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精品】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优质课件【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优质课件【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优质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环境与我们》: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包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等。

课时1:生态系统及其组成课时2:生物多样性重要性课时3:环境保护措施及实践2. 第二章《运动与力》:研究物体运动和力基本概念,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重力等。

课时1:物体运动状态与描述课时2:力作用与效果课时3:摩擦力与重力应用3. 第三章《能源》:介绍能源种类、转换和利用,关注可持续发展。

课时1:能源概念与分类课时2:能源转换与效率课时3: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材中基本概念和原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节能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运动与力关系,掌握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

2.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牛顿三定律、摩擦力、重力、能源种类与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物体运动现象、能源利用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相关例题,帮助学生理解。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框架:以提纲形式展示每个章节核心内容。

2. 关键概念:用彩色粉笔突出重点,便于学生记忆。

3. 例题及解答:列出典型例题,逐步解析,方便学生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分析身边一个生态系统,说明其特点及保护措施。

第二章:列举生活中摩擦力和重力现象,解释其原理。

第三章:探讨可再生能源优缺点,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书)课件全集PPT(共361张)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书)课件全集PPT(共361张)

怎样放的更大
判断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放大倍数增大。
(√ )
2、在雨水、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 )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 )
4、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能观察到比通过放大镜观察所能达到的
更加丰富的微观世界。
(√ )
5、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
蜻蜓的复眼
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在头部上方 的两侧。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复眼由许多 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不同的昆虫 其复眼中的小眼数目不同,例如,有种工蚁只有 一只小眼,蝴蝶有1.2万~1.7万只小眼。蜻蜓则 有1万~28万只小眼,家蝇有4千只小眼,每只小 眼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整个眼睛看到的物体 就像一个拼凑物。昆虫的复眼虽有很多的小眼组 成,但它们的视力很差,只能看到几米外的物体, 但是对于移动物体的反映却很灵敏。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书)课件全 集PPT(共361张)
精选各省级优秀课原创获奖课件
如果您现在暂时不需要,记得收藏此网页! 因为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为零!
错过我,就意味着永远失去~
一次下载,终生使用
含本书所有课时,但顺序可能与目录不同
请仔细核对教材版本与目录哦!
第一课 放大镜
•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放大镜, 我们曾经用它观察过什么?
蝴蝶的翅本来和蜻蜓、蝉的翅膀一样是 膜质、透明和无色的,但它们的翅面上密密 地覆盖着一层粉末。如果我们用手摸一下这 种翅,受上就会显出透明的一块。这些粉末 在放大镜下观察,是些像鱼鳞似的小东西, 昆虫学上将其称为鳞片,每个美丽的鳞片上 都有一个小柄,像鱼鳞似的镶嵌在翅簇上的 鳞片窝里,每个鳞片有几十条到一千多条脊 纹,这些脊纹在光照下闪烁出美丽光芒。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Hale Waihona Puke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5页 0095页 0131页 0175页 0224页 0260页 0272页 0306页 0326页 0364页 0393页 0474页 0531页 0710页 0742页 0822页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4、怎样放得更大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8、微小世界和我们 1、我们身边的物质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5、铁生锈了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第三单元 宇宙 2、月相变化 4、日食和月食 6、在星空中(一) 8、探索宇宙 1、一天的垃圾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5、一天的生活用水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2课,636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2课,636页)
老光镜是凸透镜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前节知识回顾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蓝 三种颜色组成。
、绿 、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 中间较厚(凸起)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高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中央厚度 有关,与放大镜的直径大小无关。
凸透镜和凹透镜
• 老光镜镜片是凸透镜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的是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
• 近视镜镜片是凹透镜
英国科学家培根设计并制造 出了眼镜)
。放大装置

判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
3、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
5、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

6、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7、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练习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 绿 、 蓝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作业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物质与变化第一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二节: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 第二章:能量与生活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二节:生活中的能量3.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生物的生存与环境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 第四章:科技与生活第一节:科技的发展与生活第二节:科技与人类社会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物质与变化的本质,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了解生活中的能量来源与利用。

3.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的生存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4. 学生能够了解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关系,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科技与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显微镜等),教学视频。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或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物质、能量、生物与环境、科技的思考。

2. 知识点讲解: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物质与变化、能量与生活、生物与环境、科技与生活的相关知识。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知识点,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进步。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重点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物质与变化: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物质的变化过程。

(2) 能量与生活: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现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的适应性。

