试验显示模型组小鼠四爪抓杆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小鼠显著缩短(P<0.05);Y迷宫检测表明模型组小鼠的自发转换正确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小鼠中脑SNpc区的pSyn阳性包涵体数量显著增多(P<0.01),同时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5),IBA-1阳性胶质细胞数量异常增加(P<0.01)。

结论:脑内注射A53TαS原纤维可稳定诱导出PD小鼠模型,该模型小鼠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肌力和平衡力下降;且可同时模拟出PD的路易小体包涵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及过度激活的神经炎症等病理特征。

【期刊名称】《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49)003【总页数】5页(P157-161)【关键词】帕金森病模型;α-突触核蛋白原纤维;行为学;路易小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小鼠【作者】田静;侯志东;任湘鹏【作者单位】[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实验室中心,浙江温州325027;[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实验室中心,浙江温州325027;[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实验室中心,浙江温州325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第二大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运动症状;典型的病理特征为中脑黑质致密区(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pc)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缺失,残存的DA能神经元胞质内出现路易小体(Lewy bodies,LBs),即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包涵体。

帕金森病模型细胞中p53、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

帕金森病模型细胞中p53、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0.07.003帕金森病模型细胞中p53㊁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①李 季 郭继东 张晓杰 杨 宏 李尊严 宋天琦 孙 微 冯 伟 李大伟(北华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吉林132011) 中图分类号 R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4X (2020)07⁃0780⁃05①本文为吉林省卫生技术创新项目(No.2016J078)和吉林省教育厅 十三五”科学技术(JJKH20170047K)资助项目㊂作者简介:李 季,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变性病及神经免疫方面的研究,E⁃mail:99831817@㊂通讯作者及指导教师:郭继东,男,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变性病及神经免疫方面的研究㊂[摘 要]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模型细胞中p53㊁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细胞增殖㊁凋亡相关性及病理变化特征㊂方法:以不同浓度的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 +)诱导PC12细胞损伤,建立PD 模型,PC12细胞分为空白组和MPP +不同浓度组(0.5mmol /L㊁1mmol /L㊁2mmol /L)共4组,采用MMT 方法检测每组细胞生存率;DCFH⁃DA 检测活性氧水平(ROS);吖啶橙和溴化乙锭(AO /EB)凋亡染色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单链DNA;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p53和PCNA 表达㊂结果:随MPP +浓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PC12细胞生存率及该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 <0.05或P <0.01),ROS 生成逐渐增加与剂量正相关(P <0.05或P <0.01);PCNA 蛋白表达逐渐减少,其上游信号p53蛋白表达逐渐升高㊂结论:MPP +诱导PC12细胞凋亡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p53介导PCNA 降解实现的㊂[关键词] 帕金森病;MPP +;PC12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53Expressions of p53and proliferative cell nucleoantigen with neurona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a cell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LI Ji ,GUO Ji⁃Dong ,ZHANG Xiao⁃Jie ,YANG Hong ,LI Zun⁃Yan ,SONG Tian⁃Qi ,SUN Wei ,FENG Wei ,LI Da⁃Wei .The First Hospital of Beihua University ,Jilin 132011,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lation of expressions of p53and 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 antigen (PCNA)with neurona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a cell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Methods :The cell model ofParkinson′s disease was created by rat pheochromocytoma (PC12)cell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PP +(0,0.5,1,2mmol /L).The MTT assay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cells viability,reactive osygen species (ROS)was detected by DCFH⁃DA assay.AO /EB staining and ELISA assay were done to confirm cells apoptosis and ssDNA respectively.Western blot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s of p53and PCNA.Results :The measurements revealed a decrease in cell viability and a increase in apoptotic neurons and DNA fragmentation (P <0.05or P <0.01)following the exposure of PC12cells to MPP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and exposure to MPP +induc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ROS production (P <0.05or P <0.01)in PC12cells.Th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PCNAprotein expression was downregulated in PC12cells treated with MPP +,whereas p53expression was upregulated.Conclusion :One of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MPP +⁃induced PC12apoptosis is achieved by p53⁃mediated PCNA degradation.[Key words ] Parkinson′s disease;MPP +;PC12cell;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5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神经系统常见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逐渐变性凋亡,进而递质失衡而出现运动障碍为主的临床症状[1]㊂国内外文献证明外源性及内源性神经毒素诱导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变性凋亡在PD 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氧化应激在PD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3]㊂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是诱发PD 的常见环境毒素㊂MPTP 通过血脑屏障后代谢生成毒性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 +),进入线粒体抑制呼吸链进而生成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sygen species,ROS),最终导致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变性凋亡[4]㊂氧化应激导致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变性凋亡的分子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但DNA 氧化损伤在PD 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5]㊂目前,体外培养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非常困难,因此可行的方案是以能大量增殖的类神经细胞作为对象来探讨MPP+细胞毒作用机制㊂PC12细胞系是一种分化程度较低的肿瘤细胞,从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分离得到,在形态㊁生理和生化功能等方面相似于正常神经细胞,且具有中等水平的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㊂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模拟体内自由基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可作为多种神经性疾病的体外细胞模型[6]㊂本研究建立了MPP+诱导的PC12细胞PD模型,探讨p53㊁PCNA表达与细胞增殖㊁凋亡及病理变化特征,探索多巴胺能神经元在氧化应激病理条件下变性凋亡的分子机制,为PD治疗提供新靶点及策略㊂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主要试剂 