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略读整合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阅读整合课教学设计
教学
重难点
了解名著大意,体会人物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所用
课时
3
教
学
过
程
一、“三读”导学,阅读激趣
讲读《鲁滨孙漂流记》
(一)阅读作品梗概,了解大意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2.从梗概中,我们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
3.交流汇报两篇文章从内容到写法有何异同。
(三)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整本原著
课后对话中,男孩说汤姆刷墙的环节特精彩,我们也找机会读读原著吧。
【设计意图】交给孩子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孩子有读片段到读整本书,扩大阅读面。
(品味鲁滨孙遇到的困难及克服的办法)
(二)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之处
1.探究问题一:本片段大致在小说的哪个部分?你的理由是什么?
(1)学生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2.探究问题二:阅读鲁滨孙列出的“坏处”“好处”对照表,讨论它给鲁宾孙带来了什么?
3.教师小结。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的环境时,我们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境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略读整合课
备课教师
主题
走进国外名著——梗概+片段→整本
使用教师
教学
分析
这两篇课文是是两部长篇小说,课文内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
教学
内容
学习《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两篇课文与阅读原著。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2.通过品读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顽强生存下来的语句,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六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详案)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六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详案)小语单元整体教学六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感受外国经典的魅力一、话题导入:思想家XXX曾经在《论名著》中说过,读书可以明智,读书可以怡情,足以证明读书的意义非同一般,而阅读经典名著的意义更是不同凡响,阅读经典可以培养我们的民族气质,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信心。
我们中国就有许多古典名著,如一颗颗灿烂的星辰在悠久的文化长河中闪烁。
同学们,你都读过什么经典名著呢?(指名交流)同学们读过的中国经典真不少,其实外国的经典名著也很多,也很值得一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外国经典名著的魅力吧!(出示单元主题:感受外国经典名著的魅力)二、明确要求:1、首先,请同学们读一下单元导语,看看研究本组课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生自己读)2、谁来说一下,读完单元导语,我们研究本组课文时需要注意什么?(指名说,教师出示)三、自主研究:1、同学们,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经典名著吧,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些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读完每篇文章,你了解到文章讲了什么事?(2)读了每篇文章,你认识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人公?(3)读这些文章的时候,哪些语句让你深有感触,用铅笔标画语句,简单做批注。
2、(学生自在阅读,浏览完毕能够小组交换)四、组织交流前两课大意:1、同学们,首先让我们看看《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都讲了什么吧!(出示课题,逐一交流)2、那你又认识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怎样的凡卡?(出示课件,指明交流,预设,一个悲惨、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可怜、受气、渴望爷爷接他回乡下的凡卡。
)五、品读文本,感受人物悲惨命运。
同学们,通过交换我们了解到卖洋火的小女孩和XXX都是命运悲惨,处境不幸的孩子,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他们的悲惨和不幸呢?请你快速找到这些语句。
(生快速浏览)(一)、感受小女孩的可怜:1、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XXX笔下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她的命运之悲,生命之苦。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一、整体解读(一)阅读训练要素“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本单元围绕“革命理想”“高尚品格”的人文主题编排组织学习内容, 意在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了解英雄事迹, 学习高尚品质, 激发爱国情怀。
人文主题既是串联单元学习内容的“线索”, 也是本单元必须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 分别是《古诗三首》(李贺《马诗》、于谦《石灰吟》、郑燮《竹石》)、李星华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和杨旭的《金色的鱼钩》。
选编这四遍课文, 不仅仅是为了落实有关“革命理想”“高尚品格”的人文教育, 更重要的是为了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 即“阅读时, 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 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明显看出, 有关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的学习主要从四年级开始, 在低段还未曾涉及。
这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篇目选择有很大关联, 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 为了理解文章主旨、体会思想感情, 借助的中间“载体”从中低段的课本插图、关键语句更加聚焦到文章主体——人物本身(有关人物的描写);从篇目选择上, 中高段写人写事的篇目更多, 意义更深刻。
综观表格中所梳理的与人物描写方法有关的阅读训练要素, 四上开始接触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 四下、五下和六上也有继续学习, 所以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对找出文中有关人物神态、言行的描写应该没有困难, 那么此阅读训练要素的难点应该放在“体会人物品质”上。
低中段为了理解课文内容, 大多是借助课文中提供的明显(关键、主要)信息、图画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 聚焦从课文中提取信息, 更偏“向内”的学习。
而从五年级开始, 学生结合所查找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 是一种“内外结合式”的学习。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完整版教案
教学反思:(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①小组交流:读一读,看能感受到什么?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从对毛泽东的动作描写中感受到毛泽东失去爱子后的悲痛心情。
2.练一练,学运用。
(1)从“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中选一种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
(2)学生自由练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合作,互助修改。
(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二)下面的语句写出了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句子。
1.读一读,找规律。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①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什么?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一向从容镇定”“双手却有些颤抖”描写了沃克医生前后不同的表现。
从沃克医生“一向从容镇定”到“双手却有些颤抖”的变化能感受到沃克医生的震惊、激动、紧张,感受到沃克医生对病人的关心。
(2)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三、展示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①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什么?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三、学习“书写提示”。
1.观察上面的一段话,说说在格式上有什么特点?(1)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3)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
2.选择在巡视中发现的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相机指导学生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1)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2)段落要分明。
