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临床路径
胃溃疡临床路径
胃溃疡诊疗常规路径一、诊断依据根据:卫生部2009年《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临床症状:反酸、慢性上腹疼痛等。
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溃疡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龛影。
二、治疗方案的选择1.基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降低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药物、对症治疗药物等。
3.手术治疗。
三、常规医嘱规范(一)长期医嘱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一~三级护理禁食/流质/半流质/软食抑酸治疗:(首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40mg,静推,Bid或20mg,口服,Bid;次选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20mg,静滴,Qd或雷尼替丁0.15,口服,Bid)胃粘膜保护剂:(首选铝碳酸镁片,1.0,嚼服,Tid;次选磷酸铝凝胶20g,口服,Tid。
)根除Hp治疗:(首选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胶囊1.0,Bid +克拉霉素0.5,Bid;次选奥美拉唑20mg,Bid +胶体果胶铋200mg,bid+阿莫西林胶囊1.0,Bid +克拉霉素0.5,Bid,疗程7-14天)(二)临时医嘱血、尿、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包括Hp检测)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可选:13C-或14C-呼气试验肿瘤标记物筛查:AFP、CEA、CA199血淀粉酶、胃泌素水平、血型、RH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或MRI四、鉴别诊断1.胃癌:对于怀疑恶性溃疡的患者,应作内镜下多处活检,阴性者必须短期内复查并再次活检。
对尚未证实胃癌又不能排除者,应加强随访。
经药物治疗后,虽溃疡缩小或部分愈合者,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肿瘤。
糜烂性胃炎临床路径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5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5天
健
康
宣
教
□入院宣教
介绍主管医生、护士
介绍病区环境设施
介绍住院相关制度
介绍住院注意事项
口胃镜前准备及宣教
胃镜前饮食指导、胃镜相关知识宣教
详见医嘱执行单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指导患者取下配饰、更换病员服服告知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方式口用药指导
口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
□胃镜后宣教
饮食、活动、休息、清洁卫生等疾病恢复期知识宣教
□用药指导
□告知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方式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
□饮食、活动、休息、清洁卫生等疾病恢复期知识宣教
□用药指导
□指导正确的饮食习惯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
护
理
处
置
□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办理入院手续、佩戴腕带、安排床位
□入院护理评估
□建立护理病历
□遵医嘱完成治疗及护理
□指导患者到相关科室检查
□核对患者身份
□晨晚间护理
□协助患者完成胃镜检查
□观察患者大小便情况
□遵医嘱完成治疗及护理
□核对患者身份
□晨晚间护理
□遵医嘱完成治疗及护理
基
础
护
理
□二级护理
□患者安全管理
□夜间巡视病房
3.4.1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一、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脘痛(TCD 编码:BNP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 编码:K29.5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肝气犯胃证(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寒)证胃阴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脘痛(TCD 编码:BNP010)、慢性胃炎(ICD-10:K29.502)的患者。
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重度胃黏膜异型增生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4)凝血四项(5)心电图、胸部X 线片(6)腹部超声(7)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8)幽门螺旋杆菌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胃泌素、胃壁细胞抗体、胃蛋白酶原;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沉;缺铁贫血6 项、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胃动力检查;心肌酶等。
糜烂性胃炎讲课PPT课件
治疗方法和效果:说明医生为患者制定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 变等,以及治疗后的效果评估。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糜烂 性胃炎病例
案例总结和启示
案例分析:分析病例的病因、病理 生理和疾病进展等方面的特点
对临床实践的影响和意义
提供了更深入的病 理机制理解,有助 于精准诊断和治疗。
提供了新的治疗策 略和药物,提高了 糜烂性胃炎的治疗 效果。
对预防糜烂性胃炎 的复发和并发症的 发生有重要意义。
提供了更准确的病 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 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病理变化和分级
病理变化:胃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固有层 水肿、充血
分级:轻度、中度、重度糜烂性胃炎
病程:糜烂性胃炎的病程通常较长, 需要数月或数年的时间来恢复。
病程和预后
影响因素: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 程度、治疗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糜 烂性胃炎的预后。
预后:经过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 预后良好,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病 情可能加重,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年龄、性 别、生活习惯等
症状表现:腹痛、 腹胀、恶心、呕 吐等
诊断过程:胃镜 检查、病理检查 等
治疗过程:药物 治疗、饮食调理 等
案例分析和讨论
患者情况:介绍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信息,为后续分析提供背景。
症状表现:描述患者的主要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以及症状持续时间。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充足的睡 眠,避免过度 劳累,适当进 行运动,有助 于缓解病情。
其他疗法:中 医中药、针灸、 推拿等传统疗 法也可用于治 疗糜烂性胃炎。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为胃脘痛(TCD编码:BNP010),西医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编码:K29.5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知道原则(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饮食停滞证、胃阴不足证、肝胃郁热证、瘀血停滞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脘痛(TCD编码:BNP010)、慢性胃炎(ICD-10编码:K29.502)的患者。
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必需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乙肝表面抗原;(3)腹部彩超、心电图(4)胃镜检查,必要时取活检病理学检查;消化道钡餐造影等。
以上检查可在住院前完成,也可在住院后进行。
