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诗
第十七章 西洋器乐艺术——交响诗
(2)茂密的森林主题 作者用圆号和小号演奏,在溪流向前快速流动的音乐背景上,圆号具有鲜 明的标题性意义,犹如猎人的号角声,在茂密的森林中显得悠长、深远。 (3)乡村婚礼主题 作家用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共同来表现这段灵动、活跃的旋律,表现出一幅 平和、温馨、欢乐的画面,生动展现了捷克民族的民间风俗。质朴、热情的旋 律象征着捷克民族人民的淳朴、朴实无华的性格,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 明的民族风格。 (4)湍滩主题 在e小调极不稳定的情况下,加上和声的八度旋律,引出主题中有些动荡不 安的基调。这段旋律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主题 性格鲜明、瞩目,标题性意义强烈。
(1)引子部分
音乐严峻深沉,引出抒情悲叹的主题,随着 音乐的发展,情绪趋向高昂,充满战斗的激情, 最后以充满信心的辉煌壮丽的结尾结束。
西贝柳斯 (2)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包含两个形成尖锐对比的因素:第一因素是极不稳定的和弦乐句, 表达出一种受禁锢的原始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随后,第二个因素同前面形 成尖锐对比,木管乐器吹出有宗教气质的主题,代表一个热诚的祷告,进一步表 达人民的苦难心情。
第二节 交响诗作品欣赏
1. 亚历山大•波菲烈维奇•鲍罗丁《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原为鲍罗丁为马林斯卡娅剧院艺术展览会 所作的配乐,创作于1880年,成为一首独立的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 内容:《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是一部以俄罗斯生活景象为题材的交响音画, 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和情调。它是一首双主题变奏曲。 赏析:
4. 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 二首交响诗,被称为捷克第二国歌。 背景:沃尔塔瓦河是流经捷克的一条大河,它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被捷 克人民称为“母亲河”,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内容:生动描绘了沃尔塔瓦河两岸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展 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生活画面。 特点:乐曲充满了民间传说、民间歌曲以及民间舞曲的韵律和节奏,主题 温婉如歌、轻缓流转,充满诗意和纯洁的情感,打动人心。 地位:它所体现出的交响音乐写作技法、民族艺术色彩与个人风格为捷克 音乐树立了一座里程碑,成为交响音乐中的典范之作,也是浪漫派标题音乐的 代表作品之一。 赏析: (1)引子主题 引子主题,主要描绘了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共同汇聚成一道 洪流,冲击着卵石哗啦啦响。
世界十大交响诗
世界十大交响诗一、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乐曲之一,也是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
这部交响曲不仅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宏伟的作品之一,更因其第四乐章中采用合唱团和独唱演员,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团结的理想,成为了对世界文化的一种深刻影响。
作品的一系列旋律与和声的创新,开创了交响乐的新局面,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被誉为他最为深沉、感人的作品。
作曲家在这部交响曲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无奈和绝望,以及对于未来的无限期待。
整部交响曲贯穿了柴可夫斯基的浪漫主义情感,带有强烈的矛盾与冲突,展现了作曲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表达。
这部作品至今仍是世界上知名、备受称赞的交响曲之一。
三、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是他最为耳熟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以其深沉、朦胧的风格成为了舒伯特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之一。
作品展现了舒伯特对于生命深邃感悟的情感表达,全曲情绪导向的发展、声部配比、和声的丰富变化皆因舒伯特在作曲风格上的深度探索而显得独具深意。
《未完成交响曲》也因其残缺不全的形式,在推出后引起了众多音乐家的浓厚兴趣,后来被很多人改编补全,成为了不朽的经典之作。
四、奥尔芬《卡门-序曲》法国作曲家奥尔芬的“卡门-序曲”是交响乐中的一颗明珠。
这部作品由其歌剧《卡门》的序曲改编而成,音乐充满了激情与魅力,富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情。
这部作品塑造了法国交响乐的光辉形象,也成为了交响乐中的一个经典之作。
五、拉威尔《达菲丽舞曲》拉威尔的《达菲丽舞曲》是其乐坛中首屈一指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将民间舞蹈与古典音乐结合在一起,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极具挑战性的旋律,堪称是拉威尔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誉为世界上最杰出的音乐作品之一。
六、罗伯特·舒曼《春之交响曲》罗伯特·舒曼的作品中,《春之交响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和感悟,以及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美好祝福。