四、学习“日积月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
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相关链接
火柴为什么能在墙上擦燃?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火柴的出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使人类摆脱了“钻木取火”的原始方式。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1805年问世的,称为硫酸火柴,火柴头浸入硫酸中才燃起火来。
2.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3.探讨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1.品读原著,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人物优秀品质,并启发学生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2.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单元
课时
安排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写出正确的读音。
(1)小女孩的一只( )拖鞋也没有了,只( )好赤着脚。
(2)她忘不了( )今天是大年夜,而她却为了生计不得( )不上街卖火柴挣( )钱。
2.区别组词。
梗( )蹒( )跚( ) 便( ) 瞒( )栅( ) 蜷( ) 焰( )烘( )
倦( ) 掐( )哄( )
橱( ) 烁( )魂(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主要途径,让学生在读中质疑、释疑,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体会情感。
2.引导学生把读、思、议结合起来,想象出画面,议出感悟,读出情感。
3.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
4.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默写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草原》、《丁香结》、《月光曲》、《书湖阴先生壁》。
通过对这四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本单元课文所描绘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画出重点词语,做好批注。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 板书内容:课文标题、作者、主要内容、主题、重点词语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性作业: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 提高性作业: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描写自然风光的短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最新】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外国名篇名著——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
“外国名篇名著”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单元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
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结合本组专题,“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
设计理念:本单元设计依据“以读为本”“尊重个性”“自主合作”的理念,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让“读和思”贯穿教学始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合作学习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从根本上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教学方法方面,学习本单元,要加强对学生默读、速读的训练,学生能准确筛选主要信息,概括出内容要点,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要抓住细节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尽量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应用语言。
模块一:整体感知教学目标:1.掌握本组课文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借助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并了解更多的外国作家和作品。
教学重点: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合课 教案
第一课时: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能读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千锤万凿、一拥而入、含糊、精兵简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背诵《古诗三首》、《为人民服务》2-3节以及语文园地四的“日积月累”。
3.通过阅读三首古诗,感受托物言志的写法特点。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读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千锤万凿、一拥而入、含糊、精兵简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等词语。
2.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背诵《古诗三首》、《为人民服务》2-3节以及语文园地四的“日积月累”。
教学具准备:课件第二课时:第四单元理解巩固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受到革命文化教育。
2. 能借助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积累有特色的开头和结尾,掌握一组有劝勉意义的俗语。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受到革命文化教育。
2.难点:学会抓住刻画人物言行的语句,感受人物形象。
能借助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具准备:课件第三课时:习作:心愿教学内容:p69教学目标:1.能用流利、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愿望。
2.选择合适的材料,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能用流利、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愿望。
2.选择合适的材料,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自由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让学生说真话、写真话,表达自己最希望实现的愿望。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句、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草原》、《月光曲》、《金色的鱼钩》、《伯牙鼓琴》四篇课文。
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句、篇,提高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人生的真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标注生字词,查字典理解词义。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的顺序,详细列出每个环节的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提高写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组选编的四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前两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后两篇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
四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结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紧紧围绕《鲁滨孙漂流记》,“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
【教学设计思绪】依据“以读为本”“尊重个性”“自立合作”的理念,不搞“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让“读和思”贯串教学一直,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放手让学生经由过程自读、自悟和合作研究,体味文章的思想内涵,表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从本组的编排特点出发,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内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从单篇作品的研究走向长篇作品阅读,在名著梗概和精彩片段引领下,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文学名著。
【单元教学目标】1.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相关外国名篇名著。
2.通过拓展阅读,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其生命体验,关心1人物命运。
3.加强对学生默读、速读的训练,进一步造就学生正确筛选首要息,归纳综合内容要点,体味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本领。