七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脾胃湿热证:清热除湿,理气和中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饮食停滞证:消食导滞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肝胃郁热证:舒肝清热瘀血停滞证:活血化瘀2、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穴位及方法。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表单 Microsoft Word 文档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消化性溃疡A1期、A2期的患者。
一、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疡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性滞疡(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编码为:R25.901、K26.901、K27.9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
2、疾病分期(1) A1期:胃镜下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2)A2期:胃镜下见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3)H1期:胃镜下见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满、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4)H2期:胃镜下见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5)S1期:胃镜下见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6)S2期:胃镜下见溃疡的新生黏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白色瘢痕期。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肠(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胃疡(消化性溃疡)临床常见证候:肝胃不和证脾胃不和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肠(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和“中华中医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疡(消化性溃疡)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2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疡和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编码:K25.901、K26.901、K27901)的患者。
2、疾病分期为A1期、A2期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
预防感染
2016年版P240
17
消内
腹泻
K52.916
—
无
5-10天
抗感染:左氧氟沙星、依替米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喜炎平等
2016年版P244
18
消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K76.000X002
—
1、第一诊断高度怀疑且分型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已初步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1、3同上1、2。2、符合胃息肉内镜下切除适应证
5-7天
必要时
2011年版P338
38
消内
肠息肉切除术后
Z98.800X108
—
1、内科治疗(1)结肠息肉切除后禁食水6小时。(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3)药物治疗:给予抗感染、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必要时)。2.内镜治疗 如有术后出血,内镜下电凝、喷洒止血药物或APC止血,或钛夹止血。
7-8天
必要时
2011年版P200
9
消内
胃十二指肠溃疡(无并发症患者)
K31.800
—
同上
5-7天
未提
2009年版P205
10
消内
胃息肉
K31.703
ESD/EMR术
1、3同上1、3。2、符合内镜下治疗适应证。
5-7天
必要时
2016年版P209
11
消内
溃疡性结肠炎
K51.000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2.药物治疗5-氨基水杨酸类口服或灌肠;酌情选用激素类或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3.如果出现穿孔、巨结肠等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慢性胃炎基本诊疗操作规范
(三)进 入路径标 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胃炎(ICD-10疾 病编码:K29.50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 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促进炎症消退、 防止病情发展和对症处理。
(五)治疗方案 的选择及依据
胆汁反流的病例,应用促动力药物。
(1)根除 Hp治疗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上皮化生或上皮内瘤 变、有胃癌家族史者应给予根除Hp治疗,其他 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根 除Hp治疗。根除Hp治疗能使很多患者消化不良 症状消失,同时减轻炎症程度、减少肠上皮化生 的发生。
常用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 或铋剂加两种抗生素。为减少耐药发生,可选择 铋剂加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的四联治疗方 案。如青霉素过敏,可选用不含阿莫西林的方案, 推荐方案如下。
(七)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 心电图、胸片,B超(肝胆脾胰)。
2.选检项目
立位腹平片、CT、血 淀粉酶。
(八)出院标 准
症状减轻或消失。
(九)变异及 原因分析
一.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 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 院时间延长。
二.伴有恶性贫血者,导致 住院时间延长。
三.伴有胃粘膜重度异型增 生者,需要进一步治疗。
二、慢性胃炎基本诊疗路径 双向转诊流程
(一)向上 级医院转诊 指征
具备下列任一指征可转上级医院:
一.既往未行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 此次应行胃镜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 诊断;
二.伴恶性贫血;
三.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体重下降, 大便潜血持续阳性。
脾胃科临床路径(印发稿)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编码:BNP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良(ICD-10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候: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寒热错杂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为:4-8周/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TCD编码:BNP020)和消化不良(ICD-10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6)腹部超声。
(7)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
(8)幽门螺旋杆菌测定。
(9)钡条X线透视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腹部CT或MRI、上消化道造影、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凝血功能检查、甲状腺激素等。
急性胃炎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胃炎(ICD-10疾病编码:K29.101)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进入路径标准
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和治疗原发病、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和对症处理
一般治疗
祛除损害因子,休息,流质或半流饮食,严重时禁食
