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风格建筑论文
专业论文: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 中文翻译---毕业论文提升篇
![专业论文: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 中文翻译---毕业论文提升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d6306ef121dd36a22d82c1.png)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外文翻译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Renaissance, Baroque, andRococo in France学部(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8.1勒勃兰和罗伯特·的德·柯特教堂在凡尔赛宫是北方的皇家礼拜堂,绕线的宫殿,有下层和上层,皇家国王和他的随从。
镀金使用与克制扶手栏杆,上面的祭坛和器官案例,详细的拱形的天花板和画头枕。
彩色大理石铺设的地板是几何图案。
天花板壁画,和大理石。
人们常说,艺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理念,向外扩散从意大利到法国,欧洲中部,和西班牙。
这个词是“蔓延”,表明这是一个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过程。
新的想法,容易扩散,但这个过程可能是受到欢迎和鼓励的,这取决于在一个特定的地方活动和态度,在一个特定的时间。
从1494到1525,法国在意大利的军事关系带来了意大利的思想意识在法国贵族的身上。
圣加洛,列奥纳多,达文西,和贝尔尼尼都是活跃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思想家而被翻译成法文的实践。
在意大利,一个初步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高风格。
受意大利的影响被同化成一个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随后的巴洛克风格出现)。
后来法国的长期工作使巴洛克晚期以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作品更加具有内敛和保守的性格相比较在意大利的发展和德国南部的发展。
法国洛可可微妙交错的工艺延伸到第十八世纪的巴洛克风格。
在西班牙,一个类似的模式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都从意大利直接和间接地来自法国的传播。
西班牙建筑师在意大利旅行,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在意大利工作;他们带回了文艺复兴风格并纳入现有的,有些拘谨的方法。
西班牙的丰富的纹饰到华丽的内饰,在精神上有强烈的巴洛克式的风格。
对第十八世纪的西班牙设计的洛可可风格的作品显然是基于法国的例子,但发展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
西班牙在美洲大陆开放的效果是有助于西班牙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在大西洋发展和进入新世界的作用。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细腻柔美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细腻柔美](https://img.taocdn.com/s3/m/06a4912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b.png)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细腻柔美洛可可建筑风格是一种极具细腻柔美的艺术风格,它以优美的曲线、精致的装饰和柔和的色调为主要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建筑风格源于法国宫廷,随后逐渐扩散到欧洲各国,成为了18世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之一。
洛可可建筑风格起源于法国宫廷,主要是为了迎合宫廷贵族们的审美趣味而产生的。
这种风格的建筑以曲线和弧形为主要特征,常常采用贝壳、石子等自然元素作为装饰,给人一种轻盈、柔和的感觉。
在洛可可建筑中,建筑师们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精致和优美。
在洛可可建筑中,建筑的外观常常呈现出一种柔和的曲线和弧形,这种设计不仅让建筑看起来更加生动和有趣,而且也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
建筑师们通过运用各种曲线和弧形的元素,如拱门、阳台、窗棂等,来营造出一种柔美、温馨的氛围,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浪漫和轻松的气息。
此外,洛可可建筑中还常常使用自然元素作为装饰,如贝壳、石子、花朵等,这些自然元素被用来点缀建筑物,使建筑物更加生动和有趣。
建筑师们将自然元素与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欣赏建筑物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除了外观和装饰方面,洛可可建筑在室内设计上也独具特色。
在洛可可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家具、地毯、窗帘等物品都采用了大量的曲线和弧形设计,以呈现出一种柔美、精致的风格。
此外,室内还常常采用柔和的色调,如白色、淡黄色、粉色等,这些色调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让人们感到轻松和愉悦。
另外,洛可可建筑中的光影效果也十分出色。
建筑师们常常利用各种光线来营造出一种浪漫、柔和的氛围,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息。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采用柔和的灯光和镜子来反射光线,使室内变得更加明亮和生动;在外立面上,可以采用各种装饰性的窗棂和阳台来阻挡阳光,形成不同的阴影效果。
总的来说,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细腻柔美主要体现在其优美的曲线、精致的装饰和柔和的色调等方面。
论罗可可式建筑服装中的女性特性
![论罗可可式建筑服装中的女性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b98983038bd63186bdebbc16.png)
论罗可可式建筑服装中的女性特性摘要:罗可可艺术反映的一般是上流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它是具有享乐、奢侈、豪华的艺术特性。
本论文通过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社会和文化,从建筑以及服饰方面来介绍罗可可艺术在女性化特性中的表现;无论从艺术表现形式,还是从视觉传达表现力上,罗可可艺术给人一种精神享受及视觉刺激。
关键词:罗可可艺术;女性化特性;建筑;服饰“罗可可”有贝壳工艺的意思,即指用贝壳、石子等做假山,或者是以旋涡纹、花饰为主的装饰形象,后来又引申为一种纤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
法国在18世纪时曾经历过一段以男性为重的时期,后来开始渴望柔和的女性化情感,尤其是一些没落的封建贵族们,他们从路易十四时期解脱后,开始了奢侈享乐的生活,并崇尚轻浮华丽的艺术,罗可可艺术也就是从那时应运而生的,并且迅速成为了当时法国的主流艺术和社会风尚。
其实罗可可艺术,它本身强调的是一种浪漫情调,之所以说它具有浪漫因素,是因为他是从东方国家、中世纪和古罗马时期的装饰风格中得到的启示,而且还从中国清代丝绸、瓷器、漆器等工艺所持有的精致细腻的纹样中寻找元素,并在作品上镶金嵌银所设计出的装饰风格。
其实罗可可艺术也崇尚自然,它多以贝壳、山石、花草作为装饰题材,用富于女性化象征的S形或者是旋涡状曲线夸张地伸展,因此优雅、柔媚、华丽与繁缛就成为了罗可可艺术的典型特性。
如果说巴洛克艺术是男性化的艺术象征,那么罗可可艺术则就是典型的女性化艺术。