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堂吉诃德》演唱分析
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堂吉诃德》演唱分析《堂吉诃德》是奥地利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创作的一首交响诗,根据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改编而成。
该曲以交响乐的形式表达了小说中主人公堂吉诃德豪情壮志和幻想世界的形象,深受音乐爱好者喜爱。
下面将对这首交响诗进行分析。
该曲的曲式结构是典型的序奏与两个主题和尾声的形式。
整首曲目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分为序奏部分、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和尾声四个部分。
序奏部分开头的大型弦乐和乐器共奏的音符,创造了宏伟的氛围,表现了堂吉诃德的豪情壮志和梦想的气氛。
接着,木管乐器和弦乐器交替表现,音乐节奏迅猛,旋律跌宕起伏,展现出堂吉诃德冒险的决心和无畏的精神。
第一主题是最具标志性的旋律之一,由单簧管奏出,并一直贯穿整首曲目。
它的旋律优雅而轻盈,让人联想到堂吉诃德无拘无束的幻想世界。
乐曲中还穿插了小提琴和木管乐器的对话,让整个乐曲更加生动有趣。
第二主题则是由法国号吹奏,音调高亢,气势磅礴,象征着堂吉诃德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一主题以其庄严华美的旋律,展现了堂吉诃德进军战斗、追求理想的激情。
尾声部分则是曲目的最后一部分,由管弦乐器全体合奏,音乐旋律相对平稳,逐渐平息下来。
这部分音乐转变的平静表达了堂吉诃德最终走向失败、无法实现他的梦想的遗憾和无奈。
整首曲目的演唱分析中,除了乐器合奏之外,还需要注重指挥家的指挥和乐队成员之间的配合。
指挥家需要准确地捕捉到曲目中的动态变化和细微之处,合理安排乐队成员的演奏节奏和力度。
乐队成员则需要在指挥家的指导下精确地演奏每一个音符,同时要注意和其他乐器的配合,确保整体音乐效果的完美呈现。
对于演唱者来说,要通过表情和体态来传达曲目中表现的情感和形象。
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不同旋律的情感色彩及其变化,通过声音的变化来传递给观众。
还需要有充足的声音技巧和音乐理解力,才能真正演绎好这首交响诗。
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堂吉诃德》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音乐表达堂吉诃德的豪情壮志和幻想世界。
著名的交响诗
著名的交响诗包括:
1. 李斯特《前奏曲》:它是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部交响诗,也是李斯特十三部交响诗中最著名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
此曲取材于法国诗人拉马丁的诗篇《诗的冥想》,创作采用倒置的奏鸣曲式与奏鸣曲式相结合的方式,旋律优美,配器精彩纷呈,结构细腻精巧,饱含人生哲理。
2. 圣桑《骷髅之舞》:这首乐曲乍一看有点毛骨悚然,但静心细听却会发现是一首非常优美和富有想象力的乐曲,也是圣桑四部交响诗中最负盛名的一首。
乐曲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愤怒的日子》的曲调,给人一种诡异、阴阳怪气的感觉。
起初音很弱,逐渐发展到全奏,好像聚集到墓场上的骷髅越来越多,舞蹈也跳得越来越热烈。
3. 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被誉为是交响音画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各种乐器色彩鲜明,跌宕起伏的曲调令现场观众激动不已。
此外,还有鲍罗丁的交响诗《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丁晓里创作的管弦乐《我的中国心》等也是非常著名的交响诗作品。
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
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
摘要:
1.理查施特劳斯的简介
2.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的特点
3.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的代表作品
4.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的影响
正文:
理查施特劳斯,全名理查德·施特劳斯,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涉及交响诗、歌剧、室内乐等多种音乐形式。
施特劳斯的音乐作品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他的交响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善于运用音乐的手法来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画面,给听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同时,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还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他的作品中常常包含着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的代表作品包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唐吉诃德》等。
其中,《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交响诗之一,该作品以尼采的同名哲学著作为灵感,通过音乐的形式,描绘了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过程。
《唐吉诃德》则是施特劳斯的另一部代表作,该作品以塞万提斯的名著《唐吉诃德》为蓝本,通过音乐描绘了唐吉诃德的冒险故事。