2. 第二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动植物的生殖方式、发育过程、遗传与变异。

3. 第三章《环境与生物》: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环境保护。

4. 第四章《能源》:能源的概念、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能源的利用与节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生物的多样性、生殖与发育、环境与生物、能源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能源节约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遗传与变异、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能源的利用与节约。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多样性、生殖与发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播放环保视频,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的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生物分类、遗传与变异、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能源的利用与节约等话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突出教学主题,简洁明了。

2. 提纲:列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

3. 结构图:以图形、表格等形式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生物的分类方法及意义。

(2)谈谈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分析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并谈谈如何节约能源。

答案:(1)生物分类方法:形态分类法、生态分类法、遗传分类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书)课件全集PPT(共393张)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书)课件全集PPT(共393张)

制作晶体
制作一些浓的食盐、食用碱或味精的溶 液,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 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 片上留下的痕迹,看看是什么样的?
拓展活动:制作一个大的晶体
用一个大的玻璃杯,制作一杯浓食盐水溶液。 将这杯溶液过滤,注入一个清洁的玻璃杯内。 在杯中悬吊一根细线,细线下端栓上一小块食 盐晶体,并浸泡在溶液中,静置数天。在玻璃 杯底会首先出现第一批晶体,滤去溶液中残留 的晶体,继续把悬在细线上的晶体浸入过滤后 的溶液中,晶体会缓慢地生长。如果在杯中继 续倒入食盐溶液,则晶体的增长会持续几周甚 至几个月。
我们注意过各种各样物质的结构吗?
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质,我们能发 现什么呢?
美丽的晶体
用肉眼观察食盐、白糖、味精颗粒,它 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再用放大镜去观察它们,我们有什么惊人 的发现?
我们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食盐、白糖、 碱面、味精的颗粒分别是什么样的?
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吗?
4、怎样放得更大
主讲:左重任
1、如何放得更大
显微镜 1)、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 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 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 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 00倍左右。
数提高到一万倍。20世纪90年 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放大镜
判断
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 )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 3、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 5、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彩课件【完整版】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彩课件【完整版】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彩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神奇的电电流的产生与作用简单电路的组成与原理2. 生活中的能量动能、势能及其转化能量守恒定律3. 地球的运动与变化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演变历程4.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与作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的基本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2. 了解能量守恒定律,认识到能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掌握地球的运动与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4.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对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简单电路的组成与原理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地球运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2. 教学重点:电流的产生与作用动能、势能的转化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生物的分类与生态系统的作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实验器材地球仪、生物标本、生态系统模型等教具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电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绘图工具(如彩色笔、直尺、圆规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简单电路实验,让学生感受电流的产生与作用。

以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展示生物标本和生态系统模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简单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通过例题,解释动能、势能的转化及能量守恒定律。

以地球运动为例,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知识。

结合生物分类和生态系统,讲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设计简单电路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电路知识。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能量转化实例,加深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通过观察地球仪,让学生描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增强观察能力。

让学生分析生物分类和生态系统,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电:电流的产生与作用简单电路的组成与原理2. 生活中的能量:动能、势能及其转化能量守恒定律3. 地球的运动与变化: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演变历程4.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与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画出电路图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生物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2.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 人类对生物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与措施4. 生活中的科学生活用品的制作原理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的分类与特征,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 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4. 掌握生活用品的制作原理,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的分类与特征,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并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讲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3.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4.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5.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生物的分类特征。

(2)简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3)谈谈你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看法。

2. 答案:(1)例如:动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相互关联的,能量从太阳传递到生产者,再由消费者、分解者传递,物质则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多样性的生物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物的进化与多样性2.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构造与地质变化宇宙的探索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的种类与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途径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分类、特征、进化与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2. 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掌握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4. 认识能源的种类、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能源节约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保护、地球与宇宙的探索、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环保意识的培养、地球与宇宙的认识、能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绘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生态、地球与宇宙、能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各章节内容,结合实践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置与例题难度相当、覆盖知识点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关键词、重要概念、关系图等。

2. 板书布局:合理规划板书空间,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分类与进化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的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地球与宇宙的认识题、探索题。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题、论述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探究性、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 生命活动的调节3. 环境中的人与生物4. 能源与机械5. 地球的运动与位置6. 天气与气候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使学生掌握生命活动的调节原理,了解人体健康与生活习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对环境中人与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认识。