当时的罗可可艺术已经成为了法国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它不仅体现在建筑与服装、产品等等,也在音乐、文学的一些艺术领域中频繁出现。
那么在本论文中主要就从建筑与服装方面谈论罗可可艺术。
一、罗可可艺术在国外室内装饰中的特性罗可可建筑是巴洛克式的富丽堂皇、气魄宏伟的宫殿转变而来的,她是法国古典主义晚期出现的一种风格,同时又反映了当时逐渐没落的贵族追求往昔显赫的需求和娇弱苍白的心理,是一种富贵式的装饰;但她又不同于巴洛克建筑那种装饰色彩强烈的风格,巴洛克多运用雕刻等以此加大表现力,其表现形式又具有强烈的动态感;而罗可可则具有优雅别致的特性,从中也体现出了女性化的安逸、亲切和舒适的装饰风格,她的细腻娇艳风格,室内装饰也反一切传统,并用曲面、曲线及涡卷取代传统的柱子、壁板、檐部等;她具有有一种自然主义的特质,在装饰上她偏好用千姿百态的草叶,让其显现闪亮的光泽,又多运用镜子做装饰素材;而她娇艳的色彩更为罗可可建筑增添了光鲜的色泽;比如说室内的柱子与楼梯修长小巧;它的天花板与墙面之间是通过弧面线条而婉转相连的;在它房间的角落处被设计成一种非常柔和的圆形样式。
洛可可式建筑
![洛可可式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45ab25c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6.png)
洛可可式建筑洛可可式建筑:典雅与繁复的完美融合洛可可式建筑是18世纪法国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精巧的比例、华丽的装饰和曲线形态而闻名。
在整个欧洲,洛可可式建筑被视为一种凸显优雅和浪漫的艺术表达形式,它成为了那个时代社会风尚演进的缩影。
本文将深入探讨洛可可式建筑的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其对后世影响的重要性。
洛可可式建筑的特点是它那精细而细腻的装饰,以及柔和而优雅的线条。
这种建筑风格不再追求巨大的规模和宏伟的结构,而是注重内部空间的精致设计。
建筑师采用了大量的弧形、曲线和装饰艺术来增加建筑物的装饰性。
这些装饰元素包括了雕塑、壁画、雕花、镶嵌和金属丝织物等,通常以白色为主色调,并搭配柔和的粉色、蓝色或绿色。
这些装饰物使建筑物看起来如同一座艺术品,令人目不暇接。
洛可可式建筑的发源地是法国,尤其是巴黎。
18世纪的法国是一个典型的绝对王权时代,而路易十五时期则是洛可可式建筑风格的鼎盛之时。
在这个时代,法国贵族追求奢华和无拘束的生活方式,他们渴望在家中展现自己高尚的地位和品味。
于是,洛可可式建筑逐渐流行兴起。
洛可可式建筑的发展得益于巴洛克式建筑的演变。
巴洛克式建筑推动了建筑的复杂性和曲线设计的发展,而洛可可式建筑则进一步完善了这种趋势。
洛可可式建筑的建筑师主张建筑的立面和内部细节都应该精致而华丽,每一个细节都应该倾注无限的艺术精神。
这使得洛可可式建筑成为一种极端浪漫的风格,其追求完美和细腻的态度对后来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洛可可式建筑并非只局限于宫殿、寺庙和大型建筑物。
它在城市建筑和住宅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城市街道上的建筑物,虽然规模较小,却无一不体现了洛可可式建筑的设计风格。
这种富有艺术性的建筑风格赋予了城市街道以优雅和精致的氛围,使其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
洛可可式建筑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虽然该风格在19世纪逐渐式微,但它的设计理念和装饰元素仍然影响了后来的建筑风格,尤其是现代的装饰艺术风格。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精致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精致](https://img.taocdn.com/s3/m/b38bd0d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c.png)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精致:一种优雅而精致的美学表达在建筑艺术的历史长河中,洛可可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美学魅力独树一帜。
这种建筑风格以曲线优美、精雕细琢、崇尚自然为特点,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富有诗意和理想追求的梦幻世界。
洛可可风格追求优雅、轻盈和纤巧,表现了人们对完美和舒适生活的向往。
洛可可建筑风格源于18世纪欧洲的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是当时社会文化、艺术、审美观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产物。
它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谐、优雅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洛可可建筑中,精致的细节处理和精美的装饰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建筑师们运用曲线、弧形、贝壳、花环等元素,创造出一种优雅而柔美的建筑风格。
屋顶、墙面、门窗、栏杆、壁炉等各个部分,都被精心设计,以展现出曲线美和动态美。
同时,洛可可建筑也注重色彩的运用,以白色和淡色调为主,配以金色、粉色等柔和色彩,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
在洛可可建筑的室内设计中,精致更是无处不在。
家具、窗帘、地毯、壁灯等各个细节,都被精心设计,以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奢华的美感。
同时,洛可可风格的室内设计也注重光影的运用,通过柔和的光线,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
此外,洛可可建筑还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层次感。
建筑师们通过巧妙地运用空间,创造出一种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空间感。
同时,他们也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通过开放式的空间布局,让室内外空间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洛可可建筑的庭院设计中,精致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庭院中的花草树木、喷泉、雕塑等各个元素,都被精心设计,以展现出一种优雅而浪漫的美感。
同时,庭院中的道路和景观设计也注重曲线美和动态美,通过优美的曲线和流畅的线条,创造出一种流动的空间感。
总的来说,洛可可建筑风格是一种精致而优雅的美学表达。
它以曲线优美、精雕细琢、崇尚自然为特点,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富有诗意和理想追求的梦幻世界。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是一种美学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审美观念的体现。
洛可可建筑[知识研究]
![洛可可建筑[知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5cd2f0be23482fb5da4c2b.png)
12
个人以为,洛可可 风格虽然发源并成 熟于法国,但其巅 峰应该在德国。德 国进一步加强了瓷 器艺术与洛可可风 格室内设计的关联 性,制造出了一批 特别精巧的宫殿精 品。 本宫殿就是德国早 期洛可可风格的重 要之作,其用彩色 大理石装潢的楼梯 厅由著名设计大师 约翰·巴塔萨·纽 曼设计,炫目无比, 美轮美奂。
甜美奢华少女心——
洛可可建筑
Rococo architecture
资料类
1
目录catalogue
洛可可风格的缘起 洛可可建筑欣赏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 洛可可建筑实例分析 洛可可与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比较
资料类
2
洛可可风格的缘起 The origin of Rococo.
