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静电产生原理(精)
静电产生的原理及消除方法
静电产生的原理及防护1.静电的形成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流动的电荷就形成了电流;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也就是说静电现象也分为两种即正静电和负静电;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但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 原子因减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造成不平衡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热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接触分离起电,即可产生静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另一种常见的起电是感应起电;当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会在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负电和正电;2.静电的危害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体而发生爆炸;工业中的危害静电的产生在工业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其造成的危害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两种机理:其一:ESD造成的危害:1引起电子设备的故障或误动作,造成电磁干扰;2击穿集成电路和精密的电子元件,或者促使元件老化,降低生产成品率;3高压静电放电造成电击,危及人身安全;4在多易燃易爆品或粉尘、油雾的生产场所极易引起爆炸和火灾;其二,ESA造成的危害:1电子工业:吸附灰尘,造成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件的污染,大大降低成品率;2胶片和塑料工业:使胶片或薄膜收卷不齐;胶片、CD塑盘沾染灰尘,影响品质;3造纸印刷工业:纸张收卷不齐,套印不准,吸污严重,甚至纸张黏结,影响生产;4纺织工业:造成根丝飘动、缠花断头、纱线纠结等危害;3.静电的工业防护1使用防静电材料金属是导体,因导体的漏放电流大,会损坏器件;另外由于绝缘材料容易产生摩擦起电,因此不能采用金属和绝缘材料作防静电材料;而是采用表面电阻1×105Ω.cm以下的所谓静电导体,以及表面电阻1×105×108Ω.cm的静电亚导体作为防静电材料;2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采用埋大地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使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10Ω;3导体带静电的消除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泄漏到大地;放电体上的电压与释放时间可用下式表示UT=U0L1/RC式中UT——T时刻的电压VU0——起始电压VR——等效电阻ΩC——导体等效电容pf一般要求在1s内将静电泄漏;即1s内将电压降至100V以下的安全区;这样可以防止泄漏速度过快、泄漏电流过大对SSD造成损坏;若U0=500V,C=200pf,想在1s内使UT 达到100V则要求R=×109Ω;因此静电防护系统中通常用1MΩ的限流电阻,将泄放电流限制在5mA以下;这是为操作安全设计的;如果操作人员在静电防护系统中,不小心触及到220V 工业电压,也不会带来危险;4非导体带静电的消除对于绝缘体上的静电,由于电荷不能在绝缘体上流动,因此不能用接地的方法消除静电;可采用以下措施:a使用离子风机——离子风机产生正、负离子,可以中和静电源的静电;可设置在空间和贴装机贴片头附近;b使用静电消除剂——静电消除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可用静电消除剂擦洗仪器和物体表面,能迅速消除物体表面的静电;c控制环境湿度——增加湿度可提高非导体材料的表面电导率,使物体表面不易积聚静电;例如北方干燥环境可采取加湿通风的措施;d采用静电屏蔽——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可采用屏蔽罩笼,并将屏蔽罩笼有效接地;5工艺控制法为了在电子产品制造中尽量少的产生静电,控制静电荷积聚,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聚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应从厂房设计、设备安装、操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有关纺织品的静电标准:GB12014-2009 防静电服EN1149-1 防护服装静电性能表面电阻率的测试方法与要求;EN1149-2防护服装静电性能通过材料的电阻垂直电阻的测试方法;EN1149-3防护服装静电性能电荷衰减量测试方法;EN1149-5防护服装静电性能材料的性能和设计要求;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一部分:静电压半衰期;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二部分:电荷面密度;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三部分:电荷量;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四部分:电阻率;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四部分:摩擦带电电压;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四部分:纤维泄露电阻;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四部分:动态静电压;GB12703部分资料不齐。
静电知识介绍-20170929
表示.