DMEM高糖培养液及胎牛血清购于美国Gibco公司;胰蛋白酶购于瑞士LONZA公司; MPP+㊁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㊁二甲基亚砜(DMSO)购于美国Sigma公司;小鼠抗大鼠PCNA单克隆抗体和p53抗体购于美国BD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包被抗小鼠二抗购于美国Pierce公司;单链DNA试剂盒购于美国Chemicon Int公司㊂1.1.2 细胞株 PC12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购于中科院上海细胞库㊂1.1.3 主要仪器 CO2培养箱购于美国Cellstar公司;超净工作台购于北京亚泰科隆公司;2S⁃1型紫外线消毒车购于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液氮生物容器购于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电热恒温水浴箱购于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4℃冰箱购于中国西门子公司;荧光倒置显微镜购于日本欧林帕斯公司;550型酶标仪购于美国Bio⁃Rad公司;流式细胞仪购于美国BD公司, FACSCantoⅡ㊂1.2 方法1.2.1 PC12细胞复苏与传代 从液氮罐中取出PC12细胞冻存管,常规消毒㊂无菌条件下稍松动瓶盖后拧紧,封口膜封闭,快速置于37℃水浴箱中摇动融化㊂细胞解冻后取出冻存管,超净台中常规消毒后取出细胞悬液,经离心处理后弃上清,重悬细胞并接种于25cm2培养瓶中,放置于37℃㊁5%CO2㊁90%湿度培养箱中进行培养㊂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细胞增殖达80%左右汇合进行传代㊂弃培养液并用PBS清洗细胞,然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贴壁细胞㊁细胞计数㊂将细胞悬液在1000r/min㊁18℃的条件下离心5min㊂根据计数结果调整细胞密度为1×105个/ml接种传代培养㊂传至3代细胞状态良好时选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试验㊂1.2.2 MPTP诱发PC12损伤模型的建立 参考文献[6]建立MPTP诱发PC12损伤模型㊂取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调整至1×105个/ml,吸取0.2ml 接种于96孔板中,放入37℃㊁5%CO2培养箱中孵育24h,弃去培养液,加入浓度为0(空白)㊁0.5㊁1㊁2mmol/L的MPP+的DMEM培养基200μl/孔,37℃㊁5%CO2培养箱中继续孵育24h,每孔加入10μl MTT(5mg/ml),37℃㊁5%CO2培养箱培养4h,弃掉孔内液体,每孔加入150μl DMSO并轻轻振荡以充分溶解甲臜颗粒,在酶标仪570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观察MPP+对PC12细胞的毒性损伤作用㊂1.2.3 细胞内ROS检测 取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按损伤模型进行分组,加入无胎牛血清稀释的DCFH⁃DA(终浓度20μmol/L),37℃继续培养30min㊂收集各组细胞,流式细胞仪530nm波长处检测ROS㊂1.2.4 细胞凋亡检测 DNA氧化应激损伤使用AO/EB凋亡染色进行检测㊂PC12细胞处理完成后加入荧光染料AO/EB,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㊂细胞核完整且被染成绿色的为存活细胞,核浓缩的为早期凋亡细胞,浓缩和碎裂且染成橘红色的为晚期凋亡细胞㊂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单链DNA 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DNA损伤,加入抗单链DNA 单克隆抗体和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在酶标仪405nm处测各孔吸光值㊂1.2.5 Western blot检测p53和PCNA表达 各组细胞经相应处理培养结束后,收集细胞并裂解提取蛋白,测定浓度㊂参考文献[6]方法,进行各组蛋白电泳分离㊁转膜㊁洗膜㊂β⁃actin作为内参㊂小鼠抗大鼠PCNA单克隆抗体孵育过夜,经TBST洗涤,加入二抗室温孵育2h显影㊂1.3 统计学处理 每组实验重复3次,相同条件设4个平行,结果以x±s表示㊂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不同浓度MPP+对细胞存活率影响 采用不同浓度MPP+(0㊁0.5㊁1㊁2mmol/L)处理PC12细胞,反应48h后,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细胞活力随MPP+浓度增加而相应减少,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见图1㊂2.2 细胞ROS测定 MPP+诱导PC12细胞产生ROS,可以通过荧光染料DCFH⁃DA由流式细胞仪测定㊂DCFH⁃DA 可通过细胞膜并在细胞内酯酶作用下生成DCFH㊂在细胞内ROS 作用下,DCFH 生成具有较强荧光性的DCF㊂结果显示随着MPP +浓度增强,荧光强度逐渐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图2㊂2.3 A0/EB 凋亡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单链DNA 测定进一步证实随着MPP +浓度增加,PC12细胞变图1 不同浓度MPP +对PC12细胞存活率影响Fig.1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rntration of MPP +onviability of PC12cellsNote:Compared with control,*.P <0.05,**.P <0.01.图2 不同浓度MPP +对PC12细胞产生ROS 的影响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MPP +onROS productionNote:Compared with control,**.P <0.01.图3 A0/EB 染色观察不同浓度MPP +对PC12细胞凋亡影响(×200)Fig.3 Effects of MPP +on apoptosis of PC12cells (×200)Note:Compared with control,*.P <0.05,**.P <0.01.性凋亡亦随之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见图3㊁4㊂2.4 MPP +对PCNA 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了PD 细胞模型中PCNA 和p53蛋白的表达变化㊂结果表明当使用1mmol /L MPP +处理PC12细胞后,在12㊁24㊁48h MTT 测得的细胞活力分别为87%㊁77%㊁61%,而PCNA蛋白表达水平图4 不同浓度MPP +对PC12变性凋亡DNA 变化的影响Fig.4 Effects of MPP +on DNA fragments of apoptosis ofPC12cell linesNote:Compared with control,*.P <0.05,**.P <0.01.图5 MPP +对细胞活力和PCNA 表达影响Fig.5 Effects of MPP +on viability and expression ofPCNA of PC12cellsNote:Compared with control,*.P <0.05,**.P <0.01.图6 不同浓度MPP +对p53和PCNA 蛋白表达影响Fig.6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MPP +on expr⁃ession of p53and PCNANote:Compared with control,*.P <0.05,**.P <0.01.亦逐渐降低㊂随着MPP+浓度增加,p53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加PCNA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见图5㊁6㊂3摇讨论PD临床主要特征为肌肉强直㊁运动减少㊁震颤及姿势步态异常,主要由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凋亡导致,其机制至今未明[7]㊂但更多证据表明,氧化应激促发了一系列凋亡信号,参与了PD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凋亡过程[8]㊂多巴胺能神经元因富含铁和脂质以及多巴胺自身代谢的原因,更易受氧化攻击[9,10]㊂PD尸检和动物实验均证实DNA 氧化损伤更易出现在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也证实了DNA氧化损伤是PD的重要病理机制[7]㊂DNA对细胞死亡和存活具有决定作用,因常遭受体内外有害物质攻击,因此DNA修复对于保持完整性极为重要㊂本研究在PD细胞模型中显示随MPP+浓度增加,ROS生成增多,呈剂量依赖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随之增加,进一步证实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以及氧化应激参与PD病理过程,与国外报道一致[6,10]㊂PCNA作为多功能蛋白,在染色体重组及DNA 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8]㊂PCNA无内在酶活性,可通过调节多种蛋白如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㊁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等发挥其调节功能㊂PCNA在DNA氧化损伤修复中亦有重要作用[9]㊂实验证实随MPP+浓度和剂量增加, PCNA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减少,支持此蛋白参与了MPP+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毒性损伤过程㊂另一方面,PCNA对维持DNA稳定性,抵御各种致病因素包括氧化应激对DNA的损伤具有重要作用,表达较少加重DNA在病理条件下损伤[10]㊂酶联免疫单链DNA测定同样证实了随着MPP+浓度增加,DNA 损伤逐渐加重㊂提示PCNA表达降低与DNA氧化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㊂转录因子p53调节一系列靶基因,参与细胞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周期㊁DNA修复㊁细胞凋亡和细胞应激反应[11]㊂在神经组织,p53介导细胞凋亡主要通过DNA损伤途径实现㊂氧化应激激活转录因子p53,引起DNA在氧化应激状态下损伤,其损伤机制在PD中未见报道㊂p53是PCNA上游信号蛋白,与特定序列结合后,调节此蛋白表达㊂高浓度野生型p53抑制PCNA启动子,减少PCNA蛋白生成[12]㊂在PD动物模型中已证实p53高表达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凋亡密切相关,p53抑制因子可有效阻止PD模型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在氧化应激状态下损伤[13]㊂本实验在PD细胞模型中,MPP+增加ROS 生成和p53表达,证实氧化应激激活p53使其高表达,及p53参与PD病理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凋亡过程,与文献报道一致[14,15]㊂本实验同样证实了随着MPP+增加PCNA表达减少,且与p53表达量呈负相关;随着PCNA表达减少,DNA氧化损伤逐渐加重,多巴胺神经元凋亡逐渐增加㊂这些实验提示在PD模型中,PCNA介导细胞凋亡可能是PD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凋亡分子机制之一,且ROS/p53/PCNA信号途径参与这一过程㊂通过PC12细胞建立的PD模型病理变化特征,我们推测MPP+介导多巴胺能神经元氧化损伤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p53/PCNA信号途径实现的㊂氧化应激激活p53,减少下游信号蛋白PCNA生成,加重DNA氧化损伤,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凋亡㊂这一分子机制需进一步证实,可为PD治疗提供新分子靶点和策略㊂参考文献:[1] Subramaniam SR,Chesselet MF.