就像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巴洛克一样,法国古典主义之后 出现了洛可可。
资料类
17
洛可可与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比较
巴洛克建筑与洛可可建筑有些共同之处,如造型生动、擅用曲线、不受约 束等。巴洛克风格又分多种,主要是文艺复兴后为教皇建筑形成的一种风格! 洛可可是在巴洛克之后,比巴洛克线条更轻快更纤细!更偏重一点欧洲宫廷风 格。
巴洛克风格建筑:西方那时最醒目的建筑物是教堂与宫殿。巴洛克建筑的 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变化而来的更为复杂的 图形,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 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巴洛克建筑不再崇尚那种含蓄的逻辑性,而 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戏剧般的效果。
资料类
9
宫殿内饰亦脂粉味十足 仿佛少女一般亲切而柔美
资料类
10
其中最著名的房间要数丝绸厅,其墙面镶嵌有工艺精湛的丝 绸刺绣,丝绸的珍珠光泽与金饰交相辉映,令人如痴如醉。
建筑风格:文艺复兴的辉煌遗产
![建筑风格:文艺复兴的辉煌遗产](https://img.taocdn.com/s3/m/de288de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6.png)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精致与优雅洛可可建筑风格,一种源自欧洲的艺术风格,以其精致与优雅的特质,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一章。
这种风格以细腻的线条,精致的装饰,以及柔和的色彩,为人们展现了一种别样的美。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精致与优雅。
首先,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线条设计堪称精美绝伦。
其特点在于流畅、圆润,如流水般自然,又如同优美的旋律,引人入胜。
无论是屋顶的曲线,还是墙面和栏杆的曲线,都如同自然生成一般,没有一丝突兀和生硬。
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也让人感受到建筑的流动美感。
装饰元素在洛可可建筑风格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洛可可风格的装饰设计多采用贝壳、石头、花朵等自然元素,这些元素经过艺术家的巧妙设计,成为建筑的点睛之笔。
比如墙面上的雕花,栏杆上的浮雕,以及天花板上的装饰图案,都充满了生动而细腻的细节,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同时,这些装饰也传递出一种奢华与高贵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建筑的精致与优雅。
在色彩运用上,洛可可建筑风格也独具匠心。
它通常采用柔和的色调,如白色、淡黄色、粉色等,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同时,它也善于运用对比色,如金色、深蓝等,来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提升整体的质感。
这种色彩运用不仅体现了建筑的华丽与高贵,也让人感受到建筑的优雅与和谐。
此外,洛可可建筑风格的布局设计也堪称一绝。
它注重空间的层次感,通过不同的空间布局和装饰元素,营造出一种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的视觉效果。
在洛可可建筑中,开放的空间与私密的房间交替出现,动态的线条与静态的装饰相映成趣,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画卷之中。
最后,洛可可建筑风格所传递出的情感氛围也是其优雅精致的体现。
这种风格将女性的柔美与精致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温暖、舒适、愉悦的感觉。
它宛如一位温婉的女子,在静静地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
总之,洛可可建筑风格以其精致的线条、精美的装饰、柔和的色彩以及独特的布局设计,展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优雅与精致。
浅析洛可可风格
![浅析洛可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8495e1ce9ec3d5bbfd0a749d.png)
浅析洛可可艺术风格摘要:衡量一个民族的水平高低有很多种方式,其中之一就是“艺术”。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在艺术史领域里,曾有许许多多的艺术风格从人们眼前、身边掠过,但每一种艺术风格给人类留下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有些风格本身持续了几个世纪留存在当时的社会中,它们跨越了时代,超越了时空的领域,至今还为世人所津津乐道;有些风格却用它短暂的生命,用尽它的美丽给后人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洛可可风格就似后者,在它拥有短暂的75年里,留给后人许多华美的作品。
本文通过对洛可可风格发展过程的论述,着重于分析建筑合绘画风格,希望能够带领人们进入洛可可时代,感受一个别样精彩的时代。
关键词:洛可可建筑、巴洛克、洛可可绘画、一、引言我很喜欢法国巴黎,喜欢法国的建筑,法国的氛围,法国的文化等等。
在法国的建筑里,相比于哥特式风格的巴黎圣母院、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等,我比较偏爱洛可可风格,纤细,轻快,明亮,柔媚,细腻,可以用来修饰这一风格的词汇数不胜数。
之所以喜欢它,也是因为这种风格突破了常规,给人们以视觉的冲击,所以笔者想就这一风格进行分析。
二、风格介绍就像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兴起了巴洛克风格一样,法国古典主义之后兴起了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
因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风行,亦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时的艺术风格。
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被路易十五封为侯爵夫人。
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被称为洛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它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
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