急性起病,轻者仅有上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等,可伴有急性肠炎,过程短暂。重者上腹痛剧烈,可有脱水、酸中毒、休克、黑便等表现
诊断依据
STEP2
STEP1
以腹痛为主要症状者应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和阑尾炎鉴别,高龄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应注意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
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者应与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疾病鉴别
必检项目
1
选检项目
立位腹平片、血淀粉酶
2
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出院标准
பைடு நூலகம்
症状减轻或消失
01
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03
急性腐蚀性胃炎和急性化脓性胃炎病情重者,需要进一步诊治
02
伴有上消化道出血者,出血不易控制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变异及原因分析
急性胃炎基本诊疗路径双向转诊流程
PART ONE
治疗3-5天后症状无缓解,或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者需进一步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量大或不易控制,生命体征不平稳;
急性腐蚀性胃炎或急性化脓性胃炎病情较重,伴有休克或水电酸碱紊乱
具备下列任一指征可转上级医院:
向上级医院转诊指征
落实转诊交通工具、人力,通知上级医院准备接诊
15.胃肠炎临床路径
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一、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肠炎(ICD-10:A09.901 )、急性胃肠炎(ICD-10: K52. 905)(二)诊断依据。
参照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中国急救医学》2015, 355 (9): 769-75);《实用内科学(第14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L有应激状态、饮酒、不洁食物史、应用特殊药物(非幽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诱因2.临床症状:急性起病,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
无明显发热畏寒寒战等菌血症表现。
3.胃镜、结肠镜可见胃、结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糜烂。
(三)进入路径标准。
L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09.901胃肠炎、ICD-10:K52. 905急性胃肠炎的患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3-4日(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粪便培养;(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血脂肪酶、凝血功能、D二聚体、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 梅毒);(3)胸片或胸部CT、心电图、腹部超声;(4)腹部立卧位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血培养(2)肿瘤标志物、IgE. CMV. EBV病毒、免疫指标、炎症指标、结核指标、心肌酶、肌钙蛋白、BNP. Pro-BNP(3)腹部CT或MRl(4)胃镜检查(活检病理学检查)、消化道锹餐造影;肠镜检查(活检病理学检查)(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L 一般治疗:去除病因、适当休息、注意饮食、监测生命体征。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抑制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 受体拮抗剂)、胃肠粘膜保护药物、益生菌制剂、对症治疗药物如调节胃肠动力、止泻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必要时抗生素、抗凝治疗。
胃溃疡(药物治疗)临床路径说明
K25.900胃溃疡临床路径一、K25.900胃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K25.900胃溃疡(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临床症状:反酸、慢性上腹疼痛等。
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溃疡或X线车贝餐检查提示龛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基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降低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药物、对症治疗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K25∙900胃溃疡。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RH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包括HP检测);(4)心电图、胸片。
2.诊断有疑问者可查:(1)血淀粉酶、肿瘤标记物筛查;(2)久-呼气试验;(3)腹部超声、上腹部CT。
(七)胃镜检查。
1.入院前未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对胃溃疡病灶常规作活检。
2.检查前禁食6-8小时。
3.如选择无痛内镜,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4.胃镜检查2小时后再进食(大量活检者或容易出血者可延长禁食时间)。
(八)标准药物治疗方案。
1.合并Hp感染者进行根除Hp治疗:(1)质子泵抑制剂PP1联合2种相关抗菌药物三联疗法,疗程为1—2周);(2)抗Hp治疗后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酸治疗(疗程6-8周)。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
急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胃炎
K29.101
K29.100X001
—
1、必符一诊诊断;(1)有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诱因(应激状态、酒精、进食不洁食物、特殊药物等)(2)急性起病,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4-5天
必要时
2016年版P183
缺血性肠炎
K55.900X002
K55.900X001
K55.900X002
—
第一诊断必符缺血性肠炎,局限性缺血性肠病,缺血性肠炎。临床病情排除急性坏死型。
10-14天
建议早期使用广谱抗菌素预防菌血症
2016年版P236
16
消内
功能性肠病
K59.900
—
1、必符一诊诊断;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5-7天
预防感染
2016年版P240
17
消内
腹泻
K52.916
—
无
5-10天
抗感染:左氧氟沙星、依替米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喜炎平等
2016年版P244
18
消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K76.000X002
—
1、第一诊断高度怀疑且分型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已初步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13-14天
酌情可短期内应用抗菌药物
2011年版P285
27
消内
肝硬化
肝性脑病
K74.100
K72.903
—
急性胃肠炎(非感染性)临床路径(最全版)
急性胃肠炎(非感染性)临床路径(最全版)一、急性胃肠炎(非感染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胃肠炎(ICD-10:K52.908)(二)诊断依据。
参照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中国急救医学》2015,355(9):769-75);《实用内科学(第14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应激状态、饮酒、不洁食物史、应用特殊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诱因2.临床症状:急性起病,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
无明显发热畏寒寒战等菌血症表现。