一.静电系列概念及产生原理
ESDS Component Sensitivity Classification -Human Body Model(Per ESD STM5.1-1998) Class Voltage Range Figure 1: Class 0 <250 volts Typical Human Body Model Circuit Class 1A 250 volts to < 500 volts Class 1B 500 volts to < 1,000 volts Class 1C 1000 volts to < 2,000 volts Class 2 2000 volts to < 4,000 volts Class 3A 4000 volts to < 8000 volts Class 3B >=8000 volts ESDS Component Sensitivity Classification -Machine Model(Per ESD-S5.2-1999) Class Voltage Range Figure 2: Class M1 <100 volts Typical Machine Model Circuit Class M2 100 volts to <200 volts Class M3 200 volts to <400 volts Class M4 > or = 400 volts ESDS Component Sensitivity Classification -Charged Device Model(Per ESD-DS5.3-1999) Class Voltage Range Class C1 <125 volts Class C2 125 volts to < 250 volts Class C3 250 volts to < 500 volts Class C4 500 volts to < 1,000 volts Class C5 1,000 volts to < 1,500 volts Class C6 1,500 volts to <2,000 volts Class C7 =>2,000 volts
静电产生的原因
首先,静电的产生与物体表面的摩擦密切相关。
当两个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它们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会导致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这样,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而获得电子的物体则带负电。
这种电子的转移就是静电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在干燥的天气里,脱下毛衣时,毛衣与身体摩擦,就会产生静电。
其次,静电的产生也与物体的导电性有关。
在绝缘体中,电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当绝缘体与其他物体摩擦时,电子的转移不会立即发生,而是积累在物体表面,形成静电。
而导体则不同,电子可以在导体中自由移动,因此,导体在摩擦时,电子的转移会迅速发生,不会产生明显的静电。
再者,静电的产生还与物体的湿度有关。
在潮湿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水分子会吸附在物体表面,使得物体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从而减少静电的产生。
相反,在干燥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水分子较少,物体表面更容易积累电荷,因此,静电的产生较为常见。
此外,静电的产生还与物体的形状、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时产生的静电就越大。
例如,塑料尺与头发摩擦时,由于塑料尺表面粗糙,容易产生静电,从而吸引头发。
静电的产生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如电荷感应。
当两个物体靠近时,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会产生电荷分布的变化,导致其中一个物体带上部分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带上相反的电荷。
这种电荷分布的变化也是一种静电现象。
静电的产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静电可以带来不便,如衣物、头发蓬松,电子设备屏幕上出现黑点等;另一方面,静电也有其应用价值,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总之,静电的产生原因多样,包括物体表面的摩擦、导电性、湿度、形状、表面粗糙度以及电荷感应等。
了解静电的产生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静电,减少静电带来的不便。
产生静电的原理
产生静电的原理
静电是由于物体带电而产生的现象。
原理如下:
1. 原子的结构: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带负电的电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
通常情况下,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数量是相等的,从而使物体保持中性。
2. 运动的电子:当物体运动或受到外界摩擦、分离等力作用时,会导致电子从原子中被移出或移入,从而破坏了原子的平衡状态。
3. 电子的移位:当物体中的电子受到力的作用而移入其他物体时,物体会失去一些负电荷,即变得带正电。
而另一物体则会获得这些电子,带负电。
4. 电荷的积累:当物体上带电荷的物质靠近物体时,它的电荷会影响到物体中原子的电子分布,导致带相同电荷的电子聚集在一起。
5. 静电的积累:当物体表面聚集了足够多的同性电荷时,静电开始积累。
这时,物体上表面的电子与聚集的电子相互排斥,使得物体带有静电,即发生了静电现象。
总之,静电产生的原理是由于外界力的作用导致物体中电子的移位和聚集,从而使物体带上电荷,形成静电现象。
静电的原理
静电的原理静电的原理一、概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经常会遇到静电现象。
那么, 静电到底是什么, 它的产生机理以及它有哪些危害, 如何预防和消除这些危害, 这是我们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1.什么是静电?静电是一种电能,它存在于物体表面,是正负电荷在局部失衡时产生的一种现象。
静电现象是指电荷在产生与消失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现象的总称,如摩擦起电就是一种静电现象。
2.为什么要防静电?由于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体积小、集成度高的器件得到大规模生产,从而导致导线间距越来越小,绝缘膜越来越薄,致使耐击穿电压也愈来愈低。
而电子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和转运等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电压却远远超过其击穿电压阈值,这就可能造成器件的击穿或失效,影响产品的技术指标,降低其可靠性。
由此可见,静电是电子行业发展中的一大障碍。