论洛可可艺术风格的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论洛可可艺术风格的论文-艺术理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f84dca3169a4517623a38c.png)
论洛可可艺术风格的论文艺术理论论文摘要:以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含义、渊源、特点为切入点,通过对洛可可艺术风格的艺术品及服饰设计的赏析,意识到洛可可艺术风格为现代艺术家们提供着创作思路。
关键词:洛可可风格建筑与室内装饰家具绘画服饰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时代,由于国家对工商业与文化实行奖励政策,促使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文学艺术也随之蓬勃与兴盛。
经历了男性理性时代的法国人开始渴望柔和暧昧的女性化情感,尤其是没落的封建贵族们,他们从路易十四时期的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之后,开始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崇尚轻浮华丽的艺术,罗可可艺术便应运而生,并且迅速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主流艺术和社会风尚。
洛可可艺术风格几乎侵袭了宫廷贵族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
“在18世纪,洛可可趣味是随处可见的,贝壳、草茎和花朵是洛可可样式最常采用的装饰母题;即便是一件日用器皿,也能感到是洛可可时代的一个缩影。
可以说,洛可可风格渗透到法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不仅体现在绘画与建筑上,还涉及到音乐、文学等多个艺术领域。
洛可可建筑与室内装饰洛可可建筑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由巴洛克式的富丽堂皇、气魄宏伟的宫殿转变为优雅别致的别墅与私邸,而且还处处体现了女性化的安逸、亲切和舒适的装饰风格,如室内的柱子与楼梯修长而小巧;天花与墙面间以弧面婉转相连;房间的角落砌成柔和的圆形。
洛可可式室内装饰总体倾向自然主义,它将草叶、贝壳、石子、蔷薇和棕榈作为装饰题材,不仅用在墙面和天花板上,还用在栏杆、窗台、壁炉、镜框、门窗等一系列装饰构件上。
此外,还在室内张挂绸缎的幔帐和晶体玻璃吊灯,陈设瓷器古玩,以显示主人的豪华与高雅。
洛可可建筑与室内装饰多采用娇嫩明快的色调和富有光泽的色彩,并且尽量避免强烈的对比,如墙面粉刷,多用白色、粉红色、嫩绿色、淡黄色等浅色调,线脚多用金色,使室内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由于在装饰上过于繁缛花巧,洛可可建筑与室内装饰的格调显示出过浓的脂粉气。
洛可可风格建筑的特点与发展史
![洛可可风格建筑的特点与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f4ccfb4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4.png)
洛可可风格建筑的特点与发展史洛可可风格建筑是一种高雅、缤纷和精致的艺术表达方式,它在18世纪的法国产生,随后传播至欧洲和美洲殖民地地区。
洛可可风格建筑以深奥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为基础,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体现得淋漓尽致。
洛可可风格建筑的外观特点是充满珠宝般的装饰元素,如缠绕的卷须、皇冠装饰、花卉、鲜艳的彩绘和雕刻等。
此外,建筑物通常呈对称、曲线和复杂的形状,内部装饰丰富多彩,如瓷砖、木制装饰、壁画等。
洛可可风格建筑是法国巴洛克风格的发展后期,它的风格更加优美、轻盈,融合了浪漫古典主义的元素,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
洛可可风格建筑很快就在欧洲传播开来,成为了18世纪欧洲最流行的艺术风格之一。
在不同的地区,洛可可风格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许多独特而美丽的建筑样式。
法国是洛可可风格建筑发展的中心,洛可可风格分为“早期洛可可”和“晚期洛可可”两个时期。
早期洛可可时期的代表建筑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圣西尔修道院,它被认为是洛可可风格建筑的杰作。
后来的晚期洛可可时期,建筑风格变得更加浪漫、柔美,有时还带有一些异国风情,如造型古怪的中国漆屏风和西班牙风格的木质门等。
晚期洛可可建筑象征着法国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包括凡尔赛宫的“皇后卧室”和卢浮宫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小房间”。
在英国,洛可可风格建筑也非常流行。
英国洛可可建筑的特点是流畅而轻盈的线条,以及细致、精美的装饰。
英国最著名的洛可可建筑是布莱尼姆宫,它是18世纪最出色的建筑之一,也是洛可可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
在意大利,洛可可风格建筑被称为“拉罗卡奇奥”风格,主要表现在瓷砖、漆画和天花板装饰上。
瓷砖在拉罗卡奇奥风格中被广泛使用,通常用于装饰平面图案或建筑表面的透镜窗。
在美国,洛可可风格建筑的特点是华丽的装饰,如欧式花卉、雕刻和优雅的曲线,这些特点通常是在教堂和政府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美国纽约市的斯托克兰德花园和华盛顿区的白宫都是洛可可风格建筑的代表作。
总之,洛可可风格建筑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艺术表达形式,它在18世纪的法国兴起,随后传播至欧洲和美洲等不同地区。
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风格的比较
![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风格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fe0a9ceaa00b52acfc7ca3d.png)
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风格的比较【摘要】:意大利巴洛克建筑是经历了文艺复兴的理性、人文、严谨的风格后,产生的一种新的建筑模式。
巴洛克建筑不仅仅在造型上或是装饰手法上的运用给人形态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因此,巴洛克风格也是一种颇具争议的建筑风格。
洛可可则是柔媚而缠绵极具女性气息的建筑风格,是巴洛克给予法国落寞宫廷贵族的启示。
这种颓废浮华的气质主要体现在贵族府邸的室内装修上。
【关键词】:巴洛克洛可可拉丁十字式教堂建筑室内装修绪论巴洛克和洛可可同为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风格,二者涵盖了美术、音乐、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等多门艺术门类,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其中,巴洛克建筑与洛可可建筑有些共同之处,如造型生动、擅用曲线、不受约束等。