4. 帮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及利用方式,培养节能意识。

5. 使学生掌握地球的运动与位置关系,了解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6. 让学生掌握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提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命活动的调节、能源利用与节能。

2. 教学重点:环保意识培养、人体健康与生活习惯、能源种类及特点、地球运动与位置关系、天气与气候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结合例题进行解析。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4.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以各章节主题为主线,突出重点、难点,结合图表、关键词进行设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解释生命活动的调节原理,举例说明。

(3)分析一种能源的特点及利用方式。

(4)描述地球的运动与位置关系。

(5)谈谈你对天气与气候的理解。

2. 答案:(1)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生命活动的调节原理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如人体在运动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是通过神经和激素共同作用实现的。

(3)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其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方式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 册科学全册课件
汇报人:
202X-12-29
目录
• 物质的变化 • 宇宙探索 • 生物的进化 • 环境与保护
01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结构或性质上 发生的改变。
化学变化的特征
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发光、发热、产 生气体或沉淀物等现象。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恒星的生命周期
恒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 四个阶段,分别为主序阶 段、红巨星阶段、白矮星 阶段和黑矮星阶段。
恒星的演化
恒星在生命周期中会经历 一系列的演化过程,最终 变成黑洞、中子星或行星 状星云等天体。
星座
星座的起源与分类
星座是指天空中一群在天球上投 影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根据 其特征可以分为北天星座、南天
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过度开发或不合理利用可能导致资源枯竭,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措施
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广资源节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形态或状态的变化,而化 学变化涉及到新物质的产生。
化学变化的判断
判断一个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关键要看是 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发光
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时 会伴随着发光的现象 ,这是因为反应过程 中能量释放的结果。
发热
化学反应通常会伴随 着热量的释放或吸收 ,这取决于反应的类 型和条件。
星座和黄道星座等。
星座的命名与传说
各个星座都有自己的命名和传说故 事,如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和 天蝎座等。
星座的观测与识别
人们可以通过望远镜等观测设备观 测和识别不同的星座,同时也可以 通过星座的形状和特征进行辨认。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探索宇宙的意义
探索宇宙不仅有助于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还有助于发 现新的天体和宇宙现象,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 术进步。同时,探索宇宙也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的体现,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03
能量
电能
01
02
03
04
电能定义
电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指存 在于电荷中的能量,通常被转
物质变化的分类
根据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可以将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
物质变化的普遍性
物质变化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界和人 类生活中都存在着各种物质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发光发热
许多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 发光发热的现象,这是因为反 应过程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产生气体
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气 体,这是因为反应物之间相互 作用生成了新的气体物质。
星座的形成
星座是指天空中若干恒星的组合。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人们在地面上 看到的星空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将天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将其中 一些恒星组合命名为不同的星座。
常见的星座
常见的星座有北半球的仙后座、天鹅座、天龙座、仙女座等,南半球的 南十字座、大麦哲伦座和小麦哲伦座等。
03
星Hale Waihona Puke 的传说不同的星座都有自己的传说和神话背景,如仙女座、天鹅座和天龙座等
产生沉淀
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沉 淀,这是因为反应物之间相互 作用生成了新的固体物质。
颜色改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时会使溶液 颜色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反应 物之间相互作用生成了新的有
色物质。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01
02
03
相互依存

2024年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命之源》:第1节《生命的起源》,第2节《生物的进化》。

2.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第2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3. 第三章《光的奥秘》:第1节《光的现象与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与折射》。

4. 第四章《电能》:第1节《电流与电路》,第2节《电的功能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2. 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概念与现象,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4. 让学生了解电能的产生与应用,提高学生的能源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光的反射与折射、电路的组成与应用。

2.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光的传播现象、电能的产生与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生命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系统、光的奥秘、电能等知识。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与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命之源: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