所以预防静电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为使电子器件及产品在购买、入库、发料、检验、储存、调测和安装等过程中免受静电危害,了解静电产生的机理和一些防止静电产生危害的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电子行业中静电障害的形成电子行业中静电障害可分为两类:一是由静电引力引起的浮游尘埃的吸附;二是由静电放电引起的介质击穿;1.静电吸附在半导体元器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 由于大量使用了石英及高分子物质制成的器具和材料,其绝缘度很高,在使用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摩擦可造成其表面电荷不断积聚, 且电位愈来愈高。
表1列出了半导体元器件及其使用环境中部分物品表面的静电电位。
从表1可见,它们的静电电位都很高。
由于静电的力学效应,在这种情况下, 很容易使工作场所的浮游尘埃吸附于芯片表面,而很小的尘埃吸附都有可能影响半导体器件的良好性能。
所以电子产品的生产必须在清洁环境中操作,并且操作人员、器具及环境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静电措施,以防止和降低静电危害的形成。
2.介质击穿的分类由静电引起元器件的击穿是电子工业中静电危害的主要方式。
静电的产生原理
静电的产生原理
静电是由于物体表面存在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电荷失衡所产生的一种现象。
它的产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解释:
1. 摩擦产生静电:当两种不同材料(如羊毛和塑料)摩擦时,会导致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例如,当橡胶梳子梳理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摩擦而变得带有负电荷,而梳子则带有正电荷。
2. 静电感应:当一个带有静电的物体靠近一个中性物体时,它会对中性物体施加电场影响,使得中性物体的原子中的电子发生移动,使得中性物体的一侧带有相反的电荷,而另一侧带有相同的电荷。
这种电荷分离现象会导致中性物体和带电物体之间发生吸引或排斥。
3. 静电感应导体接地:当一个带有静电的物体接触一个导体,并且这个导体与地相连接时,电荷会通过导体迅速流入地面。
这样,原本带有静电的物体就会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的电荷,以实现电荷平衡。
总结起来,静电的产生是由于电荷之间的不平衡导致的,可以通过摩擦、静电感应和导体接地等方式进行产生和消除。
这种电荷失衡会引发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现象,进而产生一系列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的产生原理
静电现象的产生原理
静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以下几种:
1、摩擦起电。
具体表现为脱化纤类的衣服时,黑暗中可以观察到电火花。
其原理是两种不同物质紧密接触且有相对运动的时候,会产生电荷的转移,从而使它们各自表面出现异种电荷。
2、静电感应。
由于电场的存在,导体内部产生了电荷的定向运动,导致导体表面的电荷积聚。
3、电离起电。
当物体处于强电场中的时候,分子和原子可能发生电离,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正负离子做定向运动积聚,形成静电。
消除静电的方法:
1、摸墙壁。
将身上的静电给导走,尽量增大接触面积,使得能更快的把静电到出去。
2、勤洗手,洗脸,多喝水;因为静电现象大都是在干燥的季节发生的,所以保持身体的水分是很重要的,也可以一定程度避免静电。
3、少穿或不穿化纤的衣物,或者不容易发生静电的材质的衣物。
贴身衣物和被褥选择纯棉材质或是真丝的材质,勤洗勤换。
4、保持室内的湿度。
室内使用加湿器或者是在房间里放一盆水,这样可以增大室内的湿度,减轻室内的静电现象。
5、对身体的护理。
买一瓶身体乳,洗澡后记得涂抹,保持皮肤的水分,另外,头发的护理也是这样,勤洗加使用护发素,能够有效的消除身体的静电。
静电产生原理
静电产生原理
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产生的原理主要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电荷分离所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观察静电的产生和作用。
比如,当我们用梳子梳头发时,会发现头发和梳子之间会产生静电,头发会被梳子吸引,这就是静电的一种表现。
静电产生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摩擦产生静电。
当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会使得它们之间的电荷发生分离,形成正
负电荷。
比如,当我们用梳子梳头发时,梳子和头发之间的摩擦会导致电荷的分离,从而产生静电。
2. 电荷分离。
在电荷分离过程中,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正负电荷被分离开来,形成了两个相
对的带电体。
这种电荷分离的过程是静电产生的基础。
3. 静电的积聚。
一旦电荷分离完成,正负电荷就会在物体表面积聚起来,形成静电。
这种静电
的积聚会导致物体表面产生静电场,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静电作用。
静电产生的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静电
除尘器就是利用静电原理来去除空气中的尘埃和杂质的设备。
此外,静电还可以应用于喷涂、印刷、静电粉末涂料等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静电产生的原理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电荷分离所致,通过摩擦、电荷
分离和静电的积聚等过程来实现。
静电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视,但是它却具
有重要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静电产生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静电这一现象,为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什么是静电介绍静电的产生和作用
什么是静电介绍静电的产生和作用静电是一种电荷积累的现象,当两个不同的物体接触后再分开,由于电子的转移,使得至少一个物体带电。
静电的产生和作用涉及到电荷、电子、电场等多个物理概念。
1.静电的产生:–接触起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接触时,由于它们的电子亲和力不同,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得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
–摩擦起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摩擦时,电子也可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产生静电。