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为后来的交响诗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对歌剧、室内乐等音乐形式产生了深
远影响。
同时,施特劳斯的交响诗也影响了后来的音乐家,许多音乐家都受到施特劳斯的启发,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世界十大交响诗
世界十大交响诗《世界十大交响诗》一、原文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很难确切列出“世界十大交响诗”的固定版本,不过以下几首经常被提及并推崇。
1.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理查·施特劳斯)大幕开启,先是一段震撼人心的日出主题,仿佛以磅礴的气势宣告一个宏大的世界即将展现。
从低沉神秘到光辉灿烂,如同黎明破晓时的那一道光,逐渐撕裂黑暗,展示出无尽的活力与可能。
2. 《塔索:悲叹与胜利》(李斯特)音乐以主题的不断交织和碰撞,时而体现出塔索那悲叹的孤独命运,就像一个在黑暗角落独自舔舐伤口的侠客,困在了生活的泥沼里。
而当胜利的旋律奏响时,又如同英雄披荆斩棘,重获荣耀,光辉洒遍全身。
3. 《沃尔塔瓦河》(斯美塔那)音乐就像一条跳动的河流,开始是涓涓细流,源头的清冷与宁静令人遐想。
逐步汇聚力量,支流融入,在森林田野间穿梭奔腾,壮阔的河景、民间的欢笑在旋律中跳动着展现出来,最后归于大海的磅礴。
二、衍生注释-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是尼采著作中的人物形象。
在交响诗中,理查·施特劳斯用音乐表达出这个形象所蕴含的哲思等丰富内涵。
- “日出主题”:运用大量乐器构建出宏伟壮丽、逐步增强的意象,以象征日出时的光芒从微弱到强烈的变化过程。
- 《塔索:悲叹与胜利》- “塔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
他的一生充满波折,这首交响诗通过音乐讲述他的人生情绪起伏。
- “悲叹的孤独命运”:通过一些低沉、缓慢、哀怨的旋律线条表达塔索的困境与忧愁。
- 《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境内重要的河流。
斯美塔那细致地描绘了河流的生态、两岸的生活等画面。
- “涓涓细流河源”:乐曲开始时用轻柔的乐器,如长笛等演奏出那种小溪流般的灵动清澈感觉。
三、赏析-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主题:这部交响诗犹如对尼采哲学思想的音乐解读,探寻人性、世界的本质与发展等宏大主题。
- 情感:洋溢着神秘、探索、深沉且宏大的情感。
交响诗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
交响诗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的前身是音乐会序曲。
交响诗在构思上,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题材相联系。
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李斯特的《山间所闻》、《前奏曲》、《马捷帕》、《理想》、《从摇篮到坟墓》等交响诗,都是以诗歌为题材的、表现诗的意境的作品。
也有一些交响诗,是以绘画为题材的,或者是描写自然风光的,可以称为“音画”、“交响画”或“交响音画”。
俄国作曲家鲍罗廷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一幅交响音乐的风俗画。
这是一首描写吉尔吉斯草原风光,并从中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交响诗。
鲍罗廷在总谱前面,写上了这个作品的标题:“在平沙漠漠、一望无际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了不大听见的俄罗斯和平歌声。
从远处可以听到马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东方曲调的奇异的歌声。
一个土著的商队渐渐走近。
它在俄国军队的保护下,穿过无边的沙漠,平安自由、无忧无虑地赶着路。
商队渐走渐远。
俄国人的歌声和亚洲人的曲调结合在一起,构成共同的和声,它的回声逐渐消失在草原的空气中。
”“交响音画”是以绘画为体裁,或者是描写自然风光的交响诗,可称为“音画”、“交响画”、或“交响音画”。
“民族交响音画”是指19世纪民族乐派作曲家们所创作的这类题材的交响诗。
例如俄国作曲家鲍罗廷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一幅交响音乐的风俗画。
这是一首描写吉尔吉斯草原风光,并从中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交响诗。
“交响音画”的原形“交响诗”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的前身是音乐会序曲。
交响诗在构思上,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体裁相联系。
交响诗始创于19世纪中叶,创始者时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李斯特写过13首交响诗,这些作品的内容,大多取材于诗歌、戏剧或绘画;总谱的前面常常有一篇序言,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题思想,或引用有关诗文,说明作品的题材内容。
这一篇序言或引用的诗文就是作品的标题。
211056794_生与亡为邻,在孤岛寻觅永恒_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诗《死之岛》
在欧洲,柏树(Cypress )向来被视作哀悼、悲哀之情的意象,尤其在西方美术作品中更是常常与“死亡”相联系。
这或许与流传已久的古希腊神话传说有关:在基俄斯岛上,国王忒勒福斯有一个名叫基帕里瑞索斯(Kyparissos )的儿子。
这位王子长相出众,深受太阳神阿波罗的喜爱。
阿波罗将雄鹿送给他当作礼物,王子也将这只小鹿视作珍宝,寸步不离。
但好景不长,在一次狩猎中,王子误杀了正在熟睡的小鹿。
悲痛欲绝的王子找到阿波罗,祈求他施展神力,让自己陪小鹿一同死去。
阿波罗只好将他变成一棵柏树。
柏树分泌出的汁液挂在树干上,如同他哭泣的泪珠。