巴洛克风格又分多种,主要是文艺复兴后为教皇建筑形成的一种风格!洛可可是在巴洛克之后,比巴洛克线条更轻快更纤细!更偏重一点欧洲宫廷风格,多运用贝壳的曲线!欧式风格分为几种,其中的巴洛克风格于17世纪盛行欧洲,强调线形流动的变化,色彩华丽。
它在形式上以浪漫主义为基础,装修材料常用大理石、多彩的织物、精美的地毯,精致的法国壁挂,整个风格豪华、富丽,充满强烈的动感效果。
另一种是洛可可风格,其爱用轻快纤细的曲线装饰,效果典雅、亲切,欧洲的皇宫贵族都偏爱这个风格。
巴洛克风格建筑:西方那时最醒目的建筑物是教堂与宫殿。
巴洛克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变化而来的更为复杂的图形,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
巴洛克建筑不再崇尚那种含蓄的逻辑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戏剧般的效果。
洛可可风格建筑:洛可可建筑的外型满足于有节奏的布局、自然的建材或加上一层简单的色调,而内部装潢则五彩缤纷,形式多样。
最大特点是明显带有人生的享乐主义思想,它是人生现世享乐生活的舞台,主要体现在王宫贵族为自己修建的宫殿上。
简述洛可可风格的装饰艺术.doc
![简述洛可可风格的装饰艺术.doc](https://img.taocdn.com/s3/m/8072784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1.png)
简述洛可可风格的装饰艺术洛可可风格的装饰艺术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洛可可风格的装饰艺术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装饰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嚣的放肆,他们要的是更娇媚、更温软、更细腻,而且也更琐碎纤巧的风格。
而洛可可风格正体现了当时现实社会中,自由、轻松、浮华、绚丽的生活场景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风靡一时的奇想多变的洛可可风格随着蓬帕杜夫人的亡故而终止,被路易十五另一:洛可可时期室内陈设的装饰特征源于宫廷艺术,风格的总体特征是轻盈、华丽、精致、细腻,以其不均衡的轻快纤细的曲线而著称。
洛可可风格室内装潢带来一种异常纤巧、活泼的趣味,它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它反映了贵族们苍白无聊的生活和娇弱敏感的心情,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有的追求纯粹装饰的极端忽略了实用功能的要素。
关键词:洛可可;家具;装饰;设计洛可可风格的装饰艺术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1005-5312(2013)15-0075-01洛可可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它充分的反应了当时宫廷贵族的家具生活,曾于十八世纪流行于欧洲。
由于它融汇了自然主义色彩,故而形成为一种极端纯粹的浪漫主义形式。
洛可可风格的总体特征是轻盈、华丽、精致、细腻,它以其不均衡的轻快纤细的曲线而著称,室内装饰造型高耸纤细、不对称,频繁的使用形态方向多变的如“C”、“S”或漩涡形曲线、弧线并常用大镜面作装饰,大量运用花环、花束、弓箭及贝壳图案纹样,其特点为造型多运用贝壳的曲线,皱褶和弯曲形构图分割,装饰尽繁琐、华丽之能事,色彩绚丽多姿,以及中国卷草纹的大量运用,具有轻快、流动、向外扩展的装饰效果。
洛可可建筑风格
![洛可可建筑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4928d3e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8.png)
洛可可建筑风格洛可可建筑风格在欧洲的18世纪盛行一时,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流派,对当时的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可可建筑风格以其优雅、浪漫和华丽而闻名,它脱胎于巴洛克风格,注重细腻的装饰和华丽的线条。
本文将介绍洛可可建筑的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其在艺术界的意义。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洛可可建筑以曲线、飘逸的线条和丰富多样的装饰为特征。
建筑物呈现出流动的曲线,从而形成了优雅的外观。
其次,洛可可建筑充满了浪漫的气氛,建筑物通常包括许多飞扬的雕塑、浪漫的花卉和精美的装饰品,营造出一种激情和温暖的氛围。
此外,洛可可建筑以细节的处理和丰富的色彩为特点。
它使用丰富多彩的壁画、华丽的壁画和多种细节装饰来增加建筑的吸引力。
洛可可建筑风格源自欧洲,特别是法国。
它兴起于18世纪初,当时法国贵族追求奢华和浪漫的生活方式。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兴起与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宫廷生活息息相关,那时的法国国王在凡尔赛宫展示了他们的权力和财富。
洛可可风格的出现为法国贵族提供了一种新颖而奢华的建筑方式,成为了权力和富饶的象征。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兴起也与其他艺术领域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18世纪的欧洲,文学、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都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著名的法国作家和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著作《哲学的信条》中提倡了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
这种新的思潮也渗透到了建筑领域中,人们追求自由、优雅和浪漫的建筑风格。
洛可可建筑风格对后期的建筑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9世纪,洛可可风格逐渐演变为新古典主义风格,成为欧洲和美国的主流建筑风格。
同时,洛可可建筑风格也对当代的建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代建筑师通过借鉴洛可可的线条和装饰,创造出许多创新而令人惊叹的建筑作品。
总之,洛可可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让人陶醉的气氛而闻名于世。
它在18世纪欧洲的兴起与法国贵族的生活方式和其他艺术领域的变革密切相关。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影响不仅局限于18世纪,它对后来的建筑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建筑界的经典之一。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洛可可的极致奢华》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洛可可的极致奢华》](https://img.taocdn.com/s3/m/76db363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c.png)