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oxidative stress in Parkinson′s disease[J].Prog Neurobiol,2013, 106⁃107:17⁃32.[2] Park J,Lim CS,Seo H,et al.Pain perception in acute model miceof Parkinson′s disease induced by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J].Mol Pain,2015,11:28. [3] Zhang TM,Yu SY,Guo P,et al.Nonmotor symptoms in patientswith Parkinson disease:A cross⁃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J].Medicine,2016,95:e5400.[4] Luo Y,Li X,Liu T,et al.Senkyunolide H protects against MPP(+)⁃induced apoptosis via the ROS⁃mediate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thway in PC12cells[J].Environ Toxicol Pharmacol,2019,65:73⁃81.[5] Xicoy H,Wieringa B,Martens GJM.The role of lipids inParkinson′s disease[J].Cells,2019,8(1):27.[6] 张艳梅.MPP+诱导的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Zhang YM.Proteomic studies of PD model induced by MPP+in PC12cells[D].Changchu:Jilin Univ,2007.[7] Zhang S,Wang R,Wang G.Impact of dopamine oxidation on do⁃paminergic neurodegeneration[J].ACS Chem Neurosci,2019,10: 945⁃953.[8] 钟德芳.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7):163⁃164.Zhong DF.Progress in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of Parkinson Disease dementia[J].Chin Fore Med Res,2016,14(7):163⁃164.(下转第788页)Biochem Mol Biol,2007,37(2):107⁃127.[11] Doucoure S,Cornelie S,Patramool S,et al.First screening ofAedes albopictus immunogenic salivary proteins[J].Insect MolBiol,2013,22(4):411⁃423.[12] Ribeiro JM,Martin⁃Martin I,ArcãB,et al.A deep insight into thesialome of male and female aedes aegypti mosquitoes[J].PLoSOne,2016,11(3):1⁃20.[13] 李方站,程金芝,王 涛,等.白纹伊蚊唾液腺34ku⁃2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10(2):165⁃169.Li FZ,Chen JZ,Wang T,et al.Cloning and prokaryotic expressionof the gene coding for salivary secreted protein34ku⁃2fromAedes alpictus[J].J Pathog Biol,2015,10(2):165⁃169. [14] 杜志强,林 涛.重组Lv⁃SWD蛋白的表达㊁纯化与细菌结合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5):1189⁃1190.Du ZQ,Lin T.Expression,purification and bacteria binding test ofa recombinant Lv⁃SWD protein[J].Hubei Agricul Sci,2014,53(5):1189⁃1190.[15] 郭秀霞,王怀位.蚊虫先天免疫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33(1):52⁃58.Guo XX,Wang HW.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olecularmechanisms of mosquito innate immunity[J].Chin J ParasitolParasit Dis,2015,33(1):52⁃58.[16] 王燕红,王举梅,江 红,等.蚊虫对病原体的免疫机制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3,24(6):477⁃482.Wang YH,Wang JM,Jiang H,et al.Research advances onimmune mechanism against pathogens in mosquitoes[J].Chin JVector Biol Control,2013,24(6):477⁃482.[17] Liu J,Cao X.Cellular and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innateinflammatory responses[J].Cell Mol Immunol,2016,13(6):711⁃721.[18] 沈雪莹,方传雷,刘志华.NOD蛋白与免疫应答[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7,33(6):801⁃810.Shen XY,Fang CL,Liu ZH.NOD proteins and immune response[J].Chin J Immunol,2017,33(6):801⁃810.[19] Ribeiro JM,Arca B,Lombardo F,et al.An annotated catalogue ofsalivary gland transcripts in the adult female mosquito,Aedesaegypti[J].BMC Genomics,2007,8:6.[20] Arca B,Lombardo F,Francischetti IM,et al.An insight into thesialome of the adult female mosquito Aedes albopictus[J].InsectBiochem Mol Biol,2007,37(2):107⁃127.[21] Hastings AK,Uraki R,Gaitsch H,et al.Aedes aegypti NeSt1protein enhances Zika virus pathogenesis by activating neutrophils[J].J Virol,2019,93(13):eD0395⁃19.[22] Surasombatpattana P,Ekchariyawat P,Hamel R,et al.Aedesaegypti saliva contains a prominent34⁃kDa protein that stronglyenhances dengue virus replication in human keratinocytes[J].JInvest Dermatol,2014,134(1):281⁃284.[23] 孙 宇.白纹伊蚊雌蚊唾液腺蛋白质组学初步分析[D].贵阳:贵阳医学院,2012.Sun Y.Proteomic analysis of the salivary glands for the blood⁃fedand unfed Aedes albopictus[D].Guiyang:Guiyang MedCollege,2012.[收稿2019⁃04⁃17 修回2019⁃06⁃19](编辑 倪 鹏)(上接第783页)[9] Sanders LH,Greenamyre JT.Oxidative damage to macromoleculesin human Parkinson disease and the rotenone model[J].Free Radic Biol Med,2013,62:111⁃120.[10] De March M,De Biasio A.The dark side of the ring:role of theDNA sliding surface of PCNA[J].Crit Rev Biochem Mol Biol,2017,52:663⁃673.[11] Li DW,Li GR,Zhang BL,et al.Damage to dopaminergic neuronsis mediated by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through the p53pathway under conditions of oxidative stress in a cell model ofParkinson′s disease[J].Int J Mol Med,2016,37:429⁃435. [12] 郭冰洁,苑广信,张 静,等.鹿骨胶水解物抗氧化活性及对H2O2损伤PC12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7):193⁃196.Guo BJ,Yuan GX,Zhang J,et al.Study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ofhydrolysates of Deer Bone Glue and its protective effect on PC12cells induced by H2O2[J].J Anhui Agric Sci,2019,47(7):193⁃196.[13] 王丹萍.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模型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Wang DP.Proteomic studies of model of Parkinson diseaseinduced by6⁃Hydroxydopamine in SH⁃SY5Y cells[D].Changchun:Jilin Univ,2010.[14] 裴 媛,马 进,李 姗.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543⁃547.Pei Y,Ma J,Li N.Research progress on Parkinson disease model[J].Chin J Gerontol,2014,34(2):543⁃547.[15] Das D,Biswas A,Roy A,et al.Cognitive impairment in idiopathicParkinson′s disease[J].Neurol India,2016,64:419⁃427.[收稿2019⁃08⁃08 修回2019⁃10⁃22](编辑 张晓舟)。