【单元教学流程】第一模块:走近名篇名著——预标(2课时)【预习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预习方针】1.认识本单元的21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包括:1.《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过故人庄》)2. 现代文《北京的春节》3.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古诗的意境,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理解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
2.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的提高,写作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京春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春节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第一环节:学习《古诗两首》,详细解读诗句,分析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3. 第二环节:学习现代文《北京的春节》,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描绘的春节场景。
4. 第三环节: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巩固知识。
6. 写作指导:以《我的春节》为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过故人庄》意境及作者情感。
2. 板书现代文《北京的春节》文章结构及重点词汇。
3. 板书《鲁滨逊漂流记》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春节》写作练习。
2.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经历,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完成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更多关于春节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拓宽知识面。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写作比赛,锻炼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理解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第13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第13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文本解读】《金色的鱼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一篇略读课文。
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小学语文要素包含的是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
语文要素应该是与学段学习内容和目标相对应的,但更加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为凸现语文素养,明晰教学目标,现使用的部编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即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将单元课文组织在一起,同时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包括必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分布在各个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线索。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围绕这两个语文要素,本单元教材设计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不仅可以借助言行体会人物品质,还能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先烈的革命故事;《金色的鱼钩》引导学生从言行描写中体会老班长的可贵品质;《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并借助“阅读链接”理解课文的关键语句;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要求学生能品读语句,通过外貌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小说,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学习提示,在自主阅读中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概括课文大意,然后综合运用小学阶段学得的方法,自主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结合环境描写体会人物精神品质,在交流与分享中,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本篇课文《金色的鱼钩》内容过长,教学时应抓住核心问题,凸显重点,大胆取舍,长文短教。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则是: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展现人物个性特点的表达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3.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主题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
平凡的人物却有着非比寻常的美德精神。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高尚品格”这一专题写的。
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故事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2.本单元重点(1)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故事三首》通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坚劲顽强、光明磊落的优良品质。
《十六年前的回忆》充分表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主席赞扬张思德那种为人民而生、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共产主义精神。
《金色的鱼钩》中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使读者不得不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红军老战士而感动。
(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提炼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并结合课堂练笔进行及时地运用,为后面的习作积累写作方法。
2.课时安排10 古诗三首 (2)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2)12 为人民服务 (2)13* 金色的鱼钩 (1)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1)习作心愿 (2)语文园地四 (2)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络、锤、凿、焚”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竹石》。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竹石》。
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一、课题引入1、(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马)你们都知道有关马的哪些知识呢?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们喜欢马吗?(喜欢)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精选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1.《草原》——文章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2.《丁香结》——通过描绘丁香花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草原和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谈谈对这两种事物的认识。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自然景物,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5.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作者。
2. 生字词。
3. 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4. 重点句子及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草原或丁香花的短文。
(3)思考:文章中的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的?2. 答案:(1)见课本。
(2)学生自由发挥。
(3)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热爱大自然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课堂讲解、实践情景引入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设计篇1学习目标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
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1.下面我们就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世界。
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说一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在文中空白处写一写。