–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中性物体时,由于电场的作用,中性物体内部的电荷会重新分布,从而产生静电。
2.静电的作用:–吸引或排斥:带电体之间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吸引或排斥的现象。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静电吸附: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如灰尘、纸片等,这是因为轻小物体上的电荷与带电体的电荷相反,从而产生吸附作用。
–静电屏蔽: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中性物体时,由于电场的作用,中性物体内部的电荷会重新分布,使得带电体附近的电场减弱或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静电屏蔽。
–静电放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放电现象释放出来,如触摸金属物体时产生的“电击”感。
3.静电的利用和防止:–静电复印: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将原稿上的图像复制到涂有特殊材料的鼓上,然后再转移到纸张上,实现复印。
–静电除尘: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将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吸附到带电的金属板上,从而实现除尘。
–防静电:在某些场合,需要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如在电子工厂中,可以通过使用抗静电材料、抗静电剂等方法来防止静电的损害。
静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了解静电的产生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学知识。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两个相同的塑料棒相互摩擦后,它们之间的电荷如何分配?解题思路:根据摩擦起电的原理,当两个相同的塑料棒相互摩擦时,电子从一个塑料棒转移到另一个塑料棒,使得一个塑料棒带正电,另一个塑料棒带负电。
静电产生原理
静电产生原理
静电是一种电荷积累在物体表面或者内部的现象,它是一种重
要的物理现象,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静电产生的原
理主要涉及到电荷的转移和分布,下面将详细介绍静电产生的原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荷。
电荷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在物体中,电子带有负电荷,质子带有正电荷。
当物体失去或者获
得电子时,就会带上正电荷或者负电荷,从而产生静电现象。
其次,静电产生的原理与电荷的转移和分布密切相关。
当两种
不同材质的物体摩擦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
例如,当橡胶棒摩擦
羊毛时,橡胶棒会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羊毛则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
这种电子的转移导致了两种物体带上了电荷,从而产生了静电
现象。
另外,静电产生的原理还涉及电荷的分布。
在物体表面或者内部,电荷会根据物体的形状和材质分布得不均匀。
例如,金属导体
内部的自由电子可以在导体表面聚集,形成静电。
这种电荷的不均
匀分布也是静电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静电产生的原理还与介质的极化有关。
当物体处于外电场中时,物体内部的原子或者分子会发生极化,产生正负电荷的分离,从而形成静电。
这种极化现象也是静电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静电产生的原理主要涉及电荷的转移和分布,以及介质的极化。
静电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了解静电产生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静电现象,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
静电工作原理
静电工作原理
静电是指物体表面的电荷分布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
静电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电荷的移动和积聚。
在一个物体中,正电荷和负电荷通常是平衡的。
然而,当物体与其他物体摩擦或分离时,电荷会发生移动。
例如,在摩擦过程中,物体表面的电子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得一个物体带有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带有负电荷。
当两个带有相同电荷的物体靠近时,它们会相互排斥,因为电荷之间有电力作用力。
相反,当一个带有正电荷的物体接近一个带有负电荷的物体时,它们会被互相吸引。
静电也会影响介质中的电荷分布。
例如,在绝缘体中,电荷会在材料内部累积,而在导体中,电荷则能自由流动。
静电的工作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技术和设备中。
例如,静电粘附可以用于制造具有特定性质的粘合剂,静电喷涂可以用于涂装,静电除尘可以用于去除表面上的尘埃等等。
此外,静电也是许多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例如静电屏幕、静电吸盘等。
总之,静电的工作原理涉及电荷的移动和积聚,并通过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现象和应用。
这是一项重要且广泛应用的物理原理。
静电产生原理及防护措施
静电产生原理及防护措施LED 组装期间静电防护的最低要求,环境空气湿度的控制,小于 60% 时,须加强防静电操作系统。
工作台上的防静电台布接地良好,定期检查有效性。
什么是静电1 、静电就是物体表面存在过剩或不足的静电荷,它是一种电能。
静电是局部范围内正负电荷不平衡的结果,静电是通过电子或离子转移而形成的。
2 、静电是物体携带的相对静电荷。
静电特性高电位:可达数万至数十万伏,在运行过程中,电压通常达到几十万伏。
低电量:静电电流大多为微安级 (mA) 。
动作时间短:微秒级。
受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湿度,湿度上升、静电下降。
静电的产生接触、摩擦、冲流、压电、温差、冷冻、电解静电的危害静电放电 (ESD) 引起led发光二极管PN 结的击穿,是LED设备包装和应用组装行业静电危害的主要途径。
静电损伤具有如下特点: 1、隐蔽性 : 人体不能直接感知静电,即使发生静电放电,人体也不一定能有电击的感觉,这是因为人体感知的静电放电电压为2-3KV 。
大多数情况都是通过测试或者实际应用,才能发现 LED 器件已受静电损伤。
2 、潜伏性 : 静电放电可能造成 LED 突发性失效或潜在性失效。