6-OHDA诱导帕金森病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6-OHDA诱导帕金森病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6-OHDA诱导帕金森病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退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pc)多巴胺(dapamine,DA)能神经元选择性地调亡,使黑质—纹状体通路DA释放减少,从而导致基底节神经调节功能的紊乱,在临床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一系列症状。

目前PD的病因尚未清楚,一般认为是由遗传、年龄、环境、氧化应激、以及自由基的产生导致线粒体功能丧失,免疫异常、兴奋性氨基酸等多种因素所致的中脑黑质DA能神经元死亡。

6-OHDA是儿茶酚胺的羟基化衍生物,其结构与儿茶酚胺类似,是一种有效导致多巴胺神经元变性的神经毒剂,广泛用于选择性的儿茶酚胺能的神经毒剂作用的细胞或者动物帕金森病模型[1]。

本文综述了6-OHDA 制备PD 模型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1 参与氧化应激反应 6-OHDA通过和多巴胺竞争,可与高亲和力的多巴胺转运体结合进入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并迅速被氧化形成H2O2、超氧化物和相应的醌。

生成的大量ROS 超出了多巴胺能神经元自身抗氧化清除的能力,发挥神经毒作用。

H2O2在Fe2+的存在下发生Fenton反应生成羟自由基(·OH),攻击细胞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造成脂质过氧化,从而损伤细胞。

6-OHDA 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都能产生氧化应激反应,目前认为ROS 是6-OHDA发挥细胞毒性作用的关键:(1)6-OHDA 造成的损伤与直接应用H2O2引起的细胞死亡十分类似;低浓度的6-OHDA 作用H2O2的水平较低,无法诱导细胞毒性反应;经过氧化氢酶预处理的细胞在6-OHDA 诱导下也不出现细胞毒性反应。

