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自主构建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自主构建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方案概况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而世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竞争其聚焦点为各国的教育能否培养出水平高,数量多的创新型人才,这使得学生品德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开放的信息社会要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和自由创新,使学生适应现实生活中种种道德冲突,不会迷茫无措。这些也正是“纲要”所倡导的最新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观念。本课题的提出体现了“纲要”的这一指导精神。针对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在各学科中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建构,自我探索的创新实践能力,尤其在以培养创新型人格为主阵地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认真研究努力改进“教学创新”的新举措、新方法。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力求界定“教学创新”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活化课型中涵盖的理念、特点等基本理论问题。
●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探究型、生活化课型为载体,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在教学途径方法上更具多样性、灵活性。
●依据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尝试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引导学生进行品德的自主建构,即让学生在德育情境中调出原有的道德经验储备和知识储备,自主收集处理信息进行判断,获取新的道德认同并组合到原来的结构中,从而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焕发创新活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实践与研究,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1。课题组成员及学科教师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创新教学”的目的意义有所了解,基本上树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一致的学科教学思想,较为自觉地运用新理念组织教学。
2.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各类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研究。
3.构建“自主建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生活化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设计
1.“教学创新”的基本问题研究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创新理念确立,课堂呈现方式操作行为、结构类型突破。对内容侧重点不同课型的共性与个性进行研究。
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活化质量教学评价研究
体现“教学创新”的听课评课新机制研究,建立个人跟踪成长记录袋。
3.品德自主建构的个案研究
对教学个案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现象,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4.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教学、生活化教学、主体自育型教学进行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
1.文献研究阶段
时间:2
达成目标:明确研究问题,形成研究课题,拟写方案。
阶段成果:完成申报评审书的填写。拟写研究方案。形成当前品德教学弊病调查报告。
2.教学策略研究阶段
时间划分:
达成目标:分别完成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生活化、主体自育型的教学研究。
阶段成果:相关典型课例、案例,子课题报告,相关论文。
3.模式构建阶段
时间划分:
达成目标:构建“自我建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探究型生活教学”模式。
阶段成果:课题论文,相关典型课例、案例。
4.总结、结题阶段
时间划分:
达成目标:全面总结三年研究的成果,通过平行对照班的终端对照实验假设。
阶段成果:总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六)课题组主要成员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二、第一阶段研究成果
(一)当前品德教学存在的弊病调研结果
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在明确研究问题、确立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对当前品德教学中存在的弊病进行了深入地调研分析。从品德教学的意识形态、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学科教学的评价等方面得出了以下调研结果。
1.传统思品教学的影响,导致教师观念的落后僵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品教学都是把德育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东西进行灌输,内容往往是高姿态的,呈现的事例大多是英雄的伟人的事例,教材中德育口号很响,和时代挂钩、与学生实际生活接轨的内容却涉及的很少。受教材设计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科教师的思想意识依然囿于一个狭窄的教与学的圈子内,课堂教学也固于一定模式之中,明显的弊端是教师道理讲得多,学生实际参与少;书面作业多,行为督促少。导致课堂教学缺乏亲和力,少有生气,枯燥乏味,致使“知”和“行”脱节,这种板着脸孔的说教方式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学生很难体会到道德教育的兴趣,因而降低了品德教育的质量。教师在认识上的偏差也时常在生活中反映出来,例如,小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里,总是发展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之下,无法展示自身的能动性。教育者看到的只是小学生的幼稚,却看不到他们的活力和具有的多方面发展可能,没有认识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不可替代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然就被无情地扼杀了。新课改以后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尽管在教材编写等方面对此有了相当的重视,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改观。
同时,由于教师观念的偏差,也导致了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仍然落实在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标准上,而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生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
2.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1)教师观念中有了“生活”,但缺乏与品德教育的整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把儿童的生活作为课程的第一来源,按照儿童的生活逻辑来构建课程结构,而且强调这种生活“是儿童所感受到的,所观察到的生活,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另一方面,综合课程强调儿童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即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进行体验与反思,因此,生活即是品德与社会课的目的与归宿。
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实际存在着品德与生活的“两张皮”现象:教师有了“生活”意识,却忽视了学生经验与品德教育的和谐统一,表现在教学中过多注重学生对生活实际表象的认识,而不能把这些与孩子息息相关的生活内容潜移默化地提升为思想道德层面的认识,教师过多注重孩子的体验活动,却忽视对这种活动的进一步总结,点拨和升华,导致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课后细细品味,却无法感知课程的内在教育意义所在,这显然有悖于综合课程所倡导的“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能够认同并在教学中渗透“生活”的意识,但由于缺乏与品德教育整合的能力,而使品德教育游离于儿童的生活之外或者忽视在儿童的世界中提升儿童的道德认识。
(2)教师有了“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但较难使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学习。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即教师通过进行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