突发性失效造成 LED 的永久性失效:短路。
潜在性失效则可使 LED的性能参数劣化,例如漏电流加大,一般 GaN 基 LED 无法消除静电损坏带来的隐患治愈。
3 、复杂性 : 在静电放电的情况下,起放电电源是空间电荷,因而它所储存的能量是有限的,不像外加电源那样具有持续放电的能力,故它仅能提供短暂发生的局部击穿能量。
虽然静电放电的能量较小 ,但其放电波形很复杂,控制起来也比较麻烦。
另外, LED 极为精细,失效分析难度大,人们很容易将静电损伤故障误认为是其他故障,在对静电放电损害未充分认识之前,常常归咎于早期失效或情况不明的失效,从而不自觉的掩盖了失效的真正原因。
4 、严重性 :ESD 潜在故障只会导致某些参数恶化,如果不超过合格范围,就意味着被损伤的 LED 可能毫无察觉地通过最后测试,导致出现过早期失效,这对各层次的制造商来说,其结果是最损声誉的。
物理知识点静电的产生和消除方法
物理知识点静电的产生和消除方法物理知识点:静电的产生和消除方法静电是指物体上存在的电荷分布不平衡,导致物体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现象。
本文将讨论静电的产生原理以及常用的消除方法。
一、静电的产生原理静电的产生是由于物体上的电荷分布不平衡所引起的。
当物体只有正电荷或只有负电荷时,它会带有静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产生原理:1. 摩擦产生静电:当两个物体摩擦时,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它们带有相对的正负电荷。
2. 静电感应:当一个带有电荷的物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时,不带电的物体会发生电荷的重新分布,使其一侧带电。
3. 电离:当物体与高电压或强电场接触时,其中的原子或分子可能会失去或获得电子,导致静电的产生。
二、静电的消除方法静电可以对人体和设备造成危害,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静电。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静电消除方法:1. 接地:将带有静电的物体与地球接触可以有效地消除静电。
通过将物体连接到地线,多余的电荷会通过地线流失。
2. 防静电涂层:在静电易产生的物体表面涂覆一层防静电涂层,可以降低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3. 绝缘材料:使用绝缘材料来隔离带有静电的物体,减少电荷的传导。
4. 湿度调节:在干燥的环境中,静电产生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通过增加室内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现象。
5.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消除静电的装置,可以通过释放电荷来中和静电。
6. 避免摩擦和摩擦性材料: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摩擦,可以降低静电的产生。
此外,避免使用容易积聚静电的材料,如尼龙和塑料。
7. 静电引导装置:在需要防静电的环境中安装静电引导装置,可以有效地将静电释放到地面。
结论静电的产生与消除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和常用的消除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静电现象。
通过合理地利用静电,我们可以减少静电对人体和设备造成的损害,提高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静电的产生和消除方法",物理实验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5卷第1期。
静电的产生和静电的作用
静电的产生和静电的作用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电荷的现象,是电荷在物体表面的积累和分布。
静电的产生和作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它们在工业生产、家庭用电以及天气现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静电的产生和静电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静电的产生静电常常是由于物体电荷的积累和分布不平衡而产生。
在日常生活中,静电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摩擦电:当两个物体来回摩擦时,由于电子的转移和重新分布,物体表面会带上电荷。
其中一种常见的例子是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摩擦而带电。
2. 分离电:当物体被外力撕裂或拉伸时,电荷可能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比如我们撕裂塑料袋时,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这是因为电荷在撕裂过程中积累和移动所产生的静电放电声。
3. 静电感应:当一个物体靠近带电体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分布会发生改变,产生静电。
例如,当我们用手靠近电视屏幕时,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可能会模糊或有电晕现象,这是因为手的电荷干扰了屏幕内的电场分布。
二、静电的作用静电的作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作用:1. 静电粘附:静电粘附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电荷时,能够吸附住其他物体。
这一现象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比如静电吸附装置可用于吸附、运输细小的物体,如电子元件、药片等。
2.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技术是利用静电原理,通过高压直流电场吸附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粉尘防治、空气净化等领域。
3. 静电引发火花:当静电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静电放电,产生火花。
这对于爆炸性气体、易燃物品的生产和储存环境非常危险,因此需要进行静电防护。
4. 静电对天气的影响:静电在大气中的积累和释放会引起雷电和闪电。
雷电是大气层中正负电荷之间的电荷释放现象,而闪电则是云与地面之间的电荷分布不平衡引起的放电现象。
总结:静电的产生和静电的作用是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
静电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摩擦电、分离电和静电感应。
产生静电的原理
产生静电的原理
产生静电的原理是:由于不同物质原子的接触产生电子的得失,使物质失去电平衡。
产生静电的方式通常有3种,即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
1、接触起电