(2)抗氧化剂如VitE、VitC 对6-OHDA的细胞毒性具有阻断作用。

(3)自由基清除剂谷胱甘肽(GSH)可以保护细胞免受神经毒素的损伤。

《帕金森病》PPT课件【47页】

《帕金森病》PPT课件【47页】
8
黑质
发病机制
DA
纹状体
ACh
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
调节运动功能
9
10
临床表现
@主要 症状
静止性震颤 肌强直 运动迟缓 姿势步态异常
11
临床表现-- 1.静止性震颤(statictremor 一、静止性震颤
12
临床表现-- 1.静止性震颤(statictremor)
1、拇指与食指“搓丸样”(pill-rolling)动 作,节律4~6Hz,安静时出现,随意运 动减轻或停止,紧张时加剧,入睡后 消失 2、常为首发症状(60%~70%),一侧上肢 远端(手指)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 及对侧肢体,下颌、唇、舌及头部最 后受累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
• 无引起继发性帕金森病(Pakinsonism) 的病因,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病 毒感染、金属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2、长期使用:运动障碍、症状波动
35
用药护理:抗胆碱能药物
1、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和排尿困难,严重者 幻觉、妄想
2、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36
用药护理:金刚烷胺
• 1、口渴、失眠、食欲不振、头晕、视力障碍、 心悸、精神症状
• 2、严重肾病者禁用
37
用药护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1、最常见的为恶心、呕吐 2、剂量过大时,可有精神症状、直立性低血压

帕金森病的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建模研究

帕金森病的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建模研究

2021年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帕金森病的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建模研究一、背景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的特征是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

目前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脑深部刺激(DBS) 三种[1]。

药物治疗用于早期帕金森疾病,手术治疗适用性较差且切除后不可逆。

DBS通过精确定位,选取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通过输入高频电刺激,改变相应核团的兴奋性,达到改善治疗帕金森病症状的效果。

DBS治疗帕金森病的靶点包括丘脑底核(STN)和苍白球内侧核(GPi/SNc)的脑深部电刺激等[2][3]。

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机理来自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a,BG),BG 结构和丘脑-皮层(Thalamus-Cortex)结构如图1。

与基底神经节相关的神经核团(Cortex,Striatum/dMSN/iMSN,SNc,GPe,GPi/SNc,STN,Thalamus)内部包括大量的神经元,核团之间相互连接,发生神经信息传递,经典的基底神经节神经团块结构中,神经信息的传导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信号传递通路[5]:直接通路(Cortex→Str→GPi/SNr)和间接通路(Cortex→Str→GPe→STN→GPi/SNr)。

图1 基底神经节内部神经核团连接(箭头方向代表兴奋,方块方向表示抑制,绿色路径是直接通路,红色路径是间接通路,蓝色路径是多巴胺)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分别通过丘脑兴奋或抑制运动皮层(图2)。

虽然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但临床主流的观点是[6] :基底神经节黑质核团(SNc)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化,纹状体多巴胺减少,破坏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之间信息传递的平衡,导致运动控制紊乱,临床伴随帕金森症状。

STN直接参与基底神经节中直接通路的运动发起与间接通路的运动抑制之间的平衡。

STN-DBS对改善PD运动障碍神经机制,优化DBS参数对PD治疗策略等具有重要意义。

mptp帕金森模型原理

mptp帕金森模型原理

mptp帕金森模型原理
MPTP帕金森模型是一种经典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其原理主要是通过给动物注射一种叫做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的化合物,使其产生帕金森病的类似症状。

MPTP是一种神经毒素,可以通过血液-脑屏障进入大脑,然后在脑内转化为MPP+,这是一种可以杀死脑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素。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调节运动和情感等方面的功能。

当动物接受MPTP注射后,MPP+会在大脑中积聚,并杀死多巴胺能神经元。

这会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从而引起帕金森病的各种症状,如震颤、肌肉僵硬和运动障碍等。

通过MPTP帕金森模型,科学家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该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和临床研究等领域,为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1 -。

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及实验研究

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及实验研究

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及实验研究陈璐;张丽慧;张家凤;陈耀华【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P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构建PD细胞模型是进行PD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的重要方法.【期刊名称】《健康研究》【年(卷),期】2013(033)003【总页数】5页(P179-183)【关键词】帕金森病;细胞;实验研究【作者】陈璐;张丽慧;张家凤;陈耀华【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市级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36;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市级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36;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市级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36;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市级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进行性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

在PD实验研究中,实验模型是PD研究的重要基础。

目前,PD实验模型主要包括整体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模型两大类。

以l-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 tetrahydropyridine,MPTP)、6-羟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和鱼藤酮(rotenone)等神经毒素诱导的动物模型是PD研究经典的整体动物模型,在国内外广泛应用[1-2]。

与整体动物模型比较,体外细胞模型可直接观察活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具有快速、稳定、定量和经济等优点。

近年来,外源性神经毒素诱导的PD细胞模型已成为PD研究的基本手段,在PD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PD体外实验模型常用的细胞类型1.1 原代中脑DA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体外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帕金森病ppt(共87张PPT)