洛可可的极致奢华,曾经的法式优雅,开出现代的浪漫之花洛可可〔Rococo〕,是细腻柔媚的法国品味,是奢华宫廷的极致浪漫。
产生于18世纪的法国,带着女性的柔美气质,以其明快的色彩和精美纤细的曲线著称,轻快、繁复。
你可以说它矫揉造作,但绝对不能否认它所带来的法式优雅令你怦然心动。
洛可可,极致奢华的视觉盛宴洛可可风格产生于18世纪的法国,兴盛于路易十五时期,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纤巧、精美又浮华、繁琐,被称为“路易十五式〞,一度风行欧洲。
▲洛可可风格的代表: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我们可以感受到贵族宫廷的极致奢华之美。
▲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线脚大多用金色。
▲室内装饰造型高耸纤细,不对称,频繁地使用形态方向多变的“S〞C"或涡券形曲线、弧线。
洛可可,家居案例展示典洛可可经典的洛可可风格,再现了法国宫廷的豪奢风范,带我们重温法国情怀。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奢华别致,追求细节的堆砌与华美纤巧的装饰。
•主色调鲜艳明快,多用粉红色、薄荷绿、玫瑰红等浅色调,善用金色与象牙白。
•多用金边装饰。
•爱用贝壳、漩涡、山石与卷草舒花等自然元素作为装饰题材。
•造型比例关系偏重于高耸和纤细,以不对称代替对称。
蒸汽灰草莓冰色薄荷绿甜美浪漫的法式优雅室内墙面的粉刷与壁纸的运用,赋予女性化特质,薄荷绿、草莓冰等鲜艳色调的使用,线脚的镀金装饰细节,将法国人的优雅与浪漫集于一身,在明快色调与精致柔滑的线条蜿蜒中释放展现。
晚霞色蜂蜜色甜菜根色再现极致奢华女王气质宫廷范,绝对是传统洛可可风格的典型标志。
她散发出女王般气场,是设计领域里永不凋谢的凡尔赛玫瑰。
淡黄的色调将华贵气质完美叠加,不对称形状的蜿蜒线条,变化万千。
甜菜根色的“芭蕾舞〞椅,作为点缀,再现了极致奢华宫廷生活。
混搭洛可可洛可可,无论是家具还是配色方面,都极致展现着女性的感性气息。
也许,复刻洛可可的奢华气质显得矫揉造作,过于繁复。
将洛可可的古典魅力与现代装饰手法相结合,衍生出更加令人怦然心动的感觉,是打造时尚奢华家居的不二之选。
巴黎建筑巴洛克与洛可可
![巴黎建筑巴洛克与洛可可](https://img.taocdn.com/s3/m/4ce10f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1.png)
巴黎建筑巴洛克与洛可可巴黎,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建筑爱好者的关注。
在巴黎的建筑中,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独具特色,对于该城市的建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巴黎建筑中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特点和影响。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在17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广泛流行,而巴黎成为这种风格的代表之一。
巴洛克建筑强调奢华和浓重的装饰风格,充满了宫廷艺术的痕迹。
在巴黎,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风格建筑。
巴黎圣苏尔皮斯神殿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建筑。
它采用了复杂的装饰元素,如扭曲的柱子、浮雕和壁画等,以突显它的宏伟和庄严。
巴黎圣苏尔皮斯神殿的建筑风格也对后来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巴黎巴洛克风格的典范。
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则兴起于18世纪中期,强调情感与优雅的表达。
相对于巴洛克的庄严和沉重,洛可可建筑更加轻盈、优雅且色彩缤纷。
在巴黎,卢浮宫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古堡是一座典型的洛可可风格建筑。
玛丽·安托瓦内特古堡结合了法国传统的古典和意大利洛可可风格,注重细腻的细节和灵感的艺术表达。
古堡的外立面装饰着壁画和雕塑,使整座建筑呈现出轻盈而精巧的特点。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在巴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法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一章。
巴黎的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对整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两种建筑风格的特点和元素也渗入到了巴黎的许多其他建筑中。
例如,巴黎歌剧院采用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混合装饰,使整座建筑既豪华又优雅。
此外,这两种建筑风格的影响也扩展到了巴黎的城市规划和公共空间设计中。
巴黎的许多广场和公园也融入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元素,使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和宜人。
总而言之,巴黎的建筑中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巴洛克建筑注重装饰和庄严,而洛可可建筑则强调优雅和轻盈。
这两种风格的建筑在巴黎的发展中相互交融,对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可可风格建筑
![洛可可风格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32989e1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6.png)
洛可可风格建筑洛可可风格建筑:浪漫与华丽的艺术结晶洛可可风格建筑,源于18世纪法国宫廷文化的繁荣时期,代表了浪漫与华丽的艺术结晶。
它以其精湛的细节、曲线和装饰元素,成为一种独特而独特的建筑风格。
1. 起源与背景洛可可风格建筑起源于法国路易十五时期,是18世纪后期王权集权的象征之一。
该时期的法国宫廷文化尊崇优雅和奢华,建筑师们受到贵族和富商的宠爱,开始设计出了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洛可可风格建筑主要呈现出了一种柔和、富有弹性的曲线,与之前的巴洛克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主要特征与细节洛可可风格建筑强调对称、比例和细节,装饰华丽而精致。
这些建筑通常由浅色的石材建成,立面充斥着曲线、凹凸有致的线条和雕花装饰。
这些装饰元素不仅仅出现在墙壁和立面上,还遍布于屋顶、门廊、窗框和阳台等部位。
这些细节装饰赋予了建筑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3. 室内空间布局与装饰洛可可风格建筑的室内空间布局也极其讲究。
富有创意的建筑师们常常设计出了对称的布局,并根据功能需求安排了不同的房间。