十九世纪瑞士象征主义画家阿诺德·勃克林(Arnold Bocklin )非常钟爱柏树这一元素,《死之岛》(The Isle of the Dead )便是其中重要的作品之一。
画作的主体是一片茫茫无际的大海,中心的孤岛被峭壁环绕,高耸的柏树林如同守护神一般矗立在小岛中心。
海上有一叶小舟,船头上横放着一副棺“古老柏树下,哭泣的梦境收割于长眠、静谧的孤岛。
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一般,由白衣的死神将一船船的人运去往生之处。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文字_赵月卿生与亡为邻,在孤岛寻觅永恒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诗《死之岛》Live Along Death, and Searching for Eternity in a Lonely IslandRachmaninoff’s The Isle of the Dead椁,身着白衣的死神静立在船上,摆渡人卡隆(Charon )正划着船渡过冥河,驶向地下世界,驶向勃克林想象中那满是悬崖绝壁的“死亡之岛”。
船只划过,在水面留下淡淡的水纹,整幅画中唯一的动态元素丝毫没有打乱这场庄严旅途的步伐。
1906年,拉赫玛尼诺夫在德雷斯顿博物馆中看到了黑白版的《死之岛》画作,极受震撼。
茂密的柏树,幽静的海面,厚重的布局和神秘的内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是,拉赫玛尼诺夫以此为灵感,创作了那部名噪一时的殿堂级交响诗——《死之岛》。
交响诗
百科名片
交响诗(symphonic poem),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多采用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音诗、音画、交响童话等,这些也是与交响诗相类似的音乐体裁。
拉马丁的原诗充满着对人生的怀疑,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思想。李斯特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解释拉马丁的诗,把诗中所写人生道路上的各个阶段,看做是“一系列的前奏曲”,把它们描绘成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生活图画;尽管因遭受打击而灰心丧志,最后还是肯定生活,并信心百倍、活力充沛地投入了生活。李斯特根据表现标题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奏鸣曲式的原则。全曲所有的主题都脱胎于一个有调。这个音调包含三个音,是从表示疑问的语言音调概括而成的。从这个音调蜕化出来的各个主题,每次再现的时候,都作了种种不同的变化,用来表现不同的形象和意境。这种手法,叫做“主题变形”。这“主题变形”是李斯特在协奏曲和交响诗等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也是李斯特以后的各种标题音乐中常用的手法。
编辑本段中国的交响诗
中国的交响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林声翕的《壮丽的海洋》、杜鸣心的《祖国南海》、张千一的《北方森林》、庄曜的《草原音诗》),描述瑰丽的民间故事(如江文也的《汨罗沉流》、施咏康的《黄鹤的故事》、杜鸣心的《洛神》),赞颂藏传佛教的崇高(如黄安伦的《巴颜喀拉》、王学诗的《拉卜楞印象》),表现英勇的革命斗争(如瞿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刘福安等的《八一》、何占豪的《龙华塔》),歌颂革命英雄人物(如朱践耳的《纪念为真理献身的勇士》、辛沪光的《嘎达梅林》、田丰的《刘胡兰》、吕其明的《白求恩》),概述祖国的经济发展(如杜鸣心的《对阳光的忆念》)和作曲家的自白(如陈培勋的《新潮逐浪高》、杜鸣心的《秋思》)等,都是中国现代交响诗的重要主题。其中林声翕的《壮丽的海洋》创作于1944年,是中国的第一部交响诗。
交响诗
中国的发展
交响诗《嘎达梅林》1944年,林声翕创作了中国第一部交响诗《壮丽的海洋》。在这之后,有描绘山水风光 的《祖国南海》(杜鸣心曲)、《北方森林》(张千一曲),有描绘民间故事的《汨罗沉流》(江文也曲)、 《黄鹤的故事》(施咏康曲),有赞颂宗教的《巴颜喀拉》(黄安伦曲)、《拉扑楞印象》(王学诗曲),有表 现革命斗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瞿维曲)、《八一》(刘福安曲)、《嘎达梅林》(辛沪光曲)等 。
19世纪70年代,交响诗在法国流行活跃起来。
20世纪前后
20世纪前后,有代表性的交响诗作品有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的《英雄之歌》,德沃夏克意图详尽地表 现叙事诗的情节和人物;法国作曲家杜卡的《魔术师的门徒》,风格明快、简洁、精致;西贝柳斯的《芬兰颂》;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的《牧神午后》,该作已不是叙事性的作品,而是具有装饰的特点以及印象主义色彩 。
正式进入20世纪后,只有为数不多的作曲家进行交响诗创作。其中有巴托克的《科苏特》,阿诺尔德·勋伯 格的《佩雷斯与梅丽桑德》,埃尔加的《波隆尼亚》,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之歌》,以及乔治·格什温的《一 个美国人在巴黎》等。交响诗在西欧的音乐中渐渐失去了体裁的特点,从内部进行着改变,向交响音画靠拢。随 着浪漫主义美学原则逐渐被抛弃,交响诗也因而逐渐衰落 。
交响诗
器乐体裁
01 范围界定
03 主要分类 05 代表人物
目录
02 发展历程 04 结构特点 06 相关评价
基本信息
交响诗(Symphonic Poem),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单乐章交响曲,最早由匈牙利作曲家弗朗兹·李斯特创立。 交响诗的音乐结构形式并不固定,基本以奏鸣曲式结构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自由发展。内容往往根据文学、 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为主,是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交响诗强调音乐的矛盾冲突,戏 剧性与抒情性是其主要的表现内涵。 概述图人物:李斯特
校园交响诗(节选)
校园交响诗(节选)一、原文:《校园交响诗》蜂巢教室,像一只蜂巢。