帕金森病ppt(共87张PPT)
Pargyline Deprenyl
BH4
quinone + H2O2 + .OH NQO1 hydroquinone
Tyrosine
TH-酪氨酸羟化酶
L-DOPA
DDC-多巴脱羧酶
Tyrosine
左旋多巴 司吉宁
DA
MAO
VMT DA
DOPAC
+ H2O2 SOD
.OH
Reserpine
reuptake
3-MT
DA
MAO
COMT
Tasmar
post-synaptic receptor
pre-synaptic receptor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生化病理-基底节的神经生化解剖简图
ACh神经元对纹状体
GABA源性递质释放 起兴奋作用
DA 神 经 元 对 纹 状 体 GABA 源 性 递 质 释 放 起抑制作用
•感觉
•麻木和刺痛感
•感觉异常:如温热感 •静坐不能:感觉不安 •嗅觉缺失
•植物神经
•直立性低血压 •胃肠运动受损 •膀胱功能障碍 •脂溢性皮炎性功能障碍
辅助检查
➢血、CSF常规无异常,CT、MRI无特征所 见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CSF、尿HVA降 低
➢DNA印迹技术(southern blot)、PCR、DNA 序列分析在家族性PD可发现基因突变
生化病理-帕金森病基底节神经生化病理学
DA神经元变性(黑圈及虚 线)破坏纹状体GABA神经 元 的 多 巴 胺 抑 制 与 ACh 兴
奋的平衡 净效应是增加纹状体 GABA释放
生化病理
瑞 典 的 Arvid Carlsson 因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紊乱,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80%~ 99%)

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海马神经炎症、凋亡及自噬蛋白的表达研究

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海马神经炎症、凋亡及自噬蛋白的表达研究

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海马神经炎症、凋亡及自噬蛋白的表达研究张培浩;孙孟菲;徐一达;朱营利;贾雪冰;李阳;陈赛男;申延琴【摘要】目的观察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海马区域神经炎症,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连续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30 mg/kg 5 d,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d,与模型组小鼠同日处死取材.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小鼠海马内神经炎症相关因子NF-кB,凋亡相关因子PARP1、Caspase-3、Drp1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海马NF-кB表达水平(1.81 ±0.62)较对照组(1.21 ±0.2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海马Caspase-3表达水平(1.05 ±0.22)较对照组(0.81±0.14)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海马Drp1表达水平(1.18±0.21)较对照组(0.85±0.24)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海马LC3-Ⅱ表达水平(1.76±0.71)较对照组(1.16±0.27)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海马PARP1表达水平(1.17 ±0.35)较对照组(1.62±0.4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TP造模可以诱导NF-кB介导的海马神经炎症发生,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ARP1、Drp1参与其中.【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8(016)004【总页数】6页(P1-5,9)【关键词】帕金森病;海马;神经炎症;细胞自噬;细胞凋亡【作者】张培浩;孙孟菲;徐一达;朱营利;贾雪冰;李阳;陈赛男;申延琴【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神经退行和损伤研究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神经退行和损伤研究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神经退行和损伤研究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神经退行和损伤研究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神经退行和损伤研究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神经退行和损伤研究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神经退行和损伤研究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神经退行和损伤研究室,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包括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异常与静止性震颤等[1],并且在疾病后期也会出现认知障碍。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具体方法及步骤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具体方法及步骤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具体方法及步骤原型物种人来源MPTP模式动物品系SPF级Balb/C小鼠,健康,雄性,4~6W,体重为18g~20g。

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

实验周期4-6 weeks建模方法模型建模方法:腹腔注射MPTP 20mg/kg/d,连续注射14天。

对照组使用等体积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操作及注意事项相同。

MPTP给药结束后,模型建立成功。

药物给以相应的药物处理;正常组、PD模型组使用等体积PBS进行腹腔注射,操作及注意事项相同。

应用疾病模型1.转棒实验:使用小鼠转棒仪检测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

将小鼠置于直径为3cm的旋转杆上,转速调整为30r/min,每次同时测定5只小鼠,每个隔室中1只。

记录小鼠从转棒开始转动至掉落转棒所经历的时间,测定时间为1min,每次中间休息1min,连续5 次,记录1min 内掉落次数。

2.旷场实验:即自发活动,是检测MPTP损伤后少动的常用指标。

旷场实验所用实验箱为尺寸:500×500×300mm旷场,周壁的颜色为黑色,旷场底面被平均分为16个4×4 个小方格。

正上方架摄像头,视野覆盖整个旷场。

将动物放置在正中央格,同时进行摄像和计时,时间为5 min。

通过计算机示踪分析系统来分析动物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状态。

实验室保持安静,室温为20 ℃左右,光线充足。

观察指标:方格间穿行次数(动物的四肢从一个格进入另一个格为穿行一次)、直立次数(动物双前肢同时离地,或者双前肢放在墙壁上算作直立一次)、中央格停留时间、穿过中央格的次数。

3.爬杆实验:是评价小鼠运动协调能力的经典方法。

通过记录小鼠由杆的顶端往下爬到底部(双前爪着地)所需时间,比较其运动能力。

本实验将小鼠放置于一个木制的粗糙的小球上,其下端接有一个表面粗糙、截面为圆形的木棒,木棒下端放置于鼠笼里,当小鼠头朝下方从木球爬至木棒上,用秒表记录此刻的时间为A,当其爬至木棒最下端时,记录此刻的时间为B,那么小鼠爬完整个木棒所用的时间为C,C=A-B,每只小鼠测试俩次,将俩次爬杆的平均时间作为统计指标。

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崔晓芳;路筱;余红梅;韩红娟【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24(38)2【摘要】目的:探讨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并依据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

方法:以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倡议(PPMI)数据库中164例完成第5年随访的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将164例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分为认知正常(PD⁃NC)组和认知障碍(PD⁃CI)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

结果:164例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中,PD⁃NC组101例,PD⁃CI组63例,认知障碍发生率为38.4%。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年龄、受教育年限、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2部分(MDS⁃UPDRSⅡ)和第3部分(MDS⁃UPDRSⅢ)评分进入回归方程。

构建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5。

结论: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功能受年龄、受教育年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影响,构建的预测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良好,可为早期甄别和干预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提供参考。