室内装饰同样奢华而精致,从天花板和墙壁到家具和饰品,无处不透露着浓郁的古典艺术气息。
画壁、摆设、花瓶、挂钟等都被细心地选中,与整个室内环境融为一体。
4. 洛可可风格建筑的代表作洛可可风格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便是法国凡尔赛宫。
这座宫殿以其庞大的规模和精美的细节而闻名。
凡尔赛宫的立面充满了曲线、雕刻和装饰,每个房间都有独特的主题和用途。
其丰富多样的装饰、艺术和花园使其成为洛可可风格的杰作。
5. 洛可可风格建筑的影响洛可可风格建筑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法国,它迅速传播到了欧洲和世界各地。
在欧洲,洛可可风格建筑成为了宫廷及贵族建筑的代表,如奥地利的海因理希夫城堡和俄罗斯的冬宫。
在美洲,洛可可风格建筑也受到了欢迎,如美国的尼古拉斯·布朗斯顿宫殿和墨西哥的贝尔墨拉士教堂。
6. 当代洛可可风格建筑虽然洛可可风格建筑主要存在于18世纪,但其影响力在当代依然存在。
论洛可可建筑风格,论文
![论洛可可建筑风格,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92084cc850ad02de80413c.png)
论洛可可艺术风格、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产生于法国18世纪古典主义后期,并流行于欧洲。
“洛可可”是法文“岩石”的复合词,原意为建筑装饰中的一种贝壳型图案。
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
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时的艺术风格。
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被路易十五封为侯爵夫人。
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洛可可风格流行于法,德,奥地利等国。
对于建筑艺术来说,洛可可主要是一种室内装饰风格,最初出现在建筑的室内装饰上,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音乐和文学领域。
它是在反对法国古典主义艺术的逻辑性,易明性,理性的前提下出现的柔媚,细腻和纤巧的建筑风格。
它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
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纤巧、精美又浮华、繁琐,别称为“路易十五式”一度风靡欧洲。
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切围绕柔媚顺和来构图,,洛可可风格特别喜爱使用曲线和圆形,尽可能避免方角,如房间或院落里不要方的墙角,出来园的,椭圆的,长圆的外,多边形的也要修成大圆角,并常常在各种转角处用装饰线脚软化方角,用多变的并常常被装饰雕刻打断的曲线代替僵硬的水平线。
在装饰题材上,常常喜欢用各种草叶及蚌壳,蔷薇及棕榈。
这些题材不但用在墙面和天花板上,也用在撑架、壁炉架、镜框、门窗框、家具腿和其它建筑部件上,并且极尽模仿植物的自然状态。
洛可可式建筑
![洛可可式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a1908fe0195f312b3169a5c6.png)
洛可可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2)巴洛克式建筑(Baroque Architecture)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巴洛克时期园林庄重典雅,气势恢弘。
勒诺特尔所处的时代是路易十四时代,这样的背景给园林带来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即皇权至上的精神。
园子巨大的尺度,延长的中轴线和各部分的副轴线,宽阔的草坪,笔直的林荫道,宽阔的水渠和中央控制的建筑都反映了这一特点。
地势平坦,构图严谨。
由于法国巴黎地区是广袤的平原,这里的园林也基本是以平地为主,局部地方略有起伏。
构图采用中轴对称,在建筑的平台上望去,有舒展平缓的效果。
并且从草坪到花坛到水渠到丛林到林园到自然林地是一个逐渐由人工过渡到自然的过程。
雕塑众多,小品丰富。
勒诺特尔园林中运用大量的雕塑,小品来点缀空间,常放在道路的交叉口,与水景组合。
虽然数量很多,但由于园林本身庞大的体量和尺度,显得也十分和谐,并没有雍堵之感。
另外这些雕塑,瓶饰,小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很高。
开合有秩,大小均衡。
我们知道园林的轴线方向中心部分都是由开阔的草坪或水渠,宽阔的大道组成。
有遥远的视线和广袤的空间感,更适合大规模的集会和在高出平台上的俯瞰。
而这样的空间是不适合游戏,思考的。
而小林园恰恰是这种不足的补充。
小林苑是相对私密的空间,由丛林所围和,设置一些点景小品,和有趣味的空间。
人们更多的时候喜欢在这里停留和游玩。
小林园的类型有迷园,小剧场,小浴场,农庄等等。
现代巴洛克风格的特点是景观设计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曲线。
该风格代表人物是巴西的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斯。
他的作品扩展了古老的花坛的形式。
他的曲线的花床,如同一支包含水分的画笔在大地上画出鲜艳的笔道。
用花床限制了大片植物的生长范围,但是从不修剪植物,这与巴洛克园林的模纹花坛有着本质的区别。
洛可可与现代设计的一应用
![洛可可与现代设计的一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6c0d5ab0717fd5370cdc88.png)
一.论文题目:浅谈洛可可风格对现代室内装饰的影响二.论文目录:1简述洛可可风格的产生、渊源、含义、影响。
2浅谈洛可可风格的在室内装饰中的特征、及在装饰艺术风格上的影响。
3洛可可风格在现代室内装饰上的应用。
(通过家具,色彩,装饰图案纹样,结构,材料运用上来具体阐述)a. 洛可可装饰图案题材和构图形式b.洛可可结构的变化。
c. 洛可可装饰材料的运用。
d。
洛可可风格在色彩的设计、运用上体现。
e. 家具中洛可可元素的体现。
(附有图片具体说明)4现代手法的运用怎样营造洛可可居室风格。
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重要性及广泛应用。
5总体概括洛可可艺术对今后室内装饰设计的影响。
三.论文内容摘要:产生于法国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部仅是一个艺术流派更是一种装饰艺术趋势,是奢侈、豪华的艺术样式的代名词。
本文一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含义、渊源、特点为切入点,通过探讨洛可可艺术风格表现在室内装饰及家具等方面的风格和欣赏,最终通过分析意识到洛可可艺术风格在室内中为现代设计师们提供着自然注意的创作思路.论文关键词: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风格室内装饰家具营造洛可可居室风格浅谈洛可可风格对现代室内装饰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室内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当让,在装饰装修行业高速发展的现在,各式各样的风格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眼球,如中国风、欧式风、哥特式等等。