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有静电的物体时,由于电势高低的作用,电荷立即从高电势
处移动到低电势处,正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于是不带电的物体就带了电。
比如说,用手触摸带电的水管、电器、金属门把、电视荧屏甚至开关等,会感觉被“电”
一样,有麻麻痛痛的感觉。
2、摩擦起电
相互接触的2个不同物体发生摩擦,分离后使接触表面带电,就形成摩擦起电。
如用橡胶棒或塑胶制作的钢笔筒摩擦毛皮(或头皮),玻璃棒摩擦丝绸,就会产生静电;再用橡胶棒靠近,便能吸引纸屑、绒毛等。
3、感应起电
将不带电的物体如金属靠近(但不接触)带电体,则使不带电体带电,这个过程
叫做感应起电。
比如说雷电的发生过程中,各自带有大量正、负电荷的2 个云团,与大地之间会产生强大的电场并击穿大气分子,引起瞬间巨大而壮观的放电现象,即闪电,同时伴随雷声。
静电发生方法与原理
静电发生方法与原理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静电可神奇啦!那静电是咋来的呢?其实静电有好几种产生的方法哦。
比如说,我们脱衣服的时候,有时候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这就是静电在捣乱呢。
这是因为衣服和我们的身体摩擦,就产生了静电。
还有哦,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的时候,头发会飞起来,这也是静电。
梳子和头发摩擦,就有了静电。
冬天的时候,我们碰到金属的东西,可能会被电一下,这也是静电。
天气冷的时候,空气很干燥,静电就更容易产生啦。
那静电的原理是啥呢?其实呀,静电就是一种静止的电荷。
我们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里面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
一般情况下,原子里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是一样多的,所以东西是不带电的。
但是当两个东西摩擦的时候,电子就会从一个东西跑到另一个东西上去。
这样,一个东西就带了正电,另一个东西就带了负电。
这就是静电产生的原理啦。
比如说,我们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就会带正电,丝绸就会带负电。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就会带负电,毛皮就会带正电。
静电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呢。
我们可以用静电把小纸片吸起来。
找一个塑料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把尺子靠近小纸片,小纸片就会被吸到尺子上啦。
这是因为尺子上有静电,小纸片很轻,就被静电吸起来了。
静电也有不好的地方哦。
有时候静电会让我们不舒服,被电一下可疼啦。
而且静电还可能会引起火灾呢。
所以我们要小心静电哦。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减少静电。
比如,在冬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多穿棉质的衣服,少穿化纤的衣服。
因为棉质的衣服不容易产生静电。
我们还可以在房间里放一个加湿器,让空气不那么干燥,这样静电也会少一些。
嘿,现在你们知道静电是怎么产生的和它的原理了吧?静电可真是个既神奇又有点调皮的家伙呢!。
为什么会产生静电 冷知识
为什么会产生静电:冷知识一、静电的产生原因1. 摩擦起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其中一个物体会失去电子,另一个物体则会获得电子。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而获得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这就是摩擦起电的原理。
2. 接触起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接触后,它们之间的电子会发生转移,使得其中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
3. 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近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时,不带电的物体中的电子会受到吸引或排斥,使得该物体带电。
二、静电的危害1. 火灾和爆炸:静电放电时会产生火花,如果火花引燃易燃物质,就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
2. 电击:静电放电时会产生电流,如果电流过大或放电时间过长,就可能对人体造成电击伤害。
3. 干扰电子设备:静电放电时会产生电磁场,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静电的利用1. 静电除尘:利用静电场的作用,将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吸附在电极上,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2. 静电喷涂:利用静电场的作用,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从而达到涂装的目的。
3. 静电植绒:利用静电场的作用,将绒毛吸附在工件表面,从而达到装饰和保护的目的。
四、静电的消除方法1. 接地:将带电体接地,使电荷通过大地释放,从而消除静电。
2. 增加湿度: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可以降低空气中的电荷密度,从而消除静电。
3. 使用抗静电剂:在物体的表面涂抹抗静电剂,可以减少电荷的聚集和放电现象,从而消除静电。
五、静电的历史静电的研究始于17世纪末期,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对摩擦起电的现象进行实验和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静电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利用静电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现在,静电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效益。
静电产生原理
静电产生原理
静电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的正负电荷不平衡所引起的。
具体而言,当两个物体之间摩擦或分离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导致其中一个物体带有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带有负电荷。
这种电荷分布不均匀导致物体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作用。
静电力的大小取决于电荷量的多少和它们之间的距离。
当两个带有不同电荷的物体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发生静电引力或静电斥力。