3.胃镜、结肠镜可见胃、结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糜烂。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52.908急性胃肠炎的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3–4日(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凝血功能、D二聚体、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4)腹部立卧位平片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血培养、粪便培养(2)肿瘤标志物(3)腹部CT或MRI(4)胃镜检查(活检病理学检查)、消化道钡餐造影;肠镜检查(活检病理学检查)(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一般治疗:去除病因、适当休息、注意饮食、监测生命体征。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抑制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益生菌制剂、对症治疗药物。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无(八)手术日。
无(九)术后恢复。
无(十)出院标准。
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疾病。
症状消失或减轻。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检查后发现合并消化道溃疡、肿瘤等其他疾病者,出路径或进入相关路径。
糜烂性胃炎临床路径(最全版)
糜烂性胃炎临床路径(最全版)一、糜烂性胃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疾病编码ICD-10:K29.5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版)。
1.存在反酸、嗳气、上腹饱胀和疼痛等临床症状。
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胃炎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慢性胃炎。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胃炎(疾病编码ICD-10:K29.502)。
2.胃镜下可见胃黏膜糜烂灶(平坦型或隆起型)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3-4日。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指标筛查(乙肝、丙肝、HIV、梅毒);(3)胃镜(活检病理学检查)或消化道钡餐检查;(4)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
(5)C13或C14呼气试验;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血淀粉酶;(2)肿瘤标志物;(3)腹部立卧位平片;(4)上腹部CT或MRI;(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版)。
1.一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根除Hp药物、抑制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促动力药、消化酶制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无(八)手术日。
无(九)术后恢复。
无(十)出院标准。
1.诊断明确,除外其他疾病。
2.反酸、嗳气、上腹饱胀和疼痛等临床症状缓解,可应用口服药物维持治疗。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223急性胃炎临床路径汇总
急性胃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急性胃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糜烂性胃炎(ICD-10:K25.302)(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灝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版),急性胃炎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和急性胃粘膜病变,后者又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和应激性溃疡,合并肠炎时即急性胃肠炎。
本路径适用于急性糜烂性胃炎。
1.有应激状态、饮酒、进食不洁食物、应用特殊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诱因。
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严重者起病急骤。
3.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糜烂。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灝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版),中国急性胃粘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中国急救医学,2015,35(9):769-75)。
1.一般治疗:去除病因、适当休息,清淡流质饮食。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
3.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断剂)。
4.胃黏膜保护剂(胶体果胶铋、铝碳酸镁、硫糖铝、替普瑞酮等)。
5.细菌感染所致者给予抗生素。
6.腹痛明显可给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
(四)标准住院日为4-5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高度怀疑急性糜烂性胃炎(疾病编码ICD-10:K25.302)。
(1)有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诱因(应激状态、酒精、进食不洁食物、特殊药物等)。
(2)急性起病,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同级别医院近期内已查项目可自行决定是否取用):(1)血常规、便常规+潜血、尿常规;(2)肝功、肾功、离子、血糖、血淀粉酶;(3)心电图、腹部彩超、腹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4)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前做乙肝、丙肝等感染性疾病筛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糜烂性胃炎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疾病编码ICD-10:K29.5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版)。
1.存在反酸、嗳气、上腹饱胀和疼痛等临床症状。
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胃炎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慢性胃炎。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胃炎(疾病编码ICD-10:K29.502)。
2.胃镜下可见胃黏膜糜烂灶(平坦型或隆起型)。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3-4日。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指标筛查(乙肝、丙肝、HIV、梅毒);
(3)胃镜(活检病理学检查)或消化道钡餐检查;
(4)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
(5)C13或C14呼气试验。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血淀粉酶;
(2)肿瘤标志物;
(3)腹部立卧位平片;
(4)上腹部CT或MRI。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版)。
1.一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根除Hp药物、抑制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促动力药、消化酶制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无
(八)手术日。
无
(九)术后恢复。
无
(十)出院标准。
1.诊断明确,除外其他疾病。
2.反酸、嗳气、上腹饱胀和疼痛等临床症状缓解,可应用口服药物维持治疗。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合并其他疾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胃镜结果提示高级别瘤变、癌变等需要内镜下EMR、ESD以及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转入相应临床路径或外科手术治疗。
4.患者在被充分告知的情况下,拒绝配合必要的检查项目和/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