在百花齐放的装饰装修行业中,法式洛可可风格却开出了一条僻径,他们独树一帜的风格至今仍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成为了装饰行业一个不灭的明珠。
18世纪是法国的启蒙运动时代,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文学艺术也随之蓬勃与兴盛.经历了男性理性时代的人们开始渴望柔和暧昧的女性化情感,尤其是没落的封建贵族们,他们从路易十四时期的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之后,开始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崇尚轻浮华丽的艺术,洛可可艺术便应运而生,并且迅速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主流艺术和社会风尚。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风靡于欧洲.“在18世纪,洛可可趣味是随处可见的,即便是一件日用器皿,也能感受到洛可可时代的一个缩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可可风格建筑论文
艺术设计1班:梁清云
1、意义与背景
洛可可艺术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的,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与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几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有关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纤巧、精美又浮华、繁琐,别称为「路易十五式」,一度风靡欧洲。
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多用自然题材作曲线,如卷涡、波状和浑圆体;色彩娇艳、光泽闪烁,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经常使用玻璃镜、水晶灯强化效果。
洛可可风格装饰的代表作是尚蒂依小城堡的亲王沙龙、巴黎苏比斯饭店的沙龙和德国波茨坦无愁宫。
而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2.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时的艺术风格。
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被路易十五封为侯爵夫人。
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建筑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中国人物小陶瓷》,麦尔,德国,1768)。
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
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3、洛可可艺术的特质
①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
②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
③色泽柔和﹑艳丽。
④崇尚自然。
⑤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母爱等。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
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它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
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
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
洛可可风格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和文学领域。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
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
空间显得非常复杂。
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 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
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造型的比例关系偏重于高耸和纤细,以不对称代替对称,频繁地使用形态与方向多变的曲线和弧线,排斥了以往那种端庄和严肃的表现手法。
在室内常用大镜子作装饰。
在装饰纹样中,大量运用花环和花束、弓箭和箭壶以及各种贝壳图案。
色彩明快,爱用白色和金色组合色调。
在室内装饰和家具配置上,造型的结构线条具有婉转、柔和、造型优雅和安逸等特点。
洛可可世俗建筑艺术的特征是轻结构的花园式府邸,它日益排挤了巴罗克那种雄伟的宫殿建筑在这里,个人可以不受自吹自擂的宫廷社会打扰,自由发展。
例如,逍遥宫或观景楼这样的名称都表明了这些府邸的私人特点。
尤金王子的花园宫就是一个节奏活泼的整体,由七幢对称排列的楼阁式建筑构成,其折叠式复斜屋顶从中间优美匀称地传至四个角楼的穹顶处。
上面有山墙的单层正厅具有几乎是中产阶级的舒适,两个宽展的双层侧翼则显示出主人的华贵,却又没有王公贵族的骄矜。
两个宽度适中的单层建筑介于塔式的楼阁之间,而楼阁的雄伟使整个建筑具有坚固城堡的特点——总之,极为不同的建筑思想,却又统一在一种优雅的内在联系中。
正是这种形式与风格简直相互矛盾的建筑群体漫不经心的配置,清楚地体现出了洛可可艺术的精神。
洛可可建筑的外型满足于有节奏的布局、自然的建材或加上一层简单的色调,而内部装潢则五彩缤纷,形式多样。
最大特点是明显带有人生的享乐主义思想,它是人生现世享乐生活的舞台,主要体现在王宫贵族为自己修建的宫殿上。
洛可可风格讲究壁面的形式美,利用繁复多变的曲线和装饰性的绘画布满壁面,甚至利用镜子或烛台等使室内空间变得更为丰富,喜欢用舶来品装饰室内。
室内装潢通常以白色为底,利用花朵、草茎、棕榈、海浪、泡沫或贝壳等作为装饰的图案,带来一种异常纤巧、活泼的趣味,但却破坏了建筑的均衡、庄重和安定的感觉,尤其是使用金、白、浅绿、粉红等刺眼的色彩,更令人眼花缭乱,这种繁琐、矫揉造作的风格,实在是装饰艺术的极端。
18世纪法国艺术是洛可可的天下,而且,已经成为欧洲近代文明中心的法国宫廷,把这种靡丽之风传出国界,甚至传到中国的圆明园。
中国的圆明园也是标准的洛可可建筑。
这是上流社会的艺术,它滥用着并且吸干了艺术家们的殷勤,用窃来的爱情和移植的花朵分散了艺术家们的注意力。
这种不断向上攀缘的结构尽管放射出璀璨的光辉,但它却被禁锢在高雅文化周围,渐渐地疏远了其天然的源头。
令人遗憾的现象出现了:这种蜿蜒缠绕的曲线,限制了装饰师们在空间中实现全面发展的自由,并且总是把它导向为使人难以摆脱的社交活动服务的轨道,而这种装饰艺术正是顺应这一需要才得以问世的,它成了王公贵族的俘虏。
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徵兆。