静电引力是指两个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之间的吸引力,而静电斥力则是指两个带有相同电荷的物体之间的排斥力。
静电力也可以通过与带电物体的电场相互作用来产生。
电场是由带电物体周围的电荷产生的一种力场。
当另一个物体进入带电物体的电场范围内时,它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被吸引或推开。
静电产生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我们摩擦头发后会发现头发变得凌乱,这是因为摩擦使头发带上了额外的电荷。
此外,当我们脱掉毛衣时感觉到微弱的电击,也是因为我们和衣物之间产生了静电。
为了避免静电带来的困扰,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释放带电物体上的静电荷。
例如,用接地线将带电物体与地面连接,可以将多余的电荷释放到地面上。
还可以使用抗静电剂来处理衣物或地板,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总之,静电是由于电荷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它会导致物体之
间发生静电力的作用。
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静电现象。
静电产生的机理
静电产生的机理引言静电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我们在脱下毛衣或抓门把手时,会感觉到手指被轻微刺痛,这就是因为静电的存在。
那么,静电是如何产生的呢?它的机理是什么呢?本文将详细探讨静电产生的机理。
电荷与原子在探讨静电产生的机理之前,先来了解一下电荷与原子的相关知识。
1.原子的结构原子是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由具有正电荷的质子、具有负电荷的电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而电子绕着核心旋转。
2.电荷的性质电子带有负电荷,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相互吸引,相同电荷之间相互排斥。
电荷的产生与转移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或接触时,电荷的产生与转移就会发生。
1.摩擦产生电荷当两个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电子会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上,导致一个物体带有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带有负电荷。
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电荷被称为静电荷。
2.接触传递电荷当一个带有电荷的物体接触到一个没有电荷的物体时,电荷会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得两个物体带有相同的电荷。
3.电离产生电荷在某些情况下,物质中的分子可以被分解成离子,产生正负电荷。
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电荷被称为离子电荷。
静电的特性静电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静电的存在静电是由于物体带有不平衡的电荷而产生的现象,这些电荷会导致物体相互吸引或排斥。
2.静电的放电静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放电来平衡。
当静电荷被放电时,它们相互作用的力会消失,物体的电荷状态将恢复平衡。
3.静电的效应静电荷可以引起一些明显的效应,比如吸附物体、引起火花或闪电等。
静电的应用静电的产生和控制对于许多应用至关重要。
1.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一种将涂料附着在物体表面的方法,通过在喷涂过程中给涂料带电,使其与物体表面产生静电吸引力。
2.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是一种常见的空气净化方法,通过给载流体带电,然后将带电的载流体引导到需要去除污染物的区域,利用静电效应将污染物吸附在载流体上。
3.静电驱虫静电驱虫是一种无毒无害的害虫防治方法,通过给带电的物体或涂层,如塑料带、网格等,带电,使害虫在接触带电物体时受到静电排斥而远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简述静电产生原理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电荷的质子组成。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而带负电。
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
所以很多运动的物体在与其他物体接触与分离的过程(如摩擦)就会带上静电。
14、简述静电防护的技术措施
静电防护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①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1)取代易燃介质 2)降低爆炸性混合物浓度 3)减少氧化剂含量增大空气相对湿度
②过程控制 1)产设备与配备和生产物料相同的材料 2)限制摩擦速度和流速 3)掺入导电材料
③接地和屏蔽④减少摩擦⑤安装放电针⑥金属屏蔽法
⑦油品防静电 1)须有静电电荷产生 2)必须有足以发生火花的静电电荷积累 3)必须使积累电荷发生火花间隙放点 4)在火花间隙中必须有可燃气,并与空气混合比达到爆炸的浓度⑧地下油库防静电⑨防治石油静电 1)尽量避免静电的大量产生 2)防止静电积累,提供静电消散的通道 3)对已产生的静电加以中和 4)尽量避免产生防电火花 5)限制油库、油轮舱中的可燃气体的浓度
15、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有哪些
①可能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②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③影响人的生殖系统
④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⑤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
⑥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
16、电磁场的安全标准是什么
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制定了几个关于电磁辐射的安全卫生标准,(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将电磁辐射强度分为安全区和中间区。
中间区是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生活、工作和居住的所有人可能产生潜在不良反应的区域,该区域内不能建造疗养院、医院、学校和居民住宅,但是可以建造机关和工厂。
超过中间区的标准只能种植农作物或者作绿化用地。
安全区是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生活、工作和居住的所有人均不会受到任何有伤害影响的区域。