【总页数】6页(P267-272)【作者】崔晓芳;路筱;余红梅;韩红娟【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西医学期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老年骨科康复病人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3.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衰弱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4.中国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病人抑郁情绪检出率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5.基于决策树法构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PTP致C57BL/6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复制及常用的行为学分析方法

MPTP致C57BL/6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复制及常用的行为学分析方法

MPTP致C57BL6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复制及常用的行为学分析方法郭德玉;于向东;陈彪;田欣;祝自新;李斌;王钜【摘要】目的介绍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C57BL/6小鼠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的复制及常用的行为学分析方法.方法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40 mg/kg),每天1次,连续注射7 d;同时每天进行小鼠的爬杆实验、悬挂实验、游泳实验和震颤麻痹评分;最后取材,用HPLC-ECD法测定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景,用Lowry法测定纹状体内的蛋白总量,并计算多巴胺(ng)/蛋白总量(mg)的比值.结果爬杆实验结果表明,PD模型组小鼠爬杆所用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其分值低,对照组和PD模型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悬挂实验表明PD模型组小鼠悬挂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游泳实验表明PD模型组小鼠游泳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肢体运动协调情况不好,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震颤麻痹评分显示,PD模型组分值很高,震颤麻痹症状非常明显,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多巴胺含量分析显示,PD模型组多巴胺(ng)/蛋白总量(mg)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MPTP诱发C57BL/6小鼠的帕金森病模型的复制方法以及爬杆试验、悬挂实验、游泳实验和震颤麻痹评分简单可靠,是用于帕金森病治疗研究的良好方法.【期刊名称】《实验动物科学》【年(卷),期】2010(027)002【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行为学分析【作者】郭德玉;于向东;陈彪;田欣;祝自新;李斌;王钜【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New,York,State,Institute,for,Basic,Research,in,Developmental,Dis ability,New,York,10314;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北京,10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医药卫生第 27 卷第 2 期2010年 4 月实验动物科学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Vol.27No.2April2010守驴、护驴,驴护匈§ 研究· 论著§ 妨q女≯、ct尹、:g》、:参≯、£:§ 争圆 MPTP致 C57BL76 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复制及常用的行为学分析方法术郭德玉1 于向东 1陈彪 1 田欣 1 祝自新 1 李斌 2 王钜 3(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100053 ) (2.NewYorkState Institute for BasicResearchin DevelopmencalDisability,NewYork 10314)( 3 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北京 100054 )摘要:目的介绍 l 一甲基+4 -苯基一1 ,2 ,3 ,6 一四氢吡啶 (MPTP) 诱发 C57BL/6 小鼠的帕金森病 (Parkinsondisease,PD)模型的复制及常用的行为学分析方法。

帕金森病完整版本ppt课件

帕金森病完整版本ppt课件

.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帕金森病病 情分级 Ⅰ级最轻 Ⅴ级最重
三、帕金森病病情分级
Ⅰ级:一侧症状,轻度功能障碍。 Ⅱ级:两侧肢体和躯干症状,姿势反应正常