2. 生物与环境: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

3. 光的奥秘:光的现象与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

4. 电能:电流与电路、电的功能与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过程。

(2)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

(3)解释光的传播现象及光的反射与折射。

(4)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月球的引力对地球的海洋产生潮汐 作用,同时月球还起到稳定地球自 转轴的作用,使得地球的气候相对 稳定。
月球探测历史
人类历史上曾多次探测月球,如阿 波罗登月计划、月球勘查轨道器等 。
天文现象的科学解释
01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所引起的天文
现象。
物质变化的科学实验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例如 温度、压力、浓度等。
实验中可以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来观察和测量物质变化的现象和数据,例如温度计 、压力计、天平等。
通过实验探究,可以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原理,加深对物质变化的理解和认识。
02
宇宙的奥秘
太阳系和地球的位置
太阳系的构成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环境污染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02
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03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广清洁能源、提高废弃物处理效率等。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的概念
生物种群数量和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
过度开发、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
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望远镜的发明和应用
望远镜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宇宙,观测到更多的天体 和天文现象。
太空探索时代
自20世纪以来,人类开始进入太空探索时代,实现了载人航天、 登月等壮举。
03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与特征
总结词
了解生物分类的方法和 意义,掌握生物的基本
特征。
生物分类的方法
根据形态、结构、生理 、遗传等特点,将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 ,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本课要点:
1、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2、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 (蝴 蝶)
苍 蝇
蟋 蟀
蚜 虫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脚 )
苍蝇的脚 1.脚毛 2.钩爪 3.爪垫爪4、粘液
放大镜
•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 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 广泛使用.
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拆除危 险物品
观察病虫害
考古研究 文物 珠宝玉石 检验
科学课学习
老人看书 读报
放大镜的用法
那些物体具有放大功能
那些物体具有放大功能
• 凡是透明的,圆形的物体都有放大功能 • 如水滴、圆柱形的玻璃棒、装水的杯子、 哈哈镜等。
练习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绿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透明 、 中央厚 、 边缘薄
镜会发生 折射 。
。光线通过放大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教材P8
•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 • 或由晶体组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 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作 业
判 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 3、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 5、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 ( ) 6、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 7、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 8、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 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 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 大而清楚。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折射)
用放大镜看计算机和电视屏幕
•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 实是由 红 、绿 、蓝 三种颜色组成。
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 )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前节知识回顾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 绿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 、 中央厚、 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连线:
昆虫的触角
蟋蟀 蝗虫
膝状 棒状
蚂蚁
蝴蝶
羽毛状
鞭状
雄蛾
天牛
丝状
前节知识回顾
• .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绿 、蓝 三种 颜色组成 •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脚 )
苍蝇的脚 1.脚毛 2.钩爪 3.爪垫爪4、粘液
昆虫头部具单眼和复眼 由许多结构相同的小眼组成 称之为(复眼) , 复眼的功能是能成像,复眼对光和闪烁特别敏感
耳朵
触 角(鼻子)
昆虫头部具单眼和复眼 由许多结构相同的小眼组成 称之为(复眼) , 复眼的功能是能成像,复眼对光和闪烁特别敏感
蜻蜓的复眼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练 习
一、填空。 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 )组 成,这些其实是( 扁平的细毛 )。 2、蝇的眼睛是( 复眼 ),由许多( 小眼)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 )侧。不同的昆虫的 触角形状( 不同 ),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 们的( 鼻子 )。它们嗅觉很( 灵敏 )。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 汁液 ),蚜虫的大小如 ( 针眼)。蚜虫的天敌是( 草蛉 )。
凸透镜和凹透镜
• 老光镜镜片是凸透镜 • 近视镜镜片是凹透镜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的是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 英国科学家培根设计并制造 出了眼镜)
。放大装置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 •英国科学家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眼镜
光线通过透镜要发生折射
所以通过观察电视机屏幕是由 红 、绿 、蓝 三种颜 色组成。这是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产生的
耳朵
触角(鼻子)
连线:
蟋蟀 蝗虫
昆虫的触角 膝状 棒状
蚂蚁
蝴蝶
羽毛状
鞭状
雄蛾
天牛
丝状
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目标
本课要点: A、什么是晶体?
B、大部分固体物质由什么组成?
C、常见的晶体有哪些? D、怎样制作晶体?
1、什么是晶体?
2、观赏几种常见的晶体
白 糖 晶 体
食 盐 晶 体
味 精 晶 体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 ,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作业
判 断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3、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5、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 )
近视镜是凹透镜 老光镜是凸透镜
放大镜的结构图片
凸透镜
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 、中间厚 、边沿薄 。
放大镜的结构
• A、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 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 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 间较厚(凸起)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高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中央厚度 有关,与放大镜的直径大小无关。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课
第一框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全册精品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课
第一框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全单元精品课件
第三课
第一框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第三课
第一框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第三课
第一框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第三课
第一框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放大镜
本课要点:
第三课 1、科学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发现自己
A、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 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第一框 认识自己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A、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B、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