排列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
上课铃一响,你一格,我一格,大家坐好。
在老师的传授中汲取,在各科的书籍里寻觅。
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
在知识的大海里采集、探索、积累。
像金色的小蜜蜂在花海里采集花粉,嗡嗡嘤嘤地飞鸣、渴求。
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
鸟岛下课了,校园,像一座鸟岛。
美的交响曲回旋在这一片乐土。
花丛树下,草坪操场,运动衫,彩裙……飞翔的、流动的身影,旋转的舞步,亭亭玉立的风姿,像鸟儿款款的低飞,欢快的跃动,像鸟儿抖翅的舞蹈,恬静的栖息。
歌声,笑语,像海潮的喧哗中,鸟儿倾心的鸣啭。
同浴着阳光,共享着欢乐,又增添着温暖,充实着幸福。
啊!一个生动活泼的大课间。
花瓣给老师送去敬爱与祝福,在教师节的那天早晨。
它——一瓣一瓣,那花瓣,多像学生们诚挚的心。
老师把这些花瓣,一瓣一瓣地贴在她备课笔记的扉页上。
她笑了,甜甜的笑了。
看着这些花瓣,她想起了一群孩子。
露珠老师窗台上的一盆花,昨天傍晚还好好的,怎么一夜之间就败了?是调皮的风?还是粗心的雨?不是风,不是雨,是老师的小弟子。
看——那露珠还滴在花盆边上呢。
原来他趁老师不在,想给老师浇浇花。
不料,用力太猛,把花盆里的土都带出来不少。
把善意的脚步放轻点,别惊扰了,这晶莹的、一片梦境……弦校园里常常奏响大型的“音乐会”,有口琴的,有手风琴的,有电子琴的,有小提琴的……这些乐器变幻出不同的音色、旋律。
逢到星期一的早晨,齐聚在操场绿茵上的,是一个个莘莘学子,他们身上朝气迸发的光辉,如同几十把竖琴同时奏响。
一切音符都活跃起来,跳跃起来,都有了生命——组成为一支壮丽的交响曲。
向着蓝天,向着白云,向着未来,唱出青春的蓬勃的歌,理想的多媒体的歌。
二、衍生注释:1. “蜂巢”:把教室比喻成蜂巢,是因为教室里排列整齐的桌椅像蜂巢里一格一格的蜂房。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赏析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赏析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乐,起源于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由李斯特所创,大多以诗歌、戏剧、绘画、故事传说、历史事迹及自然景物等文学作品为题材,是音乐与外在世界和姐妹艺术相结合的结果。
交响音画、交响素描、交响叙事曲、交响童话、交响幻想曲等体裁也属于交响诗范畴。
交响诗通常有标题,通过主导动机等手法表达具体的音乐形象和音乐特征,帮助欣赏者去感受音乐的意境、塑造真实可感的音乐形象。
其曲式结构灵活多变、不规则,可用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自由曲式创作,并常将不同结构糅合在一起,通过主题变奏的手法,从一个或几个基本主题蜕变出形象、性格迥然不同的派生主题,塑造出表现特定标题内容的艺术形象。
斯美塔那(1824年~1884年)斯美塔那是捷克作曲家,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
斯美塔那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5岁参加弦乐四重奏演出,6岁举办钢琴独奏会,8岁创作第一部作品。
1848年参加反抗异族压迫、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被迫流亡国外。
1850年任瑞典哥尔德交响乐团指挥。
1861年回国后任布拉格合唱团指挥。
1874年不幸双耳全聋,他在痛苦中辞去剧院指挥职务,以惊人毅力坚持音乐创作。
斯美塔那用他的作品激发捷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成为捷克的民族英雄,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者。
斯美塔那的主要作品有8部歌剧、11部管弦乐作品、2部弦乐四重奏,以及若干钢琴曲和声乐曲。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欣赏作品写于1879年,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
《我的祖国》综合了“交响诗”和“套曲”两种结构,是以捷克人民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历史以及祖国秀丽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情等为题材而创作的。
作品共6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是一部有标题的交响诗,既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贯穿起来连成整体。
其中,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最为著名,艺术形象鲜明,通俗易懂,演出次数最多,最受人们的喜爱。
《沃尔塔瓦河》描写了贯穿布拉格的一条大河——沃尔塔瓦河。
10首不得不听的经典交响诗
10⾸不得不听的经典交响诗▲有⼈把圣桑的交响诗《骷髅之舞》做成动画看着⼀堆⾻头跳舞⾮但不阴森,反⽽觉得很有趣呢1交响诗(symphonic poem)脱胎于19世纪的⾳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
交响诗的形式不拘⼀格,是按照⽂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成的⼤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乐的主要体裁之⼀。
以单乐章的形态⽐较典型,在民族主义时期以及浪漫主义晚期也会出现套曲形式的交响诗。
⼀起来欣赏这 10⾸经典交响诗作品吧1《前奏曲》李斯特这是⾳乐史上最为著名的⼀部交响诗,李斯特也是这⼀体裁的⾸创者。
这个外向型的家伙虽然以“炫技钢琴家”著称,但⼀旦深刻起来也不得了。
这⾸《前奏曲》是他交响⾳乐的代表作,取材于法国诗⼈拉马丁的诗篇《⼈⽣》,但⼀扫原作消极的⼼态,变为⼀曲歌颂⽣命、歌颂光明的胜利凯歌。
作品旋律宽⼴优美,配器精彩纷呈,结构细腻精巧,并且在作曲技法中巧妙地运⽤“主体变形”的⼿法,直接预⽰着后来⽡格纳的“主导动机”。
索尔蒂指挥,李斯特《前奏曲》2《骷髅之舞》圣桑圣桑是⼀位多产的作曲家,其作品结构⼯整,配器华丽,⾊彩丰富,通俗易懂,但某些作品过于追求表⾯的华彩效果,质量不匀。