3.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非常寒冷;非常饥饿——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学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以读促悟,以读促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语言的生动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探求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 课文:《草原》、《丁香结》、《竹石》、《石灰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学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1)通过反复朗读,以读促悟,以读促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语言的生动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文插图、教学课件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用品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做好批注。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读引领课】 【略读整合课】
3、聚焦关键,悟诗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1)结合课文插图,加上你的理解,展开想象,细细品味,诗中的竹子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反复诵读,想象诗意。 初知竹子的特点,读出竹子坚韧、坚强。
本单元语文要 素,查阅相关 资料。
咬 (2)聚焦“ ”字,领会竹子个性。
交流: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 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课标指出,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诗歌,大体把握 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 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教学流程
一.诗词诵读,激趣导入 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三. 正向整合,学法迁移 四. 总结提升, 拓展升华
教学过程
一、诗词诵读,激趣导入
1.出示梅兰竹菊图片 ○介绍“四君子”,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深受古今文人墨客 所钟爱。
体会竹子既然咬定就绝不放松的品质。 再读古诗,读出坚韧不拔、坚强勇敢。 【指导】咬定、不放松要适当读出力度。
(3)学习后两句,想象岩竹会遇到哪些磨难?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4)链接诗人背景,悟诗情。
郑燮为官期间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心系人民、政绩显著、受民爱戴,却也因此得罪上司、同僚,常受打击、排斥,后 又因灾年开仓赈济、拨款救灾被罢官。此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却从不将画卖给高官和权贵。《竹石》就是他晚年辞官回 乡后为自己画的竹石图所做的题画诗。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默写《竹石》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 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4.掌握三首古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 法。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阅读教学教学设计六下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阅读教学教学设计教师:程茂林阅读文章,不仅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插上联想的翅膀。
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激活创造力。
一、教材文本解读本组有四篇课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两篇。
课文涉及的范围较广,有表达爱国情感的,有慨叹时光流逝的,有回忆启蒙老师的,还有赞颂科学家伟大人格的。
在这些课文中的人物,不论是古今中外的名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这四篇课文,虽然只有15课《古诗两首》直接作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但是其他三篇课文也能在文中体会出作者或者作者所描写的人物的爱国情。
(一)《古诗两首》中强烈的爱国情感《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古诗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诗中强烈的爱国情感是通过“悲”体现的:作者既为自己而悲,悲的是自己无法为国征战沙场、无法看到祖国重新获得统一的绵绵不已的悲痛;也为南宋统治者而悲,悲的是他们毫无尊严、毫无民族节气、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义愤填膺的悲愤;还为祖国而悲,悲的是祖国历尽践踏蹂躏、饱受分裂痛苦的通彻心扉的悲切。
而这字字句句的“悲”中蕴涵的是作者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蕴涵的是对儿子们的殷切希望——希望孩子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了你们的父亲在九泉之下等候北定中原的好消息。
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虽然也是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但与陆游的《示儿》情感基调完全相反,是通过“喜”来表达的。
此诗被前人称作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以“喜”为线索,把“初闻”是“涕泪满衣裳”悲喜交集之情、“漫卷诗书”大喜欲狂之情和狂喜中白日放歌想象回乡路线之情串联起来,改变过去沉郁顿挫、含蕴慰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表达出自己为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重返故乡而喜、为祖国收复失地重获统一而喜,从而写下了这首七律名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之处
1.探究问题一:本片段大致在小说的哪个部分?你的理由是什么?
(1)学生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2.探究问题二:阅读鲁滨孙列出的“坏处”“好处”对照表,讨论它给鲁宾孙带来了什么?
3.教师小结。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的环境时,我们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境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3.通过导学案,自学《汤姆·索亚历险记》,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
重难点
了解名著大意,体会人物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所用
课时
3
教
学
过
程
一、“三读”导学,阅读激趣
讲读《鲁滨孙漂流记》
(一)阅读作品梗概,了解大意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2.从梗概中,我们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
根据“三读”学案,自学《汤姆.索亚历险记》
(一)阅读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自学提示:梗概中写到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主要写的是那一次?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浏览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1.您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那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2.你认为精彩片段中那些地方语言最精彩?(幽默、夸张)
单元
4
课型
略读整合课
备课教师
主题
走进国外名著——梗概+片段→整本
使用教师
教学
分析
这两篇课文是是两部长篇小说,课文内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
教学
内容
学习《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两篇课文与阅读原著。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2.通过品读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顽强生存下来的语句,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
3.交流汇报两篇文章从内容到写法有何异同。
(三)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整本原著
课后对话中,男孩说汤姆刷墙的环节特精彩,我们也找机会读读原著吧。
【设计意图】交给孩子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孩子有读片段到读整本书,扩大阅读面。
(三)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整本原著
1.我们分别阅读了两篇名著的梗概部分,阅读了精彩片段,请大家对照着读一读,猜想再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您还想了解什么?请带着疑问找到原著读一读。
2.有条件的学生课下自由阅读原著,也可以读读与之相关的书籍。
二、对比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加深认识
过渡:我们学习了英国作家笔下的航海历险的故事后,再走进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汤姆.索亚历险记》,感受美国文学大师的历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