因此该区域可以建造所有人的活动场所。
GB8702针对电磁环境,以比吸收功率(人体单位质量的吸收功率)作为基本限制作了如下规定:
对于职业工作者,在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内,任意连续6min照射,全身平均比吸收功率应低于0.1W/kg;对于公众,在一天24小时内,任意;连续6min照射,全身平均比吸收功率心低于0.02W/kg。
对于脉冲电磁波,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其峰值还不得超过安全值得1000倍。
GB10437和GB10436针对作业场所,以功率密度作为基本限值,对30—300MHz超高频辐射和300—300000MHz微波辐射分别做了规定。
对于短时间的照射,当需要在1mW/cm2以上的环境工作时,除日计量不得超过上述限值外,还需配用个人防护用品,并应保证操作部位最大辐射功率密度不得超过5mW/cm2。
17、电气火灾应从哪几方面预防
根据电气火灾和爆炸形成的主要原因,电气火灾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①要合理选用电器设备和导线,不要使其超负载运行
②在安装开关、熔断器或架线时,应避开易燃物,与易燃物保持必要的防火间距
③保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特别注意线路或设备连接处的接触保持正常运行状态,以避免因连接不牢或接触不良使设备过热
④要定期清扫电气设备,保持设备清洁
⑤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管理,要定期检修、试验,防止绝缘损坏等造成短路
⑥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或接零
⑦要保证电气设备的通风良好,散热效果好
18、机械制造场所的安全技术应从哪几方面考虑
9、根据论述铸造加工的特点与危险因素
铸造是将熔融金属浇注、压射或吸入铸型型腔中,待其凝固后而得到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方法。
铸造生产是机械制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械制造工业所用的零件毛坯中,约70%是铸件。
常用的铸造方法有: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壳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
当前在我国,以砂型铸造更为普遍,这种铸造方法劳动条件差,生产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较多,故本节侧重以砂型铸造为例进行分析。
铸造加工一般有物料重而多,运输量大而复杂,环境恶劣等特点。
在铸造过程中,浇注工序大多还是手工作业,即繁重又紧张;许多物料温度很高;而有些金属液体还需经特殊处理或运转,所用的运输设备多,运输路线复杂,常是“多层”、“立体”交错进行的,因此容易发生砸伤、碰伤等物体打击事故以及烫伤、灼伤等事故。
同时,铸造生产多是在高温、高辐射热等环境下进行的,易发生火灾爆炸;而粉尘、有害烟气、噪声、振动及照明不良则更进一步危害了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也常是酿成事故的间接或直接原因。
根据铸造加工的特点,可以分析处在铸造加工过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具体如下:
(1) 由于高温、高辐射热,易发生火灾及爆炸
(2) 由于工作环境恶劣,易发生砸伤、碰伤、烫伤、灼伤等事故
(3) 有害粉尘污染:在型、芯砂运输、加工过程中,打箱、落砂及铸件清理中,都会使作业地区产生大量的粉尘;在铸钢清砂过程中,常含有危害较大的矽尘,若没有有效的排尘措施,易患矽肺病。
(4) 烟害:冲天炉、电弧炉的烟气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碳,在烘烤砂型或泥芯时也有一氧化碳排出。
(5) 有害气体:在用焦炭熔化金属以及铸型、浇包、浇注等过程中,会产生能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二氧化硫;型芯干燥室受热达200-250℃,浇注铁水型芯受热达1000℃时,油质挥发出能引起急性结膜炎和上呼吸道炎症的丙烯醛蒸汽;在浇注铸型时,型芯和涂料中的各有机物质都能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
(6) 气候因素:在铸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特别是在夏天,车间内的温度经常达到40多度,影响生产,所以要注意改善劳动环境,防暑降温。
(7) 噪声:在清理工序中,清铲毛刺、清理铸件、铸件打箱时产生的噪音也是造成人身伤
害的一种因素。
10、论述在机械制造场所中的职业危害都有哪些及产生的机理
①产生性粉尘:主要的粉尘作业是铸造,在型砂配制、制型、落砂、清砂等过程,都可使粉尘飞扬,特别是用喷砂工艺修整铸件时,粉尘浓度很高,所用的石英危害较大。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金属零件的打磨及抛光过程可产生金属和矿物性粉尘。
电焊时焊药、焊条芯及被焊接的材料,在高温下蒸发产生大量的电焊粉尘和有害气体,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电焊粉尘可引起电焊工尘肺。
②高温、热辐射:主要存在于铸造、锻造和热处理工种。
铸造车间的熔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热铸件,锻造及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赤热的金属部件都产生强烈的热辐射,形成高温环境,严重时发生中暑。
③有害气体:熔炼炉和加热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料口处的浓度往往较高;用酚醛树脂等作粘结剂时产生甲醛和氨;黄铜熔炼时产生氧化锌烟,引起“铸造热”;热处理时可产生有机溶剂蒸气;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氰;电焊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喷漆时可产生苯、甲苯、二甲苯等。
④噪声和紫外线: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砂型捣固机、风动工具、各种锻锤、砂轮磨光、铆钉等,均可产生强烈的噪声;电焊、气焊、亚弧焊及等离子焊接产生的紫外线,如防护不当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⑤重体力劳动和外伤、烫伤:在机械化程度较差的企业,浇铸、落砂、手工锻造时都是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即使使用气锤或水压机,由于需要变换工件的位置和
方向,体力劳动强度很大,同时要在高温下作业,容易引起体温调节和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铸造和锻造的外伤及烫伤率较高,多是由于铁水、钢水、铁屑、铁渣飞溅所致;机加工车间发生眼、手指外伤的较多。
另外金属切削的过程中使用的冷却液对工人的皮肤也有一定的影响。
11、论述静电引起的生产事故类型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