这⾸《骷髅之舞》是他交响诗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完成于1874年。
整部作品从弱奏开始,突然独奏⼩提琴奏出圆舞曲的节奏,描写死神的骷髅互相击碰着出现了。
根据作品要求,这把⼩提琴需要特殊定弦,以描绘深夜墓地寂静和恐怖的⽓氛,乐曲逐渐发展到全奏……正当骷髅之舞跳得热烈之际,⼀缕阳光出现,各种⿁魅魍魉马上散去,留下空旷的⼤地。
Danse Macabre (骷髅之舞) Alain Lefevre - A Celebration of Excellence3《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鲍罗丁这部作品堪称作曲家最著名的代表作,创作于1880年,这⼀年是俄国皇帝亚历⼭⼤⼆世继位25周年,当时筹划举⾏⼀个“俄罗斯历史活动画⾯配乐展览会”,画⾯的题材选⾃俄罗斯历史上的⼀些故事和传说。
交响诗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
交响诗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的前身是音乐会序曲。
交响诗在构思上,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题材相联系。
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李斯特的《山间所闻》、《前奏曲》、《马捷帕》、《理想》、《从摇篮到坟墓》等交响诗,都是以诗歌为题材的、表现诗的意境的作品。
也有一些交响诗,是以绘画为题材的,或者是描写自然风光的,可以称为“音画”、“交响画”或“交响音画”。
俄国作曲家鲍罗廷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一幅交响音乐的风俗画。
这是一首描写吉尔吉斯草原风光,并从中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交响诗。
鲍罗廷在总谱前面,写上了这个作品的标题:“在平沙漠漠、一望无际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了不大听见的俄罗斯和平歌声。
从远处可以听到马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东方曲调的奇异的歌声。
一个土著的商队渐渐走近。
它在俄国军队的保护下,穿过无边的沙漠,平安自由、无忧无虑地赶着路。
商队渐走渐远。
俄国人的歌声和亚洲人的曲调结合在一起,构成共同的和声,它的回声逐渐消失在草原的空气中。
”“交响音画”是以绘画为体裁,或者是描写自然风光的交响诗,可称为“音画”、“交响画”、或“交响音画”。
“民族交响音画”是指19世纪民族乐派作曲家们所创作的这类题材的交响诗。
例如俄国作曲家鲍罗廷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一幅交响音乐的风俗画。
这是一首描写吉尔吉斯草原风光,并从中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交响诗。
“交响音画”的原形“交响诗”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的前身是音乐会序曲。
交响诗在构思上,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体裁相联系。
交响诗始创于19世纪中叶,创始者时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李斯特写过13首交响诗,这些作品的内容,大多取材于诗歌、戏剧或绘画;总谱的前面常常有一篇序言,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题思想,或引用有关诗文,说明作品的题材内容。
这一篇序言或引用的诗文就是作品的标题。
交响诗的名词解释
交响诗的名词解释交响诗,又称交响诗曲,是一种结合了音乐和文学元素的音乐形式。
它既是音乐作品,又有着一定的叙事性质,以音乐的方式表达出诗意和情感,使人们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想象出丰富的画面和故事情节。
交响诗由德国作曲家李斯特创造,他在19世纪中叶将交响诗的概念引入音乐领域。
李斯特认为,交响诗是一种能够直接表达音乐家感情和思想的形式,它突破了传统交响乐的束缚,更加注重音乐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
交响诗一般由一个具体的文学题材或故事情节为基础,通过音乐来描绘和诠释。
它常常将长篇诗歌、小说、历史事件或传说变成音乐作品,通过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手法向听众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交响诗的音乐形式灵活多样,常见有序曲、变奏曲、咏史诗等。
交响诗的创作过程通常是由作曲家先选择好一个主题或故事情节,然后通过音乐去描绘和诠释这个主题。
作曲家要根据文学材料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来设计音乐的结构和表现手法,使音乐能够生动地传达出故事的情节和描绘的场景。
在交响诗的演奏过程中,乐手们要通过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将作曲家的意图传递给听众。
他们要准确地感悟和把握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演奏将其传递到观众的心灵深处。
同时,指挥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要能够领导乐团,准确地传达作曲家的意图,使得音乐表达更加生动和精准。
交响诗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唤起人们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通过音乐的表达,人们可以在心灵中构筑起一个个独特的场景和故事,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正因为如此,交响诗常常被用于配乐、表演和电影音乐中,给观众带来更加深入的体验。
在交响诗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作曲家都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交响诗作品。