Ⅲ级:轻度姿势反应障碍,生活自理,劳动力丧失。 Ⅳ级:明显姿势反应障碍,生活和劳动能力丧失,可
.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五、帕金森病护理措施
安全护理
1.对于上肢震颤未能控制、日常活动笨拙的患者,应谨防烫伤、烧伤, 由于患者行动不便,移开环境中 的障碍物,注意患者行走时的安全 2.对有错 觉、幻觉、欣快、抑郁、精神错乱、意识模糊、智能障碍的 患者应特别强调专人陪护,依据病情加用床栏,防止坠床。 3.护士应严格交接班制度,避免自伤、坠床、坠楼、走失、伤人等意外
.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五、帕金森病护理措施
生活护理
(1)主动了解病人的需要,指导和鼓励病人自我护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必要时协助病人洗漱、进食、沐浴、料理大小便。
(2)对出汗多的病人,指导其穿柔软、宽松的棉质衣物,经常清洁皮肤,勤 换被褥衣物,勤洗澡,若洗澡有困难则应指导其家人协助完成,如调节适宜的 水温至病人满意,洗澡用具放在病人容易拿到的地方,提供安全保护措施。
.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1)“写字过小”:书写时字越写越小,上肢不能做精细动作的表现。 (2)“慌张或前冲步态”:行走时起步困难,且步距小,往前冲。(3) “面具脸”:面肌运动减少的表现。(4)日常活动受限:如坐下后不能 起立,卧床时不能自行翻身;进食困难,手持勺取食物时手发抖,不能 将食物准确送入口中;不能独立取水、沐浴、刷牙、修剪指甲;不能去 污、穿衣或脱衣,不能解系鞋带和纽扣,不能穿脱鞋袜,不能满意地修 饰和剃须;不能独立如厕。(5)严重病人:可因口、舌、腭及咽部肌肉 运动障碍而出现流涎,进食时食物在口中咀嚼无力,咽食时发噎或反呛, 甚至发生吞咽困难。此外,病人还可出现顽固性便秘、排尿不畅、出汗、 言语障碍等。(6)未及时治疗的晚期病人:可有痴呆、忧郁症,也可因 严重肌强直和继发性关节僵硬,使病人长期卧床而并发肺炎和压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对儿茶酚胺特异性神经毒素六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的认识,在1968年 Vngerstedt等人成功地建立6-OHDA动物模型。之后, 于1983年Brundin等报道了利用1-甲基-4-苯基-1,2,3,6 四氢吡啶(MPTP)制作小鼠和猴的PD动物模型。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制备
为模拟人类PD,理想的动物模型 应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1)多巴胺能神经元在出生时数量及形态正常, 青年时期开始逐渐选择性地减少,减少量超过50 %,且容易通过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方法检 测到;
(2)模型应能容易检测其运动功能的损伤,包括 运动迟缓、肌僵直和静止性震颤等PD的主要症状;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学:四组 组员:张鑫、赵向男、
张岩、李晓 2016.11.14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由于脑内黑质 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缺乏所致的,在老年人中常 见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此病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 缺失及胞质内包涵体--路易小体(L肋束(MF可以造成黑 质内的DA能神经元进行性死亡。已经建立的 造模方法有MFB独突切断术和中脑半切术,尤 以前者应用较多。
用该方法造模有如下优点: ①成功率高,较为经济。
②黑质DA能神经元呈现渐进性死亡,可以 模拟PD病理变化的全过程,对于研究神经 元的再生和PD的预防有一定的意义。
它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药物注射造成的运动障 碍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个体之间变异性较大;二是 利血乎同时引起了多种递质释放并且无法造成类 似PD的病理改变。因此该模型的应用只局限于探 索药物影响肌僵状态的实验中,对其他的运动症 状的研究现已很少应用
Fe3+模型
1991年Ben-Shachar在雄性SD大鼠(250~300g)单 侧黑质内注射Fe3+三周后可使其出现明显的运动 行为改变,表现为在新环境中自主运动减少, 短暂的僵直症状及自发的同测旋转行为。
主要 症状
静止性震颤 肌强直
运动迟缓 体位不平衡、步态紊乱 焦虑、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黑质
纹状体
DA
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
ACh
调节运动功能
多巴胺
乙酰胆碱
多巴胺
乙酰胆碱
正常
帕金森病
PD动物模型的发展
Jame Parkinson首先在1817年对帕金森病的临床 表现进行了描述。当时,对PD的发病机制几乎 一无所知。直到20世纪50年代Carlson等对啮齿 类动物注射利血平后,使动物产生类似PD样症 状,这是最早建立的PD动物模型。
存在的问题
前者是较精典的模型制备的方法,也是在国内较早开 展的,但是由于神经元的毁损出现的较早,这与临床PD 病人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渐进性死亡不同;
近距离的毁损很难把握毁损的程度,这使得采用这种 方法获取部分损毁的模型的成功率很低;
较之前者采用MPTP管饲法和立体定位注射方法,在 国内最近几年才运用到帕金森动物模型的制备,国外 已经利用MPTP在猴和小鼠身上建立了较为理想的PD 模型,制备通常采用皮下、静脉、腹腔注射和肌肉给 药,具有方法可靠且重复性较好。但是其危险性较高, 对于试验人员和试验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
模型制备
应用6-OHDA制备偏侧PD鼠模型 应用MPTP制备PD动物模型 其它建模方法
应用6-OHDA制备偏侧PD鼠模型
1)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30~250g 2)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后,固定于立体定向仪 3)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取两个靶点,将12µg 6-
在国内,周厚广等用两点注射法将6-OHDA注入大鼠一 侧的黑质及内侧前脑束,成功率高达71.1%,电镜观察 可见中脑黑质神经细胞普遍存在变性坏死及不同阶段
的凋亡改变,可以较快地建立稳定地成功率较高的类
似于人类中晚期帕金森病行为和病理的大鼠模型。随 着研究的深入,相继出现了NO、Fe3+及机械损伤的PD 动物模型,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PD动物 模型。
OHDA立体定向注射于右侧黑质a、b两个靶点(每点 注射量6µg,浓度2µg/µl,溶解于含0.1%抗坏血酸 的生理盐水中)。注射速度0.3µl/min.注毕留针 15min。
应用MPTP制备PD动物模型
灵长类PD模型
恒河猴戊巴比妥腹腔麻醉下,切开颈部皮肤,暴露 一侧颈总动脉。将新鲜配制的MPTP按1.0~1.5mg/ kg体重溶于2mL生理盐水中,逆血流方向缓慢注入 血管中。若动物在第1次手术后PD症状不明显,分 别在每隔5d后又给予第2~4次注射,直至PD症状出 现。
小鼠PD模型
小鼠对MPTP的敏感性存在种系和年龄的差异。 一般选10~12周龄,体重25~30g成年C57BL褐 鼠,按体重30~40 mg/kg腹腔注射MPTP,连 续7d。于第6~7次注射后出现暂时性(2~3h)躯 干震额、竖毛、尾巴过伸、动作减少及爬杆 试验障碍
其它建模方法
利血平模型
利血平主要可以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末 梢的再摄取功能,使囊泡内贮存的多巴胺(DA)及其 他的儿茶酚胺类递质耗竭。将雄性Wistar大鼠(体重 280—300g)腹腔内注射一定剂量的利血平后可使其出 现骨伤肌慢硬、震颤、身体屈曲、运动过少以及其 他的一些运动症状。神经化学分析发现大鼠纹状体 内DA和其他单胺类递质的含量明显减少
(3)模型应能显示出路易小体的形成; (4)如果模型是遗传性的,应基于单一突变而使突 变模型有着强大的传播能力; (5)模型应有相对较短的疾病周期(如数月),以 使药物筛选得以经济、快速地进行。
模型制备方法
国际通用国内应用较多是两种方法:
①通过在大鼠的黑质或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多 巴胺(6-OHDA) ②通过对模型动物(如:猴、小鼠、猪等)进行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的 管饲法和立体定位注射等方法
缺点是切断术后短时间内,损伤的程度 不稳定。
动物模型的评价
➢ 行为学测试
6-OHDA大鼠模型:
在注射6-OHDA后连续6周进行行为学检测,用阿朴吗啡 腹腔注射,1~5分钟后出现旋转,旋转时以健侧后肢为支 点,身体向健侧弯曲,首尾相接,原地转动。有的甚至出现翻 转,有的呈小环行旋转,速度>7r/min视为成功模型。通过 旋转记录仪计算一定时间内旋转的总次数,可以粗略估 计大鼠脑内DA能神经元的死亡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