比如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海》、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浮士德》、德国作曲家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
这些作品都展现了交响诗的多样性和魅力,让人们有机会在音乐中领略不同的文学和情感体验。
总之,交响诗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通过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以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故事情节和情感。
交响诗伏尔塔瓦河
圣 · 约翰峡谷
伏尔塔瓦河水继续向前奔流,当它穿 越圣·约翰峡谷时,巨浪猛烈的冲击着 石头、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这里 的音乐没有旋律,只有紧张、阴暗、 严峻的音响在不断增涨,铜管乐器和 定音鼓的加入,使音乐更加凶险.
主题旋律二次出现 ——“黎明时的伏尔塔瓦河”
河流川流不息,迎来了黎明,主题旋律更有生气地再现了。 (弦乐为主)
斯美塔那 捷克作曲家
创作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被称为捷
克第二国歌.
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河流,它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 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交响诗《伏尔塔瓦河》是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最著名的一首, 尤其是伏尔塔瓦河主题深刻地融入了捷克民族的情感和意志,成为捷 克民族的象征。
尾声
流 向 远 方
引子——“源头”
两条小溪自波西米亚的密林深处淌出,一 条水温而湍急(长笛演奏),一条水凉而 平静(单簧管演奏),与此同时,小提琴 清脆的波奏、竖琴晶莹的泛音犹如飞溅的 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辉.两条小溪欢悦 地向前流淌,它们蜿蜒奔流,彼此交汇成 壮丽的伏尔塔瓦河。
主题旋律——“伏尔塔瓦河”
我的祖国
斯美塔那(捷克)
乐曲分析
1—16小节
e小调,上行旋律
25—31小节
e小调,明显跳进
大调式风格特点: 有力的、坚定的、明亮的、 开阔的、愉快的、向上的
小调式风格特点: 忧郁的、悲壮的、阴沉的、 柔和的、悲伤的、暗淡的
17—31小节
F大调,上行旋律
32—50小节
F大调,向上后下
在欣赏音乐时要学会用音乐的语言来解析音乐
伏尔塔瓦河都经过了哪里?
舒马瓦山 林中狩猎
伏尔塔瓦河主题 乡村婚礼
交响诗名词解释
交响诗名词解释
交响诗是一种音乐体裁,通常由管弦乐团演奏。
它由一首在形式上具有合乐团特点的交响乐曲组成,旨在通过音乐来表达和诠释一种主题或理念。
交响诗在西方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典型代表之一。
交响诗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文学作品或历史事件,作曲家会选择一个故事情节或主题,然后通过音乐来描绘和表达。
相比传统的交响乐曲,交响诗更加注重音乐的故事性和情感表达。
交响诗的形式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结构,但通常包含多个乐章或段落。
每个乐章或段落都围绕着主题或情节的不同方面展开创作,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如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来表达情感和描绘场景。
交响诗通常由管弦乐团演奏,乐团的声部齐备,包括木管、铜管、弦乐、打击乐器等。
作曲家会充分利用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音色变化和层次感。
交响诗的演奏时长一般较长,可以达到几十分钟甚至更长。
因为它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和丰富的音乐内容,交响诗要求演奏家具备较高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解能力。
交响诗在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丰富了交响乐的形式和内容,也拓宽了音乐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交响诗的创作和演奏都需要音乐家和观众对音乐和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因此交响诗也常被视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总而言之,交响诗是一种以音乐为媒介来表达和描绘故事情节或主题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和层次感,使得听众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情感的流淌和场景的描绘。
交响诗的创作和演奏既需要音乐家的技巧和理解力,也需要听众的欣赏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响诗《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歌颂嘎达梅林的民歌和交响诗,培养学生热爱英雄、热爱民族音乐,深层次的领悟人生观、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聆听交响诗《嘎达梅林》,引导学生沿着嘎达梅林这一历史故事,感知音乐是怎样运用各种音乐要素(如:力度、旋律、节奏、音色、情绪等)来表现嘎达梅林的英雄事迹的。
重点:沿着嘎达梅林这一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感知音乐是运用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嘎达梅林的英雄事迹。
难点:指导学生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英雄!热爱民族音乐!
教学方法:合作、体验、模仿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辽阔的草原上蓝天白云,芳草萋萋,空气清新,人们喜爱摔跤、套马、跳舞、唱歌、更爱拉马头琴等。
但是,就在这美丽的草原上,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悲痛的事情,草原的英雄嘎达梅林牺牲了。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走进《嘎达梅林》
一、歌唱民歌《嘎达梅林》:
过渡语:“让我们走进草原,一起来歌唱这首内蒙古短调民歌《嘎达梅林》。
”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它是几拍子的?
生: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的。
歌曲是四拍子的。
2、再次聆听歌曲,让学生自由的跟着音乐打拍子,体验歌曲的节拍。
3、请同学们用“La”音,随老师的琴声哼唱歌曲旋律,感受上行旋律与下行旋律的情
绪变化,并为歌曲标出换气记号。
4、请同学们用连贯、流畅的声音随老师一起唱歌词,充分感受歌曲的抒情性。
二、聆听交响诗《嘎达梅林》:
过渡语:“悠扬的歌声,感人的故事,激发了作曲家辛沪光的创作热情,在1956年交响诗《嘎达梅林》诞生了。
什么是交响诗?”
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乐,大多以文学作品(诗歌、戏剧)为题材。
它包括音诗、音画。
交响诗通常是一个乐章。
过渡语:“交响诗《嘎达梅林》是以内蒙古民歌为素材,以嘎达梅林的历史故事为线索创作的。
”
1)你知道“嘎达梅林”这四个字的含义吗?
生:“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
2)你了解嘎达梅林的历史故事吗?
生:七十多年前,蒙古族封建王爷企图出卖土地,便勾结东北军阀强行开垦土地。
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嘎达梅林为了人民的土地,为了人民的利益率众起义,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斗争。
后来遭人陷害,被敌人包围,起义失败了,嘎达梅林壮烈牺牲。
过渡语:“交响诗《嘎达梅林》是单乐章的奏鸣曲式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组成。
让我们沿着嘎达梅林这一历史故事为线索,感受音乐是如何逐渐展开的?”
1、聆听音乐片段A,音乐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美丽辽阔的科尔沁大草原,孕育了勤劳勇敢的蒙古人们,人们过着安详宁静的生活。
2、聆听音乐片段B:
1)幽静的音乐突然被刺耳的音响打破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突然,传来了王爷出卖土地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人们被惊醒了。
2)音乐在力度上是如何塑造这一恶势力形象的?
生:用很强的力度,让整个乐队中的铜管乐器与打击乐器一起演奏来实现的。
3、聆听音乐片段C:听!什么吹响了?那是什么信号?它的旋律是上行的还是下行的?为什么?
生:小号吹响了!那是嘎达梅林号召人们起来反抗的号角声!运用上行的旋律,鼓舞着人们起来!起来!
4、聆听音乐片段D:
1)听到号角的人们,立刻采取了什么行动?
生:人们背着枪骑着马从四面八方奔驰而来。
2)音乐是用什么样的节奏来表现这一场景的?
请学生用XXX XXX XXX XX 这一节奏型拍腿,模仿马蹄声。
3)良驹勇士骑!
听!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师生一起在腿上打节奏。
看!勇士们骑着马儿过来了;———师生一起作骑马的动作。
听!远处又传来了马蹄声。
————师生一起在腿上打节奏。
4)随音乐,师生一起打节奏、作骑马的动作。
过渡语:“决战开始了!音乐也进入了高潮!”
5、聆听音乐片段E:
1)音乐把你带到了什么样的场景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带到了万马奔腾,悲壮惨烈的沙场。
看到了遍地的尸体,血流成河。
2)感受正义与邪恶两大势力的激烈交锋,说出最能表现两大势力形象的演奏乐器是什
么?
生:正义之师——小号;邪恶势力——定音鼓;铜管乐器;
过渡语:“起义失败了,嘎达梅林壮烈牺牲。
人们沉浸在悲痛中。
”
6、聆听音乐片段F:
1)听辨民歌主题出现了几次?感受音乐在情绪上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生:五次;情绪也逐渐由哀悼变成颂歌。
7、聆听音乐片段G:音乐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经过暴风雨洗礼后的草原,阳光明媚,多么的清新、美丽,令人向往!
8、聆听音乐片段H:感受乐曲是怎样结束的?
生:在强烈的号召声中结束全曲。
9、让我们完整地聆听乐曲的再现部,在音乐中缅怀、歌颂英雄嘎达梅林。
三、结束部分:嘎达梅林是用音乐凝成的诗,是一曲英雄的赞歌,让我们记住英雄的故事,唱响这首优美动人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